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漫威-第4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任命尚未下来,我却不能太过主动。”

    朱炳琨和郑五都明白了嬴翌的意思。

    “但凭主公吩咐。”

    “李岩、红娘子全军覆没,闯贼必定有所反应。我便在此,一边严加训练,一边等他来战。”嬴翌道:“闯贼要围困开封,必定不会倾力与我接战。若只几千几万,不过添油而已,正好作了将士们的磨刀石。”

    众将心中有数,当下明了。

    “都退下吧,下去好生整兵训练。些许俘虏,便用来收拾襄城县,修整一下城墙。张石,你派人回裕州一趟,将这里大胜告知郑县尊,并催促孙秀才早些派来粮草。”

    “喏。”

    等众将离去,大帐中便只余嬴翌一人。

    他眼角余光之中,数据变化一目了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一一七章 分配

    “我占三县之地,辖人口11万,起初所占人道气数也不过3000。没想到一场小胜至少给我增加了500。”嬴翌暗暗高兴,思忖道:“所谓文治武功,应该并肩齐平,不分高下。恐怕是因为我占领的这三个县民生太过凋敝,一开始3000之数只是个基础,而治理过程中正在缓缓增长。战场武功则一目了然,而民生文治却是年长日久的事。”

    一战过后,嬴翌的人道气数总数已达到3700余,这些天的治理促进了些许增长,而通过战争至少增加500,十分鲜明。真灵数则增加了4000。于是嬴翌如今共有真灵数15000多。

    不过之前余下的11000多与新增的4000并没有合在一起,数据是分开的。早前的真灵数,皆是嬴翌亲手杀人所夺,只能自己用,而不能分配他人。新增的不但能自己用,还能通过人道榜分配赏赐给手下。

    与李岩八千老弱一战,斩首五千五百级,因皆是老弱,平均不及青壮,以人道战旗收纳又要折损一成,因此只得4000。

    虽说因气数之限,上榜者总共只有千人,军中只得九百。但并不是说只有这九百将士杀人才能夺灵。夺取真灵是人道蚩尤旗的功能。蚩尤旗在,战场上无论彼此,只要有士兵死亡,都会被夺了真灵。

    上榜者取得的是分配真灵数的资格。

    这4000真灵数,嬴翌自然要趁热打铁作一番分配。

    人道榜的事,早已被军所知,因此熔炼人心。但毕竟尚未体现好处,人心未定,时间一久,心气就容易消磨。于是要将好处体现出来,让人知道并非口头虚妄,而是实实在在的,方能将使人心完归附。

    嬴翌对此早有计较。

    军队征战夺取的真灵数,嬴翌自取一半,余下一半作为赏赐分配下去。怎么个分配法,按照嬴翌的想法,是一半一半。也就是军队得一半,军队之外的得一半。

    不过当前更重战事,而军队需要快速成长,因此嬴翌第一时间侧重于加强军队,眼下要将两千真灵数部分配给军队。

    至于文官、工匠那边,却是不急。无论文官还是工匠,要做出贡献都需要时间。而与闯贼之战就在眼前,不说多久,一两个月必有分晓,到时候有的是真灵数。

    嬴翌念头一动,2000真灵数通过人道榜瞬间分配下去。依次按照上榜的九百人各自的军功,或多或少,皆有份数。

    真灵加点,默认为体魄。嬴翌也没有作更改。军队嘛,自然以体魄为重。等到以后一切都走上正轨,稳定下来,嬴翌才会把这个选择权下放,谁得了真灵赏赐,想怎么加点,自己默念选择。

    人道榜上的数据变化一目了然。

    之前只是一排排的名字,而如今军队上榜的九百个人的名字之后,有了相应的数据。

    真灵赏赐是以军功为依凭,也就是说在战场上取得了多少军功,就会得到相应份额的真灵数的加点。而军功如何定量,则以增加的人道气数为标准。

    这一场战役增加了500人道气数,哪个士兵占多少,哪个将官占多少,在人道气数之中都一目了然,决然没有差池。

    而军官的份额则因为其官位职责有一定的加成。

    如此,2000真灵数分配下去之后,上榜的九百人中,所得份额多的体魄翻番,比如郑五和朱炳琨,作为率领两千五百人的部将,体魄皆增至2以上,后面还有小数。

    而大多数的兵丁,只增加了0。1至0。2,也就是体魄增加了一到两成。

    不要小看这一到两成,对于肉体凡胎的普通人来说,永久性的一到两成的体魄增加,绝对是极其明显的变化。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嬴翌闻声淡淡一笑。

    片刻之后,大汗淋漓的朱炳琨和郑五带着满面通红的营将来到大帐外求见。嬴翌笑眯眯的喝退了他们。

    这里面的奥妙,说的再多没用。倒不如让他们自己好生去体会。

    神仙一样的手段,明晃晃的摆在所有人的面前,不信不效死力。

    从此以后,军官想着怎么打胜仗,士兵想着怎样杀伤更多的敌人,军队战意必定昂扬向上,从此战无不胜。

    而军队之外上榜者也能够通过人道榜看到军队的变化,自然会形成督促,甚至竞争。这都是嬴翌乐意看到的。

    嬴翌这里一场小胜,闯贼如何反应暂时不知,倒是裕州这边,迎来了几位襄阳来客。

    前次大胜,杀左良玉、郝摇旗、刘宗敏,灭诸部兵马,占三县。郑允芝以叶县县令的身份上书,说左良玉与郝摇旗、刘宗敏等贼兵大战,左良玉死,湖广兵溃败。幸而郑允芝合同百户官嬴翌力挽狂澜。

    这里面的细节自然是经过加工的,着重突出了郑允芝和嬴翌的功劳。

    叶县分属南阳,而南阳属河南,这份奏报本该奏往河南巡抚,但河南巡抚困于开封,郑允芝‘只好越级上奏’京师。同时,也将相应消息传达与襄阳剿贼督师余部。

    裕州到襄阳并不远,今日去,明日可回。这里消息传到襄阳已有好几天,但襄阳方面到今日才有来人。

    却是因为丁启睿、左良玉军覆没之故,受到震惊难以置信。

    来的,是监军主事余爵和监军俭事任栋。

    朝廷派兵打仗,皆要任命监军。有时候是宫里的中官,有时候是文官充任。余爵和任栋都是文官。

    早前因军饷之故,丁启睿与左良玉匆匆提兵南阳,这两位监军留守襄阳余部。没想到这一去,便是军覆没。在接到郑允芝奏报之后,这两人心中拔凉,也有些庆幸。

    亏得有这位郑允芝力挽狂澜,否则还不知道这中原战局会流毒到什么程度!

    闯贼流窜天下,至于中原,在大局上,实际是被朝廷大军围困在这里。北边的侯恂,西边的孙传庭,南边的丁启睿,三面合围之局。

    这个局面,是丁启睿前面的杨嗣昌提出的十面合围的残局。

    如果丁启睿所部大败,而没有郑允芝力挽狂澜,那么闯贼南下的道路就完打开了。这样一来,他们这两位监军,恐怕没有好下场。

    在襄阳犹豫了好几天,这两位监军才亲自往裕州而来。

    txt下载地址:

    手机阅读:
………………………………

一一八章 监军

    “两位监军上座。”

    郑允芝将余爵、任栋请入县衙,唤人奉来茶水,这才开始说话。

    “下官盼监军已久,今日得见两位监军,心中放下了好大一块石头。”

    任栋性急,不与罗嗦,开口便道:“郑县令的奏报本官与余大人已经看过。丁督师合左总兵计四万兵马,后又调遣虎大威将军五千兵马,四万五千人皆殁于南阳,本官与余大人着实难以置信。还请郑县令将其中细节详细道来,本官与余大人也好分辨。”

    郑允芝颔首道:“合该如此。”

    便道:“事起之初,还要从头说起。下官为叶县县令,朝廷有军饷二百万要运至叶县作剿贼之资,下官自不敢怠慢。却不料其中消息泄露!”

    余爵与任栋对视一眼,微微颔首。

    这里面的消息,他们早已知道。当初郑允芝派人去襄阳求援,他们就看过郑允芝的手书,知道有人泄密。

    “下官手中只有五个百户,不到六百人。将以三个百户前往舞阳二郎山迎接护送。可贼将郝摇旗引万余兵马来攻,就在城外将军饷劫走。贼人劫走了军饷不说,还要攻破叶县,下官无力,只好将贼兵引入叶县放了把火,这才撤入方城山中。”

    “下官失了军饷,自知大罪。一边遣人打探消息,得闻丁督师率军已至裕州,便连忙叫人请援,期盼左总兵能夺回军饷。”

    “夺回军饷?”余爵眼睛微微一眯,捻须道:“贼人劫走军饷,莫非不曾运走?”

    郑允芝道:“大人听下官分辨。下官当初知晓军饷消息走漏,害怕贼人里应外合,搜索之下曾在叶县抓捕了几个贼子。其中有一人,便是那卖国的袁崇焕之女。便是此贼女与贼人联络,泄露的消息。”

    两个监军一听,不禁瞠目:“袁崇焕之女?!”

    “正是此女。”郑允芝道:“也不知这贼女从哪里得来消息,竟分毫不差。她联络了闯贼麾下的贼将郝摇旗,由是在军饷抵达的时候,郝摇旗恰好突至。不过下官却从她口中得知一些消息,推断出郝摇旗有独吞之心,因此并未将军饷运走!”

    “独吞?!”

    余爵、任栋面面相觑。

    片刻后任栋道:“贼人贼性,生独吞之心倒也在情理之中。”

    郑允芝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下官也是这般想法。因此暗暗叫人打探贼人藏银之处。”

    余爵和任栋都颔首不止。

    “正是那白河谷。”郑允芝叹道:“下官手下之人皆是这一带本地人,因此熟知地理,察觉到白河谷中有人迹,约数千人,下官不敢打草惊蛇,便准备联络丁督师。”

    “应该的。”两个监军点头。

    郑允芝摇头道:“却不料闯贼分外看重这二百万军饷,先派了刘宗敏两万大军不说,在下官查到军饷藏匿之处时,贼子刘宗敏的大军就在裕州。下官正要联络督师,又有一支贼兵北来。”

    “哦!”

    两个监军闻言皱眉。

    “却是闯贼麾下的贼将一只虎李过。”郑允芝道:“也有两万人。”

    “下官忙让人去往裕州报讯,只带五千青壮往叶县阻截一只虎。”郑允芝道:“一只虎不知还有下官这支兵马,下官夜袭之,大破之。”

    “五千青壮?”两个监军很敏感的锁定了这个数字。

    “然也。”郑允芝道:“下官重任在身,去年履任之后,便将叶县百姓迁往方城山中。下官撤入方城山,便从中征募了五千青壮。”

    “虽未曾有时间严加训练,但皆是叶县百姓,同仇敌忾,突袭之下贼兵慌乱,杀伤无数,还俘获了贼将一只虎。”

    “哦!”两人闻言瞠目:“一只虎也被俘获?”

    “正是。”郑允芝道:“那贼将如今还在方城山中羁押。”

    “那就没错了。”余爵和任栋笑了起来。

    郑允芝却摇头不止:“然则下官虽截杀了一只虎,但裕州这边却一场大败。下官在击破一只虎后,令麾下百户嬴翌率军南下,逢左军大败,贼人已杀入裕州城中。正是危急时候,百户嬴翌奋勇争先,鼓舞士气,才一举将贼兵击破,还斩杀了刘宗敏、郝摇旗。”

    “这。。。这嬴翌是何人?”余爵和任栋对视一眼,任栋道:“竟以数千青壮破数万贼兵?”

    郑允芝笑道:“说来能力挽败局,还多亏了嬴百户。下官只是个县令,没有资格任命千户,否则早提拔千户甚至守备。嬴翌勇力过人,古之猛将也不过如此。又擅带兵,极有军略。冲锋陷阵,无所不能。”

    “此人在何处,何不叫来一见?”听郑允芝吹捧,余爵任栋都有些好奇。

    郑允芝摇头道:“虽是击灭了李过刘宗敏郝摇旗,然开封闯贼不可不防,下官已令他率兵北上,扼守首山,防备闯贼去了。”

    两个监军这么一听,倒是觉得在意,认为郑允芝考虑周全。

    随后余爵问道:“既是斩了刘宗敏、郝摇旗,不知首级何处?”

    郑允芝道:“首级已送往京师。”

    两人一怔,心思一转,哑然。

    就听郑允芝道:“下官为叶县县令,此事合该奏报南阳知府、河南巡抚,丁督师也是可以的。然则。。。”

    这里面的情况,两个监军又如何不知?

    河南巡抚在开封,被贼人围困。南阳知府自去年便已空着。而剿贼督师丁启睿死了。他和左良玉的棺材就停在外面,之前还看过。

    “下官无奈,只得越级奏报京师。同时将消息传至襄阳,便于两位监军知晓。”

    这个理由很强大,两位监军也无可奈何。

    一时间不禁有些心凉。

    也就是说,这里面力挽狂澜的功劳,跟他们再无半点关系。

    郑允芝看的清楚,却笑了起来,道:“两位监军劳苦功高,下官如何不能体谅?早在奏报之中提及,此间力挽败局,多赖监军提示。”

    余爵和任栋这才转忧为喜,余爵笑道:“本官与任大人也只提醒一二,主要的功劳还是郑县令的。”

    皆大欢喜。

    一时间便其乐融融,闲聊起来。就有书佐来报:“首山归来的夜不收有急报,正在外面。”
………………………………

一一九章 按捺

    郑允芝一听,当下就站了起来,忙道:“快唤进来。”

    余爵和任栋也神色一动,注视大门。

    就见一悍卒入内,与郑允芝捶胸抱拳道:“县尊大人,首山捷报!”

    “捷报?!”

    屋内三人皆是一怔。

    郑允芝道:“速速道来。”

    夜不收便将襄城战报道来:“有贼将李岩合红娘子,领兵八千至襄城县北。嬴大人率兵阻击,大破之。斩李岩、红娘子之首,共斩获首级五千五百余级,俘获两千四百余人。各种军械物资不计。”

    “啊!”

    余爵和任栋吃惊不已。

    这说话间又打胜仗了?!

    郑允芝则习以为常模样,微微颔首:“嬴翌可还有信带回?”

    夜不收道:“嬴大人令小人带回贼将首级,又请县尊大人和孙大人早些派粮。”

    郑允芝微微颔首:“你且回去告知嬴翌,本官业已知晓。粮草不日将派人送去。”

    “喏!”

    等夜不收离去,余爵和任栋早已按捺不住,道:“快将贼将首级拿来,去叫人来查看!”

    又对郑允芝道:“又是一桩大功劳啊!”

    郑允芝笑而不语。

    两位监军亦非单枪匹马而来,自有附从。其中就有专门辨别贼人面目者,将李岩、红娘子首级取来,仔细一看,果然不错。

    监军大喜,这又是军功啊!

    郑允芝笑容满面,心中却嗤之以鼻。

    如果不是要这两个监军作见证,郑允芝哪里会给笑脸?

    道:“城外还有许多首级,两位监军可愿一观?”

    两个监军笑眯眯道:“正要一观。”

    于是出城,在城外看到一大堆人头,阳光下发出恶臭。

    郑允芝道:“盖因首级太多,有数万级,而石灰不足,只能腌制贼将首级,大多数贼兵首级置于此处,眼看发臭,须得掩埋了。”

    余爵和任栋皆色变,腹中翻滚,连忙道:“回城。”

    心中便再无怀疑。

    回到县衙,两人联名书一封奏报,叫人递往京师。

    “郑大人力挽狂澜,此间青云,将要直上啊。”余爵颇为艳羡,更是亲热道:“为兄要先恭喜郑大人了。”

    任栋也是连忙道喜。

    郑允芝连道不敢:“借两位上官吉言。”

    随后神色忧虑:“青云直上非我愿,如今闯贼势大,百万之众。下官虽以俘获之中甄选良民,如今增兵至一万,确也不敢说能与流贼相抗。此前转败为胜,毕竟有侥幸之处啊。”

    说到闯贼,余爵和任栋笑容皆,都变得忧心忡忡。

    “只看陛下决断了。。。”

    。。。。。。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南阳的奏报要传到京师,至少要十天半月。暂时而言,恐怕还不会有消息。

    对此,嬴翌虽然期盼,但也不急切。

    他只在襄城练兵,每日风风火火,搞得热闹,好似生怕别人不知。

    李闯不是瞎子,第二日便知道了。

    也知道了李岩全军覆没战败而亡。

    这一下,李闯抓麻了。

    “明贼已到襄城,处我腹心之处,如芒在背,如何是好?!”李自成忙将麾下大将唤来,齐聚一堂:“李岩真是个废物,我予他一万五千精兵,竟一战而亡,气煞了咱老子!”

    堂下高一功、刘芳亮、田见秀、牛金星、宋献策一干心腹人等暗暗交换眼神,皆是心知肚明。

    哪里来的一万五千精兵?

    牛金星所为,虽然瞒着李闯,但其他人都知道,而且还暗暗高兴。谁让李岩不合群,得罪了所有人呢?

    牛金星作揖道:“闯王,李岩此人名过其实,既已死,便不去说他。眼下要紧的,是襄城明贼。”

    “李岩损兵折将,坏我威风。如今攻破开封已迫在眉睫,而襄城明贼却叫我寝食难安。你有什么办法,快快说来。”李闯道。

    牛金星道:“学生以为,当遣大将引兵驻许州,以为防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攻破开封。一旦攻破开封,闯王必定声势大振,从而四方来投。且城中资粮任凭取舍,岂不快哉?”

    “话虽如此。。。”李闯皱着眉头:“谁人愿领兵镇许州?”

    他目光扫过,高一功等人皆默然无语。

    宋献策此时站出来:“闯王,学生有一计。”

    “哦?快快道来。”李闯连忙道。

    宋献策便道:“闯王莫非忘了罗掌盘子的?”

    李闯一怔,随即大喜:“说的对,说的对!咱老子怎就把罗汝才给忘了?”

    随后他面色一变:“那南阳消息,罗汝才可曾知晓?”

    牛金星道:“决然不知。闯王,此间消息,皆已隐瞒。”

    李闯松了口气:“罗汝才也是个奸猾的,若是知道襄城明贼骨头硬,怕是不会去啃。”

    众人皆深以为然。

    李闯道:“既是不知,那就好办。稍后牛金星,你去见罗汝才,告诉他我要让他引兵驻许州,看他怎么说。”

    “是,闯王。”

    诨号曹操的罗汝才,说来跟嬴翌也险些有所交集。当初李过引兵至南阳,途中屠戮小王庄,正是奉了李闯的命令去迎接罗汝才。

    罗汝才兵败湖广,势力大损,听说李闯在中原风生水起,这才来投。

    但罗汝才当惯了掌盘子,不愿屈居人下,与李闯有龃龉。并非李闯的核心人物,李闯并不信任他。

    却说牛金星去见罗汝才,以三寸不烂之舌,将罗汝才说动。罗汝才于是引兵许州,有三万余。

    罗汝才刚到时候,只有万余残兵。到了开封,这左近全都是李闯挟裹的流民附庸,他便从其中招募青壮,及至于三万余人。

    实际上这也是李闯忌惮他的原因。

    罗汝才主动来投,李闯不好杀他,若是杀了,别人要来投靠他李闯的时候,就会想到罗汝才的下场。

    就像之前李自成要杀张献忠,也犹犹豫豫。最终罗汝才报信,让张献忠逃过一劫。

    而这,也是李自成厌恶罗汝才的第二个原因。

    罗汝才自引兵许州,便也在暗暗关注襄城县的动静,在发现襄城县只有不到一万兵马的时候,他就放心了。反正李闯只让他提备,又不是叫他出战。好吃好喝整天就窝在许州不出来。

    而嬴翌暂时也没动弹,无视了近在眼前的许州的罗汝才。


………………………………

一二零章 许州

    “这么说襄阳的监军都到裕州了?”

    报讯归来,嬴翌得闻消息,不禁笑道:“孙秀才可有让你带话?”

    “回主公,孙大人说主公或可再打一两个胜仗。”报讯的夜不收道:“郑县尊也教怀叔予此提示。”

    嬴翌听了心中顿时有数:“下去吧。”

    挥退了报讯的,嬴翌把麾下部将、营将招来:“再训练五日,便拿许州贼兵开刀。在此之前,张石,你负责摸清许州贼兵境况。”

    “是,主公。”张石立刻起身。

    嬴翌又对其他将官道:“下去后严加整训,所谓士别三日即刮目相看。这回贼兵不比之前李岩,并非老弱病残,五日之后,让我看看你们的战斗力。”

    “喏!”

    众将官摩拳擦掌,战意盎然。

    整兵训练不提,一天后,张石来报。

    “主公,许州贼兵越三万,贼首乃是曹操罗汝才。”张石道:“末将抓了几个罗汝才手下的贼人,问了清楚。”

    嬴翌闻言沉吟片刻:“原来是罗汝才。”

    罗汝才也是个活阎王,最喜杀人,因此诨号曹操。只因汉末的曹操曾屠城杀人,便也自命之。

    左右这些贼子都不是好东西,所谓蛇鼠一窝,全都是畜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