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玉京仙-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师姐想跟我耗耐心,那就看我们谁耗得过谁。”

    秦子韵冷哼一声,也懒得再理了,转身回了长生宫的深处,继续闭关修练,巩固境界。

    李玄玉也闭目入静,虽然身在这里,但神通广大,寄神虚空,阳神日游,去查证徒弟的事儿了。

    太虚山下,人们见天上的打雷停了,却还没有安定下来,反而议论纷纷,人心惶惶,都说是山上的神仙发怒,再加上前段时间古城的案子,传言说是太虚山的仙人回来了,一时间让众人都害怕了,只得烧香祈拜。

    白家镇,张闲在山顶上看着这一切。

    虽然有重瞳的目力,但太虚山的山顶是一片平地,阻挡了下方的视线,也没看出个明堂。

    “罢了,还是先回去,把那巫人的尸体收拾了。”

    他下山去了,那巫人被雷劈死,尸体还没收拾,小韵说要帮化解此事,他把尸体收拾了,不至于暴尸荒野让对方再找上门来。

    他返回巫人被雷劈死的地方,尸体已经成了焦炭,其余东西也被劈碎了,他担心有病蛊什么的残留,回去拿了一把锄头,快速的把尸体掩埋了。

    道观里,那条蟒蛇被他砍掉蛇头,阴魂也被斩凡法剑破灭,已经死透了。

    蟒蛇全身是宝,蛇皮、蛇肉、蛇胆、蛇骨等等,皆可入药,可惜是巫人养的蛇,他中蛊有些怕了,只得一起埋了。

    忙完这些事儿,也快傍晚天黑了,他依然是规律作息,打坐入静,一直到夜深,回到后堂睡觉。

    有了两次巫人的夜里偷袭,他也更加谨慎了,睡觉前虚空画符,在周围布置了五行阵法。

    夜里,他又梦到小韵了,小韵在他识海留了一道阳神印记,又传授了很多尸术,让他自己领悟,随后就离开了,说是去找巫教之人,彻底解决此事,还说这段时间要闭关,让他小心行事,遇到危险时,不一定能及时出现。

    第二天早晨,他准时醒来,开始了有规律的一天修练。

    踏入了抱丹初期,气血焕然一新,打破后天桎梏,他的修为大进一步,力气稳稳的超过了十钧,但力气太大,具体有多强也不好估量了。

    他的道法,也有了本质的升华,精神念头更加结实了,隐约有一种力量感。

    这种精神念头的力量感,非常玄妙,以前的精神念头是无形无质的,感觉不出什么,而现在的念头,就像一只紧握的拳头,清晰的感觉到握紧的力量。

    接下来的几天,他每天都是一样的规律作息,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巩固境界,修为也飞速的进步。

    转眼就是几天过去了,一切平静,也没有巫人来找他。

    这一天,小镇又赶集了,张闲晨练完,吃了一锅羊肉焖饭,静坐消食,然后练了一会儿太极玄功,见山下赶集的人们热闹起来,他也去赶集了。

    背上背篓,拿着幡仗,还得继续行医,顺便找那个棺材匠,准备打一副棺材。

    来这里也有些时日了,他对这一带的情况也略微知晓,大家平时都不怎么求医,一般小毛病就自己找草药,若是自己的草药不管用,就找巫人求药拜神。

    例如盛员外,儿子得了肠痈,吃了草药不见效,就找仙娘婆求药拜神。

    也就是说,这一带根本没有大夫,巫和医是混为一起的,与方医相同,都是带点玄乎的,不过一般人的道行粗浅,几乎都以迷信为主,例如陈仙娘,治好了就是鬼神灵验,治不好就是鬼怪作祟,治死了就是鬼怪索命。

    他也算是方医,不过他是仙派,大家都习惯了巫派,所以来了这么久,也没人来求医,并且因为陈仙娘的事儿,他对他很恭敬,却是敬而远之。

    他下了山,来到镇上,一路吆喝“太虚仙人,秘传丹方,治邪病,除妖鬼。”认识他的村人都对他行礼问好,不认识的也闲聊打听他是谁。

    他一路走过,也仔细的听着村人们的谈话,最近农忙收小麦,大家谈的都是这些事儿,以及前几天太虚山方向的打雷。

    然而穿过热闹的人群,路过盛员外家的杂货铺时,铺子里很是热闹,几乎成了一个小酒馆,好多人聚在这里,今年的收成不错,大家都高兴,打一二两小酒,这酒一吃上,话也就多了。

    张闲听到有人请吃酒,正在打听这一带有没有什么玄怪之事,大家都说起了他的事儿,道观点不燃、起死回生、以及陈仙娘等等,越说越玄乎。

    但他发现,这打听他的人,居然有后天上层的道行,随行几人也皆是厉害的练家子,看他们的装饰和举止,不像是一般的江湖人,更像是道派弟子。

    并且他注意到,这些人的袖口上,皆有一朵刺绣的莲花。

    “莫非是莲花教?他们打听我作甚?”

    他心里立刻警惕了,小韵告诉过他,不要招惹莲花教,但莲花教的人怎么在打听他?


………………………………

第一百零七章 生基葬法藏玄妙

    他经过杂货铺,没做停留,走远之后,假装抬手揉眼睛,遮住双眼以免引起人的注意,目光一凝,记住了那个打听他的莲花教人。

    这几人之中,只有领头一人是后天上层,另外一个弟子和护法是中层,其余都是中下层。

    他心里推算着莲花教的实力。

    从小韵那里得知,整个方仙各派,练气化神只有两三百人,有资格在各个郡城开设道观,算是独当一面的人物,而练神返虚这个层次,几乎就是各派的掌门级别,一共也才几十人。

    不过这个算法,只是主修道法的,没算护法弟子,而练神返虚是半步抱丹,这几十人也包括了已经开始洗髓抱丹的,但抱丹没有圆满,还没正式入道,他现在也算是这几十人之一。

    这个来打听情况的人是练气化神,显然不是莲花教的掌门人物,只是派来打探情况而已。

    也就是说,莲花教能派出这样的人物,上面必然还有抱丹高手。

    并且以小韵的道行,叮嘱他不要招惹,显然是有小韵觉得厉害的人物,这莲花教的台后,应该还有正式抱丹入道的先天境。

    有了实力对比,他心里也点底了。

    江湖四字决,摸听套吓,莲花教在这一带活动,应该是派人摸底,打听这一带的情况,既然打听到了他,必然会找上门来,他得小心应对。

    张闲心明如镜,已经推测了一个大概,只是不知莲花教来这白家镇作甚。

    他听钱管家所言,县里来了一个莲花教,正在招弟子,莫非这莲花教还要下乡招弟子?

    他心里疑惑,但也没再多想,就看看这莲花教玩什么把戏。

    来到匠人摆摊的地方,这会儿也正是热闹,好多村人在修磨农具,特别是滑犁,割完麦子后就要翻土犁地,把麦梗切断,翻入地里腐烂做肥料。

    那个棺材匠也在,这会儿正是空闲,张闲上前搭话,手执印决行了一礼,说道:“贫道玄天子,施主有礼了。”

    棺材匠愣了一下,连忙反应过来,恭敬的拱手行礼:“道长有礼了,敢问是这山上道观的玄天道长么?”

    棺材匠制作白家镇旁边的山头,道观就在山腰上,而在这一带做买卖,当然也听说了张闲的事儿,这可是一位道行高深的道长。

    “呵呵,正是贫道。”张闲淡然一笑,没想到他已经出名了,他也不废话,直奔正题的说道:“我想打一副棺材,请问施主,这棺材多少银子?”

    “这……”棺材匠迟疑了一下,对张闲也有一些敬而远之,并且墨师有叮嘱,切记不可招惹这道人,生怕说话不当。

    “施主,有什么不方便么?但说无妨。”张闲说道,心里不由得苦笑,他当然看出了,这棺材匠也很怕他,他是出名了,可是他这名声却很凶。

    棺材匠拱手一礼,小心的说道:“敢问道长是给谁人做寿材,做什么木料的寿材,墓地葬法的规格如何?”

    这些是打棺材的基本规矩,棺材匠生怕误会是他多话,又连忙解释,说道:

    “不同的人,寿材有讲究,木料是用普通木料,还是用阴木木料,墓地葬法是普通土葬,还是请人布置了生基地宫,风水堪舆如何,是否有特殊的要求?”

    张闲一听,这棺材匠果然懂些门道,不是一般滥竽充数的木匠,他心思一动,试探的说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老病死,世事无常,我是为自己打一副棺材,准备在这里修行终老,木料就用普通木料吧,墓地还未建造,不知你们可有懂葬法的人,顺便帮我把墓地也一起建了吧。”

    “道长是要建生基修行?”棺材匠听明白了,活人建墓,以续生业,这是太虚派的练法,这位年轻道长,果然是太虚派的。

    “嗯?施主也懂生基修行的门道?”张闲暗道有戏。

    棺材匠说道:“这一带与太虚山相连,皇帝敕封太虚派掌门为天下方仙大教主,太虚掌门在墓里修练,活死人墓就在太虚山道观的后山,这是天下尽知的事儿,这一带的方仙,皆效仿此法,建造生机修行。”

    闻言,张闲不由得恍然大悟,他当然也知道活死人墓的故事,活死人墓就是沐道真的生基。

    生基,顾名思义,生命之基础,古人修筑生基,向天祈福,长寿、福禄、安康、好德、善终,原本是祈福的祭台,而最后一福“善终”,死后埋葬于此,以续生业,所以生基也是墓地。

    生与死,古人早已参透其中玄妙。

    不过他没想到是,大家都效仿此法,但不知有几人领悟了活死人境的真谛。

    张闲顺着话风,说道:“不错,我也是想效仿活死人墓,不知你们会不会建造生基墓地,或是认识建造生基墓地的匠人,能否引荐一下?”

    “这个嘛……”棺材匠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们打棺材,也会建造墓地,不过这工量颇大,还需要堪舆风水,我得回去询问墨师,方能答复。”

    匠人的领头人称为墨师,因为做工需要墨斗画线,做出来的尺寸准不准,以及栓卯机关的衔接,精准度要求极高,皆由这墨线决定,谁执掌墨斗,谁就是领头人。

    “不知施主何时回去再来?”

    张闲继续询问,他几乎已经确认,这一帮匠人就是天工派,只是不知道天工派的人,为何在这偏僻之地谋生。

    棺材匠说道:“今天赶了集就回去,成与不成,三天后,一定来一趟答复。”

    “嗯,如此也好。”张闲点了点头,他看出来了,对方行事也很谨慎,他又问道:“这建造生基墓地,不知需要多少银两?”

    棺材匠说道:“这要看是多大的规格,一般富户家的规格,一百两银子以内,若是要更大的规格,这得看具体的工量。”

    这价格不便宜,相当于建一座宅子了,张闲摸出一张十两的银票,说道:“这十两银子就当是定金,成与不成,都算是结个善缘。”

    “事儿尚为谈定,这可不能收定金,我们做买卖也是讲规矩的。”棺材匠没要银票,他们这一行,也讲究不欠因果。

    “也罢,那就劳烦施主了,贫道打搅了。”

    张闲收回了银票,也不多言,行了一礼告辞,棺材匠也连忙行礼恭送。

    张闲离开后,又在小镇上转悠了几圈,吆喝着治病捉鬼,但一直没生意,快到中午了,也就回道观去了。

    他原本只想打一副棺材,随便埋在地下,以此隐藏自身,就不必担心出什么意外了,不过遇上这天工派,顺便了解一下生基葬法,也许会有更多的领悟。

    化龙术的书上,原本写着“葬尸衣”三个字,虽然字迹已经消失,变成了一本无字天书,不过他推测,葬尸衣这三个,应该是有意提示什么,

    活死人只是一种境界状态,乃是阴阳生死之玄妙,相当于一个基础,在这基础之上的运用,才是更上层的玄妙,例如九转生死化龙术。

    九转生死化龙术就是建立在活死人的基础之上,小韵窥视了活死人境,却窥视不了九转生死化龙术。

    他领悟的尸衣术,也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上层运用,所以他推测“葬尸衣”是提示,“尸衣”是尸衣术,“葬”应该就是生基葬法。

    沐道真修练活死人,就是配合生基葬法,这其中一定蕴含了什么玄妙,他猜测是风水堪舆,与地气有关,小韵传他的尸术里,也有相关描述。

    不过这方面的书籍记载太少了,具体如何,他心里很是好奇,如果能接触到天工派,请来建造生基墓葬,或许能窥视一二。

    回到道观,时辰快到中午,他服食了一颗洗髓丹,午休打坐入静。

    下午,他修习道法,这几天巩固境界,还没来得及参悟尸术,他今天下午就开始观看识海里的尸术。

    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尸术的博大精深,远远超出他的预料,

    首先是记载了尸的种类,分别有:

    魁尸、毛僵、练尸、游尸、伏尸、僵尸、血尸、荫尸、肉尸、皮尸、金尸、玉尸、行尸、走尸、诈尸、汗尸、醒尸、甲尸、石尸、斗尸、菜尸、绵尸、木尸、不化尸等等。

    然后是逐一记载每一种尸的成因和特点,大多都是埋入特殊的风水地理,受天地之气养化而成,另外就是人为造成,以及一些特殊的尸体现象。

    而这些尸,与阴阳生死息息相关,以及天地之气的养化,尸术就是运用这些的真谛。

    他越看这些尸术,越觉得其中玄妙,似乎恍然顿悟:“活人入葬穿尸衣,阴阳过界,生死簿上不留名。”

    “活死人境可以过界成死人,像尸体一样葬入地里,岂不是也能接受天地之气的滋养!”

    “不过死人可以接受天地之气的滋养,难道活人不行么?”

    “但这天地之气,何为天地之气?”

    他陷入冥思,似乎明悟到了什么重点,但又说不清道不明。

    就在这时,他心念一动,察觉到有人往道观来了,目光一凝,眼有重瞳,不由得眼神一挑,果然不出所料,是莲花教的那几人来找他了。


………………………………

第一百零八章 莲花一出法力举

    莲花教一行六七人,还在山下往道观上来,张闲犹如未卜先知一般,就已经察觉了,因为对方前来道观,眼神集中打量着道观,下意识的念头针对,相当于传出了一道念头。

    修为达至了练神返虚,六识清晰,灵觉非常,在道书里也描述为“秋风未动蝉先觉”,意思是对方还没行动,便已经知觉了,因为表面微动,但心念已经动了,表面就像未卜先知一般,故曰先知先觉。

    张闲开了重瞳,一眼就看清了来人,正是在镇上打听情况的这一伙人,领头的是个中年人,头戴莲花冠,身穿道服,其余人都穿的练功短衣,袖口有一朵莲花。

    这中年人约莫四十来岁,慈眉善目,面带微笑,给人的感觉很和善,乍一眼看去,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道人。

    不过今天上午路过,他开重瞳冥记了几人的魂魄,但并未仔细查看其它的,这会儿仔细一看,他就发现了一些奇怪的气机。

    这道人有练气化神的道行,眉心画了一枚莲花形状的符文印记,但眉心的精气神,隐约有些异样,正是源于眉心这个莲花印。

    他在书里读到过,佛宗的僧人,常在头顶点戒印,或是眉心画一点印记,仙道也有相同的眉心画符,这是一种修行的法术,可以帮助冥记道法戒律,时刻让念头集中。

    但他发现,这道人眉心的莲花印,却是一道杂乱之念。

    “莫非是故意加持一道杂乱之念,以此扰乱自己,从而锻炼自己的定力?”

    他心里推测着,这种反向修行也是有的,不过他立刻否定了,若是能承受这种反向修行,那么这道人的念头应该非常坚定澄清,道行非常深厚,但他觉得,这道人的道行也就一般般,实在有些反常。

    他又查看其余人,恭恭敬敬的跟在后面,身上并无特殊,手里抬着大大小小的箱子,箱子里是黄金、人参、灵芝、鹿茸、茶叶,还有一把金拂尘,看这架势,是来拜见道观送礼的。

    “这些礼物可不轻,难道是有事相求?”

    他觉得奇怪,虽然看出了莲花教在这一带摸听情况,可能会来找他,但他没想到送这么厚的一份礼,必然是事儿。

    而莲花教来送大礼,也算是把他看成了一位高人,既然如此,他也得有点高人的气度,先震慑一下莲花教。

    他赶紧去打开门,又拿来凉水壶,就在屋檐下席地而坐,倒好一杯清水,似乎早已恭候多时,而他自己则是拿出一个酒坛,懒散的靠着柱子,眺望着山涧的风景,一副自饮自醉的模样,好不逍遥自在。

    他这次假装的就是一个懒散自在的世外闲人,只求逍遥自在,不理凡事,这也是太虚派的一贯形象。

    不一会儿,莲花教几人就山上来了,走到道观前,本想去敲门通报,却发现门是开着的,只听见道观里传来一个懒散的声音:“门没锁,几位请进吧。”

    “嗯?”领头的道人诧异了一下,对方的知觉还灵敏,他们一靠近道观就被发现了。

    不过这也不意外,他们打听的情况推测,对方也应该是练气化神的高手。

    道人领路进门了,打量了一眼,只见一个年轻人,身穿灰旧道袍,宽衣大袖,披头散发,懒散的坐在靠坐在屋檐下,居高临下,望着山涧,抱着一个酒坛子喝酒,真是逍遥自在。

    这小子果真年少,却是气度不凡……中年人心里惊讶,原本打听是一个年轻小子,他还以为是村人的眼神不好,现在亲眼所见,这小子才十六七岁的模样。

    张闲真火练体之后,炼化杂质,洗髓换血,全身气血焕然一新,肌肤光洁,眉清目秀,而他原本就只有十七岁,现在显得更是年轻了。

    “来者是客,阁下请坐,一杯清水代茶了。”

    张闲淡然一笑,拂了拂衣袖,示意随便坐,茶水都倒好了,这简单的派头,却是一副高人气象。

    道人反应过来,心里也是一愣,只见旁边已经倒好的茶水,这是早就知道他要来,这年轻人好生厉害,竟然让他觉得有一种高深莫测。

    道人的心思转得飞快,原本是想按照江湖规矩,上门拜访一番,既是送礼,亦是警告,不要妨碍了他们莲花教办事,但没想到这年轻人不简单,道人的态度也收敛了几分。

    道人上前坐下,行了一礼,自报家门的说道:“贫道是莲花教分坛坛主刘明山,听闻道友在此修行,特来拜会。”

    “呵呵,道友客气了,贫道天玄子。”

    张闲故作一笑,随手行了个礼,却不多言也不多语,只报了一个道号,什么话也不错了,也不问对方的来意,抱起酒坛就喝了两口,一副不通世事,自饮自醉的懒散。

    刘坛主心里暗道,不由得皱眉,这年轻人应该就是太虚派,太虚派一贯的作风就是这样,而太虚派一心逍遥,不理凡事,却总是随手管闲事,这可不好办。

    张闲不知道,他本想着装作太虚派的模样,逍遥自在,不理凡事,尽量不招惹麻烦,但这反而让刘坛主把他列入了黑名单。

    因为太虚派是逍遥自在,也没什么名利负担,也没牵绊,来去自由,平时闲着没事,若是遇到什么事儿了,总得凑个热闹,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经常管闲事,

    而张闲不多话,刘坛主也不好客套,直言说道:

    “玄天道友,咱们这江湖规矩,你在这里立了门面,这就算是你的地盘,我们莲花教是外来户,想在这里办些事儿,还请道友行个方便。”

    抬了抬手,几个弟子赶紧把箱子奉上,打开箱子,黄金一百两,人参一盒,灵芝两朵,鹿茸两对,茶叶一盒,金拂尘一把。

    这份厚礼,黄金就是一千两银子,其余东西加起来,特别是人参和灵芝,如今达官贵人们喜好炼丹,人参和灵芝的价格极高,这送礼的份量不少,至少也得两千两银子,合计三千两,这莲花教的出手,也可谓是阔绰。

    张闲见状,心里恍然大悟,不由得苦笑,原来是把他当成地头蛇了,江湖规矩最忌讳越界,若是要越界办事,按规矩就得先上门拜会送礼。

    当然,既然上门送礼了,表示给足了面子,若是不答应,这就是不给面子了。

    张闲心里疑惑,也不知这莲花教想干嘛,送礼这么阔绰,这白家镇都是些普通百姓,也榨不出多少钱,但莲花教这架势,若是他不答应,只怕就要立刻翻脸。

    “道友客气了,这普天之下,皆是王土,我辈修行之人,不讲江湖规矩,你们想办什么事儿就办吧。”

    张闲玩起了虚与委蛇,这话算是应允了,礼物都收下了。

    又说道:“请问道友还有别的事么,若是没有,贫道就不送了。”

    这是下逐客令了,刘坛主有些皱眉,这年轻人是真的不通世事,这送礼只怕是白送了,只得起身告辞了:“道友,无有其他的事儿,贫道这就告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