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玉京仙-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为你讲解武道,明天就开始练习,《武典》你读完过么?”
张闲也席地而坐,习惯了武云瑶的性格,不管什么事儿,说做就做,从不拖沓,犹如令行禁止一般。
“我很早就读完了《武典》,我的武艺,都就是按照武典上自学的。”
武云瑶点了点头,说道:“十三真武是后天的基础篇,还有入道篇,以及先天篇。”
“入道篇有三步,乃是第十四练髓换血,第十五练神返虚,第十六练武合道,你已经达到前面两步,地三步练武合道,这就是练习武道拳意。”
“总结后天所学,融会贯通,所有的心气、精神、意念等等,斩断一切杂念,全心全意,全身全神,一切种种皆溶入武学。”
“身心之中,精神之中,唯有一股武道的意志,以此驾驭自身,这股意志越强,催发自身的力量就越强,拳意就越强,你可有明白这意思?”
“明白,这跟观想法术是一样,心存武道拳意。”张闲一点即通。
他先前已有领悟仙家的护法玄通,懂得法相之威,不过法相是向外释放,而武道是内敛于拳术之中。
武云瑶说道:“武道,不是简单的观想于心,而是源于自心的一种蜕变,我就是神,我就是圣,我就是仙,我就是王。”
“所以,要先总结自身,以智慧的理性,认清自己,反观自照,得见真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你我往何方去?”
“明悟了这些道理,心如明灯,如来如去,方能找到自己的道路,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或者想成为神,或者想成为圣,或者想成为仙,或者想成为王,你可明白了?”
“你先自己思考一番吧。”话完,武云瑶起身离开了,留下张闲一人坐在原地。
“这……”张闲愣住了,这一席话,蕴含了禅机,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清澈,他不由自主的陷入了沉思,他认清了自己么?
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己的本心是什么?
自己将要走向什么道路?
自己想成为什么?或是神,或是圣,或是仙……
但什么是神?什么是圣?仙又何以为仙?
一切种种问题,涌上心头,他竟然有一种莫名的迷茫,突然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然而在这迷茫的片刻,他心里浮现出一道雷霆,雷霆化为了一尊瑞龙。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如燃灯结智慧
武云瑶的一席话,让他沉思自身自心,迷茫之中,心里浮现出雷霆化瑞龙。
练神返虚之时,他见到最初的自我念头,乃是一道雷霆投胎转世,他修习九转生死化龙术,化龙之意,乃是要蜕变为龙。
但这道雷霆从何而来?
他从一出生就知道自己是投胎转世,但他记不起前世的自己是什么模样,不知自己是从何而来,也不知自己是因何转世,更不知自己的未来要去往何方。
他心里,又浮现出了佛宗第一心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曰,三世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过去已成定数,未来变化莫测,唯有把握现在,总结过去,预卜未来。”
“我现在迷茫,心有种种疑惑,这就是现在的自我,唯有不断的修行,不断的探寻,不断的解开解惑。”
“我想要的未来,便是不断的修行,不断的探寻,不断的解开疑惑,追求天人极限,这就是我的道路。”
“虽然这条道路上,充满了未知的变数,唯有坚定心念,以智慧的理性,辨认道路的方向,心如燃灯,照亮大道,如来时,如去时,本心不动。”
“佛曰,燃灯佛。”
他理清了思绪,渐渐走出弥漫,心念更加坚定,不知不觉冥想入定,如果开了阴阳眼就能看见,他此刻的气机,犹如一盏燃灯,红光普照,精气神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肉身的红光越来越亮,越来越强,燃灯化为一轮大日。
他手结印法,耳边响起梵音经文徘徊,恍然顿悟:大日如来智慧印。
以智慧的理性,认清世事,反观自照,心念是因为理性而坚定,古人云,理直气壮,因为道理通顺了,心气才会刚正强大。
他理清了自身自心,然后要化为龙,但龙的真意是什么?
追溯起源,上古之龙,乃是至高无上的神物,世人不能见到龙的真形,《天运》曰: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于阴阳。
真龙是没有形象的,合在一起可以显现化形,散开却像文章一样字字珠玑,在云气之间维系阴阳,合与散,阴与阳,变化莫测,无形无相。
因为没有形象,世人只能抽象的画为兽,体态修长悠然,遨游于宇宙,阳刚,威严,神秘,象征冥冥之中的天道大运,故曰瑞龙,乃是气运祥瑞之象。
后来,龙从兽形,逐渐演变为了蛇形,由多种动物的特征融合而成,象征统一,但看似蛇形,其实不是真形,只是一个融合的象征。
想到这里,他又想到了易经,最近学习卜卦,对阴阳易理的领悟也愈发深刻。
“易经开篇乾卦,卦象为龙,乃是易理的总纲,象征天运。”
“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瑞龙就是乾卦之龙,六爻纯阳,承载天运,冥冥之中暗含过去、现在、未来,天道变化,宇宙玄妙,一切种种皆在其中。”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道刚健,君子效仿天道,本心自强不息,人与天合,天人合一,我为人中之君,君子就是祥瑞之龙。”
思绪至此,他的念头彻底清晰,心境通明,识海之中的景象变化,大日太阳之中,瑞龙化形,纯阳至刚。
“乾卦有六爻,象征阳刚气运的上升,我位居初九,潜龙勿用,应该积蓄力量,潜心修行,刚正自身,这一招佛宗法印,大智慧,大理性,乃是本心刚正的起源,正好印证了潜龙之意。”
他手捏印法,心念通顺,念念如珠,每一个念头都变得无比坚固,无形气势随之升华,所有的力量、心气、精神、意念、威势等等,一切种种皆凝聚其中。
小院里,武云瑶并未走远,只是屋里没有打扰张闲,突然感应到气机变化,武云瑶也不由得错愕。
“这玄天子的悟性,竟然如此之高?玄天子还佛宗传承?”
她的一席话,竟然让张闲顿悟了,她清晰的感应到,张闲已得真谛,正在凝聚自己的武道拳意,真可谓是一点即通,这天赋实在太高了。
并且她发现,张闲有佛宗传承,此刻的法印,竟然是大日如来神掌的智慧印!
“怎会这么巧合,玄天子从哪里学的智慧印?”
武云瑶心里疑惑,当今天下,大日如来神掌早已失传,除了皇曾祖,以及她,居然还有人会大日如来神掌,而这人正巧与她同行。
“佛度有缘人,也许玄天子与佛有缘吧。”
武云瑶并未多想,天道无为,顺其自然,并不知道张闲就是天宗子,正是因为佛业剑,张闲参悟出释迦摩罗的武学佛法。
而武云瑶得了缙云拓的传承,缙云拓师承于佛宗,而武云瑶对张闲的这一席话,蕴含了佛理禅机,正好让张闲顿悟了,反思自心,总结自身,融为自己的道。
当然,这也是张闲的根基巩固,悟性通明,只差这一个契机。
张闲沉寂在冥思之中,全身全心的投入,忘却了时间,不知不觉几天过去了。
当他醒来之时,已是六天之后的早晨,旭日东升,阳光明媚,他睁开眼,只觉得浑身轻松,心神清明,无形之中气宇轩昂。
武云瑶一直守在旁边,见他醒来,淡然点头,说道:“玄天子,你已经入道了。”
“嗯,我入道了,多谢云瑶居士的指点。”
张闲也淡然一笑,点了点头,明悟了这种感觉,自然心领神会。
虽然抱丹尚未圆满,但他已然入道,境界已经圆满。
境界超出基础,犹如着眼于未来,已然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只差脚踏实地的走过去。
“你已经冥思六天,我先去郡府走一趟,赏银应该发下来了。”
武云瑶说着,转身出了小院,往郡府去了。
“六天了……”
张闲惊疑了一下,虽然感觉是有一段时间,但没想到已经五天了,他入定思悟的时间越来越差,先前还是三天,这次居然六天了。
“呵呵,还真是修行无岁月啊。”
他自言自语的笑了笑,感觉自己正在脱离凡人的范畴,如果是普通人,六天不吃不喝都得饿死了,他却全然不觉,真的像神仙一样。
“书里所言,仙凡有别,这就是凡人与仙人的区别么。”
他若有所悟,随即收起了思绪,这会儿正是早晨,他拿出内里乾坤的瓶子,发现加持的法术都快变弱了。
手捏剑指,虚空画符,把法术再加持一遍,取出里面的东西,该加持的都加持一遍,以及那块灵玉和乌木,割破手指,抹血祭练一遍。
“整块灵玉差不多成形了,乌木还差得很多,回去之后就雕一个玉瓶,可以保持法力长期不衰弱,省得这么麻烦,隔三差五就得重新祭练,以后闭关修练,也不用担心法术破裂。”
祭练灵玉和乌木,这也是他每天练习道法的必修课。
做完之后,他吃了几个辟谷丹,又吃了一支人参,喝了些米酒,算是吃过早饭了,在院子里继续每天的修练,十年如一日,每天规律作息。
练到大半上午,武云瑶从郡衙回来,已经拿到了赏银,是两张一千两的银票,武云瑶回来顺路,全部兑换了黄金。
大运王朝的银票,由朝廷发行,皆印有朝廷官印,最大数额一千两,由通宝钱庄负责兑换,通宝钱庄是朝廷机构,专门负责银两的铸造和兑换。
另外是各大州府,也设有钱庄,直辖于通宝钱庄之下。
不过银票一般是作为存钱,以及小额交易,流通的还是以现银为主,很多地方都不收银票,或者只收通宝钱庄的银票。
武云瑶作为官家之人,习惯了用金银,银票就是朝廷发的一张纸。
而武云瑶回来,还带回一个消息,说道:“通宝钱庄押运的铸银,又被阴箓派劫了,与上次一样,银子都是飞走的,不过有了上次的经验,银子都找回了,只是让阴箓派跑了。”
“这伙邪人,似乎盯上了朝廷的银子,这一季农忙的赋税刚上来,各个郡府都要运送去州府的钱庄重铸,州府担心邪人作乱,下令严加戒备。”
“但这妖邪作案,一般戒备皆无用,塘郡也要运送税银去州府,请了郡城玄真观的道士护送,玄真观担心力量不足,提议请我们一起护送,赏银三百两,若遇上邪人,抓捕或击杀,朝廷另赏一千两,你意下如何?”
张闲闻言,这伙邪人还真是阴魂不散,不过他有些疑惑:“押运税银这种事儿,朝廷岂能随意请外人?”
武云瑶说道:“我有武举人的功名在身,不算是外人,而这次办案,与玄真道多有来往,看出了我们懂道行,而他们忌惮阴箓派的厉害,连玄真道的掌门也受伤了,提议请我们,也是想多一份助力。”
“去一趟也无妨,既能赚赏银,又能降妖除魔,庇佑一方阴阳太平,不过……”
张闲的语气顿了顿,他不想与朝廷打交道,心思一动,说道:
“我们不妨一明一暗,你与队伍一起,我跟在暗处,若是遇上了阴箓派的邪人,我也方便出手,趁机除掉这伙邪人。”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慧心清明占先机
“如此也好,若能除掉这些邪人,也是修行业绩,不过阴箓派有鬼仙压阵,切记小心。”
武云瑶一边说着,一边取下背后的一条剑袋,说道:“这是一件阳圣神兵,若是遇上鬼仙,解开剑袋,揭开里面的红布,可以震慑鬼仙的阴神,你戴着护身吧。”
“这……”
张闲愣了一下,他当然知道这是打神锏,武云瑶担心他应付不了鬼仙,暂借给他护身,但如此神兵,武云瑶却能这么坦然的交给他,真是心境赤诚啊。
“云瑶居士,这是你的兵刃,借给我了,你用什么?”
张闲没有接手,他也担心武云瑶的安危,若是遇上鬼仙,这可是非常凶险的。
武云瑶淡然一笑,自有一股威武的傲气,说道:“一般的鬼仙,还奈何不了我,更何况我还有一件神兵。”
武云瑶指了指身后的另一条剑袋,其实这才是她平常的武器,上次对付莲花教,因为要破除阵法,愿力太过庞大,她才用出了打神锏。
“你放心戴着吧,我心念一动,依然可以动用神兵之力,不必为我担心。”
“这……这不太好吧。”
张闲还是拒绝了,武云瑶把打神锏戴在身边,使用时更方便,而他有防身的能力,虽然不想显现的另一个身份,但若是紧要关头,哪里顾得上隐藏。
他说道:“其实一般的鬼仙,我也不惧,云瑶居士尽管放心。”
“嗯?你有应对鬼仙之法?”
这话倒是让武云瑶有些惊讶,居然不怕规矩,这玄天子的身上,似乎藏了很多秘密。
“如此也罢,切记小心,我这去衙门回个话,接下了此事。”
武云瑶的性情直爽,心境坦荡,既然张闲说不惧,她便信任张闲,没再多言啰嗦,收回了打神锏,说走就走,转身出了小院去衙门了。
张闲继续在小院里修练,没过多久,武云瑶就返回了,说道:“郡府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出发,大概有三天的行程。”
西南州的州府在曲郡,曲郡就在塘郡的旁边,约莫有一百五十里,骑快马的话,在天黑之前就能赶到了。
不过押运钱粮的车马走得慢,通常一天只走两个驿馆,一驿三十里,两驿六十里,方便中午和晚上的饮食休息。
这事儿谈妥了,两人闲着无事,继续练武,武云瑶给张闲当陪练,练习实战打斗。
顿悟了武道之后,张闲能抵抗武云瑶的气势,但他实战功夫相差太远,在武云瑶面前依然走不过一招。
不过张闲的悟性,实在是太高,并且对于比武打斗,他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战意,越打越兴奋,拳脚反应异常迅猛,进步飞快,练了十几个回合,他就能与武云瑶过上几招了。
一直练到傍晚,他已经能与武云瑶对抗十来招不落下风,他心里估量着,如果他用太极的招式,应该能挺过二十几招。
武云瑶心里也很惊讶,这玄天子看似文秀,书卷气很重,像个白面书生的模样,但却是个天生练武的料子,天性之中就尚武善战。
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法术是远距离的,凶险于无形,而习武之人,近身弄险,一定要内心尚武善战,游走于凶险的边沿,游刃有余,否则把身体练得再强也是枉然。
尚武善战,这也是一种天赋,有些人天生就是好武,张闲似乎就是这种人。
其实张闲对于武学和道法,皆是一学就会,只有修练雷法的时候稍慢,因为没明白什么是雷电,而他施展尸衣术的时候,阴阳生死的一刹之间,明悟了雷电,也立刻就学会了。
张闲现在入道了,反观自照,智慧理性,隐约已经明白这一切的原因。
他是投胎转世,他的灵性来源于他的前世。
他的前世,应该就是一个厉害的存在,灵性之中有前世的根基烙印,所以他学得很快。
傍晚入夜,两人都打坐入静,静心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起行,武云瑶去了衙门,张闲用法术留了一道符文在武云瑶的眉心,方便相互传念,他先一步出城去了。
郡府里,已经做好了准备,整整有十来车,全是铜钱和碎银子,由郡府的户部侍郎负责这趟押运,随行还有十来个文官,以及一千官兵护送,由是一个校尉带队。
校尉是仅次于将军的官衔,这校尉是个三上品的中年汉子,身形魁梧,虎背熊腰,穿着铠甲,背着长刀,气势非常威武。
另外就是玄真道的观主,俗名朱自文,道号静诚,以及两位师兄弟,就是张闲在道观看见的那两人,皆是练气化神的境界,另外还有几个弟子随行。
武云瑶到了郡府,众人打了个招呼,对武云瑶都非常客气,因为武云瑶的武举身份是进士科的。
武举一般统称武举人,但分为武科和武进士,武科是以武力为主,只要能识字就可以了,可以担任都尉和校尉,而武进士还要考文论和战策,入职至少是个偏将或副将,今后有资格升职为将军。
并且一般科举皆是男子,大运王朝允许女子学文习武,但极少有女子参加举试,女举人也难以担任主要职务,几乎都是一些闲职。
不过女举人的身份,自古就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大义,因此很受尊敬,当今太子的正妻王妃,就是一位女举人的出身。
当然,这次相请,可不是因为尊敬,而是遇上了邪人。
朱观主看出了武云瑶和张闲有道行,虽然没见到张闲,但也明白不简单,否则查不到丢失的灾银和几个人头。
朱观主还是很懂门道,推测武云瑶和张闲也应该是正宗修行,一起云游江湖,而他们的人手不够,最近运送税银,各地都要护送,阴箓派躲在暗处,防不胜防,于是提议相请帮忙。
“武公子,你的另一位同伴,怎么没有一起前来?”
见只有武云瑶一人,朱观主不由得询问,称呼武云瑶为公子,女公子。
其余几人都是好奇,听郡守说,去挖银子的时候,与武公子同行的还有一个年轻道人,但武公子来往衙门好几趟了,却一直没见到那位道人出面。
武云瑶说道:“他会在暗中随行,与我们一明一暗,若是遇上邪人,也方面配合。”
“暗中随行……”
一听这话,几人不由得面面相觑,看了看四周,并未察觉有暗中跟着什么。
朱观主则是与两位师兄弟也对视了一眼,心想,果真道行不浅,莫非是练神返虚的高手?
“如此也好,明暗相应,刘侍郎,林都尉,我们这就出发吧。”
朱观主吆喝了一声,刘侍郎点了点头,示意林都尉起行了,几个文官坐车,武云瑶几人都骑马。
林都尉吆喝着众人出发,探马走在前面探路,官兵护卫钱车随后,最后面还有探马跟着,以防有人尾随。
队伍出城,十几辆银车的浩浩荡荡。
张闲在城外的树林,与官道平行,远远看着队伍,他目光一凝,眼有重瞳,仔细的查看队伍。
银车里全是铜钱和碎银子,其实一个郡的一季税银也不算多,但都是零钱,分量很大,需要运送到州府的钱庄,溶化了,重铸成锭,然后送入国库。
他查看一遍,队伍没有任何疑点,银车都贴了封条,印有朝廷官印,灵光纯正浩大,威严镇压,克制阴司,非是一般鬼神所能撼动。
“这些零钱,阴箓派应该看不入眼吧,并且有官印镇压,阴箓派如何破除官印?”
他自言自语的思量着,推测这一趟或许没危险。
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很难说:“阴箓派两次作案都失败了,知道朝廷已有防备,以为他们不敢再次作案,但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或许阴箓派就偏偏要动手。”
“并且这些零钱,虽然零散,却没有朝廷入库的印号,不需要重铸就能使用,只是零钱略显繁琐。”
“而阴箓派第二次出手,其实就很可疑,明知被看破了作案的手法,却用同样的手法作案第二次,很可能就是故意为之,让朝廷严加戒备。”
“但普通戒备无用,必须方仙道士护送,可是各处都要护送,人手有限,力量分散了,这正是作案的时机。”
“如果阴箓派再次作案,必然不会再用前两次的手法,很可能会拦路明抢,直接带走银子,不会再藏在地理。”
“如果明抢,必然提前准备。”
“队伍此时出发,阴箓派得到消息,白天官道上人多眼杂,只能夜深人静做准备,大概在明天动手,若是错过明天,后天中午就能抵达州府的范围。”
“也就是说,若是阴箓派动手,应该在第三驿和第四驿之间。”
张闲慧心清明,念念清晰,推算着种种可能,若有妖邪作祟,先占先机。
队伍一路无事,中午抵达驿馆,午饭休息,装满水袋,下午抵达第二驿,入夜休息。
张闲把自己推测,传念给武云瑶,他去前面两驿探查一番,两驿只有六十里,对他的脚力来说很轻松,施展神行身法,快速前往。
果然,在第四驿的半路上,他远远就看见一缕灯光。
他目光一凝,只见一行人鬼鬼祟祟,提着灯笼,正在路边挖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