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玉京仙-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极之冥。”
“这四大州之外,则为外四洲,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地域了,或许只有天人境的存在才知道,偶尔听皇曾祖提起,但也没有多言,只说修成天人之后,自己飞去看看就知道了。”
听到这里,张闲不由得心生向往,若能修成天人,他也想去走走看看,云游天地,那是何等的逍遥自在。
接着又聊了一些四大州的事儿,东海的海外仙人,南疆的巫教,塞外的萨满教,西域的佛宗等等。
武云瑶出身皇族,皇族的藏书典籍多不胜数,包罗万象,又得了缙云拓的传承,知晓诸多天地奥秘,让他的眼界打开。
聊到佛宗的时候,他询问道:“如来手印第一招是智慧印,第二式是法界定印,不知第三式是什么?”
武云瑶的气度超凡,也有君子之风,与他谈论修行心得,从不避讳隐瞒,不但教了他真武之道,连大日如来神掌也告诉了他,以及神霄派和太清派的道法等等,都无所不谈。
而武云瑶对他真诚,他也以诚相待,自己所学的上清道法,以及自己领悟的尸衣术、阴阳术、医术针灸、风水堪舆、占卜问卦、太极玄功等等,也都无所不谈。
谈及阴阳术的时候,他只说是得了一些巫教的书籍,因为洛山郡这一带就有巫教,以此避开了阴阳家。
当然,因为牵涉到师承的规矩,不能原封不动的传授。
例如神霄雷法,这是缙云拓与古素风交换记名弟子,按照规矩,只能记名弟子自己修练,不能传给其他人,谈论之时,只能说一些心得感悟,不能把原法直接外传。
不过以张闲的悟性,知道了一点心得感悟,这就已经足够了。
大日如来神掌是缙云拓传下,缙云拓的规矩就很简单了,只要有人想学,并且心性正直,皆可传授,不愧是号称圣人。
但武云瑶没有直言回到,而是反问道:“天宗,以你的悟性推测,第三式应该是什么样的禅意境界?”
“这个嘛……”张闲笑了笑,他从佛业剑里领悟了第一招,武云瑶教了他第二式,他对第三式也确有推测,说道:
“第一招是智慧印,第二是法界定印,先有智慧理性,理直则气壮,所以念头坚定,得证法力,法力之后,应该是让法力壮大到极致。”
“这与易理相同,初九,阳气之初始,九二,阳气之壮大,九三,阳气之大成,若继续往后推演,九四曰:或跃在渊。应该是大成至一个极点,物极必变,或是跃过极点,或是跌落深渊。”
“若跃过极点,上升为九五,易曰:飞龙在天。犹如龙飞九天,势不可挡。”
闻言,武云瑶不由得惊讶,不过与张闲相处了这么久,喝酒论道,无所不谈,对张闲的悟性天赋也习惯了。
“你的推演,全然正确,甚至连如来神掌的后续变化也推演了出来,第三式曰金刚自在印,先有智慧,后有法力,法力壮大到巅峰,金刚不动,自在如意。”
“这就是三式如来神掌,皇曾祖又创出了后续部分,达至极点,极而生变,以大日阳气,借鉴佛业真火,创出一招大日真火印,后又参悟雷法,真火化雷,创出一招大日雷极印。”
“皇曾祖说,大日,真火,雷法,三者皆是相通,可以相互转化,不过我的境界尚浅,也不知道这其中的玄妙。”
“嗯?这三者居然是相通的!”张闲眼前一亮,一点即通,立刻明悟了其中道理。
阴阳可以生雷,也可以生火,火大到极限就如同大日,而大日就是太阳,太阳的意思就是阳刚到了极点,任何力量剧烈到极点,都会生出雷霆,所以雷法是万法之首。
两人继续谈论道法,一直聊到了夜深,武云瑶回道观休息了,张闲也继续回地宫闭关。
躺在龙血棺里,闭上眼,进入活死人境,他尝试着修练化龙术的第三层。
他心念一动,识海里浮现出化龙术的图录,放开第三页,抱丹达至了圆满,他就能看清第三页。
从经络来说,这一层死得更深,渗入冲带二脉。
第一层是十二正经,主理四肢手脚和五脏六腑的联系,乃是后天境界,
第二层是任督二脉,主理十二正经之阴阳气血,对应练神返虚和练髓换血,阴阳混成,为之丹熟,乃是抱丹境界。
第三层是冲带二脉,主理全身气血,所以这一层境界只于肉身有关系,对应辟谷,增强肉身基础,精气神自然就水涨船高。
其实抱丹境界,增加的力量并不多,主要是激发内在的机能,张闲抱丹就这么厉害,是因为他的体质特殊,再加上他修练的功法厉害,而辟谷境界,这才是真正的飞跃。
他参悟了一遍化龙术的第三层,并未发现奇异之处,只得尝试着修练,观想图录,心意化龙,犹如自身与图录重合,融合为一,立刻就进入了状态。
真我之念超脱肉身与魂魄,神游太虚,观察着自身的状况,似乎一切如常,并未发现什么玄妙。
“奇怪了,这一层境界,为何如此平常?”
他略微疑惑,在修练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时候,他都有明显的感悟,但第三层却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仅仅是死得深了。
“罢了,就当是巩固境界了,先睡一月再看情况。”
他的真念入静,不再多想,这本来就是尝试着辟谷,先试着寻找辟谷的规律。
然而张闲沉寂在修练之中,死得更深了,不知不觉就进入了长眠,全然忘却了天时,转眼就是一个月过去了,但张闲这次并未醒来。
二月春风似剪刀,大地回春,润泽万物。
武云瑶已经尝试着第二个周期的辟谷,二月初一的这天,武云瑶等了张闲一整天,却不见张闲出关,寄神虚空,托梦给张闲,但也没有回应。
“以沐前辈所言,活死人境界修练越深,入葬的时间越长,沐前辈最久的一次入葬,整整沉睡了三十六年,应该是天宗的修行更深了。”
武云瑶若有所悟,沐前辈也教过她活死人术。
不过活死人术太过玄妙,其中蕴含的玄机太多,需要配合天时规律,以及堪舆葬法等等,她也只是学了个皮毛。
二月过去了,已经是三月了,张闲依然没出关。
不知不觉,三月又过去了,四月,五月,六月……一直到十月,十一月,光阴如梭,岁月流转,张闲入葬已经快一年了。
这一年的时间,武云瑶依然是一如既往的规律作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不过辟谷的消耗很大,武云瑶的银子早就花完了,出去走了几趟江湖,而武云瑶的修为也大进一步,已经辟谷中层了。
十二月下旬,年关将近,这天夜里,武云瑶收到皇曾祖的托梦,太清派的修行已经差不多了,让她去阁山上清派,寻访那位上清第一人。
玉清,太清,上清,在三大正宗的修习完成,然后回真武殿。
第二天,武云瑶一早起来,突然要离开了,心绪有些莫名的惆怅,但随即一笑,一念斩断了思绪尘念。
取出纸笔,留下一封书信,算是道别了。
换上兽面吞头赤金甲,身披素衣袈裟,背负一双剑袋,戴上青纱帽。
武云瑶离开了,一如她来之时,依然是那样的洒脱自在,气宇傲然,威仪神武,犹如一尊武君王者,气临天下。
然而武云瑶走后,新年初一,一年的周期轮回,地宫之中,张闲缓缓醒来。
………………………………
第一百九十章 脱胎换骨褪凡身
张闲缓缓醒来,还以为自己跟往常一样,只是闭关了一月,但他身体一动,立刻感觉不对劲。
以前醒来的时候,感觉浑身通畅,精气神饱满,但这次醒来,他感觉浑身僵硬,身体虚弱。
他抬起手,想要挪开棺椁,但看见自己的手臂,差点没吓一跳,犹如一支鬼爪,枯瘦如柴,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走火入魔,陷入魔障幻境了?”
他吓了一惊,赶紧闭上了眼,识海之中一道雷霆闪过,念头粉碎,随即又衍生,清理思绪,扫除妄念,然后再次睁开眼,目有重瞳,念念清晰,抬手一手,依然是这画面。
“这……”
他不由得愣了一下,这不是魔障,但他怎会变成这个鬼样子,他推开棺材,缓缓撑起身子,浑身都僵硬难受,就像一个姿势睡得太久,气血不通,肌肉和筋骨都有些失灵了。
他略微活动了一会儿,伸了一个懒腰,浑身发出一阵劈哩啪啦的脆响,气血流通了,这才感觉好了一些。
他走出墓室,撤去通道的机关,来到墓门前,搬起两千重的墓门,略微有些吃力,只觉得浑身虚弱。
从地宫里出来,走上台阶,推开石碑,石碑上还留有武云瑶布置的符箓,然而看着山下的小镇,他却愣住了,只见村人们忙着上坟祭祖,这场景与他上次出关一模一样。
“今天又是新年初一,我竟然入葬了一年?”
他惊了个呆,难怪感觉浑身僵硬,还瘦了这副模样,居然入葬了一年!
虽然有龙血棺的功效疏通气血,但这龙血棺只是涂了一层龙血脂,不是真正的龙血木,入葬太久的效果也不会好。
并且这整整一年,不吃不喝,虽然入葬之后,犹如休眠一样,消耗非常低,也终究还是需要一些消耗。
“这化龙术的玄妙,真是难以捉摸啊。”
他自言自语的感慨了一句,在修练第一层的时候,感觉还好,但修练第二层,差点没醒来,若不是小韵现身,他就被巫人暗算了。
现在修练第三层,竟然不知不觉入葬了一年。
他感应了一下,武云瑶不在道观,他又闭上眼,聚精会神,传念给武云瑶,但过了好一会儿,却没有回应,可能是出去晨练了吧。
“先调理一番,这辟谷有些过头了,自身虚弱,亏损本源。”
他转身回了地宫,取出存放在地宫的一盒药材,抱丹期间,他的药材就消耗了很多,这是最后一盒药材了。
关上墓门,回到木屋,本想推开门取出一坛子米酒,先喝些米酒补充体力,但推门的时候,就发现门上有一个刻痕。
“嗯?”
他察觉了不对劲,这门上的刻痕,是利器造成,并且这刻痕的轨迹,显然是有意为之,谁会在他的门上留下刻痕?
以他谨慎,立刻目光一凝,眼有重瞳,环视了一眼周围,察看有木有什么异样,很快就看见旁边的土里有一个坛罐,坛罐里有一页纸。
他手捏剑诀,虚空画符,一瞬结成五行符箓,剑诀一变,五指对着空中一抓,以五根手指为五行,虚空抓摄,一缕波纹扭曲,坛罐里的纸页消失,被他抓在了手里。
这一招变化,俨然就是仙家玄通的隔空取物。
他看了一眼纸页,不由得错愕,这是武云瑶留下的书信,武云瑶离开了,要去上清派寻访一位高人,不知他什么时候能出关,所以留下这书信做别。
门上的刻痕也是武云瑶留下,知道他行事谨慎,见到刻痕一定会开眼查看,就能发现书信。
然而书信的落款时间,正好是几天前。
“哎……”
他叹了叹气,心绪莫名惆怅,与这位未婚妻相处了这么久,一起降妖除魔,一起喝酒论道,突然离开了,心里不免有些感慨。
随即,他又是无奈的笑了笑,他闭关一年,正要出关的时候,武云瑶却离开了,还真是天意弄人啊。
收起心绪,两指剑诀一抖,一道雷电乍现,点燃了纸页,化为火苗燃烧。
他推开木门,取了一坛米酒,咕噜咕噜的喝了几口,甘甜清香,沁人心脾,润泽五脏六腑,立刻感觉浑身舒坦,气血活跃,精气神为之一振。
他没有喝得太急,先让体内滋润一番,目光一凝,找出屋里还有几坛罐坚果,这是武云瑶平时吃的。
取出坚果,感觉体内恢复了活力,这才开始吃着坚果,继续喝米酒。
他清晰感受到,体内就像一头饥饿的猛兽,咕噜咕噜的作响,快速汲收着营养,在酒气的催化下,浑身气血活跃,只觉得一股股暖流在体内流窜。
辟谷最好的食物就是坚果和米酒。
米酒是稻米的酿造升华,滋补养生,延年益寿,液体纯粹而精华,没有杂质,可以让自身无尘。
坚果则是木灵结出的种子,犹如鸡蛋一样,坚果是一个胎,蕴含了完整的生命精华,营养全面,物质丰富,可以被人体完全吸收,并且功效非常上乘,也是养生益寿的佳品,
古仙人辟谷,通常都吃坚果喝米酒,再配合人参灵芝等灵草。
所以辟谷丹的主要成分就是坚果和各种灵草,凡人不知其中玄妙,以为是仙丹,配上米酒,也就成了仙丹仙酒。
他喝了半坛米酒,吃了一大堆见过,又取出药材,嚼了几根人参等等。
这些东西一进入肚腹,体内的机能活跃,体内的热流涌动,他清晰的感受到,吃下的东西被消化汲收,枯瘦的肉身正在快速恢复。
他起身一跃,练起了一套舒展筋骨的全身运动,这是传闻之中的佛宗神功,名曰易筋经。
易筋经是武云瑶教他的,在江湖上,易筋经被传得很玄乎,号称佛宗第一内功,其实易筋经就是一套很简单的筋骨运动。
但易筋经的玄妙在于,这是专门辟谷塑体的。
“易筋”二字,易是改变的意思,筋是指筋骨,连起来就是改变筋骨,也就是脱胎换骨。
辟谷的真谛是一消一长,先消耗,再重塑,重塑的过程需要运动,易筋经就是一套重塑自身的功法。
若是平时修练,可以全面加强体质,让身体更健康,但提升力量的效果并不明显,因为易筋经不是为了提升力量,没有剧烈运动,反而是一种很软绵的运动,与佛宗的另一门古修功法瑜伽术很相似。
确切的说,易筋经就是古瑜伽的其中一脉,可以让身体运行健康,舒展筋骨,活跃气血,内外平衡,身心合一,提升性命基础。
在辟谷期修练易筋经,效果最为玄妙,易筋改骨,达至性命升华,塑造出最完美的体态。
所以易筋经被传得如此玄乎,也是有道理的,修成易筋经,也意味着脱胎换骨。
练了一个时辰,感觉效果上好,体内的虚弱褪去,浑身筋骨疏通,力气也恢复了,他收起了架势,回屋换身了一身道袍,手捏印决,一步踏出,施展身形身法,往村里去了。
一直走出几十里外,他现在这幅模样,不想被人看见,直接找了一户人家,顺走一只羊,留下些银两,返回了陵墓。
炖了一锅羊肉,习武之人,还需肉食进补,肉食以羊肉最佳。
羊的全身都是宝,羊肉、羊骨、羊油、羊血、羊肝、羊胆、羊肾、羊肠等等,皆可以入药为医。
在古书里,羊肉是与人参的功效相比,人参补元气,羊肉补形体,壮肾阳,补阴虚,健形体,增气力,明目活血,内壮外勇,在上古造字之中,羊的同音就是阳,故曰三阳开泰。
他吃完一只羊,休息消化,然后继续练习易筋经。
一直练到傍晚时辰,坐在屋檐下打坐,静思初入辟谷的心得:“化龙术的第三层,应该是修练错了。”
“在活死人的状态下,消耗太低,入葬太久,反而阻碍了自身运行,自我封闭休眠,陷入真死,若是醒不来,就真的死了。”
“应该先消耗,进补调理,达至平衡,然后入葬练化。”
他明白了这次的差错,这次入葬,没达到脱胎换骨的效果,但这一年也没白费,他的抱丹境界彻底巩固了,道行越发深厚。
静思结束,不知不觉入夜,睡觉休息。
第二天,他继续调理,又弄了一只羊,再加上坚果、米酒、人参药材等等,修练易筋经,仔细体会自身,感觉调理还不够。
第三天,再调理进补,吃完第三只羊,加上坚果等等,配合易筋经的调理,感觉已经恢复好了。
并且这三天的调理进补,体内储存了能量,正好入葬练化。
不过这三天的消耗,人参药材已经见底了,这次练化之后,还得再弄一下人参。
入夜,他再次进入地宫闭关。
日月交替,昼夜变化,斗转星移,四时有序,转眼又是三个月过去了,三月为一季,化龙术第三层的周期就是一季。
早晨,春取夏至,风和日丽,张闲感应天律,体内阳气上升,犹如起死回生,还阳复苏,自然而然的醒来。
缓缓睁开眼,果然,这次的感觉对了,浑身气血通畅,肌肉筋骨有力,精气神三花聚顶,体内五脏五气朝元。
抬手一看,原本枯瘦的手臂,已经恢复了饱满,肌肤晶莹剔透,白里透红,肌肉筋骨流线完美,充满了阳刚结实的力量感。
他起身出关,先练易筋经,活动了一下全身,适应增长的力量,而他惊奇的发现,自己身上的道袍变短小了,或者说是他的体格,居然也变高大了。
“辟谷无尘,脱胎换骨,果真玄妙无比!”
他忍不住欣喜,这才是真正的脱胎换骨,褪去凡身,重塑形体,乃是肉身成圣之道,不过这才是辟谷的初期。
练习完,弄了一只羊进补,药材已经见底,吃完最后一支人参,他准备去郡城走一趟。
闭关这么久了,极静生动,也想出去透透气,走走逛逛,顺便看看阴箓派怎么样了。
………………………………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为祸一方镇阴塔
洛山郡,相隔那次水灾,已经快到两年了,普通人都是很健忘的,莲花太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人们信奉的都是阴箓派。
郡城外的官道上,只见一个道人,穿着一身破旧的道袍,用一个稻草束着头发,背后一双剑袋,头上戴着一顶破旧的青纱帽,脚下没鞋,光着脚丫子,乍一眼看去,就像一个乞讨化缘的江湖术士。
这一身破旧的道人,当然就是张闲。
他一直在闭关,衣装什么的都没打理,全部破旧了,特别是鞋子,他出门没走多远,鞋子就踩烂了。
他算是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书里描述的那些高人,大多都是衣装破旧。
因为修练的时间久了,一个不留神,衣服就旧了,再加上平日里的修练,举手投足皆是强横的力量,普通衣服都是棉麻材料,禁不起这么厉害的磨损,略微用力就破烂了。
他心里思量着,还得做几件丝绸的道服,丝绸的质地好,比较有韧性,不容易变旧,不过丝绸的价格可不低。
上古时期,古人用野蚕的蚕丝织布,可谓是属于宝物的范畴,例如武云瑶的赤金甲,金甲之下的锦绣软甲,就是用金蚕丝织成,金蝉就是一种奇异的野蚕,会啃食金黄,吐出金丝,乃是天材地宝。
人们驯养的家蚕,虽然比不上那些奇异的野蚕,但价格也是非常昂贵,几乎与黄金等价。
一匹普通的锦布,用零碎的断丝织成,也得一二十两银子,但断丝布的韧性不好,品质下层,容易变形破烂。
品质中等的,至少都得三五几十两,如果是上品,至少百两以上,如果
所以不是达官贵人,根本用不起丝绸。
当然,如果再加上刺绣什么的,这价格就没边了。
他想做几套好点的丝绸衣服,没个几百两银子下不来,再加上买些人参药草,人参就得一千两一斤,这开销可不小。
他心里一边算着银子,一边走在官道上,前后打量着,不知为何,今天这官道很是冷清,他走了二十里,居然一个人都遇到。
虽然洛山郡地处偏远,但郡城很是繁华,平常这官道上,多多少少都能遇到一些人,他横穿山林,来到官道上,就是想遇上路人打听一下郡城的情况,却不料一个人都没见到。
“前面就是驿馆,应该有人吧。”
他加快脚步,箭步如飞,带起一阵劲风,又把衣服撕破了一条口子,他不由得苦笑,若是全力赶路,估计这身衣服都得让风吹烂。
片刻的功夫,看见了路边的驿馆,不过这驿馆也很冷清,外面的茶棚一个人也没有,马厩也没马。
“奇怪了,官道上怎么没人?”
他察觉了不对劲,平常的驿馆,喝茶歇脚的人可不少,但这怎么一个人也没有。
走进驿馆,里面居然是关着门的,而这门上,以及屋檐和房梁,到处都贴着符纸,气氛莫名的诡异阴森。
“这是怎么回事,莫非是官道上闹鬼了?”
他不由得疑惑了一下,阴箓派入驻了洛山郡,还有阳仙坐镇,何方鬼怪还敢不给阴箓派的面子,竟敢在这官道上作妖。
他目光一凝,眼有重瞳,看了一眼驿馆里面,立刻发现有人,而且还是一大群人,有朝廷的官兵,还有驿馆的掌柜等人,但全部都呆在后院。
驿馆的前院和后院,前院一般是接待普通客商,后院则是接待朝廷办差的人员,通常还配有一二十个官兵驻守。
他走上前去敲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