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门我派我江湖-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观他现在身处的这个时代,可谓凶兽满山遍野,全家人命丧虎口真不算离奇。
关畅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手腕,然后轻拂李斯文的脑袋,缓缓开口:“李斯文,从今日起你就拜在拳无敌陆刁刁门下。师父既然答应收你为徒,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亦是一诺千金。从今以后,你将是我们这一众师兄弟中的老幺,拳无敌的闭门弟子!”
李斯文抱着关畅的腿,大呼师兄。然后又朝着师父的坟墓方向不断叩首。
关畅再对其他人问道,正色问道:“敢问诸位师弟?何为江湖,江湖从何而来?”
众位面面相觑,显然不知这个问题如何作答。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或称呼,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比如路就是路,厕所就是厕所,江湖就是江湖。将之掰开了,揉碎了,刨根问底的事情,那不是普通百姓需要思量的。只有鲁迅才会研究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就有了路。世界上也本没有厕所,在一个地点方便的人多了就成了厕所。世界上本没有江湖——呃~世界上真的早就有了江湖,都是水……
何为江湖?江湖从何而来?
王七合与宋熊皆是有些见识的,二人听到这个问题,皆是心中一动,似乎心中明明知道答案却觉得不妥;有些话仿佛在嘴边,而难以表述出来。
众师弟尴尬地张了张嘴,面面相觑,而后齐齐地将目光转向关畅。
关畅说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才有江湖。”
众人如醍醐灌顶,对这个掌门师兄又多了几分佩服。
关畅微微一笑,缓缓又说,“但只有恩怨却是不够的,恩怨未了便是执念;恩怨了断便成空虚。而江湖一直都在,绵延流长。”
此时王七合与宋熊都已经被绕懵了,而李斯文、马大刀和姜棠更是听得云里雾里。
关畅也不继续卖关子,提了一口气说道:“江湖,重在‘义’字。而‘义’又常常落实在一个‘帮’字。这个‘帮’是帮忙的‘帮’。”
“我们一路走来总会受人帮助,偶尔也会施恩于人。在不断帮助他人和接受帮助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关系。有一些‘帮’附带利益纠葛;而有一些‘帮’则不图回报,是为义。这种帮对有情有义的人千金不换。这种帮衍生出的‘义’参杂着武功、裹挟着众人,便逐渐形成了兄弟、帮会、门派……而后就是江湖。”
这些东西是关畅以前做MMORPG游戏社交时研究过的,一些游戏以仇恨社交为主,主要宣扬PVP,引导玩家争斗;而另一些则不然,同样会为玩家设计困难,引导的却是让玩家之间交流沟通,协同作战,互帮互助,互惠互利。通过设置复杂且逐渐庞大的社交关系,如好友、结义、师徒、帮会、情侣、家族、势力、国家等等,最终促成良性的社交环境。
当然,更普遍的做法是将两者都做进游戏,但一般会有所侧重。其中仇恨社交部分更利于游戏的付费拉收,而良性社交部分更利于游戏的活跃和回流。
“掌门师兄,没听懂!”马大刀抓着头发、姜棠扯着脸、李斯文一脸的泪水混着口水齐声说道。
“呃……”关畅有点儿装过头了,远超过他们理解能力。
他无奈地只能从头解释:“简而言之,你们师兄我认为:一个人自己杀了仇人并不算江湖,只能是私仇。但是一个人听说了另一个人的仇怨之后,感同身受并且帮他报仇;另一边听说对头要来寻仇,也拉来人助拳。这样一来二去,拉来一堆义气之辈打群架才是江湖!”
“得嘞,江湖就是打群架啊?”马大刀咧嘴一笑,这回懂了!
关畅一脸黑线,竟也无法反驳——毕竟古代的江湖其实就是一群黑道上的人打群架。只有武侠小说才会把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草莽塑造得仙风道骨、正气凛然。
关畅的沙盒大目标是要一个理想中的江湖!可他看了看自己的队友,一声叹息……眼下只能从小目标着手。
关畅继续说道:“所以,‘帮’才是一个门派的根基。门派的建立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这里的人并非是咱们几个。更多的是他们——还有他们——”关畅一指山下,炊烟袅袅的村落;再远指山外的县城,“我们要做有益于银岭的门派,有益于潭县的门派,以后还要做有益于邺国的门派……只有这样才能立住跟脚。烦请各位收起与人争胜的心思,我们回归江湖的本质,回归门派的初衷,就从这个——帮——做起!”
宋熊若有所思地道:“掌门师兄莫不是想把门派弄到县里?帮捕快缉拿钦犯?这样倒是能闯出名堂,而且为民除害,实为义举。”
关畅不屑地反问:“以你们几个的能耐,现在连个小偷都抓不住。还抓通缉犯?你都不够给人家补刀的。”
马大刀看了看关畅刚才手指过村子,说道:“掌门师兄要帮马家村民和张家财主抢水渠?那张财主可不是个东西了,他家的二愣子管家总说俺村的马寡妇也就是俺娘……是个寡妇。”
关畅一脸黑线,认真地说:“可是你娘……自你爹去了之后,本来就是寡妇啊。”
姜棠想到关畅的手在几人之间指了指,兴奋地一个激灵:“掌门师兄所说的‘帮’——不会是帮俺们这些穷汉说个媳妇吧?”
“滚粗!”关畅飞起一脚踹了姜棠的屁股。
王七合看了看李斯文又看了看关畅,一下子就明白了,大声道:“掌门师兄要打虎?”
李斯文浑身一震,看向关畅。在这一刻,掌门师兄光芒万丈!
关畅哈哈大笑,这二师弟越来越上道:“没错,就是要上山打虎!我要这银岭再无兽患,以后那些猎户进山谋生也多一分安全!”
世上不乏聪明之人,比如宋熊。他接过关畅的话匣子就开始分析起来:“大师兄说的对,打虎有三好。”
一好曰:好练功。掌门师兄不可能立即带大家进山打虎,必然是要磨练一些时日之后再入山考教一番,这样就有了实战经验。相比与人打架,与野兽争斗更练胆魄!
二好曰:好赚钱。打虎成功,不但能把老虎抬到县城邀赏。而且虎皮、虎骨、虎鞭都能卖个大价钱。
三好曰:好出名。银岭虎患严重,这种为民除害的举动不但百姓会夹道奉上瓜果感谢,连县令的政绩考评里都能书上一书!
关畅看着宋熊,心里想着三师弟不错。不但能说出“大师兄说得对”这种至理名言,还能深层次地进行阅读理解,剖析大师兄说得“为什么正确”,并且引申到“怎么这么正确”,“还能怎么正确”……
只不过,宋熊这个师弟本质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啊读书人,总以为能读懂作者的中心思想,可作者是这么想的吗?作者的思想有中心吗?
关畅走到宋熊面前鼓励地拍着他的肩膀,正色说道:“宋师弟,打虎纵有千万好。但我们只为一好,这虎就必须打!你参透这一点,才算真的懂我之前的话!”
宋熊一愣,心想难道自己还有没分析对的地方,打虎还有别的好处?
倒是王七合忽然站起来,狠狠推了宋熊一个趔趄。宋熊正欲发作,就看王七合红着眼睛,状若疯魔地当头棒喝:“莫说打虎有千万好处,纵有千万不好。只要能帮小师弟报仇——虎必打,仇必报,饮其血,食其骨!”
关畅面带微笑,内心却小激动了一下。嚯,二师弟也觉醒了!这王七合果然是有一股任侠精神,更没想到的是这货说起话来还能三个字三个字的往外蹦,再说几句就构成排比了……
宋熊瞬间面无血色——自己还是太功利了,自己的书都读到哪去了。
他看着掌门师兄的云淡风轻,看着王七合的睚呲欲裂,看着李斯文紧咬嘴唇不让自己再失声痛哭……宋熊觉得自己今日才算初窥江湖——这江湖与自己心中所臆想的“鲜衣怒马,仗剑天涯”差距很大;可这个江湖没有让他失望,反而觉得心安。其实刚才掌门说的江湖,他并不完全认同,那么江湖到底是什么?
不知不觉间,宋熊攥着扇子的手握得更紧了。
………………………………
第6章 闭关策划
翌日清晨,关畅根据这具身体主人的记忆,从洞府后的池水边挖出了私房钱。
上次去找师父留下的东西时,刚好触发了这些埋藏东西的记忆。关畅心想这小混混关畅的心眼可真多,从师父那里坑骗克扣下来的钱竟然有六十两银子!
在这个时代有这么多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全换成粮食并且按照丰年的平价来算,其购买力足够这哥几个吃到老死了。
关畅把钱全部拿出来作为门派的启动资金,他坚信花出去的钱才有意义。
王七合和宋熊是见过世面的,平时身上也都有些碎银。另外几个师弟自从见到白花花的银子就一直在流口水。姜棠和李斯文就没出过这银岭大山,马大刀虽然在县里的饭馆当过学徒,可毕竟是在厨房打杂,这几位根本就没见过银子!
关畅把银子都交给宋熊保管,显得十分大度。
其实他早就暗中观察过这几个师弟,只有宋熊似乎是身家不菲,单是一把折扇和腰间佩饰就都不是普通财主家用得起的。
他不理解富家公子哥为什么要跟着自己体验生活,但却知道宋熊一定看不上这些银子,让他管钱再好不过了。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众位师弟里,宋熊是唯一一个能心算出百以内加减法的……
宋熊和关畅简单地交接了这笔“巨款”之后,关畅就要在洞府中闭关数日。
闭关之前他也给众人各自安排了几天的活计。
王七合去县城雇佣几个手艺好的铁匠木匠石匠,并且高薪包下他们这段时间的活计,甚至都算上半个长工了。
宋熊去县城一趟。关畅让他去走访伢行,了解一些待售或出租的府宅,只看不买。
李斯文联系李家的族亲,他的堂叔和堂哥都是好猎户,对银岭的山势地貌非常熟悉。
马大刀把租地的银钱跟族长结了,顺便弄了些食材。他需要在这几天准备出上山的口粮。
姜棠则负责收揽一些上山狩猎能用上的各项杂物。掌门师兄的一些要求也颇为刁钻,二十多把大小不一的斧头是用来做什么的?这是要打猎还是打柴?
几个师弟被掌门师兄指挥得如没头苍蝇一般团团转,而关畅却在洞府中静悟……
关畅穿越到一个有武林的世界,对曾经向往的各种神功充满了好奇。
他对自己之前练功的记忆太模糊,不能给他任何参照。好在师父还给他留下了开山立派的根本——武功秘籍。
关畅仔细研读师父留下来的《陆家拳谱》和《锻体活络经》。期间多有晦涩不懂的地方,好在师父还留下手札为他解惑。
《陆家拳谱》是拳无敌陆刁刁在先人的基础上,汇集各路拳法总结的一套偏实战的拳法。
陆大师将此拳法的特点和境界用二十个字描述出来。
举拳为盾,出拳如矢,收拳如弓,无拳有意,有拳无敌。
举拳为盾。字面意思就是举起拳头就是最好的防御。陆家拳的第一层几乎都是防御格挡的招式,需配合《锻体活络经》修炼两年。达到小成则可继续修习后面的攻击招式。
出拳如矢。出拳攻击要如同箭矢一般。其中的奥义是速度,这与“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高论不谋而合。箭矢不但快,还具有很强的指向性。这是要求修习之人具有足够的判断力和准确度!
这一部分关于快、准、稳的修炼要至少三到五年。如果天赋不够或是心性不定的就可以在这里选择放弃了。陆大师的手札中还提到了这里的修炼可以配合一些暗器手法。
关畅看向了夹杂书中名为《探星揽月集》的几页残卷,其中用大量的手势图来讲解暗器投掷基础。关畅看着某一页的指法,若有所思。
他忽然伸手在空中一探,又迅速虚握成拳,再屈指弹出。烛火摇曳,紧接着是啪地一声脆响。
原来关畅刚刚用探星揽月中的招式抓了只瓢虫,然后准确地弹入烛火并贯穿而出。可怜的瓢虫撞到墙角,坚强地翻身爬走。
关畅点了点头,对自己的身手非常满意。这一层出拳如矢他已经达到大成,就连在投掷暗器上也颇有造诣。
收拳如弓。出拳再收拳的时候如弓一样,必须能立即恢复原始状态。这一句是在讲攻守切换不拖沓,收招要非常敏捷,尽量减少破绽。如做到收拳如弓这一层,便能攻守兼备。凡是能练好这一层陆家拳法的人,已经算是武林中的高手。
关畅一边看书,一边比划两下。他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勉强做到收拳如弓,先算作半个,哦不——就算四分之三个高手吧!
无拳有意。经过长期的磨炼,使武功与自己的身体发生奇妙的契合,最终形成自己的拳意。在个境界,举手投足,甚至一个眼神都包含陆家拳法的气势。
关畅觉得这有些玄乎了,他更愿意用“条件反射”和“气场压制”来解释“无拳有意”。即让拳法成为自己的本能,让长期习武磨炼的气势和人格魅力尽数外放。
啧啧,玉树临风的“拳有意关掌门”走来了,敌人还不望风而逃?只可惜关掌门还没摸到这一层……关畅脑补着自己以后武功大成的样子,尴尬地咳了一下。
有拳无敌。这是对无拳有意境界的升华,也是只有拳无敌陆刁刁才能练成的绝技。关畅的记忆中没有师父使出绝招对敌的画面,实在脑补不到这一层。
但他有一个念头在脑海中萦绕:总不会是——一拳超人吧?仔细想想,师父他老人家好像还真的是光头!
闭关的前几日想得都是武功,最后两天该思索一下接下来的“打虎计划”。
他最早的想法是和其他穿越者一样,带着乡里乡亲搞些未来黑科技致富。先攀科技,再推商业。
可自己在大放厥词的时候被李斯文那孩子强势乱入……于是“帮”马家村致富,变成了“帮”李家子打虎报仇……
正如宋熊分析的那样,打虎有诸多好处,只不过他想的比宋熊要更具有针对性。
关畅最看重的是打虎一行能够了解团队、暴露问题和验证想法。
自己对门派的建设有一些设想,但不能仅靠着设想就埋头苦干。
关畅刚开始做游戏的时候就遇到过这种项目。几个策划有一个不错的想法,仅凭着想法就去干。
设想总是美好的,付出实践时却有大量的因素在制约最初的设想。甚至有些看起来很炫酷的想法在经过玩家和市场的检验之后被证明是不合时宜的。
一旦在项目中后期甚至上线时发现自己游戏的想法是错的!呵呵,那对整个团队来说是致命打击。
在游戏行业发展的前些年,因前期想法没有做好验证而折戟的项目不在少数。可是随着行业的成熟,这种干法早就被淘汰。对设想的验证被提到了立项初期,而且有专门的评估体系!这样增加了立项的难度,但确实提高了项目的成活率。
既然已有前车之鉴,那么在付诸心血撸起袖子加油干之前,关掌门先要验证这些设想。
第一个设想是关于习武本身的。
他经过几天闭关已经摸清了自己一身武功的修行历程。他认为在某些环节上可以简化,这并不是偷工减料,取巧偷懒。
关畅所掌握的一些现代格斗和锻炼身体的理念是这个时代的人不具备的,他想试试古今结合的效果!
另外,前三重的修炼其实有重叠的部分,如果以合适的方法融合在一起练习很可能事半功倍。
第二个设想是关于门派建设的。
关畅必须为自己的门派想一个挣钱的途径,所谓的财务良好可不是指他那几十两银子。
这个时代的衣食住行都有巨大的改善空间。
“衣”和“食”两方面受供需关系和成本原料的制约太大。
“行”这一方面主要是要改善路况和升级交通工具,以关畅目前的能力就直接被排除了。
关畅瞄准了“住”!他的第二个设想是装修和家具设计,市场调研都让宋熊去做了。
他这两个设想都需要在这次“打虎计划”中进行验证,根据结果调整后续的方向和计划。换成游戏术语就是由关掌门担任制作人和主策划的大型武侠沙盒游戏的首个Demo版本——《上山打老虎》即将诞生!
关畅决定将打虎一行升级为野外拉练,他与几位师弟边行进边训练,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高强度的武学修行。平时开山辟路强身健体,遇到猛兽就团战厮杀磨合武技。
另一方面,他让王七合找的匠人团则会沿路修建数个猎户小屋用于补给,实为一举多得。一来能帮助其他猎户,达到帮人的目的;二来这些匠人会用这些猎户小屋练手,为以后的赚钱大计做准备。
匠人们会用关畅闭关几天画出的图纸进行小屋建造,以及尝试打造一些这个时代并未有的家具和装置。在关畅的计划中,他打算把这些匠人发展成自己门派的外门,不负责习武,只负责养家!
………………………………
第7章 伐木锻体
七天后。
关畅带着五个师弟,以及李家的李飞虎和李彪进入了银岭。雇佣的匠人们家当较多,加之关畅教他们一些新式工具需要打造,所以只能跟在后面晚两天出发。
关畅一路上不停地与李斯文的族叔李飞虎攀谈。李飞虎三十有七,是银岭最老道的猎户。用他自己话说,比他有经验的都已经打不动猎了,比他年富力强的都没他这么多经验。
“我以后就叫你李叔了。”关畅对这个自愿来打虎的李飞虎十分尊敬,他本意是出钱雇他们父子的。可人家一听是报仇哪肯收钱,二话不说拿上装备就来了!
“关掌门太客气了,你能为斯文侄子报仇,叔心里感激啊,这娃命苦哎!这就是俺们这些猎户的命啊。”
“李叔啊,不知这银岭之上可有几座猎人造的屋舍?”
“什么屋舍?打猎难道还盖房子不成?”李飞虎一听,心说这孩子咋这么业余呢?
“那你们进山打猎,夜晚在哪歇息?走远了又要去哪补给一些粮食草药?”关畅对此非常好奇,因为他的狩猎计划都是围绕着固定据点的平推战术!他带着这么多人如果只打一只虎就太亏了,他要做的是长线规划。
“都是苦哈哈,哪有讲究。大粗树杈子能对付一宿;树洞石洞里都能好好歇息;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挖个坑,一样能凑合。咱靠山吃饭,心里清楚自己在哪能找到吃喝!”李飞虎说得非常自豪。
关畅点了点头,这和自己想得差不多。然后他问道:“李叔,如果在这山里,有十间木屋,每两个木屋之间有半日或者一日的脚程。屋内有可供猎户休憩的床铺,还有一些粮食和药材?你觉得咋样?”
李飞虎听得非常美,半晌才回过神来。“嗯?咋样?就像我刚才那样,做梦呗。”
“啊?”关畅没想到李飞虎还有点儿幽默……
“嘿嘿,照关掌门的意思,那是打猎还是享福啊?”李飞虎有些感慨地说道。
关畅没想到这个时代的山里人这么憨厚,又问道:“假如有人已经把这些木屋在上山造好了,你们打猎的时候就随便使用呢?当然,用完之后得留下些补给方便别人……”
“谁在山上造一堆屋子?”李飞虎摊手答道,“这不没事儿闲得吗?”
这“天”是被要聊死了,关畅总不能为了做“用户调研”,承认自己就是那个没事儿闲得满山造房子的人吧?
傍晚十分,李飞虎将众人带到一处溪流附近驻扎。如果是他一个人是不敢在这样的地势休息的,可这次人多,野兽不敢靠近。
关畅随李飞虎、王七合以及宋熊在周围四处观察。几个人一会儿去上游搬搬石头,一会儿去下游采采花草,一会儿又把附近林子里的百十树摸了个遍。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整装待发的时候,关畅告诉大家,暂时不前进了。
原地砍树,准备造屋!
李飞虎大惊,指着关掌门说道:“你真的要在这山上造屋子?”
关畅点了点头。
李飞虎并没有变得兴奋,神色反而有些黯淡。他想说话,但终没说出来。
边上的李彪却是口无遮拦,直接诘问道:“怎么砍树了,咱不给三爷爷家报仇了。那老虎藏得可深了,赶路要紧……”李彪是李飞虎的儿子,李斯文的爷爷是李彪爷爷的弟弟,也就是李彪的三爷爷。
关畅这才明白,李飞虎和李彪是误会了。李飞虎本来就对这些人入山打虎持怀疑态度。毕竟这种免费报仇,甚至还主动倒贴钱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
现在他自然而然地以为关掌门只是利用了他们带路,其目的本就是为了造一些木屋享福?或者只是年轻人的荒唐胡闹罢了。
李彪只比李斯文大两岁,心直口快就直接把疑问说出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