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求生路-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秀只好作罢:“好吧,那您什么时候可以教我呢?”

    周侗道:“明天,也是这个时候,在这里。”

    说完,周侗和庞赫就出了茶楼,留下司马秀不甘心的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竟然,就这么走了!”

    庞赫道:“师傅,我们现在是准备要离开了么?”

    周侗点了点头道:“是啊,三年了,我都不知道生了什么事情,现在王教头有难,我真的很担心会生什么。早知道,就和王教头一起走了。”

    庞赫道:“高俅陷害王教头,大概是因为王教头的父亲曾经打伤了高俅吧?”

    周侗有点惊讶的说道:“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

    庞赫道:“忘记听谁说的,不过,师傅,您知道要去哪里么?”

    周侗道:“在山里呆了这么久,我也不知道该去哪里,这样吧,我们去王教头的老家看看。”

    庞赫接着问:“那,师傅,那个一剑书生,司马秀呢?”

    周侗道:“我明天给他一本书,让他自己先看看吧,这个人并不适合练武,所学的,也不过是为了哗众取宠,而脱离了练武的本意。我也就不可能收他做徒弟,明天我把一些基础的交给他,还望他善待自己,不要走火入魔!”
………………………………

第一百二十九章:飞鸽

    周侗和庞赫回到家中,把情况都说了下,各自收拾好东西,准备一起去王进老家。

    夜里,周侗根据司马秀的情况,设计了一套简单而又基础的一些招式,写在书上,并附上图,加以说明。最后,又有几招精妙的衍生招式加了进去,才满意的休息。

    第二天,周侗带着昨晚写好的秘籍,去了昨天约见的茶楼,司马秀早已经在茶楼外等候。和昨天一样,一把精致的宝剑配在腰间,和昨天又不一样的是,今天拿了一把扇子,在茶楼前,悠闲的扇着,见到周侗,开心的笑了:“师傅,您来了!”

    周侗将秘籍递给司马秀,道:“你我终无师徒名分,所以,你就不要叫我师傅了。这本秘籍,是我昨晚根据你的情况写的,里面有适合你的招式。虽然简单,但只要你用心去练,必能有所受益。我今天来,一是将这本秘籍交给你,二是来跟你道别的,谢谢你告诉我这三年生了这么多事,我们就此别过!”

    司马秀脸上的喜悦瞬间消失:“师傅,不教头,你就不能稍微指点下我再走么?”

    周侗道:“我给你的这本秘籍,里面有我对你说的话,和对你武功的看法,也给你指出了之后的方向。我看你天资聪颖,肯定能无师自通,与其我留在这里,到不如让你自我参透,来得更好!好了,我该走了,也许以后有机会,我们会再见面的。”说完,周侗转身就走了,慢慢的消失在司马秀的眼前,司马秀看着周侗给自己的秘籍,心中很是抱怨,竟然只留下一本书,不过,有,总比没有要好,放在怀里,之后离开了茶楼。

    周侗回到家中,只见一只白鸽停留在自己家中的屋顶上,随即有种不好的预感。白鸽见到周侗,马上飞了过去,落在周侗的手上来回走动。周侗轻轻的取下了信鸽脚上的信件,打开一看,眉头紧锁,果然是大事不妙。

    白鸽是周侗和师兄金台的重要联系方式,一旦生重要的事情,两人便以白鸽传信,告知对方。白鸽脚上的信,正是金台写的,内容如下:周师弟,我知道,这几年,你一直隐居着,不问事实。朝廷之中,生的事情,确实让人难以接受。我本无意打扰你,可是我已时日无多,如果不能再见到你,我必留有遗憾。前些日子,我被诬陷,以谋反罪名将我处置,幸好,我提前得知,才侥幸逃脱,但也身受重伤。现在在嵩山少林寺养伤,望师弟前来!

    致师弟周侗

    金台

    周侗看完信,是无奈,是愤恨。想想自己一腔热血,同师兄南征北战,到头来,竟然落得如此下场。而那些无所事事,却在朝廷上高谈阔论,将整个大宋弄得是乌烟瘴气。门前的庞赫看到自己的师傅一脸的不高兴,看完书信之后,更是一脸的不悦和难过,上前问道:“师傅,怎么了,生了什么事。”

    周侗将书信递给庞赫道:“你师伯他,也出事了,现在正在嵩山少林寺养伤,情况不容乐观。王教头那边要无音讯,我们现在先去趟少林寺看看,等去了少林,再去探听下王教头的情况。”

    庞赫看完书信,气愤的说道:“真是奸臣当道!”

    周侗叹了一口气:“哎,这也许就是命!这几年,我们躲在这里,可当我们一出去走走,现,有些东西,我们真的是躲不掉的。”

    庞赫道:“师傅,你有没有想过金兵南下?”

    周侗好奇的问:“你为什么会这样问?”

    庞赫回到道:“没,我只是问下,一旦金兵南下,汴京城无险可守,到时候,就是长驱直入。”

    周侗道:“虽然汴梁城无险可守,但还不至于无兵可战。金兵南下,并不是不可能,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好了,我们收拾下,先去下少林寺吧!”

    庞赫道:“就我们两个么?”

    周侗点点头:“现在,你师伯隐藏在少林寺,人去多了,容易被人现,我们两个去,刚刚好,你去里面说一下,我们嵩山去去就来!”

    庞赫道:“好的!”说完,庞赫跑进屋里,说明了一下情况,带上随身衣物和一些银两,跟着师傅前去嵩山。

    路上,两人买了两匹马,火赶往少林寺。等来到了嵩山脚下,一名僧人拦住了去路:“阿弥陀佛,想必是周侗周施主吧?”

    周侗回答道:“正是周某,不知大师为何拦住我们?”

    僧人道:“贫僧法号圆海,受金台施主所托,在此等候施主到来!”

    周侗立刻下马:“谢大师,不知道,师兄现在何处?”

    圆海道:“金施主正在嵩山脚下养伤,周施主请跟我来!”

    周侗和庞赫又道了一声谢,就随着圆海牵着马,一步一步的跟随着。不久,到了一间茅草房前,旁边有几棵参差不齐的大树,看上去,已经有好多年了。圆海指着草房道:“金施主就在里面,你们进去吧!”

    周侗和庞赫轻轻的推开门,一张简单的床出现在两人的眼前,一个病怏怏的人靠在床上,跟上次见面已经是天差地别。这个人,正是金台,是拳不过金台的金台,全身屋里,几乎是软摊在床上,看着站在门口的两个人,无力的喊道:“师弟!”

    周侗的眼泪夺眶而出,马上跑了过去:“师兄,师兄,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变成这样了,怎么变成这样了?”

    金台苦笑了下:“想我戎马一生,最后,竟然拜在自己人的手里,师弟,你是不是觉得很可笑?”

    周侗含泪道:“师兄,你不要说了,不要说了!”说着,扶着金台,让他慢慢的躺下:“你好好休息,什么都不要说了!”

    金台不甘心的看着周侗:“师弟,我好恨,我好恨啊!今天落道这般田地,我是至始至终都没有想到。枉我们一心效忠的朝廷,效忠大宋,到头来,我们竟然是如此的遭人嫌弃,你知道,我有多么不甘心么?”

    周侗轻轻抚了抚金台的胸:“我知道,我怎么会不知道呢?你如此,我也是如此,正像你说的,我们一心效忠,可惜却屡屡遭人陷害。师兄,身体要紧,你就不要多想了!”
………………………………

第一百三十章:信徒

    圆海开门走了进来:“施主,你又是何必呢?所谓空即是色,色亦是空,万物皆为空相。怀在心中,不如放下自在!”

    金台喘气道:“都说你们四大皆空,既然皆空,又何必去度化世人!我承认,我放不下,我也不甘心。”

    庞赫说道:“大师,能否容我说一句!”

    圆海道:“请讲!”

    庞赫慢慢的说道:“我很想知道,大师能否告诉我,怎么样能让天下太平。师伯一心守护大宋安宁,为的是大宋的百姓尽量免于战火,而您呢,却来劝说师伯。想想如果我师伯这些人全都放下了,那关边,整个大宋将会生灵涂炭。更不用说什么清修,说什么成佛了。佛,他是先让手中拿着屠刀的人先行放下,再去怜悯那些屠刀下的人。如果硬是先让屠刀下的人视死如归,您,难道不觉得本末倒置,要佛法何用?”

    圆海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说的自然是有理。贫僧说的放,并不是指的是施主口中的放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贫僧所说的放是指的是放下自在。金施主一腔热血,为大宋,为黎明百姓,贫僧何尝不知道。金施主现在说遭受的,贫僧也是万般痛惜。施主,有没有想过,金施主,为何会有这劫难?”

    庞赫不解的道:“师伯被奸臣所害,无非涉及权势,朝廷的利益,难道不是么?”

    圆海摇摇头道:“这只是一种因,金施主现在种的果,也是有自身的原因。金施主全心全意为了大宋,可惜忽略了朝廷,忽略了身边的人,更忽略了皇上。周施主也是一样,三年前,周施主从八十万禁军教头沦为庶民,更是不敢抛头露面,也是没有明白当今皇上的天性。施主,可成知道,尧舜禹和夏桀,可成知道陈汤和商纣王,历史的朝代更替,施主知道是什么原因么?”

    庞赫回到道:“乱世因暴君和昏君而起,因明君而终结!”

    圆海点点头道:“看来施主明白贫僧的意思。古往今来,若不是暴君和昏君,天下怎么会狼烟四起,将军,只能守护一方安宁,天下呢?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代名将李牧,并不是战死在沙场之上。太祖陈桥兵变,是顺应天时,成为一代明君,如果当今皇上不是心怀天下,那金施主,周施主,你们就是再有能力,也不过是重蹈李牧的覆辙。”

    庞赫问:“可是,那也不能就此袖手旁观啊!”

    圆海道:“世界万物皆有因果,既然为宋,那因就掌握在赵氏天子手里。他们没有这份心,那天下就不会属于他们,旁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如何让当今的皇上明白,才是最重要的,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就是这个道理!”

    周侗道:“大事言之有理,可我师兄弟已经这般沦落,想要回到朝廷,已然是不可能。”

    圆海道:“周施主的心情,贫僧自然明白。周施主,可曾听过愚公移山?施主现在虽然不能改变什么,但也可以种树立人,后人乘凉!”

    周侗道:“大师言之有理,周某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现在师兄情况不太好,不知道大师有什么办法?”

    圆海道:“金施主,最重要的是心病,这心病,还需心药医,如果金施主不能打开心结,那不管是什么灵丹妙药,都无济于事。”

    周侗道:“大师,你难道没有什么办法解开我师兄的心结么?”

    圆海道:“贫僧只能从旁协助,解开还是解不开,就看施主自己了。”

    金台无力的说道:“师弟,我的身体我知道,今天叫你来,是有事想告诉你,我已时日无多,再不说,我怕来不及!”

    周侗道:“师兄,你这又是何必呢,圆海大师都说你可以医好,你又何必说这些丧气的话呢?”

    金台使劲的抓着周侗的衣服,用尽力气想起来,周侗不忍心将金台扶起来:“你这又是何必呢?”

    金台道:“我能撑到现在,也完全凭着自己这一口气,现在你来了,我也放心了。这么多年来,我忙于征战,对于武学,也有颇多的疏远,前段时间,我将我历年来的对武学的认识和理解整理出来,希望师弟代为保管,并传授他人。”

    周侗含泪道:“好,好,我会好好的保管,并传授的。”

    金台苦笑了下:“师傅从一开始就说我们两个是武学奇才,相对我来说,师弟,你更能教授他人。师傅说的果然没错,你的是个徒弟,确实是人中龙凤,有你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说完一声重咳,周侗忙拍了拍胸:“师兄,你就好好休息吧,不要再说了!”

    金台从枕头边拿出一本书:“就是这一本,现在就交给师弟了!”

    等周侗接过书,金台缓缓舒了一口气:“你们走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周侗拿好书,和庞赫、圆海一起走出了茅草房,并关上了门。周侗叹气道:“哎!”

    圆海道:“既然施主选择理解,就不要叹气了。金施主有周施主这样的师弟,贫僧认为,也会走的安心了!”

    庞赫道:“难道师伯是…”

    圆海道:“正是,金施主做这样的选择,贫僧也理解,更是一番愧疚。半个月前,金施主受伤来到嵩山下,方丈为了掩人耳目,特意将金施主交给贫僧来此养伤。期间,一直挂念着周施主,这才飞鸽传书,让周施主来此一趟。”

    周侗道:“劳烦大师了,我代师兄谢过了!”

    圆海道:“阿弥陀佛,贫僧愧不敢当。”

    周侗道:“大师,周某有一个请求,不知道大师能不能答应!”

    圆海道:“施主请说!”|

    周侗道:“我想在少林陪师兄走完!”

    圆海道:“这当然可以,方丈大师也非常想念你,时常跟我说起以前在少林习武的那段日子。不如,现在施主同我一起上山,去看看方丈!”

    周侗道:“好啊,这么多年了,也怪想念的。以前在少林,只一心学武,过的非常自在,只可惜,已经回不来了!”

    说着,三人朝着少林寺走去。
………………………………

第一百三十一章:说禅

    圆海三人慢慢的走向了大雄宝殿,周侗不时的看看四周,这里充满着回13。一砖一瓦,似乎未曾改变,变的只是自己,还有曾经在一起的人。

    等到了大雄宝殿的门外,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让周侗迫不及待的走向前,多年不见,熟悉的身影,陌生的袈裟,迷离的背影:“方丈!”

    方丈转过身,微笑着说道:“阿弥陀佛,周施主,你来了。”

    周侗道:“方丈,知道我要来!”

    方丈依然微笑着,指了指厢房这边道:“我们里面说吧!”

    四个人在方丈的带领下,进了其中一间厢房:“这里,还熟悉么?”

    周侗回答道:“熟悉,就好像昨天!”

    方丈坐了下来:“阿弥陀佛,老衲已经很久没离开过这里了,心也一直在这里,也都快忘记了。两个月前,罗真人来到少林,跟我说起你们师兄弟,说你师兄金台将要遭受劫难,我这才想起你们在少林的日子。罗真人此次来到少林,肯定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于是,我询问了一下罗真人。罗真人说金台的劫难,非少林不可化解,但能不能化解,全靠他自己。然后,老衲按照罗真人的指示,派寺里的两名僧人前去为金施主送信,只可惜,金施主,还是身受重伤,老衲实在是惭愧啊!”

    周侗道:“方丈大师已经尽力,这或许就是师兄的命!”

    方丈拨了几下佛珠:“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命呢?”

    周侗不解的道:“我的命,还请方丈告知。”

    方丈娓娓而道:“我记得,你们在少林的那段日子。你师傅谭芳将毕生的武艺都传授给你们,但对你们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我想你应该还记得。起初,我也不解,现在,我回想起来,是颇有一番意味啊。你们师兄出身于江湖,自小就有一股侠义心肠,好打抱不平。后来从军,你是得到了包大人的赏识,也因为包大人,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惜,当包大人过世之后,你也失去了平台,做了一个八十万禁军的教头,郁郁不得志。虽然,你师兄表面上风光一点,也一直为大宋边疆劳心劳力,但依然不受待见,你可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周侗回答:“圆海大师刚刚在茅草屋的时候说过,天下盛衰,全在君王,而不在于将谋!”

    方丈点点头:“天下之事,乃君王之事,君不王,臣不仕,天下安可宁?你们师兄弟只顾自己报国之志,却不闻君王之事。如果当今皇上真有雄心壮志,你们师兄弟怎么会这般人臣。如今,你们都离开了朝廷,回到了嵩山少林,以后,你可有打算!”

    周侗道:“听闻王教头被迫害,正打算去探望,接到师兄的飞鸽传书之后,我就立刻赶了过来。”

    方丈说道:“王教头之事,施主最好不要去,也不要插手。”

    周侗忙问:“这是为何,难道,我就袖手旁观么?”

    方丈停下手中拨动的念珠,道:“万事皆有因果,前人种下的因,后人得到的结果,施主又不是不知道。世事因因果果,都因果而还。倘若王施主的果已经完了,那施主再去种个因,结个什么样的国,施主想过没有?”

    周侗道:“您说,现在王教头没事了?”

    方丈道:“三年前,发生在你身上,你可记得。高太尉只不过图一时仇快,一旦报了仇,自然也就放下了。你去,只不过徒增麻烦和仇恨,更会让自己身陷囹圄。”

    周侗继续问道:“那我现在该怎么做?”

    方丈道:“来自江湖,回归江湖!”

    周侗不解的问:“这又是为何?”

    方丈解释道:“施主一身武艺,在朝堂之上,已经是容不了,不如放纵江湖,在江湖中尽自己所能。朝廷和江湖,虽然不同,但也不尽相同。朝廷有多大,江湖也同样有多大。朝廷之事,江湖之事,有没有异曲同工呢?”

    周侗想了想道:“我知道了,谢谢方丈!”

    方丈微笑道:“放在自在,安得自在!佛在心中,自在心中,阿弥陀佛!”

    周侗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出来:“方丈,我有一事,还向您请教!”

    方丈微微眯了一下眼道:“是关于你的三徒弟,史文恭吧。”

    周侗一愣:“方丈怎么知道我问的是文恭!”

    方丈笑了笑:“现在你能担心的,无非是不在你身边的几个徒弟。大徒弟卢俊义,你已经很放下了,二徒弟林冲也已经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了,剩下的就是三徒弟史文恭了。老衲可以告诉你,史文恭的事情,绝非你可以解决。”

    周侗问:“那应该怎么办?”

    方丈指着庞赫道:“年轻人的事,自然交给年轻人了。你的几个徒弟的事情,就交给你徒弟自己处理吧。以后的事,全掌握在这个年轻人手里,作为他的师傅,你也应该了解和知道他的能力,你就放心的做你自己的事情吧。”

    庞赫困惑的看着方丈:“方丈,这个不会吧,我怎么可能有这个能力呢?”

    方丈走到庞赫的眼前,拿起庞赫的右手,然后摊开:“我相信你,你和我们都不一样,只有你可以解开这个局,这就是你来到这里的意义。”然后慢慢合上庞赫的手掌:“你摊开你的手,是看到没有,但当你握紧呢?年轻人,你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行么?”

    庞赫问:“那我应该怎么做呢,方丈?”

    方丈又将庞赫的手放到庞赫的胸前,道:“这个,应该问你自己,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庞赫继续疑惑的问:“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该怎么面对。”

    方丈道:“如果你知道,那又该怎么做呢?有些事情,即使你知道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关键的还是在于你的选择,你的选择怎样,结果就是怎样。你只要记住,向着你的本心,做出选择,那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至于对错,全在你的心中。”

    庞赫不解的点了下头:“看来只有到时候再说了!”

    方丈笑了笑:“你们这几天应该都会在少林,你不妨跟我一起,体会下,感受下!”

    庞赫哭着脸道:“不会也一起念经吧!”

    方丈道:“不愿意么?”

    庞赫无奈的道:“好吧,反正早寺院里也没事!”

    方丈道:“其实,你知道么,佛法也是一种武学,一种武学的心境,跟你练武是一样的,如果你能体会和感受,对你,是大有帮助的。”
………………………………

第一百三十二章:入葬

    接下来的几天,庞赫和师傅周侗都住在少林寺,和方丈一起拜佛念经。33了吃饭时间,拿好素菜素饭,给金台送去。金台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到最后,连下床都困难。周侗不顾师兄的反对,毅然在金台的身边照顾着。而庞赫呢,依旧跟着方丈在少林寺之间来回。

    方丈问庞赫:“金施主,最近情况怎么样了?”

    庞赫叹了口气:“很不好,只是师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现在连下床都成问题,师傅现在正在照顾着。方丈,难道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么?”

    方丈摇摇头道:“药石难医,这是心病,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庞赫又叹了一口气:“哎,师伯现在这个样子,真让人感觉心里不好受!”

    方丈安慰道:“阿弥陀佛,金施主一直在煎熬着,他身边的人,又何尝不是一种煎熬呢?只盼金施主,能想开,那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