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闲人-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素舒了一口气,查凶手的事不急,该冒出来的,终归会冒出来,迟早而已,最重要的是稳住了人心,没有闹出更大的乱子,这就足够了。
看着李素三言两语把这一切摆平,李治崇拜两眼冒光,不住地在旁边“哇”“哇”的赞叹个不停。
李素照例笑抚他的狗头,道:“夸我的话留到回长安后再说,添油加醋也无妨,辞藻越华丽越好,现在,殿下觉得咱们下一步该做什么?”
李治想了想,道:“把三名差役的尸首抬回县衙验尸,派人明察暗访,仔细询问事因,抽丝剥茧查缉凶手!”
李素笑了笑,赞道:“殿下有长进了,不错。”
李治喜道:“如此说来,我蒙……不,我说对了?”
李素望向方老五,沉声道:“派几个人回县衙,把卫从礼拿下!择日不如撞日,今日该从他嘴里掏diǎn东西出来了!”
方老五抱拳匆匆而去。
李治不解地道:“子正兄,刚才不是说查缉凶手吗?找卫从礼做甚?”
李素笑道:“那是你说的,我可没说要查缉凶手……”
“可你不是夸我长进了吗?”
李素翻了翻白眼,没搭理他。
孩子嘛,哄哄就好,真不真心的,昧着良心夸几句,但不能老哄,还是那句话,毕竟李素不是他爹,没义务时刻照顾小屁孩的情绪……
*******************************************************************
相比追查刺杀三名差役的凶手,提审卫从礼更重要。
凶手只是炮灰,抓不抓住对目前的晋阳乱局并无影响,但卫从礼知道的东西,或许能为破局带来一线曙光。
“本”与“末”,李素一直判断得很清楚,舍本逐末的事大概只有李治这种小屁孩才会经常干。原本李素打算派人明察暗访,将晋阳百姓无故大规模消失的事情查个大概的脉络出来后再提审卫从礼,方便两相对证,解开疑团,可是今日城外刺杀差役之事明显是幕后有人指使,抢先出手欲闹出大乱,李素不得不更改策略,先提审卫从礼再说。
这是无奈的做法,因为上辈子追狗血悬疑剧的经验告诉李素,但凡一个人知道太多秘密,总是活不长久的,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再狗血一diǎn的话,说不定死之前还留一口气,断断续续抖抖索索,说半句“凶手是……”然后果断咽气,或者用颤抖的血手写下两笔似是而非令人薅秃头发的笔划,写到一半同样果断咽气,非得留个悬念让人分分钟想把他分尸一万片……
李素不希望自己莫名其妙成为这种狗血剧的主角,所以,他必须赶在卫从礼被人弄死之前掏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来。
虽说卫从礼是“本”,但李治和李素二人的禁卫部曲众矣,二人在迈进县衙之前,下面已有人将刺杀差役的事由查问清楚了。
起因很简单,差役们巡弋棚帐区,两名百姓模样的人早起后嘻嘻哈哈在居住区解开裤子便尿,差役发现后果断阻止,并厉声命二人去如厕区解决,二人不听,很快双方起了争执,然后二人同时掏出短刀,将不曾防备的三名差役捅死,围观的百姓见杀了人,而且杀的是差役,于是吓坏了,两名凶手趁势大喊道“我们杀了官差,官府追究起来你们也跑不了,杀官差等同于造反的大罪,此时不逃更待何时?”。话说完,周围的百姓瞬间全乱了套,两名凶手则趁着百姓逃离时将自己隐藏在人群里跟着一块离开,杳杳不知所踪。
李素听了部曲禀报后,皱眉沉吟不语。
李治眨眼道:“这只是寻常的因争执而起的凶杀案呀,似乎……没那么复杂吧?”
李素斜瞥了他一眼,道:“制造恐怖气氛,煽动百姓闹事且先不说,寻常的百姓会随身携带短刀,并且出手狠辣果决吗?”
李治摸了摸鼻子,讪笑几声,没话说了。
…………
二人迈进县衙,方老五当先迎了上来,李素提心吊胆地看着他,见方老五神色正常无异,李素终于放了心。
还好,没那么狗血,看来卫从礼没被人干掉,也没机会有出气没进气的给大家制造悬念。
事实上卫从礼活得很滋润,这几日被李素强行留在县衙包吃包住,说是留客实则软禁,卫从礼似乎比以往更圆润白胖了几分,在这个大灾之年的晋阳县,卫从礼的变化委实有diǎn脱离群众,在错误的体重上越走越远。
李素见到卫从礼的模样后不由叹了口气,心中暗恨那个把他喂得白白胖胖的……饲养员?说是包吃包住吧,你也不能太实诚了呀,饱一顿饿一顿,差不多有个意思就好,何必糟践粮食。
此刻卫从礼的表情很惶恐,刚才方老五等人破门而入,脸上清楚写着“来者不善”四个字,众人把他架出房门,令他老实蹲在庭院内,卫从礼马上明白,白白胖胖的好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见李素满脸笑意走到他面前,卫从礼二话不说,扑通跪倒,神情愈发惶恐不安。
“侯爷饶命,小人实不知犯了何罪,请侯爷明训。”
李素笑吟吟地蹲下,眼睛直视着他,道:“卫员外,我们做个游戏如何?”
卫从礼一呆:“什……什么游戏?”
“一个新游戏,名叫‘真心话大冒险’,就是互相问对方一个问题,对方可以选择说真心话,也可以选择大冒险,‘大冒险’的意思是,如果回答不了问题,那么就必须做一件匪夷所思难度很高的事情,比如脱光了裸奔,抽孙县令耳光等等,否则就选择如实回答问题,嗯,很刺激很好玩的。”
卫从礼吓得面如土色,抖若筛糠,一旁毫无相干的小屁孩李治却两眼忽然放出光亮,兴致勃勃地道:“这个游戏好有意思,子正兄,我也参加好不好?”
李素扭头狠狠瞪了他一眼,李治脑袋一缩,瘪着嘴没吱声了。
回过头,李素又恢复了一脸如沐春风的笑容,笑道:“这里是县衙,我是官,你是民,我是主,你是客,无论官还是主,都应该有diǎn风度的,所以,卫员外先提问题,不管是真心话还是大冒险,我若做到了,便换过来由我提问,卫员外,你先请。”
游戏很新鲜,这个时代的人显然闻所未闻,李治一脸跃跃欲试,卫从礼的脸色却越来越白,此时此刻,他大概明白李素的意思了,跟软禁的形式一样,这根本就是另一种温婉的提审手段。
期期艾艾半晌,卫从礼始终没说话。
李素没有半分不耐烦之色,一直保持着风度翩翩的笑容,等着卫从礼开口,只是眼里的寒光却越来越盛。
终于,卫从礼实在受不了李素森然的目光和活阎王收命似的笑容,抖颤着打破了沉默。
“如此,小人……小人无礼了,先问侯爷一个问题……”卫从礼抬起头,可怜巴巴地问道:“敢问侯爷……您早上吃了吗?”
李素笑了:“没吃,还饿着呢,好,该我问了,请问卫员外……”
话音一顿,李素的语气不知不觉变得寒森起来:“请问卫员外,……晋阳二十万百姓离乡背井,他们……究竟跑到哪里去了?”
**************************************************************
ps:五千多字大章。。。嗯嗯。。。老贼心中仍满满的愧疚是肿么回事。。。(。)
………………………………
第六百零四章 惊天秘密
提审的手段颇具创新意识,而且气氛非常融洽,用游戏来审犯人,李素算是开了古往今来的先河了,尽量减少被审者的心理压力,大家都用和风细雨吹面不寒的方式把问题解决,挺好。
两人中间如果再摆几瓶冰啤酒,不时再划个拳,猜个骰子,旁边再放一段嗨到飞起的音乐,那就更好了,反正李素挺怀念这个气氛的。
当然,这得看被审者的态度,所谓先礼后兵,又所谓先敬酒再罚酒,卫从礼选择喝敬酒还是选择喝罚酒,全看他的意思了,李素两者都不介意,两者都愿意配合。
游戏很有新意,至少这个时代的人没玩过。
只是玩游戏要看心情,心情好自然兴致勃勃,比如李治,因为不能参与而在旁边抓耳挠腮,急得不行,但卫从礼这个游戏参与者显然此刻心情不太好,对他来说,这个游戏很要命。
李素很直接,大家都挺忙的,没必要绕圈子,第一个问题便直奔主题。
卫从礼脸色很难看,苍白里透着几分青紫,一副法场上即将被刽子手砍头的表情。
“二十万百姓不是小数目,官府差役累得跟狗似的在晋阳辖内村庄四处搜寻,几乎全部十室九空,虽说家里没了存粮要找活路,可官府没说不赈济吧?走几步到晋阳城,香喷喷的米粥等着大家,每天躺在棚帐里吃饱了就睡,多美好的日子,可是晋阳城外只有区区不到一万人等着官府赈济,而各个村庄也空荡荡连只耗子都看不到,这就有diǎn说不过去了,晋王殿下和本侯初来贵宝地,晋阳地面上发生的这些怪事,还望卫员外不吝指教。”
李素含着笑,慢条斯理地说出这番话,说话时眼睛仍一眨不眨地盯着卫从礼,卫从礼脸上任何一丝表情变化都没逃过他的目光。
卫从礼目光闪烁,迟疑半晌,吃吃地道:“侯爷,小人……小人可以选……,呃,选大冒险吗?”
李素笑了,欣然道:“当然可以,这是游戏规则之内的选择,你既不愿回答这个问题,那就大冒险吧,我说一件事,你若做到了,这个问题揭过,咱们继续下一轮。”
卫从礼苦着脸拱手道:“还请侯爷示下。”
李素抬手指着旁边的李治,道:“看见我身边的晋王殿下了吧?”
“看见了。”
“好,抽他,抽完了咱们继续。”李素坏笑道。
李治愕然,一脸无辜躺枪的懵然。
旁边付善言等人面色不善,以半圆之势缓缓围上来,眼里乱飙杀气,也不知这杀气是冲着卫从礼还是冲着李素,估计冲李素的多一diǎn。
卫从礼面色惨白,扑通一声跪下,终于哭出声来:“侯爷,小人只是晋阳县小小的升斗小民,请侯爷放过小人吧。”
李素叹了口气,道:“真心话不愿说,大冒险又不愿干,卫员外,你玩游戏不讲究啊,你告诉我,我该拿你怎么办?”
卫从礼垂着头,讷讷而无言,似乎想硬扛到底的样子。
李素笑吟吟的看着他,眼中终于冒出了杀气。
之所以决定先礼后兵,不是心怀仁慈,而是李素本身有严重的洁癖,看不得用刑后血肉模糊的样子,太倒胃口了,可是此刻卫从礼看来似乎更喜欢喝罚酒,李素便不得不更改一下方式,既然和风细雨达不到目的,腥风血雨也不错。
就在李素眼中杀气愈盛,打算下令用刑时,卫从礼忽然开了口,打破了要他老命的沉默。
“侯爷,小人有难处……”卫从礼艰难地道。
李素笑道:“活在这世上,大家都有难处,比如我和晋王殿下,一个是皇子,一个是县侯,算是权贵了吧?可陛下交代的差事还是得办好,办不好的话,回到长安,晋王殿下难免被训斥,让陛下失望,而我,也免不了被治罪,甚至被流放,你看,不论地位和权势,过日子谁没diǎn难处呢?”
顿了顿,李素又笑道:“当然,人都是自私的,我也不能免俗,所以相比之下,为了解决我的难处,难免就无法顾及你的难处了,这是人之常情,还请卫员外见谅,我敢肯定,你必然知道一些我想知道的东西,把你知道的说出来,接下来的事你就不必担心了,官府自会保你周全,大唐境内的任何地方都是皇帝陛下的王土,没人敢动你。”
说着李素朝李治一瞥,多日相处,二人之间早已有了默契,李治挺起胸膛,一脸稚嫩的威严状沉声道:“本王乃皇帝陛下嫡子,我可对天发誓,只要你说出来,定保你周全,一根汗毛都不少你的。”
卫从礼仍是满面愁苦,显然李素二人的保证并未给他太大的信心。
犹豫挣扎半晌,卫从礼情知今日这道坎应该是过不去了,不老老实实招认的话,眼前这两位看起来和善亲切的权贵一定不介意微笑着把他大卸八块。
所以,他只能选择先过了眼前这道坎再说,至于以后的麻烦……眼前的坎都过不去,谈什么以后?
见卫从礼咬牙,李素明白他已做了决定,不由温言笑道:“那么,卫员外,咱们重新开始游戏?我提问,你回答……”
卫从礼苦笑道:“侯爷,话说到这份上,您没必要绕圈子了,小人其实清楚您想问什么,不劳您动问,小人这就原原本本说出来,还请晋王殿下和侯爷记得刚才的话,定保小人和家眷的周全。”
李素笑道:“好,你说,我等洗耳恭听。”
卫从礼垂头沉默,似乎在组织措辞,良久,抬起头道:“侯爷,其实自去岁隆冬开始,晋阳县的百姓已开始迁移了……”
李素眉头皱了起来:“去岁隆冬……那时就有人看出开春的雪灾了么?”
卫从礼摇摇头:“小人只是晋阳的草民,充其量薄有家资,勉强算是富户,但论起人脉,其实并不广博,殿下和侯爷是ding尖的权贵,或许并不知道下作人的心思,人脉不是那么好攀扯的,小人没什么出息,眼睛整天盯了自家的几亩田地里,对外面的事反倒并不是太在意,所以有没有看出雪灾,小人真的不知情,只知道去年隆冬,大雪下得邪性,然后,就有百姓三三两两地离家了……”
李素皱眉道:“都是同村同庄的乡亲,离家总有个说法吧?怎么跟人解释?离开家到哪里去,去做什么,以何为生,家里的田地还要不要了,等等,这些都是问题,难道那些离家的人对外没个说法吗?”
卫从礼摇头:“没说法,就这么离开了家,都是趁着半夜无人走的,一走就是一整个家子,从老人到婆姨再到孩子,一夜过去,整个家便全空了,连看门的狗都被带走了……”
李素不自觉地挺直了身子,肃声道:“你确定是去岁隆冬的事?”
“确定,那时元旦还没到,小人自家的庄户都悄无声息的走了十几户,当时小人急得嘴角冒泡,不停跟家人说,今年这元旦怕是过不下去了,因为跑掉的庄户还欠了半年租子没交……”
李素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事情比他想象的更严重,如果说是雪灾来临后,百姓们三三两两离家,那是被老天逼得出去讨活路,被人收留也好,被别有用心利用干些见不得光的事也好,终究是因天灾而引起的**,可若是在雪灾来临前百姓便三三两两离家失踪,这可不是小事了,说明背后有人谋划,有人策动,揭开来便是一桩天大的阴谋。
飞快扫了李治一眼,小屁孩仍一脸懵懂,看不出多沉重的样子,显然没领会到卫从礼话里意思,嗯,不怪他,以他的年纪和蠢萌的属性,想不通也是正常。
“卫员外,你接着说。”按下心中的烦躁,李素含笑道。
“后来过了元旦,大雪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已快开春了,马上就是春播,连绵不休的大雪覆盖田地,有经验的老农渐渐看出了不对,每天愁眉苦脸蹲在田边叹气,举家离开村庄的百姓越来越多,人多了,终于也有了说法,被人拦下问了,一说就是今年定是灾年,家里存粮不够,出去讨个活路……侯爷,‘存粮’这个东西,家家户户都必须有的,每年庄户要上缴租子,除去交给地主和官府的租子,剩下的全是自家的口食,年景好的时候多存diǎn,年景差的时候少吃diǎn,尽量存下来,留待明年再图个好念想,有的存麦米,大多数存糜子,米比较金贵,糜子这东西就贱了,牲口也吃,人也吃,农户家里大多都是糜子掺了一diǎndiǎn米搅和在锅里,煮熟就算是全家人的一顿饭了……”
“小人家里往上三代都是地主,算不上出息,但对农事还是很清楚的,家里庄户每年能存下多少余粮,大抵心里也有个数,若说刚过了元旦,春播还没开始就吃完了家里的存粮,打死小人也不信,关中年年闹灾,哪年也没见农户们凄惨成这光景,往往都是自家人少吃diǎn,地主接济diǎn,官府再赈济diǎn,灾年马马虎虎就这么对付过去,待到秋收后,又能存下粮食,当时小人心里就犯了嘀咕,估算了一下觉得不对劲,于是找村里的里正,里正也急,于是把事情报上晋阳官府,可惜的是,当时晋阳县上下都忙着对抗雪灾,忙着调拨赈粮,这diǎn小事县衙里没人在意,小人该做的都做了,只好看着乡亲们一个个离乡……”
“后来,大概是上月,小人见春播无望,又听说邻村闹匪,几家富户连续被盗匪灭了家,可谓鸡犬不留,小人心里不踏实了,因为小人也害怕,怕有一天坐在家里招了杀身之祸,没来由的被贼人盗匪一刀砍了,实在死得冤枉,所以便将家眷送往山南道的远亲家,小人则藏好家财和存粮,也离开了家,打算进山里躲一阵,进了山,发现山里居然也有不少人,大部分是各村的灾民,小人甚至看到了几个自家的庄户,他们聚集在山坳里,不知用的什么法子,在山里挖了一些窑洞,人就住在窑洞里……”
卫从礼说着,脸上露出古怪的表情,看了李素一眼,缓缓道:“进山不失为度灾年的方法,每年闹灾的时候都有乡亲进山,因为山里树林茂密,长着很多蘑菇和野菜,这东西吃不尽的,挖完以后没几天,一场新雨过后,又长出一茬儿来,更何况山里野兽和猎物也不少,运气好的话,打一两头狼,一两只兔子山鸡什么的,足够一家人对付好几天,有荤有素,遇到灾年一般都能对付过去……小人见山里灾民不少,原也打算进去和大家一起过些日子的,毕竟山下不安全,人多倒踏实了……可是小人刚准备出去与大家招呼时,却发现有人给山坳里的乡亲们送饭来了,百来个大汉,抬着二十几口大锅,锅一揭开,里面香喷喷的米饭和面饼……”
李素眼皮一跳,道:“等等,卫员外,你刚才说,有人给山坳里的乡亲送饭?而且送的是米饭和面饼?”
卫从礼的表情抽搐了一下,叹道:“侯爷也发现不对劲了么?是的,小人对天发誓,绝对没有看错,那些人抬来的就是米饭和面饼!小人若有半字虚言,教我生生世世沦入畜道不得超生!”
直到这个时候,李治也终于听出不对劲了,茫然地道:“大灾之年,进山度灾的百姓居然吃得到米饭和面饼?而且有专人给他们送去,谁这么大的手笔?”
李素看了他一眼,扭头朝卫从礼强笑道:“卫员外你继续说。”
卫从礼脸颊一抽,叹道:“小人的家境其实不坏,老实说,这些年家里多少也存了一些粮食,哪怕连续十年颗粒无收,小人也自信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小人之所以送走家眷,自己也离开了家,是因为躲盗匪,免遭无妄之灾,并非为口食所奔波,所以小人和那些山坳里的灾民不一样,当时小人躲在树林里,看到那百来名大汉给乡亲们派发米饭和面饼,小人觉得心跳得厉害,那块山坳从里到外透着邪性,不知里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小人本想上前与大家凑个伙的,想想还是打消了主意,然后马上下了山……”
李素沉默片刻,缓缓问道:“卫员外,不是我不相信你,你上山的时节正是大雪刚停,万物萧瑟之时,树林也算不得茂密,人藏在里面,一眼可见分明,那些藏在山坳里的乡亲为何没被官府或路过的人发现呢?”
卫从礼叹道:“侯爷到底是精明人,这话问到diǎn子上了,那一片山坳地势很低,恰好在两座山交界的最低处,说是山坳,实则是一片山谷,仅有一个羊肠出口,那唯一的出口有一片崎岖的山石和矮丛,将出口遮得严严实实,就算有人走到出口前,看到满眼的山石和矮丛,也定以为前无去路,折身而返,人群聚集的山坳上方,则是一片参天大树遮盖,上不见天日,大白天的都要diǎn着火把,若非熟路之人,永远也不可能想到里面居然住着那么多人……”
李素沉声问道:“那么,你所见的那片山坳内,到底住着多少人?”
卫从礼想了想,道:“少说也有四五千人,那片山坳很大,光是挖出来的窑洞都有上百个……”
见李素面色凝重,沉吟不语,卫从礼苦笑道:“侯爷,小人是个本分人,往上数三代都本分,除了收租存粮,对朝廷对官府从来没生过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小人今年活到四十二了,也算是有了一些见识,这片山坳里不声不响住着那么多人,又非官府赈济,每到饭时还有专人送饭,瞎子都看得出此事不寻常了,小人天生胆小,哪里敢掺和这么大的事,侯爷,您可要明鉴呀!”
李治忍不住插言道:“可是我们逮到你时,你为何不主动diǎn,痛快的把这事说出来?你在躲避什么?”
卫从礼老脸拧成一团,叫屈道:“殿下您开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