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闲人-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桓龊鲜实钠趸耍飧鍪焙蛲蝗挥腥松鲜杷狄殉赡昊首尤扛铣鼍憔醯媚歉鼋蟹攵傻娜擞械ㄗ诱饷锤桑咳绻且っ鞯幕埃抑晃誓阋桓鑫侍狻和跆┛稍谡獯位首映鼍┑拿ブ校俊

    李治惊愕,随即颓然叹气:“魏王兄因身体原因,可允不之官,他是唯一的例外……”

    李素嘿嘿笑道:“所有成年皇子全部离京,就剩魏王一人留在长安,以魏王的本事,自然是频繁出入宫闱,向你父皇早请示晚汇报,各种扮孝子扮乖巧,一脸天真憨厚博你父皇的恩宠,放眼整个长安,竟然没有一个皇子跟他争宠,最后,这东宫之位铁定是他,毫无悬念了。”

    李治闻言急了。

    如果换了当初没有当太子的野心也就罢了,无论谁当太子对他来说都无所谓,反正他只是个混吃等死的逍遥王爷。

    可是后来李素将局势跟他细细剖析以后,李治赫然惊觉自己必须要争这个太子之位,因为不争就是死。

    无论谁当上太子,将来继任帝王后,第一个要弄死的便是他李治,没别的原因,只有一个最要命的理由,因为李治是嫡子,嫡子的身份便意味着他有资格继任大统,是帝王潜在的皇位威胁者,为了永除后患,李治必须死。

    不是皇帝就是绝路,对李治来说,这是个很残酷同时又很简单的选择题。

    李治果断选择了争太子之位,究其原因,蠢蠢欲动的野心占了一部分,为了保命生存也占了一部分,这个太子之位他必须争,而且必须赢,输就意味着死。

    今日李世民下的这道旨意,若说得严重点,可以说已将李治推上了绝路。

    离开了长安,离开李世民身边,他李治争太子焉有胜算?

    李素的心也沉了下去。

    现在他与李治的关系不仅仅是朋友,两人的利益也紧紧绑在一起,一损俱损,李治争不到太子,换了李泰上位,他李素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死法不同而已。

    “仔细说说,那个叫冯渡的人上疏后,朝中诸臣是什么反应?”李素沉声道。

    李治想了想,道:“首先是冯渡一人独自上疏,父皇原本并未放在心上,冯渡的奏疏被留中不发,第二天,又有三位御史附议冯渡,同时上疏,请求父皇尽遣成年皇子赴任,父皇仍不理会,最后不知为何,朝中竟有半数以上的御史上疏,内容皆是附议冯渡,父皇这才重视起来,与舅父大人,房相等重臣商议后,方才做了这个决定……”

    “你舅父大人对此事是何态度?”李素目光闪动。

    李治苦笑:“舅父大人并未表态,这个决定是父皇自己做的。”

    李素冷笑。

    这只老狐狸,道行真不浅,什么话都没说就把事情给办了。

    李治哭丧着脸道:“子正兄,快帮我想想办法,我若赴任并州,将来肯定是死路一条,魏王兄若当了太子,我命休矣!”

    李素没好气道:“我当然知道,可以肯定,这次的事跟魏王脱不了干系,只有把你们这些成了年的皇子全赶出长安,他才有十拿九稳的信心当上太子……”

    阖目沉思半晌,李素喃喃道:“出手真够快的,不声不响便占了主动,逼得陛下做出这个决定,他的赢面越来越大,离成功几乎只差半步了……”

    李治试探着道:“要不……我进宫去求求父皇?我与魏王兄一样都是嫡子,父皇必舍不得我离开他身边,况且父皇最疼我,若是求一求他,说不定他能答应呢……”

    李素摇头:“旨意已下,断无收回之理,你父皇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把你这个嫡子也算了进去,说明他已思虑周全,觉得你应该离京,或者说,你必须离京,求他也不可能改变结果。”

    李治愕然:“父皇为何觉得我必须离京?”

    李素看了他一眼,叹道:“因为你父皇要服众,要做给天下人看,告诉天下人你们李家的皇子无论嫡庶,皆一视同仁,身份尊贵的皇子都不能例外,那么世上的‘公平’二字,便多了几分分量,这对社稷统治来说很重要,皇家必须要树立起这样的威信,明白吗?”

    “当然,同时也是做给朝堂诸臣看,连嫡子都舍得扔到并州去,还有什么人和事能例外?无形之中,陛下在朝臣心中的威信也更高了,甘心为大唐社稷效死命的朝臣也越来越多,这是收拢人心的好事,付出的代价是扔一个嫡子出去,换了是你,你觉得这笔买卖划算不?”

    李治呆愣许久,苦笑道:“当然划算,很合理,但不合情,当皇帝难道一定要面对这种残酷的交易么?”

    李素点头:“如果你当上皇帝,这辈子一定也会遇到许多类似的选择,这是无法避免的,很多原本不太尖锐的矛盾,然而一旦上达天听,这个矛盾便已非常严重了,严重到无法化解,只能两相其害取其轻,该牺牲的,该当弃子的,无论多么舍不得,终归还是要舍出去,所谓‘帝王无情’,只不过是因为帝王经历了太多不舍而必须舍的人和事,渐渐变得铁石心肠,天下再无任何人和事能令他‘不舍’了……”

    李治颓丧垂头,长叹道:“这样的帝王,当起来有什么意思?我现在真怀疑自己争太子之位的决定是对是错了。”

    李素笑道:“你可以做帝王界的一股清流,不舍便是不舍,想留下就留下,扔出去的东西永远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谁若不服气就一个字,‘弄死他’。”

    看着李治三观崩塌的表情,李素悠悠道:“看样子,你后悔了?后悔争这个太子了?没关系,你随时可以退出,你一退出,我第一时间去抱魏王的大腿,他很看重我,对我的弃暗投明想必一定会高兴得原地爆炸,我这辈子照样活得顺风顺水……”

    李治回过神,脸有点黑:“谁后悔了?还有,‘弃暗投明’啥意思?我如此阳光开朗胸襟如海的伟丈夫,哪里‘暗’了?”
………………………………

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穷问计(下)

    前程无光,身后是绝路,李治此刻的心情委实很复杂。 一  看书   ・1kanshu・

    他今年才十六岁,却已深深感到来自整个世界的恶意,原来成年人的世界如此复杂,哪怕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算计起他来也是毫不留情。

    不得不说,李素和李治二人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李素很清楚争储之战已经开始,双方如何谋划如何行事,大致有了个了解,他没想到的是,李泰的动作居然如此快,可以说,从东阳设宴的第二天,李泰可能就开始实施行动了,目的就是要把李治打压下去,排挤出去。

    李素现在意识到自己轻敌了,一直以来自己总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能够预知大势,于是不慌不忙,总觉得自己像神明俯瞰生灵一般,万物所思尽收眼底。

    然而他没想到现实狠狠教训了他。

    无论如何,自己只是凡人,凡人不可能事事料敌于先,他们的反应速度和谋划之深远,在这件事上李素确实少算了一步。

    现在要做的,自然是亡羊补牢,只要还活着,就永远有希望翻盘。

    相比李素的冷静,李治显然有点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打击,他发现自己不是当太子的料,稀里糊涂就被人暗算了,这还只是一个亲兄弟的暗算,将来若当上皇帝,要面对的却是成千上万个城府极深的老狐狸,以他这种单纯的性子,怕是死一百次都不够。

    “子正兄,真的还有希望吗?”李治可怜巴巴地看着李素。

    李素正色道:“无论身处怎样的绝境里,都要心怀希望,正因为希望,人活着才有滋有味,永远不要放弃,哪怕置身悬崖峭壁,也要做最后一次努力……”

    李治被感动了,眼神灼热地注视着他:“子正兄至理,治受教了,如今治虽身处绝境,但我不会放弃努力的!”

    李素欣慰颔首:“孺子可教也,只有努力过了,你才会知道什么叫绝望,然后含笑九泉死也瞑目……”

    李治:“…………”

    这鸡汤有毒!

    “好了,美味的鸡汤喝过了,咱们说正事……”李素转头看了一眼那盘失败的清蒸鱼,决定对它绝望了。

    请李治到后院的凉亭内坐下,丫鬟奉上茶水点心,二人凭栏听风,茗茶雅叙。

    “遇事不要急,你本已处在劣势,若不能镇定冷静,只知慌乱焦急,这场争储之战你已输了九成九了。一看 书   ・1kanshu・”

    李治深吸了口气,终于恢复了镇静,神色从容淡定,坐姿非常端正地轻啜了口茶水,才道:“还请子正兄指点迷津。”

    李素赞赏地看了他一眼,笑道:“说句犯忌的话,只要你父皇尚还在世,你的性命当可无忧,就算咱们运气不好,最坏也不过是魏王当上了太子,但那又如何?太子不是皇帝,决定太子人选的人是皇帝,哪怕已经是太子了,皇帝说废也可以废了他,所以你不要急,不可否认魏王比咱们先走了一步,但是,也只不过是一步而已,咱们步子迈大一点,三两步内便可超过他。”

    李治点头,展颜笑道:“其实来你家之前我确实是很焦急的,整个人就像突然被人从背后推下了悬崖,不过见到你之后,我突然不着急了,因为我知道,你一定能想出办法帮我渡此逆境的。”

    李素脸色一滞,再看李治时,却见他眼中迅速闪过一抹狡黠的笑意,李素顿时怒从心头起,这小混账越来越狡猾了,早知道反过头抱那个死胖子的肥大腿,至少人家丑得有特点,站一起突显自己的英俊。

    “首先你要做的是淡定,记住隐藏自己的情绪,一定不要在任何人面前流露出不满,尤其在你父皇面前,更要谨慎说话,要表现得很欣然很顺从的样子,你父皇说什么你就做什么,如此可教你父皇安心,同时也可迷惑魏王,叫他捉摸不透你的意图,令其自疑甚至自乱……”李素缓缓道。

    李治点头。

    “其次,当着全长安人的面,大摇大摆去拜访我的舅父李绩将军,他是并州都督府长史,你这个并州都督只是遥领,事实上并州都督之权握在李绩将军手中,你去拜访他,便是做足了姿态,让长安的君臣都知道你对赴任地方并无抵触,反而很主动地请教并州的风土人情和官府军事等,这样一来,你父皇对你的表现更加满意了。”

    李治有些不淡定了:“又是欣然顺从,又是主动请教,依子正兄的意思,难道我真要去并州上任都督?”

    李素哼道:“急什么?要你做的这两件事只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总之,你要给人一种老实听话乖巧的形象,这个形象对你很重要,哪怕在你当上太子后也要保持这个形象,等到你有朝一日当上了皇帝,那时你就可以像一只脱缰的哈士奇,想怎么奔跑就怎么奔跑……”

    “子正兄,何谓‘哈士奇’?”

    “不要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坐直了认真听我说……”李素沉吟片刻,缓缓道:“接下来呢,就是我该干的事了,这个死局必须破去!”

    李治崇拜地看着他:“你想到办法了?”

    “没有。”李素老老实实道:“这么快能想到办法,你是在侮辱你魏王兄的智商吗?”

    ************************************************************

    虽然完全没有任何证据和征兆,但李素就是觉得此事与长孙无忌有关。

    没有原因,只是直觉。

    这个阴损主意一般人想不出来,魏王李泰确实聪明,但他的道行也不足以想出如此损人的主意,只有长孙无忌才有这个实力毁人不倦。

    破局的办法李素暂时拿不出,或者说,他并无十足的把握能扭转这个劣势,圣旨已下,断无更改,想把李治留在长安实在是千难万难,虽然也是嫡子的身份,但在李世民存心“公正”的心态下,嫡子这个身份对李治并无太大的帮助。

    李治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虽然没有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他已经不再担心,因为这件事交给李素接手了。

    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莫名其妙的信心,李治对李素甚至有种盲目的信任,他总认为李素无所不能,任何疑难杂症到了李素手上总能逢凶化吉。

    …………

    傍晚时分,王直从长安城赶回了太平村。

    他是被李素召回来的。

    在想出破局的办法以前,李素觉得有必要调查一下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多了解一些真实的内幕,自己就多一分胜算。

    夜色降临,李素和王直坐在后院的凉亭里,二人面前三样小菜,一壶烈酒,伴随着夏夜里的虫鸣蛙叫,和头上一轮皎洁的明月,此情此景倒颇有几分雅意。

    啪!

    李素闪电般出手,拍死了一只停在胳膊上吸血的蚊子。

    “雅”是给外人看的,遭罪的还是自己。

    仰头饮了一杯酒,李素看了看天上的明月,喃喃叹道:“我在想我是不是疯了,喝酒的地方那么多,我们为什么非要坐在这里喂蚊子?”

    王直苦着脸连连点头:“我早就想说了,又怕破坏你的雅兴,还以为你喜欢着调调儿呢,老实说,坐这里小半个时辰,我浑身上下被蚊子咬了个通透,顶多再过半个时辰,我恐怕已血尽而亡了……”

    李素当机立断:“走,换地方。”

    幽雅如画的池塘月色下,二人灰溜溜地起身,匆匆忙忙离开凉亭,在后院随便找了间厢房进去,后面有丫鬟端着酒菜将它们移到厢房内。

    酒过三巡,李素咧了咧嘴,道:“最近你那些手下怎样?”

    王直压低了声音,道:“上次你说过以后,我暗里留了心,首先一个个排除我身边的人,发现果然有两个人不大对劲……”

    李素目光一凝:“仔细说说。”

    “这两人是前年投奔我的,说是在岳州犯了事,逃到长安来避官府追捕,两人是表兄弟,做人做事都很利落,开始是跟着我一个心腹手下,后来接触多了,我觉得他俩人不错,于是把他们调到我的身边,这俩人倒真有本事,长安城里那些无赖泼皮被他们治得服服帖帖,渐渐在市井中威望甚高,这二人为人又比较忠义,我也乐得放手放权……”

    李素听到这里,不由叹了口气。

    他知道王直正在述说一个悲剧故事,至少将来很有可能发展成悲剧。两个太完美几乎找不出缺点的人,在哪里不能混出头?偏偏要屈居王直的手下,还满腔忠肝义胆,将手下的事务帮他打理得妥妥当当,一副正人君子甘心在贼窝里养老的架势,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王直神情苦涩,接着道:“原本我一直很相信这两个人的,直到你告诉我,我的手下可能有陛下派进去的细作后,我便留了心,但凡我的心腹手下我都悄悄派人查过老底,查到这兄弟二人时,赴岳州的人回来告诉我,他们所谓在岳州犯的事根本子虚乌有,而且两人行踪诡异,每月总有那么一两天找不到人,不知所踪,最重要的是,当我对他们起了疑心后,我总能闻到他们身上的味道……”

    李素好奇地道:“什么味道?”

    王直定定看着他,一字一字道:“行伍的味道,看他们走路,说话,行事等等,必是府兵出身,以前因为相信他们,没往这上面想,现在一旦留了心,这二人处处透着诡异,我敢肯定,他们的来历有问题。”
………………………………

第八百一十四章 危机暗伏

    王直的手下被李世民安插了眼线,这是李素早已预料到的。

    预料归预料,多少还是存了几分侥幸,以为自己运气好,隐藏的这股势力没被李世民发现。

    可是今日王直道出怀疑后,李素心底深处那仅存的一丝侥幸终于灰飞烟灭。

    种种迹象表明,王直的手下果真被李世民渗透了,他说的那兄弟二人多半便是李世民安插进来的,王直说他闻到了行伍的味道,李素更能肯定,他们或许就是禁军出身。

    王直手下的势力本就是走偏门的,收保护费之类的事没干过,可占地盘打打杀杀的总免不了,安插两个有功夫底子的人进来,也能迅速的适应环境,马上融入到这股势力中去,从而取得王直的信任。

    早在三年前,李世民便已安插了眼线,说明这股势力早已在他的心里挂上号了,可笑的是,自己居然毫无察觉,还一心觉得这股势力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拿它当成自己唯一的一条退路。

    这个年代或许有些愚昧落后,但是,处在顶层的那一小撮人,真没一个傻的,李素小看了天下英雄。

    “你对那兄弟二人起了疑心,有没有对他们动手?”李素严肃地问道。

    王直犹豫了一下,道:“我打算将他们架空,这两年我太信任他们了,让他们掌握了不小的权力,很多事情下面的弟兄报上来,都是到他们兄弟那里便到头了,除非一些他们实在无法处理无法判断的事,他们才会送到我这里来,这样下去不行,所以我打算用几个心腹手下将他们的权力慢慢蚕食,最后架空”

    李素欣赏地看着,笑赞道:“看不出你比以前聪明多了,居然还懂得帝王心术了。”

    王直赧然一笑,道:“好歹也在长安城里混迹了几年,不可能没一点长进”

    李素缓缓点头:“不错,确实有长进,但长进得还不够你若真把那兄弟二人架空了,咱俩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王直大惊,额头不觉冒出了冷汗:“有有那么严重吗?”

    “你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既然陛下盯上了咱们手里的势力,那么,咱们如今便是陛下盘子里的一道菜,他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这个时候若咱们做出任何微小的动作,都有可能刺激到陛下,然后提前把咱们吃掉”

    王直呆愣半晌,苦笑道:“难道咱们这辈子就只能当一盘菜,提心吊胆随时被人一口吃掉?”

    李素笑道:“傻孩子,当然不是。”

    王直松了口气:“那还好”

    “等到陛下蹬腿咽气了,咱们”

    “就没事了?”

    “就被临终前的陛下恩赐陪葬,死在帝王陵墓里耶,开不开心?惊不惊喜?”

    王直:“”

    李素的笑容也有点苦涩,拍了拍他的肩,道:“按兵不动,维持现状,什么都不要做,相信我,我一定会想出稳妥的法子,把你我二人从这泥潭里拔出身来。”

    王直轻松了,一脸释然的笑:“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李素眨了眨眼,这家伙怎么跟李治一个德行?

    “陛下今日下旨,令所有成年皇子全部出京赴任,这个消息你听说了吗?”

    王直道:“听说了,你打算一心辅佐的晋王殿下似乎也在其列。”

    李素叹了口气:“是啊,所以,这又是一桩麻烦,真奇怪,这些年我似乎被霉神亲过似的,一桩接一桩的麻烦找上门来,我活着的目的仿佛就是不停的解决麻烦,刚解决完这个,马上又来了另一个,老实说,我都有点厌世了”

    王直笑道:“你咋不说你年纪轻轻已然被封了县公呢?解决了麻烦马上便是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多少人羡慕得眼都红了,你看我家那位兄长,就是受了你的刺激,现在一门心思想去混府兵大营,打算搏命挣一个军功回来封爵呢若连你都厌世了,天下人还不得全都抹脖子算了。”

    李素叹道:“有失必有得,活着是为了解决麻烦,换个说法,若想继续活下去,就必须不停的解决麻烦,这样一说,心情稍微好些了。”

    王直眨眨眼:“所以,这桩麻烦你打算如何解决?”

    李素想了想,道:“你帮我查一个人,监察御史冯渡,把他的老底都查清楚,尤其是他背后投靠了哪座大山,这个很重要。”

    王直点头:“放心,三两天必有消息。”

    李素叮嘱道:“记住,一定要选个最信任的心腹去办这件事,你手下那些人早已被渗透得跟筛子似的,选人一定要谨慎”

    王直拍胸脯道:“我亲自去查,绝不走漏半点风声。”

    李素纠结地看了他一眼:“我正打算叮嘱你,办完这件事后记得灭口,你这样一说,我有点不好意思开口了”

    王直当夜在家中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离开家,赶往长安城。

    整整一上午,李素独自坐在院子里发呆,他在绞尽脑汁想对策。

    王直手中势利被李世民渗透的事可以先放一放,在李世民没有动手的迹象前,李素必须维持现状,不能做出任何举动刺激李世民那颗脆弱的玻璃心。

    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李治的事。

    他和李治都清楚,一旦真的离开长安,跑去并州当什么都督,那么万事皆休,纵然李世民不太满意李泰锋芒毕露的性格,然而李泰每日嘘寒问暖扮孝子之后,李世民恐怕也会动摇初衷,毕竟李泰这个皇子确实很完美,李世民尤其宠爱他,软磨硬泡之下,李泰当太子差不多已是十拿九稳的事了。

    李素不能容许这件事发生,来到这个年代,许多事情李素都是有意识地不让它偏离原来的轨道,史书上该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