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岳飞之血战中原-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祝友面露喜色。他太知道骑军的威力了。别看只冲过去三十多骑,照样可以给护民军的弩手和枪手造成重大损失,至少可以打开一条缺口。
祝友大呼道,“王大胆,别往里冲,先结果他们的枪手。”
可是不等祝友话声落地,护民军阵里突然冲出上百重甲步兵,手持大斧,直接把王小二的三十多骑截住了。为首二将,各持金光闪闪的大棍子,一棍下去,基本就是连人带马都被砸倒了。
让祝友寄予厚望的王大胆力大无穷,他用手中的长刀拦住了一个大棍子,但另一根大棍子却打在了他的腰上,当即把王大胆打得从马上横飞出去。
郭进和李横的拉风表演顿时让祝友熄了胜利的心思,扯着嗓子大喊道,“儿郎们,风紧,扯呼。”
………………………………
第四十四章 大破王善(下)
张渊几乎是和祝友同时撤军的。他在右翼的攻击也是无功而返。守住护民军右翼的是花朝西指挥的一千弩手和三千长枪手,以及岳亨的斥候营。
当张渊的骑军进入百步范围时,花朝西一声令下,一千弩手开始发射弩箭。当张渊骑军的锋矢被打掉之后,三千长枪手左右一分,岳亨的五百斥候就迎着张渊杀了上去。
张渊一见护民军骑兵竟敢以区区几百骑军和自己对冲,心中一喜,当即捏紧铁枪,对着岳亨就杀了过来。准备在一合之间把岳亨挑于马下。
张渊却不知岳亨年龄虽小,却是悍不畏死之辈。岳亨今年十八岁,十六岁就跟着岳飞投军,这二年来,他不知受了多少次伤,也不知打了多少次仗,在他稚嫩的娃娃脸下面,隐藏的却是一个百战老卒的铁石心肠。
岳亨见张渊的目标是自己,当即哼了一声,毫不畏惧地对准张渊冲过来。看看将近,岳亨忽然大吼一声,“投矛!”
几十支渴望饮血的短矛对准张渊投了过去。
张渊吓了一跳。他没想到护民军的骑军竟然配备了可以投掷的短矛。这种战法,历朝历代的骑军极少使用。短矛威力虽大,但份量重,投掷距离短,根本不太适合骑军冲阵。
可是使用这种投矛的骑军却让任何人不敢轻视。军谚有云,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枪。战场上常见身中十几箭依然奋力拼杀的悍将老卒,但绝对见不到身中十几支短矛还能站起来的人。
三国时期的锦马超,正是以这种短矛投掷,破坏敌方队列,再以铁骑冲阵,直捣中军的战法,以五万羌骑打得曹操十万大军溃不成军,曹操割须弃袍,方才逃得性命。
因为距离过近,四五十支短矛又都是瞄准张渊一个人。枪势如闪电,张渊拦挡是不可能了。好个张渊,不愧是打了十几年仗的老马贼,只见他双脚一蹬马鞍,竟然从自己的战马上跳了起来,直接把两米开外的一个部下踹下马去,直接坐在了部下的战马上。
顾不得部下被乱马踏过的惨叫,张渊转眼打量自己的坐骑,竟被几十支短矛钉成了一支豪猪。张渊不由地冒出一身冷汗。刚才他再反应的慢一点,自己也成豪猪了。
张渊虽然逃得性命,但在短矛的打击之下,马贼的骑兵队列略显散乱。岳亨抓住这个机会,和花朝西两人各持长枪,直接凿进了马贼的队列之中。
五百骑军对两千积年马贼,看上去肯定是有败无胜之局。但五百斥候皆是岳飞精挑西选的百战老卒,杀法老道,甲具皆利,哪里是两千还没脱离马贼习性的骑军所能对付的。
岳亨和花朝西二人身先士卒,竟把张渊的马军杀得停止了冲锋。
花朝西的长枪对上了张渊的长枪。两人交手数合,张渊小腿上着了两枪,当即落荒而逃。要知道花朝西骁勇不下于岳翻吉倩,只不过比不上自己的妹妹花如玉。但对付张渊,实在是小菜一碟。
张渊一逃,两千马贼顿时也失去了战心。随之溃败。
短短的战斗,张渊折了一百多骑,损失极微。张渊本想把骑军撤到王善处,让大首领再做打算。可是当他打望了一下正面战场时,当即果断下令骑军远远逃开。
因为正面战场已经完全溃败了。
王善在命令祝友张渊发动进攻的同时,自己也命令三万步军发起了进攻。王善的爱将钟芳李进各摆大旗,三万步军呐喊着冲护民军杀了过来。
岳飞在吉倩的护卫下退入军阵。当敌军进入五十步距离时,躲在刀盾后的弩手开始发威。三千弩手排成三排,锋利的弩箭不间断地射向敌军,在短短的空间里制造了一个死亡地带。
王善的二弟身披重铠,嚎叫着在前方指挥。岳飞取下自己的铁胎弓,一箭射去,王二郎额头中箭,当即倒地。
赵宏也拿出了自己的黄桦大弓,箭无虚发。岳飞和赵宏各射出十去箭,共射死王善手下十七名头目。之所以射丢了三箭,是因为赵宏最先那三箭是瞄准王善射的,却被王善拿金刀挡开。
岳飞对赵宏说道,“别理王大傻子。射他手下将领。”
赵宏心领神会,也把弓箭瞄准了王善的小头目。十七个小头目或额头中箭,或咽喉中箭,倒在地上。王善大军的冲锋顿时停滞下来。
岳飞见时机一到,把手一挥,军阵一分,两千护民骑军旋风般地杀出来。吉倩手持铁锏,花如玉手持长枪,这对冤家都是天生的猛将,根本不知何为畏惧。如果是按着他们的打算,直接就对着正面的王善冲上去了。
管你王金刀王铁刀,先吃我吉大爷一锏花大奶奶一枪再说。
但这次领军的却是岳飞。岳飞一马当先,却绕过了王善所在处,从王善的侧翼杀了进去。
刚才两军对阵,岳飞早已打量明白,正面的王善军多是铠甲齐全,明显是精锐贼军,但侧翼的贼军装备就差得多了。虽然从正面冲锋,岳飞也有信心一举击溃王善。不过两军打仗,要的不只是胜利,还要学会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岳飞的骑军从王善军侧翼杀了进去。这些器甲粗糙的贼军哪里能挡住岳飞兵锋,迅速被冲开一条大口子。
两千骑军顺着这个口子卷了进来。溃败的贼军不顾方向地四方乱跑。岳飞却指挥着两千骑军,驱赶着溃败的贼军向王善那边倒卷过去。
王善命令手下喝止败军,但这些早就被吓破胆的贼军哪里听得见王善的命令,危急之中,他们只想逃命,之所以逃向大首领处,一是因为护民骑军有意的驱赶,二是因为想借助大首领的金刀神威,击退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护民军。
看到数千乱军向自己的前军涌了过来,刀砍箭射都阻挡不住他们的脚步,王善不由长叹一声,“完了!”
亲将钟芳说道,“护民军虽占优势,但我军人数极多,只要挡住这股骑军,相持下去,我军必胜。”
王善苦笑一声,指着那些正冲击前军的部下说,“拿什么挡住这股骑军。我们的军阵就要被这群不争气的废物冲垮了。我们败了。撤军吧。”
钟芳仔细打量,发现那些往日杀人如麻的贼军如今都成了无头苍蝇,兵器都丢了,只求冲到王善这边来。而护民军两千骑军虽然人数不多,却像正在卷席子的儿童一样,再大的席子也挡不住一个儿童的手。
王善长叹一声,“钟芳,李进,别看了。这就是卫公李靖的倒卷珠帘法。从大军一角杀入,驱乱军倒卷己阵,从而形成连环溃败。我们根本挡不住这种战法。宣布撤军吧。”
王善的撤军令一下,本来就处于崩溃状态的贼军顿时土崩瓦解。护民军一连追出十里地,杀五千余贼军,降一万有余。金刀王善领着数千亲军跑回了太康。
纵然王善见机得早,跑得快,还是被吉倩领着二千骑军衔尾急追,直到王善见机不妙,扔掉金刀,脱去铠甲,又换了一匹战马,才算摆脱吉倩的追击。
吉倩得到了王善的乌云盖雪,当即不再追了。只是冲王善后背大喊,“王大傻子,你不配骑这样的千里马。还是换我骑吧。”
王善气得只想吐血。
但让王善更吐血的还在后面。他跑出几十里地之后,收拢败军,却发现祝友张渊不见去向。后来从跑来的骑军听说,那两个败类领着剩余的三千骑军跑路了,逃往徐州,投奔祝友的堂兄祝复去了。
祝复是刘光世部下统制官,此时正驻守徐州。
王善闻听此言,当即大叫一声,“祝友张渊两个狗才竟敢欺我!”当场吐血半升。
王善打量了一下跟随自己的几千亲军,全都跑得盔歪甲斜,大多连兵器都丢了,哪里还有来时意气风发试图一举荡平应天府的气势。再想想跟随自己前来的八个亲兄弟竟然死了四个,不由得又吐了半升鲜血。
三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数千败军凄凄惨惨而回。王善此次,可谓一败涂地。
吉倩牵着乌云盖雪,满脸笑容地走到岳飞面前,笑嘻嘻地说道,“岳大哥,你想要的乌云盖雪我给你带回来了。”
岳飞骑上乌云盖雪,短途冲刺了一下,才对吉倩等人感慨地说,“是匹好马。竟然没被王大傻子的体重压坏,可见此马不凡。”
吉倩听岳飞夸奖这匹马好,当即得意地竖起耳朵,想听岳飞接下来夸奖自己。没想到岳飞话锋一转,“吉倩,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这匹马。我好象没和你说过这话。”
吉倩笑道,“我刚才见大哥打量这马比打量王大傻子还多,所以就,嘿嘿。”
岳飞沉下脸色,语气变冷,“吉倩,你这小子竟然也学会了拍马屁。我要打你三十军棍,让你知道谄媚上官的下场。”
吉倩怪叫道,“不是吧,大哥。我可是好心好意给你抢马的。你可不能这样对我啊。”
岳飞的脸色变得极为严肃,冷冷地说,“给你两个选择,要么打三十军棍,要么和花如玉将军成婚。”
岳飞这话一出口,花如玉的脸当即红了。她本来还以为岳飞真要处罚吉倩,没想到岳飞是在替吉倩操持婚姻大事。花如玉有点期待地望着吉倩,生怕吉倩选择挨三十军棍。他们相处的月余时间里,吉倩至少被花如玉打了十三次,拧了三十次耳朵。吉倩常对花如玉说,“你再拧我的耳朵,就要嫁给猪头了。没看我的耳朵越变越长吗?”
让花如玉担心的事没有发生。吉倩一听岳飞说出这话,笑嘻嘻地望了花如玉一眼,笑得让花如玉想再拧他一次耳朵。“大哥,我的婚事你做主。就是我下次再触犯军法的时候,大哥可不可以再给我安排一门婚事?这比挨军棍舒服多了。”
吉倩话声方落,就听那边花如玉大叫一声,“吉倩!你这个色鬼,还没娶我过门就想着三妻四妾了。招打。”于是吉倩在岳飞诸将的注目之下,落荒而逃。
………………………………
第四十五章 祝寿
岳飞击破王善之后,命王贵率大军清理战场,自和吉倩花如玉骑马赶回应天府。他要赶回去给李八少祝寿。
岳飞从心里感激李八少,不只是因为李八少对护民军一直全力支持,还在于李八少身为巨富,却不像其他的世家大族,一看国家有难,就想着投靠敌国,卖国求荣。
如果皇宋的世家大族都能像李八少一样,中原何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
回城的时候,骑马经过一个个村庄。除了靠近虞城的村庄为了躲避王善贼兵,逃往大寨自保外,村庄显得有点静寂和凄凉外。离应天府越近,村庄的景象就越发让人陶醉。
平坦的田野上,茂盛的庄稼长势良好,丰收在即。绿杨荫里的村庄炊烟袅袅,黄狗卧在树下纳凉,光身子的儿童在村头树下玩耍,老人们拄着拐杖,坐在自家门前闲聊。
岳飞一行共有四五十骑快马。跑在最前面的正是大马杓郭进,他高举着护民军大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护民军的大旗是由岳飞亲自设计的。他没有在大旗上画龙啊虎啊什么的,而是画了一轮朝阳照在万里长城之上,上面写了四个大字,“还我河山。”
岳飞至今还记得,自己在写出还我河山的时候,内心无由地涌出一股深切的悲凉。如果自己没有接受岳效飞的记忆,还我河山只会成为宋人虚望。甚至到最后,整个天下都被更野蛮更凶残的蛮人占领,华夏文明直接退回奴隶时代。黄纵看到岳飞设计的军旗时,没有说别的话,只是抱拳在胸,极为诚恳地对岳飞说道,“我黄纵愿为鹏举马前卒,早日收复燕云,让我汉人的军旗早日飘扬在长城之上。”
李八少则是用手摸着还我河山,热泪盈眶,对岳飞说道,“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鹏举真正写完这四个大字。”
随着黄纵和各地乡老的大力宣传,以及护民军月余来遍布应天府每个角落的战斗,护民军的军旗早被应天府的大人小孩记得清清楚楚。
这也是岳飞一行人快马途经村庄时,根本引不起一点恐慌的原因。因为所有村庄在远远望见快马的时候,都会派眼力好的人手搭凉棚观望动静。当看到大旗上的新月长城,以及还我河山四个大字时,早就把提起的心放到了肚子里。
被指派观望快马的年轻人甚至会不高兴地对乡老说,“不看也知道是护民军啦。有岳团练使在我应天,还有什么小贼敢来应天闹事。”
乡老摸着胡子连连点头,“是我多心啦。岳团练使乃天神下凡,我应天百姓积善百年,才能获得岳团练使的保护。”
然后就会瞪着眼睛教训说话的年轻人,“你们这些小子也挣点气。争取早日加入护民军。”
年轻人的目光一直追逐着远去的大旗,眼里满是羡慕和向往。护民军在应天横空出世后,本地百姓再不把当兵的视为贱业。以前的口号是好男不当兵。现在的口号则是好男要当兵。很多年轻人都开始打熬筋骨,练习武艺,准备在护民军下次扩军时加入护民军。
岳飞虽然听不到乡民的谈话,但一路上看到的风景让他深感自豪。经过一个大点的村庄时,几个七八岁的小孩捧着大西瓜站在路边,扯着嗓子对岳飞等人喊道,“军爷,吃点西瓜吧。”
派这些小孩子出来的乡老极为用心,他之所以让这些小孩站在路边,就是因为如果护民军有紧急军情,肯定不会下马吃瓜。而这些小孩子也不会阻住护民军去路。
岳飞等人当然没有下来吃瓜。只是在马上拱手对几个小孩子说道,“谢谢各位小官人了。”
几个小孩子虽然对岳飞没吃他们的西瓜有点失望,但一听岳飞喊他们小官人,当即兴奋得一蹦老高。一个劲地对村里人炫耀,“护民军喊我们小官人了。将来我们长大了,肯定会成为大官人。”
岳飞冲这些小孩子挥手作别之后,感慨地对吉倩说,“看到这些村庄如此安宁,我才明白这一个多月来,我们还是做了点事的。”
吉倩尚未说话,花如玉却接过了话头,“现在乡亲们早把岳大哥视为神仙下凡了。要是没有岳大哥的护民军,估计整个应天府都像我们木兰寨一样,早就变成废墟了。”
木兰寨被阿弥佗佛教一把火烧成了白地,花如玉深以为恨。现在木兰寨的乡民正在原址重修木兰寨,但在修好之前,乡民只能露宿原野。
如果不是花如玉花朝西兄妹二人带着木兰寨的几百寨丁加入了护民军,用挣来的军饷补贴寨子的话,估计现在木兰寨的乡民早就成为在饥饿中辗转流离的流民了。
所以花如玉除了喜欢殴打吉倩外,对护民军真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就和那些受到护民军庇护的乡民一样。
岳飞却不接受花如玉的恭维,他指了指身后的士兵,笑道,“没有你和吉倩,没有这些护民军士兵,我岳飞一个人又能救得了多少人。如果说我是神仙下凡,那这些士兵也都是天兵天将了。”
几十个骑军当即哄然大笑,个个在马上摆出力士造型,试图演出天兵天将的威风。一边七嘴八舌地对花如玉说,“吉大嫂,我们兄弟可都是光棍呢。你就不能给我们介绍个媳妇吗?”
花如玉大咧咧地说道,“我找的媳妇你们敢要吗?敢要的话,我就给你们挑几个。”一看这些士兵都讪讪地不再说话,花如玉啐了一口,继续说道,“一看你们就没种。既然这样,你们回城后就去花小七的成衣作坊找找,那里面的女孩子可都是心灵手巧会绣花的。”
几十个士兵顿时欢呼起来,齐赞花如玉这个建议英明。
原来花小七也没有回木兰寨,虽然她武艺不精,没有加入护民军,却在徐庆的资助下开了一个成衣作坊。花小七心灵手巧,想穿什么样的衣服,给她说一声,她就可以做出来。
成衣作坊开了之后,生意蒸蒸日上。后来因为去了一趟李宅,花小七不知怎么的说动了李孝娥,让李孝娥给她投资,很快把成衣作坊扩大了十倍。然后又把生意做到了护民军,和岳飞徐庆他们商量妥当,专为护民军供应军衣。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花小七在全城招了几百名心灵手巧的姑娘,日夜赶工。
正如花如玉所说,成衣作坊里的姑娘个个心灵手巧,勤快能干,娶回来做媳妇再合适不过了。这些还骑在马上的家伙们已经开始想象回城之后,怎么抽空去成衣作坊,怎么和心仪的姑娘们搭讪。
临近应天的时候,岳飞发现官道上往应天赶去的人就越多。有担着挑子的货郎,有拉着车子的瓜果小贩,但更多的却是一些神采奕奕的老人。这些老人有的穿绸缎,有的穿布衣,但不论穿什么衣服,都非常整洁。
岳飞正打量这些老人,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喊自己,“岳团练使,小老儿王二这厢有礼了。”
岳飞定目一看,发现路边站着大破阿弥佗佛教时有过一面之缘的乡老王二。正穿着一身虽有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的蓝色长袍,在路边冲自己抱拳微笑。
岳飞连忙抱拳回礼。
王二小心翼翼地问,“刚才在路上听说前几天岳团练使去迎战贼头王善了,怎么今日就回来了?”
岳飞淡淡说道,“王善已破。我特意快马加鞭赶回来给李老祝寿。”
王二顿时面露喜色,冲停在路边打量岳飞的十几个老人说,“这就是岳团练使。早就和大家说过了,什么都不用担心。只要岳团练使出马,再来十个王善也要完蛋。”
其他的十几个老人抱拳施礼。岳飞赶紧跳下马来,一一回敬。岳飞这个举动让十几个老人连称不敢当。王二笑道,“岳团练使,这些都是我们邻近村的乡老,有的你见过,有的你没见过。他们以前还不信我说的话。硬要说岳团练使身高二丈四。我当时就和他们说,岳团练使在天上时,身高二丈四,现在来咱们应天了,身高就和凡人一样了。他们硬是不信。现在,他们该信了吧。”
岳飞被王二这席话说得哭笑不得,连忙对其他乡老说道,“各位老丈,且莫听人胡乱传言。我们护民军不搞阿弥佗佛教那一套,不搞个人迷信。我岳飞是和你们一样的人。照样一个头,两只手。又不是什么三头六臂,根本和天神不沾边。”
一些乡老认同了岳飞的话。但还有一些乡老认为岳飞只是不想泄露天机,才自谦自己不是天神。
岳飞也深知一时半会难以扭转这些人的迷信思想,也不再多说,把脸转向王二问道,“你们,也是去贺李老大寿的。”
乡老纷纷点头。王二大声说道,“李八老爷对我们有恩。他老人家过生日,我们当然要去祝贺。希望他老人家长命百岁。”
岳飞心里热了一下。他知道李八少仗义疏财,却没想到李八少竟然救济过这么多的人。回来的路上,他至少看到了几百个像王二这样往应天赶路的乡老,看来他们都是来给李八少祝寿的。乡下百姓,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们朴实,知恩图报,从来不会玩什么忘恩负义的花活。
连吉倩都被这些赶几十里路前来给李八少祝寿的乡老感动了,在马上大发感慨,“做人当做李八少。他日我若能像李老一样有钱,肯定要做得和李老一样好。这样百年之后,我吉倩的大名也不会被人遗忘。”
这一次吉倩的感慨破天荒地没有引起花如玉的反驳。花如玉反而在马上点了点头,表示要和吉倩共同努力,变得像李八少一样有钱。
岳飞冲王二等人一拱手,笑着说道,“各位乡老,应天府就在眼前,我们一同进城吧。”
………………………………
第四十六章 李孝娥
承办李八少寿宴的八方楼早已人满为患。厅堂里坐不下,只好在大街上摆了上百米长的流水宴。吃流水宴的多是应天乡民,他们自觉拿的寿礼太薄,没资格登堂入室,干脆就坐在大街上,吃饱就走。
然而让这些乡民惊喜的是,李八少竟然没有在厅堂里陪那些乡绅富商,反而坐在街边的桌子上,专和他们拉家常。李八少也是贫苦出身,深知小民心理,所以在和这些乡民聊天时,总会不经意地告诉他们,流水宴和厅堂里的菜式完全一样,里面的人吃什么,外面的人也吃什么。李八少不想让这些来给他祝寿的乡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