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岳飞之血战中原-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中大弓拉圆,闪电般射出三箭。
第一箭射中祝行在额头,祝行在一声惨叫,从高高的城墙上栽了下来,直接摔了个脑袋开花。第二箭射中祝友咽喉,祝友同样当场毙命。第三箭则是对准城楼上的大旗射去,一箭竟然把祝字大旗射穿了。
赵宏厉声喊道,“祝行在祝友已死,城中诸军何不早降?”
赵宏这三箭可以说是惊天三箭,二箭射死城中主将,一箭破旗,直接把城头守军的信心射到了九宵云外。城头守军看着掉到城墙下的二祝身体,愣了一会儿,忽然哄地一声乱了起来。过了不大一会儿,高高的吊桥轧轧放下,城门缓缓打开。几百守军放下兵器,跪在了城门两侧。
吉倩一马当先,率领几百骑军冲进了城门。发现城中并无埋伏时,才向岳飞发出信号,五千骑军顿时一同涌进徐州城。
徐州城破得如此之快,连岳飞也没有想到。所以岳飞在进城的时候,用手拍着赵宏的肩膀说,“老弟,今日拿下徐州城,你是首功。在汤阴时我还想和你比箭术,今天一看,幸亏我没和你比箭术,要不然我也会死得很难看。”
赵宏的红脸顿时显得更红了。不过他也没有谦让。因为岳飞说得没错,岳飞是相州第一枪,他则是相州第一箭。
护民军进入徐州城之后,迅速控制住各个街道,趁火打劫的乱军被当场格杀。护民军的名声早已传到徐州。当时徐州父老还有点不相信,但看到进城的护民军秋毫不犯,顿时相信了传言。特别是那些家中稍有资产的,纷纷大着胆子走出家门,向岳飞控诉祝行在大军的罪行。要知道在短短几天里,徐州士绅被拷打致死的足有上百人。家产也都被祝行在抄没了。
当岳飞告诉徐州士绅,“祝行在祝友已被护民军都头赵宏射杀”,这些士绅顿时欢呼起来。庆幸徐州终于迎来了救星,把这些比土匪还坏的乱军整治住了。
可是让岳飞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又有一波大军来到了徐州城下。这军队却不是张宪所部,而是朝廷派来剿匪的精锐西军。为首一员大将黑盔黑甲,骑在一匹高大的黑马上,手拿一根黑沉沉的大刀,有如一座杀气腾腾的黑杀神。
阵前牙旗上写着斗大的张字,却是张俊手下第一悍将张铁锤到了。
………………………………
第五十四章 徐州(3)
正如李八少所顾虑的那样,哪怕赵构再昏庸,也不会任由徐州落在乱军手里。守江必守淮,徐州乃是建康的门户,一旦徐州不保,赵构在长江以南也别想安心了。
坐在应天府紧急扩建的金鸾殿里,年轻的皇帝赵构头戴通天冠,身穿黄龙袍,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身为徽宗的第九个儿子,按照常理,皇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赵构来做。母亲韦氏只是徽宗身边不计其数的妃嫔中的一个。并不受宠。要知道宋徽宗十几个孩子,最宠爱的却是十子赵楷。连钦宗都不受徽宗喜欢。更别提赵构了。赵构身材高大,弓马娴熟,颇有太祖太宗之风。徽宗却是天才的艺术家,父子两个自然互相看不顺眼。
谁知天崩地裂,江山变色,金兵大军南下,破城而入,把徽宗钦宗和十几个王子全部掳到长白山放羊。独有九皇子赵构侥幸脱逃。天大的馅饼就这样砸在了赵构的头上。
初登帝位的赵构还觉得有点不真实,惟恐只是一场大梦。享受了两三个月的帝王生活后,赵构才算适应了帝王的生活。在中国做帝王其实是最简单的工作。因为不管帝王多么昏庸,依然是圣明天子,总有手下臣子替帝王背黑锅。就像著名的六贼一样,都说六贼毁了北宋,却忘了六贼全是宋徽宗一手提上来的。但在民间却是人人痛骂六贼,骂宋徽宗的却没有几个。老百姓总认为宋徽宗是被六贼蒙蔽了,殊不知六贼才是被宋徽宗蒙蔽了,享受了短暂的荣华富贵,却落了个千古骂名。
赵构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望着眼前跪倒一地的文臣武将,轻轻地咳了一下。顿时值班大监尖利的声音在金鸾殿里响起。“万岁龙体欠安,众臣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一位老臣闪身出列,只见他一脸正气,不怒自威,三络长髯垂于胸前,正是尚书右城李纲。
李纲奏道,“万岁容禀,昨日徐州送来急报,西军祝行在刘复作乱,知府被杀,还望万岁速派大军前往徐州平乱。”
赵构对李纲的建议不置可否,把眼睛投向了枢密使汪伯彦。汪伯彦心领神会,立即出列,解释徐州之事。“启禀万岁,祝行在刘复本是大将刘光世部下,吾皇离开应天时,本将二人留在了应天府。谁知应天百姓自建团练,竟把祝行在刘复二人赶出了应天。他们到达徐州,见朝廷大国薄弱,于是起了贼心,竟然犯上作乱。不过以臣看来,此二人虽然有罪,但应天知府不知体恤朝廷苦心,竟把祝行在刘复二人赶出应天府,也须严厉惩罚。”
奸贼擅长的就是揣摩上意。汪伯彦本是赵构的亲信之臣,早知赵构并不把祝刘二人叛乱放在眼里。光看二人只知纵兵劫掠地方,就知道他们对建康构不成什么威胁。赵构最在意的反而是应天府团练。特别是他们的名字,“护民,”更让赵构感到不舒服。
赵构看来,他乃天子,只有他才有资格庇护天下万民。如果其他人也想庇护,那就是犯上作乱,罪该万死。所以他早就在盘算如何对付护民军团练了。
赵构本想派宗泽领兵镇压,但自从他接到杜充送来的急信,就改了主意。杜充在信中说,应天团练使岳飞乃是宗泽的学生。前此时杜充派河北巨寇金刀王善进攻应天,却被岳飞一举击溃。此时护民军团练有坐大之势。而宗泽却一味主张招抚。怀疑这师徒二人有谋反之心。请圣上明察。
赵构相信了杜充的话。决定另想他法。毕竟宗泽此时已经招揽了两河数十万流寇,不能再让他增添羽翼了。要不然中原可就要改姓了。在皇帝眼中,就是把中原送给金人,也不允许落到宋人手里,只要那个人不叫赵构。
李纲一听汪伯彦竟然把祝刘二人作乱的原因推到了应天百姓身上,顿时发怒道,“汪大人此言差矣。祝刘二贼军纪败坏,动辄劫掠地方,杀害官吏,已经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了。与应天百姓何干?莫非应天百姓就应该伸着脖子让祝刘二贼砍吗?”
汪伯彦同样毫不示弱地盯着李纲,大声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万岁没下旨让祝刘二人撤出应天,应天百姓就不该自组团练,犯上作乱。李大人难道不明白皇帝把数万大军留在应天府的苦心吗?难道在你眼里,应天百姓之命贵于万岁爷吗?”
李纲脾气本就火爆,此刻被汪伯彦一激,顿时火冒顶门。“先贤有云,民贵君轻。再大的理由,也不能让乱军洗劫皇宋百姓。数万大军留在应天府,真的是数万大军吗?那不过是数万连兵器都不能人手一把的团练,除了祸害中原百姓,还能济到什么作用?”
李纲此话出口,赵构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他早就看李纲不顺眼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李纲并不是他的嫡系亲信。金兵围城时,李纲写血书逼徽宗退位,传与钦宗皇帝。所以李纲算是钦宗的臣子。赵构对李纲是不太信任的。之所以留李纲在朝中当尚书右丞,只不过因为李纲在士大夫中威望很高,做一具千金马骨而已。如今帝位已固,马骨自然也该从朝中请出去了。
赵构脸色一变,早有善于察言观色的御史闪身出列,弹劾李纲大不敬。也有刚直臣子出班支持李纲。两方人马争个不休。反而把谈论的徐州之乱丢在了脑后。
左仆射兼枢密副使黄潜善建议皇帝把李纲撤职。赵构没有听从黄潜善的建议,但也没有听从支持李纲的臣子意见,让李纲继续担任尚书右丞。而是采用了一个折中之法,撤去了李纲的尚书右丞,赶出中枢,去荆湖南路担当安抚使去了。
解决了李纲之后,两班臣子纷纷安静下来。但赵构却没忘了徐州兵乱的事。他当然明白徐州有多重要。就算他不打算收复中原,也要保住徐州。要不然半壁江山也不可得。
所以依然向汪伯彦问道,“汪爱卿,徐州乃我大宋东部腰眼,不可听任乱兵为祸。爱卿可有妙计安之?”
如果问汪伯彦如何排挤同僚,如何搞政治投机,他绝对是天才级的人物。正如他的女儿,秦桧的老婆汪氏一样。但你问他如何平定兵乱,那实在是难为他了。所以汪伯彦想了半天,终于给出一个高招,“招安。”
汪伯彦胸有成竹地说道,“万岁,祝行在刘复二人皆为刘光世部下。万岁可派刘光世前往徐州招降。只要刘将军一到徐州,臣敢保二人立马归降朝廷。然后再命刘将军领军北上应天,一举剿灭地方叛逆,岂不大善。”
赵构看汪伯彦说得如此有信心,顿时又把目光投到了武将班列中的刘光世身上。
刘光世,字平叔,保安军人。老子是大名鼎鼎的**将军刘延庆。宣和年间宋军伐辽时,刘延庆身为统领,却一味在军帐中饮酒**。听闻前线不利消息时,又与儿子骑马先遁,引发大军崩溃,数十万大军一朝尽丧,也让金人看透了宋廷的**与无能。
宋朝是个奇怪的朝代,臣子越能干,越受打压。越无能,越受重用。刘延庆折尽北伐大军,回京之后,依然担当领军大将。
金兵汴梁围城时,刘延庆领一彪亲军突城而出,意图逃回陕西,却被金兵追上杀死。然后其子刘光世闪亮登场,将继续其老子一生的丰功伟绩,成为大宋最有名的逃跑将军。
刘光世行军打仗,绝不亲临前线。他只会让裨将和敌人接战,自己躲在离战场上百里远的地方,遥控指挥,一旦战事不利,立即闻风远逃。
后世汤恩伯就深得刘大将军打仗之法,指挥所总是设在离前线几百里远的地方,飘忽不定。谁也别想擒住汤大将军。关键是民国时期至少可用电报指挥,宋朝可没有这种高级东西。所以刘光世打仗,胜败就看裨将的发挥。就是这样的人,竟然能在历史上和岳飞韩世忠齐名,号称中兴四将,也是宋朝特有的奇观了。
刘光世见汪伯彦提到自己名字,心中暗骂了汪老狗一声,闪身出列,躬身奏道,“启禀陛下,祝行在刘复二人虽为我部下,但一向性贪而暴,毫无忠义之心。就算今日招降他们,明日还会复反。所以臣建议派大军前去剿灭。特别是他们太过贪婪,家资已有数十万,还在劫掠地方士绅,罪在不赦。”
赵构哦了一声,看着刘光世问道,“爱卿可愿领兵前去,先灭祝刘,再剿应天乱民。”
刘光世犹豫了一下,尚未答话,大将张俊已经闪身出列,慷慨激昂地说道,“陛下,臣愿领兵前往,献祝刘二贼人头与殿上。当然,还有应天乱民首领的人头。”
不只是张俊出列,一向不愿打仗的将军们此时都闪身出列,争着要去剿灭祝刘二贼。苗傅刘正彦几乎要和张俊打起来了。
赵构见手下臣工如此英勇,明知他们是被刘光世说的几十万家资所动,但也私心暗喜,当即拍板,命令张俊率精兵一万前往徐州镇压祝刘二贼。获胜之后,乘势攻入应天府,把岳飞黄纵李八少三人擒来建康问斩。
做皇帝的,不怕臣子贪婪,就怕臣子不贪婪。
张俊乃是赵构亲将,也是西军出身,现任御营前军统制。但此人最有名的却是他的贪婪。他手下的士兵除了打仗,平时要为他种田干活,贩卖货物挣钱。他家中银两太多,怕小偷窃去,就把银子熔化,做成一个个千斤重的大银球,号称“没奈何。”
小偷确实拿这些银球没办法,毕竟宋朝没有起重机,也没有叉车。刚才张俊一听刘光世说祝刘二贼家资足有数十万,眼睛都变绿了,心想只要剿灭二贼,自己家里的大银球又可以多出几十个了。
张俊领旨出殿,赵构宣布退朝。刘光世面带微笑地走出朝堂。他刚才说出那番话,就猜到肯定会有人和自己抢功。而皇帝肯派自己招降,却绝对不肯派自己领兵前去平叛。
对张俊此次平叛,刘光世并不看好。刘光世此人虽然无胆,但不得不承认,此人眼光极好,提拔的裨将多是能征善战之辈。比如鼎鼎大名的王德王夜叉,正是由刘光世由一个斥候提为统制大将的。
刘光世之所以不看好张俊,并不是因为祝行在刘复二人有多厉害,而是张俊还要对付护民军团练。一个多月前,刘光世的旁院侄子刘浩渡江来投,告诉了自己被岳飞夺军之事。当时刘光世还笑岳飞不自量力,妄想以千余兵马抵挡驻扎应天府的数万乱军,纯粹自找死路。但刘浩却说岳飞骁勇,古今罕见,不可小视。结果竟然真被刘浩说中,岳飞只用了七天时间就把数万乱军逐出了应天府,半月时间把应天全境纳于治下。
刘光世立即在心里把岳飞视为劲敌了。所以在殿上,一听平了祝刘,还要去平应天,刘光世当即使了招金蝉脱窍,引诱张俊上钩了。
祝刘的家资虽然丰厚,却还没放在刘光世眼里。他们父子几年前在江南平乱时,杀良冒功,不知劫掠了多少良民富户,家中资财足够十八代子孙消耗,岂会再冒大险呢。
刘光世回到家中,和刘浩说了张俊前去平叛的事。刘浩肯定地说,“张俊虽是军中宿将,但此去必败。”
………………………………
第五十五章 徐州(4)
张俊手下共有两员大将,一个是刘宝,擅使大刀。一个就是张铁锤,粗莽大胆,手中一对铁锤重约六十斤,号为万人敌。向来都是充当张俊的先锋官。
自从离了建康,张俊拔与张铁锤三千马军,日夜兼程,赶到徐州。此时张铁锤尚不知祝行在刘复已死,所以手中提着铁锤,望着站在城头的岳飞等人,大发狂言。“祝行在,你家张爷爷来了。还不快快下来送死。早点开城,尚可保你一条狗命,如若不然,待我杀进城去,鸡犬不留。”
岳飞在城头拱手说道,“这位将军请了,不知高姓大名?顺便告诉将军,祝行在昨日已被我军射杀。”
张铁锤一听祝行在死了,倒是有点意外,瞪着一双牛眼,打量了城头的军兵几眼,才大咧咧地说道,“我是御营前军统制张俊帐下先锋官张铁锤,奉旨前来平乱。既然祝行在刘复已经死了,还不快快开门迎我军入城。对了,你是何人?”
岳飞笑道,“在下岳飞,乃应天府护民军团练使,应徐州父老之请,前来平乱。”
张铁锤叫道,“原来你就是岳飞。这下老子不用跑到应天去找你了。”
岳飞奇怪地问道,“张将军莫非有事找我?”
张铁锤一碰手中铁锤,击出一声轰响,然后大声笑道,“不是我找你,是我手中的铁锤找你。岳飞,我家将军此次接了两道旨意,先灭祝行在,再平护民军。如果你识趣的话,还是开城投降吧。说不定皇上大发慈悲,会饶你一条小命。”
岳飞心中一沉,立即明白自己在应天的举动已经传到了建康府,看来引起了赵构的猜忌。赵构宁愿丢掉中原,也不愿中原有人崛起。正所谓宁与友邦,不与家奴。不过赵构是不是太托大了,竟派没奈何张俊前来。
想到张俊此人,岳飞心里无由地冒出一股怒火。根据岳效飞的记忆,害死自己的凶手就有张俊。此刻见张铁锤在城下耀武扬威,岳飞决定先给张俊一个下马威,先把他这三千先锋军吃掉再说。
和岳飞一起守在城头的却是几个本城士绅,他们害怕岳飞真的开城投降,连忙劝阻道,“岳团练使,千万不可开门啊。张俊向来雁过拔毛,贪婪无比。我徐州百姓方遭祝行在洗劫,实在经不起没奈何的再次盘剥了。”
这些士绅都是好不容易才从祝友的拷打下活下来的。岳飞救了他们的命,令他们感激不尽。但让他们更感激的是岳飞并没有把祝行在搜集的十几车金银珠宝据为已有。反而根据祝友的小册子把所有的金银珠宝全部还给了各位士绅。
仅仅这一举动,岳飞就得了徐州人心。再加上护民军军纪严明,入城之后,对百姓秋毫不犯。十几个世家家主连夜商量,决定也把徐州交与护民军管辖。
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和岳飞说,张铁锤的军队就兵临城下了。所以他们赶紧劝阻岳飞,千万不要开城投降。
岳飞望着几个世家家主,笑着问道,“石家主,王家主,张俊可是奉旨前来。如果我不投降,徐州可就成了叛逆之城,一旦张俊攻破徐州,你们几家可要遭殃了。”
徐州石家乃是大盐商,家资丰厚,也与李八少有点交情。此刻见岳飞出言试探,连忙说道,“岳团练使,就算我们现在开城投降,也逃不过没奈何的洗劫。至于圣旨,我们倒也不是没见过。一年前徽宗逃到淮北避难,却被淮北百姓撵了出去。他向徐州下旨,我们徐州也是拒绝接旨。他既然祸害了整个天下,就应该享受俘虏待遇。”
原来宋徽宗并不是一直困在汴梁,他也曾带着童贯等人一起出逃到淮北,却被淮北官府百姓合力撵了出去,只能灰溜溜发回到汴梁,坐享应该享受的昏德公待遇。
岳飞其实并不赞成淮北的那次驱逐,毕竟宋徽宗再混蛋,也只该由中原百姓来审判,而不是让如狼似虎的金狗俘去,用来羞辱全体宋民。但岳飞理解淮北百姓的举动。五年前,淮军王庆造反,宋徽宗派兵镇压。王庆军不过数千人,但宋军斩首竟然招过二十万,可想而知本地百姓被折磨得多惨。
此刻见石家主竟然提起此事,岳飞当然明白石家主的言外之意。他们是在劝自己击败张俊。虽然这些家主的出发点极为自私,只想保住家产人口,但此刻岳飞并不点破。而是笑着问另外几个家主,“你们也都不愿意开城接纳御营大军吗?”
胖得像一个皮球似的王家主坚决地说,“岳团练使不用担心。我们几家昨夜就商量妥当,决定出钱雇佣你们护民军。只要你能保住我们徐州,你们需要人,我们出人,你们需要钱,我们出钱。”
这个王胖子家里却是开钱庄的,家里面有的是钱。还在丰县开了几座矿山。所以他说到出人出钱的时候,底气特别足,浑不似被祝友吊打时的模样。其他几位家主也纷纷表忠心,总之归根结底只有一句话,千万不能把张俊的人马放进城。
岳飞笑道,“各位家主请放宽心。我岳飞只知战斗,却不知降为何物。待我出城,先破其先锋,再谈徐州城归宿也不迟。”
在张铁锤的注视下,徐州城大门缓缓开启,三千护民骑军从城中驰出,迅速布好冲锋阵形。岳飞出城之前,把城防大任交给了赵万赵宏,给他们留下二千马军。
两军布好阵势之后,张铁锤放眼打量对面的护民军。他本以为护民军也就和各地的团练一样,都是些器甲不全的乌合之众。但眼前的护民军却是手中有刀,身上有甲,胯下有马,分明就是一支装备精良的正规军了。
看到此处,张铁锤顿时息下了引军突击的念头。和这样的军队绞杀在一起,绝对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此刻张俊刘宝的七千步军尚在数十里之外,绝对不能轻易开战。
想到这里,张铁锤决定暂时不与护民军全军开战。不过作为一个武力值极高的莽夫,张铁锤哪里会安安分分地等着张俊大军到来呢。
他一催胯下乌骓,提着两柄大锤,来到阵前,冲岳飞叫阵。“岳飞,可敢和我一战?”原来张铁锤看岳飞身不高,体不壮,其貌不扬,就想在阵前玩斗将,准备大发神威,擒斩岳飞。
岳飞尚未说话,吉倩就提着双锏冲了上去。一边大声喊道,“黑炭头,老子早就看你不顺眼了。先吃你吉爷一锏再说。”
拍马赶到张铁锤身边,搂头盖脑就是一锏。
张铁锤见吉倩来势猛恶,不敢怠慢,右手铁锤向外一架。锤锏相碰,顿时溅出一团火花,发出一声闷响。张铁锤一向自视力大,对付别人,从来都是一锤了事。面对吉倩的铁锏,他本想右手锤架开铁锏,然后送出左手锤,把吉倩打于马下。
谁料锤锏相碰之下,张铁锤的手都被震麻了,左手铁锤竟然送不出去。不禁暗暗佩服吉倩力大。不过当他看见吉倩抽搐的面容,顿时明白吉倩也不好受,肯定胳膊也被震麻了。
张铁锤猜得不错,吉倩的胳膊确实震麻了。但吉倩此人,一向愈挫愈勇。他一锏下去,没有把张铁锤打下马,反而手中铁锏差点脱手而出,不禁大怒,瞪着一双环眼,大吼道,“老子倒要看你能接我几锏!”
手中铁锏再次高高举起,一锤砸向张铁锤头顶。
张铁锤也被砸出了火气,怒吼道,“老子倒要看看你还能砸出几锏!”
双锤高举,再次架开了吉倩的铁锏。就这样,两个莽汉在徐州城外展开了力量大比拼。
吉倩一连砸了十三锏,张铁锤一连拦了十三锤。两个人的虎口此时都已震破,却都依然不肯罢手,眼睛互相瞪着,仿佛两只愤怒的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