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为龙之道-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灭、“修罗血海幡”元气大伤为代价,又消耗了其中的十道劫雷,最后用“混元血神珠”吸收了劫雷。
面对第六重三十六道劫雷所形成的血色雷球,他故技重施,以自爆了十件顶级法宝的代价,炸碎了其中的二十道雷劫,然后强行驱动“修罗血海幡”,以其一段时间内暂时无法使用为代价,召唤出了十条修罗魔魂,然后也催动它们自爆,又炸碎了十道血色劫雷。然后耗费了一半的真元,催动已经威力大增,快要成形的“混元血神珠”将它们吞噬,又险险渡过了这一波灵宝天罚。
“混元血神珠”祭炼到现在,已经吸收了大量的血色劫雷之力,珠身中的那一点邪气已经完全被劫雷的天地正气所化净,再也不受正道治理的克制,成为了一件后天灵宝;并且,“混元血神珠”的器灵灵智大增,利用正邪之力相互消耗所产生的力量开辟了内部的法宝空间,这才能一次吸收多达十道的血色劫雷。
此时的“混元血神珠”,珠身圆润、由内向外透出阵阵毫光,发出的宝光正而不邪、犹如一团傍晚的红霞,照在身上,就会对身体产生刺激,令人有一种气血饱满、血脉顺畅的感觉。这是它转化出的“化血神光”,可以滋补气血,辅助修炼,牙可以用来住人延年益寿、排除杂质、提升体质。
不过在红光中,还可以隐隐看到一丝丝的血色雷电之力外溢,这是因为“混元血神珠”毕竟是刚刚炼成,底蕴还很薄弱,不够牢靠;一次吸收的血色劫雷之力又太过强大,所以达到了目前承受力的极限、正在全力消化,所产生的能连外溢的现象。
六重雷劫过后,天空的血色雷电漩涡也开始了最后的变化:原本巨大的血色漩涡开始向中心聚拢、浓缩,连带着其中的劫雷也向漩涡眼处汇聚。一刻钟后,本来笼罩方圆上千里的血色雷电漩涡,居然化为了一团方圆不过半亩的血色云团。血色云团的下面,有一团血色雷电在不断闪烁、生灭,远远看去,就如同一只不断眨着的天罚之眼,冷冷的注视着迎接的生灵。天罚之眼形成的同时,一股无以伦比的强大压力,直接压向了殷长生,这股威严,如天地一般浩瀚无边、如道一般深邃无尽,让人产生犹如蝼蚁面对宇宙一般的无力感。这是天道的威压!在六重天劫过后,最后的三重天劫,居然如此的恐怖!
面对这种绝境,殷长生突然闭上了眼睛,然后空中念诵着一句句诡异而绕口的魔咒,三个呼吸后,他的左手向空间一划,居然拉开了一道狭长的空间裂缝,然后向“修罗血海幡”一挥手,后者居然爆发出一团乌光,化为一道黑烟钻入了其中。这是东方魔教秘传的“归宝诀”,无论相隔多远,都可以划破虚空,将法宝送入山门之中。他如今灭亡在即,像“修罗血海幡”这种后天灵宝,可以说比他的命都重要,自然要送回山门,不能陪他一起毁灭。
这却也是因为“修罗血海幡”不在天劫的锁定范围内,才能送回;像“混元血神珠”已经被灵宝劫锁定,所以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送回。
做完这一切后,殷长生的双眼猛地睁开,他眼中闪烁着绝望而疯狂的目光,仰天长笑道:“吾一身秉持血魔之道,杀戮万物以补自身、索取众生而成自道,然而如今终于遭到天罚,即将灰飞烟灭。贼老天!不是吾之道逊于他人,而是吾之修为不及也,我不服啊!!!”他大声呐喊,然后纵身一跃,在天罚之眼中劫雷尚未酝酿成形的瞬间飞入其中,然后奋起全身功力,轰然自爆!
一阵如开天辟地一般的巨响从劫云中传出,狂风呼啸、劫云散乱、狂雷乱舞、日月无光、天地间一片飞沙走石、犹如世界末日,隐约间,可以见到有一道紫影从天空中划过,在殷长生自爆之处收取了什么东西,然后骤然消失。过了足足一个时辰,这般末日般的景象才逐渐消散,天空万里无云,已经全被震散、地面一片雷暴劈出的大坑,连开封城也大面积塌陷,一片狼藉。
而殷长生,这位东方魔教教主,一代枭雄魔头,却已经杳无踪迹,他的身体和元神,已经连同他巨大的野心,一起烟消云散、灰飞烟灭了。
(多码了五百字,免费赠送,有没有月票啊。。。或者积攒到下个月再给也行。。。)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名震天下(上)
第一百二十四章名震天下(上)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名震天下(上)
远处的剩余东方魔教教徒看到这一幕,纷纷亡魂大冒,连忙头也不回的向远处逃窜。也不能怪他们胆小,实在是刚刚天劫的场面太过震撼。在那浩荡的天威面前,平日里在他们心中犹如天神一般强大的教主居然就这么轻易地陨落了,而且还是尸骨无存、魂飞魄散。
他们不知道这是云龙暗中搞的鬼,只以为是天劫太过强大的原因。不过教主如今已经陨落,他们自付没有教主那么大的神通,要是再引来天劫的话,岂不是要全军覆没?所以纷纷撤退。他们此时已经被吓破了胆子,要是冷静下来的话,就会想明白,天劫岂是能够躲过的?该应劫时,怎么躲都躲不过。
不远处,施展“龙隐之术”,隐身于虚幻与现实之间的云龙看着他们的丑态,冷冷的笑了一声,然后仔细端详起手中的事物:这是一件红色宝珠状法宝,触手温润、颇为不凡;只是现在珠身上有许许多多密如蛛网的裂纹,自身所含有的灵力也大量流失,所以整体颜色显得很是暗淡。四周的天地灵气受珠中散发出的一股吸力影响,被纷纷吸入珠内。而后,一点轻微的红光闪过,珠身上的一条细小裂纹渐渐合拢、复合,而珠身散发出的红光,也稍稍的亮了一点。
这是“混元血神珠”!殷长生自爆身亡后,其强大的爆炸力将天劫削弱了不少,再加上他已经身死,所以天罚也同时消散。而灵宝劫也受到了自爆的影响,所以天劫威力大减,再加上升级后“混元血神珠”威力的增强,倒也没有将其完全毁坏。只不过,要是没有云龙在天劫完全消失前冲入劫云内将其收取,恐怕其也将被天劫的余波完全破坏,成为废品法宝。好在云龙抢救及时,它只是受了重创,还有修复的余地。
云龙的元神还可以感应到,此宝的器灵没有消散,只是受了重创,正在默默吸收周围的天地灵气、恢复元气。这是后天灵宝特有的能力,只要没有受到毁灭性的伤害,法宝本体都可以吸收周围的灵力,缓慢恢复。
虽然“混元血神珠”本来是魔门法宝,但是法宝本身并无罪恶,作恶的是使用法宝的人,云龙向来认为,一切法术法宝,用纸正则正,用之邪则邪;仙道法术可以杀人、魔道法术亦可以救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混元血神珠”毕竟是一件后天灵宝,用处颇大,云龙却是不能眼睁睁的看到它被天劫毁灭,所以才出手取回,准备日后放入龙珠之中修复。龙珠中的混沌之力、造化灵气可以化生一切、造化万物,最是适合修复损伤。“混元血神珠”经过修复后,再请本尊重新炼化,一定也可以成为一件正道法宝。
云龙看了看犹如丧家之犬一般逃窜的东方魔教教众,也没去斩草除根。一是因为他本来不是嗜杀之人,这些人相比他又太过弱小,,他还不屑杀之;二是因为东方魔教纵然受到重创,但是毕竟是有数万年历史的大门派,不是可以这么轻易毁灭的,其潜势力依然强大。就像“破天魔阵”中那为东方魔教长老一般的高手恐怕还有几位,修为更高的也不见得没有,而他却只发展了几百年,根基还不够深厚,整体实力虽然不低、但是却依然处于下风。所以还是不要将事情做绝,免得遭到对方临死反扑,两败俱伤,被其他人坐收渔翁之利。
三是因为他在天劫中为了收取“混元血神珠”,也受了余**及,灵宝天罚的威力非同小可,即使是余波也相当于数位两声返虚期高手的全力攻击,而且他在余波笼罩中还无法闪避,所以也免不了受些伤,虽然不怎么严重,但是也需要休养,不愿再战。
反正他这次也已经打出了威风,只要此战的消息慢慢传出,游龙子之名必定会名震天下,北汉将会一举吞并后晋,大涨国势,好处也是不少。所以云龙又看了逃走的魔教教众一眼,转身就向老巢“大衍纳虚清净天”飞去,他要将“混元血神珠”交给本尊进行修复,然后再恢复伤势,以便于下一步的动作。
东方魔教剩余的数百人浩浩荡荡的逃跑,要是忽视其中的狼狈之势,也算是壮观了。其中还有些“忠心耿耿”的弟子不服气的问带头的两位炼神返虚期长老,是否在回到山门后,发布追杀令,广邀魔道道友,共诛游龙子。
两位长老气的不得了,向那位“忠心”弟子破口大骂:“蠢货!上千人对付人家一个,还被杀了个七零八落,连教主都陨落了,如今就剩下不到一半的实力。你是嫌我们不够丢人,应该将此事弄得天下皆知?还是觉得其他魔道修真门派都是良善热心之士,会帮忙对付我们的对头?你们也都给我记住,此事关乎门派兴亡,谁也不许向外说,必须守口如瓶!否则的话,哼!”这位长老眼神如刀,狠狠地扫过了余下的教众。众人被他一看,都产生了一种面对刀锋般的感觉,不由得齐齐打了一个冷颤。
东方魔教身为中土神州魔道五大顶级门派之一,实力强大,威压天下。如今却被对方单人杀掉了近半,连教主都在此一役中陨落,可以说是载了大大的跟头。要是传了出去,外人不会认为是云龙太过强大,只会认为东方魔教外强中干,真实实力不堪一击。魔道修真界中,讲究的就是**裸的弱肉强食,强者至,上不会像正道那样至少还有一重掩饰。
魔道各大门派,窥视东方魔教顶级门派位置和资源的也有不少,听到这样的消息,一定会蜂拥而至,落井下石,试图瓜分、甚至取代东方魔教的位置。往日里,受东方魔教里教中的高手和往昔的威名震慑,也无人敢于捋虎须,但是如今这层威慑却被云龙彻底地粉碎了,再也没有了效力。
好虎尚且架不住群狼,何况东方魔教如今已经是一只病虎,虽说底蕴依旧雄厚,但是也已经元气大伤,可以预见,这次北汉大胜,一定会乘势吞并后晋。而失去了后晋这个补给库,教中大量中低级弟子的修炼速度恐怕就要慢下来,如果再要面对众多魔道门派挑衅的话,一定损失惨重,所以不得不小心做人了,能瞒多久算多久。
(昨晚没有休息好,总是被电话吵醒,结果今天一天没有精神,睡了一天才养好,各位读者大大久等了,抱歉抱歉,――)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震天下(下)
第一百二十五章名震天下(下)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震天下(下)
果然,东方魔教剩余教徒撤回山门,将这次大败的前因后果向教中高层禀报,不出意料的引起了一阵恐慌,最后还是惊动了东方魔教几位上代师祖,他们闻讯后进行了的强力压制;并且对所有知道此事的人都下了封口令,无论地位高低,皆不可再谈论此事,违者处以废除修为、魔火炼魂的极刑!这才勉强压了下来。
多亏此事只是在少数高层间流传,没有外泄,这才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混乱。紧急处理后,一位祖师还吃惊的问两位逃回来的长老:“这游龙子,究竟是何许人也?修为如此高强也就罢了,怎的运气也这么好?”这些祖师都是常年闭关、参悟至高魔道的人物,早已数百年不理外事,非是有极其重要的大事,也没人去惊动他们。云龙的游龙子分身也不过修炼了将近二百年,自然是不被他们所知。
其实修行者最怕的不是厉害的对手,因为即使对手再厉害,也总会找到办法对付;最头痛的反而是那些运气、机缘超好的对手,不是因为对方修为高超难以应付,而是因为你永远都猜不透他们的潜力,这些人可能初始的修为并不高,但是每受到一次挫折,实力都会大有进步;他们都是秉一段时间的天地气运而生,天生有大运气,气运悠长,没有办法真正杀死,反而会不断强大,而且凡是与他们作对的,最后都没有好结果。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可不少见,所以这位东方魔教祖师才这样问。
两位长老也是面面相觑,他们也就是仅仅知道一些游龙子的传闻,直到这次才知道他的厉害,所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那位祖师见他们也不知道,便耗费元气以推算之法查询有关游龙子的信息。这种推算之法道是不分正魔,但凡有些道行的修炼者都可以运用。
但是令他失望的是,哪怕是他耗费了两个甲子的元气,累的心神疲惫、快要吐血了,也只能在元神感应中感应到一团白光和好几股威严、浩大、神圣,摸不清深浅的气息、其他的信息却是一片紊乱。这是对方的道行比自己高明,而且又扰乱了自身的天机所产生的现象。而那几股气息又表明,对手不只是孤单一人,而是数位绝顶高手!
这位祖师大为吃惊,一个游龙子就让他们受了如此大的损失,要是再来几个那还得了?所以立刻谨慎了起来,在反复推算、耗费了几百年的修为、元神退化到了炼神返虚中期后,才无奈的宣布,这人实力实在是高深莫测,不是东方魔教能够独自对付的,以后还是少招惹为妙。
见这位祖师付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才得出了这么个结论,众人也不禁开始思考应对的方法――对于这位祖师的本事,他们还是相信的。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讨论、研究、争吵后,众位长老联合决定,隐瞒了殷长生身殒的消息,只是向外宣布,教主在与敌人决斗时受到了偷袭,与敌人两败俱伤,此时正在闭关修养,所以东方魔教决定暂时关闭山门,封山十年。其实,这次损失确实不小,大概也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而且,他们也需要利用这一段时间来推举出新的教主。
东方魔教身为修真界的巨头之一,一举一动都有人关注,虽然别人未必知道殷长生与云龙战斗的真实情况,但是像闭门封山这种举动却还是可以很快得知的。于是各门各派纷纷开始猜测东方魔教此举的真实用意,毕竟如果说单单一个游龙子能够对东方魔教造成这么大的打击,任谁也不会相信。他们都觉得,东方魔教此举一定是另有用意。
因为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殷长生,名垂天下数百年的一代枭雄,其凶名在炼神返虚这一层次的高手圈子中也是顶尖的;但是游龙子以前却是声名不显,大家除了知道他有炼神返虚后期的修为,其他的关于法宝、修炼功法、出身门派统统都是所知甚少,显得十分神秘。不过纵然他再神秘,也没有人认为他能够打败殷长生,至于他利用自身的独门绝技提前引发了天罚,将殷长生轰得神魂俱灭,却是任何人都猜不到的了。
不过,即便各大门派都将此事认为是东方魔教的阴谋或者韬光养晦,都不妨碍他们提高了对游龙子的重视。因为不管怎么说,一位炼神返虚后期修为的修炼者,在如今仙人近乎绝迹的人间界,都是值得重视的,更别提他还在名义上与殷长生打成了平手,两败俱伤。所以,各门各派的高层都将游龙子列入了“不可轻易招惹之人”的名单中,纷纷嘱咐弟子,遇见了对方,一定不要得罪。
无论在什么时代,小道消息都是流传的最快的,不知从什么渠道,这些门派的举动被有心人查知,流传极广。而游龙子之名,也在短时间内名震天下,成为了震慑一方的强者。
尽管这并不是云龙的本意,但是他也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毕竟,有一个响亮的名声,做起一些事来说也会方便许多。比如说,在他的名声震慑下,北汉在短时间内击溃了后晋的几波垂死反抗,彻底击败了后晋,并且将其吞并。
而在占领的过程中,不仅东方魔教的修行者没有出来捣乱,连那些散修、邪修和中小门派也没有过激的反抗,而是乖乖的承认了北汉对后晋的吞并和统治。他们如此恭敬的原因,就是因为对方阵营里有一名据说与东方魔教教主相当的绝顶高手,害怕自己过激的动作惹恼了这位大高手,给自己和宗门带来灾难――强者,总是受人敬畏的。
当然,这些门派里也不是没有高手,不过他们都是爱惜羽毛之辈,谁都没有信心能在游龙子手下保持不败,输了的话,肯定是声名不保。而且北汉又承诺不会阻碍他们传道收徒,对他们一视同仁,所以他们也不会冒着惹恼游龙子的风险与其作对。谁都不是傻子,反正自己的利益没收到多少损害,尚且在可以容忍的范围,没有必要去冒险。
就这样,云龙随同世俗军队的第一次出征,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不但夺到了一件后天灵宝,还收获了巨大的名声,可以说是名利双收。而这样的征战,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主角积蓄的实力也够多了,是时候斩露头角了,嘎嘎嘎嘎。。。狞笑着求月票)
………………………………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返回洞府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返回洞府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返回洞府
赵匡胤在这次大战中也得利不小,他作为十万大军先锋,首破开封城,立下战功。虽然后来因为,城内修真者斗法、开启了“鬼魔啖魂阵”而不得不撤出,但是其功劳不容抹杀。北汉军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所以刘和在城内斗法结束,占领开封城的第三天,就发下犒赏,提升赵匡胤为东路统帅,金吾卫上将军,掌十万大军。
这封赏不可谓不丰厚,其实要是按赵匡胤立下的功劳来说,得此封赏还是太勉强了,北汉上下都有很多怨言。他们辛辛苦苦为北汉鞍前马后这么多年,才捞到目前的官位,凭什么赵匡胤这小子就能一步登天了?不过刘和统领北汉多年,威望极高,他一意推行,甚至还派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进入东路军,辅佐赵匡胤,这些不满和怨言也都被他强压了下去。
刘和为什么要这么做?一部分原因是赵匡胤的确是立下了功劳,必须封赏;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云龙曾经亲自化身游龙子,对他当面嘱咐,提到了赵匡胤除了是他的弟子外,还是天定人皇,日后是要改朝换代、登基称帝的;所以要刘和顺天而行,多加辅佐。
刘和与云龙相交多年,对他的嘱咐素来信服,再加上自己已经年纪颇大,没什么精力和野心,对权势也不像年轻时那么热衷了,一心只想还百姓一方安宁,自己也可颐养天年。而他的两个孩子刘文、刘武也都痴迷武技、道法,不怎么留恋世间权势,也不在乎北汉的这一番基业,所以他对扶持赵匡胤没什么抵触。
再加上云龙也提过,辅佐人皇,会收获大量功德,足以保证自己来时大富大贵,甚至死后封神。如此一来,刘和一力支持赵匡胤也就不难理解了。赵匡胤也不负众望,他在云龙门下,除了修习武技之外,还阅读了不少兵书战史,颇通兵法;再加上他天资不凡,能偶举一反三,用兵不拘一格,有什么不明白的,也能虚心请教诸位有经验的将军和手下,所以也颇有收获。
东路军在他的统帅下,一路横扫后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连战连捷,兵威所至,无人敢挫其锋,在短短一年中就击败了后晋残余下来的大大小小几十个势力;他又开仓放粮、丈量土地、安排官吏、恢复生产,使地方迅速的安定下来,为北汉以最小的代价吞并了后晋的全部地盘。这种战绩、功劳,使那些怀疑和妒忌他官职的人统统闭上了嘴,承认了他的能力。
当然,也有一些人会酸溜溜的说一些“拥兵自重、疑似图谋不轨”、“作风粗暴、以军制管辖地方,甚是扰民”、“与地方勾结,恐其尾大不掉”等等闲言碎语、中伤之话。但是刘和却对这些话付之一笑,毫不在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他只心愿,无非就是安定天下,保全家族,能够得以善终罢了,所以丝毫不忌讳赵匡胤的功劳。反而,赵匡胤立下的功劳越大,战线的功劳越多,他越是高兴,越是方便他日后禅让赵匡胤为北汉国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不说这边赵匡胤怎样在人间作为,却说那边云龙在与东方魔教一番大战过后,终于巧施绝技,击灭强敌,并且取宝而回。
云龙这一路因为受了些伤,所以不便施展“宇游”之术,只得运用龙族天生的腾云神通飞回洞府,所以足足耗费了半月时光。这也可以看出,此时的中土大陆是何其广阔,远非后世可比。
熟练以极的施法打开了“大衍纳虚清净天”的阵法通道,云龙起身进入其中。只见洞天内大地广袤、绿草如茵,有小河流水、古树参天;亦有珍奇灵兽、奇花异草,每一颗奇花异果,旁边都有一只灵兽守护,这些奇花异果纷纷舒展枝条花瓣,吸收洞天内浓稠的灵气,在体内吞吐转换后,再散发出一股股或清新、或淡雅的草木灵气,而旁边的守护灵兽则大口吸收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