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先天之真我独存-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往昔的游神散仙,最爱乘着星月之光,漫步云端。那些玄禽异兽也要吞吐月华,这时候却都不见踪迹。
据后来许多仙人回忆,那一晚所有仙人都有极其美妙的觉受,心神合一,皆不由自主进入甚深寂定之中,直到天光复明。
三千护城,只在玉京三面围绕,唯独其背面没有拱卫,因为那一面有太玄山。
太玄山脚的一处不知名山谷里,所有的土石以及草木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柔和的荧光,晶莹润泽,丝毫不刺眼。
弥漫一切的粉色与奇香,似乎对精灵们没有任何作用。或许,因为它们是神山的精灵。
有风从太玄山中起。
夜空里忽然出现五色玄光,瞬间照彻了这片山谷之地。
不知是陨落的星辰,还是天外的神明,这玄光仿佛从遥远的天际而来,似幻似真。因整个仙都都处在最微妙的迷醉之中,无人能查。
“轰!轰!轰。。。”
忽然之间,巨大的响动从谷底岩石地脉深处传出,精怪们刹那间各归本体,消失无踪。树干轻轻颤抖,花草无风自动,显然吓得不轻。
仙界无恶灵,即便山中有玄兽,也是仙禽异兽,绝无嗜杀成性之邪恶生灵,然而小心无大错,这天劫刚过去不久,也要防着魔界的邪物趁虚而入不是?
月光下的山谷某处,忽现一座莲台,一位赤脚盘膝的少年,正端坐莲台上。
那莲台发出强烈的光芒,少年身上也有茫茫的白光。
白光源自白衣,神色茫然的少年,左右顾盼多时,方才下了莲台。那莲台发出一声轻响,倏忽不见。
少年面露不解的神色,眉心轻蹙,似乎在思索什么,少顷,他一脸惊讶,墨玉般的眼瞳里闪过一丝慌乱。
少年人抬起一足,谨慎地踩下,片刻后,迈出另一足,一步、两步、三步,少年轻轻呼出一口气,喃喃自语:这又是哪里了?
他又仔细看了看夜空,双手拢在背后,乘着月色,在这片山谷中走着,漫无目的,面色渐渐凝重。
少年身形高大,足有十丈高,自他出现在这方天地之后,虚空中便有了只有他才能听见的异响。
“沙沙沙”,仿佛神蚕吞食神木青叶,“辟噼啪”,仿佛自然之灵孕育出一缕轻灵的雷火。
渐渐有云光与月华,还有周天弥漫的虚无之气向他身体靠拢。远处的太玄诸峰,也有无形无相的气息不断涌来。
山谷中,夜风渐起。所谓天人感应,万气交汇,自有风云激荡。
这一切,只有少年可见、可感。
远处的精灵们,于茂密的枝叶从中,探头探脑。
“这是什么人啊?”一个憨憨的黄衣精灵问道。
“笨蛋,仙人呗!还能是谁?”一个石头精灵骂道。
“不对啊,他身上怎的没有圆圆的仙光?难道是护城里面住着的百姓?”另一个精灵疑惑道。
“切,百姓怎么能到这里,他就是仙人,只有仙人能承受这里的气息。再说了,你又能离开神山一步,去到那些护城了?可笑,可笑!”第四个精灵身量比较高大,看上去年岁不小,许是见多了山脚下远远守护神山的仙人天将,他的见识远超同类,“咳咳,据说一些大仙,就喜欢隐匿气机和仙光,这叫和光同尘!懂不懂?”
“有没有别的可能?比如,他是一位觉仙?”第五个家伙脑洞大开,不等他自鸣得意,只听得“劈啪”声响,脑瓜上已经挨了几巴掌。
“觉仙都是卷发,蓝色的,知道不?这是常识!”
“君子。。。那个啥,别动手啊!那个啥,还就不许他是魔仙啦?”脑洞大开的家伙很不服气,继续撕裂着洞口。
“胡说八道,不打你打谁?真魔都穿着黑衣服,长相吓人!”,啪、啪、啪!
精灵们爆出哄笑。一个袅娜的身影,借机向前飞了几尺,以娇怯的细弱声音道:“就是啊,你们看,他好帅啊!”
似乎听见了精灵们的窃语,少年忽然停下了脚步。
然而他只是想起了什么,急切的自怀中取出一物,乃是一个五寸大小的紫金玉函,一经此间夜空照耀,便生出花瓣状的层层异彩,将少年照进一片玄幻的网纹中。
少年修长的手指,揭开玉盖,里面是一枚墨色的玉简,上面有细密的金线流动,慢慢显出几行文字来。
睁大晶亮的瞳孔,正一个个仔细辨认时,忽有神秘的青光,从远处太玄山袭来,直射在那枚玉简之上,不等少年有所反应,那些细密的仙篆文字便消失无踪了。
少年大惊!然而他很快便平复下来,容颜重归淡定。
仙文消弭,其中必有缘故,少年穷尽目力,依然无法洞穿并不黑暗的夜,亦无法洞彻神山四周缥缈的云气。
那是个什么山呢?好像我隐隐觉得该是为此而来,只是怎么什么都想不起呢?
这是一种冥冥的感觉,很是虚幻。
他喃喃自语,努力梳理着空空如野的识海,想要从那浩瀚的神念灵源中找寻答案,然而一无所获。
精灵们看到这一幕,个个莫名其妙。
继续走着,少年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猛然回头望向那甘泉涌起之处,却再也找不到那处泉眼了。
因为在他行经之处,已经到处都是泉眼!
少年眼中骤然射出神光,整片山谷,不知从何而来的泉水汩汩流淌,细碎轻微的声响仿佛天籁之音,十分美妙。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这片巨大的山谷已经被泉水淹没了大半。少年似乎不想浸足于水,在泉水涌到脚下的那一刻,轻身而起,浮上虚空,自然而然地盘膝静坐,两手结了道印,注视着水波之荡漾。
在太玄山而来的清风吹拂中,月光忽然就暗淡下来,大团的云影投射在整片山谷上,紧接着竟然有细密的雨水从天而降。
高天隐约有电光划过,拖着长长的不规则尾迹,消失在某处不可捉摸的地方,便是少年倾尽神念感知也无法测度。
当雨水汇入泉水,形成最初的涟漪,有一支青莲钻出水面,迎风摇曳,这种莫名的变化使得少年面露讶异之色。
接下来,无数莲花从水里生出,密集的莲叶覆盖水面,莲花朵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大,盛开后的花朵足有八尺见方,每一座金色莲台上都盘坐着一个看似两三岁大小的童子,穿着青色的衣裳,黄发垂髫,面如满月。
少年见到这一幕,猛然间,好像记起了什么:“仙界!又是仙界!我是仙啊!”
他头上的逍遥巾随风轻舞,素白色仙衣胜雪,说不出的飘逸出尘。
雨还在下,泉水还在涨,少年却闭上了双眼,一动不动,仿佛觉仙入定。
天地间无量的气息继续向着他汇聚,并且渐渐显出深浅不一的色彩,不再遮掩。少年明显已入了定,浑然不觉身周的一切。
他的身上忽然发出许多细密的声响,继而华光大作,与外界的那些有形无形的灵韵光华交接在一起,似乎在抗拒,又似乎在交融。
渐渐地,少年的肌肤有了某种难言的变化,仿佛被镀上了一层光膜。他的白衣散发的清辉,也不再那般耀眼夺目,明显有些暗淡下来。
。。。
“哎!”
一声轻叹,带着无尽的幽怨和无奈。
山谷外,出现了一位少年,在夜色掩映下,他的神情焦虑,容颜有些憔悴。
他一路踯躅而行,每一步都极其艰辛。他完全失去了白日间,戏耍金仙境强者时的从容,虚空也不再是处处有漏可钻的虚空。
无论他怎样变换方位,施展异术,他前行的方向必然生出最强大的虚空涡旋,无数看不见、摸不着的盘旋之力,拖着他的腿,不令前进。
仿佛远行的旅人,拖着本已疲惫的身体,又一头扎进了万年沼泽。
看见玉函被打开,玉简被这方天地法则侵扰,白衣少年终于错失恢复记忆的最佳提醒,芒鞋少年几乎要破口大骂。
他很想骂,骂这方天地。
但最终,这片山谷静静地,没有骂声。
不是他恪守了道心,而是他根本骂不出来。他的喉头仿佛“有物混成”,唇角也无法张开半分。
他知道自己被某种神秘的伟力抑制了。
多留无益。
“仙弟,要靠你自己了。唔,我还有事,先走了!”
………………………………
第四章 天地道痕,魔影魔踪
“记…住!你…叫…阿…灵!”断续的、含糊不清的声音终于在山谷间响起,很是微渺,芒鞋少年渐行渐远,他本来也不指望白衣少年能够听见。只是不拼了命喊上一嗓子;他不甘心。
当然,他行事极有分寸,不会给自己招来祸衍,于是他心里骂道:我去!你个虚空中不知名的存在,啊呸!
。。。
云影渐浓,星月无踪,周天仿佛魔化,雨在下,越来越大。
素白的衣裳内蕴辉光,少年不动如山,安详肃穆。
雨滴畏惧辉光,无法沾上一星半点。
无量的天地之气和无形的法则不断涌向他的身体,似乎在排斥异己,又似乎要将他完全同化。
事实上,不动如山的少年,其体内的小千世界也在不断翻江倒海,掀起生、化、制、克的种种波澜。
一大片极其细微的白芒从他的胸前透出,逡巡不前,似乎感应到这方天地的法则压制,具有灵性的它们,聚成一个圆形的物事,约有巴掌大小,其上面的符文线条刚刚流转起来,便重新扎回少年的身躯,不见了。
过了大约半柱香,又有无量极其细微的黑色芒点透出少年身体,也匆匆在其胸前成型,这枚印形物件似乎多驻留了一霎那,便回返了少年身体。
接下来,每隔一阵,便有紫色、蓝色、青色、绿色、黄色、橙色、赤色的仙芒从少年膻中穴位置射出,渐次于胸前驻留片刻,形成的物件多呈圆形或者方形,像是一方宝印,又像是某种道器。
这一切细微中的无形变化,山谷中的众多精灵浑然不觉,他们的视线甚至都很难穿透黑夜,看清少年的眉眼。
少年的身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连同他坐着的神秘莲台,也一起在变。
他的皮肤似乎没有那么柔和明亮了,却在那层光膜作用下,同这方天地生出了第一屡亲近的意味。
远方的太玄诸峰,静谧无声,对于他们而言,此界的仙人再怎样变化,也是渺小的,无法永恒的存在。
所谓不动如山,说的只是神山。
。。。
清晨。
天庭高耸入云的宫墙外,数千座恢弘的护城,成三面环抱之势,拱卫着仙都。
它们错落有致,排列出玄妙的阵列,又都渐次低于中心的仙都天庭。
这样一来,远远观之,整个仙都玉京城,竟好似一朵巨大无朋的仙莲。
天庭好比莲台,那些层层叠叠的护城好比无尽的花瓣。
奇妙的是,不但天庭本身遵循着某种神秘的轨迹在转动,三面环绕的护城也各自做着不同的盘旋回转,时而交叉换位,同样不舍昼夜。
这些仙城,都十分庞大,驻有数量众多的仙人和天兵,然而仙城的主要居民乃是仙民,其数量极其庞大,动辄有数千万乃至上亿之多。
每一座仙城都有上品高仙主持,俨然一个庞大的小天世界,事实上一些仙城本就是上仙证道的产物,视为仙人修证之小世界,经过玄妙道法演化,外放而成。
仙界称之为为“洞天外放”,意在化有私为大公,利益众生。
这种情形其实并非天界(仙界)产生之初便有,是在岁月悠久之后才出现的,据说是受了觉仙界的启发,是对觉仙界诸多的天之国度的模仿。
在此之前,真仙们的道果世界,修行洞天,只收纳同门中人和一众弟子,并无普世之慈悲,直到出现天庭,出现大帝天朝。
但是,也有仙人否认与觉仙界有任何瓜葛,认为道法自然,殊途同归,乃是仙人顺应天地之变的自然演化而已。
作为天地开辟后,九天中最早出现的仙灵,拥有最久远的历史,最众多的数量,最强绝的道果,稳稳居于各界之首,仙界怎会向其余诸界借鉴什么呢?
。。。
诸多护城正东方位,有一座特别的城,叫做通天城。
虽然数千护城处于盘旋流动状态,但是处于东、南、西、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南、西北这八大方位的仙城因为其位置特殊,并不遵循这种流动,仿佛相对固定的天地坐标,另有旋机。
通天城很大,拥有过万数量的仙人,数千万的仙民百姓,由一位金仙境的上仙主持。
或许因为正东位置特殊,它并不是这位金仙强者的小世界外放而成,而是在仙都玉京建造之初,由无数上仙汇聚法力而成。
玉京其余关键方位的仙城也差相仿佛。
通天城中央有一处玉石铺就的巨大广场,可以同时容纳数千万百姓聚集。
各种修行法门在城中大行其道,这处白玉广场便是最佳的去处。
这里时常会有仙师发慈悲心,当众演说道法,是机缘难得的盛会,仙师答疑解惑,仙民增益道行,仙人累积功德,往往皆大欢喜。
这一日,无数百姓都聚拢在广场某处,听闻中间那一袭灰袍的道人,宣说天界秘闻。
那人身形高瘦,一身修长的袍子将身体遮盖的严严实实,连面庞也被宽大的帽子包裹着,又似乎有某种气息笼罩,看不清五官样貌。
越聚越多的仙民,神情如痴如醉,听得玄之又玄,继而眼神炽热,心绪躁动,难以自禁,终于引起了在广场巡值的仙人注意。
自日出算起,才过了一个时辰,已有过百万仙民围聚听讲。
什么人在此聚众讲道?看这规模阵势,便是天尊讲道也不曾有。
有几位玄仙和灵仙,隐匿了顶上三光,化作百姓模样,混入其中,才听了几句,勃然色变,心胆发颤,皆急忙遁走,奔赴城府仙衙。
不一时,天上仙云漫卷,数十位飞仙、至仙、元仙驾驭云气,踏空而来,向场中慧眼观照,发现黑气涛涛。在强大的仙光照彻下,遮掩那人面目的魔气终被洞穿,显出灰衣人高耸的鼻翼、深陷的眼眶,面色惨白,双眼仿佛魔渊一般深不见底,众仙被魔睛一扫,都是浑身发冷的感觉,好强大的魔气!
那些听讲的仙民,已经进入某种癫狂的状态,眼睛血红,面色青白,五官狰狞变化!
众仙大怒,各自祭出法宝猛击那灰衣人,一时间五色宝光缤纷耀眼,声威滔天。灰衣人只是挥一挥衣袖,便有一片惨淡的云气遮天蔽日。黑雾茫茫中,那些宝光都迷失其所,连同数百万仙民,都被漫天涌起的妖雾遮掩了。
“露刃单提,行杀活令。斩食嗔痴,群魔乞命。夫是之谓,青莲真人。激浊扬清,摧邪显正。”
在妖雾弥漫的刹那间,玉京城外,遥远虚天某处洞府,一位仙人睁开了眼睛,黑暗中的洞府顿时明亮起来,好似日月同辉。他轻吟了诗句,便取出一柄仙剑,如水的宝华在其上流淌,熠熠生辉。
仙剑亦发出一声剑啸,好似十分愉悦。。。
他的洞府有些特别,漫空漂浮着一段一段的五色文字,仿佛具有灵性一般。那些文字多为几十个字,少数也有长篇大论。
不是符文,胜似符文。仙篆宝诰,不外如此。
通天城,众仙被妖雾所摄,急忙收回神通宝器,不知如何是好。
妖人腾身虚空之上,一袭灰衣已经化作玄黑的魔装!脑后有魔轮一环,黑焰腾腾,果然是真魔,却又是如何混进仙界的?
众仙不及细想,被那妖人张口喷出一股玄黄恶煞之气,顷刻间弥漫周天一切,纷纷觉得神魂无措,仙体彻寒,一个个立不稳云端,就要被魔功打下虚空。
正在危机时,远处传来一声笑叹:“哎,你这魔头,哪里不好去,却撞在我的面前,你说我该怎么处置你呢?”
带着自大的气息,这道声音散漫、慵懒,却在一切仙人耳中清晰可闻。
众仙和那妖人同时看去,却见一个高挽发髻,作仙民打扮的少年人,自远方徐徐而来,足踏玉阶,乃是芒鞋两只,却发出劈啪的脆响,仿佛珠玉落地,又似金铁交击,殊为怪异。
清脆的金玉之声仿佛具有某种神力,无远弗界,涤荡神魂。
仙人顿时感到魔气尽消,浑身仙力如常,急忙稳住云头,重运神通御敌。
“魔头?”只一瞬间,妖人恍惚,眼神迷茫,旋即恢复了邪性。
黑衣魔头拧眉,只盯住少年的脚,那双草鞋,嫩枝绿叶,很新很嫩,好像才编上的。
他的眼瞳射出两道魔光,本来晴朗的虚空,便出现星光乱流激荡,仿佛带着荒古之前毁灭天地的气息。
然而下一刻,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面色大变,转头化光遁走。不明就里的众仙人发一声喊,急忙驾云,却哪里追得上!
草鞋少年看向虚空某处,唇角微翘,笑道:“算你识相!”踏出一步,登时化入虚无不见。
不一会,那边虚空,发出“锵”的一声响,金光大作,半边虚空尽成铜墙铁壁一般,发出连续的金铁交击之声。
众仙看时,见那妖人踉跄而回,手中拿着一个铜铙钹。在漫漫金光中,显出一尊上仙,手持一柄古意森然的三尺青铜仙剑,正是通天城主,正品金仙境强者度厄真君!
度厄真君乃是天庭强者,迈入正品金仙境界已经有数千万年,若不是机缘不至,天意不彰,也许早就成就大金仙境了。他手上青铜仙剑,乃是上古神兵,专诛一切妖邪魔,威力绝伦。
见是真君到了,众仙都松一口气,然而下一刻,众仙又是大惊,那妖人身幻黑烟,竟在眼皮底下再度消失不见。
度厄真人将身一纵,飞上高天,运法眼彻照三千六百仙城。
“不好,那厮只是一介魔灵化身,此刻三千城所,尽有妖人化形。尔等速去天庭,到南极仙翁处,急请大金仙捉拿妖人!!!”
不等属下回答,度厄真君仙剑一挥,便有剑气三千道,冲天而起,真君亦化虹光三千,分乘剑云而去。那些仙人急忙往天庭飞来,竟是谁也没有注意那少年的行止踪迹。
。。。
天庭,第一缕晨光,洒在巍峨壮丽的宫殿楼宇之上,一片金碧辉煌。
迎真殿的几位仙官,随着天将,急急忙忙架起祥云,朝着某处宫阙而去。
宫门重重的天庭立刻传出击鼓之声,那是声闻殿以夔龙皮制作的声闻圣鼓的大音。
声闻圣鼓可以瞬间传音万里,只要有足够的仙力加持,传遍整个赤霄天也不难办到。
当初仙府匠人制作时,有仙家大能书写真文宝诰,以神通力化入鼓身,因此声音虽然宏大却不刺激神魂,反而能够使得灵台清明。对于唤醒禅定之人更有妙用。
仙界有事奏报,无事便无朝会,仙官们平日十分闲散,十个中倒是有九个在自家洞府冥想清修,若无神器警醒,若遇急事又怎能迅速召集呢?
声闻圣鼓,打破了天庭一贯的祥和安静,众仙都遥望太玄山。只是眼下,还要避让一回。
浩大穹宇中传来阵阵轰鸣,在巨大仙云覆盖下,隐隐约约显出一个庞大的仙人阵列。阵列的中央,聚着大大小小足有数百座“山”,仙人们施展法力,那些庞然的山体好像被看不见的巨手掌控着,正缓缓向着天庭侧后方的一处巨大空场行去。
空场那里,早就堆积了无数的“山”。这些山一经落入天庭,便缩小了绝大部分的体量。所谓一粒粟米可藏大千,众仙早已见多不怪,无人向这些形状各异的“山”多看一眼。
立时有仙人发出叱令,让往来的众仙注意,不要阻了这些仙人押运的山形物事。
没人知道这些“山”用来做什么,据说就连最亲近大帝、资格最老的大金仙都不知道。
一百年间,这种劳师远行,靡费仙力的运输就没中断过,显然得自大帝的授意。
好在这种运作已经司空见惯,丝毫不能引起仙人们的兴致,众仙一律视若无睹,当下他们有热闹的去处。若是消息属实的话,这种事情,怎能错过。
仙人所在的境界虽然妙意无穷,然而生命的真谛并不仅限于此,充满新奇的,充满未知想象的,甚至有些刺激冒险的生活场景,只要是众生,无论仙凡,谁又能一概却之呢?
不然,单纯的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成仙,不是整日枯坐,成仙,才是生命的彻底自由与大自在。
当迎真殿仙人率先赶到那处山谷时,一个个呆若木鸡,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仙眼究竟看到了些什么。
一群守护太玄山的仙兵仙将散漫地守在山谷外围,而原本不知名的那片岩石山谷已经变成了方圆数十里的湖泊。
莲花尽开,数千小童,穿着青色衣裳,围着大红兜肚,梳着漂亮童子鬏、扎着白色带子。
有些小童在金色莲台上仰望青天,思考人生,有些在清浅的湖水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