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先天之真我独存-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番话是试探,见少年专注于手中仙兵,并没有追责的样子,真君更觉心安,对这位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少仙,前面说过的,这些个仙童对于仙界意义重大,少仙你看,可不可以让我迎真殿接走啊?就趁现在,就现在。”
他言辞谦谦,神态祥和,颇有道德之风。事实上,青城真君在天庭的风评一向如此,并不会因人而异。
少年淡然点头,“那是当然,真君请自便!”
他莫名打了一架,倒也无喜无悲,他只是烦恼于想不起前尘往事,甚至自己的姓名都忘记了。
其实把玩仙兵之余,他的神念,庞大而不可捉摸,早已覆盖周天,无形无相,无觉无迹,一直在体察在场仙人们的气息,品味远处太玄山的道韵—…那一种寻常仙人很难捕捉的“味道”,甚至很多仙人根本就无法觉察。
他隐隐觉得,自己到来的这方世界,是一个广大无垠、充满玄奥的庞然天体。
他没来由便有些肯定,或者说他对自己的遭遇有种直觉的判断:好像自己是主动要来到这方天地似的。这种感觉很奇怪,尤其昨夜他取出那件玉函的时候,尤其强烈。那一瞬间,他好像即将捕捉住一线真相,打开记忆的闸门,可惜,终是功亏一篑。
大约,这方天地对于他,这个意外的侵入者,带有某种天然的警意。
他有过极其短暂的懊悔,随即便释然了。在他无比敏锐的感知中,这方天地里,有排斥,有警惕,也有某种暖意。尤其自太玄山(他现在只知道那是一座神秘的大山,并不知其名)而来的那道青光,打断了他获得真相的契机,却并不令他感到憎恶。因为在少年澄澈的心灵觉察中,那道青光并无恶意,而且青光里带有某种熟悉的气息,很久远的、说不清的气息。
那是一种令他灵魂深处无比震颤的气息!只是他已想不起来。
这方天地的内蕴,经过一夜的适应,他自信已经大半了然于心。无非是五行之气、四大之象组成的周天世界而已,这一点,没来由的,他亦很是熟悉,仿佛是生命深处的一种本能。
他清楚的知道,构成自己身体的精微之物,和这方天地有着大大的不同。经过一夜的时间,这周天自然的大道玄机已经在他身体上烙下深深的痕迹,他的仙体也因此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最直观醒目的变化就是,他的身躯变小了,从十丈的伟岸,便成了九尺修长。当这种变化趋于稳定的时候,少年只是在心底苦笑了一下,便洒然接受。
幸而昨夜那些仙童玩的变化小术,触发了他的生命本能,这才召唤出藏匿于泥丸宫中的九品道台。刚才魏无忌动武,电光火石之间,他的泥丸宫中识海深处,灵性之光迸射,于是又有了护身天幕和那类似武道的一击。
几件形制各异的仙兵,明显触动了他的某些记忆碎片。
亦有片片涟漪浮现在他心海之上,微酸,微涩,难明,难忘。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刻他的身心沉浸在类似某种悟道的状态中,某些神通本能正似醒非醒,好像一轮红日悄然露出天际,只待彻底腾空的那一刻。
忽然,他灵光乍现。
从识海深处射出几缕原始真气,在他的额内形成种种唯有他可见的隐约画面。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周天一切,仿佛洞若观火,秋毫可见。连山谷中的一片叶、一根草,都能数清楚,只看愿不愿意。
少年盯着画面,眼神空灵。
这个时候的他心如虚空,神意澄澈,杳杳冥冥,对身周事务,无所感应,恍若无物。
青城真君能够感知少年正处在某种玄妙状态,便不再多话。
趁着少年状若出神,似要入化,无所作为之际,青城真君赶紧以神念传唤属下,迎真殿的执事们立刻飞了过来。
青城真君自袖口摸出一艘半尺见方的木船,口诵真言,把手一送,木船已经浮在水面,数息之后化作一艘五丈长、三丈阔的仙舟。
此舟用紫薇仙木制成,紫薇在仙界贵为圣树,生长缓慢极难成材。但是蕴藏天地原始之气,最是与道合真,且暗含紫气东来的意象,素为仙家所喜。
炼制半尺大小的这样一个仙舟,竟然消耗了数千方紫薇仙木,可谓是万化为一,极其不惜工本。
执事仙官们,以迎真殿秘术,很快将数千童子收入宝船,那宝船似乎空间无尽,犹自绰绰有余。
少年猛然收了法意,目光射向层层仙人中的某处:一队天兵簇拥中,有一位年轻的战仙。这位仙人面如满月,眉目如画,并未穿着重甲,只穿一袭火炭般的猩红战衣,身姿挺拔,卓然不群。
这位仙人神意极其纯净纯粹,仙体仿佛透明一般,不着一丝仙尘,仿佛万绿之中的一点红,在群仙中十分显眼。
山风吹拂,掀开战衣一角,露出内里的颜色,竟是极其醒目的碧绿颜色,同湖中仙莲同色。
然而,少年的目标并不是他,目光穿越年轻的战仙,停在他身后,有两位魁梧的天将手持巨大的斧钺,似乎是某种仪仗之器。
少年明亮的眼,仿若星辰,他身形未动间,已幻出重重手印,透破虚空,如神龙御宇,遨游九天。
顿有风云涌动,空天震荡,手印所经之处,如波开浪裂一般,强大无匹的气机威压之下,众仙兵纷纷飞起,一些被波及到的低阶仙人亦觉得魂不守舍,感觉元神就要出体一般。两位天将完全没有反应,眼看青白色的手影便要抓住斧钺。
年轻的战仙动了,他的眼神也如星空般闪亮,甚至面容呈现出迷醉的神情。他翩若惊龙,双臂挥出漫天幻影,在周天之上,映出一片赤色的光焰,空天色变。
在残阳般壮美的赤色天穹下,又出现了遮天蔽日的无穷莲叶,随着天风助力,悠然摇曳。无数支雪白的莲藕从虚空中生出来,仿佛虚天就是无穷的碧水。
无数的莲藕,发出白亮的光,仿佛枪林剑雨,随着年轻仙人双臂轮转,漫天而来。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虽然是白昼,诸仙亦感到星辰在颤栗,地脉在滚荡,作为场间众生,心头亦是被带动的热血沸腾!
白衣少年肃立在湖心莲台,双臂架在胸前,小臂带动手腕,灵动如意,十指疾飞,漫天手印幻化不定,势不可挡。
年轻的仙人猛然间,迎风一变,幻化出三头六臂的法相,高大无匹,那些莲藕俱都不见了,化风摄入他粉白的手臂。六臂残影,仿佛飞驰的天道宝轮,打出一个个深奥的道诀。虚空异象纷纷,无数光球形态的仙能层出不穷,继而化作虚幻的仙兵,杀机无限,仿佛下一刻就要吞噬白衣少年的本体。
无尽的赤色仙能,矫若惊龙,从血红的天穹激射而出,将虚天交织成密不透风的罗网。
“轰、轰、轰”
一连串的能量爆冲之声,响彻周天,仿佛不期而遇的两军来了一番生死对冲。
数息之后,风烟俱净,少年负手而立,脚边多了一柄斧钺。
年轻的战仙,收敛了莲华真身,手持另一柄斧钺,一双星目更加明亮。他看了看远空某处,面露些许憾色,收回已然踏出的半步,迟疑道,“今日不曾尽兴,来日再战如何?”
少年不置可否,道:“余只借来一观,不日定当奉还!”言罢,少年也只是看天。
我所行之事,纯然一念,全凭本心,你要战便战?
年轻战仙身后那两个魁梧的天将,犹有余悸,“他居然能抗下大帅的七重“龙莲神诀”!?”
“是九重!”年轻战仙很干脆,是怎样便是怎样,他从来不屑于掩饰什么。
他很自信,他的战意昂然,气势还未攀上最高点,他还有十二重的最强杀伐大术,若是尽数施展起来,将会是漫天龙影与法莲,肆意纵横,试问谁人可抵?
这时候,虚空传来一阵巨大的波动,有无数空间被挤压,然后爆开,恐怖的仙元能量一波接着一波,让场中所有仙人,在脑海中,瞬间闪过一副相似的画面,仿佛回到洪荒久远之前,天地未分,到处是不知名的能量喷发、爆燃、消解、融合的景象。
太玄山余脉的这处虚空,庞大无匹的范围,都发生了剧烈的震动,远远超越魏无忌造成的虚空异象。若说魏无忌的道力仙能在浩瀚的虚空藏中翻起了几点波纹涟漪,这时候就像是巨石冲开了千重浪!
便是白衣少年与红衣仙人短暂而剧烈的交锋,所带来的天地震荡,也无法与之相比。
肉眼可见的空间挤压,引得众仙人动容,然后立足不稳,纷纷向着远方遁走,暂避其锋芒。
原来,不知何时从天庭方向驰来一方黄色的阵云,巍峨磅礴,有遮天蔽日的气象。所经之处,众多简陋、低级空间如扬汤煮沸般,纷纷溃灭。
“阵云!”群仙低呼,立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所谓阵云,是经过秘法熏修过的仙云,阵云多见于战场之上,与寻常虚空的自然之云不同,极其细致密实,通达五行坤土之性,往往一方阵云即可承载一军兵将,少则数万,多则数百万,可见一方阵云有多么宏伟,这也是仙界一大手段,属于甚深道法的一种。据说只有金仙境之上才能演化。
除用于战阵之外,有些讲究排场仪仗的大仙,喜欢以小型的阵云承载仙兽坐骑和车辇,以示威势赫赫。
整个天庭喜欢这种排场的大仙,没有几个,就连未央大帝出行也从未如此。
天庭众仙对这方黄色阵云再是熟悉不过,来的分明就是天庭九大金仙之一的浩黄仙君!
………………………………
第七章 见证元神
浩黄仙君,仙界天庭九位大金仙之一。
在赤霄天界,高于金仙的只有太乙金仙,而太乙金仙是极其少见的存在。
作为天庭帝尊、仙界之主,同时又是天界共主的未央大帝,是在世唯一太乙金仙(或许有隐世不出的不算),因此九位大金仙可说是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不光在仙界赫赫有名,便在整个赤霄天,算上觉仙界、真魔界还有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什么奇界,也都是最最顶尖的存在。
居然惊动了大金仙!
众仙不禁越发觉得白衣少年神秘难测,无论是他所表现出来的深不可测的修为,还是略显怪诞的举止,比如悍然无谓的出手,只为抢夺兵器一观。
然而,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天庭大人物都被惊动了。摆在少年面前的是功勋坦途还是妖邪囹圄,怕是都在大金仙的一念之间了。
浩黄仙君表面上淡然出尘,其实性情冷冽,行事霸道强悍,仙界闻名,若嫌这少年碍眼,恐怕要吃大苦头的。
方才还在暗赞少年好手段、好法宝的一些仙人,此刻竟一致为他担心起来。
此时众仙都相信,少年虽来历不明,行事果决凌厉,但是一身飘逸出尘的正统仙气,任谁也不会相信魏无忌的鬼话,说什么真魔乱入,真魔界那些家伙何曾有这等凛凛仙威?
白衣少年收回视线,便只顾研究那件抢夺来的斧钺,似乎不愿意去思考浩大的阵云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他完全都不关心,
魏无忌几人看见浩黄仙君驾到,仿佛败军终于等来了援军,喜不自胜,赶忙前去迎驾。
庞大的黄色阵云在虚空之上层缓缓停住,与其余仙人明显拉开了层面距离。宝华闪耀,漫如垂天之云,仙官、护卫、侍从林立,足足有数千之众。其中天庭镇军便有三千,战仙数十位。
与魏无忌等人仓促前往这处山谷不同,这些兵将明显是整备而来。将军们有的骑裂云独角兽,有的骑五色翼龙,有的骑八种麒麟兽,有的骑九种神犼。至于仙兵,一水儿整齐跨坐在天马之上,那些天马肋生双翅,高大矫健,神骏无比。
军阵齐整,分列两行,众仙拱卫之中,冲出一个銮驾,乃是八龙鸾舆,上荫九华宝盖。登时,阵中奏响玄歌妙乐,空中咏叹无量神章。
仙音浩荡,太玄山上的云雾,似有羞惭,竟渐渐复原了,大片山体隐而不现。
漫天仙光中,浩黄仙君丈六金身,淡金色面皮,戴紫金白玉冠,青金色朝服,孽龙皮腰带。脑后一轮青色大道圆环,身周隐隐还有盛大神光。
魏无忌等人急切切而来,刚一近前,一股浩大威猛的仙家贵胄之气扑面而来,凝气如实质,仿佛可见于眼。众人尽管兴冲冲,此刻却是摄于仙君的威严,嗫嚅不前。
这一时片刻,迎真殿执事们已经将剩余童子尽数摄上渡船,那渡船不愧迎真殿镇殿至宝,看上去数丈见方的甲板,却容纳了近万童子,仍不觉拥挤。
众仙们都是见多不怪,不用说紫薇仙舟这种仙家宝器,便是将大千世界纳入一粒芥子,这等泼天手段也是有的,天庭八百大殿、三千小殿,三十六处仙府官衙,谁家没几样镇得住场面的法宝?
青城真君得了空,抢先一步来到仙君驾前,陈述前情。
。。。
莲湖之中,似有若无的天幕里,自成一界,仿佛一处具体而微的洞天。
这天幕极高,渐渐延展至虚天,看不见顶。
洞天景象奇异,众仙都看见里面隐约有座临山的楼台,少年漫步其间,正将那件沉重的斧钺把玩于掌间,好像那只是一柄轻盈的吴钩,任他把栏杆拍遍。
不断有金铁敲击之声传出,清脆,悦耳,不疾不徐。
少年看罢斧钺,眉心微蹙,隐隐想起从前一些场景,正如云烟一般在眼前浮现,仿佛触手可及,然而毕竟都是些残片,不多时便风流云散。洞天里极静,仅有他心跳的声音,亦变得越来越轻,终于归于虚无。
鼻间呼吸若有似无,周身十万八千毛孔尽皆舒张开来,一开一阖,遵循某种天地间的韵律,亦似乎与一些古老的法则相映相合。。
在内观彻照的境界中,没有仙人的注视,没有此界天地道则的打扰,只有一个真心,一念不生,一尘不染。仿佛有声音道:我心即是天地,天地即是我心,我就是乾坤的主宰,我就是一切。
少年识海深处无波无澜,浩瀚而宁静,泥丸宫阙放出祥光如云如盖,在小小的天心紫府里,一个盘膝趺坐的身影渐渐从云光中显露真容,那就是真命之主,真性之神,谓之元神。
灵性之光终于闪现,他的内景观照中,一片虚白。
他的胸前隐隐透出几道光圈,几乎微不可查。
少年忽然有种洞彻大千的感觉,天地悠悠,我心悠悠,就好像垂天之幕的内外,已被打破了一道缝隙,一般无二。
一番彻照之下,少年空无所依的识神意识终于归窍,找到了真性元神,仿佛乳燕归巢。
识神见到了元神,双神合一,天地复明!他周身顿时涌出无量身光,透过屏幕向虚空射出。
万千光华直冲霄汉,直冲高天上方的黄色阵云。那阵云就是明显一颤、两颤、三颤而止。
那些光华犹有余势,向着天穹各方漫漫而去,不知所踪。
众仙哗然,惊呼不断。
八龙鸾舆中,九色华盖之下,浩黄仙君终于张开了眼皮,目射两道精光,众仙人心头就是一紧。
大金仙的目光仿佛实质的能量,化作一股凌压日月的杀伐之气,从阵云深处漫向天际,于无声处的高天之上回龙九转,引发天地玄机,在更加幽微的虚空中隐隐带出某种天音,复次倾泻而下!
一向无冷无热、四季如春的仙界仿佛遭遇了魔界玄冰秘境的侵袭,虚空仿佛凝固了一般,仙风簌簌,无比森寒,那些立在虚空低处的天兵立刻覆盖冰霜,一个个冻僵了一般。
所幸的是,这天地异象来得快,去的也快,不过几个呼吸之间的事情。
起心动念,一瞬之间,浩黄仙君收起了煞意,虚空中复生祥和之气。
。。。
青城真君的叙述,魏无忌的状告,浩黄仙君皆无动于心。
他此来不过是惊于损毁多年的化仙池移行换位,重新出现,这意味着天道的规则发生了巨大变化,可是关乎仙界安危存续的大事,别说他急于亲身见证,就算是未央大帝知晓了,恐怕也要破关而出吧。
不过嘛,他老人家还是不要惊动的好。
两千多年来,化仙池始终无法复原,是否说明天道法则已经变了,是否意味着天帝或失其道,失去了对这方天地的掌控能力?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天道有变,皇朝更迭。
此中真意,嗯,除了本仙君,还有谁知?算上整个天界怕也是屈指可数吧。仙君唇角露出复杂的浅笑,然,并无愉悦,反而有些怅然。
至于这位凭空出现的少年人,浩黄仙君懒得去细想,更不愿费神推算。为这种小事情动用神通,对他这种上仙而言,是在有些小题大做了。
浩黄仙君或许心怀天下,志气高远,然而百密一疏,到底有一丝错漏,那就是,他始终并没有把化仙池和少年的出现联想到一块。
然而,一念冲天,此刻少年人的表现的确让仙君有些意动了。
青城真君老而成精,知道浩黄仙君脾气古怪,若是被魏无忌那一番添油加醋的禀告惹恼了,少年恐怕难得善了,此刻看见仙君面色不善,不待浩黄仙君有所表示,复又调转云头,来到少年面前。
他想着再劝说一番。
隔着天幕,仿佛面对另外一个世界,老真君甚至能够体察到少年周围迥然不同的天地气韵。
“少仙,你既然记不得身自何来,姓字名谁,何不随老夫到天庭一叙,我天庭有灵丹妙药无数,又有仙人法力无边,说不得当为少仙施展一二,以助小友回溯本来面目?”
那少年仿若未闻。倒不是他故意冷落青城真君,实是他神游物外,正处于返本溯源的紧要关头,他定力之深广,竟是一言片语也未听闻。连高天阵云的浩荡声威,也是置若罔闻。
此中关节,青城真君也不是想不通,只是他心中既然起了回护之意,便有些关心则乱,况且他不觉得一个少年仙人能有多少定力,可以对他蕴含了醒神归府之能的道喝仙音,充耳不闻。
青城真君有些尴尬,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这场“隔空对话”。
便是虚空之上的层层真仙,因不能身临其境,大都有些误会,以为这少年未免太过狂妄,辜负真君盛情,好歹真君也是货真价实的元仙!在仙界仅在金仙之下!
或许是少年运气不错,这种尴尬气氛并未延续多久,便被打断。
………………………………
第八章 元谟天尊
皓黄仙君,忽然望向远方的天际。
任凭场间形势变幻,一向长于谋断的他就是什么也不做,似乎因有所忌惮而不愿轻举妄动,然而谁又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呢?
他在等待时机,等待合适的人,他喜欢将事情的前前后后推算清楚,他喜欢作幕后牵线的那人。
遥远的天际,风起云涌,各种奇形的云柱冲霄而起,隐隐有风雷之声。
只一刹那,云气翻滚,身影憧憧,里面竟有上千仙兵、天将。继而,出现一座巨大的战车。战车很是古朴,透出岁月的沧桑感,更加动人心魂的是,上面居然有箭矢以及刀斧劈砍的痕迹,未加以修饰掩盖。
有一位仙尊在战车上昂然伫立,身长二丈,面貌峥嵘,披一件红黑双色大氅,龙鳞宝甲护住全身,只露出肋下虬结的筋肉,显得与众不同、特立独行。此尊神威凛凛,气势逼人。
他一出现,场中便生出无尽的威压,令人感到堕入了真魔战场,无数道如荼如火般的杀戮气息弥漫虚空。
众仙认得此尊,乃是执掌天庭神霄玉府的最高仙尊………东极元谟天尊。
此天尊位列天庭九大金仙之一,法力高深莫测,尤其精于“大雷霆术”。据说已经达到化虚空为神雷,随心所欲的境地。在天庭史册记载中,历代大帝统御天界的时期,达到这种修为的金仙并不多见。
原因在于,雷法易学难精。
仙人们终日精研五行要旨,变化之道,自然都能悟出某些雷意,但能登堂入室、掌握天地神雷真道的人万中无一。而元谟,无疑是当世的佼佼者。
所谓雷法,源自天道,而天道,不外乎自然。能够隐隐然触到自然天道的仙人,必须是金仙境之上,到了这般级数,才会知道一切道术神通,不外乎是对于自然之道的解读、演绎,以及模拟。
天尊刚一露面,场中便带来一股浩大的元气波动,虚空仿佛就是在暗中缩塌,孕育着随时而来的雷霆风暴。众仙皆错愕不已,因为没有一个算到他的出现。
唯有浩黄仙君微眯眼眸,面露喜色,作为天庭最年轻的大金仙,他和同属少壮派的元谟天尊交情莫逆。先前他已从周天中的云流脉络中捕捉到了天尊的气息,此时应验,他心里仍然不解,暗自嘀咕着:怎么就来了?
而且皓黄仙君一眼看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