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玄黄补天录-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表哥,这洋烟洋酒也给我点尝尝鲜呗让我也开开洋荤!”货车司机看着那堆洋烟洋酒直眼馋。
“你想什么呢?这可是洋烟洋酒,人家从港岛带回来的。再说了,我也不是白用你,明天你到我单位出纳那里去领三百块钱运费。”刘长利头摇的向拨浪鼓一样。
“怎么才三百,刚才你那个李叔可是要给五百来的。”货车司机感觉少赚了二百。
“一下午你就赚三百还嫌少比我一个月的工资还多。要不是我照顾你的生意,你还在家里睡大觉呢!那个李叔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咱们县里李县长的亲戚,李县长叫李大海,他叫李大军,根本就是兄弟俩,他给你钱你也敢要你还想不想在雪原县干了?”刘长利披头盖脸地训了表弟一顿。
“哦!”货车司机吓得不敢吱声,闷头开车往回赶。
不到一个小时,货车开进了雪原县城。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五点多,刘长利没有回单位,兴冲冲地回到了家里,抱着洋烟洋酒往茶几上一放,“老婆,看我都带回来什么了”
“你还能带回什么就你那点本事,无非是带回来一点吃的喝的。”刘长利老婆丁萍正在厨房忙活,一边擦手一边说道。
“你是县一中的鹰语老师,快来帮我看看这烟酒上面写得都是什么”刘长利把洋烟洋酒推到了老婆丁萍面前。
“这好像不是鹰文哎?应该是兰西国的文学。噢,还好,这下面有鹰文注释。这酒是葡萄酒,应该叫作拉飞。这是什么酒?一拉就飞么”丁萍拿着这瓶洋酒不明所以。
“啊是拉菲酒!”刘长利一把从老婆手中抢过了这瓶洋酒,如获至宝地捧到了眼前。“这可不是什么一拉就飞,这是传说中的拉菲葡萄酒,一瓶酒就要一千多华夏币。”
“啊!居然这么贵,顶我好几个月的工资了!快给我再看看!”丁萍一把又从丈夫手中把酒抢了过来,仔细端详了起来。“这酒也没看出什么特别呀,急么就那么贵呢”
“这是兰西国的名酒,当然贵了。我也只是听市里领导说过一回。你再看看这条烟是什么烟”刘长利又把一条洋烟递给了老婆。
“万宝路。”丁萍把烟名音译了出来。
“哈哈!这个烟我知道,好像是米国产的,一盒烟大概是二十多华夏币。这一条烟也相当于我一个月的工资了。”刘长利拿起另一条烟,“这烟太贵,要是抽了也太浪费了。”
“这烟好像不是米国产的这下面写着产地鹰国,还标注着宫廷专供。”丁萍又看了一下产地,发现和老公刘长利说的不一样。
“鹰国宫廷专供这难道是给鹰国香瓜二世女王抽的烟那可绝对不是二十多华夏币一盒了。”刘长利一脸懵逼。
“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烟和酒,不会是假的吧”丁萍第一次看到这些奢侈品,开始怀疑这些烟酒的来历了。
“不可能是假的!我这是今天去了一趟古榆村,李县长家的亲戚给的。”刘长利答到。
“是农村人给的,那更可能是假的了。农村人怎么可能那么有钱。”丁萍这回更怀疑了。
“你可别小瞧农村人。给我东西那个人叫李玄,今天到我们单位去买蔬菜大棚,很随意地就掏出一万华夏币,买十栋大棚用不了五千块,他却多给了我五千多,说是再买十栋大棚白送给贫困户。还有,他开的车也是进口吉普车,最少也得四五十万华夏币。你说,这样的人能给我假货吗”刘长利可不认为李玄会给他假货。
“那要都是真的得多少钱啊这么贵的东西你也敢收。”丁萍听后感觉这么有钱的人是不应该送假货。
“我一开始也不知道这么贵呀!”刘长利挠了一下脑袋。“这一箱酒一共六瓶,最少六七千块。这两条烟不知道会值多少钱。初步估算,这些东西快一万华夏币了。”
“这么值钱咱家还从来没有收过这么贵重的礼物吹”丁萍吓了一跳,“要不,咱们把这礼物退回去吧!”
“退回去那可不行。这是李叔硬塞给我的,退回去人家该不高兴了。”刘长利摇了摇头,“哎!看来,以后只能多帮帮人家了。”
………………………………
第297章 建大棚
第二天一大早,一台吉普车停到了刘长利家楼下。
当时,在雪原县已经开始有出租车,主要是吉普车和微型面包车。刘长利所在的县供销社虽然没有车,但是在下乡时可以租车用。
刘长利上车之后,急匆匆地赶到县农业局,找到了已经日提前约好的蔬菜大棚技术员,一起奔赴古榆村。
等到了李玄家门前,已经有几十名村民在那里等待,李大军从李玄那里要来一条洋烟,分给大家,这些村民有抽烟的,有闲聊的,也有不少人围着那堆蔬菜大棚构件研究的,还有几个小孩不停地向公路上张望。
“来了!来了!”在几个小孩的叫喊声中,一台军绿色的吉普车带着滚滚烟尘直奔李玄家的山庄而来。
“嘎”的一声刹车声,吉普车停在众人面前。
刘长利从吉普车的副驾驶上跳了下来,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李大军面前,“李叔,我来了,怎么这么多人啊?”
“这些都是我们村的,听说我家要建蔬菜大棚,都过来帮忙,顺便也看看这个新鲜玩意是怎么回事。”李大军说道。
“这是我从县农业局请来的张技术员,来帮您安装大棚。”刘长利把请来的技术员介绍给李大军。
“张技术员你好,实在是太感谢了!”李大军伸出粗壮的双手,与张技术员的右手握在了一起。
“这是我应该做的!”张技术员蜻蜓点水似的与李大军握了一下手,矜持地说道。
李大军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烟,打开封口,抽出一支递给了张技术员,“请吸烟!”
“我不,咦?是万宝路?那我来一支尝尝。”张技术员平时可都是抽滇省产的三元一盒的塔山烟,自己包里也放了一盒。他看到现场这么多人在抽烟,肯定都是抽的劣质烟。他总不好意思自己抽好烟,让别人都瞅着吧。自己要是拿出烟来,怕是一会就给分没了。
可是,张技术员看到李大军拿出的却是米国产的“万宝路”香烟,终于不淡定了。这农村人什么时候比自己这个技术员都高档了。
一只闪闪发光的打火机一晃,“啪”的一声,李大军帮助张技术员点燃了香烟。
“咦?老李,你这打火机不错啊?”张技术员两眼盯着李大军手中的打火机直放光。
“啊!这是我儿子去港岛给我带回来的,家里还有好几个呢。你要是喜欢,就送给你了!”李大军顺手就把手中的打火机就递给了张技术员。
“那怎么好意思呢?”张技术员嘴上说不好意思,却顺手就把这个打火机揣到了自己兜里。
“这烟你也先拿着抽吧!”李大军又把一包刚开封的万宝路香烟递给了张技术员。
“这怎么好意思,还是留着大家抽吧!”张技术员伸手假意推辞。
“别客气,今天来的人都有份。”李大军用手向身后一指。
张技术员一看,发现几十个抽烟的人中,好几个人手中拿着的都是万盒的万宝路。这个老李真有点财大气粗啊!
站在旁边的刘长利看得直咧嘴,这至少几百元一条的万宝路香烟这么一分,至少是好几条烟出去了。
张技术员接过了香烟,看了一眼,“李叔,您这烟怎么和我以前抽过的不一样啊?”不经意间,张技术员已经把称呼从“老李”变成了“李叔”,口气也尊敬了不少。
“这也是我儿子从港岛带回来的,说是朋友送给他的。也不值几个钱,就拿出来给大家尝尝!”李大军很随意地说道。
“不值几个钱?这一盒就要好几十华夏币吧?”张技术员抽了一口烟,感觉比自己以前抽过的万宝路可是好了不少。
“不会吧?反正是朋友送的,管他值多少钱呢?”李大军一愣,随即就释然了。自己儿子本事那么大,管他多少钱做什么。
刘长利在旁边看不过去了,自己请这个技术员来,可不是为了研究香烟的。“小张,咱们还是研究一下怎么把蔬菜大棚先建起来吧。”
“刘主任说得对,咱们先办正事要紧!”张技术员快步向前方那堆大棚材料走去。
“这是我们从鲁省引进的最先进日光蔬菜大棚,采用最先进的装配式热镀锌钢管结构,结构全理,外形美观,标准通用,装拆方便,防腐耐用,保温性好,抗风雪能力强,适用广泛,安装也十分简便。只要我们按照说明书操作就可以了。”张技术员站在那里侃侃而谈,嘴里蹦出一大堆专业术语,听得在场的村民一愣一愣的。
“我们先要定位测量,确定棚体方位。棚长按南北走向,棚体纵向垂直于本地主风向。根据棚体规格,以“三、四、五法或经纬仪测测定角点理埋定位木桩,拉轴线与水准线。轴线贴地表拉直,水准线系于同一水准高度,一般离地面30厘米即可。然后再安装拱管、安装纵管、安装棚头、安装卡槽……”张技术员指着这堆大棚材料讲了半个多小时,专业水平很高,却没有一个村民听明白。
张技术员从带来的工具箱中拿出皮尺等工具,指挥村民开始测量。
“张技术员,我这里有一个疑问,不知道能不能问一下?”李玄拿着说明书找到张技术员。
“你是?”张技术员疑惑地看着李玄,这是谁家的孩子,自己可没有时间答理小孩。
“张技术员,这是李玄。这十栋大棚就是李玄花钱买的。”刘长利在旁边说道。
“哦!那你问吧。”张技术才知道面前这个初中生居然就是去过港岛,又拿出一万华夏币购买大棚的李玄。
“这个大棚结构很科学,只是不知保温性能怎么样?”李玄问道。
“保温性能?应该没有问题,在鲁省可全部都是这种大棚。这可是市里领导亲自到鲁省考察后才研究在我市推广的。我前几天到市里参加培训,还看到了录像,大棚里的蔬菜长得可好了。”张技术员流利地答道。
“可是,鲁省冬天的气温可是比我们这里高十多度啊!我们这里现在零下二十多度,他们那里才零下十度左右。”李玄继续说道。
“这个,这个……大棚是可以吸收太阳能,晚上再盖上保温被,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张技术员硬着头皮说道。
“那就先建一栋大棚试试,如果保温效果好的话,我们再接着把另外九栋大棚建上。”李玄想了想说道。
在张技术员的带领下,几十名村民七手八脚地帮忙,一栋塑料大棚很快就建了起来。
“咦?这大棚里面一点风都没有,还真挺暖和的!”宋忠率先钻到大棚里面,啧啧称奇,一众村民也纷纷赞叹不已。
………………………………
第298章 改造大棚
“真好玩,这里面真暖和”李木之和陈小小两个小孩偷偷地跑进了刚扣好的大棚里,欢快地玩耍着,不停地笑闹着。
“可别摔着了”宋玉芹追了过来,看到两个小孩到处乱跑急忙关心地喊道。
“奶奶,我们摔不着。”李木之一边跑一边回头答道。
“哎哟!”突然间,一块石头正好挡在李木之面前,眼看着李木之就要摔倒在地上。
危急时刻,远在十几米之外的李玄不动声色地挥了一下手,一股真气托在李木之身上。李木之凌空翻了一个跟头,又稳稳地站在了地上。
“没摔着吧吓死我了”宋玉芹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李木之跟前,一把抱起了李木之。
“咯咯,真好玩我会翻跟头了。我还要玩”李木之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害怕。
陈小小跟在李木之的后面,露出了羡慕的表情,大声说道,“我也要翻跟头。”
“小孩子家家的,翻什么跟头,太危险了”宋玉芹一把拉住陈小一手抱着李木之,直接回屋去了。
李玄虚空扶人的动作很隐蔽,在场的人谁也没有发现,大家只以为是小孩子身体灵活的原因。
李玄看到妈妈把两个小孩带走了,回过头来继续与张技术员探讨大棚的问题。“张技术员,这日光大棚是挺暖和的。可是,到了晚上还会这么暖和么”
“在这个大棚外面还有一层棉帘子,到了晚上,只要把大棚给整个盖上,大棚在白天吸收的热气就不会散发出来了。等到第二天上午太阳出来,气温升高之后,再把帘子掀开,就可以继续吸收太阳能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要是第二天下雪,没有出太阳怎么办呢”李玄继续问道。
“那就再盖上一天,等太阳出来了再掀开。”张技术员答道。
“那要是连着下几天大雪呢”李玄抬头看了看天,感觉这几天就会下一场大雪。
“那就再多盖几天,这雪总有停的时候。”张技术员不假思索地答道。
“是呀。雪是不会总下的。可是大棚里还能这么暖和么种的菜也全都冻死了。”李玄继续问道。主要是这个问题不问也不行啊蔬菜对温度是很敏感的,万一受冻就全完了。
“这个,这个,应该没什么事吧我在鲁省考察学习时,他们那边的大棚都是这样的,技术员也是这样说的。”张技术员一时被问住了,吱吱呜呜地说道。
“鲁省鲁省的气温多高啊至少比我们黑省这里要高十度以上。而且,我听说鲁省那边也很少下雪啊”李玄终于明白雪原县为什么没有人愿意种大棚蔬菜了,这边冬季的气温太低了,而且雪也又多又大,这个大棚根本就不适应黑省冬季的严寒,完全是个样子货。
“要不,等气温升高了咱们再种莱吧那样就不会有问题了。”刘长利及时插话,想为张技术员解围。
“那我们等到春天再种菜多好,连大棚都省了!”宋忠在旁边听了半天,终于知道这大棚中的温度不是恒定的,而是会根据天气的阴晴和昼夜轮转而变化。黑省冬天的气候这么恶劣,估计这菜是种不成了,不由得有点着急。
“宋忠,你别乱说话,让我再想想,应该会有办法解决的”李玄看了看大棚中的地面。地面上的雪因为大棚内气温的升高化成了雪水,弄得大棚内开始有些泥泞。他又抬头看了看外面,发现自己家的房子烟窗正在冒烟。那是来自家帮忙的妇女在帮助李玄家生火做饭,准备招待来帮忙的村民。
“对了,温度不够可以用火,可以安一个火炉子取暖。不对,火炉子散热不均匀,还是在大棚里面砌一道火墙更好。”李玄主意已定。“我决定在大棚里面砌一道火墙,在温度不够时就烧火取暖!把大棚里的温度提上来。”
“什么你要在大棚内砌火墙这在说明书中也没有啊这能行吗”张技术员听到李玄的话后目瞪口呆,大棚还能这么玩呀
“说明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刚才看过了,这个大棚是根据鲁省的天气情况设计的,说明书也是针对鲁省的气候编的。既然到了我们黑省这里行不通,那就得改。有个古人曾经说过,不通则变,变则通。”李玄对自己的创意沾沾自喜。
“那在大棚里面砌火墙也不好看呀到时候市里来检查时肯定会挨批评!”张技术员还是感觉有些想不通。
“我可不管它好不好看!只要好用就行我建大棚是为了种菜吃,可不是为了迎接上级检查用的。”李玄说完,扔下刘长利和张技术员两人,直接找到老爸李大军,“爸,我问过县里来的张技术员了,这个大棚里面的温度在冬天不够高,可能种不了菜。咱们可以砌一道长长的火墙,天冷的时候烧一下火这气温就够用了。”
“哈哈你小子没白上学,这个主意不错,我也觉得这里的温度不够高,种菜有点勉强。有了火墙咱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李大军点了点头,直接找人安排砌墙的事去了。
李玄家在秋天时扩建过房子,还剩下不少水泥、砂子和砖。
而来李玄家帮忙的好几十个村民中,,会泥瓦匠的就有十多个。不会泥瓦匠的可以当小工,帮助和泥、搬砖。
“人多力量大。”几十个人忙活起来,很快就在大棚内建起了一条长长的火墙,灶台建在大棚里,烟囱建在大棚外面。
“生火了”宋忠抱来一大堆木头柈子,直接在灶台内点着了。
“咳咳”一股浓烟从灶台内返了出来,呛的宋忠直咳嗽。
“咦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烟会往回跑呢”李玄挠了挠脑袋,以为自己的想法失败了。
“没事,等烧一会儿就好了。这道火墙太长,刚砌好里面还有潮气,等这火头把潮气顶出去就好了。”村里的李瓦匠可是多年的手艺,非常有经验。
说话间,烟果然不再冒出来了,而是从大棚外面的烟囱中冒出了一股带着浓浓潮气的黑烟。
几分钟之后,黑烟变成了黄颜色,又渐渐的变成了青白色,大棚内的温度也越来越高。
“表哥,咱们成功了”宋忠在人多的时候,可不敢往李玄叫老大,只能以“表哥”称之。
“是成功了。就这温度,咱们想种什么菜就种什么菜”李玄感受了一下大棚内正在不断升高的温度,满意地点点头。
“这也能行!”刘长利看到被李玄改的面目全非的大棚眼前一亮,感觉有一个大好的机会就摆在了自己面前,如果不能好好利用就会抱恨终生。
………………………………
第299章 升官的机会
刘长利看向张技术员,张技术员也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刘长利,两人的眼中同时闪现出了一股火花。
这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穆丹市刚从鲁省引进的。市里主管农业的领导参观完鲁省的棚蔬菜基地后本来信心满满,想要大干一场。可是,在向下推广这项技术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不的阻力。
本地的老百姓对冬天种菜持有怀疑态度,虽然市里补贴了一半的资金,但是一栋大棚接近五百元的价格仍然不是一般农民能够了承受得起的,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风险。
雪原县十栋大棚的任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一直没有落下去。李玄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才从刘长利手中买下了这十栋大棚,还要再捐给本地贫困户十栋大棚。
前段时间,在大棚蔬菜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刘长利隐约听这个大棚的保温性能不太强,以前也在黑省的其他地市推广过,基本上没有取得成功。
可是,市里主管农业的领导一心只想着出成绩,不顾本地实际,从鲁省直接就购进了五百栋大棚,结果却砸在了手里。
刘长利本来还担心李玄现大棚温度不够会直接退货,没想到这子虽然年纪不大,头脑却特别的灵活,只是在大棚内砌了一道简单的火墙,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农村别的没有,泥瓦匠多的是,砌墙的砖也不用买新的,旧砖和石头都可以用,用不了多少成本就可以把这个日光大棚改造成暖棚,一举解决了大棚温度不够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的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遍地都是,都可以当作燃料,也不用花钱,只是多费点人工而已。在当时华夏国的农村,人工又是最不值钱的。
李玄不只是解决了自己家的问题,如水这种土办法在全县乃至全市推广的话,就可以彻底解决黑省冬季大棚温度不够的问题。这可是通过自己才现的新技术,如果推广开来,一定会得到县里甚至市里领导的赏识,到时候想不升官都难。
刘长利悄悄的把张技术员拉到一边,“张,你看李玄这个办法怎么样,能不能解决咱们这边大棚冬季取暖的问题”
“能倒是能,只是在大棚里面砌这么一道墙,感觉不是太美观。”张技术员挠了挠头道。
“这玩意美不美观的不是问题,只要管用就好!那你这个技术能不能在咱们全县推广?”刘长利忐忑不安地问道。
“应该能推广,只是具体技术参数还要收集一下。”张技术员是搞技术出身的,一切都以数据话。
“就是随随便便砌一个火墙,还需要什么技术参数”刘长利指着大棚中的火墙道。
“当然需要了。这个火墙的长宽高都需要测量,需要多少砖、砂石、水泥和人工也要测算,特别是使用什么燃料,能够产生多少热量,规定时间内可以将大棚内的温度提高多少度,更需要测算清楚。这在大棚里种植蔬菜可是一个技术活,蔬菜对气温十分敏感,冷热都会影响产量,甚至会使蔬菜受病。”张技术员解释道。
“我可不管这些技术参数。你难道没有从这项技术中现点别的什么吗”看到这个张技术员陷入技术参数中,刘长利只好出言点醒他。
“还能看出什么我感觉这个土办法不错,对提高大棚里面的温度很管用。”张技术员答道。
“就这些没有别的了”刘长利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本来刚才两人目光相接,刘长利还以为这个张技术员和自己心有灵犀一点通,想到一块去了。结果这家伙只是个技术宅,想的都是什么技术参数,对官场中的道道是一窃不通。
“对,就是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