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悠然剑神-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看到正殿门口多了两个守卫,灵机一动,从后面绕了过去,听着他们的对话。
“王大人,今日怎么有空来我宫中?”郑贵妃明知故问。
“贵妃娘娘,有一刺杀太子的疑犯在你宫中,小人怕伤害了娘娘,特来看看。”王之采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我宫中自有守卫,谢谢王大人好意。”郑贵妃并不买账。
“娘娘,只怕疑犯就在宫中。经过我的初步调查,主犯张差已经招供,案子牵扯到了你宫中的太监庞保、刘成,是这二人指使。只怕娘娘也脱不了干系,何苦为一个下人开脱呢?让朝中大臣都来这要人怕不合适吧。”
“你!”郑贵妃一时到没有话说,那么多朝中大臣都是偏向太子的,只怕这事真不那么简单。如果处理不好,自己就会前功尽弃。
“搜!查到嫌疑的人,立刻把人带走。”王之采大声地说。
“王之采!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搜我的宫?”郑贵妃有些发怒了。
“在下是封皇后娘娘之命,前来要人。皇后娘娘母仪天下,掌管后宫,难道贵妃娘娘想以下犯上?”
郑贵妃眼睛眯着眼睛,听到他说这话恨地牙痒,一时却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皇后怎么也比自己大一级,自己的地位确实是妃子。
夏芸听到这话,立即回到偏殿。果然她前脚到,后脚侍卫就来拿人了。
“快!把床上的嫌疑犯给我带走。”
“慢!”夏芸挡在众人的面前,“王大人,这不是什么疑犯,这是救太子的功臣。”
“夏姑娘,这是不是功臣,要经过审问。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你最好还是让开。难道,你想和疑犯是一伙的。我可听说,当时你也在太子的宫中,我可以说你也是刺杀太子的嫌疑犯。”
王采之心想,连郑贵妃都不敢说话,你小小一个魏忠贤的走狗能奈我何,“两人一起带走!”
“王大人,这是何必呢?”
正在关键的时候,来了一班人。走在最前面的是御史刘廷元,后面跟着太子内侍韩本用。韩本用不慌不忙地说,“当时我也在场,王大人是不是连我也一起带走啊!”
王采之听到韩本用这么说话,感到有些疑惑。心想:我这不是在为太子办事,怎么韩大人会出来阻挡。
韩本用当然知道王采之的用意,可是,熊倜是太子要用的人,这得跟王采之及时说明。于是说:“王大人有所不知,这个人是个忠勇之士,是此人救得太子安全,太子一定要用此人当自己的侍卫。”
王采之一听,这事复杂了,怎么办?皇后要自己来拿人,太子要保此人,郑贵妃还不知道是哪根神经出问题,也在保这个人。太子什么时候和郑贵妃联手了?
正在王采之进退两难的时候,御史刘廷元开口了。“这人出现在案发现场,理应带到刑部审问,夏姑娘也在案发现场,也走一走吧,免得日后有人说闲话。”
“皇…上…驾…到!”
正在吵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门外传来皇上驾到的喊声。
。。。
………………………………
110 皇上戏妃
四十出头的明神宗朱翊鈞有些微胖,一路走来,浩浩荡荡地跟随着一大群太监和宫女。
夏日炎炎,明神宗走进郑贵妃的宫中,坐在宫殿的正中央,小宫女不停地摇着扇子。
夏芸听到皇上驾到十分奇怪,皇上已经很久不出来了,即使有奏章也不知道上哪儿能找到皇上批阅。
明神宗本来就宠爱郑贵妃,他突然来郑贵妃寝宫这件事情不足为奇。奇怪的是,这个时候来,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正值响午,烈日当空。据夏芸所知,皇上这个时候应该在睡觉。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家见皇上来了立刻行礼。
王采之看到皇上竟然亲自来了,他知道皇上一向偏袒郑贵妃,他这个小官无论如何都敌不过皇上。但是事情如果办砸了,回去皇后那他也没法交代。他立即跟身边的小厮悄悄地说:“快去请示皇后娘娘。”
“平身吧!”皇上扫视一眼。
“皇上!”郑贵妃一脸媚样地笑着看着明神宗,脸上浮现一对可爱的酒窝,“臣妾给皇上请安。”
这声音酥酥麻麻地,夏芸听了忍不住又掉了一地鸡皮疙瘩。
“爱妃不必多礼。”明神宗赶紧走过去扶起她,“爱妃啊,我听说你刚才来找朕?”
“回皇上,臣妾刚才十分思念皇上,想着这夏日酷暑,请皇上来我宫中尝尝臣妾亲手做的酸梅汤。快!给皇上盛一碗来。”郑贵妃急忙让人拿来酸梅汤,亲自给明神宗端上一碗。
“爱妃啊,连日以来,炎热难受,朕胃口不开,你可有什么好菜,让朕开开胃啊。”
“有有有!皇上,今日就留在臣妾宫中用晚膳吧。臣妾亲自下厨为皇上做几样爽口的小菜,一解夏日酷暑。”
夏芸轻轻地摇摇头,看到郑贵妃的媚样,冷笑着。心想:我还纳闷,这女人怎么不多问几句,看一眼就走。以她的性格一定会把所有想问的,不想问的都问了。怎么会被一个小小的刑部王采之镇做了,原来是去搬皇上来了。
郑贵妃心知肚明,自己再怎么受宠她也只是个贵妃。她也知道这样带走熊倜,皇后一定会反扑,万一熊倜被他们屈打成招,铸成冤案,他必定摆脱不了干系。皇后娘娘的后家,家族势力庞大,郑贵妃抵不过她,最好的办法就是请皇上做主。
明神宗喝了一碗酸梅汤,郑贵妃连忙接过碗,然后给他使了个眼色,让他看看下面这些人。“皇上!这夏日炎炎,你是不是让诸位大人也解解渴呀。”
“对对对,爱妃说的对。就劳烦爱妃多上几碗,给诸位大人解渴吧。”
“是!臣妾遵命。”郑贵妃又一个媚笑。
皇上扫视了一眼,语气中有一丝的幽默,却又不失威严地说:“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怎么那么多人都在这?”
明神宗看到韩本用也站在人群中,说:“韩侍卫怎么也在这里,太子的安全谁在负责?朕听说前几日有人行刺太子,你还不加强戒备?”
韩本用听到皇上在问自己,低着头急忙说:“回禀皇上,臣正是为此事而来。”
“噢?”明神宗疑惑着说,“刺杀太子的人不是已经抓住了吗?你们该审案审案,该守卫守卫,都杵在贵妃宫中干嘛?”
还没有等韩本用回话,郑贵妃就抢先一步跟皇上哭诉。
“皇上,你可要给我做主。”郑贵妃刚才还妩媚地笑着给皇上请安,一眨眼之间,就眼泪鼻涕都来了。
她那“呜呜”的哭声像夜莺在叫,一滴滴泪水像一颗颗珍珠落在玉盘里,在明神宗的眼里就是古琴和萧声,两者合音,凑成一曲动听的旋律。
“哎哟哟,爱妃怎么了,怎么了?谁欺负你了。”皇上十分心疼地看着郑贵妃。
夏芸看到她的样子,背上又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心想:这女人一哭二闹的本事可算是到家了。不过,漂亮的女人不得不佩服,就算是哭,也犹如雨后桃花,格外娇嫩。
“皇上,有人说我派人刺杀太子?”郑贵妃抽噎着说,“你可要为我做主。”
“这怎么可能呢?”明神宗看着眼前的郑贵妃。她身批一件绿色的薄纱,皮肤显得格外晶莹剔透。白色的锦绣裹着胸,胸前一起一伏的颤动着,十分诱人。
“皇上,你可要为臣妾作主呀!”郑贵妃又强调一边,她滴着两颗泪珠,红润的脸儿在青绿色的衣裙衬托下,像一朵夏日的荷花。泪珠儿一滴滴的流下,恰似那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爱妃放心,朕一定为你做主。”明神宗拉着郑贵妃的手,“来来来,爱妃,我们上后院休息去。我们一边休息,你一边告诉我,你受什么委屈了。”
“皇上。”郑贵妃拉了一下皇帝的衣襟,斜眼看了后面一眼,示意还有一群人在后面。
明神宗看看下面站着的众人。“你们还在这做什么,没事都回去吧!”
“皇上,臣有事禀报。”王采之冒死开口了,再不开口回去皇后那儿也不好交待。
“王爱卿,有什么事?”
“皇上,贵妃娘娘宫中有疑犯,臣要带回去审问。”
郑贵妃示意一下夏芸,让她说话。
“皇上,臣也有事禀报。”夏芸知道有郑贵妃在暗中使劲,心里有了底气。
“夏姑娘,快快说来。”夏芸虽然没有郑贵妃的妩媚,却另有一种冰冷的美丽,明神宗对那些妩媚的妃子也看多了,看到夏芸心里突然感到像夏天的一道风景,心里感觉是那样的爽。
明神宗换了一个样子,很有兴趣地听着。
“回禀皇上,这是臣的朋友。也是王大人口中说的嫌疑犯!”
“噢?夏姑娘的朋友是刺杀太子的嫌疑犯?此话怎讲。”明神宗看着夏芸,很专心。
“前几日,他跟随臣来到皇宫,不慎走散。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在歹人刺杀太子的时候,及时救下太子。这事韩大人可以证明。”
韩本用本就是来请熊倜回太子的慈庆宫,太子被皇后限制,不能前来,让自己来保熊倜。
他心想:就算是请不回熊倜,也要保住熊倜的命。于是,连连点头说:“回禀皇上,正是如夏姑娘所说。”
夏芸示意熊倜,熊倜急忙跪下说:“草民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明神宗看到熊倜,全身都被纱布绑着,像个大粽子,不由得哈哈大笑说,“你这是怎么了?”
“回皇上,小人日前在街上,不知道为什么就被带到皇宫,受尽折磨,是夏姑娘救了在下。小人并没有刺杀太子。”
“那这样吧,王大人,你就把他带回刑部问话,然后据实来报。”
郑贵妃一听,这样的话,皇后一定会栽赃自己。她又看了看夏芸。
夏芸立即就反应过来说:“请恕微臣斗胆,此事关系重大,关系太子,牵扯贵妃。应该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
“那就依夏姑娘之言吧。三司会审。”
“皇上,微臣……”王采之又想说什么。
郑贵妃拽了拽明神宗的衣袖,明神宗头也不回地搂着郑贵妃进去了。
王采之虽然有话要说,但此时如果破坏了皇上的兴致,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了,也只好作罢。
。。。
………………………………
111 谁是真凶
熊倜被带到刑部,夏芸也跟着去。他们在刑部已经站了很久,依然没有开始审案。
御史刘廷元,刑部王采之,大理寺张大人一起来到刑部大堂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熊倜看着那三位大人,相互礼让,一会说刑部的主审,一会又说大理寺主审。推来推去,没有结果。
突然听到侍卫大声喊到:“皇上驾到!”
夏芸正在感到莫名其妙,皇上怎么来了?话音刚落,又听到另一声喊到:“贵妃娘娘到!”
夏芸嘴角微微上翘,心里顿时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明神宗被郑贵妃纠缠不过,只好又来到大理寺听审。他坐在大理寺的大堂上,看着众人说:“众爱卿可审问出来结果?”
“回禀皇上,正在准备审问。”王采之连忙回话。
“噢?怎么会这样说呢?”皇上立刻看了看王采之,“王大人,你是刑部主事,你来说说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啊。”
“启禀皇上,前几日有一男子闯入太子的慈庆宫,手持木棍要刺杀太子。幸好韩侍卫长赶到缉拿了太子,太子才幸免于难。而这名男子当时也在太子的慈庆宫,微臣看此人来历不明,定是同党。”王采之语气坚决。
皇上又把目光转向韩本用,说:“韩侍卫长你是当事人,你说说怎么回事?”
“回禀皇上,太子并不是微臣救的。是这位壮士救的。微臣赶到的时候,这位壮士正踩在奸人的背上。”
“噢?朕有些糊涂了。”皇上皱起眉头,“王大人说,这是刺杀太子的同党,韩侍卫说这是救驾的功臣。我怎么有点糊涂啊。”
皇上又看了看御史刘廷元,说:“你是御史,你说说这个是怎么回事。”
刘廷元向皇上行了个礼说:“回禀皇上,据臣初步调查,手持木棍闯入太子的宫中,意图刺杀太子的人叫张差,是蓟州井儿峪人,语言颠三倒四。”
刘廷元又看了看熊倜说:“此人姓甚名谁,微臣还不知道。只听说,当时太子快要被刺中的时候,此人及时出现,擒拿歹人救了太子。至于此人与张差是什么关系,和其他的线索,请恕微臣无能,还没有查清楚。”
“没查清楚继续查啊,为什么不继续查了。”皇上有些奇怪,语气中有几分生气。
刘廷元看了一眼王采之说:“臣也想查,臣只查到这,王大人就把犯人接走了。刑部提人,我们是不能过问的,之后的事情就由王大人接手了。”
“王采之,你又查到了什么。”皇上皱着眉头看着王采之。
“刘大人说的句句属实,后来在微臣的调查下,张差招供说,是贵妃娘娘手下太监庞保、刘成指使。”
郑贵妃一听他居然把名字都说出来了,还把矛头直接指向自己,于是又在旁边小声抽泣。
“噢?有何证据。”明神宗听到郑贵妃的哭声,知道她想说什么,又看着王采之。
王采之继续说:“如果没有关系,那么贵妃娘娘为何要偏袒此人,还把此人带回宫中。”
郑贵妃眼看再不反击,就晚了。她看了一眼夏芸。夏芸立刻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回禀皇上,臣有一言不知道当说不当说。”夏芸向皇上行了个礼说道。
“夏姑娘有何话要说啊?”皇上又把目光转向夏芸。
“这位公子,名叫熊倜,是微臣的救命恩人。微臣得知,熊公子有难,特意求贵妃娘娘帮在下还这个救命之恩的。微臣可以用性命担保,此人跟刺杀太子的歹人绝对不是同党。”
“噢?”明神宗看了看郑贵妃。
郑贵妃趁机说:“皇上,就是因为臣妾看夏姑娘的报恩之心感动了臣妾,所以就帮这个忙。没有想到就有人污蔑臣妾,说臣妾要刺杀太子。”她说着说着又哭起来。
夏芸看此情景,要立刻让皇上更加相信自己的话。“皇上,刚才韩侍卫也说了。他去的时候看到的是熊公子已经缉拿了歹人。如果熊公子要刺杀太子的话,为什么还要帮太子缉拿歹人?”
“姑娘此言诧异。”王采之打断了夏芸的话,“若是歹人因为看到宫中的侍卫多了,两人刺杀太子不成功又难以逃命,因此就先保住一人,来日方长再伺机行动。”
夏芸嘴角微微一翘,冷笑一声说:“王大人真不亏是刑部主事,这么高的计谋都能想到。”
她鄙视了一眼王采之,继续分析道:“我事后问过熊公子,他跟我说,太子有意让他做太子的贴身侍卫,被他拒绝了。如果熊公子真想刺杀太子,这样大好机会为什么不答应,等到日后有机会了,再下毒,或者用其他方法嫁祸给别人不是更好?”
皇上听了夏芸的话,连连点头。
夏芸看到皇上的表情,心里有了底,说:“据微臣看,此事跟熊公子没有多大的关系。若皇上觉得微臣的话不可信,请皇上问问太子,太子不可能保一个要杀自己的人。”
“此案就这样结束吧。这件事情跟贵妃娘娘没有关系。是那个叫什么差的刺杀太子,熊公子去救的。”明神宗想迅速解决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就算这个人不是杀太子的帮凶,那这件事情也跟郑贵妃脱不了干系。”皇后从屋外走了进来。
太监急忙喊:“皇后娘娘驾到。”
皇后给皇上行了个礼,说:“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皇后怎么也来了。”
“臣妾听闻,吓得臣妾直冒冷汗。自从皇上立太子一来。先后发生多少事情。之前的妖书案,现在又有人手持木管要刺杀太子。”皇后说着,看向郑贵妃:“臣妾知道,有人一直想让自己的孩子做太子,所以就要谋害太子。”
“姐姐这是说的那里话。”郑贵妃带着哭腔继续说,“无凭无据。”
“皇上,您也知道太子并非我亲生,我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大明江山稳固。女真一直在边疆骚扰我百姓,此时要是国本动摇,外族趁机侵犯,可怎么是好啊。”
皇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继续说:“臣妾并不是有心诬蔑贵妃妹妹,实在是因为王大人从犯人口中审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所为。我这只是帮皇上分忧,整理后宫罢了。”
夏芸在旁边听到这话,再看看皇后的表情。在心中感叹道:宫里的女人啊,个个都会演戏。比戏子演的还真几分。谁不知道庞保、刘成是郑贵妃的心腹,把罪名栽在这两个人身上,郑贵妃也难逃干系啊。
皇后这样一来,刚才占得上风又被她压了下去。
皇后走到熊倜身边,看了看熊倜,又看了看夏芸。
“启禀皇上,臣妾有话要问这位公子。”
。。。
………………………………
112 熊倜反击
熊倜看着皇后围着自己,面无表情地左看看,右看看,许久之后终于说:“请问这位公子,你说你不是刺杀太子的嫌疑犯,那么你为何来到宫中,又为何去到太子的宫中?”
熊倜一听脑袋又大了,谁来都问这个问题。他看也不看皇后,满不在乎地说:“刚才芸儿不是说了吗?我不想再重复了。”
“大胆刁民,岂可这样跟皇后说话。”王采之冲着熊倜怒吼道。
夏芸看着熊倜的样子,忍不住微微一笑。这家伙真是的,没想到皇后都敢顶。
“这位公子,我对案情并不了解。请您再重新陈诉整件事情的始末?”皇后还是不失优雅,很有礼貌又不失威严地说。
熊倜看了看她,心想:这老巫婆干嘛要我再说一遍,难道是怕我说的和芸儿说的不一样?好像不说还真过不去这一关。
“好吧,你听着。”熊倜把夏芸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没有丝毫破绽。
皇后仔细地听着每一个字,跟夏芸说的确实一模一样。皇后刚才来的时候,就已经躲在门外听着里面的对话,她这样问只是想证明一下两人说的是不是一样。
“听公子的口音不像是京师之人,夏姑娘经常在京师,请问公子是如何救夏姑娘的?”
熊倜想要开口,皇后又说,“等等,上笔墨。”她转头看看夏芸说。“请夏姑娘把熊公子是如何救你的事情先写下来。”
夏芸看到纸笔,心想:这皇后真是诡计多端,心狠手辣。要是我写的和熊倜说的不对。那就会被她抓到小辫子。
夏芸没有办法,不写又不行。写多了也不行。她只好写下第一次在京师之时,被熊倜所救的事情。
她写好之后交给皇后。
皇后却说:“不,交给刘御史,让他查对。”
然后又看着熊倜说:“公子请说。”
“我当初来京师的时候,看到夏姑娘被三个黑衣人追杀,我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了夏姑娘。从此之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皇后看了看刘御史,问:“刘御史,他们二人说的是否一样?”
“回禀娘娘,熊公子说的,与夏姑娘写的确实一样。”
皇后一听脸上又不开心了。她又继续问:“熊公子你并不是京师之人,你来京师做什么?”
夏芸一听,皇后问这个问题,要是熊倜把熊家庄的事情说出来,不知道会引出什么麻烦。
熊倜不屑一顾地笑了笑说:“我姓熊,熊当然是从森林中来。”
“哈哈。”大家听到他说这句话都哈哈大笑起来。
皇后一听,眯着眼睛看着熊倜,流露出一种不怀好意的眼神。“皇上,就凭他这句话,他就是可疑分子。如果是正常的人,为什么不敢透露出自己是哪里人士。”
夏芸听到皇后娘娘这样问,熊倜又这样回答,心里不由盘算了一下,不知道皇后心里又打算卖什么药。“回皇后娘娘的话,熊公子是江湖中人,四海为家。”
“夏姑娘,没问你,你急什么?”王采之不失时机地拍着皇后的马屁,“熊公子,娘娘在问你,你家住何处?要是说得清楚,证明你是好老百姓,也许可以洗清你疑犯的罪名。”
熊倜看到王采之那张脸,又想起在密室里面王栋对自己的种种折磨,脑子被仇恨充满了。看样子两个人是一个鼻孔出气的。熊倜忍不住甩了一个白眼给王采之。
“是啊,你家住哪?为什么到京城来。”明神宗也发问了。
“自己家住哪里?”熊倜回想着个问题。
他从小在深山老林长大,和烟岚一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是……就是眼前这些人,让自己没有家,没有爹娘。要不是师父从王府把自己救出来,现在还是王爷府的奴隶吧。
熊倜又想:那我原来的家是在楚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