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然剑神-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芸低着头,脑子十分清醒,皇后一会肯定要问话。她会问什么,该怎么回答。自从他们两都被带来的那一刻,夏芸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皇后看了一会,大家脸上的表情都不对,她虽然没有看到自己的表情,也能感觉到自己的表情也是怪怪的。

    在场的人她的地位最高,而且事情还是在她的地盘上发生的,怎么她也要先开口说话。

    “你们俩谁先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后看着他们二人,终于发话了。

    王栋和熊倜相互看着,两人一起冲着对方说:“他是贼!”

    “你才是贼!”他们俩又同时说。

    两人都愤怒地看着对方,恨不得要把他们都吃了。

    王栋看着熊倜这副样子又想起刚才莫名其妙就挨了一脚。两次被打都是趁自己不注意的时候就被攻击了。

    他想着想着忍不住,一掌向熊倜打去。

    熊倜急忙蹲下躲过王栋一掌,同时用脚横扫,攻击王栋的下盘。

    王栋跳起来,一掌又向熊倜的背打过去。

    熊倜迅速趴下,从王栋跳起来的空隙中滚过去。

    王栋转过身,一掌又向熊倜的胸口打去。熊倜抓住王栋的手腕,向下撇,顺手打在他的腰上。

    “别打了!王栋住手。你,你也住手。”皇后有些发怒,“你们两在我面前还大打出手,太不像话了。”

    她亲眼看着是王栋先跟熊倜动手的,这弟弟真是太不争气了。她本来是想让王栋先说话,这下在众目睽睽之下,她只有让熊倜先说了。毕竟,她还要装作不知道王栋在自己宫中。

    “你先说。”她看着熊倜,“你不是去方便吗?怎么跟王大人打起来了。”

    “草民回禀皇后娘娘。草民是去后面方便了。可是当草民出来的时候,看到此人在院子里面鬼鬼祟祟地。然后还跑到一间屋子的窗边偷看什么东西。”

    熊倜心想:必须恶人先告状,不然让王栋反扑就不好说话了。熊倜用眼角看看王栋,好像在说就你会恶人先告状,我一样会的。

    他继续说:“草民一猜想此人一定是贼,肯定有什么目的。虽然草民不是皇宫的侍卫,但是保护皇后娘娘的安全也是草民的义务。于是,草民就冲过去,打算把他抓住。没想到,打过以后才看清楚此人就是……请求皇后娘娘发落。”

    “你放屁!”王栋接二连三被熊倜欺负,点燃了心中的怒火。

    “启禀皇后娘娘,微臣是看着他们两从大殿出来之后,又跑到后院。接着又看到他们溜进了你的寝殿。然后在你寝殿里面,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皇后一听,大惊。表面上她虽然要故做镇静,心底里她肯定相信王栋的话。王栋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只是,他们去自己的寝殿找什么呢?

    “你胡说!”熊倜及时制止了王栋的话说,“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去皇后娘娘的寝宫。谁能证明你说的话是真的。”

    熊倜毫不退让,还步步逼近。眼睛直视王栋。

    “你……”王栋确实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熊倜进过皇后的寝宫。

    “我还有人能证明,你确实偷看了。”熊倜看看夏芸说,“夏姑娘,你刚才是不是也看见这个人鬼鬼祟祟地在窗边偷看什么?”

    “这……”夏芸迟疑了一下。

    “夏姑娘,没事。不用害怕,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皇后娘娘一项都是秉公执法,不会徇私包庇的。”郑贵妃一看这架势,自己又占了上风,心里十分高兴。她猜想:夏芸似乎在估计王栋的身份不敢多说。

    “是!微臣遵旨。”夏芸这下得到了郑贵妃的支持,那就更要抓住机会把事情大肆渲染一番。

    “回皇后娘娘的话,当我告诉熊倜出恭的地方之后。因为男女有别,我就只有在院子里面等。等熊倜解决事情之后,我们正打算回大殿之时。熊倜忽然指了指皇后娘娘寝殿的方向。”

    夏芸开始把整个过程描绘得更加逼真地说:“微臣顺着熊倜指的方向看过去。发现一个人正鬼鬼祟祟地看着什么。微臣正要动手去抓。熊倜拦住我说,他之前似乎冒犯了皇后娘娘,让微臣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熊倜听到着,心里不仅想:芸儿真是心有灵犀,这一说把事情说得更逼真了。一会看王栋还怎么说。

    夏芸继续说道:“微臣心想,虽然保护皇后娘娘的安全是微臣的职责。但是让熊倜去抓,似乎也是一件好事。俗话说:君子有成人之美,夏芸为何不让他证明他对皇后娘娘的忠心。”

    “你当时难道没有看到是王大人吗?”皇后对夏芸的话不怎么相信。确切地说根本就不信。

    夏芸又补充道:“当时距离有些远,微臣没有看清楚,也不会想到是王大人。之后,我就同意了熊倜的想法。熊倜看我同意了就冲了过去。等我也过去的时候,才发现是王大人。”

    “那你为什么不阻止他们。”皇后咄咄逼人地询问道。

    “皇后娘娘,不是微臣不阻止,而是还没有来得及。等我过去的时候,侍卫也就正好过来。”

    夏芸和熊倜说的话,毫无纰漏,字字有理,让皇后不得不相信。

    王栋一看着架势急忙补充道:“你们两就是在编瞎话。”

    熊倜又看着王栋:“王大人,药不能乱吃,话也不能乱说。你说我们编瞎话有什么证据?”

    “这……”王栋不知道怎么说,“我亲眼看到的,这就是证据。”

    “那我还亲眼看到你鬼鬼祟祟地在皇后娘娘的寝宫,不知道要干什么,”熊倜加快了说话的速度,同时身子向王栋的方向倾斜。

    王栋没有说话,仿佛被熊倜的气势压住了。

    “那好,我再问你。你来见皇后,为什么不走正殿,要在后院鬼鬼祟祟的。如果你行的端,做得正。那又害怕什么。你分明就是不怀好意,居心叵测!”

    熊倜说话的速度越来越快,他继续说:“正好被我和夏芸无意之间撞见。你事情败露想要杀我和夏芸。所以尽管刚才在皇后娘娘面前,你也顾忌不到许多,狗急跳墙,对我大打出手。”

    “你……”王栋说话有些结巴,“皇后娘娘是我的亲姐姐,我为什么要对她图谋不轨啊。我的动机何在?”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熊倜摇摇头,停了停又说,“我又不是你肚子里面的蛔虫。”

    “是呀!王大人,虽然你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可是也不能擅闯后宫。”郑贵妃又阴阳怪气地说着,“最近宫里事情多?王大人,难不成前几天刺杀太子的事情,就是你在后面暗中指使?”

    “怎么可能!我怎么会刺杀太子呢?”王栋有点着急了。

    “那你告诉我,你要见皇后的话,为什么不走正殿。”熊倜又抓住这个问题不放。

    王栋无话可说,他顿时像霜打的茄子蔫吧了。

    皇后听到这话,有种哑巴吃黄连的感觉。是她让王栋躲在后面先不要出来。她现在总不能说是自己叫王栋不要出来的。

    如果这样一说,郑贵妃他们肯定就会说,为什么要躲着不见他们。事情就会越说越复杂。

    她总不能告诉郑贵妃,她和王栋在密谋陷害她。不想被他们撞见。

    郑贵妃语气很强硬地说:“王大人,你擅闯后宫。此事非同小可。你不仅是皇后娘娘的弟弟,还是锦衣卫指挥使,整个皇宫的安全都在你的手里。不行,此事一定要奏明皇上,请皇上裁决!”

    郑贵妃不知道皇后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必须先下手为强,把事情闹到皇上那,绝对只会对自己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此事,就这样算了吧。我看也许是场误会。”皇后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行!此事关系到皇后娘娘的安危,甚至关系到整个皇宫的安危,怎么能就这样算了。”郑贵妃得理不饶人,她好不容易抓到这样一个机会。

    前几天因为梃击案的事情,自己受了不少委屈,还死了两个心腹。这下有了反击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郑贵妃又看了看寿宁,说:“公主自从回来还没有见过你父皇吧。走,你也一起去给你父皇请安吧。”

    她说完又立刻说了两个字:“把他们都带走。”

    郑贵妃语言犀利,皇后想说什么又没有办法,她的脑子一时间没转出什么花招。郑贵妃也没有留出时间让她好好想想,只好跟着他们一起去找皇上。

    。。。
………………………………

136 神龙见首不见尾

    六月的京师气温是最高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树上的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吵着,让人很烦燥。

    偶尔有一丝微风吹过,却依然伴随着炎热的空气。

    上书房门口,太监们脸上挂着汗珠子,“嘀嗒嘀嗒”地顺着脸颊滚下来。他们时不时松松领口,时不时又挠挠已经被汗水侵湿的头发。

    尽管天气很热,也不能随时走动。时刻都要准备着等到明神宗的召唤。

    明神宗正在上书房,他的屋子里面有一个神秘的客人。这个客人不是别人就是潜龙。此刻的潜龙取下了面巾,全天下只有这里他才会取下来。这是表示对皇上的尊敬和爱戴。

    “前几天宫里发生的事情,你知道了?”明神宗语重深长地说。

    “知道了。”潜龙回答道。

    “你怎么看?”事发的时候,明神宗就想询问他的看法,可是当时他并不在宫中。

    “此事的幕后主使者一定不会是郑贵妃。也不一定是皇后,也许是东林党。”潜龙推测着,表情很凝重地说,“东林党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啊,轻不得重不得,急不得缓不得。”

    明神宗叹了口气说:“是啊!虽然此事在宫里已经结束了,但是事情背后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关于国本之争衍变出来的事情,不是一件两件了。”

    明神宗又看看眼前的潜龙,仿佛想起什么,说:“从三十年前的二皇子夭折,到后来的妖书案,再到现在的梃击案。我担心再这样下去,还会有更大的事情发生。”

    “是……”潜龙看着皇上叹气的样子,心里有愧疚,跪下说,“不能为皇上分忧。”

    “不是你的错,你已经为我做了许多事情了。”明神宗看着潜龙,扶起他,“很多我不能出面的事情,你都在替我做。你已经很优秀了!”

    潜龙也感到事态不好控制,这一切的根源历来就是国本之争,如果福王不在京城,国本之争就会失去最初的理由。

    他思考了一会说:“要解决此事其实并不难,眼下既然已经封大皇子为太子,就让他做好太子之位。可以把福王调离宫中,让他去河南王府。”

    他停顿了一会继续说:“这样就解除了他们的担忧,皇后娘娘也好,东林党也好,都没有借口闹事。只是母子分别,郑贵妃那也许要哭诉几日了。皇上多安慰安慰就没事了。”

    明神宗看了看潜龙的眼神,他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母子分别?你可否想见见她!”

    “想!”潜龙很坚定地说,然后又补了一句,“但是不见。”

    “为什么?”

    “见了还是要分开,那不如不见吧。”潜龙很惋惜,也很无奈地说,“就别在增加无谓的伤感了。”

    “是朕亏欠你的,让你受委屈了。”明神宗也有些伤感。

    “皇上说的哪里话,一切以国家为重。那我先告退了。”潜龙行了个礼准备告退。

    “等等!还有一事。”明神宗又吩咐潜龙说,“东林党的势力越来越大,你在江湖上行走,要多查一下他们的事情。此外,魏忠贤这个人可以暂时不杀,他还有用。”

    明神宗走到潜龙的身边帮他捋了捋头发说:“江湖险恶,你一定要留心。”

    “嗯!我会处处小心。”潜龙继续说,“噢,对了,差点把重要的事情忘记了。我这次从山东方向来,那边旱情严重,还请皇上早日做决定,以免百姓受苦。”

    “灾情如何?”

    “山东一带,自三月以来久旱,贫民乏食,盗贼四起。北直隶也久旱不雨,通州、三河等处民饥无食,不少人以抢劫为生,社会秩序日益混乱。”潜龙感叹道,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朕已经准山东巡抚钱士完为此请发银进行救济,以及蓟辽总督薛三才的请求,诏发通州仓米七万石救济饥民,发临清、德州二仓米十万石平粜,并发北直隶各地备荒米以及收买邻近丰收地区的杂粮,资助饥民,克服灾荒。”

    “皇上英明!我在此替天下百姓谢谢皇上。”

    潜龙立即跪下。明神宗伸出手去扶起,有些失落地说:“如果你能经常在朕的身边,那该多好。”

    “皇家的悲哀天下人不知情。”潜龙更加伤感。

    “对了,前几天还出一件事情。”明神宗说着,递给潜龙一个折子。

    潜龙打开一看:据浙江嘉兴府嘉善县报告,万历九年丈量田土时,该县豪富大户朱灼(均)等人贿赂经理人员,隐瞒田土三万三千五百亩,诡寄于嘉兴、秀水两县。“全不输粮,以致概县摊赔”。业经本县查明,请命户部督促该省抚、按官严加查勘,限期上报。并正豪强飞诡之罪,以苏小民赔累之苦。

    潜龙看完,惊讶地说:“万历九年到万历四十三年,长达三十四年。这事这么久了,怎么才有人上报?”

    “下属官员胆子真大,居然敢隐瞒那么多,那么长的时间。真是可恶!你迅速去给我查一下,此事一定要严办。”

    “等等!”明神宗想了想又说,“此事不及,一时半会也查不出什么?你走的时候从山东这边走,顺便收拾一下那些小毛贼。”

    潜龙与明神宗还没有说完,就听到外面有太监扯着嗓子喊。

    “皇后娘娘驾到!”

    “郑贵妃娘娘驾到!”

    “王栋王大人到!”

    “夏芸姑娘到!”

    潜龙一听,来了那么多人,这下出不去了。他看了看后面的屏风说:“我先去躲躲。”

    “快去吧!”明神宗又嘱咐道,“千万不要发出声音。也不要出来。”

    “传!”明神宗回答道。

    皇后、郑贵妃、王栋、夏芸、熊倜、寿宁公主浩浩荡荡地进来了。

    “臣妾给皇上请安。”

    “微臣给皇上请安。”

    “草民给皇上请安。”

    “寿宁见过父皇。”寿宁公主一看到皇上就很高兴地说。

    “哎!寿宁来了,快给父皇看看。”明神宗最喜欢寿宁公主,每次来,他心情都会好很多。

    寿宁跑到明神宗面前,又看了看后面的人说:“父皇,你还是先……”说着她指了指她身后的五人。

    “你们怎么了,今天怎么都来了。”明神宗好奇怪怎么一下来那么多人,“难道又发生什么事了?”

    在他脑子里,这两个女人同时出现的时候,必定有什么事情发生。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谁说话。

    明神宗看了看,说:“寿宁,你告诉父皇发生什么事情了。”

    寿宁公主把刚才熊倜和夏芸,以及王栋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寿宁公主说话的时候,熊倜一直盯着皇后,他知道皇后一定会在心里暗做打算。

    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皇后袖口边露出一块晶莹剔透的东西。

    熊倜手轻轻地握了一下,五个字闪现在心头:极北寒冰玉。怪不得刚才没有找到,原来她随身带着。不行,一定趁此机会。就算偷也要把它偷到手。

    熊倜又开始计划着如何行动。

    。。。
………………………………

137 灵机一动

    熊倜心里盘算着:这里那么多人,要靠近皇后是不容易的。要不然就找个机会把皇后推倒,玉就趁机掉下来。可是找什么理由呢?不过这个计策不怎么好,如果把皇后弄出什么事情来,反而吃不了兜着走。

    熊倜又陷入了沉思,必须想办法让皇后自己把这块玉说出来。有什么理由能让皇后自己拿出来呢?

    他眼珠一转,有了。

    熊倜突然又跪下,脸上的表情让人感到他一定有天大的冤枉。“皇上,草民有事要说。”

    明神宗在梃击案的时候就认识熊倜了,对他印象很深刻,特别是他在大殿之上分析的那些推理,很有逻辑性,是个不错的人才。

    “你伤势还没有痊愈吧,站起来回话。”明神宗说。

    “草民谢皇上隆恩。”熊倜站起来,“草民原本有块宝玉,此玉晶莹剔透,可祛热解毒,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草民自从得到之后就一直带在身边。可是……”

    “可是什么?”明神宗见熊倜没有说话,继续询问道。

    “草民不久之前曾经被王大人秘密关押在锦衣卫的密室之中,那时候草民受尽酷刑,昏昏沉沉不醒人事。谁知道醒来之后,就发现玉不见了。”

    熊倜说着目光看向王栋。

    明神宗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王栋。

    王栋一看皇上也看着自己,着急地说:“你这意思是我偷了你的玉?”

    “王大人,我可没有这样说。你这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熊倜鄙视地看了一眼王栋。

    “王大人,可有此事?”明神宗看着王栋,严肃地说。

    王栋急忙跪下说:“回禀皇上,臣……”

    他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你就说是不是你拿的!”明神宗也看出不对劲,继续逼问。

    王栋心想:此玉现在在皇后手中。我是要承认或是……反正怎么搜查都搜查不到我身上。王栋说:“决无此事!”

    熊倜对于这个答案一点也不惊讶,他早知道王栋会这样说。他又补充道:“此玉现在是草民准备献给郑贵妃娘娘的。微臣日前遇难,承蒙娘娘出手相救,才捡回这条命。”

    “噢?难得你还有此心。”明神宗赞叹道。

    “这么好的东西,你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呢?”皇后不相信地说。

    “皇后娘娘!您有所不知,此玉虽然好,可是……”熊倜故意卖起关子,“有一个很不好的地方。”

    “什么不好的地方?你倒是说来听听,不要装神弄鬼。”皇后手中握着这块玉,她只听说了这块玉好的地方。没有听说不好的地方。现在熊倜说有不好的地方,她有些迷信,怕此玉恰巧对自己不利。

    “皇后娘娘,您有所不知,这块玉是在极北地带几百米的地下挖出来的,挖出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

    熊倜看了一眼周围的人,眼神突然收敛,装着一丝神秘地继续说:“此玉,当时是极北寒宫的宫主在修建极北寒宫的机关中挖出来的,他觉得稀奇就用来做极北寒宫的镇宫之宝。可是不想啊,这块玉也给极北寒宫带来了灾难。”

    “什么灾难?”皇后一听到灾难神经立刻紧张起来,这玉如果真的不祥,那岂不是也会为自己带来灾难?

    “这玉一出来,江湖上有一门派叫火神派,为了得到此玉,居然阴差阳错,老掌门无缘无故地死了。后来,极北寒宫的宫主又把此玉偷回去,不久,也被人杀死了。”熊倜说着还冲皇后做了一个被杀的姿势,“他最后不仅被杀,而且还被火烧得面目全非。”

    熊倜边说边加重了语气。“后来啊,这玉又在他儿子手中,结果啊。仇家为了寻找这块玉,杀到极北寒宫,把极北寒宫整个宫殿都给捣毁了。”

    他越说越来劲,用恐怖的眼神看着皇后说:“皇后娘娘,您说这玉是不是不祥啊!”

    “那如此不祥之物你怎么能献给贵妃呢?”明神宗担心郑贵妃说道。

    熊倜看着皇上又说:“这个皇上您就不知道了。草民后来无意之中得到此玉,虽然它是个宝物,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我就请一个登高望重的先生看看这块玉到底有什么玄机。”

    熊倜继续说:“据说此人是王守仁的徒弟,得伯安之真传。此人名叫王重生,江湖人称王神仙。”

    明神宗听到这个名字很耳熟,忽然想起来他是前朝的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亦称王阳明。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熊倜边说边在这几个人中转悠,他转到夏芸身边,小声快速地说:“皇后属什么的?”

    夏芸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熊倜又转到夏芸的前面,看着夏芸。

    夏芸立刻回答道说:“兔。”

    熊倜又转过来,对着皇上说:“后来那个王神仙跟我说,这玉其实没有什么,只是要选主。这玉跟一些属相犯冲,犯冲的主得到此玉,必定遭遇不测。”

    “什么属相犯冲?”皇后越听越害怕。

    “卯兔。”熊倜特意强调了一下。

    “为什么跟卯兔犯冲呢?”皇后不死心继续问。

    “玉要水养,此玉在北方挖出来的,北方本来湿气就重。此玉得水养,白如羊脂,是极好的宝物。卯为木,水生木,也要水养。卯兔之人得此玉,就好比同此玉在相争养命之本。必定有一方要受损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