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云长歌-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你怎么想,她都已经有了伴侣了。”
“所以我找上了师叔,”青广盯着默不作声的冯亮,“难不成,师叔就算看上那个许飞也看不上我?”
“不是我看上谁,而是他们两人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不由他人做主。”
青广长袖一挥,表情变得冷厉,“我不管!也不在乎!他许飞不过是近水楼台,有什么值得小雨喜欢的,论本事和心思,我强他十倍百倍。”
冯亮无奈地摇了摇头。
“所以我有些事想请师叔帮忙。”青广脸上的笑容完全消失,像是命令一般说道。
“我不会插手你们之间的事。”冯亮不卑不亢。
“哼!”青广冷笑一声。
“遭了!”冯亮心中一紧。
青广嘴角微微翘起,“这可是师叔你自己说的!”
“你想耍什么手段?”
“呵呵!总之师叔你不要插手就对了。”
……
话说刘云离开天都后,径直地飞往斥候群山。
和许飞说的一样,现在这边盗匪成群,行事十分猖獗,好在实力并不高,御气境以上的武者并不多,能够御空飞行的,他是一个都没有见到。
虽然他不惧这些盗匪,不过普通人就遭殃了,一些打猎、采药、伐木还有经商的队伍,如果没有高手照拂,遇到匪类几乎是被扒得底朝天了。
这些盗匪大多是兽乱之后才兴起的,行事会有所顾虑和收敛;也有不少是本来就存在于这附近,这类人的某些行径在刘云看来就是丧尽天良了:杀人越货,奸污女子,无所不用其极。行迹之恶劣,手段之歹毒,令人发指。
来到斥候山脉十几天时间,刘云手下的亡魂已经不下二十条了,这些都是被他撞上,而非主动去搜寻的。
不过刘云此行的目的并不是要肃清周围的环境,凭他一个人还远远做不到。
由于地形的限制,这个方向的木材大多会被送往天都,不过不会直接进入三城。木材经过处理后,会被送到附近的城市。
斥候山脉的木材优良,供应充足,所以尽管上古林被封锁,天都附近的城池对于木材的需求并不紧迫。
然而岐山和天都相距甚远,远水解不了近口渴。而都梁郡附近的木材矿石大多源自上古林和岐山,其他城池自顾不暇,就算下了限制土木的禁令,依旧无法完成岐山城的恢复和重建。
要想重建岐山城,砖瓦石料都好解决,唯独木材,几年下来,依旧不知从何处取得。
岐山城中现有的建筑,除了当初残存下来,以及部分靠着从废墟中回收材料建成的,其余大都是由土石垒成。
新任城守曾派人去北国研究土石建筑,不过气候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加之建筑技艺的不成熟。尽管城中大多数居民都有了住处,不过整个岐山城看上去依旧破落凋败,如同末日后的废土一般。
………………………………
第七十三章 说干就干
要想重建岐山城,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木材问题。
斥候山脉最西端距离岐山城五千多里,比岐山到天都的八千里少了一些,但也绝对算不上近。而且两地山水相隔,想直接把斥候山脉的木材送到岐山,无异于痴人说梦。
刘云在两地来回飞了两三趟,发现斥候山下的怒江蜿蜒回环,一路向西,在都梁郡穿境而过。沿江而下,最近的地方离岐山城也有一千多里。
怒江下游和穿过岐山的洵江汇合,然而顺着洵江往上,又有几处陡峭的瀑布。顶着罡风,刘云飞到更高的空中,发现两条江流在上游某个地方相互靠拢,最近的地方只隔了十几里。
不过那地方多是湿地沼泽,人迹罕至,若是不会飞行,行动起来十分地不便。
刘云量了量,“十三里,若是让武者来挖……”
从头到尾再飞了一遍,确保中途没有其他意外,刘云再次来到了岐山城,找到了新任城主,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十三里……”老城主在兽乱中战死,新城主同样参与了守城,受老城主的感染,主动接手了这个烂摊子,这几年费尽心血,却没有让情况得到好转,早已没了当初的激情和热血。
“就你说的那种地方,至少要御气境的武者才具有自由活动的能力,以现在岐山城的状态,一百个都招不齐,以这点人数去,怕是不太现实吧。
“就算是挖通了,从斥候山脉把木材运过来,这五千多里,费的功夫已不是一点半点。而且以岐山城目前的财力,有了木材又怎样?依旧于事无补。”
刘云没有说话,径直地飞向萧家的据点。
“重建岐山城,”老管事长叹一声,“哎!我萧家也想呐,不过少侠说的这些工程,实在有些庞大,就算没有经历此次变故,对我们萧家也是件伤筋动骨的大事。”
刘云再次陷入沉默,计划还未实施,就遇到如此多的麻烦。就在他思索该向何方寻求帮助之时,老管事再次开口:
“不过,若是少侠愿意助我们萧家走出困境,事态或许还有转机。”
“让你们萧家重回天都,接回你们家主?”
老管事点了点头。
“这事不比重建岐山城简单。”
“只是拼一个希望,我们现在之所以还在岐山城,就是想要以手上有的东西,联合到更多的力量,财、力,我们都有,也正是现在整个青云所缺少的东西,尤其是岐山。”
“我能做些什么?”
“少侠不必妄自菲薄,你的来历我了解过了,道院几十年来武道天赋最好的弟子,守卫岐山最亮眼的新星。”
“亮眼?”刘云有些诧异,“所有人都在浴血奋战,誓死抵抗,何来亮眼一说?”
“此言差矣!”管事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不瞒你说,岐山守战我后来也赶到了,少侠的英姿是有目共睹的。”
刘云不置可否,真正的英灵都死在了战场上。“哼,或许吧。”
“少侠可记得萧狂澜?”
“他也是你们萧家的人?”
“不瞒你说,他是我的儿子,我们身上虽然没有萧家的血脉,不过生来便跟着萧家姓了。上次你来岐山城之后,我向他打听过你。狂澜他作为行武院之人,对少侠你崇拜有加,二十出头的年纪,能和御气后期的太子打得不相上下。”
“这其中有其他的缘由,不说这些,说一说你们条件。”
“当然,这不是少侠一个人的事。重建岐山城和复兴萧家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少侠有勇有谋,刚才的计划我也考虑过,切实可行。
“如果少侠能答应我们的请求,我们可以将行动的重心转移到岐山城上来。”
刘云想了想,“要想解救你们萧家,必须要重建岐山城,岐山城是抵御兽潮的最前线,也是和禁令冲突最强烈的地方。只有重立起这座丰碑,制度才能改善,秩序才能回归。”
“嗯,”管事赞赏地点了点头。
刘云接着说:“如果岐山城倒下,一切就尘埃落定了。只有岐山城仍在,人们才会有抗争的意志,才会继续反对这条禁令。”
“少侠真知灼见!”萧家管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如果没什么问题,我引你去见我们大少爷。”
萧家大少爷是一个儒雅的中年男子,身上没有明显的灵气波动,并不是武道中人。不过身处大家,精神气质和普通人比起来还是强了很多。
“你好,萧家长子萧文,不知这位小兄弟如何称呼?”
“刘云。”
“嗯,那我就直接唤你刘云吧,你的事我听管事说了,”萧文直入主题,“现在岐山城中还余下战前的三成人口,十五万人,大概一半的人住的还是破落的土窖、草屋。街道、城楼都要考虑,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确实,如果实在有难处,我还可以想想其他办法。”
“不用了,我萧家这点能力还是有的。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你必须尽快在天都打响自己的名头。”
刘云知道他的意思,“没问题,萧家大仁大义,我自当倾力以赴。”
“放心,我们会从中协助你的。”萧文点了点头,“天都是武者说话的地方,我萧家虽有凝神供奉,不过在强者如云的天都,影响力太小了。
“武堂如今的天才,修凯,四十岁便有凝神修为,为年轻一辈中的领军人物,其话语地位丝毫不低于那些凝神后期前辈大师。你比过去的他更出色,应该很快便会得到人们的认可。”
“期限是多久?”
“没有期限,只要你全力以赴。”
“那好,我有个条件,暂时先不要宣扬此事。三年内,不鸣则已,一鸣便要惊人。”刘云笃定地说道。
“好――”
……
萧家开始准备,刘云拿到萧文的信找上岐山城主。
“虽然我代表不了道院,但我会适时地借用一些道院的力量。”虽然这话只是为了让城主安心,但也没什么问题,归海、许飞、夏小雨……都算是道院的力量。
“好!”新城主没想到刘云会有这么大的本事,一时间也是激情满满,终于到了他大展宏图的时候了,“斥候山脉那边就交给我了,我这就去向天都请示。”
“嗯,那就劳烦城主了。”
十几万人的需求,上万亩林地,再怎么说也得经过朝廷的允许才行。
城主一走,岐山城中召集的一百多名御气武者,以及萧家招募的八十多人立刻动身,前往两江交接处开挖河道。
刘云马不停蹄地赶往道院,一落地就直奔器院而去。
“这不是刘云吗?怎么你这个武道弟子有事没事就往器院跑?其他人可没你这么多事,莫不是在器院待了几天,就真把器院当做自己的家了?”
接待他的又是愈闻天身边的人,不知是愈闻天的吩咐还是这群人自己的打算,总之刘云又受到了层层阻挠。
刘云没工夫和他们争执,“叫愈闻天过来。”
“说吧!什么事?”愈闻天也没有和刘云多说,面对刘云,寒暄两句似乎也没了必要。
“怒江和洵江之间有一处湿地在开挖河道,要加快进度,需要一些御气武者使用的器械。”
“这是你个人的要求还是上面的要求?如果是个人要求,需要扣除贡献点。”
“你们先设计,我去向长老请示。”
“抱歉,我们得按规矩来,”愈闻天摊了摊手,嘴角微微翘起,“这是和你学……呵!”话还未说完,刘云就已不见踪影了。
刘云的贡献点全给许飞几人换了修炼资源,只能去向事物堂请示。
不知是找错人了还是有人故意给他使绊子,那人几乎和愈闻天一个德性。
刘云又找到了负责相关事宜的长老,得到的结果是:这事不归刘云来管,他还没有决定这种大事的权利,就算是援助岐山城,很多事情还有待商榷。总之各种事宜下来,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
刘云又找了行武院中的一位老师,把岐山城的情况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这老师虽然不能直接要求器院的人,但答应帮刘云试一下,直接去器院知会一声。
其实道院的事务处理起来并不是这般繁琐,这件事在愈闻天那关便可以结束,意思大概传到便好了。诸多的条条框框只有必要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用,比如上古林封闭之后,或者,愈闻天刁难他时。
很可惜,器院管事的人不在,而愈闻天自屠刚过来之后有些膨胀,并没有买两人的帐。
“我是没有贡献点的。”面对飘得不行的愈闻天,老师也很是无奈。如果是以前,他还能直接帮刘云发布一个任务,不过上古林封锁之后,道院在这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他也无能为力了。
“嗯,多谢。”刘云向老师道过谢后,直奔归海而去。
“师兄,帮我一个忙,你有多少贡献点?”
“多着呢,怎么了?”
“那好,先借我用一下,跟我去器院,让他们做点事。”
愈闻天这次再没有拒绝,带着人在几天内便把任务完成了。刘云在归海和其他几位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将这批器具送到了怒江,再沿江漂流而下,到了施工之处。
然而刚到岐山城,城主那边就传来一个坏消息。
………………………………
第七十四章 开山伐林
“斥候山脉的木材不让动。”
城主在天都待了十多天,数次觐见,均以失败告终,给出的理由是:为了不让上古林的悲剧重演,一予一求,都得有节有度。
“河道继续,斥候群山的计划照常进行。”刘云在此事上变现得十分坚定。
按计划,为了在最快时间内将木材送到岐山城,过两天就要在上游投下木头,等到这些树木顺水流到下游,两江之间的河道差不多也该导通了。
刘云赶到斥候山脉,一挥剑,将身前的十数棵巨木砍倒,“我开了这个头,现在你们可以开始了,组织者是我,你们只是私自砍伐林木,不是什么重罪。”
“砍啊!”
“砍!别管了,砍!刘大人都不怕,我们怕什么?”
“对,动手,我们砍!”
“砍,不能让老人孩子们再在土房子和草房子里住下去了!”
“动手,我要重建我们家的酒楼!”
一呼百应,所有人很快投入到砍伐林木,重建家园的大业之中。由于长时间的压抑,这些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影响,只要有人开了口,他们的积极性便很容易调动起来。
当然,第一个开口之人是萧家派来协助刘云工作的,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的工夫练得炉火纯青。
“咔”“咔”一棵接一棵笔直的大树接连倒塌,重建岐山城的大计终于走上了正轨。
刘云让城主不要急,待在岐山城等他的消息,自己则再次马不停蹄地飞往了天都。
刘云一一面见了归海介绍给他的几人,以及通过这些人结识到的其他人,把重建岐山的消息传了出去,希望这些人能帮他扩散。
之所以不找萧家的人帮忙,是因为萧家的人已经有过“前科”或者说有了案底,不仅官府朝廷的人会干涉,外人也可能认为这其中是另有预谋,是萧家在“教唆”人犯罪。
而刘云自己,包括他所接触到的那些人是“一清二白”,重建岐山,是一件好事,也人心所向的大事。
几天后,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大半个天都。
一家酒馆内,两名御气境的武者议论到此事。
“诶!你听说了吗?重立岐山的事要泡汤了!”一个黑脸汉子向对面的友人说道。
“怎么回事?不是说好好的吗?河道都快挖好了。”
“听说是斥候山脉的林木不让砍,唉!”
“为什么不让砍?这件事拖了三四年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人来办,怎么这点事儿都通过不了呢?”
“朝廷那边通不过,说是会伤到斥候山的根本,你说这事儿?啧啧!”黑脸汉子呷了一口酒,一脸无奈地摇着脑袋。
“笑话!斥候群山近十亿亩的林地,岐山能用到多少,顶了天也就几万亩,不及万分之一,伤了根本?完全是无稽之谈!”
“哎,可不是嘛,朝廷这次的做法真是让人心寒呐!”
“我听一个朋友说了,他身边就有两个人是岐山跑过来的武者。”
“我也认识两个岐山的人,不过是普通百姓,家中在天都有亲戚,才逃难到这边来的。”黑脸汉子也跟着应到。
“当初要不是有岐山武者誓死顽抗,整个都梁郡都已经沦陷了,说不定现在已经被划分到上古林的范围中了。现在倒好,灾后的重建遥遥无期,就连物资援助也是敷衍了事。”
“我看啊,他们是想岐山城彻底毁了才好。”
刘云就坐在两人旁边,听完对话立刻给岐山那边传了一封信,叫城主做好准备,再次来天都谏言。
“还不够,还要再加把火。”
……
央河边的一处高楼上,几个凝神武者谈笑风生。
“岐山城之事你们怎么看?”
“朝廷这么做,无疑是不想让岐山城这块‘都梁北斗’的招牌重立起来。”
“你说,朝廷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那还用说吗?岐山城继续苟延残喘还好,若是真的复兴起来,和上古林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两者对立,至青烨先帝的口谕于何地?”
“也是,青帝虽然不在位,但青云还是由他说了算,之前青元在上古林之事上的处理已经引起了他极大的不满。帝位不由自己把握,行事首尾两端,我看现在青元是焦头烂额了。”
“哎!说话注意点吧,小心落人口舌。修凯,你怎么看如今的局势?”
“天家的事我管不了,上古林的禁令虽然有待商榷,但也已经下达。不过岐山守战我也参加过,不能放任不管,既然现在有人担起此事,我也要顺水推一把。”
……
很快,请求通过,斥候山脉的砍伐得以明正言顺地进行。不仅如此,知道此事之后,在一些人的组织之下,很多天都的人士也献出了一份力量。
当然,出力的大都是参与过守城的一些人士。之前参与过岐山兽乱的凝神武者,有十余人待在天都,刘云了解到这些,一一拜访。
修凯之所以会向帝国谏言,很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刘云。
“这位义士,紫晶币五十枚,记上!”
“好勒!”记账的小厮愉悦地吆喝道。
“不知义士尊姓大名,如此大仁大义,岐山城的新碑上必定会刻上义士的名字。”
“不敢当不敢当,我曾在岐山城待过半年,算是尽一份绵薄之力吧。”
……
“这位大人,十匹怒力马!”
……
“这位小姐,……两瓶胭脂。”
……
“这个小兄弟,两个鸡蛋!”
……
重建岐山城的工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促成这一切的刘云,却已经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一年内,岐山城所有的百姓都能住上安稳舒适的新屋,大概三年时间,其他的设施就能全部投入运转,包括城守府以及新碑。
只有建好城守府,这才算一座完整的城池;只有新的石碑立起来,岐山城才有灵魂,才能象征人们维护家园抵抗凶兽的意志。
如今一切顺利,岐山城那边暂时没他什么事了。刘云再次潜入上古林,归海的贡献点他还没有还,岐山众多的事务或许还要更多的支持。
道院之中,平静了一段时间的夏小雨和许飞遇到了更大的麻烦。
青广再次出现,不仅肆无忌惮地找上夏小雨,更是借助各种机会打压许飞。不管他用什么,都有人和他争;不管去哪儿,都有人来找茬;甚至是指导他剑法的师兄,也“失手”致他重伤。
除了归海和夏小雨愿意和他接触,其他人要么是避开他,要么便是针对他,刁难他,甚至是不断伤害他。
几个月下来,许飞的神经变得敏感脆弱,除了在夏小雨面前,几乎便没有再说过话,就算是归海指导他练剑,他也沉默以对。
夏小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现在她终于知道,招惹上青广是一个怎样性质的问题了。就算是她眼里最德高望重的长老,面对许飞所受的种种不公,也不愿意站出来说一句话。
去了一趟冯亮那里,夏小雨神情憔悴,魂不守舍。
“许飞,要不我们走吧,回北越,或者去其他地方,流风也好,南国……我们去南国吧,师父师娘就是在那里结为夫妻的。去哪儿都好,不要再留在天都了好吗?”
夏小雨面容凄苦,再也找不到以往的活泼开朗,和那个灵动如飞鸟的少女完全判若两人。
“不行,我们不能走,我们好不容易取得这一切,所有人都在看着我们,刘云那么帮我。当初一起来的几百人,就我们最有出息,我们代表平丘,代表北越,寄托了所有人的希望,我们不能走。”许飞坚定地说道。
“可是,我看着你这个样子难受啊!”夏小雨眼中隐隐泛起泪光。
“没事的!”许飞将夏小雨搂入怀中,“我没那么脆弱,真的,我很好,我都是故意做给他们看的。”
“可是这样下去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去拼,也抵不过他一句话呀!就连师父都说了,我们要想在一起,就要远远地离开这里。”
“夏小雨!你看着我,”许飞紧紧抓住夏小雨的肩膀,直直地盯着她的眼睛,“你看着我,我们来天都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现在的一切,都不是谁施舍来的,我们要去争,要去抗争。
“躲到平丘,他就找不到了吗?就算是南国,他也一样可以找来的。只有抗争,才能把握住我们的命运。当初刘云走来天都,在我们看来不也一样的不可能吗?”
许飞拭去夏小雨眼角的泪珠,“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在一起不是吗?所以青广他分不开咱们。来,笑一个,看看这段时间,你都成什么样子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