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无刀-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子彦一愣,而后说道,“大哥已经进了地宫的‘死门’。这一次回来是因为情况发生了变化。”

    他将宋端玉被纳兰素带进地宫‘死门’的事情告知了裘东海。

    “哦?你亲眼所见?”裘东海问道,他苍老的脸上闪过一丝微妙的神色。那人的孩子竟然进了地宫‘死门’之中,他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做出选择。

    良久,裘东海叹了一口气,转身死死地盯住胡子彦,“你可敢保证,那人的孩子真进了‘死门’之中?”

    “大哥的天乌一直在地宫入口盘旋,不会有错。”

    “徽州那边来人了,这样不如将计就计,你带领徽州那帮人进入地宫,有人会接应你们,记住我刚才跟你说的话,好好想想。”

    “遵命”,胡子彦诰命一声,便退了下去。

    这日日头正盛,有一队人马出北庭,朝青羊镇方向去了。

    狂奔的马队扬起的尘土在骄阳之下可以看清楚其中极细微的颗粒,就像是纵然在无风无月的夜晚也能认出那个别有风情的人儿。

    裘东海看着离去的马队,嘴角挂起了一丝微笑。相比胡子彦大哥,裘东海更喜欢胡子彦,因为他听话。
………………………………

风烟笼西北 快意纵辽东 第十一章 三寸青(三)

    地下宫殿,祭坛平台不断向上升起。

    纳兰素一本正经地说道,“据传他是武道的开创者,是这座‘玄武秘藏’的主人。”

    宋端玉说,“难不成这座‘玄武秘藏’是他的墓穴?”

    纳兰素秀指一弯,在宋端玉的脑袋上狠狠一敲,“据说青帝羽化登仙,不可妄言。”

    二人说话的片刻,祭坛平台就已经升到了第二层。

    “到了玄武地宫第二层了”,纳兰素一步踏出。她的脚刚落地,道路两侧的烛火全部点亮。

    宋端玉紧跟着出来,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张巨大的壁画——壁画记载了整座‘玄武秘藏’的结构。除去地下走廊以外,玄武秘藏从下往上共有十八层,最底下的三层为玄武地宫,其余十五层统称为‘玄武秘藏’。

    “果然如此”,宋端玉惊叹道,“这工程也太浩大了。”

    “你错了,相传小重山乃是人力所为,是在这尊宝塔的基础上建造的。”

    宋端玉把目光转向另一张壁画。这张壁画是“玄武地宫”第二层的平面图,以二人所站之地为中心主殿,共有南北西东四座偏殿。

    突然,纳兰素腿脚一软,倾倒下去,她旋手出剑撑地,半跪在地上。

    “你怎么了?”宋端玉急切地问道。

    纳兰素的双颊本是微红的,如今却有些发黑,嘴唇显得十分苍白;看样子是心神俱疲之下引起的暗伤复发。

    “先前中音魅的蛊,差点走火入魔,耗去了太多气机,牵动了旧伤”,纳兰素虚弱地说道。

    见纳兰素这么说,宋端玉鼻子微微一酸。虽然纳兰素这么说,但是他心里清楚纳兰素是为了救她才贸然动用真气才受伤的的。

    “我们去西殿”,纳兰素说道,“我要的东西应该在那里。”

    从地图的标注来看,西殿是用来存放博物古书和武道典籍的。纳兰素心中明白,她的旧伤复发是因为她修炼的招法出了问题。

    《素女三十六路飞仙剑》分为前十八路和后十八路,纳兰素之前修习的只是前十八路,她进入这‘玄武秘藏’中就是为了寻找后十八路剑法。

    宋端玉扶着纳兰素往西殿走去,这玄武地宫第二层奢华了许多,至少道路两旁的灯架上雕刻着精细的纹饰连带着墙壁上异兽图案在橙黄的灯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

    二人踩着影子,过了一个走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石头亭子。这亭子不大,约莫三步就可以走过,只是一个亭子横亘在道路中央,不能不让人觉得古怪。

    宋端玉说,“纳兰姑娘,这亭子有些古怪。你在这里等我。”

    说着,他就把纳兰素靠着墙壁放下,而后小心谨慎地靠近那个石头亭子。半尺雪已经握在手中,宋端玉虽然没有学过武功,但多年站桩练气也有了小武九品的层次。

    江湖上把武道分成小武、大武两个层次,皆以九品为末、一品为尊,而修小武极致,可跻身大武境界。像纳兰素二十六岁的年纪就跻身小武一品,单论资质悟性整座江湖她也能排进前五十之列。

    宋端玉的心神如同蛛网上一根细丝,即使是极其微小的流动也能让他紧绷的神经微微抖动。他走近了那座石头亭子,亭子里摆着一张石桌,石桌边上放着八个小石凳。

    他一脚踩上了石阶,亭子里并无异动。宋端玉又踩上一步,确定平安无事后,他走到那张石桌边上。石桌上沾了许多尘土。

    “这上面似乎有字”,宋端玉借着两边昏黄地灯光依稀辨认出有几个字体的纹路。

    宋端玉拿手要拂去石桌上的尘土,这时候亭子外的纳兰素竭力喊道,“别碰那石桌。”

    可终究是晚了,宋端玉已经将桌子上的尘埃抹开。

    桌上露出一行苍劲古朴的大字——“青帝八镜四缘剑阵”。

    电光石火间,那八个小石凳低下的地板突然一空,将石凳吞了下去,转而冒出八柄青绿色的长剑,一齐向宋端玉激射而去。宋端玉翻身一躲,躲过了这一击。

    可这八柄飞剑似乎有灵性一般,在空中扭过身子,射向宋端玉。亭子外,纳兰素说道,“这是一套剑阵,你已经入阵,想要出来只有破阵一种招法。我可以帮你。”

    飞剑来回穿梭,宋端玉笨拙地舞动着手中的半尺雪。半尺雪,是一柄好刀,可在宋端玉这个不曾练过刀法的外门汉手中实在发挥不出什么效用。这样一柄宝刀,跟菜刀没什么区别。

    刀口与剑锋相撞产生的波动沿着半尺雪刀身传到刀柄上,震得宋端玉虎口生疼。好在宋端玉这些年月苦练的站桩让他在危境之中本能地稳住身子,可剑锋终究是划破了宋端玉的衣衫,一道道鲜血溅射在那石桌上。

    “那石桌周围一共有八个小石凳,对应着震、离、兑、坎、巽、坤、乾、艮八个方向”,纳兰素眼睛一亮,“你按照的我说的顺序挡住那些激射的飞剑。”

    “第一个是艮位”,宋端玉微微侧身,飞剑贴着他的衣服滑过。等到宋端玉站定,旋手将半尺雪横身一挡。

    只听“砰咚”一声,那柄飞剑应声落地。

    “第二个是离位!”

    宋端玉翻身在地上一滚,激荡起来的尘土和昏黄的灯光融在一起。宋端玉在离位反手一劈,径自劈断了其中一柄飞剑。余下还剩下六柄飞剑。

    宋端玉的神情振奋。虽然汗水浸透了衣衫,但他把半尺雪握越发的紧。

    根据纳兰素的指示,宋端玉先后站在六个方位,将余下六柄飞剑悉数击落。

    就在这时,石桌中心突然打开,从中缓缓升起了一个小巧的平台,平台上放着一本书。

    宋端玉拿起那本书,书名叫做《三寸青》,看样子似乎是一门招法。他走出亭子,将书递给了纳兰素。

    纳兰素接过《三寸青》,翻阅几下后,“这是一本不错的身法典籍,你留着吧。”

    宋端玉将《三寸青》收进怀里,和纳兰素一同走过亭子,来到了一处藏书室中。
………………………………

风烟笼西北 快意纵辽东 第十二章 三寸青(四)

    藏书室中弥漫着刺鼻的气息,书架上空空如也。

    “这……”宋端玉说道,“或许因为年代久远,那些武道典籍全部风化了。”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纳兰素止不住地颤抖,双颊微微抽动,“玄武地宫中藏书万卷,绝对不可能风化。只有一种可能。”

    她美眸里闪过一丝惊恐,看向宋端玉。

    宋端玉拂了拂袖子,缓了缓神色,“有人捷足先登了!”

    “不可能,半尺雪是打开那扇青铜大门的钥匙”,纳兰素喃喃自语,“除非,还有一种可能。”

    “什么?”

    “那个捷足先登的人是‘青帝’的后人。”

    纳兰素倒吸一口冷气,她被自己这个想法给吓了一跳。

    “青帝不是千年前的人物吗?像他这样的人物,有后世子孙也是正常”,宋端玉摸了摸下巴,“很奇怪吗?”

    少年看向纳兰素,眼神中透着疑惑。

    “可青帝根本没有子嗣!”,纳兰素说,“根据《青帝志》记载,青帝自初出江湖到站在世间的巅峰,从来都是孑然一身,并未娶亲,更无子嗣。”

    宋端玉愣了一愣,只听纳兰素说道,“现在所有武道典籍全部被毁,不用找了,我们回去吧。”

    纳兰素说着便转身往藏书阁外面走去。

    宋端玉分明看到了女子眼中的落寞。他看着女子的背影,突然发觉女子身子单薄得有些柔弱——小重山山脚下、地下走廊,那气贯长虹的英姿里是一颗温柔的心吧。

    宋端玉正要追上去,但余光瞥到了书架后墙壁上的一块凸起的石板。

    “等等”,宋端玉说道,“你来看。”

    纳兰素缓缓转身,声音又恢复先前的清冷,“怎么?”

    “这块石板似乎有些古怪”,宋端玉走到墙壁边上,正要把手贴上那块凸起的石板,却被纳兰素叫住了。

    “我们先出去。”

    宋端玉跟着纳兰素来到藏书阁门口。

    “出来做什么?”

    纳兰素轻笑一声,“之前吃的亏,现在就忘了?”

    只见女子双指并拢,美眸凝神,朝着那块凸起石板遥遥一指。只见一道箭状白色气机从她指尖涌出,直击在那石板面上。

    宋端玉眼下才明白了纳兰素的用意,如果那块凸起石板是危险的机关消息的话,贸然开启定会招惹来麻烦。在这玄武地宫中行走,还是要小心点为好。

    约莫过了三息时间,那凸起的石板突然往墙壁内一陷,整座墙面往右一旋,露出一个暗道来。

    “有门!进去看看。”

    宋端玉和纳兰素沿着暗道往前走去,拐了个弯,可以看到远处零星的几点火光。等到走的近,一座石桥出现在了二人面前,石桥底下有一潭小湖,小湖冒着滚烫的热气,烘烤着整座石桥。

    远远望去,石桥另一边,有一座巨大的雕像。雕像刻画的是一个身着青袍的俊秀男子,男子头戴峨冠,一双星目炯炯有神,似乎如真的一般。

    雕像前放着一个木匣子,因为有水汽的缘故,看得不是很真切。

    宋端玉转头对纳兰素说道,“我过去瞧瞧,你受了伤,呆在这儿别动。”

    纳兰素说,“这桥下的水不普通,你先别动。”

    宋端玉听了,停下脚步。

    只见纳兰素从边上捡了一个小石头,将小石头往水里一抛。还没等那石块碰到水面,就化作一滩粉末。

    “这”,宋端玉看到这一幕,大惊失色,“那我怎么过去。”

    纳兰素的眉头紧锁,似乎在苦苦思考。

    “这好像是古书中记载的‘沉水’,这种水温度极高,你若是上去,说不定就变成一滩血水了。”

    只见纳兰素将佩剑一丈红握在手中,将真气覆盖在剑身之上,而后朝着桥对岸一掷。

    一道清脆的剑啸划过,一丈红激射出去,可还没等到它飞过石桥的中心,纳兰素脸色已经大变。只见她又兀一收手,将一丈红收了回来。

    一丈红原本雪白的剑身已经微微发红,可见那‘沉水’的可怕。

    这时,宋端玉突然说道,“我们先前在那剑阵中获得的那本《三寸青》中记载的功法或许与这里有关?”

    在宋端玉提点之下,纳兰素连忙说道,“你将《三寸青》给我。”

    纳兰素翻开古书,细细阅读之下,赞道,“这本身法武籍倒是精妙,小子,便宜你了。”

    宋端玉脸上有些尴尬,“你也可以修炼啊。”

    只见纳兰素笑道,“我已有师从,再说这本《三寸青》不是谁人都可以修炼的。”

    宋端玉疑惑道,“什么意思?”

    “只有修炼《清心诀》的人才有资格修炼这本身法武籍。”

    宋端玉恍然大悟,纳兰素继续说道,“不过,以你体内的真气根本驱动不了这套身法。”

    纳兰素美眸一狠,手掌氤氲着一团气雾,只见她将这份真气送入了一丈红之中。

    “你拿着一丈红,然后按照书上所记载的运气路线以及心法催动这套《三寸青》。”

    宋端玉盘膝而坐,捧着《三寸青》细细阅读。

    半个时辰之后,宋端玉走到石桥边上。他望着翻滚的湖水,心下还有些紧张。若是出了差错,小命可就不保咯。

    “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替我找到张叔”,宋端玉哭丧着脸道。

    “行了,你小子,男子汉大丈夫这么矫情做什么”,纳兰素笑骂道。

    二人这一路走来也有了默契,这段对话不过是缓解紧张的氛围罢了。

    宋端玉紧握住纳兰青给她的一丈红,将一丈红剑柄中溢出真气聚拢在自己的手掌上。

    他不断地颂唱着心法口诀,又用心神则引动体内的真气按照既定的路线运行。

    万事俱备,只听宋端玉低喝一声,“起!”

    一道青光在湖面上划过,宋端玉睁开眼睛,回头一看,发现纳兰素已经在自己对面了。

    他又转过身,细细端详面前的这座男子石雕。

    先前那种奇怪的呼唤迷迷糊糊地出现在了他的心头,他看着男子的面容,觉得隐约有几分熟悉,可却记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

风烟笼西北 快意纵辽东 第十三章 三寸青(五)

    宋端玉将视线移到这雕像前的木匣子上。

    这是一方朱红色的木匣子,长约一丈半。

    匣子顶上置放着一块桃木牌匾,看制式已是遥远年代的物件。匾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子。

    “余名陈钏,中都人也。入武道三十载,晓阴阳而知天命。若后世子孙寻得此地,可克己检心,或得余之所留。”

    他想打开木匣,却发现木匣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给锁住了。

    宋端玉自言自语道,“克己检心?听这牌匾上的意思,似乎是要通过一场考验,可以得到这木匣中的东西。可考验是什么?”

    他转过身对着桥那边喊道,“纳兰姑娘,这有个牌匾。”

    可令人吃惊的是,纳兰素仍是一脸忧色地站在原地,似乎没有听到他说的话。

    纳兰素看着对面,心下不由焦虑。自宋端玉凭借着《三寸青》越过石桥去到湖对面后,她就看着宋端玉一动不动盘坐在那座雕像前。

    无论她怎么呼喊,宋端玉好像就跟木头人一样盘坐在那里。

    “这是怎么回事?”纳兰素心生疑惑,“若说此地是一个陷阱,绝不至于铺陈得如此细致。这‘沉水’分明是为了筛选进入此地之人。”

    几番苦思冥想之下,纳兰素想到了一个可能——宋端玉处于一种玄妙的境界,对武道来说,就叫天人合一。纳兰素自练武以来至小武一品,也有几次这样的经历。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她就不在担心,反而眼中有几分羡慕。这般机缘,对习武之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如若今日是她纳兰素得此机遇,将来破入大武境界就容易了不少。

    宋端玉自然不会察觉自己得了一场福缘。

    他见纳兰素没有回答自己,便又仔细端详起这男子雕像来。

    如果所料不错的话,这男子雕像便是‘青帝’。虽是雕像,可雕刻的手法神乎其技,隐约有几分丰神俊朗的感觉,只是整座雕像覆盖上一层厚厚的尘埃。

    宋端玉看向雕像的眼睛,一看之下冷汗直冒,这双眼睛似乎是活的。

    那雕像眼中青光一闪,宋端玉只觉眼前一花,一张书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书案上出现了一幅画,画上绘的是两个仙人遨游天地的景象。其中一人在飞云之上,其中一人在飞云之下。画沿的边角书写着一行小字——“汝欲成何人?”

    宋端玉又仔细地看向这幅画。

    这画上的云下之人,意气风发,手中长剑高指四海,似有惊天的傲气。就在这时,画面突然变了,云中几道粗壮的惊雷闪过,直击向那云下仙人,云下仙人落在了大地之上。

    这画上的云上之人,高居云上,俯瞰世间。可那云上之地,太过清冷,不见清风明月,只是自己与自己手谈下棋。

    宋端玉陷入了沉思。

    这云下仙人一代天骄,领世间百年风骚,可头顶上还有一个“天”。天要你死,你不得不死。可这云上之人虽然凌驾世间,可太过寂寞。

    “是做云上之人,还是做云下之人”

    两种声音不断地出现在宋端玉脑海之中。宋端玉只觉脑袋嗡嗡作响,他手中紧握着半尺雪不断地挥舞,隐隐有走火入魔的征兆。

    宋端玉抓住一丝清明的时机,口中念着《清心诀》。他的眸子越来越清明,宋端玉拿着半尺雪往那幅画上一斩。

    “两种人我都不做,武侠之道就应无拘无束。画地为牢,何苦来哉。”

    凌厉的刀气劈向那画上的飞云。可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宋端玉借着半尺雪发出的刀气竟然入了画中!

    只见那刀气化作一抹白光射入那飞云之中,霎时间,云彩悉数散去。

    还没等宋端玉回过神来,他只觉眼前一闪,书桌消失,那座‘青帝’雕像出现在他的面前。

    只见整座雕像焕然一新,原本覆盖在雕像上的灰尘全部落在了地上。宋端玉再看向那张牌匾,发现牌匾上的字迹发生了变化。

    “赠有缘人”

    宋端玉再看向‘青帝’雕像,发现它的眼睛与先前不同,好像就是普普通通的石块。

    想着纳兰素还在那边等着自己,宋端玉收回心神,将那方红木匣打开。

    匣子中放着三样东西,最中间的是一副软甲,两旁是两本书,封面已经有些泛黄,看样子是古时的武道典籍。

    “《素女三十六路飞仙剑 下》和《一刀飞雪》”,宋端玉将两本古籍拿起。

    这是一本剑谱和刀谱。

    宋端玉将那软甲穿在身上,朝那雕像微微一拜;以表真诚。

    他又握住一丈红,而后用先前的方法越过了湖面,回到纳兰素边上。

    只见纳兰素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宋端玉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笑什么?”

    “笑你身在福中不知福。”纳兰素说道,“你以后就会发现的。”

    还没等宋端玉回答,纳兰素话锋一转,“你在那找到了什么。”

    宋端玉将雕像前的经历悉数告诉了纳兰素,纳兰素神色平静,好像一点都不意外,这让宋端玉觉得有些古怪。但纳兰素不说,宋端玉也不问。

    他从怀中取出那本剑谱递给纳兰素,“这是你要的剑谱?”

    纳兰素点了点头,“嗯,此次谢过你了。我欠你你一份情。”

    纳兰素这般作态,宋端玉有些不知所措。

    “我要修习这套剑谱,你为我护法。”

    “好。”

    ‘玄武秘藏’第十八层,一众江湖人士聚集在此处的大厅。

    一个手持长枪的黄袍老者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

    “此处的宝藏乃是我枪宗前辈所留,还请诸位朋友卖杨某一个薄面。”

    此话一出,众人冷笑。

    “这‘玄武秘藏’是无主之物,杨长老可有什么证据?”

    黄袍老者哈哈一笑,“自然有。”

    他指着大厅一处说道,“此枪乃是我枪宗的‘梨花暴雨枪’,在五百年前被一位师门长辈带走,至今不知所踪,今日在此得见。可见此地的所有宝藏是我师门长辈所留。”

    这时,人群之中又走出一人。
………………………………

风烟笼西北 快意纵辽东 第十四章 六月寒(一)

    这人书生模样年岁二十左右,浑身上下透露出几分儒雅气质。手中折扇轻摇。

    “诸位听我一言,此处既是宝地,先前又有言在先,各凭本事谋机缘”,年轻书生看向黄袍老者,“这位前辈既说那杆铁枪是你枪宗之物,就拿出个证据,好让大家伙信服。”

    黄袍老者听了这话,脸上浮现几分尴尬。虽说那把枪的确是‘暴雨梨花枪’,可他也只是在宗门中翻阅古籍时看到过。至于与他枪宗的关系,不过是临时杜撰而已。

    “杨肃,你快说啊”,人群之中有一个声音传来。

    这黄袍老者名叫杨肃,是枪宗的一位长老。在这西北的江湖,枪宗虽然谈不上执牛耳者,但也是排的上号的宗门。

    杨肃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袖子一扬,怒道,“难不成我枪宗还会欺瞒诸位?”

    这话一出,没人出声答话。

    杨肃已抬腿走到那柄‘暴雨梨花枪’边上,将枪从架子上取了下来,而后耍了一个枪花。

    那年轻书生轻笑道,“前辈,难道你一人就可以代表整个枪宗吗?”

    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纵然泥菩萨也被这近乎羞辱的话给激起了火气。

    杨肃枪锋直指年轻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