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烟火江湖-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大一小二人回到大殿,端木玉还是一言不发,不管路一如何逗她说话,她都神色不变的看也不看,仿佛一夜之间换了一个人似的,想想一个八九岁的孩子,遭此变故,情绪不佳也很正常。

    看了看天色,路一开始收拾行李,搬开昨夜端木白坐的椅子后发现地上放着半块干饼,边缘掰得整整齐齐,不知为何昨晚端木白只吃了一半,路一刚刚打算捡起来,看到吃的,端木玉第一次望着路一开口说话:

    “我饿。”

    路一歉意的笑了笑,早上起来一直忙着处理端木白二人的尸身,都忘记做早饭了,拍了拍脑门笑道:

    “你看大哥哥这个猪脑子,都把早饭忙忘记了,玉儿你等着,我给你弄点好吃的!”

    听到有好吃的,端木玉黯淡的双眸恢复了几丝灵动,好奇的跟在路一身后,看他顺着山门外的路挑挑捡捡的从草丛里扯出一些杂草,忍不住好奇的问道:“你拔草做什么?能吃?”

    路一转身笑了笑,轻声说:“这些可不是普通的野草,而是野菜,大哥哥家里那边蔬菜种植不易,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和两个伙伴就上山寻这些能吃的野菜来吃啦!”

    清晨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林映着他温暖的笑脸,看起来是那么干净清澈。

    拔了一捆野菜,路一仔细的蹲在溪水边清洗干净,又把水壶装满水,二人回到大殿。

    路一打开包袱,从里面拿出一个熬粥用的小铁锅,放入两把大米,开始熬粥。

    端木玉靠着路一蹲在火边,望着火堆又开始发呆。

    过了一会儿锅里的粥已经快要熟了,路一拿出一块肉干撕碎加了进去,又放了一点儿盐巴,最后再把切碎的野菜放进锅里,野菜粥绿白相间,分外好看。

    大殿里飘出香气诱人的味道。

    端木玉一边喝着美味的野菜粥,一边啃着手里的干饼,看得路一暗暗发笑,人小肚皮大,这话估计就是给玉儿量身定做的。

    路一又看到端木白留下的半块干饼,觉得丢了可惜,伸手捡了起来,刚刚撕开就掉出一块的两指多宽巴掌长短的黑铁疙瘩落在地上,叮!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路一捡了起来,小小一块铁疙瘩分量颇为沉重,材质应该不是普通的精铁,正面浮雕着一些奇怪的花纹和一弯新月,月牙如钩,看起来有些妖异,背面刻着一些极小极小的文字,加起来应该有两三百字的样子,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忍不住喃喃自语道:

    “这是什么玩意儿?”

    端木玉眼睛整得大大的,看着路一手里的铁疙瘩,也是结结巴巴的说道:

    “月,月神令!怎么……怎么在饼里?”

    路一大吃一惊,拿着铁疙瘩问道:

    “玉儿,你确定这铁疙瘩就是月神令?”

    端木玉点了点头。

    路一突然明白过来,其实端木白应该在被端木方找到的时候就已经心存死志,两年多的逃亡生涯可能真的已经令他厌倦不已,端木方追到大殿的时候急中生智的把月神令塞进了饼里丢在地上,因为他了解端木方的性格,他们兄弟二人死后端木方必然检查他们的尸体,但绝对不会在意一块未吃完的干饼,只是他可能也没有想到端木方会因为他们二人的自杀走火入魔,更不会想到端木玉会被托付给路一。

    “难怪。”路一长叹一声,总算明白过来为什么端木白临时之前还非得说了一句无足轻重的干饼味道真好。

    看了看手里的月神令,路一把它递给端木玉,轻声说道:“玉儿,你留着吧,这原本就是端木家的东西,以后说不定对你有用。”

    端木玉看了看,皱着精致的眉头想了想,然后摇摇头说道:“大哥哥你先帮我保存着吧,等以后哪天玉儿能够回家的时候,你再给我吧。”

    路一想了想,也只好如此,便把月神令收了起来,揉了揉端木玉的小脑袋。

    吃完早饭,收拾停当,路一让端木玉骑在大掌柜上,牵着毛驴慢悠悠的顺着古寺前的小路走了出来。

    吃饱喝足,加上骑毛驴让她也有几分新奇,端木玉脸上慢慢多了几分神采和开心,毕竟年幼,心里藏不住太多的事情,很快就在路一故意的逗乐中不时传出银玲般的笑声。

    正是:

    年幼不知愁滋味,管他前路风和雨。
………………………………

第一卷:渔家郎 第五十章:风雨同路,踏歌而行

    越是靠近大的城镇,官道越是宽阔整洁,并且定时官府还会安排人手擦拭路标、平整路面,清理道路两侧排水沟里的淤泥,确保官道的通畅。

    因为行人多,所以官道两侧的酒肆茶铺也更为常见。

    尤其是那种原本房屋就在官道边上的百姓,往往会在自家门口搭一个简易的茅草棚子,摆上三四张桌椅,然后熬上一大桶金黄金黄的茶汤,赚取一些零用钱贴补家用。

    茶叶是本土最寻常的茶叶,喝茶用的也是土碗,但是行色匆匆的行商往往只求解渴和茶汤的多寡,哪里又会计较其他的旁枝末节。

    周茹的家就在官道边上,而且她家的位置很好,距离北江郡城只有百多里,又刚好有三条官道在她家门口并道,每天走南闯北的行人客商络绎不绝,所以很早前家里就开了一家茶铺,轮到她嫁过来做老板娘的时候,这家茶铺已经传了好几代人。

    茶铺上面居然还有一块匾额,据说是因为有一个落魄读书人饥寒交迫的时候受了茶铺的一饭之恩,后来高中探花郎,亲笔提了四个字:杨家茶铺,辗转多人才特意送了过来,至于对杨家的这种说法,你当真也可,当成是喝茶时的一种谈资也很不错。

    老板娘周茹今年三十出头,正是风韵动人的年龄,容颜在十里八乡也算出众,夫家姓杨,原本也是一个读书人,父母望子成龙,取了个金榜作为名字,但却一直和金榜题名无缘,不能不说也是天意弄人。

    因为有个好看的老板娘,所以茶铺的生意一直不错,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店里已经不光是售卖茶汤,还有馒头和冷菜,老板亲手熬制的牛骨汤更是远近闻名。

    午饭时间刚过,店里刚刚送走好几批客人,只剩下一桌四个客人,看样子是跑江湖的,都带着兵刃,刚刚每人又叫了一碗牛骨汤和二十个大馒头,还在慢悠悠的边吃边聊。

    难得清净一会,老板娘坐在柜台后面的躺椅上,伸直腿,满足的伸了个懒腰,老杨憨憨厚厚的坐在一边细心的帮忙捏肩。

    就在这时,客人闲聊的声音传了过来。

    “听说了吗?清河县的郑员外家里又被盗了,丢了不少黄金银子不说,主要是郑掌柜额头上被人画了一只乌龟,他小妾的头发被染成了绿色!”

    另外一个人笑道:“应该把郑掌柜头发染绿了才对,他那小妾据说……嘿嘿!”

    “哈哈,那倒也是!不过你们发现没有?这次飞贼好像一路冲着北江郡城而来的!”

    “这话从何说起?”

    最开始说话的汉子喝了口牛骨汤,满足的砸吧砸吧嘴接着说道:

    “谁带得有北江的地理图?”

    “我带着,这就拿给你。”

    “来,你们看,最开始传出来飞贼消息的绿水镇开始,然后是福园县、三山县、渡河镇、白河县,再到最近的清河县!是不是都是这条路上?”

    “哎呀,这么一看还真是的呢!这个飞贼胆子也太大了!现在几家被盗的大户都已经把赏银加到了两千两!我看飞贼是快活不了几天啦!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真当北江武林没人?”

    “不过这飞贼也是奇怪,从来不伤人,而且专门偷那些有钱人!”

    “哼哼!还不是打着劫贫济富的幌子想出名!这种人哪年江湖中不是如过江之鲫?”

    “我倒是真有些佩服他,觉得他要是捉弄的本事,比他做贼还有天分!哈哈,你们知道吗?在三山县朱掌柜家里,取了三千两银票不说,还把朱掌柜那不成器的儿子捉了,脱得光溜溜的吊在大门上,脖子上还把他欺负邻居家闺女的事情用红纸写得一清二楚!当晚还去县衙把县令大人的帽子摘了以示警告,现在据说县令都开始调查朱家啦!”

    “还别说,这事儿干得漂亮,我是见过那朱掌柜的,肥头大耳,父子两人鱼肉百姓,横行霸道,仗着官府有人,嚣张惯了,这次估计得老实一段时间了吧!”

    其余几人纷纷附和,都为飞贼鼓掌。

    老板娘和老杨对视一笑,最近铺子里往来的客商都在讨论这个飞贼,有钱人家嗤之以鼻恨之入骨,平常百姓反而都是拍手叫好,暗暗称赞,众生百态,阶层不同,观点自然不同。

    虽然老板娘家境殷实,但她觉得这个飞贼不错,不伤人,只取不义之财,颇有几分侠气,况且谁没有年轻过?当年老板娘最最羡慕的不也是仗剑江湖?

    加之多年的迎来送往,见多识广,对那些高来高去的武林高手还是颇有好感,觉得他们无论是说话还是付钱都比一般行商豪爽。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官道上传来叮叮咚咚的铃铛声和带着几分稚气的女童儿歌声,歌声婉转动听,如珍珠落玉盘,吐字清晰,声音高亢清脆,让茶铺里的几个人都听得痴了!

    芦苇高,芦苇长,芦花似雪雪茫茫,芦苇最知风儿暴,芦苇最知雨儿狂。

    芦苇高,芦苇长,芦苇荡里捉迷藏,多少高堂名利客,都是当年放牛郎。

    芦苇高,芦苇长,隔山隔水遥相望。芦苇这边是故乡,芦苇那边是汪洋。

    芦苇高,芦苇长,芦苇荡边编织忙。编成卷入我行囊,伴我从此去远航。

    芦苇高,芦苇长,芦苇笛声多悠扬。牧童相和在远方,令人牵挂爹和娘。

    这首苇编五绝,原本在江南、岭南两道就流传甚广,几乎孩童都会哼哼几句,可是能够唱得如此动听,倒也少见。

    老板娘都忍不住伸长脖子,望向官道转弯处,视线所及,那边行来两人一驴。

    一个约摸十七八岁的少年牵着一头皮毛黑白相间的驴,驴背上坐着一个八九岁的女童,正是她在唱歌,驴背晃荡,驴脖子上的铃铛叮叮咚咚像是在配合女童的歌声。

    走得近了,众人暗暗称赞一声,真是少见的漂亮人儿,牵驴的少年眉清目秀一身青衣,骑驴的女童更是明眸皓齿、冰肌玉骨,穿着合身的绛紫色衣服。

    眼见临近茶铺,女童收了歌声,像是低头在和少年争辩,最终应该是少年被说服,女童笑脸嫣然的得意样子看得众人更是心里疼爱不已。

    少年把驴栓在门口专门用来套牲口的柱子上,牵着女童缓步走进茶铺,临近门的时候还抬头看了看那块高悬的匾额。

    老板娘起身,笑意盈盈的问道:“二位小客官,你们打算吃点什么?”

    小女童盯着老板娘看了看,突然脆生生的说了一句:“大姐姐你真漂亮!”

    老板娘周茹心里乐开了花,迎来送往的客商之中夸她漂亮的大多数都是想在语言上占点便宜,她自然应付自如,但这个我见犹怜的小女孩一声大姐姐和后面的真漂亮,让她自己顿时觉得年轻了十岁,笑着打趣道:

    “你这小鬼灵精真是惹人喜爱,说吧,你想吃什么?今儿姐姐请!”

    大堂里那桌客人有人高声笑道:“老板娘,这不公平,我也可以叫你姐姐啊!你都从来不说请我们吃东西!”

    几人哄堂大笑。

    少年和女童自然是一路行来的路一和端木玉,其实不久前两人刚打过尖,所以路一原本打算多走一些路,可端木玉这小丫头又说饿了,非得进来吃东西,不吃就不走,路一无奈,不过反正一路上已经习惯了,别人是一日三餐,这小饕餮至少是要翻一番的!

    要了五个大馒头,又点了一碟熟牛肉两碗牛骨汤,老板娘亲自帮忙送了过来,熟牛肉都垒起了小山尖。

    路一起身道谢,老板娘爱怜的捏了捏端木玉的脸颊,冲路一摆了摆手才回到柜台后面继续休息。

    另外一桌的江湖豪客也开始低头吃饭,继续讨论那个神出鬼没的飞贼,只是因为有其他的客人在,声音压低了几分。

    端木玉一手拿着一个馒头,另外一只手下筷如飞,看起来倒像是好几天未曾吃过东西一样。

    路一帮忙把牛骨汤吹凉,看到端木玉狼吞虎咽的样子扣起手指在她额头上轻轻敲了敲,瞪着眼说道:“慢一点,又没人和你抢。”

    端木玉微微仰头,眼神里流露出对敲自己额头这一动作的不满,嘟嘟囔囔的说道:

    “都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能再敲我的头,以后长不高怎么办?”

    路一把冷了一会儿的牛骨汤推了过去,笑呵呵的说道:“长不高就长不高吧,说不定长高了就没有现在这么好看啦!”

    端木玉狠狠瞪了路一一眼,继续埋头对付手里的馒头和盘子里的牛肉。

    就在这时,隔壁桌子上又开始争论起那个神出鬼没的飞贼,有的人说飞贼是虬髯大汉,有的人说是落魄书生,甚至还有人说是慈悲的大和尚,当然还有的说是绿林强盗……

    路一听得心里暗暗发笑,不过看到端木玉那一脸无辜的模样,又有些生气,伸手指了指在偷偷摸摸做鬼脸的小丫头,压低声音说道:

    “马上就到北江郡城了,你可不要再给我惹麻烦啊!”

    端木玉嘻嘻一笑,点了点头。

    两人结了账,走出茶铺,看着自个儿一蹦一跳走在前面的端木玉,路一突然觉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好像还是太……单纯了一些。

    古寺出来不久之后路一就知道端木玉有一个小包袱,里面除了两套衣服还有一柄短刀,刀鞘上面的宝石流光溢彩,半尺长的短刀更是锋利无比,削铁如泥。

    最开始路一也没有怎么在意,以为这只是端木方留给孙女防身用的兵刃,结果路过绿水镇的时候,端木玉趁着路一钓鱼让她照看行礼的空档溜出去大半个时辰,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小小的包袱。

    打开一看,几十两现银、几片黄金和一叠银票,心里不由得大吃一惊,在各种威逼利诱花样百出的“严刑逼供”之后端木玉终于承认她去了镇子最大的富户陈员外家里。

    路一大吃一惊后才惊觉小丫头原来身手极为不弱,内功更是雄浑,只是真气偏阴柔,仔细想想也就坦然了,毕竟是斜月教最为得宠的小圣女,从小就被端木家族打下了极好的底子,而且跟随爷爷流浪江湖,有些江湖经验和见识还远在路一之上。

    不过路一还是很生气,从小娘亲就教育他不问自取视为偷的道理,所以就想带着她去陈员外家里登门道歉,归还银子。

    端木玉死活不从,倔强着不肯低头。

    路一无奈,只得使出杀手锏,如果端木玉说不出不上门道歉的理由,那就接下来再也没有糖葫芦吃!

    端木玉爱吃,尤其是酸甜口味的东西,最终在路一的威逼利诱之下只说了几个字:“他是坏人!陈伯说的!”

    说完她就哭了,吵着要找爷爷。

    路一恍然,前天借住在绿水镇镇外一个小山庄的时候,借宿人家也姓陈,是陈员外家里的佃户,说了很多陈员外为富不仁的事情,没想到小丫头心里还真记住了。

    端木玉可怜巴巴的拉着路一衣角说道:“我们把这些银子送给陈伯他们不好吗?而且,而且我也只取了他家库房里面的一丁点儿呢,和爷爷走江湖的时候听说书老爷爷讲这个就叫行侠仗义!”

    路一毕竟也只有十六岁出头,正是少年心性,觉得如此似乎颇为不错,就带着端木玉做了一回高来高去的夜行人,像说书人讲的那样,劫富济贫行侠仗义去了。

    于是这一路上二人就刻意打听一些为富不仁、为恶一方的富户,不问不知道,一问真是吓一跳,很多蝇营狗苟和强取豪夺倒是真的被两个小鬼头打听得一清二楚,两人也是玩得不亦乐乎!配合也是越来越娴熟。

    所幸这一路行来两个初出江湖的蟊贼并没有碰到真正的高手,两人应付起来还算是游刃有余,不过闹飞贼的传闻倒也是越传越远,两人是真的没有想到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

    顺着官道爬上一座山梁,眼前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跃入眼帘,顿时让人心旷神怡,时值七月,骄阳似火,不过平原的庄稼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一些快要成熟的果实沉甸甸的压弯了枝头,好一派丰收景象。

    平原尽头矗立着一座雄城,高高的城墙远远望去直插云端,作为北江郡郡城,又是江南道北边门户,和西北、中原、燕南三道接壤,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牧王几代人的辛苦经营,不断扩张加固才有今天之规模。

    官道边有一座用来歇脚的亭子,此时空无一人,路一牵着端木玉的手站在亭子里眺望,顿时觉得天高地远,豪气顿生。

    “好大好漂亮的一座城池!”路一笑着对端木玉说道:“过了北江郡城,再走几天就可以到流云山啦!”

    端木玉倒是没有路一那么大的震撼,毕竟从小跟着爷爷走南闯北,但是想到郡城里面数不尽的好吃的,神色也有几分雀跃。

    “大哥哥,我们打算在郡城住几天?”

    路一故作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要住几天?听说郡城里面的东西可贵了!赶路要紧!”

    端木玉皱着精致的小脸蛋儿闷闷不乐的说道:“最近走得急,我脚痛。”

    说完还怯生生的伸出一只脚,证明自己所言不虚,只不过有些心里打鼓,脚只敢伸出去小半步。

    路一笑嘻嘻的蹲下身道:“那我背你走啊,大哥哥好不好?”

    端木玉鬼鬼祟祟的收回脚,嘟着嘴道:“不好!大哥哥最坏!”

    路一故作惊讶的问道:“那玉儿你自己说要怎么办?你又不肯要我背,脚还痛。”

    端木玉看了看路一神色,小心翼翼的说道:“那我们在郡城歇几天?就……五天就行!”说完还伸出一只小手五指张开的摇了摇。

    路一捏着下巴,貌似心不在焉的说道:“这样啊!也不是不行,郡城武林高手听说很多……”

    端木玉马上心领神会的扑闪着大眼睛说道:“我保证乖乖的!”

    路一哈哈大笑,一把抱起端木玉,刮了一下她精致的小鼻子,让她骑在自己脖子上笑道:“大哥哥突然很想听你唱歌,玉儿每唱一首我们就多住一天好不好?”

    端木玉笑逐颜开,伸出手指同路一拉钩,然后就开始唱那首苇编五绝。

    “……芦苇高,芦苇长,芦苇笛声多悠扬。牧童相和在远方,令人牵挂爹和娘……”

    “大哥哥,玉儿只会唱这一首嘞,你会不会听腻了?”

    “不会。”

    “你骗人!”

    “大哥哥不会骗玉儿的!”

    “大哥哥。”

    “嗯。”

    “我有点想爷爷和姐姐了。”

    “大哥哥也会想一些人,但我就不会说出来,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不说出来,他们就像站在我身边,说出来了他们就和我隔得好远好远啦!你试试?”

    “好像是这样的耶!”

    “大哥哥说了不会骗玉儿的。”

    “大哥哥,我想吃冰糖葫芦。”

    “放心,到了郡城我就给你买!”

    “要三串!”

    “三串就三串!”

    “以后玉儿要回家了,大哥哥会像玉儿想你那么想我吗?”

    “会的。”

    “大哥哥真好!”

    “大哥哥还最好看!”

    “你又开始不要脸了!”

    “……”

    “大哥哥,等玉儿长大了以后嫁给你做新娘子好不好?我上次看到的新娘子那衣服可漂亮啦!”

    “你怎么又开始胡说八道?”

    “哼哼,那你每次为什么都偷看那些女人的胸和屁股?”

    “哪有?这可不能乱说!”

    “明明就有!玉儿以后长大了肯定比她们好看多了!”

    “好好好,玉儿最好看!”

    “耶!那玉儿以后就给大哥哥一个人看!”

    “你还想不想吃冰糖葫芦?”

    “想啊!”

    “那就老老实实唱歌!”

    “好吧。”

    ——————

    PS:这一章送给狗子、八尺枪、何所执三位美女,愿你们永远像端木玉那么可爱……

    哈哈哈!么么哒。
………………………………

第一卷:渔家郎 第五十一章:三教九流

    排队递交了路引文书,路一带着端木玉顺利穿过门洞进入城内。

    守城兵卒身批甲胄,腰挎战刀,进退有序训练有素,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目不斜视,不过看到骑在路一脖子上的端木玉时,不苟言笑的严肃脸庞反而温和的笑了笑,小丫头同样报以灿烂的笑脸。

    郡城的繁华还是远远出乎路一的意料,相比较起来象山县那种地方所谓的繁华就天差地别,无法相提并论了。

    四通八达的街道都是用整齐的大条石铺就,宽阔而整洁,行人如梭熏熏嚷嚷,这让第一次走进大城的路一有些无所适从,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