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道天人-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一凡一个纵身轻轻飘起,便仿若化作轻烟一般飞快轻松地跃过了宽达三丈的擂台,然后很快便离开了场中。
不一会儿,他便来到了位于演武堂东侧的武藏阁。
武藏阁常年由两名供奉和四名登峰高手分作两组轮流驻守看管,专责普通内外门弟子的身份更迭和功法发放,并且也兼担当对于这些普通弟子在修炼过程当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指导之责。
当云一凡进入武藏阁厅堂之时,正看到一名身着蓝色长衫的中年男子将三本厚薄不一的书册和一枚青铜令牌交到云一东的手中。云一东恭敬地用双手接过那三本书册和青铜令牌,躬身道谢后转身离去。云一凡与他擦身而过之际,冲着他微微一笑;他也是微笑着回应了一下,然后便即匆匆离去。
那名身着蓝色长衫的中年男子,名叫云清风,乃是出身于云氏家族六房一脉,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三年前成为登峰高手后便被派来此地进行驻守。
大约三年前,云一凡年满十二岁之时前来领取武技功法之时便已见过这云清风,并且这三年来偶尔也会前来进行请教一些问题。
以云一凡的修为,那两名从来都是深居简出的供奉虽然基本上都是很少见到的,不过这云清风以及另外三名登峰高手却都还是相对熟识的。而且这四名登峰高手也都是毫不藏私,但凡对于前来请教的弟子他们一概都是悉心指导。
尤其是这云清风,在这四人当中,那更是出了名的随和,所以云一凡对于他也算是基本了解。
“师伯好。”云一凡微笑着上前进行见礼,然后从怀中取出了一块青铜令牌,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弟子云一凡,现已达到初境后期,今特此前来领取《云霄双技》!”。
云清风先是看了一眼令牌,微微一笑,然后才望着云一凡,道:“噢,原来是一凡贤侄啊——不是说过了么,你我同出云氏,本为一家,直接叫我伯父就好了。”一边说着,他一边回头,熟练地从身后的书架之上取出了一本册子,翻了几下就停住了,看了看后,这才又抬头对云一凡问道,“一凡,你具体是何时突破的?”
云一凡微微一笑,答道:“回禀伯父,侄儿乃是在方才比试之际,与云一东族兄同时突破的。”
云清风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来,让我试试看你的功力。”
话音未落,便只见他伸出右手,平平地一掌向着云一凡当胸拍来。
云一凡刚刚才把青铜令牌重新收进怀里,便看见对方一掌向着自己拍来。不过,这一掌的速度极慢,就算是一个从来没有练过功夫的普通人都可以轻易的避开。然而,他却是挺直了胸膛,同样的伸出了右手,就这样平平地一掌迎了上去。
他在自己的右掌拍出去的时候,就已经将自己体内的“云霄心法”运转到了极限,刚刚才达到的初境后期的修为功力在这一刻全面的释放了出来。
轻轻的,两只手掌碰到了一起,云一凡那初境后期的功力毫无保留的倾泄而出。然而在他的感觉中,云清风的手掌就像是一个无底洞般,无论他的内劲如何强大,也始终都是填不满。
云清风的眼中闪过了一道异彩,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豁然放声大笑道:“不错呀,一凡贤侄,你在十五岁之内便能够达到初境后期,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一边说着,他便已经收回了手掌,随手取过一支笔来,在册子上写了几下后便放下了笔,然后又重新将册子放回原位。
………………………………
第一卷 凡尘篇 第二十三章 出谷修炼
对方的掌力甫一收回,云一凡顿时便又感到了轻松,随即也收回了手掌,淡淡地展露出了微笑,然后说道:“伯父过奖了!”
“贤侄在此稍候,我这就为你去取秘籍。”云清风说完,便转身绕过书架,进入了武藏阁深处。
不一会儿,他便拿着一本书册走了出来,重新来到云一凡对面,将书册递了过去,道:”这本就是《云霄双技》,内录‘云霄身法’和‘云霄掌法’两大顶阶武技功法。贤侄若在修炼过程当中遇到什么困难或是疑惑,随时可以前来武藏阁询问。”
云一凡恭敬地用双手接过书册,看着封面上写着的“云霄双技”四个大字,内心当中略微也有一些欣喜和兴奋,连忙躬身道:“多谢伯父,侄儿告辞了。”
云清风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随即身子一晃,便来到了一旁不远处的一个蒲团之上,当即席地而坐,默默地运功打坐起来。
云一凡小心翼翼地将书册收进了怀中,转身便朝着外面走去。
出了武藏阁,云一凡驻足沉思了片刻。
回想着自己半年以来迟迟不能突破的极限壁障,不但居然就在自己放下执念之后便有了突破的迹象和征兆,如今更是在比试当中意外地直接突破了。顺理成章地,自己也因此得到了“云霄身法”和“云霄掌法”这两大顶阶武技功法的修炼秘籍。
不过,现在五年一度的竞技会武大比还在进行当中,虽然以自己初临初境后期的修为想必已经能够在参加比试的弟子当中占据偏上等一些的位置了,但是那些提前修炼到初境后期的弟子可都是已经领取过《云霄双技》的,肯定也都已经修炼过里面所录的两大顶阶武技功法,那么自己肯定也要抓紧时间研究修炼才是——虽然不见得立即就能够掌握,但是反正迟早也是要修炼的,不如现在就开始修炼这两大顶阶武技功法,说不了在接下来的比试中还能起到什么帮助呢!
想到就做,云一凡身形一晃,很快便已来到了南面围墙之下,然后一个纵身便直接跃上了一丈多高的围墙,再一纵身便是向着围墙之外的西南方向而去,轻飘飘地落在了距离自己原本所立足的墙头之处数丈开外的地面。
然后,他便又似化作了一道轻烟一般,一路向西而去。
秦岭云门的演武区域,南面的演武堂所在,其正堂正居当中,而武藏阁则位于最东侧。
演武堂总的来说,便是指这南北纵深二十四丈东西宽广一百零八丈的整个偌大院落所在的建筑群。
不过对于云门中人来说,通常又将这诺大的一个院落称之为演武大院,而其正堂所在才算的上是真正的演武堂。
整个演武大院的四面都有一丈多高的围墙围将起来,而在其中则又有一道道丈许高的墙壁,从而将其隔成一座座相对小一些的院落。
而在这整座演武大院,也只有其正堂所在的真正演武堂那处院落的正南面有一座大门,其余的一个个院落则都是用一些拱门相连。再有就是通向后面演武场的那一座座门——其中有像演武堂正堂所在直接由室内通向室外的通道廊门,也有在一丈多高的围墙之上开出来的拱门。
而武藏阁所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并没有一个门户,也只有西面那丈许高的界墙之上才开有一道拱门。
所以,若是想要进入武藏阁所在的院落,从南面便首先需要从正堂的大门进入,然后再向东穿过一道道的拱门方才能够到达;而从北面的话则需要由演武场东边最近的一道拱门穿过,然后再经过西侧的那道拱门,便能够到达。
不过,毕竟身为云门中人,最基础的十二岁左右的小弟子,那也都是最起码拥有初境后期上层的修为,虽然不能十分轻松地施展轻功一跃便能翻过这些围墙界墙,但是倒也并不算太难,而初境中后期以上的则相对更加轻松。
说来,其实这些围墙和界墙,也只有对那些修为未能有所成就的年幼弟子和不怎么会武功的下人仆役才是阻碍,对于一般云门中人来说却不算什么问题。
加之这般安设本意其实也是和会武大典相类似,于多多锻炼显示门人弟子的武功大有相干。
所以除了武藏阁那代表意义的三层阁楼不允许随意攀越以示尊重以外,其他的围墙界墙之处可是没少被门人弟子翻越的。
云一凡方才进入武藏阁之时,便是由东边最近的一道拱门穿过,然后又由西侧拱门而入。而此番,他的目的乃是出谷,所以便直接从南面围墙一翻而过,直奔西边先出了演武区域,然后再朝西南方向直奔位于山谷正南面的谷口而去。
云门门规规定,凡是修为没有达到初境中期的弟子,每日辰时之初便需要在演武场集合,集体进行一个时辰的“冲云拳”演练。其他时间,则可以自行安排进行修炼。除非是像这几天需要占用演武场进行竞技会武大比之类的特殊情况,其余时候基本上都是如此进行。
通常来说,各个门人都是在各自的居所修炼内功,而修炼武技功法或者是“冲云拳”之时,则会来到演武区域的演武场,或者是在其周边的空地所在。
云一凡原本也是这样的——
八岁之前,他也是日日来到演武场参加晨练,直到八岁生辰当天在晨练之时突破到了初境中期才结束了整整三年的晨练生涯。
之后,则是在自家小院深居简出,勤加修炼“云霄心法”。直到年满十二岁以后,开始时不时地来到演武场修炼武技功法。
不过,他自从在几个月前开始真正兼顾武技修炼以后,最初也还是在演武场进行武技功法的修炼。
直到后来,大约三个月以前,在一次出谷散心之时被他无意当中发现了一处隐秘清净的所在,便开始经常前去此地修炼武技功法。
………………………………
第一卷 凡尘篇 第二十四章 云雾崖顶
而现在,云一凡想要修炼刚刚新得到的“云霄身法”和“云霄掌法”,又恰好演武场还在举办竞技会武大比,他便径自又准备前往那处隐秘清净的所在。
不过,以秦岭云门所在的山谷地形,莫说是凡武初境的习武之人,即便是已经进入入微境的超级高手,周围的这些悬崖峭壁那也是轻易不能够翻越进出的。
所以,云一凡也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先向西而行出了演武区域,接着再往西南方向前往谷口所在,如此方能以最快最短的距离出谷而去。
秦岭云门所在的山谷谷口内侧,宽达五六丈,由花岗石砌建了一道高达五丈厚达两丈的坚墙,正中是一座宽达两丈的大门,大门之上还有一座长宽高均达两丈的楼阙。
这云门谷口的大门所在,常年由四名登峰高手、八名初境后期高手和十六名初境中期的门人分组轮流驻于此地进行把守。
达到初境后期以后,云一凡的速度也是快了不少,没过多久便来到了大门,按例出示过青铜令牌以后,他便直接出了大门。
看着云一凡出了大门以后,不过才一转眼的功夫便已经穿过了长达十几丈的谷口通道,把守大门的那四名年约二三十岁的初境中期的门人,都是不禁相互感叹着——
“这小子的修为看来又是精进了不少呀……”
“小小年纪,这一身轻功身法竟然已经达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不简单啊……”
“对对对,真的是令人羡慕啊……”
“……”
……
。。。。。。。。。。。。。。。。。。。。。。
广义上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其范围包括岷山以北,陇南和陕南蜿蜒于洮河与渭河以南、汉江与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以北的地区,东到豫西的伏牛山、熊耳山,在方城、南阳一带山脉断陷,形成南襄隘道,在豫、鄂交界处为桐柏山,在豫、鄂、皖交界处为大别山,走向变为西北—东南,到皖南霍山、嘉山一带为丘陵,走向为东北——西南。其绵延之广不下数千里——其中,像是太华山、终南山、伏牛山和白石山等在内的神州中原的不少名山,皆是包含其内的。
而狭义上的秦岭,则是介于关中平原和南面的汉江谷地之间,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汉江四条河流的分水岭。其东西绵延八百里到上千里,南北宽达二百里到三百里。其中主脉山峰太白山所在,乃是位于群山北麓,东西长直距大约一百二三十里,南北宽直距大约八十里。
秦岭云门所在的山谷,无论谷内还是谷外其实原本都是原始之地,到处都有密林丛生。
云门在此经营以后,山谷之内渐渐成为众人聚集生活之地,经过不断修整才成为如今以房屋建筑为主的模样。
谷口通道的树木也都早就被砍伐清除,只有旁边峭壁之下不时还有一些花草灌木。
而山谷谷口之外,那一片原本东西连绵数十里南北纵广七八里的原始密林,除了在谷口整理出了一片方圆数丈的空地,就是在空地以东距离悬崖峭壁几丈远近之处开辟出了一条宽约丈许的道路直接穿过连绵的密林。至于密林的其他地方,则都基本上还是保持着原始模样。
由秦岭云门所在山谷的谷口正往西南方向十余里,出了那片原始密林,便是太白山东北一带的山麓。
而云一凡所要去的所在,便是位于这太白山东北山麓之上。
。。。。。。。。。。。。。。。。。。。。。。
出了山谷,云一凡便直接一头扎进了原始密林之中,径直向着西南方向而去。
原始密林之中几乎无路可寻,对于常人来说那自然是十分难行。
但是,对于云一凡来说,一来他本就轻功不凡,二来这三个月以来又经常穿越十分熟悉。再加上他如今初临初境后期,修为大进,所以只会更加轻松。
只见他穿梭自如,奔走飞跃,速度竟然比之前在平坦开阔之地也丝毫不慢,依然似如一道轻烟一般飘忽于这茫茫密林之中。
不过一盏茶多一些的工夫,云一凡便已经奔出了原始密林,来到了太白山东北一带的山麓之下。
举目望去,太白山高耸入云,宛若直通天际一般。
云一凡在山脚下顿足眺望了片刻,然后便一提气,直奔一处险岩怪石突兀嶙峋的山崖所在而去。只见他手足并用,捷若猿猴,轻如飞鸟,竟在山崖之上爬将上去。
这山崖高达上百丈,有些地方直如墙壁一般陡峭,但他只要手足在稍有凹凸处一借力,立即便可蹿上,甚至在光溜溜的大片石面之上,也如壁虎般游了上去。
过不多时,云一凡便似乎已经钻入了隐隐约约的云雾缭绕之中,却只见他继续向上快速攀登,又不一会儿便已落到了山崖之顶。
放眼看去,只见这崖顶乃是一个方圆数丈的平台,中间零落着几块数尺高的大石,大石背阴之处隐隐还有一些皑皑白雪残留。
山崖西南面,乃是一道深达十来丈的沟壑,沟壑对面则是高耸入云的山峰。
而由对面那山峰径直而上,继续翻山越岭,便可抵达太白山的顶峰之处——海拔高达一千二百丈的拔仙台。
云一凡虽然知道那是通往太白绝顶“拔仙台”的所在,不过却并未曾攀越而上过。因为从这边山崖到对面的山峰,其间的直线距离便是不下八九丈远近,莫说是以前的初境中期极限巅峰修为,便是以他如今初临初境后期的功力,也绝对不能一跃而过。
而由山崖西南面下去,却也是做不到——
虽然从沟壑下面到对面山峰,也是如同方才山崖东北面怪石嶙峋的陡峭山崖,对于凡武初境身怀上乘轻功的高手来说尚算足可攀登。
但是,从这边崖顶直到沟壑下面的十来丈高度,却全部都是如同秦岭云门山谷四面的悬崖峭壁一样笔直而立的绝壁,根本就毫无借力之处。
如此险峻,莫说是寻常的凡武初境高手无可渡过沟壑进行攀登,便是一般的登峰高手那也是难以企及,恐怕在入微境的超级高手之下,也就只有初境圆满上层境界的顶尖高手方才有可能飞越攀缘。
………………………………
第一卷 凡尘篇之秦岭云门 第二十五章 太白奇遇
云一凡来到其中一块表面相对平缓的大石跟前,轻轻一跳便跃到石上,面朝着对面那高耸入云的山峰盘膝而坐,五心朝天,运功打坐起来。
虽说刚才的比试前后下来也就不足一盏茶的工夫,但毕竟也让他倾尽全力了,对于内力和体力来说都还是有着不少的消耗的。
虽然在最后关头居然意外突破到了初境后期,但是却又在领取武技功法的秘籍后长途跋涉来到了这处山崖,并且又一举攀登上了这高达上百丈的崖顶——这一切对于云一凡来说虽非太过困难,但是相应的消耗也是不容完全忽视的。
所以,为了能够有比较好的状态去修炼武技功法,他还是决定先行打坐运功修炼“云霄心法”——
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熟悉刚刚突破到初境后期以后新开辟出来的一些内力运行的路线,并且对修为稍加巩固;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的养精蓄锐,最终能够以最佳的状态和精力进行武技功法的修炼。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是也。
此番,因为已经由初境中期的极限壁障突破到了初境后期,所以“云霄心法”在体内的真气内力运行路线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
虽然这些新增的内力路线,云一凡早就已曾经在脑海当中假想过了无数次,但如今却是实实在在的第一次真正地去进行运转。
云一凡静坐于隐约缥缈着云雾的崖顶大石之上,引导着丹田内的真气缓缓而出,经由气海,上行黄庭,沿着十二正经的主要脉络循序而行……
虽然这初临初境后期的“云霄心法”的内力运行路线基本上和初境中期上层之时的大同小异,但却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多地开始涉及到了一些细小微末的经脉。第一次真正的存心静想引导着丹田真气在新增经脉的经脉路线进行周天运行,他丝毫也不松懈,反而愈发的沉心静气,虽然小心翼翼却也不失圆润。
终于,过了整整一百二十个呼吸的时间,新旧路线全部运行完毕的那股真气重新又气归丹田,一个周天的运行也真正完成。
通常来说,刚刚达到初境后期之时,修炼“云霄心法”完成真气内力的一个周天运行是需要一百三十二个呼吸的时间的。不过,云一凡在数月之前便已经将内功修炼到了“圆融”的境地,此番虽然仅仅只是第一次真正进行周天运行,却也还是比一般人要缩短了不少的时间。
不急不躁,他继续心无旁骛地进行着周天运行……
直到差不多将近一个时辰过去了,云一凡方才收了内功。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慢慢的睁开双眼,有一丝丝的精光在那一双清澈透明的眼眸之中闪烁不已。
微微而笑,他不禁感慨不已——
方才仅仅只是在第七个周天运行之时,他的速度就开始有所增加,第七个周天完成之时才仅仅花费了一百一十九个半呼吸的时间……第八个周天又有所缩短……等到第九个周天完成之时就已经缩短到了一百一十九个呼吸的时间……往后依然持续不断的缩短……
直到第十六个周天完成之时,已经缩短到了一百一十八个呼吸的时间……接下来的第十七个周天和最后的第十八个周天的完成,也都是保持在了这个速度和时间。
完成了整整十八个周天的真气内力运行,云一凡不仅仅恢复了所有的精力和初临初境后期修为的内力,而且还将功力稍加巩固精进了一番。这样的水准,在所有修炼“云霄心法”的人当中,恐怕也不算太多见。
思来想去,云一凡便知道大概还是与自己彻底放下执念以后的坦淡平和大有相干。虽然以他目前的修为和阅历,还不能够十分清楚其中的真正奥妙,但这总归也是好事,所以他也便不再多作思量。
然后,依旧盘膝坐于大石之上的云一凡便把手伸到了怀里,准备取出那本刚刚得到的《云霄双技》,打算好好参详一下上面所记载的两大顶阶武技功法。
就在这时候,忽然似乎有一道玄妙无比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中——不,不仅仅是传入了他的耳中,似乎还一并传入了他的脑海之中,传入了他的意识之中,传入了他的心灵之中……
云一凡刚刚探入怀中的右手,就那么僵在了那里。
然后,几乎是下意识地,他抬起头,望向正前方——
那座通往太白绝顶的山峰,此刻依然是那么的高耸入云。
但是,此时此刻,却似乎有一道玄而又玄的声音在召唤着,召唤着,召唤着……
云一凡不由得慢慢地从怀中收回了右手——但手中却依旧空空如也,并没有取出那本秘籍书册。
这时候,他的双眼眼神也似乎变得十分飘渺和虚无,就那么直直地望着前方——
似乎是在望着那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又似乎是在望着山峰里面更深远的地方。
紧接着,云一凡似乎是凭着本能一般的缓慢地用双手扶着石头,缓慢地放下了双脚,缓慢地下了大石,缓慢地一步一步地向着前方走去……
就那么几丈的距离,他却似乎像是走了很久,但似乎又好像也没有太久……
不过,终于,云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