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切从宝芝林开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砰的一声火光响起,伴随一声尖锐的惨叫,黑影落在大树之上,露出原本的面貌,只见犹如猴子一般,面如瓜皮之色,一身黑毛,赫然是传说中的山魈。

    只见山魈双眼饱含利光,一脸忌惮的看着三人,尖声利啸。

    “你们是什么人,敢闯我的洞府,速速给我退去,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不客气?合着你刚刚还是客气怎么的,要不是我们还有点本事,早就被你弄死了,你这都算客气的,真要不客气起来,我们还活得了,好啊,我倒要看看,你要怎么个不客气法!”四目道人吹胡子瞪眼的说道,手中的桃木剑转了转,一副要和你开练的样子。

    “师叔且慢。“李长生见状连忙拦住四目道人,然后朝着山魈走了一步,打了个稽首。

    “福生无量天尊,山魈,你乃天地之间的精灵,秉承山川地脉之气而生,我等此次前来,并非与你为难,只是想要借助你洞府的山川地脉之气一用,希望你不要拒绝。“

    山魈忌惮的看了三人一眼,他修炼数百年,也不过是堪堪达到凡人的天师境界罢了,而且真的打起来,还未必有天师的本事。

    眼前的三个人,虽然每一个修为都不如他,可是三人联手,他也实在没有获胜的把握,甚至还有可能被三人所伤。

    迟疑的看了三人一眼,山魈冷哼一声,尖锐的声音响起。

    “借用山川地脉之气,说得容易,山川地脉之气,乃是洞天福地的根本,让你们用了,岂不是坏了我的洞府,休想。“

    “嘿,我看你这家伙是诚心找打是吧,长生,让我们拿下这个家伙,看他还敢不敢张牙舞爪的。”四目道人气势汹汹的说道。

    “师叔。“李长生无奈的看了四目道人一眼,摇了摇头,然后看向山魈。

    “山魈,你也不要糊弄我们,此地的山川地脉之气并不曾使用,就算是我们用了,也不过是把它激发出来而已,对于此地的灵气,并不会有什么影响。我们乃是茅山一脉的弟子,你若是同意将此地的山川地脉之气借我们一用的话,有什么条件,你尽管提,只要我们能做到话。“

    “如果你执意不肯的话,我这师叔你也看见了,怕是不会轻易罢休的,是战是合,你自己看着办吧。”李长生说道。

    听到这话,山魈的眉头一皱,一双小眼睛在眼中乌溜溜的转着,好一会儿,才看向李长生,点了点头道。

    “好,我可以把洞府里的山川地脉之气借给你们,不过,你们必须答应我两个条件,否则,你们就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李长生闻言一喜,如非必要的话,他真的不愿和山魈动手,毕竟修道之人,无故与人结下因果,总归不是好事,巧取豪夺,对自身修行也有挂碍,能够讲和,是再好不过了。

    “好,我答应你,你有什么条件,说来听听。”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山魈的条件

    “很好。“山魈满意的点点头,“我这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你们度化我,传我修行的法门,助我修行,你们是茅山弟子,这一点,应该难不住你们吧。”

    说完,山魈一脸期待的看着三人,身为山中精怪,山魈可谓是得天独厚,秉承山川地脉之气而生,天生就能修炼。

    可是,万物皆有利弊,天地之间,但凡是精怪者,若无高人指点,传下法门,修行起来,都是依靠自己不断的摸索。修行不易,往往百年修为,还抵不过凡人数年之功,因此,很多山中精怪,都希望能够得到大派弟子的点化,就是因为这些大派之中,藏有能够洗去精怪身上妖气,将其转为正道的法门。

    精怪一旦修炼了这种法门,就可以不用自己苦苦摸索,甚至还能借助一方门派祖师的庇佑,从此走上正道,修炼起来,比起从前要快的多。

    听到山魈的要求,三人一愣,这一点倒是出人意料,不过却也在意料之中,山魈虽然是精怪出身,到底不比一般的尸魔鬼怪,一心向道,倒也正常。

    李长生和四目道人对视了一眼,迟疑半晌,点了点头,“好,难得你一心向道,我答应你,此间事了之后,就传你度化的法门,引你入正道,助你修行,说吧,你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听到这话,山魈心中一喜,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闻言继续说道:“这第二点,我要你们为我授箓,入你茅山门墙之中,收受茅山供奉。”

    “什么?你想成神?“听到这话,李长生大惊。

    山精树怪,不论如何修行,到底只是凡尘妖邪,但是一旦受箓之后,就能天名有记,上录天书,收受供奉,就能将自己变成神道中人。

    当然,这种所谓的神道,和真正意义上的神灵还是有所区别的,若是造就一个神灵这么简单,岂不是人人都可成神了。

    这样的神灵,其实就和民间的一些所谓的五大仙,保家仙,五路神之类的相仿,不过是空有一个名头罢了。

    只不过,和他们相比,这种受箓之后的所谓的神,并不能算是邪神罢了。

    应该说,这样的神可以算作神灵的预备役,山魈是山川地脉之气而生的精灵,一旦入茅山门墙,遭受供奉,日后修行有成,便能上录天书,成为山神,可见这山魈所图不小。

    “怎么样,我知道你们茅山祖师在天上地位不低,受箓入门,对你们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们答应了,日后我也能算是你们茅山一脉的人,既然是自己人,这洞府借你用用,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不是吗?“山魈满脸笑意的说道。

    闻言,李长生没有说话,山魈这话说的不假,一旦收受茅山供奉之后,山魈的确就能算是茅山一脉的人。不过,越是这样,越是要小心,山精树怪,哪怕是山魈这样天地生成的精灵,虽然一心向道,但是真正能够得道的,到底只是少数。

    大部分,最终不是功败垂成,就是走上了邪路。茅山一脉,的确能够收录他们,可是这些山精树怪,一旦走上邪路之后,只会败坏茅山气运,尤其是此事事关神道,一个不小心,甚至连天上祖师爷都要吃挂落,因此,茅山收录这些山精树怪供奉的时候,都是慎之又慎。

    如今,面对山魈的要求,李长生也不敢随便答应下来。

    况且,受箓之事,也不是他答应了就可以的,想要做到这一点,要么,他是茅山总坛的弟子,能够上达天听,将此事禀报祖师,将其收录门墙。

    要么,他有天师修为,自可通神,也能谋划一二。

    可是现在,他既不是总坛弟子,也不是天师修为,想要收录对方,也没有把握,一时之间,却不知道应该如何作答了。

    “好,我们答应你。”就在李长生为难的时候,却见四目道人上前一步说道。

    “四目师叔?“闻言,李长生吃了一惊,忍不住看向四目道人。

    只见四目道人摆摆手,制止了他的话,看着山魈说道:“我们可以答应你,不过,受箓入门一事,事关重大,短时间内,我们无法做到,你需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行。而且,未免你日后走上邪路,受箓之后,你必须接受我茅山戒律所化的锁心符箓,否则,此事便作罢,如何?”

    “可以,可以,只要你们言而有信就行,行了,洞府就在那里,你们要怎么用,就随便用吧,用完之后,记得传我度化法门,等你们能够受箓的时候,给予我供奉就行了。”山魈闻言大喜,连连说道,然后就化作一道黑影,消失在山林之间。

    “四目师叔?你怎么就答应他了呢?况且,我们也没有受箓的本事,总不能去找师傅帮忙吧。“李长生忍不住说道。

    “好了,这一点你不要担心,我既然敢答应,自然有我的办法,你不是要去元符万宁宫吗?在我元符万宁宫中,藏有几件宝物,其中有一件,名唤镇坛玉圭芴,有上达天听,辨认正邪之效。等你闯过元符万宁宫之后,就能借其一用,参悟神通,到时候,你就利用镇坛玉圭,替那山魈受箓就行。“

    “现在,你快点进去,修复你的乾坤法剑好了,我准备准备,传那山魈度化法门,去吧。“四目道人说道。

    听到这话,李长生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一言不发,朝着四目道人点了点头,转身就走进了洞府之中。

    此地不愧是洞天福地的中心地带,走进来,就感受到浓郁的天地灵气,李长生袖管之中的乾坤法剑也是不断的震动,想要吸纳这里的天地灵气。

    见状,李长生连忙在洞中探查了一番,确定没有什么危险之后,这才放出乾坤法剑,只见噌的一声,乾坤法剑犹如定海神针一样,落在洞穴的中央地带,好似活物一样,不断的吞吐天地灵气,李长生见状掐动印决,引动山川地脉之气,源源不断的汇入乾坤法剑之中。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元符万宁宫

    元符万宁宫,乃是茅山一脉的总坛所在,位于茅山积金峰南腰处,幽洞密集,怪石林立,山水秀美,风光迷人,是福地之中的福地。

    其时建筑壮观,规模宏大,殿宇层层而上,房舍院院相连,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各种宫观达四百余间。高明杰大,工尽其技。金碧丹垩之饴,萤煌昭烂于祟岗秀巅之上。香火繁盛,灵气充裕,从山脚到山顶,随处可见善男信女,得道高人。

    过睹星门,拾阶而上为灵官殿,殿额石上书刻“敕赐元符万宁宫”七字,门前两侧各置石狮一尊,左雌右雄,古朴自然,其中灵光闪烁,似乎存有某种灵性隐藏其中。虽然不曾显露,但是李长生可以肯定,这两具石狮乃是某种精妙的法器,一旦施展出来,威力绝对不下于一个天师高人,茅山一脉底蕴深厚,可见一斑。

    当日,在那洞天福地之中,李长生借助山川地脉之气,终于将乾坤法剑修复完全,破而后立,修为更进一步,如今已经淬炼了三魂六魄,只差一步,就能将魂魄彻底淬炼完全,生出阴神,突破到天师境界。

    为此,李长生离开洞天福地之后,传了山魈度化法门,就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元符万宁宫的道路,这一次,倒是顺风顺水,没有遇上什么别的事情,直到今日,终于来到了元符万宁宫前。

    越过山门,进入元符万宁宫的山门之后,没多久,便见一个道人身穿杏黄色道袍上前,朝着李长生打了个稽首。

    “福生无量天尊,道友有礼,前方乃是我茅山禁地,外人不可擅入,还请道友止步。”

    闻言,李长生连忙还了一礼,然后做了个茅山秘传的手势,朝着道人说道:“道兄有礼,贫道乃是茅山南传一脉,天师林凤娇的弟子,李长生,今日奉家师之名,回茅山总坛,参加试炼,还请道兄代为通传一番,多谢了。”

    听到李长生的话,那道人顿时吃了一惊,忍不住看向李长生,南传一脉又出了一个天师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据说这位新晋天师,还有一个弟子,号称是茅山一脉百年来天资最高的弟子,这让总坛的一些弟子颇为不屑。

    南传一脉,不过支脉而已,怎么能和总坛相比。现在看向李长生,只觉得李长生一身灵气充沛,浩浩荡荡,犹如山间之清风,海上之明月,看不清楚,不由心中一惊。再看李长生的样貌,不过二十出头,对于传闻,终于有了几分信任。

    顿时,这道人更加恭敬的朝李长生打了个稽首,“原来是南传一脉的师兄,李师兄有礼,贫道萧秋雨,还请师兄在此处稍等片刻,贫道这就去禀报掌教。”

    说完,萧秋雨便急匆匆的进了山门,直奔顶峰九霄万福宫而去,半晌,萧秋雨归来,朝着李长生打了个稽首道:“李师兄,掌教有请,请吧!”

    “有劳了。”李长生点点头,跟着萧秋雨一路向上,也不知道走过多少亭台楼阁,看了多少风景变化。最终,来到一处宫观前,只见这宫观,巍峨大气,门前一座拱门,乃是由几块巨大的汉白玉砌成。

    自上而下雕有五龙,凤、狮、象、鳌鱼各一对,透雕精致,形象生动。殿内供奉三茅真君塑像。

    宫内墙壁嵌有碑刻三方:《茅山九霄宫天罐铭碑》,《建造大殿碑记》,《重建太元宝殿碑》,神文镌刻,散发点点灵光,让人不敢直视,李长生不过扫了一眼,便觉心神震荡,急忙低下头去,知道这石碑上,怕是也被高人施展了密法,堪称顶级法器了。

    大殿之中,一个身穿黑白两色道袍的老道,一身仙风道骨的,须发皆白,手持一根拂尘。看到李长生,露出笑意,点点头道:“你就是林师弟的弟子李长生?不错,不错,不愧是我茅山一脉百年来天资最高的弟子,如今距离魂魄圆满,生出阴神,也不过一步之遥,十年之内,必成天师啊。“

    听到老道的话,在场的道人都是一惊,入道之后,方知修道艰难,茅山百年以来,能够称之为天师的,寥寥无几。近几年来,除了总坛之外,也就是南传一脉不知道怎么的,气运昌隆,接连出了石坚和林凤娇两个天师高人。

    虽然石坚误入邪道,如今已经伏诛,可是现在,一个李长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居然距离天师就不远了。这份修为,放在总坛,除了几个老一辈的之外,居然没有一个胜过他的,尤其是掌教真人还说,他不出十年,必成天师。

    一时间,看向李长生的眼光,都炽热了几分。

    李长生闻言,连忙打了个稽首,“不敢当,都是祖师爷庇佑,弟子李长生,见过掌教真人,此乃我南传一脉宗门印信,弟子恳请参加总坛试炼,还请掌教真人应允。“

    说着,李长生双手一搓,便见一道红色的太极图案射出,落在大殿上空,环绕不散,散发阵阵红光。

    茅山掌教见状,点了点头,手中拂尘一挥,便如一阵清风袭来,天空中的太极图案顿时消散开来。

    “好了,宗门印信我已经看过了,的确是南传一脉的无疑,李师侄且在茅山修养几日,我这就安排下去,不过,依我看,李师侄修为精湛,区区试炼,应该还是过得了的。“

    “多谢掌教真人。“李长生闻言连忙说道。

    ”秋雨,既然李师侄是你带上来的,一事不劳二主,李师侄就交给你招待好了,你带李师侄去厢房休息吧。“茅山掌教点点头,看了萧秋雨一眼。

    “弟子遵旨。“萧秋雨点点头,看向李长生,“李师兄,请跟我来。”

    “弟子告退。“李长生朝茅山掌教点了点头,便跟在萧秋雨的身后,走了出去。

    茅山掌教动作不慢,李长生住下才不过一日的时间,就有人来通知他参与试炼。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元符宫试炼

    这一日,天清气朗,整个茅山之上,万里无云,天空一碧如洗,通透的似乎能够看到天空之外的景象一样。

    元符万宁宫前,只见一座高台耸立,茅山掌教一身黑白两色的道袍,端坐在主位之上,仙风道骨,让人侧目。

    一个个道人分列两旁,正中间,站立的就是李长生了。

    看着李长生,茅山掌教站起身子,拂尘一挥,便有几个茅山弟子,抬着桌椅,香烛,笔墨纸砚等物上前,放在李长生面前。

    “李师侄,我茅山术法,以符为根基,这试炼的第一关,自然就是符法。现在,摆放在师侄面前的,就是画符的工具,只要师侄你能够画出三道三茅真君符,就算是过关了,如何,师侄可准备好了。“茅山掌教说道。

    闻言,李长生看了看桌案,点了点头道,“弟子准备好了。“

    “甚好,那就开始吧。“茅山掌教点点头,然后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便坐下等待李长生画符。

    一般而言,画符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非等同儿戏,要摆香案,上香,请神,事先净身,又净手,净口,净笔纸墨砚台,祷告完后,取笔一挥而就,喷上法水,再祷告,再顶礼、送神,缺一不可。

    正所谓,若知书符窍,惹得鬼神跳。不知书符窍,惹得鬼神笑,画符一道,并非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像电影中那样,一蹴而就就成符的,不是没有,只是很少罢了,需要画符之人拥有极高的修为才行。

    一点灵光即是符,世人枉费墨和朱,说的便是如此。

    不过,这一次李长生要画的三茅真君符,则不在此列。

    茅山一脉,传自三茅真君,因此,三茅真君符,也算是茅山一脉的根本符箓之一,但越是根本,越是简单,想要画好也更加艰难。

    三茅真君符,是茅山一脉的符箓之中,少有的各个境界都能画的符箓,同样也是茅山符箓之中,典型的易学难精,其作用也很简单,就是沟通三茅真君祖师,加持灵光。

    元符万宁宫拿这一道符来做试炼,一来,可以检测残疾试炼之人的基本功,二来,此符与祖师相通,也能告慰祖师,看看这个弟子是否是可造之材。

    李长生很快便相通了这一点,当即屏气凝神,默念净口,净身,净心咒语,将全身上下的精气神调整到最佳境界之后,睁开双目,眼中精光一闪,拿起朱笔,落笔成符,如有神助一般,一挥而就,三道黄符就出现在香案之上。

    只见黄符之上,丝丝缕缕的法力汇聚灵辉,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黄符逐渐染上一层蓝色的光泽,逐渐覆盖黄符之上,最终,只留下一点黄色的边缘没有转化完成,落在香案之上。

    “这是?黄符化蓝!”看到这一幕,茅山掌教一脸惊讶的看向李长生,眼中满是惊讶之色。

    茅山符箓,素来分为金、银、紫、蓝、黄五色,金色符箓威力最大,同时要求施法者的道行也最高,消耗的功力也最大,银色次之,紫色、蓝色又次之,威力最低的是黄色,属于普通的符箓,一般用黄纸、朱砂画符而成,也是最常见的符箓。

    事实上,这五色符箓,一般而言,也象征画符者的修为,金丹真人画金符,元神天师画银符,阳神天师画紫符,阴神天师画蓝符,天师之下画黄符,乃是茅山铁律。

    而且,就算是天师,能够画出蓝符的也寥寥无几。

    如今,李长生居然在众人的眼前,画出了三张蓝符,虽然只是半成品的蓝符,但想想他的修为不过还是法师罢了,分明是在画符的时候,修为不济,才没有完全转化,如果他是天师呢?是不是现在已经成了蓝符了。

    想到这里,茅山掌教看向李长生的目光也多了几分炽热,在此之前,他虽然惊叹李长生的天资,却也不曾露出这种目光。

    现在,通过李长生的一纸符箓,让他认识到,李长生或许是茅山多年来,最大的收获了,如何能不激动。

    不仅是茅山掌教,就连李长生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画出蓝符来,按照他的估计,他最多只能画出黄符顶尖而已。

    不过想想,此处乃是茅山,三茅真君在人间的道场所在,自己画的又是三茅真君符,多少会有祖师加成,画出蓝符,倒也不是不可能。

    但就算是这样,也足以证明,李长生在祖师眼中,也绝对是可造之材,否则加持的力度也不会这么大,想到这里,李长生心中也是微喜,抬头看向茅山掌教。

    “掌教真人,弟子已经画完了,不知道这一次,弟子可算是过关了?”

    “过了,过了,百年来,怕是再也没有比你过关过的更好的了,不愧是我茅山百年来,天资最高的弟子啊,李师侄,不知道,你这三张符箓,可能留在总坛,供总坛弟子参悟啊?”茅山掌教一脸亲切的说道。

    李长生闻言一愣,随后连忙点头,“难得掌教真人看得起,弟子自无不可。”

    “好好好,秋雨,快去把那三张符箓收起来,准备下一场试炼吧。”茅山掌教连忙说道。

    不过话是这么说,从李长生画符开始,茅山掌教就知道,这一次的元符宫试炼,对于李长生而言,是没有什么难度了。

    画符之后,就是施展术法,这一次,李长生虽然没有像画符那样,引起众人的惊叹,但是他出手利索,黄符咒语,在他的手中犹如行云流水一样,一一在众人眼前显现,自然也顺利过关了。

    至于第三关,就是开坛作法,李长生也算是有过几次经验,如今修为精深,施展起来,也是顺风顺水,让许多支脉的茅山弟子都为之头痛的试炼,在他的手中,却好似只是走了一个过场一样,轻而易举的就度过了。

    三关之后,茅山掌教毫不犹豫的宣布李长生通过了试炼,也让他成功的进入了元符万宁宫中参悟道法,甚至能够借用元符宫八宝一用。
………………………………

第一百三十八章 镇坛玉圭芴

    元符宫八宝,当初在布置先天八卦阵的时候,李长生就听九叔提起过,只是当初九叔也只是随口一提,并没有讲述完全,如今,他才知道元符万宁宫八宝的来历。

    宋朝之时,哲宗时期,其母孟氏不慎将银针吞于腹中,御医束手无策,孟氏坐以待毙。哲宗遂张榜全国求贤,茅山上清宗坛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