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侣情侠传-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在京城汴京,坊间先是流传着太祖密诏的留言,至于密诏的内容,自是无人知晓。过后坊间又流传着太宗皇帝杀兄夺位,贬杀亲弟赵廷美。更流传着太祖次子赵德昭之子赵惟正在天珠山大战中以天复会督领现身,人前显声,自是欲谋复太祖帝位。

    远在金陵,昔日南唐的旧都。则开始有人大肆渲染太祖皇帝赵匡胤谋杀后主李煜,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便可乱杀无辜了吗?只是,金陵人,或者天下的士子对此却都褒贬不一。便是在金陵,安宁之下,国家统一,那才是人心所望。后主一心求全,却不知国势运理,痴迷儒佛,妄为正事,远不如郑王李从善。这些谣言在金陵城内传的沸沸扬扬,相较于汴京,这里说话少了许多忌讳。随后又有传闻说小周后并没有死,而且当年还给李煜生了个太子。李煜深知国将亡,便没有公示,而是将太子送到了寺庙**养。是日,又有人瞧见了小周后和太子潜入昔日南唐行宫中观摩。对此,当年金陵一战死在宋军刀下的百姓人家,那些备受挤压的商贾,被罢黜的官吏,却都看到了一丝报复宋朝的希望,也有人开始宣示李后主的仁德,诟病宋太祖的欺凌,整个金陵城都在传着这这那那的谣言,人心惶惶。

    而在房县,则开始有人褒贬太祖皇帝权谋篡位,逼死贡帝柴宗训的流言,言下之意便是柴家人要回来夺位了。但身在柴府的郑国公柴永崎却不断上奏,称是有人陷害柴家不义,望陛下明断。朝廷一商议,便让柴家派其一人进京面圣。说是面圣不过是说的好听,他们五兄弟只剩下两人,皇权之下本就过得不好,自是感情甚笃。自知这要是再去汴京,恐生死难料。于是一商量,便上了家族书,言明柴家有人陷害,若陛下怀疑,柴家二兄弟愿以死保得后代周全。这一番动作诚意十足,赵恒自是也不好再说甚麽。

    东京,一封封奏章送到御案前,面对流言四起的谋逆分子,赵恒却是出奇的冷静。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如何防范自己的敌人,先帝已经给他做了很多准备。这些潜伏多年的敌人终究是一窝火的冒了出来,如此也好,正好一起解决。于是谕令各州县的官吏加强本辖公示和训示,旨在安定民心,同时对这些流言严重的地区加税,造成民怨,降低这些流言的影响。只是这些争论虽老事重提,但在人伦德义上对太宗一脉皇权的削弱将有很大的影响。千百年来唯此宋朝是没有传国玉玺的,太祖皇帝的篡位,太宗皇帝的篡位,处处充斥着血腥的权谋,让这个宋朝极受争论。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正统便是人心,当今天下之所以安定,一是仁政,二是皇权在握的威慑,以及军政分离的控制。赵恒这些日子很忙,刘美人一直在旁相伴。赵恒竟要顾忌明面上的,也要顾忌暗底下的。尤其是那该死的寇准,做知州做上瘾了,劝了几次都不回来,亏得自己将十方天罗交给了他。而他也没当回事,大肆抽调人力,随后一扔撂挑子不干了,每每想想都是又爱又恨。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明面上的,面对各州县的财政下降,相对应的便是国库的收入下降,也就意味着整个大宋朝经济繁荣的背后,一直都背负着很大的压力。每年国库的支出达到了岁入的十之七八,军费,官吏,皇族,贵族,赏赐,诸多事项,动一下都得花钱,掌控一个国家并不容易。如今他已经开始意识到了武道七宗的存在,那一百万两黄金足足的震撼了他数月之久,足见诸宗积蓄之深。以此国家情势,诸宗源远流长,非是国力所能及的,即是如此,不如言和。事实证明寇准是对的,武林盟,逍遥城,武道七宗,都迎刃而解。只是面对诸宗庞大的人力,物力,那深厚的根基总令他如坐针毡。这群人比他们要聪明,清醒得多,如有必要,推翻宋朝都有可能。而这一切都得问一个人,张少英,这个人对朝廷殊无好感。而这个人的经历让赵恒也有了一丝心动,一个心存善念的人想必不难对话。

    四方门内,依旧是郭晓领事。面对西北房州,唐玉则给出了不同意见。韩继允虽监西门时日不久,却将西门有用的东西做了整合,一切迹象表明,在房州等地确实有一股组织在官吏中活动,只是不得其踪迹,这种隐隐约约的痕迹持续时间很长,究竟是不是柴家还有待勘察。赵恒明面上对柴氏家族又是震慑又是安抚,暗地里赵恒调动黑暗,四方门秘密调查。这样的事是不能掉以轻心的,那怕最后柴家是清白的。尽管黑暗与四方门正对异端势力加以勘察,但仍有余力来处理这些事情,朝廷的人力终究是武道难以比拟的。于此同时,四方门在坊间探查到了四句异端势力的谚语“文成武德,东皇霸业,指点江山,如诗如画。”面对于天池会的霸皇,这时又冒出一个东皇,究竟是一个人,还是另一个人,或者是虚化之人皆不可知。天复会,天恨会,天池会皆自命为天,这或许便不是巧合。只是面对于这些异端势力,陛下明显偏于太祖密诏一事。以当初黑榜禁绝的份量,再加上寇准,姬灵霜等的视验,可信力极大。偏偏寇准没有回复赵恒的逼问,更是引起了赵恒的注意,这才嘱咐郭晓,唐玉等人竭力查探此事若是太祖密诏一事为实,便得不顾一切抢夺或者毁去。这是戳伤国体,甚至能颠覆皇权的大事,孰轻孰重,各人心中自有份量。且在这短短的半月里里,整个大宋朝,包括周边诸国的铜铁开始大量抽空,市面上可用的铜铁越来越少,造成铜铁价格暴涨。这是一场牵扯数个国家的财政权谋,能有如此的手段,如此大的财力调动,便是宋朝本身都得掂量一番。经过朝武的相互探查,均非各自出的手,如此下去,不出一个月,宋朝的工商业恐就此崩塌,这对一个国家而言,便相当于灭亡。于是赵恒只得不断从各地调集赋税加以充实,同时开国库救急。这一招对应虽是无奈之举,但毕竟是一个国家,虽非长久之计,却能解一时燃眉之急,同时督促各地的铜铁矿产加以产量。

    然而这一切却不能持续太久,以宋朝对工商业垄断还能出现如此庞大的财政困局,足见对方的手段。这其中不仅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还需要长久的布局,才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如此巨大的掏空。如此紧急的时刻,赵恒便想起了张少英,这个年轻人一句话再整出一百万两黄金来恐怕都不是问题,有了这一层保障,朝廷便可轻松许多。当下遣送密诏送往武林正宫,让花易玄从中斡旋。

    当张少英踏足武林正宫时,心神不由一阵激荡。依山傍水之间,武林正宫屋宇层层迭起,繁密而奢华,红色的漆光在阳光下闪耀着炫目的色彩。宫内,那座高高的石碑上“正大光明,忠心爱民,团结互助,侠义为先”四句话鲜红夺目,身在山脚下都瞧得一清二楚,这座建立起来不久的武林正宫引导了江湖新的序章。今日是武林盟副盟主清白兰君张少英入庄的大日子,七宗定侠只是武道七宗倡导的义举。武林盟这些门派今后究竟如何,当由花易玄与其大伙儿商量方可,这些门派如今都损失不小,再也经不起大的折腾了。尤其是如今的杀手组织不禁对手无寸铁的百姓人家下手,还经常成群结队,四处流窜,弑杀那些小门小派,造成的人怨极大。如今的武林乱成一团,各地的杀戮事端愈演愈烈,朝武联合之下,虽掌控得力,但声势对武林盟极为不利,牵连无辜,这本身便是侠义所禁忌的。但花易玄极力宣扬七宗定侠的成果,同时朝廷已开始调动禁军与州县厢军加强本周管辖,同时联名下了罪过书向那些受害的家属致歉,并附上丰厚的抚恤,成果明显。要想有所成便要有所牺牲,这样的话自然是不能说出来的。张少英也只是暗叹,他心中虽不忍,但自唐末乱世以来,杀手组织壮大甚巨,如今确实是该整顿的时候了。但想归想,如不是武林盟的成功,今日即便是纵横派,武道七宗尽数来齐,也遇不到这样的机缘。(未完待续。)
………………………………

暗流涌现(14)

    还未上山,在此等待的江湖门派各自掌门人均在道旁相迎,寥寥三四千众之多。张少英乘马缓步前行,各个门派出于上下之礼,均行礼打招呼。其实,这些江湖门派中许多人是瞧不上张少英的,江湖门派接触他的并不多,留给大家的是个傀儡印象。但瞧见张少英那股与年龄不相符的沉淀,这群老江湖均有了一丝重视,这样的人从来不简单。像也古风,邱尚雪这些老一辈儿人更看的真切。如今只要这个年轻人一句话,任何一个门派都难以抵挡。今日张少英换了一身兰花印白长衫,素雅绝伦,这番打扮起来竟有四分英气,六分儒雅。这一次张少英也尝到了当初陈坦秋在天下第一武道会时的风光。张少英是江湖门派连接武道诸宗的枢纽,这一点在场之人皆明白。经过庄重的上下之礼,张少英一一还礼。诸多人但瞧其身边的柳燕,亦是越发感叹,人世间的际遇竟是如此之大。竟是羡慕,亦是嫉妒,菩提果的念头开始出现在诸人的脑海中。

    武林正宫的屋宇很开阔,甚至可比拟皇宫,任何进来的人都能被这辉煌大气的开阔之地折服。山水之间,亭台楼阁,山海奇观连绵一片,犹如皇家林园,这让张少英不由想起了京城的广阔。自量殿是武林正宫的主体,是武林盟主花易玄处理公务之处,张少英作为副盟主另有一殿为侠公殿,前后轴线对称,皆殿庭广阔,堪比宫殿。于是张少英第一次在侠公殿接受了整个江湖门派的参见,面对着殿下的众人,张少英心中是有一丝敬畏的。高丘岭大战,江湖门派无惧生死,经久不息的攻势至今教人说好,亦是佩服不已。张少英直言能与诸公同盟乃武林之福,神态之间竟有上位之人的内在,亦有后辈的语气,教人满意。因为高丘岭的付出,这场后续大战中,仙宗,冥宗,器宗,药宗,隐宗皆出力甚巨,与天下杀手组织打得火热。如此一来,该休整的江湖门派便无所事事了。但江湖门派耗损如此之大,仇怨之深却是难以化解。诸多门派能够在此聚集多时,便是在等待花易玄与张少英的契合。历战以来,诸多人明白乌合之众与运筹帷幄的区别,否则高丘岭一战将会更惨烈。

    参见过后,张少英便以武林盟副盟主的身份宴请来宾,同时奉上十万两黄金的奉酬给武林盟。这一番举动则令江湖门派感叹不已,人家这一出手便是他们一辈子都可能攒不到的积蓄。这一番大宴张少英出足了风头,全无弱冠之态,反而多了许多高雅之气,恰到好处。好在诸多人虽是粗鲁汉子,但武林盟规制清晰,倒没出现一大堆人轮番上前劝酒的,即便如此张少英也喝得大醉。最后是张辰善出来代了一碗,才解了张少英的围,毕竟是个孩童,自是谁也不好再劝了。张少英并不好酒,酒量其实不大,睡了整整一日才醒过来。接着便是花易玄的拜见,给他瞧了武林正宫的图纸,如此省了带张少英参观的时日。武道诸宗在各地将天下杀手组织逼到了绝境,绝境之下的杀手组织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对老百姓下手,增加民怨应对武道诸宗的侠义讨伐。如今武道攻势越来越激烈,杀手组织的反抗也越来越激烈。解决目前的困境是迫在眉睫,毕竟武林盟九届卫与州府官军并不能长久的全力支撑,也非长久之计。张少英自懂其意,对于天下杀手造成的伤亡,横网每日都会源源不断的送来讯息。如今光是大宋朝一国之事,周边诸国受到的波及并不亚于宋朝。如果不是七宗定侠的逼迫,谁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国家内隐藏的杀手组织竟是如此势大。便是在西北党项贫耕之地,党项人更是被那些个杀手组织的马贼打劫所造成的民怨而被八部统领催剿。最炽烈是在吐蕃诸部,自吐蕃分裂之后,各个部落混战不休,为杀手生存的最佳之地,强盗,悍匪,杀手滋生,甚至超过宋朝国境内的频繁。如此不光是武道,连朝廷都有侧目,混战的吐蕃诸部中竟然有不少与诸宗有干系,这一番剿灭战也引得吐蕃诸部以剿匪的名义相互攻伐,进而一片大乱。反倒是大理,高丽,国小地窄,杀手流窜,加上盗匪的掺和,有些难以应付,均送了国书,要求宋朝遣使来助。说白了不过狠狠拍了一下宋朝的马屁,作为一国之主的赵恒其实内心是很受用的。如此一梳理,武林盟的七宗定侠便可堂而皇之的进入他国之内。像这些小国,也是杀手组织隐匿的最佳之地,即便被发现小国也无力大范围的围剿,且还要剿灭得了。实际上任何一个朝代皆是默许这类人存在的,总有些亡命之徒,只是或大或小罢了。这类人皆是不要命之人,作为统治者恰恰便怕这类人,自古以来刺杀之事屡见不鲜。

    于是,花易玄当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如今大权在手,又有朝廷在配合,万事俱备,只欠一个谋划。许多州县的民怨越来越烈,尤其是金陵房州等地,一些心怀叵测之众蛊惑民心冲击官府,若非皇帝赵恒责令地方官需竭力稳定地方,州县恐怕早就派兵镇压了。而此等时刻,隐匿在黑暗中的四方门各部在对付异端势力的同时,亦能分心揪出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并公示余众。你抹黑我涂白,是是非非,你来我往,老百姓早已分不清谁才是真的了。

    张少英早已对这些有过预估,他身后的幕僚司皆非泛泛之辈。七宗定侠虽是铁了心与杀手组织久斗,但这些屠戮事端却得短时内加以平定,且巩固,否则将不过是个空谈。张少英仍旧主张大范围攻势不可减缓,同时联合朝廷四方门,黑暗,以及州府地方达到坚持三个月的目的。愈月以来,天下杀手组织遭到毁灭性灭门的已超过两百二十家之多,那些四处逃窜的杀手将越来越难以显于人前。百姓人家受到的屠戮将会越来愈少,同时朝武双方出两份厚薪安抚这些受难人家。同时按照张少英的主意,花易玄发布剿杀悬赏令,凡杀杀手一人,可励金本人。这一切的一切皆是以武道诸宗庞大的财力作为后盾,花易玄亦只能暗暗感叹。张少英本不属于此,当次时刻能够令高高在上的武道诸宗如此大肆出动,这一切恐怕真是天意。钱这个东西的确是好,如此一来,朝武高压之下,高薪抚恤之下,杀手的屠戮将会大打折扣,再加上武林盟的牵引,恐怕对杀手的声讨会更加失控。这般时刻,儒释道三教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于是在忙碌的运筹中,花易玄与张少英前后联合,一道道运筹的命令不停送往各地,同时各地的讯息亦不断送往武林正宫。相较于纵横门的建制,花易玄瞧在眼里,是惊在心里,那份严谨虽有些不近人情,但却及时迅捷,毫不拖延。武林盟沿着当初陈坦秋的建制已久,每一项变动便似犯了天条似得,并不是花易玄想改便改的。与陈坦秋相比,江湖门派对其仍有一丝戒备,毕竟身家性命交到了人家手里。而且七宗定侠宣扬的是武道诸宗,似乎与江湖门派没多大干系,许多门派自是以此不满。但若以实情来看,江湖门派虽人多势众,却又不及诸宗势大,由且江湖门派受到如此大损之后。瞧一瞧武道诸宗这番动真格的,牵连之广,这是江湖门派,鱼龙混杂所不及的。

    如此一来,张少英交给江湖门派的只有一条,其在各自地界搜寻杀手踪迹,以上报。江湖门派并不知张少英的谋划,如此让这麽多门派去打下手,总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但花易玄说服了武林盟九大贵宾席门派,并以大势劝说,这番所为将在三个月内结束。如此对江湖门派来说,武道诸宗在上面大砍大杀,他们只能磨磨唧唧的也太令人憋屈。但花易玄的道理却摆在那里,江湖门派的作用将让杀手组织无所遁形。在吵吵闹闹中,各个门派最终战胜了冲动,陆续回去,临走前各派以本派折损获得了颇丰的安顿费用。同时各派再度甄选九届卫,增加武林盟势力。

    这日,武林盟的安顿已渐尾声,花易玄当着张少英的面以旧友之情请柳燕前去长廊赏茶。一个未婚男子宴请一个已婚女子,尽管江湖人比较开明些,但如此而为,那是深深的失礼,何况花易玄与柳燕本有一段情,江湖上人尽皆知。但花易玄就这样做了,湖心长廊是武林正宫最雅静的地方,人很多,亦是众目睽睽之下。柳燕自是没想到花易玄竟会有这麽大的胆子,情绪激动之刻不由看向了丈夫。张少英愣了一下,忽然笑道:“邀友一会佳境,何须警惕。”柳燕一怔,没想到丈夫竟然毫不介意,心中有些恼怒,若非是她与花易玄有一段情,一个陌生男子相邀她是决计不会答应的。未完待续。
………………………………

暗流涌现(15)

    花易玄走后,柳燕问道:“你为何替我答应他?你此是何意?”张少英微微一笑,说道:“引你为妻,心亦诚然,总有些容人之度不是麽?”柳燕叹道:“我不想与他独处。本文由 。。 首发你的君子度量何须我来佐证呢?我可是你的妻子,你竟然同意我去跟别的男子邀会?”张少英上前搂住了妻子,说道:“有些话憋在心里总要个了断不是麽?何况今后还要日日面对。”柳燕没有回应,一时思绪万千,有些话确实憋在心里久了,那个疑问始终缠绕在心头。

    于是,次日,柳燕打扮了一番,前去湖心长廊见花易玄。远远望去,湖心长廊上尚有些各家门派弟子在闲聊和巡视的九届弟子,看来花易玄没有刻意撇开人群。他依旧是那股风度翩翩,骄傲内敛的神韵。那一袭长白衫依旧是素雅绝伦,完美无瑕,令人视之生盼。但这个人早已被她所埋葬,如今不过是个武林同道罢了,她谨守以礼,即便一个念旧情的念头都会觉得对不起丈夫。

    此次花易玄是以文会友的名义,等待中的人儿即便知道对方来了也不能转身,须得对方先行打招呼才是。但花易玄却转过了身来,瞧着远处的可人儿,映入眼帘的是那一袭紫色的襦裙,却是一怔,这与那脑海中的那一袭白裙飘飘的臆想却是不同。其走路的姿势越来越端重,全没了曾经脑海中的那股清灵秀绝。也很少有人在这冬月以一袭全紫色的印花裙来做襦裙的,虽是与想象中相差甚远,却多了几分端庄动人,干练十足的气息,那一丝丝柔情全掩在修养的背后,别样之美竟是如此风韵。花易玄只觉得呼吸不畅,身子微微发颤,心中竟是高兴又是悲切,这或者是自己不要脸面争取来的。自从柳燕入宫的那一刹那花易玄便下定决心要见上她一面,只是瞧得其对丈夫的敬重,他才会先询问张少英的,而张少英竟然也没有阻拦。

    终于,那股娇美的容颜映入眼帘,身为人妇之后的她多了几分女人的妩媚,娇翠的身段儿配上那一袭襦裙,披帛翻动中竟是那般高贵迷人,瞧人的人儿已是心绪儿扑通,面色燥热。也只是失神的那一瞬间,花易玄陡然压下心绪,朝着愈近的人儿起手时揖,说道:“时光骤冷,倒是唐突了。”柳燕亦推手而揖,还礼道:“廊湖以见,兴之所动,当值,当值。”(注更正;本文作者认为古代是没有正式女子揖礼的。女子所行的揖礼与男子是相同的,那是文人之间以文会友的同等礼节。在古代男尊女卑情况下,只有那些才女或者身份尊贵的女子才能得到男方的尊重,很多情况下是一种私人性质的。)见柳燕行的文礼,花易玄内心亦是一阵酸楚,终究是与自己见外了,然而这不正是她麽?

    柳燕瞧出了花易玄的波动,心中的那份愧疚不由渗了一些。两人并排而立,凝望着眼前之水,各自调整心绪。却是柳燕先说话,道:“这一生的牵绊早已尘埃落定,是我负你。”花易玄心神一颤,没想到她竟是如此直接。花易玄应道:“天意如此,何需感叹,以心不甘,寥以感慰罢了。”柳燕摇摇头,问道:“当初你父亲来玄天派为何不当面提亲?定了婚约我是绝不会悔婚的。”花易玄微微一笑,说道:“我只盼你不为牵绊,心甘情愿嫁来,便不愿约束于你。如果他未来玄天派,你我便不需如此了。”柳燕微微一笑,笑声中带有一丝嘲笑,说道:“你的一厢情愿造就你我的如今,后悔吗?”花易玄应道:“后悔!又何用?”柳燕应道:“所以,埋葬了我吧,负你的失约我无法偿还。”花易玄摇头道:“以心相许之真此生感慰,情谊亦无价,不必相较。”柳燕道:“好,今日以这沧浪之水,清你我之殇。”说罢,但见柳燕从袖口内拿出一叠信札来,内力吐纳中,四散纷飞的纸屑飘散的是他那三年来彼此的书信,她如此决绝?自己见这一面又是何苦?

    花易玄深吸一口气,原本那些千言万语都在这一刻变得可有可无,她的决绝拒绝更多的接触,自己又何须如此无礼倾吐?心在无人可见之处隐隐作痛,造化弄人罢了,道理如此,心绪岂能如此将就?没有过多的言语,花易玄在礼貌下徐徐而去,只留下那风度翩翩的神韵。以前柳燕或许会拿花易玄与丈夫做比较,但如今思来,却是越来越少了。姬灵霜曾问她如果让她选择这两种截然不同不同的人生她该如何抉择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