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金仙时代-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兰州是神州,如果原告一方是神州人,那一切又不一样了。
镶宜州大部分大律所肯定不会错过代理神州商团官司这样的大好机会。毕竟一旦赢了,那出名可就出到神州去了。
“有古兰州的人出面打官司,能最大程度减弱地方保护主义,我们的赢面还是比较大的,只是这种官司打起来,时间怕是不会短,一旦对方实行拖时间政策,怕是对你和如兰姨不太有利。”刘海分析着这个办法的优缺点。
李慧琼点点头,露出苦笑:“时间拖得越久,前期投入压在手里的损失就越大,如果拖个两三年,上面的扶持政策也早就变了,那就算最后官司赢了,获得了赔偿,也只能算是惨胜了。”
“所以这个办法最好是尽早打赢官司,同时还能找到顶替资兴商团的新合作者。”刘海继续道:“新合作者我倒是可以给您想办法介绍一个。”
李慧琼双眸一亮:“新合作者?能提供彩色视讯机生产技术的新合作者吗?”
刘海笑着点点头:“对,就是能提供彩色视讯机的新合作者,这就关系到我想说的是第二个办法了。”
李静理灵机一动,问道:“是古兰州那边的?”
刘海给女朋友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继续道:“不错,就是古兰州那边的,刚刚说了,我在古兰州那边有点人脉,古兰州作为神州,彩色视讯机生产技术是非常成熟的,想找到合作者并不难,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取舍,因为寻找新的合作者也有两个方向。”
“哪两个?”李慧琼此时彻底振奋起来。
“一个是直接找一家有技术的商团合作,这个最容易,但是这样一来的话会有限制,既然跟人合作,那就必须赶上这波的扶持政策的红利,这样一来就要尽早结束与资兴商团之间的瓜葛,尽快建厂投产……如果和资兴商团的官司要拖好几年,怕是没有合作商会同意。”
李慧琼陷入沉思。
李静理帮自己母亲问道:“那第二个方向呢?”
“第二个方向就是自己在古兰州收购一家有彩色视讯机生产技术的商团,这样不管是尽早投产,还是和资兴商团打完官司再投产,都可以自由选择,这是最理想的办法。”
李静理面露好奇:“我们阳州人也能在古兰州收购商团吗?而且收购有彩色视讯机的商团应该会很贵吧?”
刘海笑道:“阳州人当然不能直接在古兰州收购商团,所以我们得在古兰州找代理人,这方面我可以解决,至于收购贵不贵,我想如果是由代理人出面去收购的话,应该会比想象中便宜很多,彩色视讯机生产技术在咱们阳州是非常先进的技术,但是在古兰州却是很多年前就发展到成熟的不能再成熟的技术,我们的产品瞄准的市场是阳州这样的下州,也不用最新最顶尖技术,可以收购一家对他们来说已经淘汰的,面临倒闭的视讯机制造厂。”
刘海已经把话说透了,怎么选择就摆在李慧琼面前。
“在古兰州找代理人的话,需要你付出什么代价?”李慧琼沉默了半天,忽然问道。
显然,刘海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是她做选择的重要衡量标准。
刘海微微一笑,道:“伯母,其实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呢。”
他把自己在古兰走请代理人开了一家四合院投资商团的事说了一下。
刘海在认识李静理前就认识了她母亲李慧琼,通过当初买四合院那块地的事,让他对这位伯母的为人很钦佩,加上现在又是自己未来的丈母娘,自然希望最大程度地帮她解决这次危机。
“那可不可以直接就由你的投资商团来合作?”李慧琼一听,连忙问道。
刘海想都没想,拒绝道:“伯母,我是静理的男朋友,不适合参与进去,不过您放心,如果您选择收购这条路,我一定给您在那边找个靠谱的代理人。”
………………………………
第263章 小姨子们
“这事要和你们如兰姨商量一下才能决定选择哪个办法,不管怎么样,小海,我先谢谢你。”李慧琼沉思了几分钟,真诚地向刘海表示了感谢。
“伯母,别这么客气,我是又不是外人。”刘海自然要表现一下。
李慧琼见刘海说自己不是外人,不由笑了,越看刘海越觉得这个未来女婿很合心意,事业成就这么高,还没有丝毫傲气,为人平和。
“那好,你们年轻人聊,我去打个灵话给你们如兰姨,和她商量一下。”
李慧琼去打灵话,李静理的四个妹妹走了过来。
四个姑娘早就出来了,只是见刘海他们在说正事,便自觉地在偏厅小声聊天,没有过来打扰。
从这一点看,四个小姑娘的教养是真不错。
年轻人多了在一起就是热闹,尤其对刘海这个名气极大的未来姐夫,四个姑娘那是非常好奇的,相处渐渐熟悉之后,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就抛出来了。
刘海微笑着一一应对,渐渐也了解了未来小姨子们不同的性格。
两个表妹里,大表妹顾春天性格稳重,没有多余的话,坐在旁边微笑着看大伙聊天,只有问题涉及到她了,才温婉地表达几句。
小表妹顾夏日是活泼的性格,人也是四个妹妹里面长得最漂亮的,她这次来白玉府主要是为了考太学,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她和她亲姐姐顾春天两人的户籍都在大姨李慧琼名下,虽然人在齐林府长大,但却是白玉府人,考太学当然要来白玉府,所以谈到的话题也大部分是和考太学有关。
两个妹妹里面,二妹李静宜,是个文艺女青年,多愁善感的性子,对刘海和李静理相识相知的过程最好奇,所以问的最多就是这方面的问题,似乎想从中找到浪漫气息。
三妹李静娴名字虽然叫静娴,其实性格很活泼,这方面与顾夏日有点像,加上两人年龄相近,所以感情也最好,坐在一起聊天,也手挽着手挨着坐。
倒不是其他姐妹之间感情不好,看得出来,这五姐妹感情都非常好,只是好里面也还有相处更得宜的。
“未来姐夫,我看报纸上说,你今年还不到二十岁,是不是真的啊?”聊了一阵,李静娴提了个一直想问的问题。
这么什么好隐瞒的:“我今年十九周岁,明年四月才二十岁。”
“啊!那你不是比我还小,只比静娴大两个月!”旁边的顾夏日发出一声惊呼,然后立马用夸张地语气道:“那你小弟,应该喊我们姐姐!”
刘海忍不住翻白眼:“你刚刚好像说过自己想考白玉太学?”
“对啊,怎么了?”顾夏日傻傻地问。
李静宜在旁边忍不住笑:“夏日,那你以后得小心了,媒体都报道过来,我们这个未来姐夫现在可是白玉太学双院教授,你又是学丹药学的,以后说不定还要上刘教授的课呢!”
刘海故意道:“放心吧,以后顾夏日同学如果上我的课,我肯定会看在你们姐姐的面子上好好照顾她,每堂课都会让她站起来回答问题的。”
顾夏日眼睛睁得滚圆,然后扶额:“啊,不是,未来姐夫,不用这么绝吧。”
夸张的表情顿时引起大伙哄笑。
刘海和四个小姨子相处的还是比较和谐的。
聊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都相熟了,李慧琼才从书房出来,打了声招呼,又去了后面的小酒馆。
看着她行色匆匆的背影,四个小姨子里最稳重的顾春天有点担忧,悄声问李静理:“大姐,姨妈没事吧?”
李静理下意识地看了刘海一眼,见刘海也正微笑地看着自己,心中顿时安稳,朝几个妹妹露出放心的微笑:“没事的,就是生意上遇到点问题。”
李静娴忍不住道:“早上妈妈还因为未来姐夫要来做客心情不错,是有什么突发状况吗?和如兰姨合伙的生意出问题了?”
李静理一听三妹说妈早上因为刘海要来心情不错,下意识又悄悄看了刘海一眼,正好碰到刘海投过来大有深意的笑容,顿时脸上羞红,几个妹妹在场,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强装镇定道:“是和如兰姨合作的生意出了问题,不过不是什么大事,妈他们自己会解决的,咱们作为女儿的,要做的是管好自己,关键时候不添乱。”
包括顾春天和顾夏日在内的四个妹妹齐齐点头。
刘海看的出来,慧琼老板在五个姑娘心里的位置都特别高,包括两个外甥女。
李静理在四个妹妹面前也很有威信。
又过了二十来分钟,慧琼老板两口子都从后面的酒馆过来,打过招呼之后,杨勤带着几个姑娘去厨房备菜,李慧琼则留在客厅和刘海谈事情。
“小海,我和葛如兰商量了一下,根据你提供的办法,反复衡量了一下,你听听看行不行——我们先在阳州重新注册一家商团,然后把现在前期大部分投入打包转让给新注册的商团,然后再麻烦你帮忙在古兰州找个代理人,收购一家有彩色视讯机生产技术的商团,来和新注册的商团合作。
资兴商团那边也不能放过,他们既然敢明目张胆的撕毁合同,那我们就去告他,至于打官司的最后结果,只尽量争取,这样至少可以让他们在阳州和别人的合作项目开展不下去……”
刘海听完,沉思了片刻:“把前期投资转让给新注册的商团,在操作上会不会给人留下把柄?”
“只要是在对方撕毁合同之后再去操作,就不会。”
“那我觉得没问题,当然,有些法律上的事,您还是得咨询专业人士,我这边现在就去让古兰州的人寻找合适的代理人,同时也搜寻一下合适的收购对象。”
这种事自然是以未来岳母他们自己的想法为主,刘海只提供必要的帮助。
刘海用客厅的灵话机给古兰州的白烟生打了一个灵话,交代了任务。
找个代理人收购一家快要倒闭的小型视讯机制造厂,这种事对白烟生来说,办起来再简单不过了。
至于收购的视讯机制造厂必须要有彩色视讯机制造技术——古兰州还有哪家视讯机制造厂不是生出彩色视讯机吗?
黑白视讯机都在古兰州淘汰多少年了。
………………………………
第264章 学姐的毕业论文
刘海交代了一番后,又让李慧琼和白烟生聊了几句,以后这件事由他们两个单独联系,没有大事,刘海不再关注。
他就相当于给自己未来丈母娘介绍一个人脉。
白烟生现在不但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员工,相信应该会尽心把这件事办好。
晚饭是杨勤带着女儿和外甥女们下厨,做了六菜两汤。
杨勤的手艺非常好,虽然做的都是家常菜,但每一个菜不管是食材还是做法都用了心,分量足,味道好。
刘海尝过之后,夸杨勤的手艺能媲美餐厅大厨,这倒不完全是拍未来老丈人的马屁,而是手艺真的好。
李慧琼在旁边笑着说:“我们二十多岁那会开始开饭馆,你杨伯这厨艺,还真跟大厨学过。”
因为喝了些清微酒,最后是李慧琼的司机送刘海回的四合院。
回来之后,他在书房坐着思考了一会,最后在书桌摆放的备用稿纸写上“院士”两个字。
想了想,又在后面写上“二转灵丹萃取定式专著”几个字。
这就是他最近这段时间的工作了。
等这些事情完成,那他在丹药学方面的研究便将暂时退居二线,准备把“灵源学”提到研究一线来。
这是从古兰州回来的路上就打算好的。
整理了一下思绪,刘海把传承珠内二十一本书籍学完,然后做晚课睡觉。
之后一段时间刘海哪也没去,就呆在四合院撰写专著,不过每天都会和朱梁理院长同灵话,随时了解自己提名院士这件事的动态。
为了刘海院士提名成功通过,白玉太学已经开始动用力量进行操作了,刘海虽然哪也没去,谁也没拜访,但朱梁理却为了此事联络拜访了很多人。
在阳州学术界,如果按照太学来划分阵营的话,基本上有这么三股力量:白玉太学一系、瑶台太学一系和其他学者。
白玉太学一系,自然以白玉太学的学者为主,加上关系好的友校,有合作的友校,有合作的实验室之间的联系,一根无形的线把很多不是白玉太学的高端学者也都串联在“白玉太学一系”。
推刘海为院士,进委员会,是这一系高层学者之间已经达成的共识,互相通过气的,所以朱院长的联络很顺利。
刘海哪也没去,不过李静理每天都会来送早餐,然后在四合院和刘海呆一个上午,通常都是刘海创作,她在旁边看各种财务报表。
她母亲全力处理视讯机制造厂的事,家里其他的生意都暂时交给她看管,所以每天要看的各种文件和财务报表,来送早餐的时候,也会让随身带过来。
刘海是希望学姐将来不要放弃学术的,所以这两天也和她谈过,给了自己的建议:做事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尤其是管理生意这种杂事,更要学会当甩手掌柜,繁杂的,细节上的事情应该尽量交给下面的人去做,这样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修炼。
李静理也很赞同,她其实对管理生意兴趣不大,不过这段时间慧琼老板太忙了,为了帮母亲分担压力,她只能担当起来。
对这个刘海自然是认可的,所以在写作的间隙,他还会偶尔给女朋友一些生意上的小建议。
刘海对如何做生意了解的不多,但他是解决问题的行家。
李静理通常只会用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看文件和财务报表,看完后,会用灵话处理一些事情,处理完,就开始看报,把报纸上关于刘海的新闻收集起来,整理之后,说给刘海听。
中午两人会动手做几个小菜一起吃午餐,餐桌上随意说一些话题,有时候会谈到李静理下午要做的毕业课题。
李静理学的是本命学,本命学在力士境阶段主要研究的是个人如何安全有效的提高身体素质,如何感知灵气,如何吸收灵气转化为内气,如何搬运内气强化身体。在道士境阶段,研究的是如何吸收灵气化为内气,如何搬运内气化为真元,如何开辟和蕴养“四田”。
同时还有研究各种丹药、符阵、灵器、灵石等外物对身体和修炼的影响等等。
如果硬要比较的话,有点类似于上一世的人体生物学。
李静理是本命学的高材生,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发表了论文成为一名准学者,对于这次的毕业论文她也有自己的野心,想以此成为一名真正的初阶学者。
她的论文主题是符阵对修炼的影响。
这是一个超级大命题,这个命题就算是一批五阶本命学学者和五阶符阵学者组成团队,也无法给出完整而正确的回答,她作为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自然不可能直接选这么个大课题,她导师的要求是从中选一个小方面来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
李静理选题是《古岛版标准汇灵符阵强度变化对练气力士破境修行的影响漫谈》
在符阵方面限制在具体的有标准版的汇灵符阵的强度变化上,在修行方面也限制在面临破境的练气力士这个具体的小阶段上。
尽管无限小化、具体化了论文的主题,但这个小题目如果写的言之有物,晋升为正式一阶学者也完全没问题。
“不管是哪一种外物,不管是符阵,还是丹药或者灵石,亦或是灵器等等其他外物,对修炼的积极影响,都体现在创造一个对修炼有帮助的环境上,这个环境又包括人体内外两层意思,比如说丹药,对应的就是人体的内部环境,而符阵,对应的就是人体的外部环境……那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是对修炼有帮助的环境?同一个环境,对不同的修行者,对同一个修行者的不同境界阶段,起到的作用是否一样?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细节。”
刘海高屋建瓴地道:“本命学研究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他在传承珠内学习时,除了丹药学外,各学科的基础知识都是平衡积累的。
仙学五科加上理学,这六大学科里,他丹药学的水准无疑是最高的,如果只讲“学力”,已经到了五阶丹药学学者巅峰的水准。
至于其他六科……
………………………………
第265章 院士和静海定式
其他六大学科,理学不用说,在当前的学术界,理学不像仙学六科一样分阶,如果分阶的话,那刘海在理学上的学力,也应该也在五阶学者巅峰的水准。
至于其他仙学五科,本命学、符阵学、灵源学、炼器学这四大学科的学力在二阶学者的水准。
最低的是对战学,这一科花的学习时间最少,不过只讲学力,应该也有一阶学者的水准。
当然,学力是一回事,学者是另一回事,你有二阶学者的学力,但想成为二阶学者,还得要拿出对应水准的学术研究成果才行。
刘海偶尔给李静理一些高屋建瓴的建议,会让她感到眼前一亮,有时候还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到了下午,李静理会离开去学校忙自己的毕业论文上的事,太学还没开学,但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已经返校。
这将是他们太学六年里最忙碌的一年。
她这个课题需要做很多对比试验,收集变量带来的试验数据,为此她上个学年就募集了志愿者,最近这段时间每天下午都要去实验室收集志愿者的修炼数据。
刘海下午一般会先学完二十一本书籍,再去继续专著创作。
为了后一阶段做准备,这段时间,他又开始调整每天二十一本书籍的阅读,增加了灵源学书籍的数量。
这天下午,刘海刚学习完,就接到了朱梁理的灵话。
“刚刚在学委例会上,通过了你成为丹药学院士的提名!”灵话那头的朱院长非常激动,也有些艳羡。
激动是为刘海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这段时间忙上忙下带来的好结果感到高兴。
艳羡自然是羡慕刘海成为院士,而他自己,七年前就得到了提名,可到现在也只是提名,还没通过,或许以后再也不会通过了,毕竟他如今算是专心在行政岗上了,很大程度已经退居学术研究二线,学术上想再有大的进步,已经不太可能。
“谢谢。”刘海也很高兴,不过还是先表示了感谢,他知道朱梁理在这件事情上费了很多心力,然后又问道:“多少票通过的?”
“这次例会二十二名学委全部出席,其中十八名赞同,四名弃权。”朱梁理很兴奋,能取得这么一个毫无争议的投票结果,除了刘海本人取得的成就和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也要归功于自己的活动让白玉太学一系暗中的推动力得到了最大化。
“居然有十八名赞同?”刘海对这个结果有些意外。
白玉太学一系在学委里势力不小,但绝对达不到十八票这么夸张的程度。
何况能成为学委的,都是学阀级大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身的利益考量,就算是白玉太学一系的学委,也不一定就给刘海投赞同票。
原本预估赞同票应该在十二票到十三票之间,最终却有十八票。
而且这次居然没有反对票。
朱梁理了解其中的缘由,解释道:“你的未来不可限量,既然成为院士已成定局,大家自然不愿意在这个事情上得罪你,所以哪怕不同意,也顶多弃权。”
挂了灵话,刘海倒了一杯清微酒小小的庆祝了一下。
院士之后就是学委,这需要等他的五阶位格证书下来之后才能开始操作,还不急。
接下来刘海一门心思撰写专著,不过关于他成为阳州学术研究院丹药学院士的消息一经公开,立马成为阳州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十九岁的刘海刷新了阳州最年轻院士的记录。
不过民众对此都不是特别的意外,毕竟前段时间媒体报道过,神州古兰州的教皇奖学者都公开表示会在合适的时候向教皇奖评委会提名刘海成为丹药学教皇奖候选人——对比起来,阳州这样一个下州的院士头衔,还真不算什么。
普通民众就是看热闹,反响最大的其实是阳州学术界。
多少学者,尤其是像朱梁理这样在院士候选人名单待了很多年的学者,对此是无比的羡慕嫉妒恨。
可谁都没办法,只能私下里议论,暗中发发牢骚,明面上谁都说不出什么。
像朱梁理这样的白玉太学丹药学院院长,因为学术上稍微弱一点,也都只能在院士候选人名单里待着。
谁让那个少年学者做出了教皇奖级别的学术成果呢?
谁让他在州际影响力都非常大的学术论坛上取得了偌大的名声呢?
谁让他身后是白玉太学呢?
有牢骚,有想法,也只能憋着。
刘海则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四合院撰写专著,连阳州视讯一台的采访都拒绝了。
这段时间关于他的新闻够多了,没必要再出风头。
专著的撰写非常顺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