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金仙时代-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速度越快的灵气流威力越大。

    面前这台灵子对撞机,最快能把灵气流加速到3。8千米每秒……

    赵大英道:“他们有除了穿戴防护服,还有特制的内甲,靠近加速通道的话,还要穿戴特制的头盔,其实还是挺安全的。”

    “那出过事故没有?”

    赵大英露出苦笑:“毕竟是高风险工作,时间就能怎么可能没有事故。”

    刘海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有自己这样的高阶学者,自然也得有负责其他岗位的人员。

    他重新打量灵子对撞机。

    灵子对撞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启动区域、加速区域和标靶区域。

    他所在这一段是加速区域。加速区域看上去就是上百层包围而成的大圆管。

    最里面是加速通道,被一层层不同功能作用的圆环包围着。

    最核心的圆环是雕琢有无数符文的强力灵力场发生器。

    整个灵子对撞机已经不能算是单一的灵器,而是上万件灵器组装在一起的特殊的超大型综合装置。

    就在刘海欣赏加速通道的时候,钟涛教授带着一群人走过来。


………………………………

第286章 变化了!

    钟涛教授把刘海喊到一边,小声道:“刘海教授,你是第一次正式用对撞机做实验,而且你是负责人,所以有个事我必须提醒你。”

    刘海诧异:“什么事?”

    钟涛左右看看,确定没人能听到他们俩的谈话,才道:“你知道关于高强度灵力场学术界有些离经叛道的说法吗?”

    “不知道。”

    刘海的确不知道。

    钟涛有些叹气::“暗地里有这么一种说法,说如果在高强度灵力场笼罩的范围修行,可以加速修行速度,也可以突破修行障碍,当初联合实验室刚刚成立的时候,还有学者专门研究这个方,那时候他们用人体做实验,出了很多骇人听闻的事故,所以后来被严禁,但……”

    刘海闻言不由变色。

    他可是知道高强度灵力场的“威力”,或许在高强度灵力场笼罩的区域修炼的确对某些特殊阶段的修行者有利,但那肯定是极其特殊的情形,而且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就算如此,那也是冒着极大风险的。

    辅助修行和突破境界的方式方法那么多,比如说符阵辅助,比如说灵丹辅助,比如说灵器辅助等等,何必冒这么大风险去弄这种不靠谱的东西?

    人只要出现在高强度灵力场中,就已经处在危险之中,轻则体内内气或者真元暴走受伤,或者五脏六腑各个身体器官承受不住场力的撕扯受伤,重则因此直接死亡。

    在高强度的灵力场内,强度越大,体内的内气和真元越难控制,运转都做不到,更别说什么修炼了。

    “严禁之后还有学者偷偷做这种实验?”

    钟涛教授点点头:“虽然极少见,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以前遇到过,所以你作为负责人,心里要有个数。”

    最后又叮嘱道:“这是你自己心里清楚就行,不要说出来,毕竟只是一个敌方,不要搞得人心惶惶。”

    刘海点头表示明白。

    钟涛走后,刘海倒也没太把这事放在心上,他手下这些学者应该是没有谁会暗中做这种高危型且被严谨的试验的,这几个月大家都朝夕相处,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再说,整个场面都在自己掌控之中,只要有,肯定能被自己第一时间发现。

    对撞机启动之前,来了一个辅助学者。

    “刘海教授,这位麦嘉琳教授,是联合实验室对撞机专职辅助学者,也是你们这次试验的辅助研究员。”联络员介绍道。

    “你好,麦教授,麻烦你了。”这是来帮忙的,刘海主动打招呼。

    “刘教授,不用客气,这是我的工作。”麦嘉琳友好地回应着:“能和您合作是我的荣幸,您可是今年教皇奖的大热门。”

    联合实验室很多像刘海这样的学者,对见对撞机的次数很少,自然也就不会太熟悉,所以实验的时候需要配置对对撞机熟悉的辅助研究员,以提高实验效率。

    当然,人也不是白帮忙的,这样的辅助研究员在最后的论文上是要署名的。

    当然,排名不会太高,但终究是要署名的。

    对撞机先预热,准时启动。

    研究人员呆在安全实验区,是感受不到什么的,只有通过实验仪器才能观测对撞机的工作状态。

    刘海主要是关注两天天目的显示屏幕。

    上面显示着两段加速通道内的灵力场强度实时阈值,两段总共有二十四个点,有成员专门记录这二十四个点的数据。

    “第一次灵气流通过,注意数据观测!”

    发出提醒的是麦嘉琳,他当辅助研究员多年,对对撞机的实验流程非常熟悉。

    刘海站在所有人身后,远远看着两台天目。

    说实话,他有点紧张。

    当然其他人更紧张。

    两个观测通道地段内的灵气流通过时,流速都超过了2。788千米每秒,在2。788千米每秒到3。1千米每秒之间。

    众人屏息,虽然大家不明白刘海为什么执意要把观测的两段设定在这个范围,但出于对他的信任,没人质疑和反对,此时都在期待奇迹能再次出现。

    过去多次试验可都观测不到灵气流的灵力场的变化。

    这次会不一样吗?

    “不一样了!”

    “变化了!”

    两台天目灵力场观测仪器几乎同时产生了数据,虽然两个地段有一定的距离,但对于速度超过2。788千米每秒的灵气流来说,通过这点距离的时间太接近了。

    几乎就是同时。

    当两天天目上产生数据时,课题组的成员忍不住发出惊呼!

    两台天目上的观测数据不一样!而且和以前观测的同量低速灵气流的灵力场数据也不一样!

    所有成员都面露惊喜,然后齐齐看向身后的。

    刘海站在那面露微笑。

    “先别高兴,试验还没结束,注意数据记录!”

    这个时候,越是平静,越显得大将之风,越显得胸有成竹。

    所有成员心中却又忍不住都生出相同的想法:果然,听组长的,又成功了。

    第二次,第三次……

    刘海默默在心里推演计算着。

    虽然对实验结果早已有数,一切实验数据必然会符合自己从传承珠学习后得来的预测,因为在同一个宇宙,真理具有唯一性。

    可落到实践上,还是得认真对待,他对照着前三次得到的数据,带入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理学模型中,然后做出计算,这才露出真正满意的笑容——实验数据符合自己建立的灵气流速和灵力场强度的关系模型。

    一切尽在掌握。

    时间慢慢过去。

    如果没有意外,灵气流是十分钟通过一次。

    今天一切都很顺利。

    “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灵气流通过。”

    麦嘉琳重复提醒着。

    麦嘉琳其实并不懂刘海他们具体在做什么试验,他只关注一切关于对撞机的细节。

    不过他还是感受到了这个课题组的与众不同。

    场面太安静了。

    大家各做各的事,几乎没有交流,可场面却很和谐,试验过程异常简单而流畅。

    最后一次灵气流通过,数据记下,成员们相视而笑,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他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

第287章 课题的结束与开始

    课题成员们以为看到了课题解决的曙光,对刘海而言,其实课题已经基本结束了。

    接下来就会根据实验数据,找到灵气流速和灵力场强度的关系,以此建立灵气流速与灵力场强度变化的初步模型。

    而这个部分,他私下里其实已经完成。

    对撞机关闭,进入实验后的检查维护阶段,这些和课题组成员的人无关,这次对撞机开机非常顺利,只要做常规维护,那些兼职安保人员会负责,

    结束之后,所有人带着实验数据回到课题办公室,开始对数据进行分析。

    “好奇怪,为什么灵力场强度突然会发生变化呢?”关山红盯着手上的数据资料,皱起了眉头。

    “应该存在临界现象。”刘海笃定地说道。

    临界现象是宇宙的一种客观现象:某些事物在打破临界之前,会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临界现象?那临界值又会是多少呢?还有组长,你一开始就要求我们把灵气流速设定在高于2。8千米每秒,是不是早就有所预测?”郭琴忽然站起来,若有所思的看向刘海。

    “不错,一开始我们怎么也观测不到灵力场的变化我就有了这个推测。”刘海笑着道:“我坚信灵气流速肯定和灵力场存在某种联系,坚信自己关于灵气流速和灵力场的推测是对的,那自然要寻求一种解释,临界现象就是我的考虑之一。”

    “之一?也就是说组长你还有其他的考虑?”郭琴连忙追问。

    “不错,假定临界现象真的存在,那么可以解释现在我们遇到的状况,在中低速灵气流的观测中,灵力场没有变化,在某一个临界点之后,才会随着灵气流速的变化而带来灵力场的变化,对吧?”刘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提了一个问题。

    “没错,如果真的存在临界现象,那么可以解释的通。”

    刘海又问:“那如何解释中低速灵气流的观测中,温度产生了细微的变化呢?真空环境没有摩擦,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我们已经考虑进去了,可是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带了热能变化,我们一直以为是灵力场的原因……”

    “我知道了,如果临界现象真的存在,在打破临界现象之前,灵力场是稳定的,既然温度还是存在极其微小的变化,那肯定是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影响因素存在!”郭琴眼前一亮。

    “那岂不是又是一个新的发现!”赵大英跟着惊呼。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可不是一个小的发现。

    不过刘海很快就打破了他们的美梦:“那可不一定,也有可能是灵力场内部的原因,灵力场本身就是灵气流的灵力场,灵气流速度增快,灵力场处于高速之中,想要维持灵力场的稳定,是不是也需要一些能量转化,以此来稳定平衡呢?”

    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稍等一会,刘海拍手道:“好了,大家先别胡思乱想了,灵子灵力场的研究整个学术界都还没有入门,咱们也不要好高骛远,先把当前的课题完成再说,再说,就算完成当前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还有‘灵气流灵力场临界现象’这个新课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刘海的话让所有人重新振奋起来,继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接下来就是根据实验实验数据分析灵气流速和灵力场变化的关系,最好能建立表达关系的实验模型。

    以前学术界并不流行实验模型,这还是刘海提出来的,他是应用理学的开派祖师,自然不遗余力地推荐应用理学。

    何况应用理学也的确在高能灵源学研究上有独到的优势。

    虽然刘海早就暗中完成了这些工作,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装模作样的带着课题组成员们一步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初步结论,然后继续根据初步结论再分析,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渐渐的,灵气流速和灵力场变化的关系浮出水面,一个庞大的理学模型逐渐成型。

    所有组员都觉得一切是那么的顺利,在组长的带领下,他们不到十天就弄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理学模型,以此来表达灵气流速和灵力场强度变化的关系!

    这可不是简单的学术成果!

    就凭这个理学模型,就足以在两大神级学刊上发表一篇大论文!

    至于能不能达到教皇奖的高度,这不好说,因为以前没有类似的学术成果出现过。

    而且作为纯理论学术成果,虽然很受高端学术界的追捧,但教皇奖更多的时候喜欢“务实”。

    比方说一种全新的五阶灵丹,一种能带来社会变革的新型材料,百分之九十以上立马获得当年的教皇奖。

    不过高能灵源学和应用理学的结合,这已经算是尖端创新了。

    肯定能因此引起整个学术界的轰动。

    理学模型建立,第二次对撞机验证实验室自然提上日程。

    刘海立马向联合实验室提出申请。

    第二次实验依旧非常的顺利,到了十一月中旬,就在本年度教皇奖名单公布之前,联合实验室再次召开了一场规格极高的新闻发布会。

    和上次灵钢一样,在上千家媒体面前,公布了刘海团队的成果。

    “这次我们刘海团队的成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发现了高速灵气流的流速与内部灵力场变化的关系,并且建立了流速与强度变化的理学模型!”

    “这对高能灵源学来说,是一个伟大的胜利!高能灵源学或许将因此而改变!”

    这次新闻发言人是郭琴,她激动地宣布。

    现场掌声如雷。

    “第二个成果则是一个猜想,我们猜想,灵气流灵力场存在临界现象!”

    郭琴看着台下上千家媒体,一改平时沉着冷静的形象,激情澎湃地道:“同时我们的论文已经投稿《五行学术》,已经通过审核,在最新一期就会面世,在这里,我代表课题组组长刘海教授,还要宣布一下我们课题组下一阶段的目标,不是别的,正是论证灵气流灵力场的临街现象,并且找到临界值!”


………………………………

 第288章 灵子的阴阳大猜想

    这次新闻发布会只是一场单纯的发布会,刘海并没有参加,确切的说,整个课题组也只有郭琴作为代表参加。

    其余的人都在忙。

    在忙郭琴新闻发布会公布的课题组新课题——寻找灵气流的临界流速。

    对外宣布说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方向,其实在论文邮寄出去之后,就已经开始了。

    这个课题成果,课题组成员们势在必得。

    其实就目前的条件而言,也只有拥有天目灵力场观测器的刘海团队拥有找出临界值的能力。

    这个课题其实也很好坚决,只要在灵子对撞机加速通道的不同地段安装上天目灵力场观测器,就能不断缩小范围,最后自然能确切的找到这个临界值。

    限制就是对撞机的启动和工作区域是有限的,天目灵力场观测器的数量也有限,现在有两台,课题组最多再打造两台,多了一个短时间有些稀有零件找不到,一个也是浪费,毕竟一台天目的造价可不便宜。

    对刘海来说,其实再多打造几台天目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怕花钱,稀缺零件总能采购到。

    只是他觉得没必要,四台够了,如果让他来,四台都不用,一台就够了,因为他准确的制度临界速度就是2。788千米每秒。

    不过他并不打算提前透露,而是让课题组成员们想办法做出利用四台天目如何最高效的找到临界值的实验设计。

    并且许诺,这次的成果,课题组所有成员都将会是第一作者!

    这是注定进入灵源学教科书的成果,如果成为第一作者,那自己等人的名字也将会随之一起进入教科书!

    这对学者的吸引力无疑是不可抗拒的。

    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天到晚聚在一起开会,进行头脑风暴,试图利用集体的智慧,拿出一个最好的实验方案。

    课题组也就刘海比较悠闲。

    他之所以拿出这个能上教科书的成果出来分给课题组成员,倒不是刘海过于大方,而是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这段时间他已经连续在两大神级学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三篇大论文了:《灵钢》和《天目》发表在《百家学者》,《高速灵气流流速与灵力场强度的实验模型》发表在《百家学者》。

    这么短的时间,三篇超高质量的神级学刊大论文,篇篇都是单独的第一作者,其中一篇还几乎注定让他成为今年炼器学教皇奖获得者!

    这已经让他成为时下学术界名声最大的学者!

    临界值这个学术成果自然也是能在两大神级学刊发表大论文的成果,但比前面三个,还是略有不足。

    其次,课题组这些成员毕竟都是付出了努力和智慧的,作为一个大方的“老板”,有时候需要拿出一些能激励人心的奖品,而且刘海还想在结束联合实验室的工作之后,能招纳几个跟自己回阳州。

    阳州是下州,没有足够的原因,谁会跟你去呢?

    最后刘海是真的打算把寻找临界值这个课题让成员们来做,他就提纲挈领。

    答案已经在他脑海里,有他把关,课题肯定定会顺利完成。

    所以这段时间,他其实是课题组最轻松的,不管他也没有闲着,修炼和学习时每天必须的日常任务,除此之外,他已经开始着手干正事——当初之所以来联合实验室,就是想恰当的时候提出灵子有阴阳之分。

    到了联合实验室之后,弯弯绕绕做了这么多,终于要触及到自己来这里的初心了。

    灵气流流速与其外部灵力场强度的变化的关系,究其内涵本质,就是因为灵子有阴阳之分。

    灵力流速度低于2。788千米每秒时,外部灵力场温度,但释放少了的热能。首先,外部灵力场之所以一直稳定没有变化,是因为阴阳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而之所以会释放少量的热能,是因为,阴阳灵子相互吸引之后,一个阴灵子和一个阳灵子之间会相对成为一个阴阳和合的整体,而在加速时,这些相对整体之间会存在轻微的摩擦,因此释放少量的热能。

    灵气流速高于2。788千米时,阴阳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逐渐被打破,表现就是外部的灵力场产生相应的变化!

    正是因为灵子存在阴阳之分,阴灵子和阳灵子之间有互相吸引的特性,才会导致灵气流加速的灵力场临界现象。

    刘海把寻找临界值的具体事务交给成员们去做,他只把关,就是要把时间留出来,写一篇猜想!

    《灵子的阴阳大猜想》!

    题目刘海早就想好,之所以只写猜想,而不是论文,是因为,没法写论文,以现在学术界的发展水平,尤其是高能灵源学的发展水平和修行实力以及相关试验设备(仙学工业)的发展水平,大家还观测不到阴阳灵子的存在。

    他打算先提出大猜想,以后等过个十来年几十年的,再看看,或者那还是自己才往前推一把。

    不过只要自己的大猜想一提出来,有了前面的这些学术成果作为自己猜想的凭证,相信肯定能引来很多共鸣,以后或许还可以从某些侧面证明灵子的阴阳之分——这也是自己希望看到的。

    只要人们意识到灵子有阴阳之分,虽然短时间内无法直接观测到阴阳灵子的存在,但却可以利用这个观点来做很多事情了。

    就好像原始人,并不知道火的本质,但却不妨碍他们用火来烤熟食物,来抵御野兽。

    这篇大猜想可不好写,就算以刘海的水平,就算刘海有传承珠。

    他需要把自己设定在一个自己没有传承珠的情境中去写,就和过去一样,要写出符合当前文明水准的猜想。

    他先写了一个开头,觉得不好,开始重写,最后重写五次,才找到感觉。

    这对刘海来说可不多见,他以前写论文哪次不是一挥而就,最后顶多稍微修改一下?

    这篇大猜想需要运用极其复杂缜密的逻辑关系,从各种现象来反推可能存在的内涵本质,实在有点复杂。

    写了三天刘海终于把开头写好,也就是个时候,教皇奖入围名单出来了。


………………………………

感冒了

瑟瑟发抖,还好,只是受寒了,吃了感冒药好了很多,就是昏昏欲睡。

    大家元宵节快乐!

    希望疫情赶紧结束!
………………………………

第289章 人物纪录片

    刘海知道自己很火,不仅在学术界很火,在社会普通民众中也很火。

    至于火到什么程度,他就不清楚了。

    直到在十天前,钟涛教授派助理来告诉他,古象州官方最大的视讯台想给他拍一个人物纪录片,问他的意见,他才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原来火到这么一个程度了。

    自己只是一个下州人,而这里可是九大神州的古象州。

    古象州最大的视讯台居然要给自己这个下州学者拍人物纪录片,简直前所未闻。

    刘海在中央大陆生活这么久,在古兰州和古象州也呆了这么长的时间,自然知道神州官方最大的视讯台给拍人物纪录片是什么待遇——过去只听说过给本州最传奇的学者拍过人物纪录片。

    要知道,神州人是骄傲的,神州官方最大的视讯台更是高傲的。

    能让他们主动提出来给你一个外州,而且还是下州的学者拍人物纪录片,那实在太让人吃惊和难得了。

    刘海还得意咨询了一下前来给他拍摄的古象州中央视讯台的工作人员,得知过去一百八十多年,他们视讯台有学者人物纪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