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魏野仙踪-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裁次乙ё拍切┟荒宰拥挠抡咭谎阕拍阊菡庵秩鞴费怀ッ南缤粱孟刖绨。吭偌挥盟臀依玻 

    ……

    ………

    就在番和城外在进行着司马铃毫不按照套路走的胜利大逃亡时,羌军大营中,也有同样谈不上多高妙的剧本在同时上演。

    在中军大帐之侧,一处经坛早已立起。

    坛高二肘,分做三层,全用白土筑成。坛上用五色彩粉画出八叶莲花,莲花中心是一尊狞恶无比的半人半鸟、头戴金冠的噬龙凶神。

    莲花之外,分别在东西南北四方描画着四尊声闻乘大阿罗汉,一般的身披袈裟、袒胸露臂。

    而与这四尊罗汉像一般装束的遍照老僧,就跪在这座经坛之上,面前摊开了那本从贺兰公处得来的《俱胝菩萨最上持明经》。可是他的神情却显不出什么参阅深奥佛经的虔诚神色来,反倒是蹙着眉,全身的肌肉都在微微颤抖,显得无比吃力。

    仔细看去,便能看到遍照老僧的身下,涂了满满的一层蜜糖,香甜的气味弥散在空气中。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跑了许多不知寒冬为何物的蚂蚁,就这样群聚在经坛上,贪婪地舔食着蜜糖。

    遍照老僧看似跪在经坛上,然而仔细看去,他的双膝却是微微离开了经坛,恰留出了一线能容蚂蚁们从容通过的缝隙。而遍照老僧全部的重量,却都压在两个大脚趾上。

    这样高难度的跪姿,若不是将肉身力量修行到了极限的人物,断然是做不到的。虽然遍照老僧曾证入佛门退法阿罗汉境界,可对如今早失果位的他而言,这样的极端苦行依然是相当难以忍耐的折磨。

    经坛之侧,头戴金冠的贺兰公,就这么看好戏般地注视着遍照老僧。这位鬼神之长满脸都是春风拂面的笑容,好像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般开了口:“我听说天竺的神灵,都很喜欢看信徒们进行严格的苦修。以前本座并不觉得这算是什么合乎情理的嗜好,然而如今看来,本座倒是稍稍能明白些他们的心境。”

    看着遍照老僧那袒露在寒风中,冻得黑里透红的头脸、胳膊,这位凉州鬼神之长还很好心地提醒道:“我听说佛门的大德想要证道成佛,总免不了要苦修一番。遍照阿闍黎,你看你看,本座到了今天这个身份,也一样不能在苦行上免俗。你现在这个修行唤作‘奉爱瑜伽’,本座差不多常常要经历的,要旨也极简单,你跪着念经的时候,别让蚂蚁跑了,也别叫蚂蚁死了,不然,这苦行可就算前功尽弃了。”

    说着,这位兼职太多的贺兰山神将身子微微前倾,又向着遍照老僧身边洒了满满一斗的活蚂蚁。

    。。。
………………………………

第386章 ·便请洗剑血成川(十三)

    在“如何跪蚂蚁”这件苦行事业上,贺兰公像是一位异常渊博的大师,对于遍照老僧更是毫不吝惜地倾囊传授着他的独门秘诀。

    但是将全副精神都放在如何控制肉身上、免得压死了膝盖下的蚂蚁们的遍照老僧,实在很难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老和尚也曾经是个雄心壮志满襟怀的人物,佛前发下大愿,誓要将佛门慈悲法雨洒遍世间。尤其是汉土这等不闻佛法的贫瘠边地,天竺人所谓的蔑戾车土,更是他这位修成退法阿罗汉位的高僧大展身手之处。(蔑戾车土,一作蔑戾车地,梵语音译,即边荒之地。和其他文明圈不同,希腊人、罗马人和中原人在彼此的印象中,所谓塞里斯国和大秦国,都是神话般的仙界,然而在印度婆罗门的妄想中,除了恒河流域,其他的国家都在罗刹、恶鬼与阿修罗的统治之下,乃是最恐怖也不过的人间地狱。这种时候,我们只要说一声“干了这碗恒河水,来生还做印度人”也就是了。盗泉子谨注)

    尽力维持着那跪蚂蚁的高难度姿势,遍照老僧双掌依旧严持莲花手印,双目紧紧落在面前那卷黑色贝叶禅经之上。

    在他的眼前,那些细小的梵文字母,正在不停晃动,似乎每一个字母都离开了它们原本该呆的地方。

    首先是传说中来自四面大梵天口中宣说的摩多四声字母,代表平韵的十个梵字不安分地在贝叶经书上不停蠕动,仿佛它们是从冬眠中惊醒的蛇,正在找寻新的洞穴安眠。但是很快的,这十个梵字就被代表重韵的四个字母所发现,它们就如同吞噬那伽龙众的金翅鸟一般,欢喜无比地朝着蠕动着的十个梵字扑去,撕咬着它们的身躯,将它们吞吃殆尽。

    这样的一场盛宴用不了多久,便成为了乐极生悲的惨剧,大腹便便的四个重韵字母打着嗝,可从它们的嘴里喷出的不是墨迹,而是黑色的火焰。这黑色的光芒从四个重韵梵字的每一笔每一划中喷薄而出,让它们发出了凄厉的哀鸣声。

    渐渐的,四个重韵梵字就这样燃烧殆尽,它们残存的尸骸倒在地上,依稀能看到那些残存的骨殖重叠在一起,组成了代表随韵和止韵的两个字母。

    它们无力地倒在那里,直到两个在梵文中无关紧要的重字字母一瘸一拐地走到这堆尸骸旁边。

    这两个重字像是发现了美食的秃鹫,毫不犹豫地在尸骸间翻找着什么。似乎,有一粒宝石,或者是摩尼宝珠,或者是圣者遗留的舍利子,被这两个重字捡拾出来。它们欢喜踊跃地绕着那粒墨点般的宝石跳动着,而后,更强壮也更通用的那个重字猛地冲到了同伴面前,抓住了对方的腿,猛地将自己的同伴撕成了两半。

    这个谋杀者捧着那粒墨点般的宝珠,欢喜地朝着贝叶经书的边缘处奔去。然而它却失算了,在经书的边缘处,正分峙着两个梵字们的聚落。那分别是气声梵字与半声梵字的领地,又高又壮的八个字母,正在互相厮杀,它们冲入彼此的聚落中,将那些墨线构成的村寨统统点上大火,并让孱弱的梵字们活活地烧死在村寨里面。

    在这些狂乱的梵文字母中间,捧着墨点宝珠的重字实在是太过惹眼,使得气声梵字与半声梵字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它们彼此间的仇杀,向着这个犯了杀生重罪的梵字冲过来!

    随着墨迹组成的血水不断在贝叶经上迸溅,一片狼藉之中,有一只手从贝叶经的上方垂下来。那只手属于发声二十五梵字之一,光华满身,如同梵字中的天部神族。而这位梵字中的天人,就这样庄严万分地,将那颗本质不过是墨点的宝珠捞在了手中。

    更多属于发声二十五梵字的字母出现在贝叶经卷之上。很快的,这些光彩照人的梵字中的神族,为了这颗墨点,纷纷地争执起来。争执很快地变成了争斗,新的血迹遍布了整部经卷,那些落败的梵字,纷纷从经卷上方坠下,落到了线格之外,它们的形状扭曲,连字体也从端庄的悉昙体变成了粗野古老的笈多体,再也看不清楚原本的模样。

    然而这些惨败坠落的梵字,纷纷又朝着贝叶经书上方攀援,它们的字形彼此勾连,就像是传说中多头多手的阿修罗,向着天界诸神发起了不知疲倦的挑战一样。这些新生的梵字,又再度占据了贝叶经书上的大片位置。

    在这一片使人目不暇接的混战中,渐渐的有火从黑沉沉的经卷深处升起。黑色的火焰****着贝叶经卷,将那些几乎无穷无尽的梵文字母们吞噬在一层层的火轮下面。

    那些字母无声地哀号着,渐渐褪去了它们身上的墨迹,化为了无数惨白的骷髅,在黑色的火焰中打滚着、燃烧着。

    遍照老僧甚至都能分辨出这些骷髅痛苦地开阖着牙床,到底是在叫嚷些什么。

    那是他这些时日差不多已经听得不想再听的祈祷声:“阿胡拉玛兹达!”

    猛然从黑色的贝叶经上移开视线,遍照和尚却发现,不知从何时起,他的面前多了上百个羌人。

    这些被捆成一团的羌人都被半裹在牛皮毯子里面,就这样整整齐齐地码在经坛下面,像是秋天里收割好的一捆捆麦子。贺兰公依然笑得无比愉悦,望着这成垛的麦子捆尽头,那些上了马的羌军。

    “这些临阵脱逃回来的懦夫,该怎么处置?”

    “巴赫拉姆大君在上,临阵脱逃的懦夫就该让他们变成战马踩过的烂泥!”

    就在这一问一答之间,那些满面狂热神色的羌人马军纷纷催动了战马,就这样毫不犹豫地朝着满地的溃逃羌军踩了过来。

    马蹄踏在活人身上的闷响,很快就变成了一片惨叫与血液溅射的杂音。而在遍照和尚眼前,却只有那卷黑色的贝叶经中,更多的抽象而又具体而微的画面,是从面前的屠场上展露出的更多的死亡。

    一滴冷汗,从他的额角滑落下来,随即晕染了经坛上的八叶莲花。

    在佛门之中,八叶莲花为众生心莲,是诸佛刹土之根本。然而此刻,经坛上的这朵八叶莲花,却一扫圣洁之气,八叶莲瓣变得一片血红,透着血迹干涸后那不祥的黑。

    在八叶血莲之外,占据了东西南北四方的四尊大阿罗汉像,也从庄严丰满的罗汉法相,突兀地变得干枯,面上露出了淤痕般的暗紫色尸斑。这些尸斑随即扩大,飞快地转为了尸兵体表特有的灰绿色。

    四尊罗汉像的眼眶随即深陷,半融化的眼珠从眼眶中脱出,就像是佛门修法中著名的不净观一样,这四尊罗汉像也变成了那些抛散在恒河中的腐尸,皮肤膨大,脓液四流。最后,皮肤再也无法承受这样连续的膨大过程,从中迸裂开来,腐肉与脓液恣意地流泻而出。

    不知从何时起,遍照老僧的身上已经爬满了蚂蚁,这些蚂蚁都用尖颚撕咬着老僧的皮肤,使得遍照老僧全身的血管都不正常地凸起。他的头颅,这时候看上去就像是一颗遍布条状凸起的蜡黄色的核桃,那些淡青色的血管,不停地跳动着,让他看起来几乎不似人形。

    而这个时候,遍照老僧却觉得自己似乎能读出面前那部贝叶经上的经文了。

    对空气中越来越浓重的血腥味毫无反应,对那些变成烂肉般的羌军死鬼也丝毫没有些微关注,遍照老僧嘴角带上了一丝妖异的笑容,以一种极度欢悦般的声音合十颂唱道:

    “归命世尊如来人天师,我今说此一切如来心秘密法要。若有诸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拘办荼、毗舍遮、人及非人,归命供养十方圣众,受持此经通达法相。

    “即说唵字是圆满义。即说吽字是破魔义。即说佉字是离畏怖义。即说娑字是降伏障碍义。即说跋字是摧灭冤敌义。能为持诵微妙最胜,如大宝树成就诸愿,梵行清净一切圆满……”

    随着遍照老僧的诵经声,满地被羌军马队踏成肉泥的残尸断骸,像是活物一般,开始朝着他这里蠕动。

    贺兰公就这样心情愉快地看着那些皮肉、内脏,吃力地在白土筑成的经坛上攀援着,随即将目光转到了正北方。

    “终于来了吗?虽然数量还是有些不足,但有总比没有强。”

    说着旁人都听不懂的话,贺兰公将手朝着番和城一指,高声大笑起来:“第二回合要开始了啊,自以为是的道士们,这一次,你们的活计要干得比之前更漂亮了才成哪!”

    随着他的笑声,这位凉州鬼神之长猛地一挥手:“传本座的命令,所有随军的活人都要披甲备战,半个时辰后,本座要见到你们杀到番和城下头!”

    。。。
………………………………

第387章 ·便请洗剑血成川(十四)

    阿卡杜拉是羌军中的伯克,地位不上不下,正该管羌军左军所属的一个不满员的百人队。

    这十几年来,北地的气候越来越反常,八月飞雪,三月回春,夏则少雨,冬则无雪。水草再丰茂的草场,在这样的苦寒干旱交替折腾之下,也渐渐地支持不下去了。原本能放牧半年的上好草场,如今只够牲口们三个月的糟践就得转场。

    对游牧部族而言,这样的气候绝非什么好事,然而像阿卡杜拉这样的羌胡贵人,却丝毫不为所动。

    是,游牧所得的羊马财物有限,可是架不住凉州几个大郡的太守,都是不折不扣的亲羌派。那些居住在城中的祆教祭司,靠着教民捐献和征收拜功捐献已经足够阔绰,而凉州地方上财计的大头,却是向阿卡杜拉这样的羌胡贵人拨下来的安羌钱。

    所谓“安羌钱”,是以张掖太守段罔为首的凉州数郡守臣倡议,加上一些亲羌派豪族的家主呼应,定下来的规矩。从春分前后的祆教春祭,胡语中所谓的“诺鲁兹”节起,一直到秋日里羌部打草谷的时候大祭巴赫拉姆的秋分祭,一年里,凉州守臣倒要给大大小小的羌部送上七八次钱粮。

    这些赈济钱粮的名目,也是花样繁多,有为祆神助祭的“敬神钱”,有为那些远行到安息国朝拜圣地的祆教祭司置办行囊的“学经钱”,有为祆教那些礼拜寺翻修的“动土钱”,也有免得这些羌人老爷们吃不上便宜又照着祆教教法“洁净”的肉食而按人头拨下来的“逢节羊酒钱”,若是那些繁衍兴旺的羌部,还要每年另外拨一笔“育子钱”,生怕羌部没从十几年前的平叛之战里缓过气来。

    至于捐税、服役、刑名诸事上,更是处处大开方便之门。

    如斯善法,实在是自上古三代以下,周召理政、文景治世以来,都能排得上号的德政。

    不过这等德政,似乎丝毫没有买来一丁点羌部的忠诚。每一所礼拜寺里,祆教的祭司们挥舞着烧火棍在笃地皮:“收了汉人的钱,你们心中的那点光明,就被这些汉人买走啦?你们要切记,阿胡拉玛兹达的子民,最终是要回归他的身边的,这些尘世上污脏的**,只会腐化你们,让你们堕入无底的黑狱!”

    当然了,至于钱嘛,就先让祭司们收集起来,用圣事净化净化再说。

    至于送到羌部去的钱粮,那没说的,都归了阿卡杜拉这样的伯克们。而阿卡杜拉们对这笔钱,也不过只有一个用法。

    想法子购置刀、枪、弓、弩,让更多的羌人放下牧哨拿起兵器,去占、去抢汉人的地方。如此一来,便会有更多名目的安羌钱落进他们手里来。比起打草谷,这才真的叫一本万利!

    而主持发放安羌钱的各位大人先生们,也会觉得自己在安边定疆上实在是劳苦功高,是值得勒石为记,传之千古的。

    纵观整个古典时代,这样的蠢事似乎一直层出不穷。两汉的和亲羁縻手段,还能说是为了将来勒石燕然准备,可凉州守臣的安羌钱,与所谓岁币,所谓和平宗教的信徒补贴,那份一脉相承的绥靖用心,倒不愧是从一个模子里继承下来的。

    这个传承几千年的文明,偏偏就孕育了这么一种人,是这么样地痛恨她,恨不得毁灭她才甘心。而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不过是为人前驱的蠢货炮灰,根本从中间拿不到什么好处。

    到底是有什么样的仇,有什么样的恨?

    这样眼光太过长远的事情,并不为阿卡杜拉这样的人物所知。他只知道,从祆教起事以来,自杀入武威这个凉州腹心要地时候,一路上都是势如破竹,沿途烧杀抢掠莫不遂心如意。

    武威守臣,上至一州刺史,下到各郡太守,甫一接战羌兵,就溃不成军,轻车遁逃,连身边妻妾都弃之不顾。而汉人百姓,在他们刀枪之下,更是如驱犬羊,虽然神谕降下,不许抢夺生口女子,只要他们不得封刀地一路砍杀下去。可是光是抢夺来的金银、布帛、牛马、羊酒,还有种种汉人巧匠所制的精细耍货,不是让大小部族都赚够了十几年安羌钱都比不上的财物?

    这样的顺风战一路打下去,也让那些多年前面对汉军落胆的羌人又重新提起一份信心。在阿卡杜拉看来,过去汉军对羌部的战争,虽然略略得胜,但靠的无非是以庞大军势压之,辅之以对羌人各部贵人的分化瓦解之计。

    如今,有神明加护又上下一心的羌人大军,怎么样也能将整个凉州搅得翻天地覆了吧?

    虽然上头有了个比汉人官府更加苛刻、更有力量的祆教,但是力量就是权势,而祆教的神灵还愿意向羌人分享这力量,那么卖身给祆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起码,这力量能帮助他们过上比汉人更富庶安乐的日子,只要他们听从神谕,去杀、去抢!

    理想如此美妙,现实却是如此叫人暴躁。

    带着所剩不多的本部羌军,阿卡杜拉满脸的疲惫神色,不停地夹着马腹,在番和县城之下来回疾驰。

    偶尔,通过之前几次攻城而总结出的敌人弓弩射击范围,他和他的部下们飞快地抢进到番和城下,向着城头之上射出一两枝箭,连准头如何都顾不得,便紧张万分地后退回来。

    不紧张是没有法子的,之前的战争中,凡是在通神上颇有能力的祭司,差不多都给派遣到了番和城下。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从城头射下、腾起气浪和火云的邪术之箭,以至于到现在,羌军大营里有地位的祭司都找不到多少!

    连祭司都无法在汉人的邪法前活下来,而没多少神眷在身的寻常羌人,又能有什么好法子?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不要轻易地把命送了去……

    饶是如此狼狈的模样,他们还是按照所有游牧部族进攻边地城池的老一套手段,时不时地发出一声声野兽般的嚎叫,试图让守军感到恐惧。

    不过这个时候,正气势如虹的汉军,又是不痛不痒的几声怪叫能吓到的?

    番和县城的城防在凉州各城中,只能算是二流,历年来维护又不善,夯土城墙外那些城砖间都生了草,护城河也不是太深,冬日里都多了一层冰。按照兵法大家的眼光,这样的城池要想攻破,倒是分外容易些。

    可惜这些游牧部族出身的羌人,却没有后世那样花样繁多的攻城器械,想要攻城,不用人命狠填几无可能。

    最要命的还不是这城中的粮草积储之多,甲杖器械之利。而是城中守军偏偏也有不输给自己信奉的大神那般的神力相助。就算要填人命――二百、三百的羌军青壮填下去,那就是一个小羌部的全部家底就此完蛋,八百、一千,就是那些势力最大的烧当、先零羌部贵人,都要肉痛个半天。

    那么要冲开这一座被汉人神力守护的城池,羌人到底要流多少血?

    阿卡杜拉不知道,他只知道,那位显圣在他们面前的巴赫拉姆大君殿下,每天发脾气喝令他们纵马踩死的羌人,加起来都是一个小部族青壮的人数。

    不知道从何时起,顿兵在这座远逊姑藏城的县城下的他们,就只剩下了两条路――要么在城墙下被源源不绝的箭雨射死,要么被喜怒无常的巴赫拉姆大君判处的神罚处死。如果战事再没有起色,甚至用不到汉人大军出动,他们就全成了巴赫拉姆大君神罚下的死鬼,让凉州的羌人就这么彻底灭绝!

    他的麾下,都是从本族里带出的青壮,他们这一部运气尚好,几次与番和汉军迎战,折损不是太大。也并没有抽中那根要命的下下签,让喜怒无常的巴赫拉姆大君对他们降下神罚。可这么几次下来,他们马蹄下面那些绑在牛皮毡毯下的羌人惨号,却是让他们这些一路烧杀抢掠的杀才都感到心惊肉跳,一闭上眼睛,面前就是马蹄下那些肉泥般的羌人尸首。

    就算上了战阵,阿卡杜拉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噩梦里。

    哪怕已经恐惧得有了神经衰弱的模样,但是要叫阿卡杜拉反抗神?

    不可能!

    现在这种绝境里,巴赫拉姆大君才是一切。就算是被汉人那种恐怖的长箭射中,一眨眼就被爆成了满地碎肉,总也好过因为作战不力而被拿下送到巴赫拉姆大君面前,再被裹到牛皮毯子里,被乱马踩成一堆烂泥!

    被炸成了碎肉多少还算死得痛快,然而被踩成了烂泥,就会变成一块块血肉模糊的肉块,爬到大营中那个不停念着奇怪经文的老秃驴身边,最后变成了那老秃驴血肉骨骼堆成的尸山的一部分。而在那尸山上,时刻都传来了亡者灵魂被折磨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阵阵哀嚎声――

    就为了不落到那个下场,也要继续硬着头皮朝前冲杀下去!

    。。。
………………………………

第388章 ·便请洗剑血成川(十五)

    阿卡杜拉的纠结、恐惧、希翼,和番和城上的守军,那是一文钱关系都没有。

    城墙之上,城楼之下,魏野半歪在马扎上,一手撑颌,双目微闭,似在假寐。

    身为守军主帅,这场战争进行到如今这个地步,军心士气已经被催发到最高峰。魏野要的也就是他们的这股乐观信心,如此才能在接下来的大战之中,全心全力地支持他将这场战事打下去。

    而接下来的战事,普通人所能提供的正面战力实在有限。魏野要做的,就是收拢四境所有的难民,尽力为汉人在这片土地上多保留一点元气!

    至于仙术士自己,那就是尽量地养神蓄锐,保证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有足够的精气神来因应那个妖神的后手。

    城头下,第一波试探番和城防力量的羌军马队怪叫着从城下一冲而退。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