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魏野仙踪-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得一方墨玉一跳一跳地在前面走,许玄龄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

    直到走到山下,只见一座石亭中正坐着个两个道人。坐在主位的是位竹冠道者,身上披一件水光滟滟的青锦道服,肩上背一口竹鞘古剑。只是这年轻道者面上颇带几分江湖气,那笑容让人一看就有护着自己荷包的冲动。

    坐在客位的老道人头戴角巾,身披鹤氅,面上带着些笑容,手中却捏着两支箭笑道:“你这六甲箭,只是个沙场争胜的利器,终究差了一筹。我这穿云箭只要祭起来,不论对头是用小诸天云禁真法一类腾云之法,还是什么青云帕乌云兜一类云遁法器,被一箭射中都要落地。论起来,自然是老道胜了一筹。”

    那竹冠道者摇头道:“鲍老,你这穿云箭可是采五金之精,费了千辛万苦才祭炼出来。天底下也不过就这么一支。我这六甲箭,只要初学道术之人,依着我道海宗源所传六甲坛法修持起来,一月功夫,怕不能造百支千支,装备成军,便对手修成了云遁之术,也挡不住这样军势。”

    这两人正在讲论不休,老道人却站起身来一拱手道:“原来是这灵墟山的正主到了,倒不用再和这牙尖嘴利的影子饶舌。石中仙,我这番见你,道行像是更进了一步?”

    魏野笑骂一声道:“鲍老,罗真人与希夷先生都已经飞升而去,怎的你还留恋这软红十丈,更有功夫到魏某这里来喝茶谈天?”

    这老道人正是在碧云山隐修的地仙鲍方祖,他笑着答道:“那陈睡仙与罗道友,都是不染风尘的清高人儿,只不过为了门人弟子,勉留世间。石中仙你这浑人一来,闹得如此不堪,他们索性眼不见为净,飞升了事。然而我却不同,素来是古道热肠——”

    对这话,一旁竹冠道者笑着插口道:“你鲍方祖终究还是出世之人,虽然古道热肠,也不过是收些徒弟,借些法宝,做一个救急膏药罢了。”

    这话一出,鲍方祖呵呵大笑道:“你倒是不肯做救急膏药,倒想做轩辕黄帝的事业,这等事功德虽大,孽障也多,贫道福德太薄,却是不敢领教。”

    三人谈笑间,墨玉石壳中又传来了魏野的声音:“玄龄,这位乃是你的师叔竹冠子,如今要下山行道,我门下就你一个燕云土著,正好做个向导。有什么事,都要听他吩咐才好。”


………………………………

第一百七十七章。蕉扇轻送醒骨风(三)

    听得面前这年轻道者将要下山行道,鲍方祖微微一捋胡子,张了张口,想说点什么。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ran?en ???.ranen‘可是他最终只是拊掌笑道:“原来如此,你们师兄弟的性情,本也是闲不下的。能在这洞光灵墟的福地之中过了十多年的安分日子,已经出乎贫道意料之外了。”

    说着,他将那支隐带煞气的小箭朝前一递道:“说起来,我这支穿云箭本来打算日后赐给一个记名弟子,好打他下山成就一番的功业。可如今你要出山去翻雨覆云,贫道那有缘无份的徒儿怕是再也用不着它,便奉送与道友,也不算我白白辛苦一场。”

    魏野在一旁晃了晃墨玉石壳道:“鲍老真悭吝人也,希夷先生飞升时,魏某赶去相送,可得了他全套的《太乙含真九光玉书》。便是罗真人担忧他那徒儿公孙一清不学好,也将他自家的三卷《紫虚天府洞微灵章》奉送,叫魏某代他管教徒儿。怎么到了你这里,一支穿云箭就全打了?”

    鲍方祖挥挥手道:“你石中仙果然是个泼皮破落户!只可惜上界虽有无边清景,贫道却只爱碧云山中风物,没有飞升之意,自然也不会将我自家的道法都给了你。”

    虽然是说笑,魏野却也不甚在意。希夷先生陈抟所赠的《太乙含真九光玉书》乃是这一界中最顶尖的那一路仙家宝笈,直指长生妙道。而二仙山罗真人的那部《紫虚天府洞微灵章》,则是此界中天罡地煞变化之术的集大成者。两部道书,《太乙含真九光玉书》是长生之法,《紫虚天府洞微灵章》是渡劫之术,可说是穷尽了此界道法源流。再添上鲍方祖的道法,也不过是多一个参考对象而已,却不是什么紧要的事体。

    这其中,天罡地煞变化之术也算是道术中一个大类别,有好事之徒将它总结为天罡三十六法、地煞七十二术,其实其中门类品流之复杂,远远过了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之数。但有一条却是大家公认的,天罡正法可直指天仙道途,地煞之术却止步于散仙,撑死了也只到地仙一流,终究只得太乙散数,不成正宗。至于地煞之术的末流,所谓三山九侯术、金刚禅邪法一类,就更等而下之。

    对于魏野而言,《太乙含真九光玉书》境界高妙,《紫虚天府洞微灵章》包罗万有,但路数与自家却不大相合。最重要的,还是这两部仙家宝笈中,那自成法度的严密道法体系,对他的前路更有借鉴的价值。

    他如今的仙术士权限在仙传级,此界的仙道中人则目之为散仙,可在星界之门的认证里,散仙却是仙术士进阶的一个大关目。大凡仙道之学,对于修行次第都有极为细致的划分,由凡蜕仙之路,或曰“开脉明气、玄光化丹”,或曰“明窍通神、还丹步虚”,或曰“内照炼形、灵丹七返、圣胎九还”,或曰“玉液归壶、破妄换骨、出神待诏”。哪怕最末流的外道旁门之辈,也有诸如“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炼虚”之类说法。

    但在星界之门,就没有耐性给数量繁杂的诸家修行次第划分那么明细的标准了,不成仙道,那便算是懂几手法术的凡夫俗子。便是成仙了道,也只有散仙、真仙、地仙等少许几个大关目有认证标准,还和寻常仙道世界的认知绝不相同,真真是逼死了喜欢划分修行次第的强迫症患者。

    在星界之门所认证的散仙标准,便是两条,第一是“仙道成就”,第二是“尽通一切世间法”。

    前者是下限,后者是上限。

    正所谓“道中得法,法中得术”,不脱“法”、“术”二字藩篱者,便是证得长生,过了什么雷劫、天劫、四九重劫,号称什么散仙、地仙、住世金仙,在星界之门的评价标准里,也不过就是这散仙一流人物。

    魏野在这个评价标准里,仙道成就算是摸到手了,但是“尽通一切世间法”,这前路还真正是漫长得仿佛遥遥无期。

    就这点上说,希夷先生与罗真人留赠的两部仙家宝笈,也算是雪中送炭了。

    ……

    ………

    日头之下,一条长河横亘大地,浪花隐隐泛着光亮。河岸渡口上,竹冠子侧坐船舷边,望着河对面那一座灰黑色的城池,头也不回地问道:“玄龄,前头便是涿州城了,你说你两个徒儿,便在涿州刘先主庙出家?这许多年过去,也不知他们还在不在这里?若是这两人仍然有上进之心、修行之念,便仍然收归你的门下,也算成全你们一桩师徒缘分。”

    说话间,竹冠子一瞥船里那箱笼行李,还有照看行李的矮胖和尚,又摇了摇头,不再说什么。

    那矮胖和尚正是石蟾精王,这石蟾精自从在道海宗源中领了一个执事位置,也享受了好些年清福。然而不曾想,竹冠子下山行道,那么多门人弟子不挑,却抓了他当壮丁。他已经多年不着此调,如今又跟在竹冠子身旁做了长随,不由得又想起当年跟着魏野吃苦受累担风险的日子来。

    可哪怕他满心不愿,却还是只能小意伺候着。许玄龄跟在魏野身前听讲十几年,没有见过道海宗源之主的真面目,只见着一块墨玉石壳,他可是魏野身边的老人,这竹冠道服的打扮再熟悉也不过。

    所谓竹冠子,还不就是自家主公的身外化身?

    更不要说浮筠竹冠、青溪道服与桃千金这老三样了!

    许玄龄可是不知道自己这位“师叔”的底细,向着竹冠子一礼道:“弟子两个徒儿的下落,怎好让师叔这样挂心?一会儿进了城,弟子自当侍奉师叔选好休息之处,再去寻他们也不迟。何况弟子如今拜在门下,也知道本门戒律,岂敢胡乱将些良莠不齐的人物引至门中?”

    竹冠子摆手笑道:“也罢也罢,这等事情且随你自己做主!”


………………………………

第一百七十八章。蕉扇轻送醒骨风(四)

    正当阳春三月,暖风阵阵,寒意已去,暑气不到,最是一年中难得的好时候。?rane?n? ???.?r?a?n??en‘穿了一冬的光板羊皮袄,都已经被人收拾起来,换上了更轻薄些的土布褂、软绸衫。

    穿长衣服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在街上溜达也要格外小心些。涿州卑田院里的乞丐,整个冬天里要么是在粪窖里取暖,要么是弄点燥火重的虎狼药乱吞,这春暖花开时候,那些侥幸没被粪毒弄死的乞儿,便拿着小插子、锈剪刀在街头人多的地方乱钻,靠剪别人的衣角度日。

    若换了宋国地界,便是乞丐,也爱讨几文铜钱,但是辽国不怎么铸币,地方上交易起来大都是以物易物。这种情形下,布匹就被当成了硬通货,才有了这般南朝见不着的风俗。

    人群中,一个长须道人缓步向着涿州有名的那座刘先主庙走去。这道人头戴杏黄色方帛道巾,身穿一件铁绀色的大袖道袍,手中把着一柄通体翠绿的蕉叶扇,腰间丝绦上挂了一个青皮葫芦,方面大耳,修眉苍髯,一脸慈和,看着倒像个有道之士。只是这道人身后背了一口螭虎吞口的阔刃长剑,剑柄都是乌青乌青的磁州精铁打造,给人的感觉又有点江湖豪客的味道。

    那阔剑怕不得有十几斤的分量,这持扇道士却是轻轻松松背在肩上,头上也不见汗,脚下步子依然轻轻松松迈着。那些有见识的偷儿、乞丐,看了这剑就顿时明白这道人不是个好相与的人物,都老老实实地识趣从他身边绕开去。

    涿州刘先主庙,供奉的是当年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刘玄德,这位以仁德名世的刘皇叔就出身在涿州楼桑村,虽然这个时候三国演义还没有大行其道,可是宋境已经开始流传起三国志平话,涿州的汉人一提起这位刘皇叔,也是大觉有荣与焉。

    这么一来,刘先主庙的香火就旺盛得不得了,一年中大的庙会不论,每逢初一十五,烧香作会的人也少不了,庙前更是自地聚起了不小的市集来。

    然而正当阳春时节,这刘先主庙前却是人烟稀少,除了几个卖香烛的摊子有几个婆子老儿看着,就连算卦的瞎子都不见一个。那庙门更是紧闭,只有些闲汉,趴着门缝在朝里瞧。

    那持扇道士正是许玄龄,他头回下山,本是想来涿州城里见见自己师弟与两个徒儿,却不料到了刘先主庙前,却见得这个冷火秋烟般的惨淡场面。他心下微微一动,却是仍旧走上前来,拍了拍一个闲汉的肩膀道:“这位小哥,贫道有礼了。”

    那闲汉被他一拍,满心的不耐烦,转头看去,却见是个苍髯道者,方才还礼道:“原来是位先生,有什么话要对俺讲?”

    许玄龄一抱拳问道:“小哥,贫道是易州来的道士,与这刘先主庙的住持有旧,特地远道来挂单的。只是贫道记得这刘先主庙本是好大一处丛林,来烧香还愿的四方善信更是四季不绝,怎么今日一见,反倒冷冷清清,不成个场面?”

    这闲汉听了,叉手笑道:“原来先生是来这里寻旧相识挂单,这挂单也和我们庄户人家落魄了出来投亲一般,须寻那有家有业的亲戚,才能吃得一碗闲饭。若是亲戚也落魄了,那便没处投靠去,只得沦落在卑田院里做个乞丐讨吃。如今眼见得这刘先主庙一伙道士是‘泥佛爷过江,自身难保’,先生这单不挂也罢,且另找一处香火旺盛的大庙才是正经。”

    许玄龄听得这闲汉话里有话,还想多问几句,就听得门里传出来一阵子哽哽咽咽的哭声,似是个老者,嘴里有些漏风,一面哭一面道:“俺们这座庙也是主持许多年的,从前唐到如今也是父传子、爷传孙,多少辈子的事业。如今却偏偏在俺手上保不住它,将来俺便闭眼了,如何去见祖宗!”

    那老者一面哭,一面叫,又听得里面传出来几声惊呼:“师爷爷痰气又犯了!”

    一阵脚步声里,也有精壮汉子,也有童子,一个个叫师父的,叫师叔的,叫师爷爷的,没口子闹个不停。就听得一阵阵乱闹间,突然“噗通”一声响,就听得众人一起乱叫起来:“啊呀不好,老院主投井啦!”

    听得里面乱成这个样子,外面这些听庙门的闲汉也是乱叫起来:“真真是了不得,里面出了人命了,这可怎么好?”

    也有人与这庙中道人相熟的,一面拍门一面大叫,想要进去帮把手,只是那庙门被闩上了,便是又拍又撞也进不去。

    里里外外都急间,许玄龄却是走上前去,手中阆风玄云扇轻轻一摇,再将门一推,只听着门闩一响,两扇庙门就这么被他轻轻巧巧地推了开来。

    他大步走了进来,叫一声“都不要慌张!”,几步功夫就走到了殿旁石井边上。

    刘先主庙的一众道士正惶急间,就见一个苍髯道者到了他们跟前,将手中蕉叶扇朝着他们一指:“且不要慌,去寻一根木头来!”

    一众道人、道童,原本是急得满心是火,被他用蕉叶扇一指,只觉得一股凉气分开头上顶阳骨,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寒噤,却是瞬间就冷静下来。当下就有两个二十来岁的精壮道人,迈开腿跑出去,从偏殿后面扛了一根碗口粗的木料来。

    这两个精壮汉子一面扛着木料,一面使劲打量许玄龄,口中却是问道:“敢问这位师父,这木料怎么使唤,才好搭救俺们师叔?”

    许玄龄也不答话,一手扯过这根木头,就朝着井里一掼。四周围拢上来的道人、道童、乡民、闲汉,都被他这个动作吓了一跳。那两个精壮道人,还来不及反应,就见着许玄龄一只手擎着木头用力朝井里按,顿时都急眼了,一个扯腿,一个抱手,高声叫道:“这位师父,你无端这样用力,不是将俺们师叔给压到井底去了,这哪里是救人,明明是杀人!”

    一只手还按在木头上,许玄龄摇头道:“你们师叔一心求死,不这么把木头按下去,怎么弄他出来?你们且不要急,我最会搭救这样落水的人,绝不让他少一根头!”

    说罢,许玄龄手上挽个剑诀,猛地在木料上面写了一个“勅”字,低喝一声:“下去!”

    那根木料随他这声低喝,随即就朝着井里一沉,竟像是个铁铸成的一般。随即他又将手中阆风玄云扇朝上一翻,喝一声:“上来!”

    众人只听得这石井中水花汩汩作声,随即那根木料顶着一人猛地就从井里窜了上来,连人带木料都摔落在地上。

    只见一个老道人浑身湿漉漉的瘫在地上,已经闭过气去。

    许玄龄也不管四周惊异目光,俯下身去,将阆风玄云扇的扇柄一压老道人的胸口,顿时就听得“咯”的一声,老道人嘴里吐出一股清水来。

    那两个精壮道人还抱着许玄龄不松手,此刻见着老道人被那根木料顶了出来,不由得叫道:“这位师父,俺们师叔还有救没有?”

    许玄龄点了点头道:“你们师叔不过是被水呛着了,不妨事,透一透风就好。”

    说罢,他将手中阆风玄云扇朝着老道人面上一拂,喝声:“鲁师弟,这井里不是玩耍的地方,还不快醒醒!”

    被他一扇拂过,鲁老道人眼皮微微一动,却是睁开眼来,眼望着许玄龄,迷迷糊糊道:“许道兄,你也在这阴曹地府里了?总是你我没福,遇着这许多魔难,却不知判官老爷,如何落我们两个!”

    一旁两个道人总算不抱着许玄龄的胳膊腿,一个跑过来把这老道人搀起来道:“师叔,多亏了这位师父……”

    他话没说完,一旁同伴一拉他的手道:“什么这位师父,你仔细瞧,面前这不就是俺们在龙兴观拜的师父他老人家在此!”

    这一来,四周的道人、道童听得眼前这持扇背剑的苍髯道者便是自家老住持的师兄,一个个都过来磕头见礼,反倒把许玄龄闹得手忙脚乱。

    一旁看热闹的闲汉也是一个个啧啧称奇道:“刘先主庙的老住持这般年纪,怎么有这么个年轻师兄,若不是胡子苍苍,单看那皮肤面目,竟像是个三十许的后生。”

    也有人卖弄见识道:“你哪里懂得这修道的玄妙,有道行的人,模样年轻几岁也是有的。单看这老住持醒的这般快,就足见这位师父是个有法力的人。”

    这样乱哄哄一片中,倒是那两个年轻道人,一面擦了眼泪,一面作了一个罗圈揖道:“我们庙里出了这许多祸事,都全靠各位善信帮衬。如今老住持落了水,身子还虚,先容我们将老人家照顾起来。改日我们再办桌酒食感激列位善信的高情厚谊。”

    那些乡民闲汉摇手道:“当不得,当不得,若没有这位拿蕉扇的师父在此,便有十个老住持,也一地淹死了。若无事,我们就先告辞了。”

    说罢,一个个都三三两两地散了开去。

    这两个年轻道人将鲁老道人背进了后面住处,又打火工道人去烧热水、煮姜汤,一面向着许玄龄跪下磕头道:“师父当年说是出门去寻神仙,莫非如今真个成了仙了?若不是师父到此,只怕师叔如今已经变了落水鬼了也。”

    许玄龄在洞光灵墟修行十多年,不但相貌没有变,还更比当年脸嫩了不少,他这两个徒弟却是长成了两个精壮汉子。虽然面目轮廓还在,可是变化却是不少。

    他在椅子上坐了,点头道:“虽然当年为师吃了一场辛苦,却也得了天大的机缘,如今虽然一个‘仙’字不敢说,但论道行两字,为师倒还稍稍能说上一两分。”

    说到这里,他皱了皱眉毛,望着鲁老道人道:“鲁师弟,你我情同兄弟,我这两个徒弟也多受了你的照顾。怎么这回我来,却见你要寻个短见?这是个什么道理?”

    鲁老道人叹息一声,躺在被窝里又是抽噎一声,呜呜地哭起来。

    一旁他两个徒儿,年纪小半岁、叫沈清宁的那个赶忙道:“师叔不愿意讲,还是徒儿替师叔说罢。师叔住持的这座刘先主庙,已经不在俺们手里,连地带庙,都被人买了去了。人家已经上門来说,要我们明日就搬出去,这刘先主庙要留给他们!”

    听沈清宁这样讲,许玄龄反倒有些释然,不论宋辽地方,盯着庙产这块肥肉的泼皮破落户都不算少。赶走道士和尚、强占宫观庙宇,这等强梁手段不论,地方上的土棍豪强,侵夺庙产的事情也不算少。

    至于下圈套、写字据、诈庙产,这类把戏许玄龄就算没有见过,也多少听过类似的事情。

    想到此处,他便点头道:“似这样的人,无非就是求利而已,鲁师弟没有去寻涿州的乡老绅士,帮着说合一把。就算多出些银钱,这事总也有转圜的地步。”

    鲁老道人躺在床上还是两眼噙着眼泪不说话,一旁许玄龄的大徒儿岑太真叹气道:“师父不知道,人家那字据立得好狠!除了俺们自家身子,这庙里一草一木都算是盘给人家了。不但俺们一文钱落不着,还得倒贴人家不少!”

    说到这里许玄龄也皱了眉,就算是江湖上的下三滥人物,做事情也不至于这样不讲究,丝毫没有吃相!

    他想了一想道:“鲁师弟,到底是什么人,要来谋夺你这刘先主庙的庙产?你的为人,贫道是知道的,素来就是个精明细致的人,寻常江湖上的手段想要唬住你,绝没有那么容易。”

    鲁老道人叹了一口气,方才挣扎起来,摸出一张纸来,拿给许玄龄看了。

    许玄龄接过纸来细细一读,只见那上面别的还好说,但后面有一句话,却是让他微微警惕起来:“……卖此庙与普风国师门下僧众,为妙风寺供养圣火之处。”


………………………………

第一百七十九章。蕉扇轻送醒骨风(五)

    捏着这张卖庙产的文书,许玄龄沉吟一下,还是向鲁老道动问道:“这个普风国师……是什么来路?”

    不问这句话还好,听着“普风国师”四字,鲁老道便将两眼一翻白,“吱”地一声又昏了过去。?rane?n? ???.?r?a?n??en‘

    一旁沈清宁叹息一声,替鲁老道掖了掖被子,叹息道:“师叔自从莫名其妙与人签了这卖地契,便常常这样犯痰气。尤其听不得国师的法讳,像这样昏过去还算好的。最怕的,就是师叔又害起疯病来,寻死觅活,上吊跳井……”

    许玄龄听了,却是目光更深沉了些。

    向两个徒儿招了招手,把他们叫到一边,许玄龄直接就说道:“那普风国师,是何方人士,在哪里出的家,又是怎么做了耶律家的国师?他一个国师,不在燕京城里纳福,跑到涿州要做什么?”

    岑太真正要答话,许玄龄已经拦住了他:“且慢,噤声!守好门户,不可放外人进来!”

    说话间,许玄龄将手中蕉叶扇抬起,像是赶苍蝇一般地一挥。

    随着阳光穿过窗棂,能看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