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魏野仙踪-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搭头也罢!”

    【看本书最新精彩章节请百度搜索:若看小说)

    。。。
………………………………

第127章 ?云遇青山,水逢赤壁(五)

    遍阅道书仙经,就会知道,向仙人拜师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首发}智商和情商倘若达不到要求的人,就算一时走运踩上了仙缘遇合的大运,也未必能真正成仙了道,被涮了一顿打发走路的反而更加常见些。

    世上不是没有“额有朝天骨,眼中透灵光”的位面之子,气运所钟,走在路上就能拣个小瓶子,街边摊上就淘换出什么稀世神器,一群大能哭着喊着跟在后面求拜师。然而这样的人物,纵观整个多元宇宙,也不过寥寥小猫两三只。要是再除以智慧生命总数,得出的数值,差不多就无限接近于零。

    而另外一种需要星界冒险者正视的问题,则在于那些传统惯性强大的施法者组织。不论是某些仙道门派与魔法师学会之类施法者组织,如果其组织形式没有演进出完备的内部体制,那么往往也就是封建行会与秘密结社的水平。这种带有封建行会特色的仙道门派和魔法师学会,往往也就满足于这种静止的,农业社会特色明显的体制。这样的体制之下,其中的法术发展也必然处于一个静止的状态。

    或许对于只想求取法术秘诀的星界冒险者而言,这样的死气沉沉体制,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但是在这种低端体制之下,门人与学徒都与长老导师间存在着极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这对于星界冒险者而言,就是很难接受的事情了。高度发展的社会中的师生关系,与这类近似封建行会中的师傅学徒关系,两者间的差异,简直就像是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那么大。

    嗯,在星界之门流行的各种报刊杂志中,有一份别名“谁能比我惨”的小报《时空******》,虽然是格调不怎么样的狗仔报纸,销路倒是一直不坏。其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一个专栏,叫做《穿越扯着蛋》,专门记录新手和那些死活不能就职的倒霉鬼们的不幸遭遇。

    在这档栏目中最近一段时日爆出的八卦里,有为了就职仙术士而拜入邪道门派,结果被师长夺舍的。也有试图学习魔法,结果在法师塔里被老法师潜规则的――不是星界之门及时派遣救援队,就差点被做成魔法世界中的充气娃娃,所谓的肉身欢愉魔像了。至于那些黑魔法师和邪神祭司,骗徒弟给恶魔和邪神当活祭,或者干脆就拿来做施法材料,更是常见。

    至于那些言谈间不注意,忤犯了那些旁门中人和谈不上好人的巫师,结果被下咒变成动物的,石化成雕像的,甚至险险被抽魂做成魔头的,也都算不上鲜见。就算是那些看着稍微正常一些的门派和法师组织,也没好到哪去。

    有的散仙收徒,要弟子变化飞鸟服役,更恶劣些的旁门中人,则是用兽皮裹了人身,变为猩猩、马熊之类。又有些沾染了印度风格的苦修门派的所谓大成就者,要门人托钵苦修,当上十多年的乞丐,再四处找死吃苦,也都是常事。相比较而言,那些在死宅魔法师手下打工的冒险者,冒着卷入各种暴走的魔法试验的苦处,倒还稍微小一些。

    至于正儿八经的大仙家收徒,倒是没有什么“给师父端洗脚水,陪师父上床睡”这类龌龊事。顶多就是如猴哥和二师兄那般,鞍前马后谨慎服侍,且还不需要去玩什么“大师兄,师父又给妖怪抓走了”这样非拼命不可的危险游戏。但这类大仙家,却都抱着“道不轻传,法不轻受”的主张――齐天大圣陪着唐和尚上大雷音寺,也就是十几年时间就得正果。这些大仙家,收徒三、四十年,还未必轻授道术。

    比如古仙人傅先生,在焦山得遇老君下降,请授度世飞升之道。结果太上赐下木钻一个,磨盘大石头一块,傅先生钻石数十年,好不容易钻出一个石孔,方才自悟丹诀,修炼飞升。

    又比如太清真人杜子春,受老君点化,历受魔考,身死转世,犹自一灵不昧。却因一点爱念,差点就此沉沦,与仙道无缘。

    连太清嫡传都是这个待遇,诸位大仙家也就都跟着老君他老人家有样学样:

    仙人壶公下凡,卖药长安市上,被小吏费长房窥破关窍。几番相请求教,最终仍然因为壶公将金丹变为臭粪,而费长房不敢领受金丹。最终修道无成,只能学些驱遣鬼魂的寻常术法。

    祖天师张道陵传法赵升,刻炭化为美人,遣山神献金窖,这样以财色相诱犹然以为不足。又在****之上假意失足坠崖,众人皆不敢下,唯独王长赵升二弟子跳崖寻师,方以道法相授。

    号为集外丹道法大成的《参同契》著者魏伯阳,门下三个弟子相随数十年,试无可试。结果魏伯阳炼九转丹成,还要玩一出服丹诈死。等到不敢服丹的两个弟子,下山置办装殓之事,却见师父带着师兄乘云飞升。

    至于正阳子钟离权试吕洞宾,那就更是离谱,别的大仙家一试二试乃至七试,就算严格的。钟离权倒是分外地豪迈些,索性试了吕洞宾几十次,方才肯将东华秘旨、六一飞升之术相传。

    ……

    ………

    这样的考验,不要说旁人了。就是魏野自家,这山行野宿之时也要配齐汤羹饭点的豪奢做派,可肯科头跣足地去给人家鞍前马后当徒弟,奔走服役不?

    更不要说,陪着大仙们斗心机,玩那些极限心理挑战般的仙试了。

    所以,至今为止,星界之门的冒险者们与仙道世界的接触,进展总是缓慢,也怪不得大家办事不力。

    也正是如此,魏野这野路子出身的仙术士,听着左慈自报家门,却不玩什么虎躯一震、倒头就拜的拜师把戏。谁知道左元放是不是也和那些大仙家一般,学了这么糟糕的试探弟子的恶趣味?酒色财气名和利,不消什么百试、十试、七试、三试,只要一试,魏野这爱在红尘打滚之辈,就得原形毕露。

    倒不如就此拜个名色上的师兄弟,就算什么《遁甲天书》、《九鼎玉液丹经》,将来左元放不肯轻露口风。可能将灵丹蹭个一斗二升的,似孙大圣那样吃炒豆一般吃下去,运炼锻铸这具身躯,得个半仙之体,也算是不亏了。

    何况做左慈的徒弟,和做左慈的师弟,不过一字之差,这待遇可就差了天地云泥之别。当师弟,依旧是平辈论交,当徒弟……

    天可怜见,不是魏野小看自己,然而就自家这惫懒性情,只怕做徒弟也只能朝着二师兄看齐了吧?

    这点私心,别人是一点不知。魏野持着长柄汤勺,替众人分着那用青苔卵石为底料的石子羹,也是不再多言。

    他只是遥遥点了点司马铃:“铃铛,先盯着这孩子喝羹。他不知多久没有好好吃饭了,肠胃可是受不起青精饭这样吃食。那汤包也是太过浓油重味,不可叫他多沾唇。柿饼上刮下的糖粉,我记得还备的有一盒,倒是可以冲了水,让这孩子多喝一些。”

    左慈捧着石子羹,看着这样情形,也是抚须微笑:“道友自谦不懂长生之法,然而养生之道却颇是精通。此子遇见道友,也是他遇着了这场造化。”

    “师兄说哪里话来?”魏野朝着左慈微微一点头,自青竹蒸屉上取了一个虾蓉汤包,用白瓷碟盛了递过来,“不得长生,养形尽寿,也不过享受天年。就算保养得宜,三元之寿也不过三甲子,岂比得上后天不老的真正仙人?”

    这俩人,一个咬定了道友不松口,一个口口声声都是师兄,居然也能相谈甚欢。左慈接过瓷碟,却见碟子中的面点是用烫面做皮,上带油光,闻着微带鲜香,显然是羼了鸡油和在面里。如此做出的面皮,薄而且韧,半透明如水晶,隔着面皮,隐隐可见里面泛红的虾肉碎粒做的馅子。

    只这面点做工已算得十分精致,点心下面又衬着新鲜松叶做底。那一股松花清气透出,恰正好与点心中的板油气味中和,更添三分幽远韵致。

    左慈端着瓷碟,以箸尖拨开了面皮,一股汤汁随即带着热气溢出来。箸尖触着汤汁,那股微腻而滑的触感随着竹箸传来,这位五识敏锐的预备役仙人,随即一笑:“原来这些汤汁,是鲜肉连皮做羹,凉后取汤冻,包在里面。”

    魏野微微点头,算是默认了左慈的说法。然而对左慈不嗅不尝,却能凭箸尖触感,分辨出汤包素材的本事,魏野也是佩服。这要论武道之中,只怕唯有那些号称天人合一的所谓大宗师,才有如此敏锐的感知能力。

    这一回合的比较,却让左慈略微胜出一筹。

    且不论这两个在司马铃眼里都只能算叔叔的男人,正在进行那种无聊的男人间的暗地较量。司马铃端着碗,看向乖巧坐在自己身边的小哑巴,露出了一个她自认最有感染力的笑脸:“对了,还不知道你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呢!我是司马铃,这个喜欢龟毛和搞奇怪研究的叔叔叫魏野,你呢,总不能让我们一路上都叫你小哑巴吧?”

    面对着司马铃的笑容,小哑巴沉默了一下,在地面下划出了两个字体奇古的字。

    早已注意到这边动静的魏野和左慈,目光随之落下,却见那是两个如今已不常见的石鼓字,却写得不错一处,分明是“泾真”二字。

    【看本书最新精彩章节请百度搜索:若看小说)

    。。。
………………………………

第128章 ?延灵台前降青鸟

    与左慈对望一眼,魏野默然片刻,才说道:“泾水和渭水都在长安左近,泾真莫非是指的泾河之神的意思?”

    左慈沉吟良久,还是摇了摇头:“小生可不曾听说过泾水之神用此名号。{首发}”

    在古文之中,仙、灵、真、神,差不多都指的仙神一类。然而山岳河渎之神,皆有王侯之位,属于鬼神世界中的诸侯,对于这类神灵,往往只用“神”、“灵”或其爵位作为指代。比如黄河之神冯夷,往往以其神爵,称之为河伯。名山巨泽之神,又往往依据先秦古礼,称之为君,比如泰山之神一名蒿里君,又称泰山府君,武夷山神则被尊为九嶷君,湘水之神是湘君,洞庭之神是洞庭君,等等。

    反过来说,“真”字虽然也有神灵尊号的含义,却往往指的是道家仙人,即真人、真君等等尊号。

    从这个角度上说,“泾真”就不是指的泾河之神,而是泾河的仙人。

    但是泾河有仙人吗?

    在神话中,泾河是条不吉利的河,泾河水神,更是个非常不吉利的神职。

    比较著名的例子,比如魏征夜梦斩龙,斩的就是泾河司雨龙神,那倒霉催的私改降水点数的泾河龙王。而龙王亡魂作祟于唐太宗,也就是玄奘西行求经的直接起因。

    而在洞庭水宫和泾河水府的婚姻纠葛中,泾河小龙更是骗婚渣男的代名词,最后被上门退婚的钱塘君一口吞了,连尸首都不剩。

    也许是钱塘君看多了世上遭遇退婚反而振作图强的反例,于是就杀伐果断了一回,毁尸灭迹以绝后患。也许龙神的想法比人类更加激烈一些,也许龙族中有更为特殊的习俗,可这些都是巨龙研究学的课题,那便都不属于魏野钻研的范畴了。

    但是在神话记载中,泾河有水神,有龙王,或许还有些水精、水鬼之类,但偏生和仙道无关。

    正在魏野苦思间,却被左慈捅了捅腰眼:“道友,你看这孩子?”

    一抬头,却见小哑巴从地上站起,却是朝着正西方向舞拜于地。三拜之后,小哑巴站起身,双手分开,一掌当胸,一手前伸,如宫中礼官延客之状。起立作礼之后,小哑巴身形缓缓半旋,步子虽动,上身却平直不抖毫颠。

    魏野对于古代乐舞没有太多接触,但祭祀中的特殊舞蹈,如正祀中的佾舞、民间祭祀活动中法师求雨的龙蛇舞、原始萨满教的萨满舞和神乐舞,都多少见识过,甚至道门科仪中的步罡、禹步,也可视为一种舞蹈的演变。

    此刻,虽然小哑巴身上穿的是道童装束,这动作,魏野却是再眼熟不过:

    “师兄,小哑巴跳的这是……”

    “嗯,小生如果没有看错,这是李少君所留于宫中的招灵之舞。”

    招灵之舞,顾名思义,这不是一般宴乐的舞蹈,也不是祭农、蚕、社、稷,与请雨驱疫的佾舞。而是汉武帝时,方士为迎请仙灵,而设计的一种特殊祭舞。

    但说起来,自汉武帝龙御宾天之后,西汉后继诸帝,要么是汉宣帝那样的勤政之主,要么是和赵飞燕、董贤这些小情人胡天胡地的色情狂,再没有对仙道之事有太多的兴趣的主儿。这招灵之舞,也差不多早就无人关注,只怕舞曲都丢在长安旧宫的哪一个角落里落灰。却不知道,这个疑似逃奴的小哑巴,是从什么地方学会了这种冷门舞蹈?

    这个看似不起眼,还有几分柔弱的小鬼,身上到底带着什么秘密?

    左慈轻轻捋了捋他那翘起如弯刀的唇上胡子,微微闭上眼,随即再睁开,眼中已然透出一股精芒:“原来如此,小生明白了。”

    不待魏野追问,左慈已看着小哑巴开了口:“泾山之上,紫兰之台,降真之馆,西王母之祠,是不是这样?”

    换来的,是小哑巴兴奋地如同小鸡啄米一般的点头状。

    “武帝元封年间,在泾山为西王母立祠。原来如此!”

    魏野倒真不愧是宗教学和民俗学都有d级评价的仙术士,左慈一点破,脸上就全是了然神色。看向小哑巴的眼神,也多了一股好似黄袍怪打量着扒光洗净的唐三藏一般的热烈眼神。

    似是感受到魏野这怪叔叔那一股诡异又热切到有若实质的眼神,小哑巴顿时停下动作,出溜一下就躲到了司马铃身后。

    “叔叔,”司马铃瞪了一眼自家阿叔,不得不出声阻止道,“我们家的庭训,第一条就是不许当金鱼佬哦?”

    “嗯嗯,不碍的,不碍的,为叔只是想到一件好事罢了。”

    魏野笑着摆了摆手,回答道。

    汉武帝元封年间,宫中曾降下神人,授汉武帝以长生之道、延寿之方、役灵之术。只可惜汉武帝依法修行不数年,就爆发了江允所造的巫蛊之狱,前后枉死者百万数。此时,宫中梁柏台为天火所烧,供奉在梁柏台上的仙经道书,连同装经玉函,不翼而飞。

    要说这些道书,是为神人取走,固然有七八分的可能。然而武帝晚年昏暴,以至于宫中方士趁机盗经而走,也不是说不通。

    但要说汉武帝刘彻这样的精明人物,又如何不会另录副本,别藏于他处?泾山之祠,即修建于神人降于汉宫之后,要说其中没有关联,那只怕谁都不信。

    莫非张说所谓西行当有遇合,真正指的,乃是这批消失于汉武帝晚年的道书?

    想到此处,已经有些脑洞大开状态的魏野向左慈一拱手道:“师兄,看起来这泾山,倒要师弟我带上这孩子亲自跑一趟。若能寻到他的亲族尊长,也是一桩美事。只不知师兄欲往何方,可与师弟同路?”

    “不同路,不同路。道友向泾山而行,小生欲行之地,尚在泾山西更西处。”左慈笑起来,那张脸就带着一股高深莫测模样,“当年老君由此过关向西,关尹子相从至流沙,小生欲访求前圣仙迹,却得与道友分道而行了。”

    对左慈这个回答,魏野也只一耸肩:老君西出流沙,究竟去了什么地方,那实在是没谱的事情。左元放的仙缘,也不在流沙之地,只在峨眉山那藏着天书的石室之中。然而机缘二字,说破了反而不值钱,魏野再一拱手,微笑道:“如此,日后与师兄有缘,当相会于名山福地之中。”

    左慈闻言,挑了挑眉毛,意味深长地抱拳回礼:“故所当然,理应如此。”

    【看本书最新精彩章节请百度搜索:若看小说)

    。。。
………………………………

第129章 ?函谷关前丹家去

    函谷关,曾经的曾经,这里是诸侯争霸、征战之时,最紧要的关隘。三秦之军,持戈带剑,挎弓挟弩,便是自此而出,而六国大军,齐之精兵,魏之武卒,也不知几番在关前逡巡不去。

    身为一代代江湖大豪偶像的孟尝君,恰是在此处仗着门客的江湖手段,出关逃回齐国去,只留下一个不怎么好听的成语。时隔千年,还逃不过王安石下笔如运刀斧,认下了“鸡鸣狗盗之雄”这顶大帽子。

    商鞅、韩非、李斯,为了一场富贵而过函谷。而后商君五马分尸,韩非子瘐毙于狱,李斯丞相跪在云阳市前一边追忆牵黄犬、擎苍鹰游猎出东门的日子,一边被自己的皇帝学生灭了族。

    燕太子丹,当初也不过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是在这关前,白发丛生的他恨恨然回望三秦之地。于是便有了荆轲一手捧燕国舆图,一手捧樊於期的首级,迈过了萧萧易水,自此直入咸阳宫。

    更不必说末代周天子,几多齐楚韩魏之主,赤脚免冠,衔玉璧,牵白羊,从此关头战战兢兢而过,去见那位大秦帝国的始皇帝。而如此威福自用的秦始皇,也得捏着鼻子和臭咸鱼一路作伴,就这么留下一身烂肉进了临潼秦陵。

    这么多过往函谷关的人,有人为了过把瘾就死的升官梦,有人为了至死不能解脱的满心仇恨,有人为了一个义气承诺,也有人带着家国破碎之时的绝望惶恐,穿过这峻拔山势间的窄道,通过那两山对峙间的关口,奔向他们不可知的未来。然而也有个骑牛的老头儿,连他过关的去向,都显得飘渺茫远,更不要说后来之事,几多附会,几多传说,于是一切过关时的情形也都模糊起来。

    道德经五千言,是否就在这关下,由关尹子捧笔,传抄而出。立在函谷关前,反倒不那么容易说清楚了。

    左慈还是一派安步当车的模样,光看他脚下麻鞋,就知道魏野这位同行向来走惯了山道。要论筋骨打熬,起码比起魏野这成天躺在杉木棺材里冒充僵尸的宅一族要强得多。

    魏野半坐在驴车中,朝着左慈话别,又取了一卷太平贴这魏家特制灵符纱布作为临别赠礼:

    “师兄此去,一路朝西,沿途羌人时起边衅,降而复叛,总没个消停时候。酒泉诸郡,西域诸国商旅行经之处,也是半商半盗,都不是安分货色。以师兄道行,虽然不惧他们什么,然而遇见了总是麻烦。然而羌人畏鬼,商旅敬神,最乐与巫医随行。有师弟这卷疗伤符布,沿途之上用出来,此辈必然视师兄为有来历的部族神巫,勤加供养,亦不必过分炫露道术,免得有心人觊觎。如此,也算是师弟为师兄此行尽一分心力。”

    这话说得入情入理,尤其左慈这非常个性的挺翘胡子,实在像是胡人的特色,冒充什么西域部族的神巫简直都不用化妆。然而说到“过分炫露道术”,左慈面前就有一个遇见山贼就乱发六甲箭,天天拿洞阳剑祝生火的家伙,不知魏野有什么脸皮好说这样话题。

    左慈也不去拆穿他,点了点头,将这卷太平贴收下,点了点头,将手探入肩头褡裢里,掏摸了几下,摸出一块琢为云头灵芝形、隐泛赤色的黄晶玉佩同一个白皮小葫芦来。将那枚玉佩先拿起,左慈向魏野笑道:“道友此去泾山,路上多有林泽池沼,此刻已近夏时,短狐、蛇虫一类毒物颇多,不妨持此物随身,以避它们相害。”

    魏野装模作样地谦让一番,还是将这玉佩收下了。乍一看去,魏野本以为这是琥珀琢磨的配饰,握在手里,却觉得触手微有热气流动,凑近鼻端嗅嗅,却有一股极重的药香味。

    当着左慈面前,魏野也不好联通上竹简式终端,通过星界之门的付费服务做初步的装备鉴定,于是就这么不耻下问地开口了:“师兄送的,必然是难得的好东西。我闻着这玉佩带着药味,难不成是取药炼成的?”

    左慈捋了捋唇边胡子,让胡稍更加挺翘了些,方才给了魏野一个“还算识货”的笑容,答道:“这是巫山洞所出雄黄之精,被我炼化成玉佩模样。人若佩在身上,虫蛇不敢相犯。就算是成妖化怪的蛇精,闻到这气味也要浑身酥软。那葫芦里是朱砂香蒲丹,专治鬼邪蛊毒,若有人中了蛊毒乃至蛇虫蛰咬,都可用此丹解毒。道友此去,随缘救济,切莫吝惜这些丹丸便是了。”

    魏野点头答应,却不防司马铃却将魏野扯过一旁,咬起了耳朵:“叔叔,就算有雄黄玉佩,你也不能拿着它去骚扰漂亮的蛇妖哦?”

    “什么话!我像是对冷血爬行动物也会产生奇怪冲动的男人么?又不是人人都像许仙那种货色一样重口味!”

    左慈也不去管这对叔侄,转身向小哑巴走去,低下头,摸了摸少年的头。手掌刚触摸到小哑巴的额头,却被小哑巴如触电般立刻避过去了。

    摇了摇头,左慈又恢复了一脸高深莫测的模样,低叹一声:“果然血裔相承,印入的这点本性仍然不变。左元放本也不欲管这些破事,无奈你却意外得了贵人相助。既然有我这便宜师弟出手,我又何苦枉做恶人?谨守本心,将来未必没有你的好处。”

    说罢,他向着魏野一拱手,随即大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