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域争仙-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入藏书阁,郭旭直接往一层走去。来藏书阁借阅藏书的人聊聊无几,就算有也是直奔二楼而去,几乎没有人会去一层。
郭旭明显是个例外,拿符券打卡一层的禁制,进入一层,不由得一呆,这就是自己想方设法要来的第一层么?
不由一阵苦笑!一眼望去,一层的几十个书架起码空了一半,书架的边边角角竟然有了尘封的蛛网,地下也是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走过去竟然能看见清晰的脚印。
这一层明显的荒废了许久,也许这些年都没有人来过,但就算没有人借阅这里的卫生起码得有人打扫一下吧,郭旭随即想到了莫老,有那样的奇葩,这里这种状况也不足为怪!
郭旭摇摇头,不去想这些无聊的念头,时间宝贵,寻找书籍重要。
他从就近的兵字书架随手抽出一本书籍,轻轻用手掸去书上的灰尘,一看书名,不禁哭笑不得,兵字书架理应陈列着兵法之类的书籍,谁想拿出来竟是一本《少卿诗集》!
李少卿郭旭知道,是大唐朝数百年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传遍了大江南北,他小时就背诵过他的诗集。诗集虽好,不过不是郭旭现在想要的,他现在想要的是医学类和功法类书籍!他家世代从医,如果不是这次仙缘他本人也许会成为一代名医,他父亲小时候就对他进行严格医学教育,倒也打了扎实的医学功底,不然他也不会去选择照看灵药园。
他此次想找几本医经,一个是自己学习,另一个可以传给父亲,想想酷爱医术的父亲见有绝世医书该有多高兴?
郭旭顺着书架一路寻过去,见到的多是功法类的书架,眼看就要走到尽头,依然没有发现医字类书架,难不成没有医字类书籍?
他心里正在七上八下的时候,郭旭猛然瞥见了一个医字类书架,书架陈列在最后排的边角处,不仔细寻找,还真容易忽视。
郭旭快步向医字类书架走过去。这个医字类书架不出意料,也是空了一大半,不过仍有数百册。
世间的医书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但是绝大多少都是错漏百出,荒谬不堪,真正绝品的医书,能救人的医书从古至今也就仅仅只有那么几十册,郭旭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的目的很简单,若这几百册内真能找到一两本绝品医书就不需此行了!
站在书架前,郭旭随手抽出一本,抖抖灰尘一看,《蟒牛通天劲》,竟是本功法,听名字挺霸气,可惜他这次要找医书。
他又抽出一本,《赤火烈焰掌》,又是本功法!
再抽一本,《本草辨识》,这个是医书,不过却是对于草药辨识的,对他用处不大。
郭旭继续寻找,拿了一本不合适,又拿另一本,一会功夫,半个书架的书都翻遍了,但一本合适的书都还没看见。
抖了抖衣袖的灰尘,继续找,这次他又抽中一本,书皮上用笔墨写着酣畅淋漓的几个大字《脉诊论》,署名:无名氏!
郭旭眼前一亮,继续往下翻看,书籍开篇首句就是一句“夫天下脉诊方法众矣,然大都谬也!”字体汪洋恣肆,豪放不羁,不禁内心大动!这个无名氏写的《脉诊论》怕是一本了不得的医书啊,自己寻了半天总算找到一本!
将书收好,继续寻找,好运似乎来了,抽了几本,再次找到一本《四帝内经论》,封皮字体清秀典雅,署名:红袖。
这本书明显是出自女子之手,医学史上有叫红袖的医术绝伦的女神医么?父亲跟自己提及的几个神医都是男的没有女的,此女不传于世,怕也是隐世高人!
把这本也认真收好,继续抽书,但好运似乎没了,抽了一本不合适,再抽一本还不合适;上面几层的书已被抽完,只剩下最底下几格的书籍,需要弯腰去拿,不过也仅剩下寥寥几十册,难不成偌大的一个仙家宗门,珍贵的医书才这两本么?
正在郭旭内心嘀咕的时候,他终于抽到了一本医书——《华氏医经秘要》!
郭旭不禁大喜,华良可是数千年前著名的神医,他所著的医书就是《华氏医经》!
不过这本医书在凡间早已失传,目前世上流传甚广的金针过穴与七禽戏,传说就是出自此经,但是与不是已很难考证。对于《华氏医经》他父亲常遗憾未曾读过,没想到在这里竟能找到,真是不虚此行!
郭旭内心满是喜悦,有这三本书足矣!
他已然能够想象他父亲拿到这三本书的高兴样子!必然会郑重的放入书房里珍藏,做为郭家的传世经典!
想想家里干净整洁的书房,再看看这里荒废许久,灰尘满地的藏书阁,内心颇不舒服,如此经典竟然在这里蒙尘多年!看到墙角有个闲置许久的扫把、铲子和背篓,郭旭下意识的就开始清扫。
郭旭这时已然忘了自己来藏书阁只是借阅书籍而已,他那辛苦积攒下来的贡献点是阅读书籍,不是用来清扫整理藏书阁的,但是现在内心里俨然把这里当成了自家的书房,一定要搞的干净整齐才会做罢。
就这样,郭旭全身心的清扫整理,浑然忘了时间,也忘了吃饭,直到日头偏西,藏书阁光线昏暗已然看不清书册,这才歇手。
抬头看看天色,不禁苦笑,郭旭一时忘我,已然在藏书阁呆了三个时辰,算下来要扣掉三个贡献点,想想自己今天得了三部经典,这三个贡献点对自己来说也能接受。但麻烦的是今天下午的灵药园没去除虫,怕蚜虫会影响到灵草的收成。
从藏书阁出来就直奔灵草园,用药园之钥仔细看了药草生长情况,虽有蚜虫但半天不除虫,也影响不大,郭旭内心大定,这时才感觉自己已然一整天没有吃饭,此时早已饥肠辘辘!
踏着满天星辉,郭旭向自己的小屋走去,身影虽然单薄,但却给人感觉异乎寻常的坚定!
………………………………
第八章:隐脉
“夫天下脉诊方法众矣,然大都谬也!时人皆以手脉为脉诊之法祖,切之寸、关、尺,曰可洞察天机,愚以为谬之大谬也?孰不知,手脉为辅,足脉当为首也…………”郭旭内心大震,《脉诊论》开篇就推翻了医学界脉诊的铁律,提出了应当以足脉为主,手脉为辅的观点。
郭旭匆匆赶回小木屋,从储物袋中翻找了几块灵谷做成的糕点,简单充饥,就端坐在小木屋的床榻上迫不及待的仔细阅读今天得到的三部医书,先读的第一部为《脉诊论》!
已是巳时,屋外已然一片昏黑,但郭旭的小木屋里却恍若白昼,此时郭旭的桌上已然放置了一盏制式明灯,这盏制式明灯在沉香谷算很普通,但是放到俗世确是不到了的宝贝。
明灯用千年铁木君子竹做成一个三角形灯架,用百年雪灵蚕丝纺纱做成一个半透明的灯罩,灯架底部放了一盏十年份的地灵火,地灵火不大,只有小拇指那么一小簇,但也散发出橘红色明亮的光芒。
灯罩随灯架由下向上弧形收缩呈一个瓶口状,最为珍贵的是在瓶口处镶了一片近乎透明的耀光石,地灵火燃烧产生的亮光经灵蚕丝纺纱罩集中收拢,向上经过耀光石千百倍的放大,散发出极为耀眼的光芒,仿若夜空里的小太阳,将郭旭的小木屋照耀的纤毫毕现!
这盏明灯属于沉香谷所有外门弟子的标配,杂役弟子是享受不到的。郭旭虽贬为杂役弟子,但管事碍于玄药真人的情面,倒也没有太过难为他,不少他外门弟子期间所领取的福利,也没有剥夺,这盏灯也就这样被他带到了杂役院来。
“此人这开篇就石破天惊!如果不是癫狂、故弄玄虚,那就是有真本事。非真本事之人断然写不出如此大作!”郭旭掩卷自忖,又接着读下去。
“手脉有三关,足脉亦有三关;单论手脉,不谈足脉,岂不缪乎,足脉三关若何…………”此人承接上文,将足脉的重要性、足脉三关如何脉诊、诸般脉象如何与手脉相关,如何相互印证等,一一描述清楚到位,等于提出一套全新脉诊体系,郭旭已然动容,无名氏所述之理论与其所提及的医案佐证,怕不是虚言!
“世人皆言脉不过二十八相,谬矣,然另有十三奇脉不为所知……沸脉,亦曰豆脉…”郭旭读至此处已然彻底信服,这无名氏实乃古今大医!
关于奇脉他亦曾听其父谈过,独立于二十八脉之奇异脉象,古今医书虽略有提及,但皆语焉不详,像此书共列举出十三种,且每种的特征、辨识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症状等描述如此清晰、总结如此全面、归纳如此深刻的论著,简直前所未有!
此人署名无名氏,也许是他所论述的内容太过离经叛道,无意引起不必要之麻烦,才不得已为之。
郭旭简单浏览了遍《脉诊论》,又随手拿起《四帝内经论》研读。《四帝内经》为凡俗界医书之起源,传言由数万年前四位博古通今的大帝合力写就,其内容博大精深,言辞晦涩,虽无具体诊疗经方,但对疾病起源、发展、变化及对应的人体变化等描述的异常深刻,可谓医书之鼻祖,所有医书之理论几乎尽皆出自此经。
这名叫红袖的女子,竟然敢写本专门的论述书籍怕也是有真本事!果然这本书亦没有让郭旭失望,此书对于经典理论的解读独辟蹊径,言他人未所言,见他人未所见!
“时人皆言肺主气,其气上清下浊………窃以为时人认知有误,此气非彼气,乃气节也………肺主气节,应二十四节气,亦与人二十四肋骨相应……”
郭旭读至此处,啧啧称奇,想想还真对,人真有二十四根肋骨,莫非真与二十四气节对应?这名叫红袖的女子的认知,太过匪夷所思,但郭旭已然信服,合上《四帝内经论》,郭旭自忖,这也是本盖世奇书!
再看最后一本《华氏医经秘要》,捧起这本书,郭旭内心已然颤抖,这传说中的无上医典竟然在自己手中?翻开封皮,华氏医经秘要六个古朴拙雅的大字印入眼帘,以字看人,华神医字体不肆张扬,藏拙于雅,不愧是有大才之人!
医经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阴阳五行大论》;第二部分《五脏六腑论》;第三部分《金针过穴术论》;第四部分《七禽锻体术》;最后一篇自序。
郭旭大略翻看,这金针过穴术与七禽锻体术果然出自此经,不过世传的金针过穴术只是皮毛,华氏医经中论述要多很多,至于七禽锻体术就缺失更加严重,已然被称为了七禽戏,动作更是寥寥那么几套,估计都是其弟子所传出,又经过几千年流传早已散失大部,此次能在宗门得到完本医经,真乃无上机缘啊!内心一阵暗喜,这些留待以后慢慢研读,先看看自述。
《华氏医经》自述写了华神医的一生经历,郭旭看完也不禁感慨万千,华神医乃是贫苦出身,自幼体弱多病,父母为治其病耗尽家财,乃至父母病时却无钱医治,含恨而亡,自此华神医,立下大志向要成为名医,悬壶济世。
华神医为学医,拜访天下名医游学十八载,期间碰到有刁难、有不屑、有考验,华神医凭借其大智慧、大毅力、大勇气都坚持了下来,学了不少独门绝技。
在游学中,华神医自言收获最大的是在骊山脚下得遇一异人骊老,骊老欣赏他对医学的执着和热情,指点了他三日,自此他医术大进,创出了金针过穴术和七禽锻体术,但他自言就算以他现在的医术仍不足为异人的万分之一!
读至此处,郭旭哑然一笑,华神医的医术已然被世人称为神医,那指点他医术的异人比他还高明一万倍,那该如何了得?这华神医也太自谦了吧。
郭旭继续读下去,才发现华神医并非自谦,而是真的自叹不如,“余立志行医,期间游学十八载,拜访百家,吐故纳新,至今已然四十余载,余垂垂老矣,然亦不曾窥及隐脉之奥秘,发掘人体宝库亦力所不及,余之医术仍不及骊老之万一,余所著所说岂不谬矣!?”
郭旭越看越是心惊,他现在所在为修真门派,对于华神医所言他已然深信不疑,那当初骊山下的异人,被称为骊老的怕是修仙之人!修仙之人的医术当然要远超于他!
人体于奇经八脉之外仍有不为人知的隐脉吗?如果有,那隐脉在哪里?隐脉又有何作用?发掘人体自身宝库,人体宝库发掘出来又有何作用?
这七禽戏,郭旭略有了解,这世上仍有流传,常练据说有强身健体之奇效,没想到其仅仅得七禽锻体术一点皮毛都有此效果,而完整的七禽锻体术竟是为了发掘人体宝库而创,看来这门锻体术确实不凡,郭旭暗暗自忖:他日要找时间好好习练习练!
“所著所说,皆谬,流传世间岂不贻害世人?此经当焚矣!余某日突召集众弟子、亲朋,当众焚之!以断众人之念想,然青衣,误解吾意,以假经换之,真经竟得以保留,念及多年心血,余亦不忍再焚之,嘱青衣封存,勿流传于世!”
郭旭读完,叹了口气,华神医认为此经皆缪,想要烧掉不让其流传,他的夫人看出他内心暗藏的遗憾,李代桃僵,换了本假经焚烧,华神医烧完才知道真经竟然被夫人掉包,也没有再追究,只是嘱咐夫人封存不让它流传出去而已。
世人皆知《华氏医经》被焚,焚烧原因众说纷纭,谁曾想焚经之人竟是华神医本人,而且被焚的乃是假经,真经竟得以保存,而自己能在数千年后阴差阳错的得了真经,际遇不可谓不离奇!郭旭不由得感谢华神医的夫人青衣,正是因为他的夫人,此经才得以传世。
华神医也钻了牛角尖,在他眼里认为此经皆谬,那是他站的高度太高,但在寻常世人眼里这本经书,无异于无上医典!至少对郭旭、对他父亲来说,此经可谓珍贵不能再珍贵的宝书了!
将三本书简单翻完,已然夜深,躺在床上,郭旭毫无睡意,依然神采奕奕,现在他的心情除了激动还是激动,他暗下决心明日起定要将这三本书好好研读,仔细的誊抄一遍,带回家去。三本医书的原本他不能带走,一个月满要还给藏书阁的。
………………………………
第九章:七禽炼体术
昱日,朝阳初起,霞光万道。灵药园,青石旁,一个身着青衣,身材略显单薄的少年,在用双手、双脚比划着什么,姿势颇为怪异,仿佛模仿什么动物,但又似乎不像。
这少年就是郭旭。一大早,他就来到灵药园旁习练七禽锻体术。
灵药园地处偏僻,清幽,平日里除了郭旭很少有人到来,无需担心外人打扰,在这里习练又可以兼顾灵药园,故大清早郭旭就开始在这里习练昨日刚到手的七禽锻体术。
“不对,这鹤舞有七式,第一式鹤行,看图上所绘小人的动作,其双脚灵动,迈步间翩然潇洒,双手仿若鹤之双翅,挥动间悬而未悬,非上非下,恍若一只人形仙鹤,我刚才所做的鹤行非但完全走样,动作笨拙不说,而且完全无仙鹤的飘逸灵动之气。”
郭旭练了半个时辰,已然汗湿后背,但是连第一式都未练成!看来这七禽锻体术,没想象中那么好练,怕要下苦功才能掌握了。
但郭旭没有气馁,斗志反倒越发昂扬,鹤行完全激起了他骨子里的傲气和不屈,世上有一种人遇强越强,越挫越勇,郭旭无疑就是这类人。郭旭在青石上歇息半饷,反思了一会动作,又开始习练。
郭旭不断的重复着之前的动作,一遍不对,再来一遍,练了一会停下来歇息,同时也是思考,就这样郭旭仿佛机器人一样,不知疲倦,不知厌烦的,一遍一遍做着同一个动作。
此时,日头已然有三竿,阳光照在灵药园的禁制上,闪现梦幻般的七彩,远远望去仿佛一个圆形的七彩泡沫。一个黑影就在泡沫旁不知疲倦的练习。
突然间这个黑影,快步小跑起来,脚步踉踉跄跄,双手上下舞动像落水之人在水里扑腾,黑影没跑几米,突然失去平衡,猛然一头摔倒在地。
“这鹤行第二式,鹤跃,要求气息连贯,一系列走动若行云流水,并非是真的跃起,而是步子不快不慢、姿态优雅所形成的一种韵律,看来真要把第一式鹤行练到家才能习练第二式。强行练习不但会因为动作迟滞失去平衡摔倒,而且还会伤到自身”郭旭一脸苦笑,躺在地上琢磨着,不用猜,刚才摔倒的黑影就是郭旭了。
适才,他在第一式未练成的情况下忍不住好奇习练了第二式,结果一头栽倒狠狠摔了一跤!不但擦破了脸皮,他还感觉浑身肌肉隐隐作痛,这是有了内伤的缘故!看来万事都是欲速则不达啊,必须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行!这一跤摔的好,郭旭明悟了这点,对他今后的发展有莫大好处!
郭旭从地上爬起,突然间肚子一阵雷鸣,感觉到一阵前所未有的饥饿,仿佛几天没吃饭似的。
他自炼气以来都是吃灵米炼制的糕点,吃一两块能顶一天,修道炼气讲究清心寡欲,同时也是避免摄入太多后天食物,增加身体杂质,影响炼气修为,故炼气期的修士都吃的较少,一日只吃一餐;筑基期则半月才吃一餐,到了金丹期几乎就可以完全辟谷不食,只食天地元气!
郭旭之前主炼气,又值身体发育期间,食物摄入的少,故身材较为单薄,但是现在他开始炼体,炼体要锻炼皮肉筋骨,五脏六腑,是走的炼精化气的路子,郭旭虽然只习练了一早,但是七禽锻体术乃是一门颇为精妙的锻体功法,仅小半天,已然消耗光了他所食灵米糕带来的能量,感觉到饥饿异常!
看看天色,已然临近正午,看来应该到膳食坊去吃一餐了。七禽锻体术上也有言明,修炼七禽锻体术对食物能量,消耗甚巨,高质量的食物可以强化炼体的效果,反之如无高质量的食物补充,强行习练反会伤害己身!郭旭所在是修真门派,根本不缺高质量的食物,只是消耗一点贡献点罢了。
郭旭以前在家里就颇好美食,只是这几年上山修炼为了炼气,强行压下口腹之欲,每日就餐只吃这清淡的灵米糕,嘴巴早已淡出了鸟来,现在终于能够开荤,郭旭恨不得插上双翅飞到膳食坊。
郭旭是第一次到杂物院的膳食坊,一来就被震惊了,还没到膳食坊就看到一个方圆十几亩大的广场,广场全用百年云纹石铺就,大气异常,广场中央有一数十米高的青色巨石,光滑如镜,上面上书膳食坊三字,字迹大气磅礴,远远看去竟然有阵阵灵压,看来是某位修真大佬写就。
绕过这青色巨石,才看到一栋巨大的三层木楼,木楼每层檐角都有七彩禁制闪烁,殊为迷离,在二楼的正中亦有一块巨大的七彩牌匾写有膳食坊三个大字,光芒耀眼,让人不敢直视!
好一个膳食坊,这不亏仙家气象!郭旭知道,这膳食坊虽座落在杂役院,但是却是主要为外门服务的,他每日所食用的灵米糕就是这膳食坊做的,膳食坊有数百个杂役弟子,每日为外门弟子做饭、送饭,至于外门则反倒没有膳食坊,也难怪这膳食坊如此大气。郭旭还知道,在这木楼后面的某处,有好几座修建极为大气、精美的亭院,是为外门精英弟子就餐和宴客的地方,当然郭旭只是听过并没有幸去过。
郭旭快步进入膳食坊一层,刚一进门就听闻一阵嘈杂的声音,放眼望去,一层有数千平米大小,有不下数百张桌椅,板凳,此时已有数百人用餐,嘈杂鼎沸声就从那些人那里传来!郭旭绕过人群,径直来到一个打饭的小窗,只见窗口那里只有一些包子、馒头、肉粥等简单的食物,郭旭连续走了几个小窗都是如此,不禁皱了眉头,这里的伙食怎么如此简单!
他可是想改善下生活的。他嘀咕着,恰巧一个在此干活的约莫三四十岁的杂役走了过来,郭旭忙拦住:“这位师兄,打扰了。”
“什么事,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我还忙着呢。”杂役不耐烦的嚷道。
郭旭内心一阵恼怒,他从小接受良好家教,跟如此粗俗之人接触真是不多,郭旭忍住情绪,继续问到:“师兄见谅,小弟是第一次来膳食坊,对这里的吃饭规矩不熟,还请指点。”
杂役见郭旭如此说道,脸色有些诧异,不禁问到:“你是第一次来?新来的杂役弟子?”
郭旭没有做声,仅微笑点头。
“难怪!这膳食坊吃饭的规矩很简单,喏,你看到了吗,那边角落有个小柜台,你去那里买个月票,一个贡献点一个月,凭月票就可以在这一楼免费打饭吃了。至于你要改善伙食,就去二楼,啧啧,不过你这新来的杂役弟子,二楼你就不要想了……。”杂役耐心讲完,临去时还在他肩膀上拍了两下。看来这杂役倒没有恶意,只是秉性粗俗,不注意而已。
郭旭走到小柜台,确实有人职司,职司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见郭旭走来,竟然主动打招呼:“小伙子来办理饭票?”
郭旭心里一阵温暖,在杂役院里这三个月他一直受一些杂役冷嘲热讽,如此热情,主动关心他的杂役还是第一次。
“小伙子你这小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