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踏天封神记-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我部打头阵吧。”术伦此前攻北凌城吃了不小的亏,由此术伦心里也留下阴霾,担心会被燕军小瞧。此时一听楚云逸不住夸赞赵军战力强悍,虽明知对方是在激自己,却仍然选择上钩。

    楚云逸心底暗暗冷笑道:这术伦果然是有勇无谋,经不起激将之人,这种人只要撑握好他的弱点,不愁不被自己牵着鼻子走。心中虽然鄙夷万分,脸上却现出谦恭的笑容。笑道:“恭敬不如从命,那届时就有劳大将军了。”

    (本章完)
………………………………

第35章 决战前夕

    一连飘落五日的大雪终于止了下来,古道两旁的山坡上满是积雪,将整座山脉装饰得像是粉堆玉砌的一般。地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厚,道路两边的大树也被积雪压弯了枝头,有些枝头上还挂有长长的冰凌。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雪一停,气温就越发的寒冷起来。时值隆冬时节,又是在北方,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此时的唢呐谷谷口处,却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铁骑洪流正踏着残雪,向着山谷奔涌而来。

    队伍最前方是清一色的年轻精壮,一个个虎背熊腰,神色肃杀,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具有草原特色的窄袖紧身皮袍,挎着弯刀,背负弓箭,一看就知是草原精锐骑军。

    长长的队伍横列有近百骑,几乎将这个数十丈的谷口遮了个严实,有条不紊的迅速通过谷口,并无拥堵,说明是经过精确计算的。

    连绵不绝的近二十万匈奴骑兵之后,是两万燕国重甲骑兵,这些骑兵人数虽不多,但人人都是百里挑一的锐士,个个身强力壮,战力惊人,人马俱甲冲锋之下,有如滚滚钢铁洪流一般,势不可挡。

    当然,此时人马都没有披甲,百余斤重的人马战甲披上,人就算受得了,马也受不了这般长途跋涉。故而非战时装备都由辎重营的骡马拉着。

    两万重骑之后,是三万手持丈八长矛的重甲步卒。战场之上,一但让重甲步卒结成战阵,身陷其中,你会知道什么叫绝望。

    再往后,基本是清一色的轻骑兵和少量的步兵。先前攻城之时,燕国步卒折损甚多。考虑到唢呐谷之后,赵国已无险可守,以后基本都是野战为主,所以十万援军尽是骑兵。以燕国的实力,一下子抽调出如此多的骑军,也是十分不易,看来燕国这次也是下了血本,对于赵国是志在必得。

    大军中央,楚云逸、李帝江、司马烈、许文春四人身披裘皮长袍,骑着西域良驹,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在四周数千披甲亲军的护卫下,缓缓向前行去。

    一行人行至谷口外数里处,见有条三丈余宽的小河哗哗东流。因为是活水的关系,虽在严寒之下,河水却并没有冻住,依然欢快流淌。

    早有在先头开路的先锋军们就地取材,伐木架好了五座做工粗糙但十分牢固的木桥,故而大军至此,畅行无阻。

    诸人走到这里,楚云逸忽然仰天大笑起来。诸人皆不解,许文春忍不住开口询问其何故大笑。

    楚云逸笑道:”我笑赵人不懂用兵,如此天险之地,若是在山谷口筑城,城前又有这道天然的护城河掩护,重兵把守之下,我等岂能这么容易进入?”嘴上嘲笑,心中却想待我拿下赵国,第一件事便是要在这里修筑关隘。

    许文春见楚云逸越发意气风发,言语也不复在燕国朝堂之上的谦恭谨慎,心头不禁一突,暗道看来大王果然没有说错,这老儿的确是善于伪装,咱家得重点提防此人,有咱家和李将军的牵制,谅你也翻不起大风浪。且让你先猖狂一时,待得回国,咱家定将这一切全部禀报大王知晓,希望那时你还能狂得起来。

    许文春心中暗暗腹诽不已,脸上却带着敬佩的笑容,笑道:”楚帅所言极是,楚帅神机妙算,用兵如神,赵人若是有楚帅万分之一的谋略,也不会落到如此境地了,他们看不出这天险之地的军事作用,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楚云逸捻须笑而不语。司马烈咧嘴一笑,没有说话,心中却在暗暗欣喜。极为了解楚云逸为人的他心里再清楚不过:谨慎如楚云逸之辈,当他放下一切伪装,露出本性之时,说明心中已是成竹在胸,看来此行大事可成。

    李帝江沉默不语,心中也是在暗暗算计,这楚云逸心机深沉,用兵之道和威信还在我之上。看他如此得意忘形,莫非他真有反意?在燕国他一直压我一头,此事何尝不是一次契机?若他失败,就休怪我落井下石,取而代之了。可若他成功,以他性格,肯定第一个拉拢我,也罢,若他真有开国之能,并且开得价码够高,我追随于他又何尝不可?眼下,静观其变便是

    浩浩荡荡的大军足足用了两日两夜的时间,才尽数开入山谷中。明知道赵国主力军就在山谷中等待他们决战,他们当然不会傻到毫无准备便直接闯入。先行进入山谷的一千斥候游骑早已分散开来,将方圆百里区域来了个地毯式搜索,确保没有机关陷坑之类的埋伏后,这才引着大军开进谷中。

    以李帝江一向的谨慎,原本是想要在谷口驻扎数万兵马,以防万一。可刚一开口立即就被楚云逸否决了。我等此行目标是攻下赵国,莫说后方根本没有敌军,就算被赵国堵住后路,又有何妨?大破赵军主力后,大可在赵国富庶的腹地就地补给,以战养战,粮草方面根本不用担心。

    如此一来,李帝江也是无可反驳,只是在心里对自己之前的判断更加的肯定,越发的小心谨慎起来。

    大军尽数入谷之后,稍作休整,便又踏上了征途。近二十万草原精骑排列着锥形进攻之阵,向着山谷深处缓缓推进。但见人头攒动,刀光耀日,枪戟如林,杀意惊天。

    匈奴骑军之后,是燕国重甲部队。两万重骑分列两翼,三万重甲步卒居中,此时人马俱都已披上乌黑战甲,进入战斗状态。

    狭窄的山谷并不利于大军纵横开阖,一切阴谋诡计也基本再无用处,接下来要打的将是一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正面决战。

    按照楚云逸的计划,首当其冲的匈奴骑军将会与赵国骑军正面交锋,相互凿阵。由于山谷狭窄,大军冲锋并无回旋的余地,只能一往无前的向前冲杀不止。

    匈奴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向来民风剽悍,精于骑射,对于骑战他们有着先天的优势。正面冲杀之下,就算赵军战力优于匈奴人,这一轮冲锋下来,也必然折损惨重。

    待得赵军五劳七伤冲出匈奴骑阵之时,等待他们的,将是严以待阵的燕国重甲步骑战阵。重甲骑军人马俱甲,披着足有上百斤重的厚重战甲,刀砍不伤,箭射不透,一但让其列成阵势,在战场上将是恐怖的存在。

    缺点是所耗费用太过昂贵,以燕国如今的巅峰国力,也只堪堪打造区区五万人,并且有一大半还是步卒。由于自身太过沉重,机动性必会受到极大影响,速度也和轻骑差太多,所以一般战场上,重骑都是用于正面交锋,撕裂敌军战阵所用。而一但赵军主力被燕国重甲步骑冲散阵形,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退一万步说,就算赵军抵御住了重骑的冲杀,并且能保持阵形不散,直接和最后方的二十多万轻骑胶战在一起,也是难逃覆灭的命运。因为一但给匈奴大军奔驰到开阔地带,掉转马头,回身冲杀,五十万大军两面夹击之下,赵军哪怕再神勇,身陷如此重围,也必将全军覆没。

    这也是楚云逸自信能一战定乾坤的底气所在,这场战争的结局,似乎从赵军决定于山谷中决战便已注定。五十万大军行动速度出奇的慢,一天仅行百余里的样子,走走歇歇,以便能一直将战力保持巅峰状态。大量轻骑斥候游走大军中间,不断泼洒而出,又不断有赶回军中的,将一条条有用无用的情报捎带回来。

    身居大军中央的楚云逸已改乘四马所驾的战车,此时,楚云逸正端坐在车厢之中,凝神观看着一条条斥候们送来的情报。

    小心驶得万年船,历史上胜券在握,而又因一丝细小的疏乎大意而导致最终全面溃败的例子比比皆是。眼下胜利的天平已倾向燕国这边,多年的低调谨慎即将换来丰厚回报,楚云逸绝不允许自己在关键的时刻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所以他宁可行军速度慢一些,决战时间晚一些,数十年都能等得,也不急这几天,只求稳中求胜。

    又是两天过去了,大军距谷口方向已不足百里之地,就在此时,异变突起。泼洒而出的轻骑斥候渐渐像是泥牛入海一般,开始有去无回,这种现象很快越来越严重,军中近万斥候军在以极快的速度减员。

    得知这一情况,楚云逸并无意外之色,他认为这说明赵国大军正在前方不远处驻扎,消失的斥候军正是为对方大军所截杀。楚云逸立即果断下令停止派遣斥候,全军即刻进入战斗状态,准备展开最后的决战。

    此时的山谷出口处,上官英杰开弓如满月,一箭射杀了最后一名夺路欲逃的敌军斥候,将长弓负在背上,微笑着对身后的四名神射营都尉说道:”如果我所料不差,这应该是敌军的最后一批斥候,眼下敌军已距此不足百里,我们的狙击任务圆满完成,传令下去,撤退。”

    “弟兄们,撤退。”随着四名都尉齐齐一声呼喝,分散埋伏在四周的两千名神射营士卒们纷纷收起弓弩,跟随着上官英杰五人的脚步,向着出口处撤去

    (本章完)
………………………………

第36章 冰雪巨城

    “楚帅有令,全军即刻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准备——决战。”传令官们骑着快马,高声呼喝,很快便将楚云逸的命令传遍三军。

    经过这些天走走停停的行军,匈奴骑军全军上下早已憋坏了,都朌望着一场痛快厮杀,一听即将展开最后决战,立即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眼现嗜血之色,摩拳擦掌,只待厮杀。

    突然,前军在一片人斥马嘶声中骤然止步下来,后军虽不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但也都紧勒战马,停止了下来。

    “怎么回事?谁让你们停下的?”闻讯赶来的一名千夫长怒气冲冲训斥道。突然,他的面色瞬间变得煞白,望向前方的双眼现出难以置信的表情,焦急万状的大吼道:”快去请术伦大将军。”

    楚云逸、术伦、李帝江、司马烈、许文春连同两国数百将领此刻俱都来到大军最前方,望向前方山谷的出口处,一个个面如死灰,满脸惊骇。

    以楚云逸、术伦这种独当一面,统帅三军之人的定力,早已修炼到泰山崩于面前而面不改色的地步。以他们手下这些身经百战宿将的魄力,哪怕独身面对千军万马都不会如此失态。

    能让他们惊骇成这样,只因为眼前的一幕太过于匪夷所思——在他们前方的数里之外此时赫然耸立着一座六丈多高的雄城,如同天堑。

    此城呈土黄色,外表晶莹,横跨数十里,将整个谷口堵了个严严实实。城头上人头攒动,数之不尽的赵军在城头上严以待阵,隔了如此之远,都能感觉到那股令人心悸的冲天杀气。

    而据他们之前的线报,这里并无任何城池关隘。要修一座这等规模的雄城,少说也得三到五年时间,如今仿佛一夜之间天铸而成,如何不令他们惊骇欲绝?

    李帝江忍不住打马上前去观看,虽刚刚走到距城墙数百步远,就给城头上的乱箭射了回来,可还是给他看了个真切。

    “这是一座冰城,是用泥沙和水浇铸而成的。通体实心,坚如磐石。冰天雪地之下,建造速度极快,若是数十万人齐动手,则仅需数天便能建成,咱们,中计了。”李帝江满脸不甘的的说道。

    “那那那那咱们该如何应对?楚帅?诸位将军?”许文春满脸惊慌失措地问道,显然,从一向风清云淡的楚云逸和诸将们此时的表情上,他察觉出了此事的严重性。

    由于上下一致认定虎踞关之后再无险要攻打,也早早得到情报,知道赵国大军将与之决战于山谷,所以两国联军尽弃笨重攻城器械,仅带五日干粮轻装上阵,这个失误的决策此刻无疑是致命的。

    “要不咱们先将大军撤出山谷,待得运来攻城器械再来攻打?”虽然明知道是在说废话,可术伦仍抱着最后一丝幻想。

    楚云逸摇了摇头,脸色难看的吓人,这一会工夫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几岁一般。“没用的,他们既然能设出这道奸计,并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引得我等上钩,如今好容易得手,又岂能轻易放我们撤出?我且问你,修一座数十里长的雄城仅需数天便能完成,那么修一道长仅数十丈长的城墙又需要多长时间?”

    术伦一下子愣住了,脸色越发的阴沉起来。他翻身下马,唤来一名将领,”狼青,你骑上我的这匹汗血宝马,速去来路打探,看看入口处有没有敌军出没,记住要速去速回。”

    “是。”那名将领领命后飞身上马,狠狠一鞭抽下,宝马一声长嘶,刹那间绝尘而去。

    楚云逸见此时天色已晚,眼下也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只得含恨下令命大军退至三十里外,扎下营寨,来日再图脱困之计。

    汗血宝马果然名不虚传,当夜子夜时分,狼青就已赶了回来,可带给众人的是一个更加让人绝望的噩耗:唢呐谷的入口处已被一座十余丈高的坚冰所筑之城堵得死死的,城头上全是赵军,现在已经出不去了。

    得知消息的楚云逸心急如焚,天刚蒙蒙亮便擂起了聚将鼓,召集诸将前来商讨脱困大计。待得众将到齐,楚云逸说出眼下的处境时,诺大的中军大帐中顿时鸦雀无声。

    诸将们相顾无言,作为身经百战的宿将,他们清楚眼下的情况意味着什么。赵军不惜放弃四座主要关隘,不惜牺牲十余万守军的性命才换来将他们困死在山谷的机会,又岂能轻易放他们离去?眼下粮草已不足两日所需,待得粮草耗尽,都不需要赵军出动,他们就会不战自乱。

    可想要突围出去更是千难万难,坚冰之城外表光滑,坚硬如石,比普通的城墙要难爬得多。谷中的树木早已被赵军砍伐一空,想要制造简易云梯都没有材料。赤手空拳之下,如何攀爬这就连蚂蚁都难以立足的冰城?

    众人沉默良久,一名青年将领率先打破了沉寂,站起来向着楚云逸抱拳沉声道:“楚帅,我等此行,粮草辎重大营俱都留在谷外,若是见我等被困,他们肯定会第一时间报知于大王,大王又岂能坐视不管?不发兵援救?待得援军一到,里外夹击之下,我们定然能够脱困。”

    楚云逸摇头叹道:”没用的,我国距此两千里之遥,莫说此时已无兵可派,就算有援兵前来,拥挤在仅数十丈宽的入口处,也是施展不开。我等若是从入口突围也是一样,狭窄的谷口最多只容百人通过,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攻打个一年也未必能拿下。”

    又有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将站起身上,朗声道:”楚帅,以末将之见,我等只需安然守在这里便可。待得来年开春,冰雪消融,则此城不攻自破。至于粮草方面,别忘了我们可是有几十万匹战马,实在不行大可杀马为食。”

    楚云逸一声长叹,道:”这谷中草木早已被砍伐一空,用何物生火?难不成我们都吃生肉?如此严冬之下,马匹一但被杀死,尸体很快会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根本咬不动。”

    “嗯?”说到这里,楚云逸突然福至心灵,脑中灵光一闪,兴奋道:”我有破城的办法了。”

    诸将们一声,无不立时精神大振,术伦喜道:”不知楚帅有何良策?说出来也让我等一起欢喜欢喜。”

    楚云逸捻须微笑道:”即然马尸一冻就会坚硬如石,我们又有这么多匹战马,何不用战马搭建一道攻城坡道?到时大军直接沿坡道登城,则此城破矣。”

    “妙,妙啊,能想出如此妙计,楚帅真乃神人也。”术伦大喜之下,连声夸赞道。此前他一直对楚云逸能当上两国联军统帅心存不服,这一刻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心中暗道:这老小子冲锋陷阵的本事不如我,阴谋诡计倒是有一套,这等匪夷所思的计策除了他又有谁能想得出?常言道将在谋而不在勇,看来他确实是当统帅的料,这次给他当先锋官,我也认了。

    楚云逸目光扫过开怀大笑的术伦,眼底有着一丝难以查觉的喜色,心想这术伦一向桀骜不驯,如今看来对我已是服气,日后若能借他之手发动匈奴大军助我成就大业,定当事半功倍。

    想到这里,楚云逸强行压下心头兴奋,肃然道:”诸将听令。”

    帐中正兴奋地交头接耳,低声私语的将领们立即腰杆挺得笔直,轰然回应道:”末将在。”

    楚云逸大声道:“你等速回各自营区,聚集麾下人马,天亮以后,攻城。”

    “末将领命。”诸将轰然应诺,旋即向着楚云逸恭敬一拜,这才纷纷转身走出了大帐

    清晨清冷的阳光闪满山谷,给这个银光素裹的世界带来一片金黄。十万骑军已经列队完毕,整装待发。这十万骑军是由五万匈奴人和五万燕国骑军组成,他们甚至连兵器都没带,只是表情漠然地手持盾牌,端坐马上。

    “咚咚咚咚”激昂的战鼓声回荡在山谷中,随着节奏逐渐加快,排在最前方的一支燕骑千人队在一名千夫长的率领下,踏着鼓点节奏,开始发起第一轮冲锋。

    这支千人队堪堪冲到城墙百丈内范围,城头上立即有百余根巨型弩箭以无法形容的速度呼啸着而至。下一刻,当场就有百余骑被丈许长的巨箭连人带马,钉在雪地中。鲜血像四周流淌而出,像硕大花朵一般在雪中徐徐绽放。

    余下的近九百骑军乘机加速刚刚冲过床子弩射程范围,立即,城头上又有密集如暴雨一般的羽箭倾泄而下,仅一轮箭雨,九百余骑已大半倒在血泊之中。城头上弓弩手一轮射完,立即齐刷刷后退,身后早已搭箭在弓的射手们立即顶替上前,随着又一轮箭雨泼洒而下,这支千人队已是无一活口,尽数覆灭。

    “儿郎们,跟着我,冲。”第二支千人队的千夫长一声怒吼,率先打马冲去,身后千骑匈奴兵纷纷怒吼着打马跟上。

    “兄弟们,咱们快快跟上,一会黄泉路上这么多兄弟陪着,倒也省得寂寞。”第三支千人队的千夫长豪爽一笑,率领着麾下千骑打马紧随着前队冲出。

    紧接着第四队、第五队衔首接尾,接连冲出。同样的衣甲服饰,同样不带武器,只因为他们的目标本来就是去送死。用血肉之躯为袍泽们搭建攻城的阶梯。

    城头上箭雨弩雨,连绵不绝地落下。城下血光四溅,惨叫连连,有如人间地狱一般。这番自杀性袭击约模持续了小半个时辰,当城头上的守军们又是一轮箭雨射完后,俱都停止了下来。

    城下此刻一片安静,五千人马已全军覆没,此时全部静静地躺在那里,人马尸身俱都带箭,最多一人,身上足足射入数十支羽箭,活像一只大刺猬。这一片雪地已被鲜血染红,地上铺满了人尸马尸,观之触目惊心,十分惨烈。

    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起,卷起雪花片片,似乎想要试图掩埋这惨烈的一幕。地上的鲜血早已凝固,和积雪冻结在了一起。地上的尸首也已冻得坚硬如石。

    ”咚咚咚“低沉的战鼓声再次响起,踏着节奏,又是五支千人队接连冲去,再次向着城头发起自杀性袭击。城上赵军不甘示弱,纷纷弯弓搭箭,不断将箭雨一轮轮泼洒而下,无情的收割着一条又一条鲜活生命

    待到傍晚时分,一道丈许高,数千丈宽,通体用人马尸体堆彻而成的血色斜坡已现雏形,在周围血雪的掩映下,显得如此的触目惊心

    (本章完)
………………………………

第37章 喜讯

    上官英杰迎着凛烈寒风纵马疾驰在茫茫雪原中,满脸喜悦。谁说只有春风之下才能得意才能马蹄疾?

    眼下大局已定,心中大石终于放下,上官英杰此行正是奉宁道乾之命,去通知赵子兴将他的那支军队撤回,同时,他要亲自告诉他的兄弟这个天大的喜讯。

    百里路程说远不远,即使雪天路滑,骑术精湛的上官英杰仍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已赶到。

    ”什么人胆敢擅闯我赵军大营?”刚刚接近矗立在雪中的连绵营帐,随着一声暴喝,立即就有数十骑游弩手在一名标长的率领下,呈扇形包抄过来,人马未至,一支支轻型军连弩已极其熟稔地托在手中,直指上官英杰,大有一言不可,就直接将其射成刺猬之嫌。

    ”自己人。”上官英杰勒住战马,微微一笑,双手平摊,以示自己毫无恶意。

    ”咦?你是?无双公子?”满脸大胡子的标长打马凑到近前,居然一眼便认出了上官英杰。

    ”不才,正是区区在下,怎么?你认识我?”对于军中一名标长都能轻易认出自己,上官英杰也是颇感意外。

    ”当日随殿下出来执行任务时,你曾前来相送,俺在队伍中见过你,从你们的谈话中得知你就是那位足智多谋,武艺高强的无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