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秦多元宇宙帝国-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忽然说道。
“为了对抗大秦,卫庄主张改革到底,直接对贵族出手。可这个决定却遭到了张良、韩非的共同反对。”
“甚至不少贵族,都已经暗中倾心于大秦,就等着大秦军队过去了。这么算起来的话,卫庄才是真正的功臣。他以一己之力,折腾的韩国的贵族齐齐心向大秦,真不愧是鬼谷传人!”
………………………………
第十三章:你是韩国人?你才是韩国人!
“曲大,曲大,问你个问题。”
“没大没小的,你要喊我大哥,有什么问题问吧。”
这是两个兄弟,曲大年纪较大,今年已经二十六了,是战兵之中的百人长,前途远大。
不过为了养活弟弟曲二,却一直没有成婚。说是弟弟,但其实是曲大从小带大的,和儿子也没啥区别。
“这报纸上说俺们曲姓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周文王之子召公,一个是周武王次子唐叔虞后裔,但不管是哪一个都源自周文王,是真正的黄帝后裔。”
闻言,身材高大的曲大却忽然有了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下意识道:“嗯,然后呢?”
“这么说起来,俺们也是贵族后裔,不比那些贵族要差,俺们祖上也是阔过的!”曲二有些激动的道。
“所以呢?”
看着曲大放下手中的衣裳,曲二下意识的就后退一步,不能挨打,不能挨打,再说下去曲大就要恼羞成怒了。
“咳咳,如果按照这报纸上的说法,岂不是俺们和韩国人甚至是赵国人、魏国人都是一家人了?”
“俺们都是黄帝后裔或者炎帝后裔,如果真的是一家人的话,那为啥还要打来打去呢?而且俺们不是秦国人吗?什么时候和韩国、赵国是一家人了?”曲二直接问道。
啥玩意儿?
俺曲大是黄帝后裔,韩国人也是黄帝后裔,所以俺曲大就是韩国人?
不不不,俺怎么会是韩国人呢?俺可是地地道道的秦国人!
“曲二,你这个臭小子给我说清楚,俺曲大怎么就成了韩国人!你要是说不清楚,小心你的屁股!”
啪
啪
啪
“曲大,你回来了,怎么一回来就在打曲二,他又怎么了?”
说话的是一个长相普通的村姑,过来之时还带了几张饼,看着两兄弟直接就拿出了饼:“先吃饼,吃完饼再说。”
刚才还生硬洪亮的曲大,此刻却忽然就萎缩了起来,变的小心翼翼,连说话都不敢大声了。
“这小子欠揍他竟然说我是韩国人,秀姑你来评评理,我曲家虽然不算贵族,但祖宗八代以来,代代都是秦国人。”
“我没有,是曲大你瞎说!”
“我怎么瞎说了,这不都是你说的。曲姓是黄帝后裔,韩国人也是黄帝后裔,都是黄帝后裔那就是一家人,这么一来我不就成了韩国人了?”曲大瞪大眼睛道。
曲二很想要反驳,可是看着曲大举起的右手却只能憋住了嘴,一言不发,眼泪急的都快要流出来了。
正在这时,耳边却传来了一阵笑声:“嘻嘻,曲大哥你误会了,报纸上的说法我也看了。黄帝后裔这说法没问题,我们诸夏之后基本上都是炎黄二帝的后裔。”
“至于我们和韩国人是一家人的说法也没问题,因为韩国很快就要成为帝国的一份子了。如今报纸上这么宣传,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更快的将韩国消化。”
“就是这样,我就是这么想的,结果曲大你……”
啪
“叫什么叫?打你还有错啦?如果不是你没说清楚,我怎么会弄错,还是秀姑你聪明,一下子就弄明白了。要是俺老曲自己,肯定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这其实并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村长说的。”
村长是一位很年轻的读书人,是通过了考举第二轮并且经过培训之后的人才,是整个村里最有文化的人。即使曲大经常呆在军营里很少回家,却也知晓村长的名声。
“是村长啊,他是外面来的,是读过书见过世面的,和我们这些普通人果然不一样。”
“曲大,听说帝国马上就要打仗了?”
“嗯,上面的命令已经下来了,给我们三天休假时间,三天之后大军就会集结,然后就会向韩国开战。”
说到这里,曲大便来到了秀姑身边,抓住了她的双手:“秀姑这些年来你的心意我一直都看在心里,不过为了曲二这臭小子,我就一直装作不懂。”
“不过前几天的时候,隔壁老王他趴在军营里哭了一宿,问了之后才知道,他喜欢的姑娘已经嫁人了。当时我就想到了你,还好你还在,还没嫁人。”
“我想清楚了,我要娶你。哪怕是一起受穷,一起吃苦我也要娶你。不过你不要担心,我如今是战兵之中的百人长,军功爵则是第五级大夫,虽然比不上贵族,但生活也还过得去,你嫁过来之后不会太苦的……”
二人说了很久这事儿就算是成了。曲大是个孤儿父母早亡,秀姑也是一个孤儿,二人都同意事情也就简单了。
当天晚上秀姑就没有离开,第二天的时候,曲大便和曲二一起帮助秀姑搬家,这就算是在一起了。
三天后,曲大两只手撑着腰,摸着有些发酸的双肾说道:“秀姑,等这一战打完了,我们就风风光光的大办婚礼。到时候至少要摆二十桌,一定不会让你委屈了。”
“嗯,这是我早就缝制好了的鞋垫,用的是村东边种植的棉花,这种鞋垫很暖和也很软,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刀枪无眼,冲锋的时候注意一点,你如今不是一个人了,你还有我和曲二。”
小夫妻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就是舍不得分开,一直快到时间之时曲大才念念不舍的离开了家。
此去一定要立下军功,博出一个前尘来!
这一天像曲大这样下定决心,杀出一个未来的并不在少数。报纸上已经将功劳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先登之功,破城之功,斩将之功……
……
短短七天,秦国便动员了十五万战兵,三十万民兵,对外号称百万大军!
今天便是先锋一万战兵,两万民兵动身的时刻!
秦国边境,嬴政此刻一身戎装,黑色铠甲黑色头盔头上还插着一根火红色的羽毛,显眼极了。
如今的他就站在关口之上最高最显眼的位置,亲自招呼着这些即将离开边境攻打韩国的军队。
“将士们好!”
“大王万岁!”
“将士们好!”
“为了帝国!”
………………………………
第十四章:时代又变了!
韩国王宫之中,卫庄、张良、韩非三巨头再次聚首。
这四年以来,三人联手改革韩国,主要以抄袭为主。不过韩非也不是笨蛋,他也懂得本土化的道理,许多政策都根据韩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改变。
至于军功爵制度和科举制,他倒是想抄,但是国内的贵族不让,阻力太大,尝试了一次之后,面对着可能举国皆反的后果之后,三人退缩了。
根本制度不改,这四年来不过是在缝缝补补罢了。要说最大的变化在哪里,估计就是穷兵黩武,以王室掌控的三百二十万人口,强行供养四十万大军。
原本人口就少,只有三百二十万,去掉四十万大军也就只剩下了二百八十万,平均每七名百姓就要供养一名士兵。
结果便是,短短四年百姓几乎快要活不下去了。每个月都有庶民揭竿而起,只不过大都被镇压了。
甚至即使是所谓的四十万大军,也都面有菜色,一天两顿而已。不过即使如此,各种待遇也比四年前要好了一些。
四年前的时候,军队的待遇是沙土里面掺点米,如今是大米里面掺点沙土,所以军心还在,军队也还在掌握之中,这也是为何如此穷兵黩武,韩国还能继续维持下去的原因。
“此次秦国是动真格的了,这一回他们根本就没有遮掩,十五万战兵,三十万民兵,已经集结完毕。”张良率先说道。
此刻乃是冬天,按照春秋时代流传下来的规矩,冬天是不会发生战争的。此时棉花可没有大规模普及,不是每一名士兵都能像少司命那么有钱,穿得起丝袜的,他们连一件棉衣都穿不起!
天寒地冻,身上没有棉衣,强行出兵光是天气便能让军队的战力减弱一半,甚至冻死的士兵比战死的士兵还要多。
迄今为止,除了白起这家伙曾经利用这一点在冬天出兵并取得大胜之外,再无其他将领这么做。
“秦国如今是真有钱,根据情报显示,即使是民兵也都发了纸甲,还发了好几套新衣裳,如果野外长期对峙,恐怕还没到决战,我们的士兵就已经冻死了。”说到这里张良就看向了卫庄。
实话实说,卫庄的心情也是比较沉重的。
尤其是这四年改革下来,他已经不复当初的天真。虽然当初的他也不算天真,甚至还很残酷,但远远没有如今这么残酷。
“军队已经做好了准备,不过韩国国力太弱,一旦陷入持久战必败无疑,大王需要早做准备。”卫庄认真地道。
“至于秦军提前出兵我也早有预料,这几年来我这个大将军可不是白做的。韩国上下都做了很多准备,许多地方都从泥墙换成了石墙。”
“而边境的那座小城,地理位置关键,更是早早的布置了石墙,内部还有一支精兵以防万一。即使秦军举国而来,也可防守半月时间。”
在这个没有大炮的年代里,一座坚固的城墙,外加足够的民心、粮食,哪怕面对十倍之地也可以轻松防守数年之久。
如今没有抗生素,也没有大规模的医生,生命极其脆弱,士兵一旦受伤便有死亡的可能,而攻城战想要不受伤实在是太难了。
赵国的老祖宗赵无恤时代,晋国的大权臣大贵族率领国内的其他贵族外加国内的军队主力,围攻赵无恤老巢,硬是围了好几年也没打下来,结果还失败了,甚至他本人也因此失去人心,死无葬身之地!
坚城难攻,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强攻,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共识。即使是后来的三国时代,诸葛亮面对郝昭防守的陈仓,也是十万大军强攻,可结果却一点收获都没有。
在卫庄想来,即使秦军的先锋全力投入也肯定打不下来。唯有秦军主力到来之时,才有望破城。
可到了那个时候,他早就集结好大军以逸待劳了。等到秦军即将破城或者秦军师老兵疲之时,便是韩国大军出征的时刻。
到那时即使不胜,也不会大败!
卫庄想的很好,张良和韩非也觉得他的策略没问题。这已经很稳健了,并不冲动。等到秦国败了这一场之后,六国的援军差不多也该来了,到时候秦国就只能退兵了。
他们的想法很好,然而事实和想象的差距总是有些大!
……
“先登者曲大是也!”
一声怒吼之下,曲大从云梯之上运起轻功,一跃便是三丈之遥。手中的长刀用力挥舞一圈,便死了一圈人。
这一刻曲大就像是黑夜之中的启明星一样,耀眼无比。在他大声喊出这句话之后,秦军的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起来。
“放箭,放箭!弓箭手保持频率不要乱,其他人随我围杀此人!”
城墙之上,韩国军中好手围了过来,曲大的压力顿时就变大了。不过他也不怕,他身上的铠甲是百人长级别的特制钢甲。
寻常战兵身上的钢甲不过二十五斤重,他身上的足有五十斤重,刀枪不入是起码的!
啊!
怒吼一声,他就冲了上去,主动地朝着弓箭手密集的地方冲了过去。在下方,其他的秦军则是低着头顶着箭雨往前冲。
叮叮当当的声音,是箭矢射在铠甲之上的结果。韩军很努力,然而就是不破防!最大的结果,充其量便是在铠甲之上留下一道痕迹或者直接插在铠甲上面。
这是钢对铁的碾压!
往常之时,城池下方百米距离是一条死亡线,在箭雨的笼罩下,想通过这百米距离需要付出大量的伤亡。
而今天,一大群身上插着箭矢像刺猬一样的士兵疯狂的涌了上来。
看到了曲大的例子,其他士兵也纷纷反应了过来,老子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我了,如今俺也修炼了武功!
“曲大莫慌,李二来也!”
“俺刘三也来了!”
一位位军中好手,纷纷一跃而上。五米高的城墙,在他们的轻功之下不值一提。这些好手们个个刀枪不入,力大无穷,手中舞着长刀就像是阎王一样,收割着韩军的生命,也收割着韩军的士气。
片刻之后,韩军之中的敢战之士就被杀完了,秦军也彻底的占据了城墙。伴随着咔嚓一声,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当第一个扔掉兵器的人出现之后,就像是被推到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其他的韩军也相继扔掉手中的兵器。
边境坚城一日而下!
………………………………
第十五章:不是我军太弱,而是秦军太强!
一天时间,原本卫庄计划之内可以守半个月之久的边境坚城便在秦军的第一轮尝试性进攻之下直接告破。
真的只是尝试性进攻,当时城内有五千守军还都是有经验的老兵,不是最近四年才征召的新兵。
五千老兵外加边境坚城,当时秦军先锋的想法不过是打一打试试?看看效果如何,就当做是收集情报了。
可谁能想到是这结果?
曲大一马当先,先登之后,无数大秦战兵嗷嗷叫的冲了上去,然后一轮冲锋就打了下来。
城池刚破的时候,先锋大将还以为城市之中有着陷阱,不敢直接进去,先让小股部队进城,里里外外的检查了三遍之后才放心。
四年没打仗了,这韩军的战斗力竟然已经衰落成这样了?
究竟是韩军太弱,还是秦军太强?
这个问题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军中不少将领都在讨论。不只是他们,连卫庄在接到接连不断的情报之后,也不止一次的询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第一天边境坚城告破,卫庄劝说自己,这是秦军提前收买了内奸,在内奸的出卖下城池才会被攻破。
第三天之时,边境的一座郡城告破!
郡城是一郡之首,在历史上嬴政一统天下之后,划分天下地盘为三十六郡。那个时候天下已经统一了,七国的地盘加在一起也就才三十六郡。
如今的郡虽然没有后来的郡那么大,但韩国本身就是个弟中弟面积狭小,一个郡丢失这是动摇全国的大事,这是真正的伤筋动骨。
到了这时候,即使是卫庄也坐不住了。但是他也没办法,军队还在集结之中,大冬天的军队集结速度也受到了明显影响。
第七天之时,秦军便已经深入韩国边境五百里。
韩国虽然也是战国七雄之一,但地盘真的不大。
如果是楚国,别说是五百里,就是一千里、两千里也不当回事儿!七国之中就数楚国地盘最大,战略纵深无人能敌,整个南方都是他们的!
楚国都城被吴王阖闾攻陷过一次,如果是其他国家大概已经亡国了,但楚国不怕,别的不多就是地盘够大。后来楚国从秦国借兵,复国成功。
后来在白起时代,楚国都城又被攻陷过一次,当时屈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就投了汨罗江自尽而亡。
可谁知楚国却再度光复了!
论起这一点来,没有哪个国家不羡慕的。所以燕国在一边挨打的时候,还在一边努力的往北边开垦领土,百年之内硬是攻占了千里之地。
七天深入韩国五百里,韩国上下已经不是愤怒了,他们开始了惧怕。无穷的恐惧充满了每一位有识之士的心头,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至于卫庄、韩非、张良三人,只感觉自己脑子好像被撞了一下,怎么可能呢?难道前线的军队都是纸糊的不成?
就是几万头猪在山林之中四散开来,秦军想抓七天七夜也不一定抓的完啊!
七天五百里,一般的军队一日行军不过三十里,哪怕是精锐,一日五十里、七十里也到极限了,他们究竟是在打仗还是在武装前进?
那个时候即使是卫庄也扛不住上上下下的压力了,就在他打算带着临时集结的十五万大军出征之时,秦军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虽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是卫庄却抓紧一切时间武装军队,做好大战的准备。韩非也以韩王的身份,朝着其他五个国家发送了一份份求援令。
半月之后,秦军再次动了起来,这一回卫庄带着集结完毕的三十万大军迎了上去。
谁也没有想到,决战会来的这么急这么快这么猛!
此战之前,即使是最乐观的蒙恬,也认为这一战可能要打三个月甚至是半年之久,他还因为这个观点被一些保守的将领各种嘲笑。
一些悲观的老将军,则是认为如果不能在一年之内速灭韩国的话,此次战争甚至可能会因为其他国家的干预而无功而返。
然而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
决战在所有人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开始了!
枣庄,这里原本以枣子树闻名。
在这个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年代,一颗枣子树关键时候说不定就能救命,而此地更是有着至少数万颗枣子树,在整个韩国也算是一处宝地。
而此刻这里已经成了战场的一部分,枣子树也都被砍光了当做柴火使用,三十万匆忙集结的韩国新军、老兵,对战十五万秦国战兵。
这些战兵享受着九九七的福报,每天苦练杀人本领,知晓这个消息之后一个个兴奋的嗷嗷叫。斥候们巡逻的时候,看向对边的韩军大营眼睛都是红的!
四十五万大军互相对峙,转眼间便过去了七天。
在过去的七天时光之内,三十万民兵终于到位。
虽然他们是民兵,但是综合战斗力却已经不逊色于四年前的秦国精锐。三十万民兵,很轻松的就彻底的将五百里之地消化。
而且他们还修了一条大路,一条三十米宽五百里长的水泥路。
这七日以来,有五百门将军炮顺着这条路来到了大军之中,有三十门大将军炮也来到了这里。
如果可以的话,蒙骜愿意继续对峙下去,只可惜卫庄先扛不住了!
这七天又下了一场大雪,缺衣少食的三十万韩军直接就冻死了五千!许多士兵都在睡眠之中永远的醒不过来了。
有的时候帐篷质量不好,在夜间被大雪压出了一道缝隙,等到第二天一早的时候,就直接死一帐篷。
一帐篷一帐篷的死,还是直接冻死,军心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哪怕卫庄已经连续斩杀了数十名军需官,并且以身作则,每天夜里亲自巡查大营,但也仍旧止不住这股势头。
没有足够有素质的基层军官,光靠个人魅力,他已经快要镇压不住军队了!而军队独走的后果,卫庄想都不敢想,那太可怕了!
“短短七天,我军冻死五千,冻伤三万,而秦军财大气粗,几乎不受影响,不能再等下去了。”
“不过此战我军也有很多优势……”
………………………………
第十六章:蒙骜的小心思
“大将军,韩军动了,这是参谋司拟定的方案。”军营之中,蒙恬一丝不苟的道。
虽然眼前的大将军乃是他爷爷蒙骜,但这里是军队之中,自然不能喊爷爷得喊职位,这就是规矩。
“嗯。”
点了点头,蒙骜便开始查看参谋司给出的方案。在他看来,参谋司是一个很有用的机构,有了这个机构之后,即使是一头猪放在主帅的位置上也能打胜仗。
这就很有意思了,在蒙骜看来,任何君王都会喜欢上这个制度的。这和君王与将领们之间的私交无关,纯粹的天性所致。
片刻后蒙骜点了点头,又让周围的侍卫们远离,开始以爷爷的身份和孙子说起悄悄话了。
“对面的卫庄不识天文不懂地理,在这种天气忽然出兵与我军对峙,这就是不智。内部不稳,忽然出兵这就是不识人心,此战他必败无疑。”
“所谓的鬼谷弟子,也不过是个有名气的草包罢了。对于这一战爷爷并不担心,接下来有些话要跟你说。”
“你可知道大王选我当主帅的原因?”蒙骜忽然问道。
“这是大王信任爷爷,也是爷爷本身便很有本事的缘故。大王和爷爷,君臣相得未来定然会留下一段佳话。”蒙恬真诚的道。
“哈哈哈,君臣相得也对,也能说得过去。想我蒙骜原本不过是一个齐国土鳖罢了,以我的出身无论我有多大的本事,在齐国也不会有出头之日。”
“后来我来到了秦国,受到了先王们的重用,后来官至上卿。如今大王更是以我主帅,让我帅军灭韩,这是足以名留青史的伟业!”
“大王待我蒙家不薄,老夫一大把年纪了还能获得灭韩之功。你父亲蒙武如今也已经是统帅万人的将军了,你年纪轻轻却也已经是参谋司司长这等前途无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