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秦多元宇宙帝国-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墨家竟然被灭门了?是谁干的?太解气了!”

    “干得漂亮!”

    “咳咳,墨家差不多算是被我们儒家给灭门了。”

    “道家呢?”

    “道家被排挤的只剩下炼气长生,不敢在加入朝廷,连做官都成了奢望。”

    “这都是谁干的?都是我们儒家做的吗?”

    就在众多弟子们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刚才拔荀子胡子的熊孩子却发现了盲点:“那墨家他们得知此事之后,有没有什么反应啊?他们难道就什么也不做?”

    这话一出,众人就沉默了。

    要说儒家如今是不缺血性的,虽然也不缺跪舔之人,但整体而言和后世的儒家,真的是两码事儿。

    和墨家开片,他们是不怕的!

    单独的和道家开片,他们也不虚!

    单打独斗,如今的儒家谁也不怕!

    但是要是道家、墨家他们联合到了一起,那儒家就真的要面临生死存亡甚至是传承断绝的问题了。

    “诸弟子不要害怕,我们有秦法!”

    说道秦法二字的时候,荀子只感觉自己老脸一红。什么时候,儒家的安全竟然需要用秦法来保证了,不是应该靠儒家士子的腰间宝剑来保证的吗?

    “秦法之下,儒家、墨家、道家、农家、法家一律平等,不存在谁比谁更高贵这回事儿,所以只要诸弟子回去之后,认真研读秦法,做到遵纪守法,那么他们哪怕看我们不顺眼,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


………………………………

第二章: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孙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秦王宫,夜宴!

    今天是嬴政刚回来的日子,中午的时候,陪着丞相大将军等人吃了一顿,如今到了晚上,总算是轮到了家人。

    此刻月亮才刚刚升起,晚宴开始之后嬴政就拿着筷子开始吃,这一吃就是半个时辰,最后看了一眼众人,估计都吃饱了,嬴政才放下筷子。

    果然,当他放下筷子之后,众人也都放下了筷子。

    半年不见,或许是嬴政身上的杀气多了一些,又或许是长时间不见面,导致有些陌生,搞得这里和朝堂一样,一个个都很紧张,有的还很压抑。

    看着这一幕,嬴政却有些无语,这都是干啥呢?这么紧张干什么?我又不会吃了你们!我是父亲,是丈夫,此刻是私人时间!

    时至今日,哪怕嬴政一直以来对后宫的妃子们有说有笑的,可是在妃子们的眼中,对于嬴政的印象却越发的高大上。

    一统天下!

    消灭了自己的国家!

    还开发出了其他世界,踏上了征伐异界之路!

    对于嬴政的观感,妃子们真的很复杂。畏惧、喜欢、担心、害怕,各种感情夹杂在一起。

    “不必拘谨,我们都是一家人。这里是后宫,你们都是我嬴政的人,不必在乎其他人怎么说。”

    说到这里,嬴政就把扶苏抱了过来,放在左边的大腿上,然后把韩妃生下的女儿也抱了过来,放在右边的大腿上。

    韩妃在韩国灭亡之后就入宫了,那个时候她才十五六岁,如今也不过才十七八岁,却已经是一位公主的母亲了。

    两年来经过嬴政的开发,倒也慢慢的从青涩的青苹果,向着丰硕甜美的红富士转变。在后宫诸妃之中,资历上算是最老的了,除了东君这个王后之外。

    “半年不见,辛苦了。”一边逗着两个娃娃,嬴政开心的道,说完就认真的观察起眼前的佳人。

    这张桌子上,除了嬴政之外,便是东君、韩妃、赵妃、魏妃、燕妃以及即将一岁的扶苏,和刚刚生下来两三个月的长公主!

    赵妃是赵国的公主,最擅长跳舞,最擅长唱歌,如今已经怀孕了,差不多已经九个月了,生产在即。

    魏妃是魏国公室后裔,是后来从民间找到的。单论长相差不多算是后宫之中最差的了,不过即使如此,放在民间也是标准的美人儿。

    虽然不是最漂亮的,可是她的胆子也是最大的。或许这也是没有生养在王室的优点,平日里二人一起的时候,最放的开的也是她!

    如今的她也已经怀孕了七个月,肚子大大的,嬴政甚至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她肚子之中的幼小生命,那是自己的血脉。

    感应了一下肚子之中的儿子,嬴政对着魏妃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就看向了燕妃,她是燕国宗室的一位公主。

    最初嫁过来的时候,她对于嬴政甚至还有些恐惧,不过几日之后就熟悉了,从少女变成了少妇。

    当时嬴政走得比较急,她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没有怀孕的妃子。此刻看向嬴政的目光就像是冒火一样,恨不得一口吃了嬴政!

    仍然是一个笑容,最后就看向了趴在自己两条大腿上的扶苏和长公主:“你是太子。”

    闻言,扶苏好像一点感觉都没有,也听不懂嬴政在说什么,仍然在无忧无虑的和妹妹玩耍。

    而韩妃等人,则是面不改色,刚才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至于东君,脸上的笑容就更灿烂了。

    “你是长公主!”这一回韩妃的笑容也真诚了许多,太子没有份,长公主也很不错了。

    “这一次前往异界,孤感慨颇多。你们都是孤的家人,算是最亲近的人,有些话和你们讲一讲也无妨。”

    “……这就是诸天万界,在广阔的虚空中有着数不清的世界,有着数不清的可能,而大秦如今也算是踏上了这个舞台。”

    左右看了看,确定百丈之内无人之后,嬴政认真的道:“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孤立志要长生不死,别说其他孩子了,就是扶苏也未必能有继承大位的那一天!”

    “这当然不是因为孤讨厌他,而是因为孤自己注定会和大秦一起,活到地老天荒,活到世界终末,孤如果不死,哪里轮的到他呢?”

    这么直白的事实被嬴政亲口说了出来,妃子们反应不一,东君则是早有预料,笑呵呵的道:“那大王你打算如何安排公子、公主呢?”

    “不错,还是王后有见识。孤阅读史书,阅读异界史书,对于公子公主们的安排,也有一些想法。”

    “如果孤长生不死,那么儿子会生下孙子,孙子会生下重孙,子复有子,孙复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如今就立下规矩也是为他们好。”

    “首先,将他们分为有上进心的和不愿意努力的。对于不愿意努力的,一心一意想着享受的,给他们荣华富贵。”

    “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一样不缺,好好的供起来,只要不惹事儿,一辈子无忧无虑的过去,也算是对得起父子之情。”

    “对于有上进心的,也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有些想法想要干些实事的公子,他们的想法可以是当大将军,也可以是当丞相,还可以是当太守,甚至是当一名少府的官员。”

    “甚至还可以是想办法推翻孤这个老子,自己当秦王,这些都可以,孤是不怕的!想要挑战孤,随时欢迎!只不过每一个公子只有一次机会。”

    “至于第二种,则是修士之路。目前大秦就已经存在真气武道、人仙武道、敕封神道这三条路,在未来肯定还会有元神仙道、金丹大道、存神观想、炼气长生等很多条道路。”

    “这些道路一直走下去,是可以长生的。作为孤的子嗣,只要愿意往这些方面发展,没问题!至于花费一部分东君负责,一部分孤负责,还有一部分靠他们自己。”

    似乎嬴政说的有些多了,众人一时反应不过来,直接就冷场了,嬴政不说话,诸妃也不说话。

    “此外你们也要好好努力,用心读书。你们的资质都不差,又有着后宫这么好的资源,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如果天天什么都不干,就在后宫之中宫斗,那才是真麻烦!”

    “退一万步说,即使未来公子们当不了秦王,那他们前往某个小世界,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也不是不可能!”

    这句话便是今晚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妃子们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有了这句话之后,妃子们的动力就充足了起来,连带着韩国、赵国、魏国、燕国的降臣们,斗志也昂扬了起来。

    秦王是没份儿了,连扶苏当秦王的可能性都不大,那么有朝一日前往某个小世界,建立帝国下属王国呢?看起来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


………………………………

第三章:丰收!丰收!大丰收!(祝大家今年也是如此)(明年见!)

    仅仅休息了一夜,第二天起床之时,嬴政就来到了书房之中,在这里接见尉缭子和王翦,二人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大将军,肯定有很多要说的话和自己说。

    “大王,整体而言过去半年大秦一切稳步向前,都很是顺利。”

    定下了调子,尉缭子就开始详细解释了:“其中,光是国人便增多了足足七十万之多。”

    “在韩国,第三次科举顺利完成,人心归附,新增国人二十万。其中男性十八万五千,女性一万五千。”

    “在赵国,第二次科举顺利完成,人心初步归附,新增国人二十二万,男性二十万,女性两万。”

    “魏国,目前仅仅完成了第一次科举,不过由于大军对整个魏国进行了一次大清洗,人心归附程度已经不亚于韩国,新增国人十五万,男性十四万,女性一万。”

    “燕国,也仅仅完成了一次科举。不过由于帝国在燕国修了不少路,让草原上的牛羊可以运往咸阳,同时将咸阳的大米小麦运往燕国,让燕国的百姓有史以来过了第一个,不用饿死人的冬天,燕国上下对于帝国,对于大王可谓是感恩戴德!”

    一条路,仅仅只是一条三丈宽的水泥路,却成了如今燕国百姓心中的希望之路!

    就是这条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水泥路,让燕国百姓在今年冬天的时候,吃上了热腾腾的饭食。他们还在秦国官吏的帮助下,住上了火炕。

    在火炕、热腾腾的饭食,以及来自大秦的纺织品三样宝物的帮助下,燕国百姓第一次过上了只要不作死,就冻不死的生活!

    他们只感觉自己活在梦里,内心之中对于大秦的归属感大大提升,对于嬴政更是打心眼里的感激。

    “在关中生活类武学普及率继续提升,事到如今,几乎每两位关中国人,就有一位修炼了至少一门生活武学。”

    “不过还是缺少相关的老师,缺乏讲解生活武学讲解武道常识的初级教习,也缺乏先天一级的老师。”

    说到这里,尉缭子的脸上就露出了极为满意的笑容:“不过这些都不是最好的消息,最好的消息有两个!”

    “第一,育儿经传播之后,目前已经有二十五万位孕妇,或主动或被动的修炼了这门功法,已经生产了十五万位左右,婴儿仅仅死亡了不到三十位!”

    看到这个数目的时候,尉缭子直接就高兴的从原地跳了起来,当时的他真的是一点丞相的仪态都没有了!

    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很难理解他的喜悦!无论你是王侯将相的后代,还是最底层黔首的子嗣,死亡面前一律平等!

    哪怕是王侯将相,也会给自己的孩子起一个贱名,等到他十二三岁甚至是十五六岁的时候,才敢给孩子起大名,因为那个时候孩子已经不容易夭折了。

    喝热水,在后世是一个基础常识,是很多卫生方面的基础要求,然而在如今这个时代,喝热水简直是一个奢望。

    气瓶一般人家都没有,即使有也是木制的,很不保温!

    烧热水只能用柴火,而柴火只能靠大人辛辛苦苦的去树林里砍伐,对于底层百姓而言,每天能喝一次热水,就算是很富裕的生活。

    对于还没长大的孩子而言,天天喝凉水几乎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事实,有的时候一个感冒一不小心人就没了……

    想到这里,嬴政的心情就有些沉重,和后世的那种物质极其丰富的世界相比,眼前的大秦还很落后,真的很落后,方方面面的落后。

    “还需要继续努力,如今的大秦比过去的大秦要强,明天的大秦要比今日的大秦更强,每天都要比前一天有进步!”

    “大王说的在理,至于第二个好消息就是粮食方面,今年春天开始,正式在关中普及谷神长老研究的高产稻子。”

    “今年秋天,在关中上下上万名农官的辛勤努力之下,在百姓们日日夜夜劳作之下,关中的亩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的亩产是四石,整整四石!”

    看着尉缭子右手竖起的四根手指,嬴政也笑了起来。

    亩产这玩意儿,提升起来真的很困难也很复杂!

    当年嬴政掌权之前,关中的亩产是一亩地一石。后来关中有了农官,他们掌握着领先大秦两千年的种田技术,可即使如此,在每乡一个农官的情况下,亩产也就只提升到了一石半!

    再后来当农官普及到了每村之时,亩产达到了两石,但也是极限了,没有足够的肥料,没有足够的水,技术再先进也用不出来!

    一直到后来第一个五年开始之后,关中之地成为了一个大型工厂,一条条水渠被修了出来,一个个水坝出现在了关中大地之上。

    在不缺水的情况下,关中的亩产也才达到三石!而今日在高产稻谷的帮助下,平均亩产达到了四石!

    就这还是建立在最近几年,关中整体风调雨顺,没有大的旱灾、水灾的前提下,否则天灾到来之后,别说四石了,颗粒无收都有可能。

    “好!好!好!”

    连续说了三声好,嬴政的心情那是相当的愉悦,亩产四石,这意味着关中的粮食,就足以养活如今整个大秦!

    多出来的粮食自然不会浪费,野人可以从一天两顿稀得变成一天两顿干的,国人可以从一天三顿稀得变成一天三顿干的。

    看起来只是一点点小进步,但是这一点小进步乘以几千万之后,那就是了不得的大进步!

    “谷神长老还说,这种高产种子,在水源充足,肥料充足的情况下,是可以达到八石的,目前为止肥料的缺口太大了。”尉缭子很是平淡的道。

    肥料由谁负责呢?

    少府!

    如今的少府之主是谁呢?

    李斯!

    那尉缭子这么说是干什么呢?

    当然是他对李斯不满了,闲着没事儿上个眼药,说个坏话也没什么,反正他才是丞相,他可不怕李斯!

    而且尉缭子这又不是偷偷的打报告,李斯就在一旁站着呢,我当着你的面说你的坏话,怎么算也不是暗地之中诬陷……

    ()


………………………………

第四章:八十万大军伐楚(新年快乐)

    感受着嬴政的目光,李斯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这一打量嬴政才发现,半年不见,李斯瘦了不少。

    虽然李斯很想说,少府负责的事情太多了,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偶尔出现错漏真的很正常。

    军方的火炮研究归少府管,谷神长老的农业基地归少府管,育儿经后续情况归少府管,各种统计表格归少府管,甚至连查账,差丞相府的帐、查御史大夫的帐、查大将军的帐、查罗网的帐,少府也能管一管。

    如今的少府,就像是一个小型王国一样,是一个超级大杂烩,负责很多重要且私密的部门,虽然权利比不上丞相,但是重要性却一点也不低。

    可是人手方面却远远比不上丞相府,同样素质的人才,第一选择也永远都是丞相府,丞相府挑剩下的才来少府。

    可是这些能说吗?

    在场的有谁需要李斯的抱怨吗?

    “大王,臣办事不利,还请责罚。”李斯面无表情的道。

    “罚俸三月,待会儿好好的解释一下,如果没有一个交代的话,就按照秦法处理。”

    闻言李斯却不惊反喜,这一回过关了。

    不过心里却憋着不少气,其他世界的李斯压制不住赵高,让大秦灭亡,那是他们干的,又不是我干的,你们为什么一个二个的总喜欢针对我呢?

    我是大秦忠臣!

    真正的忠臣!

    在大王掌权之前,我就是大王的忠臣!

    你们想要趁机打到我,获取相关部门的机密,那是妄想!

    点了点头,嬴政就看向了一旁的王翦,王翦也很有眼色的站了出来:“大王,过去半年之中,战兵新增十万,民兵新增二十万。迄今为止,大秦共有战兵四十万,民兵一百万。”

    “其中有十万民兵,已经前往大隋,目前留在那里镇压天下,还有三十万民兵,分别留在韩国、赵国、魏国、燕国,防止叛乱发生。”

    “如今又到了冬天,伐楚正当其时。”

    冬天,又是冬天!

    前年的冬天,第一个五年计划只进行了四年,就完成了当初立下的目标。然后开始灭韩,一战之后韩国灭亡。

    去年的冬天,大军出征,赵国灭亡。在冬天结束之时,魏国灭亡,在春天之时,燕国灭亡。如今又到了冬天,又到了大军出征攻伐六国的时候了。

    “大将军这次打算灭谁?出多少兵?”

    如今的天下,七国已灭其四,只剩下秦国、楚国、齐国三个国家。以大秦如今的实力,无论是出兵灭齐还是出兵灭楚,都没问题。甚至彼此间的实力差距,已经到了大秦无需使用阴谋诡计的程度了。

    “灭楚!”

    “这回大将军准备动用多少兵马?”

    王翦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双手抱拳,行了一个军礼大声的道:“八十万!”

    听到八十万之后,尉缭子等人都看向了王翦。

    在其实世界的史书上,灭楚一事的走向很有意思!或者说楚国这个国家一直很有意思,它为诸夏创造了很多很有趣儿的成语。

    且不说武安君时代,楚国已经被秦国灭了一次,后来再度复国。就是王翦灭楚之时,也发生了很多波折。

    一开始的时候,始皇帝询问王翦灭楚要多少人,王翦说六十万,然后始皇帝挥了挥手就让他离开了,然后就询问李信,灭楚需要多少人,李信说,二十万就够了!

    然后李信就带着二十万人前去灭楚了,起初之时还很顺利,结果打着打着后路断了!

    长安君成蛟忽然起兵造反,他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不是大秦血脉,是个杂种,他才是真正的嬴秦血脉。

    然而没人鸟他,很快他的叛乱就被消灭了,本人也死掉了。

    但是即使平定叛乱再快,对于远在楚国的李信军队而言,也实在是太长久了,长久到了大军没有粮食的地步。

    断粮了!

    二十万大军断粮了!

    更关键的是,对于长安君成蛟的叛乱,项燕似乎早有预料,然后趁此机会击败李信。

    当然,这种说法也就是说说而已,当个笑话听一听也就是了,实际上根本站不住脚!

    因为成蛟叛乱是公元前239年,李信伐楚是公元前225年,二者之间相差了足足十四年!

    在其他世界的历史上,李信伐楚,初期获胜,然后就被项燕击败了,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概括了此事。

    然后始皇帝便很无奈,只好再次请王翦出山,二话不说征集军队,凑齐了六十万大军,最后王翦带着六十万大军,击败项燕,消灭楚国。

    想了想自己看到的史书,嬴政便开口了:“这么多?”

    怎么这次要这么多?比史书上的六十万,还多二十万,你可得给我好好掰扯掰扯。似乎明白嬴政的疑问,王翦也就不慌不忙的开始了解释。

    捋了捋胡子,很是淡定:“如今的局面,六国已灭其四,再加上诸天万界的存在,正是人心大变之时。”

    “诸天万界这个消息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在诸天万界面前,我们都是一个世界的人,是自己人,可以团结人心,可以让其他国家的人,尽快的融入大秦。”

    “然而坏处就是总有人不甘心,总有人想要搏一搏。他们觉得,与其让大秦掌握前往其他世界的能力,不如让他们自己掌握。”

    “再加上楚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南北纵横万里有余,水网密布,人口众多,怎么看都像是有一搏之力。所以那些阴谋家们,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

    “因此越是在如今这个时候,就越要稳妥。楚国的地形,我军将士肯定不适应,水土不服是必然的。”

    “克服水土不服也需要时间,而这时间就是楚国的机会,也是那些阴谋家们的机会。”

    “在老臣看来击败楚国不难,楚国虽然士兵众多,但是杂而不精,人心不齐,有的来自封君,有的来自国君,长久不了。”

    “只需二十万战兵,就可以击败如今的楚国。但是想要稳妥的灭楚,不出任何意外,需要六十万民兵,维持当地治安。”

    “二十万战兵负责正面战场,六十万民兵负责后方维稳,唯有如此,才可以让剩下的人彻底死心!”

    ()


………………………………

第五章:此战我军有三胜,秦军有三败!(新年快乐)

    说到这里,王翦再次抱拳行了一礼:“如今的局势很关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