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子剑-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于为恩师出了口恶气,一想起恩师,兄弟俩不由得热泪盈眶。

    “恕我直言,这位兄弟拿的可是‘霸王剑’?”

    “正是。”

    “两位可是‘鸿门’中人?”

    “正是。”

    “既然如此,那就一起上吧。无论如何,几位刚才算是帮了大忙,关某就是死了,不怪罪几位。”

    曹操见他这般说词,忙上前道:“这位壮士,想必是误会了,我这两位兄弟以前的确是‘鸿门’中人,可如今早已成了‘鸿门’的死对头,又怎会为难壮士呢?”

    红脸大汉有些疑惑:“这‘霸王剑’,不是吕布。。。?”

    “‘霸王剑’原本是我这两位兄弟的家传宝物,早年被吕布之父夺去,几日前才物归原主。”

    “哦,原来如此,方才在下鲁莽,希望两位兄台不要见怪。昨日客栈解困,今日诛杀二贼,在下感激不尽。只是关某还有要事在身,他日有缘再会。”说着,抱拳拱手,就要转身离去。

    “且慢。敢问壮士尊姓大名?”曹操赶忙问道。

    “实不相瞒,在下丐帮青龙堂堂主关羽,阁下有何指教?”

    “不敢,只是有一事不明,关堂主包裹里的‘双股剑’能否让兄弟一看,另有几句话请教。“

    关羽倒也直爽,将后背包裹放到地上打开,里面果然有把宝剑,意外的是,剑是插在一个剑鞘里的。曹操将剑拔出,剑身银白色,三尺多长,正是平日里小师妹带在身边的‘双股剑’。

    再看着剑鞘,通身红铜色,上面盘旋着镶嵌着一条金龙和一只银凤。曹操仔细观察,这正是‘双股剑’的原配剑鞘。他记得鸠摩迦叶临死前说过‘双股剑’其实分雌雄两把,是共用一个剑鞘的。也就是说,既然原配剑鞘出现,极有可能另一把雄剑也即将浮出水面。

    见曹操面色变化,关羽知道这里面必定大有文章,就向曹操询问。曹操就专门将有关‘双股剑’的事情简要讲了一遍。

    关羽越听越是惊喜:“原来是曹大哥,请问那叫糜月的女子可是这位姑娘?”他看着张魅,以为她就是曹操的小师妹。

    曹操又将糜月被‘鸿门’掳走经过讲给了关羽,看关羽的表情,似乎也知道小师妹这个人,于是就反问关羽。

    关羽一句话就说的曹操等人全愣了。

    “糜月就是关某的大嫂啊!”

    曹操想起小师妹说过的未婚夫、定情信物什么的,以前师弟们还总拿这个逗她,莫非确有其事?

    见曹操已经讲了这么多,足见诚意拳拳,也就将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

第一卷   取剑 第二十九章  丐帮帮主

    小师妹糜月怎么就成了他的大嫂了?曹操虽有疑惑,但并未打断关羽的话。

    他知道,有关‘双股剑’和小师妹的故事,眼前这位红脸大汉一定知道不少。

    关羽慢慢说了起来。

    十八年前,幽州涿郡巨马河旁,有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在山脚下放羊。他是一名孤儿,小小年纪就给地主家放羊,勉强混口饭吃。

    中秋佳节刚过,天高气爽,万里晴空。羊儿摇头晃脑地肯着草尖,少年卧在岸边,边低着头看书,边手里玩耍着石子,看到得意处,抬眼望望水平如镜的河面,抛出一颗石子,在水面上划出一串水花。

    他祖上也曾是殷实人家,可惜后来家道中落,以致一贫如洗,年纪轻轻就成了孤儿,只得在同村刘老财家放羊,好歹吃口饱饭,他也不要工钱,每放一个月的羊,能借几本书看。

    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名中年男子,他浑身是血,衣服被利刃划的支离破碎,右手握一口宝剑,左手抱着一名睡着了的婴儿。

    男子趴在岸边,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河水,才喘着粗气问道:“小兄弟,此处可有隐蔽处藏身?”

    少年有些慌乱,但很快恢复平静,明明男子手里有剑,却是一副恳请急盼的神色,不大像是坏人,而且,他怀里的婴儿,胖嘟嘟的脸蛋非常可爱。

    少年稍加思索,便有了主意,他将羊群聚在一起,让男子临时躲进羊群中间。几十只羊,身穿浅白衣服的男子匍匐在内,还真不易被发现。这个办法,少年用过,有时村里来小伙伴玩耍,捉迷藏时就这样干过。

    少年坐在羊群前面,若无其事地低头看书。

    果然,不久来了一帮人,凶神恶煞般地盘问少年可曾见过一名怀抱婴儿的男子经过。

    来人足有十多号人,为首的是兄弟四人,一个个虎背熊腰,络腮胡须,十足的壮汉,看模样,完全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是亲兄弟四人,名字分别叫做张有道、张有德、张有仁和张有义,是奉了叔父之命,一路追杀那名男子的。

    张有德大叫:“那厮定还在河这边,小孩,你见着没有?”

    少年只顾看书,没有理会。

    张有义大怒:“狗崽子,聋了还是哑了?二哥,跟他费什么话。”说着,手中长鞭一声脆响,鞭梢抽在少年手臂,立时起了一道血印,书也掉在地下。

    少年一声不吭,咬着牙,怒目而视。

    “呀呵?小崽子骨头倒硬。”张有仁走过来,‘啪啪’给了少年两个耳光,顿时血丝从他嘴角流出,即便这样,他兀自不语。张有仁骂骂咧咧,用脚将少年的书塌了个稀烂,书是竹简用绳子串起来的,怎能经得起他的大力搓踏?

    张有德见状,问道:“大哥,怎么办?这崽子十九是个哑巴。”

    张有道看看远方大山,又看看眼前大河,嘿嘿笑道:“那厮负了伤,怎能逃远?八成是就近藏起来了,老四,给我用力点打,就是哑巴,也得给我打的说话。追了这么久,爷们也累了,老三,跟破书叫什么劲,去弄几只羊烤了吃。”

    老大发令,张有义将长鞭沾了水,可劲地往少年身上抽打。这种打法,正常人也捱不了多久,何况一个面黄肌瘦的孱弱少年。

    “住手”羊群中的男子终于忍受不了,跳出来怒道:“一帮畜生,还有半点人性没有?爷爷在此。”

    “哈,大爷就知道你躲在附近。要是个爷们,就别躲躲藏藏,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顾不了,活着还有什么劲儿?”

    “不必废话,一起上吧,大不了同归于尽。”

    “装什么英雄?只要交出”双股剑“,自会放你一条生路,为了剑,你不要了妻子性命,难道连你坏了的女儿也不要了吗?”

    男子看着孩子,泪珠低落在她的小脸蛋上,他将婴儿交给少年,请他临时照看一下。然后抽出‘双股剑’,左右手各执一把,冲向人群。

    男子咬牙切齿,如虎入羊群,左冲右突,犹如砍瓜切菜一般,嘁哩喀喳砍到了一小半。张氏兄弟大怒,四人一起围攻男子,知道他手里‘双股剑’厉害,便不与武器相碰,而全朝男子身上要害处攻击。越打男子越吃力,但他依旧苦苦支撑。

    随着男子身上伤口越来越多,他困兽犹斗,绝望中右手雄剑脱手抛出,一剑将张有义胸口穿透。

    四弟之死,让老二张有德暴跳如雷,他怒不可遏地跳过去,将鬼头刀架在少年头上,喝到:“再不住手,就将这两个崽子剁了。”

    男子早已力竭,见无辜少年与自己爱女都被对方挟持,便停了手,他单膝跪地,靠长剑拄地支撑,大口的喘气。

    老大张有道从四弟死尸上抽出雄剑,‘嘿’地喝了一声,一剑将男子右臂砍断,男子痛不欲生,仰面躺在草地上,张有道不肯罢休,跟上准备将剑插入男子心窝。

    趁他弯腰工夫,男子左手雌剑先刺进张有道肋部,张有道吃痛,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张有仁赶忙扶住大哥。

    张有德看在眼里,鬼头刀毫不犹豫地劈向少年后脑。忽然一颗石子飞来,‘嘡’地一声,将鬼头刀从他手中震落,张有道手臂发麻,虎口都震出了血。

    河对岸一人飘然而至,他轻功甚好,双脚交替踏在水面上,犹如蜻蜓点水般便到了少年跟前。

    ‘大漠飞燕’!这是丐帮的成名绝学,江湖中无人不知。

    来人五十多岁,一身灰色旧袍,一双草鞋,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一捋黑白相间的长须。他笑容可掬,缓缓说道:“糜老弟,你还好吧?”

    男子来了帮手,而且看样子还是丐帮高手,张有德心里大叫不妙,“你是何人,敢管‘鸿门’闲事?”

    他企图以‘鸿门’的名头吓退来者,‘鸿门’创立已经三四百年,江湖上谁人不知?而丐帮充其量也不过才建立十几年而已。

    来者也不回答,‘啪啪’打了几式掌法,收势时双掌凌空一推,掌风将张有德吹了个跟头。

    这几式掌法叫做‘打狗十三式’是丐帮帮主范丹的绝技。

    跌个跟头,说明来者只是给了自己个教训,他也马上意识到,这人就是范丹。保命要紧,他与三弟张有仁架着大哥,仓皇退了。后面的那帮人,见领头的撤退,也鸟兽散了。

    可惜此时糜姓男子几近昏迷,‘双股剑’的雄剑就这么插在张有道身上,被带走了,也幸亏这样,张有道以自己的性命换来把雄剑,张有德与张有仁回去后才没被责罚,也算勉强交了差。

    范丹将糜姓男子救醒,又给他包扎伤口。

    双方相认,悲喜交加。男子本名糜贞,原是‘鸿门’三大长老之一,不料‘鸿门’发生内乱,他夫妇被袭受伤,抱着刚满月的女儿逃走,在被‘鸿门’叛徒的追杀中,一路北逃,在安平郡南宫县养伤不到一个月,又被‘鸿门’张长老的长子派人偷袭,妻子吴氏也不幸罹难,糜贞抱着幼女边战边逃,就这样到了涿郡。

    而糜贞与范丹认识了将近十年,那时候他们都居住在洛阳,一次偶然的机会相遇,自此成为知己。只可惜祸从天降,范家出了大难,全家被朝廷发配边疆,自此以后哥俩天各一方,数年了无对方讯息。

    范丹的父亲本是朝廷大员,官拜大司农,因为生性耿直,得罪了当朝皇帝身边的红人大太监张让,由此被怀恨在心。有一次,张让六十整寿,满朝文武都前往祝寿,唯独大司农范丹没到。不久京师附近发生地震,张让抓住把柄,以大司农私自开仓赈灾为由将范家满门下狱,问了个死罪,只因范丹在朝中人缘极好,求情的人多,这才网开一面,将范氏全家发配塞外大漠,并矫诏自此范家世代为丐,永不得赦。

    沿途中,范丹眼见天灾人祸,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都是流浪难民,不禁悲愤交加。

    既然圣旨已说世代只能做乞丐,索性范丹就创建了丐帮,自己就任第一代帮主。因此,范丹一家虽是发配,可是一路上不断有难民加入,队伍越来越大,到了大漠,丐帮队伍已经有了数千之重。

    范丹自幼习武,练得一身本领。丐帮建立以后,范丹便教习帮众一些简单的武功防身,说白了就是放狗,因为乞丐在讨饭时,经常被有些地主老财们放狗咬人,久而久之,范丹竟自创的‘打狗十三式’,并威震武林。

    这次两人在这种地方,用这种方式相见,真是唏嘘不已。

    养伤一个月后,糜贞决定告辞去寻那把雄剑,因为这‘双股剑’本就是妻子吴氏带来的嫁妆。他决定先讲女儿送回岳父家,再想法将雄剑追回来,以慰爱妻在天之灵。

    而那少年也拜范丹为师,被带回了丐帮。因为这番遭遇,又感觉这少年胸怀大志,心地善良,就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了他,因雄剑丢失,就将剑鞘作为了信物,并说明日后双剑入鞘之时,就是两人成婚之日。

    曹操师兄弟几个,开小师妹玩笑时总说她的情郎家不简单,能拿出这么贵重的名剑做聘礼,其实正好相反,这剑本来就是小师妹的,送聘礼的不是男方,而是女方。

    “双股剑‘原本世代在萧何一族中流传,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双股剑‘就变成了岳母送给女儿的嫁妆。别的家族,有什么宝物都是先传长房长子,而萧家却先传长房长女,这真是奇怪。多年以后,’双股剑‘就传到了糜月母亲吴氏手里,因此,不出意外,接下来此剑就会传承给糜月拥有!

    曹操等人越听越怪,五行剑既是家族荣誉,又是家族使命,为何偏偏‘双股剑’怎么会沦落到送人地步?
………………………………

第一卷   取剑 第三十章  邯郸城

    关羽的故事还在继续。

    十八年后,当日的少年刘备不但长大成人,还在范丹的悉心教导下文武双全,并在十几年的磨练和挫折中不断成长成熟,因为屡建奇功逐渐升为丐帮副帮主。

    就在几个月前,丐帮收到一封糜贞的信件,说自己已经找到雄剑的下落,决定前往讨要,请丐帮相助。

    正因为如此,糜贞才将糜月临时托付给好友五禽剑派的掌门,自己则只身去了冀州。这是父女俩第一次分离,当年他从大漠回到岳父母家时,才发现早已人去屋空,糜贞猜想估计是‘鸿门‘叛徒们也前去骚扰过,她们才不得已搬走了。于是,糜贞就将岳父母的老宅卖掉,自此隐姓埋名,边抚养女儿长大,边找寻雄剑的下落。

    也正因为如此,刘备接到准岳父的信件后,便立刻带着两名义弟关羽和张飞,前往冀州巨鹿郡汇合。

    行至冀州城外,竟然遇到了从后面赶上的白虎堂堂主慕容光,在整个丐帮,论轻功,除了帮主,就数慕容光好了,他告诉刘备等人说帮主命他前来助一臂之力,轲副帮主随后就到。

    这就有些奇了,刘备顿时不明白恩师这么安排是什么意思,因为该帮里人有谁不知,两位副帮主这些年来一直都不太和睦。

    刘备怀疑这是轲比能私自行为,但又没时间考证。再说,眼前要办的这件事颇为棘手,正好需要帮手。

    因为范丹当年创建丐帮后,为了能在大漠落脚,曾经得到了大漠几名首领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副帮主轲比能,本就是当地少数民族领袖出身,只因朝廷以‘塞外十五虎‘为借口,派大军剿灭了势力较强的几个部落,轲比能等人家道中落,为求东山再起,这才加入了丐帮。

    其实是朝廷怕这些塞外部落成了气候,就变得尾大不掉,所以每隔几年就找些借口,将发展较强的部落进行杀戮,因而这些塞外部落就没有对抗朝廷的机会。明的不行,这些人就‘曲线‘行事,多数加入了丐帮,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轲比能加入后,利用自身优势,为丐帮的发展壮大立了大功。

    刘备是什么来历?不过是帮主路上捡来的孤儿而已,竟然后来跟轲比能平起平坐,也做了副帮主,所以根本就不被轲比能等人瞧得起,平日里摩擦也就时有发生,好在有帮主居中调理,双方没有发生大的冲突。

    最关键的一环,老帮主范丹已经上了岁数,日后帮主之位,必定在刘备与轲比能之间产生,这就让双方暗地里交上了劲儿。因为轲比能野心极大,他是想利用丐帮,达到统一大漠,进而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目的,显然刘备的存在就成了眼中钉。

    所以帮主让轲比能等前来帮忙,就有些奇怪,可是等轲副帮主见面后,他拿出的手令确是老帮主的真迹。不但如此,他还带来一条极为重要的消息,就是‘双股剑‘的雌剑在嵩山出现,太平神教的副教主张梁已经前去夺剑。

    轲比能从哪里知道的这个消息?刘备疑惑不定,但宁可信其有,就派二弟关羽带着剑鞘,前去印证真假。其他人则按兵不动,等候糜贞的现身,再商量下一步行动。

    关羽到了嵩山脚下,果然见到了‘双股剑‘,当时张梁还不知道马元义已经投靠了’鸿门‘,所以不曾防备,中了暗算,虽不伤及性命,但’双股剑‘却落在马元义手里,接着诸葛汐泠与水龙王同时现身,张梁怕吃亏,就弃剑水遁逃走。

    正当马元义准备将剑交给诸葛汐泠的时候,关羽出其不意出现,刀劈了马元义,得到了‘双股剑‘,此剑到手,关羽回身便撤,左臂中了几枚’诸葛连弩‘。

    可惜打斗中,不慎遗失了银两,回程的路上连吃饭住店的钱也没有,无奈路上‘借‘了几根春玉米充饥,晚上就随便找个门洞。幸亏诸葛汐泠与水龙王追了一段路便被甩掉了,却谁知在安阳城外又碰上了‘冀州双斧‘,若不是曹操等人相助,难免功亏一篑。

    这次是实在饿了,才在客栈里要了两斤馒头,这才机缘巧合,遇到了曹操。

    双方的信息摆在一起,众人心里明白了七八分。这么说,关羽口中的那个刘备,就是小师妹的未婚夫。当听说糜月被‘鸿门‘掳走后,关羽也非常着急,但当务之急,大家心里全清楚,那就是先去冀州帮糜贞找到雄剑,等放出风声,’鸿门‘的人必然挟持糜月前来交易。

    其实眼下有一事更是万分着急,那就是去邯郸城寻找张神医,不但因为张魅伤重,而且关羽的左臂也必须早点医治,他的伤口已经溃烂,再拖下去,这条臂膀非废了不可。

    关羽没有理由拒绝曹操的建议,一来邯郸近在咫尺,医好了臂伤再赶赴冀州也不迟;二来大嫂糜月又是曹操的小师妹,这就无形中多了几个帮手;还有,曹仁曹洪已经去打探糜月的消息了,不妨在邯郸见了面,营救起来岂不方便?

    快马加鞭,不到两个时辰,就进了邯郸城。

    这是一座老城,据说上古时期,人类始祖女娲娘娘就是在这里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邯郸城邑,肇起于殷商,已历数千年之久。战国时间,又长期作为赵国的国都,是以城池之宏大,市井之繁华,丝毫不比京城逊色。

    问题就来了,邯郸城这么大,如何寻找张神医呢?

    出乎意料的简单,因为此时黄河以北正值疫病流行,数以万计的百姓被病魔吞噬,张神医的出现,实在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于是附近各地的病人,一窝蜂似的涌向邯郸。

    这种现象可不是官府愿意看到的,一旦大量难民进城,极有可能带来偷盗、殴斗等不安定因素,更是怕将疫病传染给城里的人。但这积善行德的善事官府又不可能制止,于是就在丛台外的赵王宫附近搭建临时医馆,以便神医救治,并派官兵守护,防止难民滋事。

    这里原是高祖皇帝幼子赵王如意的封地,赵王宫就是为他而建。只是可惜后来如意母子被吕雉害死,而吕后又权倾朝野,于是赵王宫便日渐衰败了,多年过去,许多宫殿早已坍塌,但毕竟残垣断壁还在,多少能给前来问诊的百姓提供一处遮风避雨之所。

    知道地方就好办了,众人骑马,不一时就到了丛台。

    看着这么多流离失所,呼天号地的百姓,曹操心里异常沉重,其声之悲哀,其景之凄惨,实在令人为之动容。

    好在邯郸城的太守派人在赵王宫里临时搭建了许多草棚,每日还有粥饭施舍,能够到这些,也算难得的好官

    边走边看,曹操心里越发不是滋味,他暗暗攥紧拳头:一定要找到天子剑和高祖金牍,看看究竟怎样才能改变这一切。

    远远地,就看到了台上凉棚里,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正在给病人诊脉,他头发胡子雪白,还不时咳嗽,可他依旧一丝不苟地询问病情。他的旁边,有十几人忙忙碌碌,应该是他的弟子们,有的也在问诊,有的配药,有的记录,更多的是在煎熬汤药,只见凉棚周围支起了几十只大缸,地下柴火烧的正旺,缸内冒着蒸汽,中药味扑鼻而来。实际上病人虽多,但疫病症状相同,只需集中熬制汤药,然后分发服用即可。

    那位老者应该就是张神医了!曹操看着他瘦弱佝偻的身躯,不禁有些心酸。

    望着排的长龙似的队伍,曹操等人犯了难,这么多患病难民,总不能插队找神医看病吧,看这架势,就算排队到天黑也怕轮不到。

    那也没别的办法,只有等天黑了,百姓散了,再去请神医救治。

    天已经漆黑了,张神医才回到临时住所,曹操等人赶忙尾随着张神医,然后拜见。

    一个中年汉子出来道:“各位请回吧,请你们也可怜可怜我师父,他老人家已经忙了一天了,这刚回来,连口饭都没来的及吃,有病明日再瞧也不迟。”

    “阿福,让他们进来吧。“张神医在里面说了声。

    “是,既然如此,那各位请吧。”

    曹操等进了屋,见张神医正在吃晚饭,一碗白米稀粥,一碟切成丝的咸菜,老人却吃得津津有味,众人看到不禁心酸。

    劳累了一天,就吃这些东西,长此以往,老人家能熬的住吗?

    “哦,原来是樊老弟的高足,诸位请坐,容老朽将这口粥喝了,再替各位诊脉。”

    靠墙有一排矮凳,想必也是求医的人排队用的,于是就坐了上去,刚要说话,却见适才叫阿福的汉子急匆匆进来,附在张神医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张神医略加沉吟,轻声道:“那就让他们进来吧。”

    不一时,进来两个人,都是江湖人打扮,个头胖瘦也差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