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子剑-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洪当下就有些不快,心道你这老头,跑来蹭吃,竟还挑三拣四!他嘴上没说,但脸上却早就显露出来。

    老者也不介意,从怀里掏出个酒葫芦,递过来道:“娃娃,你烤的的确难吃,不过老夫吃了你的地瓜,那就请你喝酒 好了。”

    曹洪心里老大不情愿,见人家一片心意,出于礼貌,就接过来喝了一口。

    “哇”,酒一入口,曹洪立马就吐了出来。

    老者又递给曹操,曹操犹豫着接过,他见曹洪吐酒,就知道这酒味道只怕不好,但看着老者笑眯眯的眼神,他不好辜负老人好意,也就闭着眼睛喝了一口。

    果然,入口后又苦又涩,还有一股鱼腥味,简直太难喝了,他不好意思也吐出来,便强忍着咽了下去。

    老者笑着,拿回酒葫芦,咕咚咕咚连喝几大口,咽下肚中后,还意犹未尽地品咂几下,仿佛回味无穷。

    老者摇头晃脑,自言自语道:“唉,这里非是地瓜产地,怎么烤来也不会好吃,凑合吧!”

    曹操静静看着老者,轻轻道:“老伯知道哪里的地瓜好吃?”

    “呵呵,老夫走南闯北,自然知道!”老者倒也不客气,“大汉国内,有四大地瓜产地,益州的巴郡、荆州的江夏郡、豫州的开封县,以及幽州的卢龙县,尤其是豫、幽两地的地瓜个大肉厚,脆甜可口,烹煮烧烤皆宜,令人回味无穷。”

    曹操见老者说的头头是道,就知道他是个老江湖。突然间想到年幼时与伙伴们在野地里偷瓜吃的做法,于是微笑道:“舍弟这种烤法,地瓜受热不均,往往外面好多地方烤糊了,内里却还有夹生,晚辈有一种方法,老伯请稍等。“

    说完,曹操探了探脚下的土地,用长剑挖了些潮湿的泥土,又用剑割了些青草,码在一起。

    老者很好奇地看着曹操用剑做这些动作。剑,确实很普通,但是一个剑客这样使用剑,还是很稀奇。

    曹操先用青草将几块地瓜仔细地包裹起来,将刚才挖泥的土坑扩大些,清理好,然后将那些包好的地瓜摆放进土坑,接着把挖出来潮湿的细土一层层盖在上面,土坑填平后,又将正在燃烧着的火堆移到虚填的土坑上面,并且多加了些干柴让火烧的更旺些。

    老者看着曹操的每一个动作,见他一会儿用剑挖土坑,一会儿用剑翻火堆,似乎那把剑在他手里只是一根随手在路边捡来的木棍而已。

    老者闯荡江湖数年,还从未见过一个剑客这么不爱惜剑的。

    可是,这还不算完。

    曹操又挖了些湿土,堆摆成条状,然后用剑用力地地拍打潮湿的泥土。反复拍打下,不一时就成了泥块。曹操将剩下的地瓜用这些泥块严严实实地裹好,用手揉捏成‘粽子’状,轻轻将之投进火堆里。

    曹操轻轻拍了拍手,将粘在手上的泥土擦去,站起身来,提宝剑从身旁树木上劈下来几根粗一些的树枝,做成了两个支架,架在火堆两侧,又挑选了根粗壮直顺的横放在两个支架上,对老者说:“老伯这酒有些湿寒之气,不如用火温上一温,等地瓜烤熟一起下酒,定别有一番风味。”

    曹洪下意识伸手拦阻:“这酒葫芦放在火上,岂不…。?”

    旋即,他又将手缩了回来,因为他看到老者冲他眨了眨眼,嘴角奴了奴地上湿土,立马明白过来。

    老者将酒葫芦递给曹操,后者接过,在酒葫芦表面仔细地涂抹了些湿泥,然后将之挂在了支架上。

    不一时,就有一阵阵浓浓的香味自火堆旁传来,老者吸气入鼻,享受这难得的美味。

    忽然,他脸色一变,原本陶醉的神情顿时变得满面凄苦,鼻子一酸,眼中竟掉下几颗泪珠。

    曹操兄弟俩吓了一跳,老者这是怎么了!

    有香喷喷的地瓜吃,也不至于激动成这般样子吧!

    曹操走到老者面前,轻声问道:“风老前辈,您这是…。?”

    老者努力止住悲伤,缓了缓神,这才慢慢说道:“老夫失态,让少侠见笑。唉,都过去了三十多年了,还想这些个旧事有什么用呢。”

    边说,他边仰头看着天上隐隐月亮,叹道:“唉,月出总有月落时,花开岂能无花谢?!”

    老者最后一句话说完,曹操不禁心中陡然一惊,这两句怎么听着如此耳熟?

    随即,曹操猛然想起,当日在嵩山县蝴蝶谷,项大哥就曾说过相同的话。

    月出总有月落时,花开岂能无花谢。

    没错,就是这句话!
………………………………

第二卷  夺剑 第七十八章  黑衣老者

    因此,当老者说出这两句话时,曹操自然就想到了项大哥。

    “月出总有月落时,花开岂能无花谢。”曹操随口吟道。

    老者也注意到了曹操的变化,于是反问道:“哦?少侠也听过这两句话?“

    曹操点点头:“数日前,晚辈为救一位朋友,曾在蝴蝶谷听一位前辈说起过。“

    “蝴蝶谷?那人可是姓项?“

    这下轮到曹操吃惊了,难道这黑衣老者也认识项大哥?

    曹操也不隐瞒,简单将当日蝴蝶谷内之事讲述一遍。

    随着曹操诉说,老者脸上逐渐显出惊喜之色,待曹操说完,老者哈哈大笑:“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天意啊天意。“见这老者一会儿悲伤,一会儿大笑,不禁一头雾水,弄不懂老者这是究竟怎么了。

    老者看着曹操,笑道:“原来少侠你就是曹操,老夫受项老弟之托,前来冀州助少侠一臂之力,不想竟然再次相遇,岂不是天意造化?“

    哦,原来上这样,真想不到,在这乱葬岗上不期而遇的陌生老人,竟然就是来找自己的,曹操边想,心中不由得暗暗感激项大哥。

    “风老伯可是项大哥的朋友?“

    “项家于老夫有救命之恩,又于项老弟情投意合,肝胆相照,他之所托,老夫自然全力以赴。正巧老夫也欲来冀州寻找一样东西,故而就一路来到这巨鹿城,却不料竟在此巧遇,不知少侠有何事需要老夫相帮?“

    老者这一问,倒是让曹操又是一惊,心道这位风老前辈似乎并不知道天子剑之事,否则他也不会这么问。

    可是,明明是项大哥拜托他前来相助,莫非并没有将曹操寻剑之事告诉老者?看老者表情,似乎真的不知道要帮的是什么忙。

    这倒奇了,按照老者所说,他与项家渊源极深,项大哥怎会将天子剑之事隐瞒?项大哥这么做,难道还有别的内情?

    曹操心念一转,顺口说道:“能得风老前辈相助,晚辈感激不尽。晚辈正有一件棘手怪事,请前辈指点迷津。“

    说着话,曹操从怀里掏出那只黄色鞋子,递给老者。

    老者将鞋放在手心,仔细端详,左瞧右看,半晌不发一言。

    这只鞋子虽不是寻常百姓所穿,但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他实在弄不懂,项老弟拜托自己千里而来,就为看一只女人鞋子?

    看老者质疑神色,曹操忙将这几日发生种种怪事和盘托出,请求老人帮助理一理头绪。

    老者这才弄清了原委,他看着手中鞋子,陷入了深思。

    见老者沉默不语,曹操正准备发问,却听到一旁曹洪说道:“地瓜熟了,快来边吃边说吧。“

    果然,飘过的香味越来越弄。还别说,这种特别的香味把在场的人都给吸引了,虽说是在夏季,但这荒岗之上小风一吹,也是高处不胜寒。再加上大家都没吃晚饭,所以这个时候的香味自然是充满了诱惑力。

    于是三人重新凑至火堆旁,曹操用剑将火堆侧向移开,然后将那些被泥土包裹的‘粽子’一个个拨拉出来。

    潮湿的泥土早已被火烘干,黑乎乎的粘带着一层火灰,也带着一股股白色热气。曹操随意挑了一块,用剑轻轻一磕,外层的泥块脆生生剥离,一块热腾腾的地瓜就露出了真容。

    曹操削了两根干净树枝,叉起地瓜,连同酒葫芦一并送到老者前面。老者也是饿了,也不嫌烫,左一口地瓜,右一口热酒,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还夹带者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老者吃的有滋有味,频频点头,果然与方才夹生的地瓜有天壤之别。他看着曹操火光中那张俊秀的脸庞,心中暗暗称赞。

    曹操与曹洪两人也早就饿的肚子咕咕叫了,也吃了个风卷残云。曹操又用剑将埋在火堆下土坑里的地瓜也挖了出来,清理掉包在外面的泥土和青草,顿时又一股不同的香味飘来。

    除了泥土的香气,还有青草的芬芳,老者走南闯北,阅‘瓜’无数,这种吃法,却还是第一次。

    三人谁也不说话,只顾埋头猛吃,直到一块不剩,吃了个精光,还有些意犹未尽。

    酒足‘饭’饱,天色已晚,也到了办正事的时辰了。

    黑衣老者的到来,给了曹操一丝动力,这几天连连出事,并且都是苦无头绪的怪事,或许是当局者迷,已经弄的曹操内心烦躁不已,老人毕竟是位老江湖,说不定能够拨云见日。

    “清河城中当真有传说中的‘龙之骨’?“老者问道。

    “这件事晚辈也不敢断定,不过莫大侠既然言之凿凿,以他夫妇二人的身份名望,自然不会捕风捉影。“

    “照这么说,这件事十之八九是真的了,少侠认为这件宝贝藏在甘陵山?“

    “其实这都是张氏族人猜测的,就连‘龙之骨’这个名字,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

    “连本主都不知情,那么铁船帮又如何敢确定呢!老夫以为八成是那名叫莫问天的汉子听错了吧。“

    “可是莫前辈言道是亲眼看到铁船帮的人在‘芳泽阁’聚会,也是亲耳听到他们要来清河抢宝的消息的。“

    “莫氏伉俪是墨者传人,在江湖中行侠仗义,侠名远播,老夫自然不敢质疑,不过那莫问天乃厮混于青楼之辈,为博美人欢心,竟然盗掘他人坟墓,还偷听别派机密,其人品如何就大打折扣了。他说的话,难免有些水分。何况铁船帮也是武林中显赫有名的帮派,岂会公然抢夺他人之物?“

    老者的一番话,说的曹操愈发疑惑,是呀:铁船帮北上夺宝的消息并非莫大侠夫妇亲耳听到,他二人也是听信而已,只因莫问天是其胞弟,因此不会见疑。难道说,这世上根本就 没有什么‘龙之骨’?

    本来是想让老者指点迷津,却不料弄的更加扑朔迷离。

    曹操索性就先不去考虑‘龙之骨’,转而请教自己心中更大的疑惑,那就是公主被劫之事。

    老人又仔细地询问了些细节,方说道:“不管这位公主是何方神圣,有两个事实不容置疑,一是这只黄色鞋子的主人,确是被张角派人掳走,因为‘黑爷岗’的郭氏兄弟老夫倒有耳闻,这两个武林败类的确是投靠了张角处栖身。“

    “第二,既然‘鲁王崮’的人认定了此事为张角所为,于是便将少侠等一干朋友掳去,以此交换回他们口中的公主,因此少侠不必担心,你的诸位朋友暂时并无性命之忧。“

    老者所分析的,与曹操心中所想一致。他问道:“风老前辈,您可知道‘鲁王崮’是什么来历?“

    “这个名字老夫倒是听过,不过‘鲁王崮’极其神秘自闭,从不参与江湖中任何事,除了与邻居‘黑爷岗’有些摩擦,根本与武林中人没有任何接触。“

    当曹操问到那名被属下称为三爷的鲁姓汉子时,老者更是连连摇头:“据说‘鲁王崮’的当家姓秦,可惜江湖中人无人见过其庐山真面目,至于是否有姓鲁的汉子,老夫就不知了。“

    ‘鲁王崮’只是济南郡一处偏僻荒岗而已,严重缺水,据说连庄稼也无法种植,能够长期居住的,不是绿林好汉就是避祸难民,是很难跟‘公主’这等尊贵联系起来的,说句难听的话,在武林当中,只怕没几个人听说过‘鲁王崮’这个名号的。

    本来曹操还有另外一个疑惑,那就是‘鲁王崮’的人明知是张角的人掳走了公主,为何不直接去找张角要人,却反而掳走张魅等人为质呢?曹操起初还以为或许是因为张魅是张角的女儿,但现在曹操反而认为是‘鲁王崮’地位低微,想借清河张氏之手,从张角手里换回公主而已。

    毕竟,天下人都知道张角跟清河张氏的关系。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说张魅等人只是被‘鲁王崮’的人顺道掳走的了,又或者说,在他们眼里,误将张魅等人当成了张氏的族人。

    曹操想到这里,心中更加不安。因为看来‘鲁王崮’的人还不知道,如今张角早已与清河郡一刀两断,即便整个清河郡的人都被抓走,他也不会交出公主的。

    若是三日内交不出公主,他们会不会恼羞成怒,杀害人质?

    想到这里,曹操心里愈发担心,额头直冒冷汗。

    黑衣老者看着曹操,笑道:“少侠稍安勿躁,既然问题的根源在于那位公主,少侠不妨先找到这个公主再说。“

    老者一语中的,对呀,既然已经来到巨鹿,那就进去探查即可,一旦找到公主,所有疑问自然迎刃而解。

    “有风老前辈相助,晚辈心里有底了许多。“

    “嗯,你们两个娃娃敢闯入太平神教大本营,勇气可嘉。不过这巨鹿城可是龙潭虎穴,咱们人生地不熟,无头苍蝇般乱串可不是办法,需得寻个万全之策。“

    “风老前辈可有良策?“

    “不如就给他来个‘打草惊蛇’之计。“

    “打草惊蛇?“曹操兄弟二人甚是吃惊,因为出发之时,莫氏夫妇千叮万嘱不要打草惊蛇,只要探清了讯息就立即赶回清河,再共同商议对策,而这位风老前辈竟然说出这样的计策。

    “呵呵,不错,只有老夫先行引蛇出洞,少侠你才能趁机寻找公主下落呐。“

    “风老前辈的意思是,调虎离山?“

    黑衣老者看着曹操,点头赞道:“孺子可教!老夫索性冒充‘鲁王崮’的人,前去诈他一诈,两位少侠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曹操连连摇头:“不可,这样一来,岂不是将风老前辈置身于危险之地,不如这个饵就由晚辈来吧。“

    “老夫受人之托,小小巨鹿,有何可惧?不是老夫夸口,老夫全身而退,有何难处!“

    黑衣老者颇为自负,语气之坚决,不容曹操再言。
………………………………

第二卷  夺剑 第七十九章  真命皇后

    其实曹操心里非常明白,以风老前辈的武功,趁黑夜里混乱之际脱身,并不太难,只是让一位老人家以身犯险,难免于心不忍,不过看老者不容置疑的语气,再要推辞反而是让人觉得小瞧了人家,于是抱拳拱手,道声珍重。

    “事成之后,还来此乱葬岗汇合。”老者说完,掉头下岗。

    他脚下生风,行走速度极快。曹操施展轻功跟在身后,明明老人是走,曹操奋力追赶,却始终有两三步远的差距。

    曹洪轻功甚好,他几个纵身,就追上了老者。老者看着曹洪,夸道:“娃儿好俊的轻功,很好。”

    曹洪追上老者,其实他心里也有个疑问,只是刚才不便插话,但他心里又实在憋不住,所以借机问道:“老伯,您刚才悲伤落泪,却是为何?“

    老者叹口气:“我那苦命孩儿,临终前想要吃口地瓜,却也未能如愿,今日见到地瓜,就不由想起了我那可怜的孩儿。“

    “对不起老伯,晚辈不是存心想触及您的伤心事……“

    “唉,算了,都过去三十多年了,他若活着,也有你们这般大了。“

    说话功夫,三人来到城墙西北角下。

    巨鹿城,是为黄巾军大本营,太平神教总坛,多年的经营,城墙修的又高又厚,城墙下是两长多宽的护城河,防守极为坚固。

    但是对于曹操等这种高手来说,翻越城墙并非难事。之所以选择西北角入城,按老者的说法,这里更接近于张角的寝宫。

    老者带路,曹操兄弟二人紧跟其后,在黑夜中穿梭。曹操曾经来过一趟巨鹿城,只不过是从南门而入,沿途所见皆是商铺摊贩,入目也是平常民舍,可今夜所经之路,遍是层楼叠榭,飞阁流丹,参天古树下,数不清的红墙黄瓦。

    幸亏有老者带路,否则就这鳞次栉比的宫殿,只怕找到天明,曹操二人也不一定能够转的过来,更遑论寻找公主了。

    正搜寻着,忽然听到前面传来阵阵乐声,于是三人顺着声音,慢慢摸进一座金顶红门的大殿之外。

    小心翼翼地绕过哨兵,三人纵身上了屋顶,借着天井将殿内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只见殿内一群舞女正在衣袖飘荡,翩翩起舞;角落里,一群乐师鸣钟击磬,鼓瑟抚琴;拳头粗的檀香,在四个角落处烟雾缭绕;大殿中有一群人正在饮宴,一个个兴高采烈,红光满面,似乎在庆祝什么大事。

    而殿内正北方,金漆雕龙宝座上面坐着的,正是那位目空一切,睥睨天下的野心家、黄巾军大首领、太平神教教主张角。

    殿内两排低矮桌几,上面摆满了各色瓜果,以及美酒佳肴,有四五人喝得摇头晃脑,得意洋洋。

    其中一人曹操认得,他就是在甘陵山山神庙遇到的壮汉郭二宝。此刻他敞开上身衣衫,露出一身胸毛,一手抓着只金灿灿的酒壶,另一手攥着只烤鸡,正啃的带劲。而那块重达两三百斤的巨石,就立放在他身边。

    他的上首坐着一名矮个子男子,瘦骨嶙峋,是个侏儒,正在意气风发地说着什么。

    曹操等人摒耳静听,只能他正尖声说道:“这本是教主法力无边,夜观星象,算出真命皇后到此,小的们只是奉命行事而已,岂敢参天之功,得教主奖励。“

    这个声音,曹操立刻听的出,他就是在山神庙出现的郭大宝。

    听莫大侠说,这郭氏二人乃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可是这为兄的瘦小骨干,是哥三寸丁,而为弟的却是人高马大,彪形大汉,他们俩竟然是双胞胎?若非曹操亲眼见到,只怕说出去也没人相信。

    郭大宝话音刚落,对面桌几上一文官模样人马上接道:“智囊过谦了,教主法力通天不假,但是智囊能够马到成功,使得日后我神教如虎添翼,实在是赫赫之功。“

    张角也道:“不错,郭卿这事办的漂亮,孤要重重赏赐,郭卿休要推辞。“

    郭大宝忙站起身,踢了二弟一脚,示意他赶忙起身,两人一齐谢恩:“谢教主隆恩。“

    郭二宝身子笨,动作慢,起身中差点将桌几踢翻,再加上他已经有了醉意,还没等张角回话,便一屁股做在地上,手中酒壶不慎磕在身边巨石上,‘咣当’声响,酒壶脱手而出,骨碌碌滚到舞女们脚下。

    她们正在专心致志地跳舞,一人正好踩到酒壶之上,脚脖一歪,扑哧跌倒在地,她这一摔,其余女子收势不及,连环相撞,一个个东倒西歪,乱作一团。

    舞蹈停止,乐师们也不知是停还是接着奏,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静的出奇。

    张角醉眼瞄了一眼,大叫一声:“丁爱卿何在?“

    坐在文官下首的一名武官赶忙爬起身,小跑到张角宝座下面跪下,回道:“在。“

    “推出去,全部勒死。”

    “是。”

    武官一挥手,闯进来一队黄巾军,架起那些舞女就往外拖。可怜十几名女子,只因一只酒壶就丢了性命,一个个呼天号地,连叫饶命,可黄巾军们却不理会,凶神恶煞般将她们全部拉拽了出去。

    看到这种情形,那些乐师们吓得浑身颤抖,筛糠般跪在地上,哆哆嗦嗦,有的甚至吓得尿了裤子。

    武官竖起耳朵等待张角命令,只要他一声令下,便立刻也将这些乐师们拖出去。

    谁知张角咕咚饮了杯酒,满足地品咂一番,说了一个字‘滚’。

    乐师们捡了条命,连滚带爬,出了大殿。

    其实就在刚才张角下令之时,曹操就就想冲出去,这么多无辜女子,竟然就因摔了个跤,就落个被勒死的下场,这张角也太草菅人命了。可是他刚要动作,却被黑衣老者拉住,示意他大局为重。

    曹操强忍怒火,双拳握的咯吱作响。

    郭大宝见二弟闯祸,先是骂了声“蠢货,我说过多少次了,这是什么场合,还带着你那破石头。”

    然后,又赶忙给张角赔罪:“舍弟草莽之人,不识礼节,万望教主宽宏大量,饶恕于他。”

    张角站起身来,哈哈大笑,边举着酒杯晃晃悠悠来到两人前面,说道:“智囊不必多虑,你这兄弟性情耿直,童心未泯,孤十分喜欢,来,孤敬你兄弟一杯。”

    郭大宝挤落几滴泪水,忙道教主天恩,日后愿效犬马之劳。

    张角面对面坐下,说道:“郭卿诚心来投,又给孤带来这等大秘密,孤大事若成,你兄弟皆是开国功臣。”

    “我兄弟二人漂泊江湖,白活半生,有幸投靠真命之主,实在是不枉此生。教主今得真命皇后,是上天注定教主成就王图霸业。”

    曹操三人在上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