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紫微煞-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的日子里,秦若玉便留在渡天寨为石逸、石锺玉父女二人疗伤。石锺玉伤势不重,很快便能下床走动,石逸也有所好转,偶尔能睁目视人,但依旧身不能动、口不能言。
何文若看到了一丝希望,心情也轻松许多。
冬去春来,五六个月转眼即过,秦若玉不再常住渡天寨,仍旧像以前一般四处行医,每隔两三个月回来诊视一下石逸的病情,以便对症下药。
石锺明既要照顾尊堂,又要暂代石逸处理渡天寨的大小事务,总是忙得焦头烂额,多亏有嫦儿尽心辅助,方能勉强应对。
欧阳剑则是一直忙着照顾石锺玉,还有那些从平晋城来的孩子,很少再来指月楼。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欧阳剑和刘皓南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与石锺玉倒是越走越近。
同时,秦若玉也会偶尔到指月楼走动,为刘皓南开些益气补身的方子。旁人问起时,她便遵照刘皓南的意思,说刘皓南不但终身无法习武,以后连起身行走都有困难。
何文若、石锺明等人听了这个消息,不免为刘皓南的遭遇唏嘘感叹。刘皓南便也假作抑郁惆怅之状,躲在指月楼中闭门不出,终日以读书下棋遣怀。
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刘皓南渐渐被人遗忘,除了嫦儿偶尔来探望自己,平时只有韩城日夜相伴。主仆二人一个不愿说,一个不会说,日子过得冷冷清清。
不过,这种状态正合刘皓南的心意。一方面他需要时间继续调理内息,修习真元大化神功,将自己的内力提升至更高境界。另一方面,他是在故意示弱,以减少石锺明对自己的戒备和猜疑,方便以后行事。
至于黄金坞金子凌那里,仍通过韩城与刘皓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韩城每月都会将黄金坞收集的各路信息送到刘皓南的书案上,即使他足不出户也能知道家国大事。
年末,朝廷命河东禁军清剿流寇,太原知府寇准亲自领军讨匪,在代州知州张师亮、宁化军统军杨延昭的配合下大破太行十八隘,将十余处贼寇的老巢一举倾覆,除了几个贼首不知所踪,上千名贼寇均束手伏诛。
刘皓南得知这个消息时,猛然想起净气尊者柴宗诲曾以一枚绿玉扳指为凭,将太行十八隘的盗匪托付给他,可惜他被月圆之会所阻,未能及时前往太行山接收队伍,早作处置。
这样一想,刘皓南心里难免有些遗憾,继而想到太行上的盗匪都是杀人剪草、穷凶极恶之辈,就算自己有绿玉扳指为凭,他们也未必肯听自己的话,便也再没放在心上。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十数个月,这一年正是淳化三年,刘皓南刚满二十岁。
春去秋来,天气渐凉之时,渡天寨忽然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黄金坞掌柜金子凌。
之所以说他是不速之客,是因他来得十分突然,连韩城事先也未得到消息。
金子凌轻手轻脚的一个人上了指月楼,见刘皓南静静地坐在轮椅上,手执一卷书册正看得入神,丝毫没有察觉自己的到来。
事实上,刘皓南凭借七曜真元的高明识觉,早就听到了有人上楼的脚步声,却故意装作聚精会神之状,没往门边多看一眼。
两年多未见,金子凌除了身量略长高了些,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淡眉薄唇,姿容俊秀,清亮双目中带着盈盈笑意,一身青色长衫更增添了几分文士风流,一点儿也不像个爱钱如命的无良奸商。
刘皓南在经过两年多的精心调养之后,原本瘦弱的身形则显得厚实许多,面颊稍显丰润,眉目也变得柔和起来,但依旧轮廓鲜明,宛然如画。他周身不再散发出那种孤高傲世的清冷气息,反倒更像个气质儒雅、知书识礼的白面书生。
金子凌诧异于刘皓南的惊人变化,上前两步脱口叫道:“小师兄!”
刘皓南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才知是金子凌来访,惊喜叫道:“子凌,怎么是你?”
两人双手相握,四目对视,都觉感慨万千,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小师兄,这才两年没见,你可变了许多!”
“你却是没什么变化呢……谁叫你总不来看我?”
“我忙着做生意赚钱啊,哪有时间走亲访友?”金子凌皱着眉叫苦连天,阿莱离开黄金坞四海云游之后,金子凌便接下了黄金坞茶马盐铁四大商路以及恒山牧场、利国监的生意,这两年来确实忙坏了他。
“那你今日来此,想必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了?”刘皓南猜测着金子凌的来意。
金子凌点头道:“不错。楚王赵元佐突染疯症,神志不清,河洛名医皆束手无策,我是来找秦神医帮忙的。黄金坞在京师开封的生意全仗楚王照拂,如今他遭此灾厄,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刘皓南这才恍然:“秦神医这几日恰好在渡天寨中,你见过她了没有?”
“秦神医已答应去开封了,正在收拾东西。我左右无事,顺便来瞧瞧你。”金子凌笑道。
“楚王赵元佐……”刘皓南略一思索,又问道:“可是曾与秦王赵德芳一同来河东明察暗访,替天波府杨家洗清冤情的那位少年郡王?”
金子凌点头道:“你的记性不坏,正是那位楚王。”他略一犹豫,又道,“还有件事我没有告诉你,你那菀姐……已成了他的宠妾……”
刘皓南闻言心头剧震,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关注过紫菀的情况了,算来她也有二十一岁了,早该到了嫁人生子的年龄。可是陡然听到这个消息,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可置信,脱口道:“是什么时候的事?”
“一个月之前。你那菀姐也真是个奇女子,听说楚王对她钟情已久,她一直不愿委身,不想楚王得了这疯症之后,她反倒同意了,如今便住在王府之中,日以继夜伺候着他……”金子凌说到此处轻声一叹,有些惋惜地道,“依我看来,紫菀此举并非真对楚王有情,只是为了报答楚王对她一家的恩泽罢了!”
七八年前,庞林和庞紫菀父女二人为杨家平反作证去了开封,随后便在那里定居下来。楚王爱慕紫菀的美貌,向她大献殷勤,并提拔庞林补了一个京畿小官的肥缺,庞林由此走上仕途,步步发迹。
刘皓南已经明白了金子凌的意思,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紫菀十四岁时娇俏可人的模样,心里突然没来由的一阵难过,半晌才道:“……我想见见菀姐,能不能带我一起去?”
金子凌微觉意外,他知道刘皓南自失去武功之后便心灰意冷,消极出世,从未踏出渡天寨一步,不想今日肯为紫菀破例,点头道:“你去见见她也好。这些年……她可从没忘了你呢……”
(嘿嘿;)
《紫微煞》仅代表作者时钟钰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联系我们作删除处理,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
………………………………
第224章 王府疑云
宋都汴京始建于夏商,兴盛于唐末,五代十国之魏、梁、晋、汉、周、宋先后建都于此,号称六朝古都,经过多年的兴建与修缮,已成为大宋皇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最新章节全文阅读(首发)
至太宗朝,汴京的规模已达到方圆五十余里,皇城、阙城、罗城三重城郭紧密围绕,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水穿城而过,屋宅密集,水陆便利,四夷商贾云集,八方宝货齐聚,对奸商金子凌而言实在是个发财牟利的好去处。
楚王元佐便居于东华门里,他这宅子名为楚王府,实为前朝太子所居的东宫府邸。
太宗皇帝赵光义虽然未立太子,但他的长子赵元佐自出阁以来,享受的便是太子待遇,徙居东宫,任汴京府尹。
当然,这个汴京府尹只是个一品的虚衔,实际处理京师民政要务的是汴京少尹寇准。寇准原任太原知府,因在河东剿匪有功,两年来屡得升迁,就任此职。
楚王元佐得了疯症之后,为防民心生变,皇宫朝廷将此消息严密封锁,楚王也轻易不再踏出府门。
秦若玉在金子凌的引见之下,才得以进入王府为楚王诊断病情,因此事隐秘,不准旁人随行,故而刘皓南想要借机面见紫菀的打算也成了泡影,只能与韩城一道在商驿中等待消息。
金子凌、秦若玉清早出门,入夜方回。刘皓南见两人的面色都有些沉重,知道定是带回了不好的消息,强忍着好奇之心,没有主动相问。
三人默坐半晌,金子凌轻声一叹,率先开口道:“秦神医,依你之见,楚王这疯症当真无药可救么?”
秦若玉眉头深锁,看来也是遇到了难解之事,缓缓道:“我观楚王心识恍惚,言语不清,应是外感湿邪,痰迷心窍之症,或因惊吓过度所致,实为心病。以针石之力虽可令其一时神志清明,但并非治本之道!”
金子凌无奈地道:“河洛之地的几位名医也是这样的说法,难道真的没有祛除病根的好办法?”
“为今之计,只能如此。起舞电子书”秦若玉思索着又道,“不过,我还有一点疑惑,便是楚王时常自言自语,似乎面前出现了种种致其发狂的幻象,这却不是痰迷心窍的症状……”
“难道楚王还患有其他恶疾?”金子凌闻言吃了一惊。
“眼下我还不敢妄下定论,需观察一段时日才有结果。”
“如此便有劳神医在汴京多住几日,务必为楚王除病去疾才是!”
“你放心,我既已答应前来汴京,自然要尽力医治楚王的病症。”
“多谢秦神医施以援手,在下感激不尽!”
两人又闲话了几句,各自回去休息,刘皓南一直没有插话,此时却忽然叫住了秦若玉:“神医留步,在下还有一事相询。”
秦若玉见金子凌已经离开,韩城也不在旁,已猜到他叫住自己的意图,微微笑道:“你可是想问我进入楚王府邸的路径?”
刘皓南闻言一惊,脱口道:“神医如何得知?”他确实是想问明路径,今夜便潜入楚王府邸,见一见七八年未曾谋面的庞紫菀。
“我知道你为何要来汴京,金子凌私下里已对我说了。”秦若玉平日里总是冷冷淡淡,难得见到她粲然微笑的样子,她又调侃道,“我也真想看看,能让你这般牵挂惦念的女子究竟是何模样?”
刘皓南闻言面色微红,辩解道:“不是……我少年困顿之时,菀姐曾有恩于我,我只是想见见她,报答她当年的恩情……”
说到紫菀对刘皓南的恩情,不过就是一身衣服,一个苹果罢了,可是在少年皓南的心里,却成了永远抹不去的美好回忆。
老实说,刘皓南对紫菀从未存着什么非分之想,只因他觉得那般温婉美丽的女子,理应拥有幸福美满、平安喜乐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是刘皓南永远不可能给她的。
每每想到紫菀为了报恩嫁给楚王做妾,刘皓南便觉心头隐痛,他只想远远看她一眼,若是她过得很好,他也会感到欣慰,若是她苦闷缠身,他希望自己能帮助她摆脱困境。
秦若玉见他面露羞囧之色,笑容忽然黯淡下来,垂下双目幽幽地道:“报恩也好,还情也罢,你心里总是惦念着她,这已是很难得了!”
刘皓南听她言语中隐含酸涩,心中一惊,不敢细细琢磨她话中之意,忙岔开话题道:“还请神医告之那入府的路径,我打算今夜便去。”
秦若玉很快恢复常态,平静地道:“楚王的寝居之所在后园之中,道路交错,屋宇众多,你一个人去只怕很难寻到,还是我带你去吧。”
“你带我去……莫非你也会武功?”刘皓南从来没见秦若玉显露身手,不禁大为意外。
“我说过我不会武功么?身为女子四处行医,自然要学点防身脱逃的粗浅本事了!”秦若玉微微一笑,“你且换过出门的行头,一刻后到商驿后门等我。”
就这样,刘皓南原本计划的独闯王府之行,如今变成了二人同行。
刘皓南将韩城唤了进来,趁他收拾床铺之机,从背后出手轻点了他的睡穴,令他倒头睡去。随即换过一身夜行黑衣,怀里揣着苏茹合所赠的硅玉面具,轻手轻脚地出了房间。
为免被隔壁睡着的金子凌发觉,刘皓南提气纵身攀梁上房,一路高来高走,掠至院墙之外,却见秦若玉已在门外等候多时了。
她也换了一身箭袖束腰的黑衣,披散的长发扎成利落马尾,悬垂脑后,显得夭矫利落,比起往日端庄淑女的装束又有另一番风味。
虽是在无边黑暗之中,刘皓南仍能将她的面目看得一清二楚,忽然发现她那清冷双眸和略显平淡的五官搭配起来,竟是十分的耐看。
她不是让人一眼惊艳的女子,却如山间清溪,林中幽泉,散发着勘破红尘、飘然世外的冷冽气息,与金少掌柜阿莱很有几分相似,这一点,刘皓南以前倒是从未发现。
皆因众人提起秦若玉时,首先想起的总是她那出神入化的回春之术,却很少有人想起她同时也是个容貌不俗的年轻女子。
“时候不早了,快点走吧。”秦若玉说完这句,当先飞纵出去在前领路,拐过几个街口之后,便进入了文德殿前的东西大街。
此时刚过三更,一通急促的更鼓响完,左右两边的商铺陆续关门打烊,热闹的街市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街的卫士还在逡巡游荡,叱喝着醉倒在路边的酒徒。
汴京城虽已初步突破了前朝留下的市坊格局,允许百姓拆除坊间围墙,在临街的一面开设商铺,但夜禁的制度尚未完全放开,三更鼓后商铺歇业,路人禁行,待到明晨五更才有早市开放。
刘皓南和秦若玉循着幽密隐蔽之处快速穿过了东西大街,径奔东华门里,很快便见到了楚王府邸的乌木门头。两人对视一眼,同时飞身跃入墙内,在墙根处藏匿良久,确信无人察觉后再慢慢向院落深处移动身形。
刘皓南身具七曜真元的高明识觉,对周围异常气息的感应极为敏锐,这官府之家寻常的明岗暗哨自然不在话下,都被他一一躲过,两人顺利进入后园。
三更本该是万籁俱寂之时,王府的后园中却还星星点点地闪着四五处灯火,距离二人不远的一处开间内更是灯火通明,从映在窗上的影子来看,应是几个身着官服的男子围聚而坐,正在低声讨论着什么。
隐约听到有人说道:“殿下得了这怪异的疯症,以后储君之位只怕难保了……听说圣上已秘密宣卫王殿下进京,这可是不吉之兆……”
刘皓南暗自诧异,这些半夜出现在楚王府邸中的官员究竟在商讨什么?他们所言的卫王进京又是怎么回事呢?
(嘿嘿;)
《紫微煞》仅代表作者时钟钰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联系我们作删除处理,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
………………………………
第225章 紫菀现身
刘皓南当然不知道,正在密谋的几人都是楚王元佐身边的近臣,分别是汴京少尹寇准,中书舍人苏太简,以及翰林学士乐清平。' '
三人都是京师清风社的成员,平时聚在一处品茶论道,表面上只谈风月、不论国事,实际上早已抱团结对,唯楚王元佐马首是瞻。
他们三人深夜受命前来王府议事,却迟迟不见楚王元佐出现,都有些焦躁不安起来。
寇准听苏太简说起卫王赵元僖即将进京之事,面色立时严肃起来,沉声问道:“苏大人,你这消息是从何处得来?”
“是皇后身边的王公公传出的消息,卫王已经受命,不日便将到达京师,说不定是要取代殿下就任汴京府尹之职。”苏太简肃然答道。
这句话一出口,寇准和乐清平都微微变了面色,谁都知道,汴京府尹之职一向由即将成为储君的亲王担任。五年前,太宗皇帝的四弟赵廷美也曾任过此职,但太宗皇帝并不想把皇位传给赵廷美,便寻了个罪名将其发配房陵,后来便病死异乡。
至于苏太简口中所说的王公公,正是皇后李氏身边最得宠的近侍王恩。
当年也是这个王恩一手促成了“金匮之盟”,助太宗皇帝赵匡义登上帝位。此后,王恩便倍受太宗皇帝的恩宠与信任,暗中施展手段助他翦除异己,诬陷四皇叔赵廷美、逼死太祖之子赵德昭等事,此人都有份参与。
因楚王元佐是皇后李氏嫡出的长子,皇后一心要扶立元佐做储君,王恩投其所好,少不得要与元佐身边的这些近臣打交道。
寇准秉性刚直,不愿与王恩这阴险狡诈的宫廷内官为伍,乐清平更是不肯正眼瞧他,故而只有苏太简与王恩的关系还算亲密,得到了消息。
寇准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沉吟半晌方道:“若真是如此,楚王殿下危矣!卫王勇毅有谋、城府颇深,他虽不是皇后正出,却早就想争这储君之位了。如今楚王殿下病发,他觉得有隙可乘,定会有所动作,咱们需早作准备应对!”
乐清平问道:“不知寇少尹有何对策?”
“为今之计,只有尽快医治好殿下的疯症,才能令圣上安心,断了改立储君的念想。此外,咱们更要联手控遏卫王在京师发展势力!”
苏太简一向消息灵通,又道:“听说这次与卫王一同被召见入京的,还有代州通判张师亮。寇少尹曾与他同在河东为官,是否知晓他的底细?”
“当真?”寇准闻言却有些惊喜,轻松地道:“这倒无妨。张通判为人正直端方、果敢明断,绝非趋炎附势、颠倒是非的小人,相信他不会与奸邪一路,说不定还会成为我们的助力!”
乐清平却不以为然地道:“张师亮当然不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可卫王元僖也实在算不上是奸邪之辈,他在同州一代为政,口碑甚好,若是殿下的疯症久治不愈,说不定会有不少朝臣投到卫王的门下……”
寇准闻言一惊,不禁点头道:“乐先生所言有理,抵制卫王之事还得从长计议。苏大人,劳烦你给钱大人、左大人、刘大人等通个消息,明日未时在西陵茶庄见面,共商大计!”
苏太简欣然应诺,想到楚王元佐的病情,又道:“可叹殿下自四皇叔离世之后,便一直闷闷不乐,偶发癫狂,近日更是到了胡言乱语、喊打喊杀的地步,数十位名医诊断后都束手无策,实在令人忧心!”
“听说今日有位河东女神医前来王府为殿下诊治,之后殿下便召集我等前来议事,想是治疗有效,殿下已然清醒了。”
“但愿如此!但是殿下为何迟迟不召见我等呢?”
众人正在猜疑议论,远处的游廊尽头忽有脚步声传来,刘皓南心中警觉,伸手一拉秦若玉,两人便躲入浓密树影之中,藏起了身形。
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三名宦官装束的近侍已走到了三人议事的大厅之外,为首的那名近侍大概二十岁上下,身形略显瘦小,容貌却是十分的俊俏,弯眉似柳叶,深目如秋水,唇角微弯,皓齿略现,竟比女子还要美上三分。
刘皓南在黑暗中看清了那近侍的面容,心中猛的涌起一股熟悉之感,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此人,可是任凭他如何回想,也记不起一丝端倪。
那名近侍示意身后二人在外看守,独自一人进了大厅,向着厅中三人施了一礼,说道:“有劳三位大人在此久候了,殿下方才闹罢睡下,今夜恐怕无法与各位大人相见,还望见谅!”他说话的语调也十分阴柔悦耳,并不像是去势之人特有的嗓音。
寇准上下打量着那名近侍,显然也看出了蹊跷,却不动声色地道:“多谢公公通传消息,殿下的病情最近是否好些了?”
那近侍轻声一叹,面露伤感之色:“不敢欺瞒各位大人,殿下的疯症实在是愈发的厉害了!白日里请河东神医秦若玉以子午流注针灸之法为殿下治疗,倒还清醒了几个时辰,这才急请各位大人来商议要事。岂料刚一入夜,殿下的疯病便又发作,口中只说皇叔要他去索仇人的命来……”说到此处,他似乎想到了令自己极为惊恐的事情,声音一哽没有继续说下去。
寇准忽然打断了他的话,问道:“公公贵姓,为何以前没在王府见过你?”
那近侍被寇准突然一问有些慌张,期艾了片刻方道:“小人姓张,新来王府顶替李公公……”他看起来并不像是擅长撒谎之人,几句话说完,面色已微微发红。
“哦,那李公公又去了何处?”寇准仍在追问。
“他……他……”
寇准见他吞吞吐吐,疑心更重,突然伸手扣住了他的手腕,厉声道:“快说,你到底是谁?为何要假扮太监混入王府?”
苏太简并没看出那近侍有何不对,闻言吃惊,脱口道:“寇少尹,你怎知他是假扮的太监?”
乐清平的眼光同样锐利,慢吞吞地说道:“她不仅不是太监,还是个年轻的女娃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