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夏纪-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羡还没说话,一边的子受,或者说子受德,便脱口而出。

    武乙看了他一眼,淡淡说道:“梁州被巴蜀之人割据大半,荆州尽入荆蛮之手,青州、扬州、兖州三洲之地被东夷占据大半,扬州又有越人猖獗,冀州、雍州戎狄不靖,我殷商虽自称天邑,然九州之中,被我等尽占者,唯有豫州。”

    “便是将诸夏方国一起算上,九州之土,我等也不过得其一半。如此这般,有资格祭祀所有九鼎吗?”

    武乙话说完,所有人都沉默了,这本是众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由武乙这位商帝亲口说出,更显得不是滋味。
………………………………

第十四章 玄鸟至矣,论巫祝之事

    “这些事情,本不用说给你们听的,但是如今时局将变,还是给你们说说吧。”

    武乙看着摆在眼前的浩荡九鼎,胸中本该豪气万千,可惜时局不佳,让他反有一丝抑郁惆怅。

    “祖父,出什么事情了?”

    子羡心中微惊,感觉自己这位向来恢弘霸气的祖父,今日有些不对劲,叹息声都比以往多了。

    武乙淡淡一笑:“没其他事情,就是你那父亲,准备借巫祝之力,与我玩一场游戏罢了。”

    此时武乙不再用商帝之称予,而是以我而称,将自己视为长辈,不再以自己为帝君。

    听到武乙之言,所有人大惊失色,不管是帝子托的三个儿子,还是两个女儿,三个孙子,都连连请罪,为自己的父亲祖父说清。

    武乙摆手一笑:“没什么好说情的,为帝者,各有所凭。我拉拢炼气士为己用,征讨四方蛮夷,镇压巫祝,他要拉拢巫祝为己用,也并没有什么大过。”

    “我所虑者,只是他当真能压得下那些巫祝吗?”

    武乙当初可是亲眼见到,自己太祖父武丁,与那些强大的巫祝,是如何争斗,如何将他们稍稍镇压下去。而在自己祖父祖甲与父亲庚辛手中,他们又是如何死灰复燃,势力更胜于前的。

    甚至在父亲执掌天下的最后几年,差点让他们以巫道设教,凌驾帝权之上。

    自己儿子子托的能力,帝乙觉得,还未必比得上父亲庚辛,真要让他执掌殷商,恐怕天下危矣。

    这些后辈都不说话了,他们为人子女孙辈,对于父亲祖父之能,不便评价,也不敢评价。

    “索性还有一段时间,你们都说说,你们是怎么看待巫祝的?”

    武乙看了一眼北方,那只站在宫殿之北方最高处,以紫色为底五彩斑斓的鸑淌锥

    “羡,你先说吧,直言无妨。只有一点,不可虚言骗我。”

    武乙目光灼然,看着自己的长孙。

    子羡看了自己祖父一眼,沉寂了一会,才缓缓说道:“巫祝昔年曾与先祖立约,羡认为,虽然其行多有不善,但是只能打压,不可灭除。否则,当有大祸。”

    武乙点了点头,不作评论,看向了另外一个孙子:“比干,你觉得呢?”

    比干皱眉说道:“祭祀之事,尚需巫祝相助,孙儿以为,也不当除灭。然而祭祀之外,则需要将巫祝与万民分离,万民当知其帝,不可知其巫。”

    “胥余,你说。”

    “孙儿以为,巫祝不必管他,我等行帝道,保万民,上帝祖宗庇佑。巫祝虽有术,却终究只是小术,没必要将大精力花费在其上。”

    “原来,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啊。”

    武乙淡淡说道,并没有做任何评论。

    “受不这么看。”

    忽然,武乙最年幼的曾孙子受,开口说道。

    “哦,那你是怎么看的呢?”

    “我认为,巫祝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要能为我所用,则留着,不能为我所用,则除去便是。”

    子受之言一出,顿时让武乙眼中异彩涟涟,只是一瞬,他便冷笑一声:“你有什么本事,竟然敢说将巫祝为你所用。”

    子受则道:“像祖父说的,自然是以德教化,若是德教不行,那就以力。”

    “以德以力,学得倒是很快。算了,这些事情,就不留给你们处理了。趁着我还能活几年,给你们一个干净的殷商吧。”

    武乙一挥手,看望北天之中,正有鸟鸣之声从虚无之中传来。这声音不现于世间,他因为与鸑岢闪搜鐾继谥祝蚀四芄惶健

    “玄鸟已至,你们几个,都去拜祭先祖,然后随玄鸟而去吧。”

    “祖父,这是何意?”子羡惊道。

    武乙说道:“沬邑之中,很快便会沦为一个棋盘,各方势力将在此落子。你们几个,趁着这个机会,去玄鸟凤凰等地的祖地,看看能否有机缘,结成血脉图腾之亲。”

    殷商一脉,自从成汤开始,但凡帝子,都有机会去往凤凰三脉的祖地之中,与凤凰玄鸟相交,至于能否有凤凰玄鸟,成为血脉图腾,就看他们自身了。

    武乙当初便曾在东方凤皇所居的丹山丹水之地,得到了鸑峡桑胨橐笊獭

    而他的儿子子托,也曾在玄鸟一脉的祖地,得到了一只玄鸟与金乌之后,以为图腾。

    “祖父,我们还是想在沬邑之中,帮助您稳定局势。”

    子羡连忙说道,他心中极为担忧,这一去之后,他的祖父武乙与父亲子托,恐怕就只能见到一个了。

    武乙皱眉说道:“不用了,你们都走吧。呆在沬邑,说不得就会失了性命。”

    见到自己祖父态度坚决,子羡毫无办法,只得带着兄弟儿子,一起离去。

    离去之时,一个个跪伏在地,对着自己的祖父行礼。

    “去,去,希望你们回来之时,会有一番新天地。”

    ······

    一声清越的鸣叫,传遍沬邑之中,所有百姓都忍不住抬头一看。

    高空之中,一只全身玄黑,有五彩尾翼的神鸟,从北方飞来,落向了帝宫所在。

    在帝宫上方,又有一只五彩的鸑衲瘢秸庵缓谏衲穹衫矗愿枳晕瑁牒谏衲裨诳罩型婺至艘徽蟆

    两只神鸟,丝毫没有掩饰它们的身形,帝宫附近,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一幕。

    “天命玄鸟,这是天命玄鸟!”

    见到那只黑色神鸟,沬邑之中的商人,顿时一个个激动起来了。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这是他们从小就会背的颂语,然而玄鸟具体是什么样子,却少有人能够说清楚。

    如今见到这只黑色神鸟,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便都能猜到,这就是玄鸟,是庇佑他们商人的玄鸟。

    “果然,陛下有德啊。玄鸟相投,说明陛下斩那几位巫祝,没有斩错。”

    沬邑各地,已经有武乙安排好了的人,在不断向着人群,默默宣传着武乙的名声。

    如果说,在此之前,还有沬邑百姓,对于商帝武乙镇压巫祝的行为将信将疑。那么此刻,再也没有谁有一点疑问了。

    玄鸟,对于商人而言,地位可是比神灵还高。

    或许,在商人心中,只有那渺茫之中的上帝,能够相比吧。

    玄鸟也好,上帝也好,都是商人先祖。

    “玄鸟至矣,武乙小子要开始清场了。”

    罪予台之中,那位空桑老人,目光投向了帝宫之中。

    在另外一处,那是殷商的巫庙所在,帝子托与太祝相对而坐,各自沉默不语。

    帝子托的肩头,一只三足黑色之鸟,正无精打采,趴着不动。

    “父亲已经将孩子们都安排好了,沬邑之中,马上沦为我们父子的棋盘。太祝,灵山的大人,何时能来?”

    “快了,他们已经下了灵山,快过来了。帝子,你还是关心一下,其他地方的情况吧。”

    帝子托微微颔首,子女孙辈皆离去了,他看向帝宫的目光,难得一阵安心,同时也充满了斗志。他要让自己的父亲知道,他多年所为,都是错的,不能一错再错。

    ······

    等到孙子与曾孙都离去之后,武乙再看向了自己的两个孙女,悠悠说道:“姝,你带着月,去往罪予台之中吧。我已经为你们安排好了,那位大人,虽然未在我殷商之中,留下子嗣,但是看在先祖情分之上,她会庇护你们的。”

    子姝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她早就知道了,而且她也一直想要入罪予台之中,与各方修行者,共同探讨炼气修行之法。

    她也和刚刚离去的兄长之子一样,向着自己的祖父行礼:“祝祖父万年,殷商万年。”

    武乙呵呵一笑:“万年,我也不知,能够再活几年了。至于殷商,夏后氏只有四百年,我殷商到现在便已经五百年了,能有多少年,还在你们后世子孙啊。”

    子姝带着子月走后,整个放置九鼎的大殿之中,只剩下了武乙与姬考两人了。

    “好啊,都走了,大幕也要开始拉开了。我给他们机会,看看他们能做到哪一步,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听到武乙叹息,姬考心中神思变幻,他不知道,武乙所说的他们,是他这些即将离去的后辈,还是指那些各处的敌人。

    他只是感觉,这位武乙陛下,这一次看来是要发大招了。

    “对了姬考,刚才之时,还未问你,如何看巫祝之事?”

    忽然,武乙又问起了姬考同样的一个问题。

    姬考顿了顿,缓缓说道:“巫祝未来如何,还在于巫祝后面的神灵想要如何。要是没有后面的神灵,巫祝之辈,早晚会慢慢消亡的。”

    武乙当即以愣,看了姬考一眼,悠悠一叹:“你说的不错啊,上帝神灵,还需要巫祝的话,巫祝便会一直存在。上帝神灵,不再需要巫祝了,人间也就不需要他们了。”

    “只是上帝神灵如何想的,我们无从得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将巫祝彻底打压下去。即便未来之时,神灵相助,他们想要复起,也不是一时一日之功。”

    姬考则惊疑道:“陛下你就不担心,上帝神灵此时便会插手吗?”

    武乙则哈哈一笑:“你可知道,上帝是谁?”
………………………………

第十五章 谁是上帝?

    听到武乙发问,姬考陡然一惊,连忙摇头。

    上帝是谁?从他降临此世之后,就没有任何人和他说过。

    在岐邑宗室之中,他翻遍姬周所有典籍,也从没有记载过只言片语。

    而在殷商典藏室,同样也没有典籍记载上帝的真实身份,或是以帝称,或是以上帝称,从未见其名。

    但是遍观群书,特别是历来的巫祝占卜之书,姬考却发现,夏后氏之时的典籍,并不称上帝,少康中兴之前,称天帝,少康中兴之后,称司命之神。

    他隐隐感觉,这天帝、司命之神与上帝,应该不是同一位。

    每一次更名之时,都伴随着人间巨大的变革。

    东夷入夏,是以天帝之名被抹去了;成汤革命,是以上帝代替了司命之神。

    至于上帝之名,除下殷商祭祀,姬考唯一能想到的,是祭炼五色社稷石之时,心神所见的那一幕。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今告五帝,九州已成,奏请太昊于东,崇神农于南,敬少昊于西,奉颛顼于北,尊黄帝轩辕于中,五方上帝,与天帝共飨。”

    禹王祭天,将太昊、神农、轩辕、少昊、颛顼奉为五方上帝,与天帝共同祭祀。

    不知道殷商所谓上帝,是不是就是这五方上帝其中之一?

    “你可知道,你姬周在戎狄之地数百年,然而才刚南迁,予便厚待你周氏,赐地赐爵?”

    武乙没有直接说上帝是谁,反而问了姬考另外一个问题。

    姬考又是摇头,这件事情,不说他了,从他已故的太祖父姬亶,祖父姬季历,到父亲姬昌,也无比惊疑。

    武乙仰头,指天一笑:“那是因为,你姬周与予天邑商,都是上帝子孙啊。上帝,便是你祖后稷和予祖阏伯的共同之父,帝喾高辛氏。”

    这话一出,天地之间似有感应,特别是那些玄妙不可言之地,似乎都将武乙这句话听在耳中。

    东方汤谷之中,扶桑两树之间,一个恍如沐浴在大日之中的身影,发出一阵开怀笑声。

    昆仑之地,一处华美宫殿之中,则传出一声冷哼,期间伴随着剑鸣之声,整个昆仑之中,都隐隐感到一股肃杀之气。

    而在诸海之上,有一位黑衣老者,正站在海岛之上观水,似乎听到了笑声与哼声,不自觉抬头一看,然后轻轻摇头,似笑似叹。

    “算了,往事已矣,你们争就是了。”

    ······

    姬考第一次听说上帝是帝喾,顿时心中微惊了,旋即又想起了一事。

    那次他在巫庙之中的经历,那几位人道先民的所作所为,那天昏地暗风暴袭来的“天厌之”,以及扫荡浑浊复归清明的“剑气”,让姬考感觉,不会这么简单。

    要是上帝真是帝喾,那道黄金剑气,为何要与他对上。

    说到底,帝喾高辛氏,也是那位陛下之后啊。

    心中虽然思虑万千,但是姬考却没有说,有些东西,只能想,却不能说出来的。尤其是这个充满神灵的世界,神灵都要被人教训的世界。

    路上之时,与彭祖随便说起几句,都受到惊雷提醒,让他深以为戒。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此时,不远之处的殷商宗庙之处,开始传来颂歌,称颂玄鸟与成汤。

    武乙听到之后,则对着姬考笑道:“姬考,你回典藏室去吧,虽然未上战场,但是重任在肩,你要勤勉啊。”

    姬考拱手说道:“考奉命。”

    “另有一事,若是子托与巫祝示好于你,你且受了便是,也不用和予多说什么。你在殷商,无根无凭,不可得罪任何人。”

    武乙之言,让姬考升起了一种莫名的感动,他明白,这是武乙在保护他。

    “去吧,去吧,其余诸事,不用理会,在你功成之前,予不会召你。你要是有所求的话,现在就和予说吧。”

    姬考沉顿一下,才拜首道:“陛下,考听闻万方台之中,有修行典籍,未来之时,考想入内一观。”

    “嗯,罪予台虽然是我所建,但是其中之事,予也不好擅专。”武乙略作思考,然后说道:“予会和罪予台中高人商量,若得其同意,便派人传话给你。”

    “谢陛下。”

    姬考第一次知道,原来所谓的罪予台,并不是完全受武乙所掌控的,顿时心中微惊。不过他脸上没有任何异状,只是缓缓退下。

    等到姬考走后,武乙再看了一眼禹王九鼎,然后便去了供奉子姓商氏先祖的宗庙之中。

    此时,玄鸟与鸑蛔笠挥以诘钌献愿枳晕瑁质ψ嘧胖庸闹郑狼鬃灾鞯甲偶漓搿

    凡是要去往凤凰玄鸟一脉祖地的殷商宗室,都必须要完成一场极为复杂的祭礼。

    先祭祀上帝玄鸟,再祭祀成汤伊尹,后面还要祭祀所有上了庙号的殷商之帝。

    从成汤到武乙,共计二十八帝,但是有资格在重屋(太庙)之中,有庙号的先帝,却只有六位。

    高祖天乙,也就是克黜夏命的开国之君成汤;

    被伊尹放逐后改邪归正的太宗太甲,定下成汤基业,是为太宗;

    将治民相权与巫道分开的中宗太戊,在位七十五载,有中兴之功,是为中宗;

    迁都殷地的世祖盘庚,结束数百年商室内乱,世代祭祀,有再造殷商之功,是为世祖;

    让殷商走向空前盛世的高宗武丁,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成汤之下,莫有功高如他者,是为高宗;

    继承武丁盛世的世宗祖甲,分理祭祀之法,继续征讨西戎,世代祭祀,是为世宗。

    武乙在殿外,看着自己的孙子曾孙,一个个祭拜着先祖,心中莫名感慨,也不知道,在他崩后,能否在太庙之中有号。

    ······

    姬考回到典藏室,心想终于可以继续安心翻阅典籍了。

    然而他并没有翻看多久,那位太祝的弟子刘全,便找了过来。

    “你是说,帝子托请我过去他那边一趟?”

    姬考皱眉,看着面前的刘全,心中无奈之极,怎么又有事来了。

    “禀大人,是的,帝子托想向大人了解西陲之事,故此让我来请大人。”

    “什么时候?”

    “帝子托说,等到明日玄鸟去后,便请大人过府。”

    姬考点了点头:“好的,我知道了,到时候你来唤我即是。”

    有了武乙适才和他说过的话,对于如何与帝子托以及巫祝一脉打交道,他也算是心里有底了。

    刘全走后,姬考想着短时间之内,看来也无法深究导引炼气之法,顿时便将姜兰赠予他的那卷布帛取了出来。

    不久前与子姝动手,让姬考觉得,也是时候花功夫研究一下剑术了。

    仅仅依靠五色社稷台,动起手来,还是多有不便。一来无法周顾四周,而来对手要是缠住了五色社稷台,他便像无爪牙的老虎一样,任人宰割。

    姜兰所给的布帛,上面给出的图形文字,都浅显易懂,都是基本的练剑之法。

    “剑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滕兔,追形逐影,光若彿彷,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

    “然欲修剑道,必先得剑理,剑理之所在,在技之中。剑技繁杂,却不离抽、带、提、格、击、刺、点、崩、搅、压、劈、截、洗、云、挂、撩、斩、挑、抹、削、扎、圈等技击之法。”

    “是故先通击法,再试剑术,由术而至法,由法而得道。”

    开明宗义,便将剑术之基道出,姬考一观,便沉浸于其中了。

    里面几十道人形,便都是这些击法练习之时的要点。

    一边观看,姬考还一边以指为剑,试演其中动作。

    等到看完之后,则闭目沉思,将这布帛之中的内容,熟记于心。

    再然后,他便拿起武丁之剑,找到一个空旷无人之地,开始习练其中剑技了。抽呆提格,劈挑斩刺等一个一个动作慢慢练习。

    不求快,只求稳。

    一直到月上中天之时,姬考才停了下来,莫名想起一事,不觉一笑。

    武道由他开始总结,是站桩与导引这些基本法门;炼气所得传承,则是坐卧行走、取火结绳、制陶磨石等基本法门;医道所得素问,同样是这一道定基之时的圣贤对话;如今开始练剑,也都是种种最基础的击法开始。

    他的修行之路,看似已经开始,其实还没走出一步,一直在奠基之中。

    姬考有种感觉,留给他奠基的时间,恐怕不会太多了,得抓紧了。
………………………………

第十六章 远古经文,商夷之同

    收拾剑器,天色欲明,姬考忽然感觉典藏室西北角之中,似有气机变动,正如炼气士在吞吐一般。

    他心中动念,便往那处行去,还没到之时,便听到有人声,一个颇为熟悉的人声。

    “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

    “古无有形,太迥无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在阴不腐,在阳不焦。一度不变,能适规侥。”

    “鸟得而飞,鱼得而游,兽得而走。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见其形。”

    “一者其号也,虚其舍也,无为其素也,和其用也。”

    “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测也。显明弗能为名,广大弗能为形,独立不偶,万物莫之能令。天地阴阳,四时日月,星辰云气规行重动,戴根之徒,皆取生,道弗为益少;皆反焉,道弗为益多。”

    ······

    姬考听到这人声所念,顿时一阵惊讶,这都是至理名言啊。

    他走了过去,发现在一间典藏之室之中,姜子牙翻开十几份竹简,旁观其中,然后自身手中,则拿着一支笔在在默默写着。

    一边写,口中一边念,天地灵阳之气,同时随他的呼吸而进出。

    “见过典藏史。”

    姜子牙忽然心有感应,转头一看,见到姬考过来,连忙起身行礼。

    “妙啊,子牙,你刚刚所念者,是何书?”

    姬考瞅了一眼姜子牙身前,见有诸多竹简,但是多是破陋,显然轶失不少。

    “禀大人,这是我在典藏室之中打理之时,发现的一些残存经文,讲的都是一些天地至理,似乎与炼气修行有关。我如今入得炼气之境,便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