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夏纪-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喾帝执掌人间之时,开明一脉与部分鬼神决裂,这位巫抵,便干脆投身灵山,成为了灵山十巫之一。

    巫抵本就不善的脸色,顿时更见阴沉了,他看向务成台上,冷笑一声:“果然是你,叛逆巫成。”

    务成子呵呵一笑:“不错啊,我就是叛逆,叛逆了整个巫道。就是不知道你巫抵,敢不敢承认叛逃开明一脉的事呢?”

    他早年本就是巫祝出身,名为巫成,想要从刑天大羿等人的道路而习之,只是可惜了,最为强大的几位大巫,先后出事,这条道路受日月上帝所咒,竟成断路。

    为寻活路,他便转投炼气士一脉,也算是从巫祝之道走了出来。

    “同是巫路,哪有什么叛逆不叛逆之说,巫成你不要妖言惑众。”

    一边的巫即,见到与自己同来的兄弟,被务成子言语所逼,连忙出言相助。

    务成子冷笑一声:“妖言惑众吗?就算是吧。我怎么说不要紧,关键是开明一脉是怎么看的。你说是不是啊,开明之主?”

    他说完这句话,便朝着西边看去,目光之中,笑意盈盈。

    听到务成子之言,巫即与巫抵两人,顿时神色都大变,同样看向了务成子所看的地方。

    果然,虚空之中,一个老者走了出来,手持巫杖,头未束髻,披散在两边,黑须如墨。

    “我只是路过而已,不想管你们的闲事,你们继续。至于叛逆之事,来日我自会去灵山找说法。”

    开明之主巫彭脸色冷淡,看着双方,没有一方顺眼的。

    灵山自不用说了,他开明六巫之中的叛逆,如今就在眼前;而务成子这个老家伙,自己明明只是想默默看戏,却被他一语道破,让自己难以下台。

    想到这里,巫彭有意无意看了一眼祭坛之上,头戴天师冠,刚刚西拜昆仑,招致风神飞廉之死的姬考。

    心中暗自揣摩,这个少年,如今似乎已经被天师岐伯一脉看上了啊,自己该怎样将他带到开明,又不会得罪岐伯一脉呢?

    务成子不知道巫彭的想法,只是大笑说道:“开明之主以后会去灵山讨说法就好,我还以为,兄弟叛逃,成为了别人的兄弟,你什么都不说呢?当然,我也知道你们开明人少,比不过灵山,但是灵山经过雨师大人一剑,可远不如当初了,你还是可以召集众巫,到灵山论神的。”

    巫彭冷笑一声:“论神一事,我辈自会考量,你既已改名务成子,就不用多管我巫道之事了。”

    所谓论神,乃是巫祝一脉,和鬼神一起,分理矛盾,解决纷争的集会。

    早年之时,因为巫祝所奉之神各异,为排先后座次,常有论神之事。后来大巫出,以一力甚至连巫神都被压下了,连续数百年,就再也没人提过论神之事。

    直到禹王自斩之后,才陆续又有人开始提起论神之会,并且这千年间,也论过三回。

    第一回论神之时,夏后氏刚刚立国,开明一脉被诸多鬼神正式宣布,不再相连;

    第二回轮神之时,东夷寇夏,太康失国,雨师赤松子一剑怒劈灵山,震慑天下鬼神;

    第三回论神之时,成汤伊尹共上灵山,与上帝鬼神立约,承维夏命。

    当然,务成子已经入了炼气之道,一非鬼神,二非巫祝,确实没有资格参与此事。他提出来此事,只不过是为了给巫祝一脉添堵罢了。

    就他而言,巴不得灵山一脉与开明一脉开战,打生打死最好了。

    “好了,伊尹,你去祭坛之上,等待受祭便是。这些年沉顿山野之间,不知世事之变,我也想看看,这两位灵山故人,到底长进如何?”

    伊尹闻言,拱手一礼,便听从务成子之言,来到祭坛之上,他与成汤的灵位旁边。

    以往祭祀之时,伊尹从不现身,这一次以活人之身,和已故的成汤一起受祭,让伊尹唏嘘不已,感慨物是人非,故人不再。

    “来吧,你们两个,和我到空中一战!”

    务成子飞身而上,虚立在高空,衣带飘飞,遥遥朝下方伸手相约,似乎在请人与他共游五湖四海一般。


………………………………

第五十五章 务成子败巫,青衣见鬼伯

    巫即与巫抵两人对视一眼,也不多说,各自手持巫杖,直飞高空之中。

    带到两巫上来之后,务成子浑身气机一震,顿时从他身上,飞出了一个元神化身。

    这个化身通天彻地,手持丹鼎,与他本身相合,几乎占据了半边天空。

    然后,气机搅动,各种金光烈火雷霆剑气,朝着巫即与巫抵两人涌去。

    巫即与巫抵同时惊骇莫名,他们并非没有与通神炼气士交手过,但是哪里见过通神真人有这般的神通啊。

    呼吸吐纳,天地相应,与他们平素见过的通神真人元神法相,威势不知高出多少。

    下方之中,开明之主巫彭同样目光一变,口中喃喃说道:“原来已经走到这一步了,难怪敢以一人之力,挑衅整个灵山巫修。”

    沬邑街道之上,青衣中年人则看了看这场争斗,感觉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并没有什么悬念,便不再关注了,继续向前走去。

    才走几步,他突然一震,自己怎么无缘无故走到这里来了。

    抬头一看,这竟然是沬邑之中,正在修建的五帝之庙。

    “青衣,既然来了,何不进来一叙?”

    一个似乎有些熟悉的声音响起,让青衣中年人神色一变,而后哑然一笑,便往庙中走去。

    这种时候,他便是想走,也走不了啊。没想到这么多年未见,这位大人竟然已经迈出这一步了。

    入庙一看,只见一位身材高大的黑衣中年,正负手仰头,看着五帝之像,在他旁边,一位绝色少女,抿嘴微笑。

    青衣中年正了正衣服,拱手拜道:“青衣见过鬼伯帝君。”

    鬼伯回头看了他一眼,神色肃穆道:“称呼鬼伯便行,我修行虽然已至,但是于天地无功,不敢称君,于众生无德,不敢称帝。”

    青衣中年人则不认为如此,轻声说道:“鬼伯大人开辟鬼修一道修行法门,为天地众生找了一条阴中超脱之路,岂非功德哉?”

    鬼伯笑了笑,环手指了指殿上五位之像:“尚不及彼辈。”

    青衣人没有再说话,这五位陛下与眼前鬼伯的功德大小,鬼伯自己可以比较,但是却不是他能说,更不是他能比的。

    “青衣神你来此沬邑,也有段时间了,你自修行之始,便走神道,不知此事作何想啊?”

    鬼伯指了指万方台中,那胜负已经快明了的战斗,以及下面将要进行的祭祀。

    青衣神轻轻吐了一口气,脸上也稍有困惑:“我亦不知,我听黑帝陛下之言,走登天神道,在蜀地为神,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鬼伯点了点头:“人道之路,本就是从无路走到有路,前路怎样,就待人族自己去走。我等能在旁稍加引导,但是决定,还是得由他们自己去做。商人与蜀人,所居之地不同,遭遇亦是千差万别,想法自然不一样。”

    “可以说,蜀地之民,虽有王者兴,但是仍与上古部落相似。而诸夏之民,经历夏后氏四百载,又经历殷商五百载,近千载时间的发展,在人道上面,已经远胜蜀地了。如今商人之行,或许在多少年后,便是蜀人之行了,你需要早做准备。”

    青衣神连忙点头相应:“我之功果,虽然不如鬼伯大人,已经能执天之道,观天之行,但是人道如何,却也影响不了我多少。反倒是如今人世之间,种种神灵之辈,却未必会愿意舍弃人道裨益。”

    “你说的也是啊,此事要是分理不清,将会出大乱子啊。”

    鬼伯悠悠一叹,别说青衣神了,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此事该如何解决。

    沬邑之中,胜负容易分出,但是沬邑之外,甚至诸夏之外,九州之外,人世间之外,巫祝神灵之事,又该如何分理呢?

    他是一位喜欢订立规矩,然后让所有人神都按照规矩的修行者。

    可是订立规矩,事关重大,可不能轻易定下,一旦有所偏颇,将会遗祸众生。

    “算了,不想了,还是让他们几个去头疼吧。”

    鬼伯忽然摇头一笑,看了一眼东西两方,便继续全心观看万方台那场战斗了。

    “大人说的没错,几位陛下若是做好决定,我辈照做便是了。”

    ······

    万方台中,便是下面非修行之人,都已经看出来了,两位灵山之巫,很快就会被务成子击败。

    务成子一手持武丁之剑,一手持自己炼丹之鼎,剑光纵横,大鼎浮沉。

    他本就是巫祝一脉出身,对于种种巫法的了解,丝毫不在对面两位巫之下。再加上如今炼气境界有已经到了通神之巅,距离踏出人世间,也不过仅仅半步之遥。

    尽管是以一敌二,犹自得心应手,洒脱自如。

    巫即与天地勾连,借来群山之力,但是他借来一山,便被务成子用鼎轰走一山,等到将巫即借来的山力都轰走之后,这尊看似比山小许多的鼎,压在巫即头上,竟让他难以动弹。

    而巫抵之道,则在于水,江河之水力,被他牵引来此。然而,他这些水力,却挡不了务成子之剑,务成子剑气劈洒,道道山河水力,都被击散在虚空之中。

    “罢了,务成昭,此战算是巫即与巫抵两人败了。”

    忽然,一个缥缈的声音传来,出现在高空之中。

    务成昭,乃是务成子早年的称呼,他为务国之君,或者说是务部落之首,名成,号昭。彼时方国部族,首领多为修行者,或走巫路,或掌图腾,或登神道,带领民众一起,共抗洪水猛兽,一切灾害。

    比如赫赫有名的夸父、伯羿与与禹王等,都是以巫道修行成方国部族之君首。

    务成子听到这个声音,便也停手,没有打算继续打下去了。这个声音的主人,他早年曾经打过交道,正是灵山巫首巫咸。

    虽然巫神或者炼气士通神之上者,有约不能插手人间之事,他可以将巫抵与巫即两人都斩了,但是他即将就要迈出那一步。

    一步踏出之后,又拿什么来保障万方炼气士呢?

    没有将巫祝一脉彻底压下的实力,还是不要结死仇为好。

    想到这里,务成子便收回镇压在巫即头上的大鼎,纳入胸腹之中以气温养,又回剑入鞘,看也不看这两位灵山之巫,来到祭坛之上。

    巫即与巫抵两人,脸色极为难看,但是却并没有当即便走,而是站到了众人之间。即便是战败,他们也要看看,务成子、伊尹以及商帝将怎样做?

    ······

    尘埃似乎已经落定,再没有人过来相扰,姬考这才开始重新行起了他的司祭之职。

    一连串的大戏,从太祝站出来开始,先是嘴炮,后是比斗,有巫祝,有巫,有炼气士,甚至还有神灵。

    最让姬考震撼的,并不是务成子力压两位灵山之巫的强绝实力,而是那来自天外的青色巨爪。

    他不知道那爪从何来,但是刚刚嚣张之极的风神飞廉,就是被这一爪拍飞,也不知道情况如何了?

    看到务成子来到祭坛之上,姬考这才摇了摇头,沉心定神,将祭天流程继续走下去。

    此时的祭坛之上,共有七人,务成子三位弟子正拿着各种祭祀之物,三牲与祭酒,商帝武乙站在五色社稷台之上,伊尹在祭坛靠后的位置,正与成汤的灵位在一起,手持大圭。

    姬考为司祭之人,负责将种种祭品摆好,将祭酒奉给商帝祭天。

    唯有务成子,既不是祭天之人,也不是受祭之人,更不用在祭祀之中做什么,但是他却一直站在祭坛一角,微笑看着祭祀典礼的进行。

    姬考将酒爵从务成子二弟子手中接过,然后奉给商帝武乙。

    武乙接过酒爵,在五色社稷台上,前进三次,祭酒三次,进献三次,而后分别将三爵奉在豕牛羊三牲之前,跪伏以拜,便示祭天完毕。

    而后,商帝武乙在五色台上,大袖一摆,看向了祭坛下面的所有方国之主、殷商重臣、炼气之士。

    无论是敌是友,无论支不支持武乙的人,被他这如鹰一般的目光掠过,都不由心中一震。

    “诸位,适才种种,想必诸位都看在心里了。”

    “太祝言予无道,予是无道啊,予无道久矣。自先帝去后,予践位三十五载,迁都两次,打破世祖盘庚迁殷值之后,便再无迁都的传统。外有四方戎狄,内有巫祝乱政,予如何有道得起来啊。”

    “但是今日,就在今日,予还要再做一件无道之事,此事之后,予再去做有道之君,让尔等都做有道之臣。”

    “昔者伊尹大人与高祖成汤,在灵山之上立约,有商一朝,必崇神敬鬼,必有巫祝之辈掌生死、祭祀、卜祝之事。”

    “今天,高祖成汤虽陟,但是伊尹大人尚在。万民之声诸位和予都已听到,今日予便当着伊尹大人与高祖灵位之面,废弃当初所立之约。”

    “废约之后,我殷商头顶,当只有上帝先祖,再无鬼神。”

    “废约之后,各方炼气士相助我等,兵出四夷,复我诸夏。”

    “废约之后,予将带领你们,建立禹王之时的功绩,声教讫于四海,九州再度同朝。”

    武乙说的话,让下面所有人,顿时就心神激荡起来了。兵出四夷,复我诸夏,声教讫于四海,九州再度同朝。

    随便想想,都让人浑身颤抖,除下禹王之时,夏商共千载,又有谁做到了呢?


………………………………

第五十六章 务成子斩约而登天

    商帝武乙在五色社稷台上所说的话,让下面大部分人都充满了喜意,甚至亢奋。

    诸夏诸夏,舜帝之时,禹王治理九州洪患,又以夏后之尊,征讨四方不臣,将轩辕黄帝之时逐渐完善的礼仪制度,撒播四方,礼仪大焉,是以名夏。

    夏后氏之时,东夷寇夏,有虞氏与夏后氏尽弃前嫌,共召那些还怀念舜禹功德的部族,驱九夷于东海之滨。少康中兴夏后氏,称这些方国为诸夏方国,与夏后氏同命于天。

    夏后氏尊命,少康此言,便是将这些方国与夏后氏视作一国了。

    也就是那时候,诸夏观念开始形成,别于戎狄蛮夷之辈。

    成汤罢黜夏命,殷商成为方国共主,却仍以诸夏称之。只不过诸夏方国,天邑商居首。

    然而此时的殷商,经过武丁盛世,祖甲庚丁两位先帝征讨四方,加上武乙同样是强势之君,可以说是殷商最盛之时。

    即便是此时,殷商邦畿之地虽远胜夏后氏,但是真正与殷商同心同德的方国势力,甚至还不如少康中兴夏后氏之时,更不用说和禹王相比了。

    如今听武乙之言,似乎已经和炼气士谈好了,要兵出四夷,再现禹王之盛。

    这对任何一位诸夏之民来说,都是天大的期愿啊。

    然而也有人,目光清冷,并不像其他众人那么炽热。

    这些巫祝之辈,眼中清冷,心中漠然,炼气士相助兵出四夷,还真是要将他们这一脉尽数驱出殷商,甚至逐出诸夏之列吗?

    商帝武乙,自然也注意到他们了,心中却只是冷笑。

    巫祝一脉,遍传四方,诸夏有巫祝,东夷南蛮巴蜀之中,更是巫风盛行。想要巫祝一脉与殷商同心同力,攻击蛮夷,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部分的巫祝,不都是从那几个地方出来的吗?

    就像玄鸟一脉一样,征讨西戎北狄之时,愿意尽力,可是一旦涉及殷商与东夷之争,便只是打圆场,希望两下罢兵。

    故此,他只能选择炼气士作为自己的支持者。

    幸好,炼气士一脉多传于诸夏方国之中,四方虽也有,但却寥寥可数。

    众人之中,有一个人的目光最为复杂,看着商帝武乙,既有发自心底的敬服,也有难以言述的无奈,便是武乙之子,帝子托。

    然而没有人注意他,在众人的兴奋稍稍平息之后,商定武乙对着务成子与伊尹拜道:“请舜帝之师于伊尹大人出手,斩断高祖与鬼神之约。”

    务成子与伊尹俱都点了点头。

    而后,伊尹手持成汤当年的大圭,揖首四方,然后站定,口中说道:“往昔之时,天乙陛下,高祖成汤,和挚共往于灵山。彼时商承夏命,为天下万民计,与鬼神立约,佑我子商,则我子商祀奉鬼神,始终如一。”

    “今时势变化,鬼神之佑,鲜见于商室,巫祝扰于万民,同为天下万民计,挚代表成汤陛下,请断灵山之约。自今之后,鬼神之辈,若要再度承祭,皆看后世商帝。请天鉴之,请上帝鉴之,请玄鸟鉴之。”

    他话一说完,顿时高空之中,风云激荡,变幻莫测。

    然后,从伊尹手中的大圭之上,一道黑色线条射出,直冲九天之上。

    这线条笔直,但是其中竟发出各种诡异的声音,嘶吼、尖叫、哭泣、怒喝等,不一而足。

    然后,黑色线条开始抖动起来,似乎要脱离大圭的控制。

    伊尹见状,全身气机动荡,尽数镇压在这大圭之上,不让黑色线条脱离大圭。

    仅仅是片刻功夫,五百年前就炼气通神的伊尹,便开始面色惨白了。

    商帝武乙见此,对务成子拱手拜道:“请务成子真人出手。”

    务成子点头,看着伊尹手中大圭,以及这道通向九天的黑线,冷冷说道:“鬼神之怒吗?”

    这是当初约定之时,鬼神施加的咒力,一旦商室背约,便会散向殷商各地,降灾于殷商之地。

    务成子赫然拔出手中长剑,这把由成汤传下,一直到武丁之手的佩剑,剑身上面,赤色光芒闪耀,照彻四方。

    “哼,原来是这样。”

    巫抵看着剑上的璀璨光芒,顿时表情一变。

    一旁的巫即也在叹息:“原来从成汤开始,商室之帝,竟都在谋划此事。从成汤到武丁,代代血祭此剑,就是为了这一日吗?”

    他们所说的确实也没错,当初夏后氏天命被代,成汤因为天下万民不安,万方惊惧,便以神代命,不尊命而尊神,到灵山去立下鬼神之约,以安万方兆民。

    但是成汤为王者,又怎会一直寄望于鬼神巫祝之辈。他与伊尹商量,便开始历代商帝都血祭此剑。

    成汤起初以为,等他去后,再来几代君主,便可以做此事了。

    可谁曾想,子姓商室五百年,有为可入太庙之君,也才五六位。

    伊尹守住这个秘密,足足数百年,直到武丁之时,此剑才终告祭成。

    本来想着武丁之后,祖甲之时,便能够开始施行此事,可是先后两代四帝,都是笃信巫祝之帝。

    幸好,武丁深知自己子孙秉性,将此剑传给了傅说,以待后世子孙。

    几十年后,终于等到了如今的商帝武乙,务成子到来建立万方台,更是为做成此事增加了几成的把握。

    武乙践位三十五载,可以说伊尹傅说后好三人,便谋划了三十五载,此时终于要功成了。

    务成子飞身而起,浑身精血奔涌,气机翻腾,神意涌动,精气神三者相合,结合此剑之力,一道赤红剑光,横亘天地之间,朝着上通九天的这道黑线斩了过去。

    轰!

    浩大无比的威压,相互撞在一起,整个沬邑虚空,都似乎抖了一抖。

    咔嚓一声,务成子手中,那柄闪耀红光的长剑,当先折断成三截,断裂之后,倒是不再显示青铜之色,而是赤红如血。

    那道直通九天的黑线,仍然在受着剑光侵蚀。

    剑光凌厉,而且似乎专克这黑线一般,剑光所到之处,这黑线就开始慢慢消弭。

    不久之后,剑光所斩的下一截,黑线便被扫除一空,大圭重新显示温润白色。

    唯有上通九天的那一截,还在空中不断抖动,似乎马上就要崩散于人间一样。

    红色剑光虽然还在往上纵起,可是最顶上一截,还是遥遥难及。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这剑光与黑线,都希望剑光上升之势更快些,黑线往外崩裂之势再慢些。

    但是,这黑线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崩散之势,似乎越加快了。

    “唉。”

    祭坛之上,刚刚挥出一剑的务成子突然叹息了一声,他先是衣袖一摆,将三截断剑甩到姬考所在,口中言道:“虽然剑已折断,但还是要物归原主。”

    姬考接过三截断剑,神色一愣,不知道这位务成子真人要干什么。

    务成子没有看姬考,而是对着武乙笑道:“商帝,你的大志,我是无法再帮你了。”

    商帝武乙,自从务成子出剑以后,便站在五色社稷台上出神,一动不动,甚至目光都没有看向剑光与黑线,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真人,你要做什么?”

    听到务成子的话之后,他才略略回神,看向了务成子。

    务成子目光一皱,总感觉眼前的商帝有些不对劲。但是他身在九鼎重器与五色社稷台之中,又非务成子可以查看的。

    当即,这位舜帝之师便不再想商帝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