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夏纪-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没有说送给姜兰,这是岐伯之冠,由岐伯一脉的百草真人给自己行冠礼所戴上,他并没有资格送人,只能说寄放他人手中,代自己保管。
姜兰听到姬考之言,马上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连忙拒绝:“这种神物,怎能轻易交给我,不可不可。”
姬考则笑道:“我在沬邑之中,此冠对我意义不大,但是姐姐去骊山就不一样了,要是能借助此冠之力,诛杀妖类,我亦与有荣焉,还请姐姐不必推辞。”
姜兰还想拒绝,却被姬考直接塞入她手中,然后摆摆手,转头便离去了。
武乙见到这两人作态,也不禁一笑:“好了,姜兰,这顶冠帽,你就先代姬考拿着,若是能用此冠杀妖立功,也可以记在姬考头上。等我归来之时,便论功行赏。”
姜兰见着姬考离去背影,心中微微动容,什么话也没说,将天师冠郑重放在自己的储物袋子之中。
······
各方人马分别离去,万方台陷入了宁静之中,姬考也离开了万方台,回到了典藏室之内。
务成子三位弟子离去之前,曾经将他们对于武道导引之术的各种建议看法,记在布帛之上,交给了他。
现在他又是无事之人,便决定重新到典藏室之中,好好研习一下这段时间领悟的种种法门,融入自身导引之中。
因为忙于做商帝祭天的司祭,这段时间,修行时间,也就平时的一半。
在典藏室静室之中坐定之后,他便心神沉入洛书之中了。
洛书之内,洛神宓妃见到姬考忽然而至,心中微惊,惊异道:“今日不应该是祭祀之日吗,怎么就回来了?”
沬邑之中将有大祭,而且各方高人的目光都可能会投向这里,是以洛神主动让姬考屏蔽洛书,以免她被发现。
姬考轻声一叹:“大祭已经完了,还真是精彩啊。”
“快与我讲讲。”
宓妃不能出去,但是对于外间发生的大事,还是很想了解的。
姬考笑了笑,也知道宓妃的无聊,便将今日大祭之事,从开始给炼气士传通神之法讲起,接着武乙与太祝之辩,巫贤与后好之战,风神飞廉嚣张而来,在他用岐伯冠西拜昆仑之后,却被一爪击飞,接着务成子大败巫抵巫即,持商帝之剑斩断昔年之约,登天被朱厌天妖来找麻烦,后来青衣神现身消解纷争,武乙登天成神,马上便有异类攻商,这些种种,姬考都娓娓道来。
宓妃一边听着姬考讲,一边托腮看着这少年,不像羿,比羿善言,也不像冯夷,比冯夷有原则。
然后,她又将记忆之中的各位尊神与姬考做比较,发现姬考倒是同轩辕陛下与禹王更为相似一些。
行事作风与轩辕陛下相似,四平八稳,涉及原则却半步不退;为人性格却更类禹王,行在言先,很多东西做而不说。
当然,姬考还小,要是长大之后,智慧能如自己的父亲青帝通达,德行能如炎帝神农广大,对敌能如白帝少昊果决,心思能如黑帝颛顼沉稳,御下要是能如东君帝夋(qun一声)一样高明,那真是所有女神都要为他痴狂了。
宓妃不由想起,当时她们众多帝女在一起讨论男神之时,想到的最为完美男神组合,世间恐怕不会出现这般男神了。
姬考讲完之后,忽然发现宓妃眼神有些痴,连忙在她眼前摆摆手:“怎么,我所说的有问题吗?”
宓妃回过神来,尴尬一笑:“没有,只是我没有想到,青衣神蚕丛氏竟然也来了沬邑之中。”
自己真实所想,可不能让姬考知道。
“青衣神,有什么特殊的吗?”
对于这位青衣神,姬考听到他自称蚕丛氏,也大概知道他是蜀地先祖之神。但是,蚕丛氏具体来历,他就不是很明了了。
“没什么特殊,他是黄帝陛下与元妃嫘祖所出,天生善于蚕桑。我只是想起当初,他与一位炼气士麻姑之争,觉得颇为有趣。”
“麻姑?争斗?”
姬考忽然也觉得有意思了,请宓妃细说。
宓妃笑道:“当初蜀民未化,黄帝陛下要命人去教化蜀民,因为其名还在衣兽皮,故此教化之人,首先就是要能解决此事。”
“后来,便有蚕丛氏与麻姑愿意前往蜀地为蜀人之王。”
“黄帝命两人同去,蚕丛氏善蚕桑,时常着青衣;麻姑善种麻,时常着麻衣。两人一同去蜀地教化蜀民,同为蜀人之神,蚕丛氏为青衣之神,麻姑为麻衣之神。但是我听玄女姐姐说,两人在蜀地相爱相争,极为有意思。嗯,最后倒好像是蚕丛氏赢了吧,后来大家都在关心我的事情,,没怎么关心他们了。”
“青衣麻衣争神吗?”
在吐槽了一下,上古神女帝女无聊的生活之后,姬考不由想起,自己似乎在哪里,听过这个似是而非的神话。世人胡言,却也能附会到眼前真实神话之中,倒是颇为有趣。
接下来,姬考也不再讨论上古轶闻了,拿出务成子众弟子送还自己的绢帛,与宓妃开始探讨导引之术。
宓妃毕竟家学渊博,又是上古神女,她的智慧,可不能不用。
······
沬邑之外,巫咸对着他的儿子巫贤,以及殷商太祝说道:“我和巫即巫抵先回灵山了,你们两个慢慢走,不必着急。”
留下了这样一句古怪却意味深远的话,巫咸他们便乘云而去,只剩下巫贤与太祝对视一眼,不知道其中深意。
他们两个,便听从长辈之言,慢慢行走,夜间之时,也着急,直接在嚣邑之外过了一夜。
黎明时分,两人忽然同时惊醒,然后同时看向了西方。
浓浓的黑暗之中,竟有闷雷之声,不断传来。
雷声阵阵,与正常的雷声极不相同,似乎是法力神气蕴结召使之雷。
也是在此时,沬邑之中的青衣神,对着西边摇头叹笑,操劳数十载,终成无用功,这又是何苦来哉。
人世间之内,人世间之外,都有很多人注意到了这沉闷的雷声,目光各异,但是谁都没有说什么。仿佛这雷声,正应该出现一样。
………………………………
第六十二章 帝陟于河渭之间
河渭之交,华山。
这是当初虞舜西狩之时,接见西方诸方国之主朝拜之地,有西岳之称。
商帝武乙带着众人经过此地之时,忽然停住了脚步。
“你们去救援骊山吧,予到此地还有他事。”
他看了看四野之中,忽然淡淡说道。
众多真人不知商帝之意,惊疑看着他。
“去吧,要是予去不了,你们便以傅说大人为主,抵抗妖类,却不能让百姓沦落妖类之手。”
众人还想再说什么,武乙马上摆手道:“去吧,去吧,不要让骊山之民久候。”
万方台真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修为最高,年龄较大的黎耆真人叹息一声,拱手说道:“陛下保重。”
他神识敏锐,隐隐察觉,周围气机沉郁,压得他心头发慌。
当众人离去之后,武乙拔出随身长剑,看着四方:“不用躲躲藏藏了,都出来吧。让予看看,都是一些什么东西。”
说完之后,高空之中闷雷响起,一只苍灰色的独脚异兽,从云端现出,全身似有日月光芒绽放。
它一现出,便有风雨随之而至。
武乙看着这异兽,目光不变,淡淡说道:“雷兽夔牛。”
同时,脚下大地,开始震荡,武乙右脚微微往地上一踏,便将大地稳住。
在他不远之处,一只异兽从地中钻出,这异兽如蟒蛇一般,但是前端稍尖,尾端钝圆,全身没有爪牙筋骨,泛出棕色光芒。
“既无爪牙之利,又无筋骨之强,地龙竟也敢来?”
而后,又有一只黄身赤喙,状如鹌鹑,却大了无数倍的巨鸟飞来,口中发出厉啸。
“英山肥遗,甚好。”
“就你们三个吗?”
武乙冷哼一声,漠然问道。
他才问完,顿时便似有婴儿的哭声传了过来,让人感觉心燥不已。
而后,一只下身有四足,上身如雕而有角的异兽从远处极速而来,看起来凶狠无比。
“蛊雕食人,最该死的就是你了。”
武乙长啸一声,飞身而起,一剑先朝着蛊雕斩去。
眼前夔牛、地龙、肥遗、蛊雕四只天妖,他又有何俱?
然而,他不知道,在虚空之上,还有一位神灵站在云端俯视下方,脸上不忍,心中却也无奈。
······
骊山,众位真人赶来战局之时,妖类攻势正猛。
上方是妖类的大君与通神真人之斗,下方是普通妖类与通神以下炼气士,以及人族士兵的战斗。
下方还好,因为有阵法护持,妖类一时还难以攻破。
但是上方,妖众人寡,空中的通神真人们,已经是岌岌可危了,这些真人来到之后,也不多说,直接便冲杀进去,与妖类大君相争。
姜兰与姜豹两人,也没有多想,都冲入下首,见妖就斩。
万方台近十位通神真人的到来,终于给了傅说与诸姜这几位真人喘息的机会了。
他们一个个都身受重伤,但是后面就是无数手无寸铁之人,他们拼死也不能退,虽然身上染血无数,却仍将所有妖类大君死死拖住。
人族增加了几位真人,战局终于开始有了一丝逆转,妖类的攻势被挡了下来,也逐渐开始染血了。
人族死伤无数,妖类的尸体也漫山遍野,但是上面的妖类大君们,像是没有看见一样,怎么也不愿意退去。
当然,他们即便是想退,人族的真人们,也已经不会让他们退了。
死伤这么多同胞,哪能任凭妖类想走就走。
他们入夜时分赶来援助,双方一直激战到黎明之时。
到了近乎天命的时候,周边又有不少方国的修行者前来支援。他们虽然没有接到谁的命令,但是骊山妖乱的消息一传到他们那里,哪里还有人坐得住啊。
但凡是修行之人,便都马上出发过来了。
甚至还有很多方国之主,带着精锐军士,也趁夜而来,或者已经到了在激战,或者正在前来的路上。
千年以来,自从禹王建夏后氏开始,就从来没有听说过妖类还敢入侵人族。
骊山的消息,让这些方国之主,都想到了远古之事,祖辈留下的残余兽骨龟甲上面的只言片语,这种惨状,可不能再到他们手中发生。
离得近的方国,姬周、祭方、芮氏、有莘氏、缶氏等等,大军一到,也不顾死伤,在国君亲自带领之下,冲入群妖之中厮杀。
他们的到来,让下方没有成为妖中之君的普通妖类,开始陷入了围剿之中。
修行者目视全局,见到稍有神通的妖类,便将它们拖住,甲士披坚执锐,将那些没有什么神通的妖类一个个扫除。
等到天明之时,在东边华山所在之地,忽然有一道巨大闪电划破静空,有如大日高悬,让骊山之地忽然一下亮如白昼。
马上,电光逝去,又重新陷入黎明的昏暗之中,只是远处还有闷雷之声,不断在山间回荡。
这道电光之后,妖类大君仿佛得到了什么信号一样,各自卷起一些还生还的普通妖类,便往南方撤去。
傅说想要带着众位真人往南追击,却听到黎耆真人惊慌说道:“傅说大人,不要去追妖类了,我们去华山看看吧,陛下可能出事了。”
听到武乙之言,傅说顿时一愣,惊道:“陛下也来了?他在何处?”
黎耆指着东边:“在华山之······”
但是,他还没有说完,看着东方之地,就已经愣住了。
太阳在东方开始升起,有一丝朝霞洒落,但是很快又隐去了,空中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在雨水之中,有一个人影踉跄而来,手中一把大剑撑在地上,作为拐棍之用,在他身旁,还有一只紫身五色翼的神鸟,飞来飞去,极为惊慌一般。
众人看着这个身影,全部都大惊失色,这是商帝武乙,但是却再没有往日的雄姿。
他的胸前,多了一个巨大的洞,前胸通到后背,正在他的心脏部位。
很明显,商帝的心脏已经没有了,身上这大洞周围,全是焦黑,连血都流干了。
“陛下,你这是怎么了?”
傅说与众真人,连忙来到武乙跟前,失声问道。
武乙咧嘴一笑:“予斩了三位天妖,地龙、肥遗和蛊雕,可惜了,就差一点,不然连夔兽也斩了。”
笑声之中,似乎极为开怀。
然而笑完之后,他马上正色问道:“妖类已经退了吧?”
傅说伤感回道:“已经退了。”
“好,百姓无·····”
武乙正想问百姓是否无恙,但是目光看向远处,见到漫山遍野的尸体,忽然眼中顿时泪如泉涌:“予对不起他们啊。”
此时此刻,武乙虽然没有心脏了,但是却能感觉心中极为痛苦,他不知道,这祸患是否是因他而起。
并且不管是不是因为他的缘故,他都没法去给百姓报仇了。
“陛下,你还是不要再说话了,好好撑住,此地离开明山不远,我这就去为你求不死之药。”
武乙连忙阻止了傅说:“不用了,太傅,予之亡,乃是命数,何必求于鬼神巫祝。”
“各位,予将亡了,与诸位说好兵出四夷,复我诸夏,看来是完不成了。”
他看向了万方台之中的真人,忽然神色悲切:“将死之前,予能否请求诸位一件事。”
“陛下请说。”
万方台各位真人,也忍不住伤感哽咽起来了,强横如武乙,竟然走到了这一步。
武乙最后登天之事,他们无法言其对错,但是万方台建起十几载,他们却因此受益良多。
“予亦无其他所求,伊尹大人在东夷,可保无恙,后母辛大人在北境,戎狄自然也无法入寇一步,唯有这骊山之地,妖类觊觎,予本想亲临骊山,召诸西部方国之兵,共伐妖类,毕全功于一役。但是,时不我待,命不予我,如之奈何。予想请诸位真人,时刻关注骊山之事,若有妖犯,还请相助。”
“未来之时,予相信会有人从此地,南下群山不毛之地,将妖类之患彻底扫除的。”
“只是眼下,还是要拜托诸位了。”
······
商帝说完之后,竟朝着诸位真人拱手作揖,深深一礼。
诸位真人连忙还礼:“陛下放心,我等必定时刻留意,不让妖类侵入骊山。”
武乙点了点头:“如此,予虽有罪,却终无憾矣。”
然后,他又唤来拍了拍旁边的鸑衲瘢骸澳阒页缮瘢锘诵褚宦觯峙乱膊荒苋菽懔耍堑梦腋憬淮幕埃椅阊罢乙桓銎芟⒅亍!
武乙指了指前来援助骊山的周公姬季历道:“周公季历,予有一事相托。”
姬季历连忙走上前来,拱手拜道:“但凭陛下吩咐。”
“予在沬邑之中见了姬考,甚为喜爱。如今予将亡故,予旁边这鸑就罚阍菔贝粼卺浇畔拢鹊郊Э蓟毓橹保眉Э及镉枵展怂恕!
姬季历看了一眼这鸑衲瘢挚戳丝匆丫∫∮沟纳痰畚湟遥烁卸溃骸俺甲癖菹轮肌!
“傅说大人,予亡之后,与这些被妖所杀的百姓同葬。”
又对着傅说说完这一句,武乙大声一笑,指天而道:“上天上天,我在沬邑射你一箭,你在华山射我一箭,我们扯平了。”
说完之后,便轰然倒地。
………………………………
第六十三章 妖类不靖,永镇骊山
众人眼见武乙倒地而亡,一时之间都沉默了。
商帝武乙,这是一位让众人都不知道怎么说的君主。
武丁之时,他深受武丁的喜爱,经常在武丁跟前受教;
后来武丁殁后,他便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对于诸般政务从不开口,先后两代四位商帝时,商人提起帝子瞿,都会认为是一个摆设;
但是先帝庚丁崩后,这位新帝武乙,马上就开始联系后好傅说等武丁旧臣,即位第三年,便开始行迁都之事;
当然,那个时候,与其说是迁都,不如说是避开强大的巫祝势力,巡游在外,了解民情,联系各方炼气士;
也是在他即位第三年,赐周原于姬氏,姬亶称周公;
直到武乙即位第十五年,终于定都于沬邑,建起了万方台。
此后二十年,便是他开始对巫祝势力的反击,一步步将在先帝庚丁手中,差点要立起巫教的巫祝们,打压到了自成汤以来的谷底;
最后两年,更是将巫祝三师诛其二,除下殷都之外,众多城邑都只有祭祀之巫;
在沬邑周围,更是将神灵降格,众多百姓,尊帝更胜于崇神;
可惜了,这位陛下心太大,竟然走了千年都无人敢走的登天神路。
武乙三十五年秋,帝辱神射天,巡狩河渭之间,雷击而亡。
他这一生,虽然在功绩上无法与武丁相比,但是在商人甚至诸夏之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商帝虽陟,但是种子终有发芽之时。
众人叹息良久,最后在傅说的操持之下,开始为商帝准备葬礼。
“陛下既然有言,想与丧命于此的百姓同葬,那我们便依照他的指示,就葬于骊山之上吧。”
“周公季历,丧礼所需一切,还请姬氏操持。”
“季历领命。”
“芮候仓,你诸姜之人,对西方诸侯都有所了解,便请你将西方诸侯都通知过来,共同恭送陛下。”
“姜仓领命。”
“黎耆真人,黄陵真人,陛下崩殂的消息,想必已被巫祝之中的神通者所知了,你们两位,随我一起入沬邑之中报讯,顺便将万方台那些后辈,想办法安然送出沬邑。”
“属下领命。”
黎耆与黄陵两位真人说完,黄陵真人忽然又道:“陛下尸体,真不迁回重屋吗?”
有商一代,历代先君亡故,都是直接葬于太庙重屋之地的,以便先祖之灵,庇佑后世子孙。
傅说摆手说道:“不用了,听从陛下遗命,就葬于骊山。迁回重屋,或许还要被巫祝羞辱。”
虽然还未回到沬邑,但是傅说想都能想到,商帝唯一的继承人帝子托承位之后,巫祝势力,多半又是卷土重来的。
一直以来,傅说都认为身体不好的弟子托,应该会先于商帝武乙亡故,但是这忽然而来的变故,让他以前的想法,彻底不能成为现实了。
殷商国政,恐怕又是要回到反复之中了。
巫祝掌国,武乙陛下还能有什么好的名声,或许连庙号都不会给陛下一个吧,想到这里,傅说都略感酸楚。
以武乙之能之功,无论是功高之高,还是世代祭祀之世,这两个庙号都能称得上。只是巫祝口中,他身后之事,绝对是讨不了好的。
“傅说大人,我父母亡故之前,可曾留下什么遗言?”
傅说刚要离去之时,姜兰忽然开口问道。
她刚刚看完自己父母的尸体,悲痛之情难以言表。
听到姜兰这一问,傅说顿时脸上现出难色,往旁边一位姜姓真人长辈看去,此事还需姜兰长辈决定。
那位姜姓真人默然不语,良久之后,才点了点头。
傅说叹息一声:“兰小友,你父亲确实对你留有遗命,本来我不想给你的。你还年轻,很多事情,不需要你来担着。”
姜兰闻言,泣声而道:“还请大人将家父遗言相告,兰不胜感激。”
父母亡故,她怎能连遗言都不听?
傅说取出一块布帛,上面血迹斑斑,似乎正是嬴胥轩生前长袍上面撕下来的。
他将这布帛交给姜兰之后,不忍多说,带着黎耆与黄陵两位真人,便往东去了。
姜兰接过这块布帛,缓缓将它打开,发现上面有八个血淋淋的大字。
“妖类不靖,永镇骊山。”
八个字,写得极为端正,字字如山岳一般,压在姜兰心神之上。
她仿佛看到,父亲临终之前的悲愤,以及对她的期待与嘱托。
“妖类不靖,永镇骊山吗?”
姜兰喃喃自语,而后跪在这块染血的布帛面前,连续三次叩首。
“女儿明白了。”
说完之后,她便将布帛好好折起,贴身放在自己衣衫之内,动作极慢,却郑重无比。
她喜欢自由,向往没有拘束的生活,但是父亲遗命在眼前,所谓自由,舍便舍了吧。
一旁的姜姓真人看着这一幕,摇头一叹,这丫头经此一变,性子倒是沉稳了,不像以往那么浮躁,对她而言,这或许是好事。
姜兰自从入境开始,便在姜水祖地修行,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了。
他一直清楚,姜兰虽然修行天资高,但是心性却还有一丝缺陷,略有一些自我,虽说天性有别,但是毕竟不合人道。
既然身而为人,追求天道自然,何尝不是修行人道呢?人族修行,不以人道为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