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夏纪-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是还有三截商帝断剑,他倒是决定,等到将洛书化作神道凭依之后,要找时间重新祭炼,将断剑复合,成为他的法剑了。

    嗯,还有一块圆玉配饰,里面含有一道神秘气机,姬考感觉,只要打碎这圆玉,可能就会惊动将气机注入圆玉的人。

    但这是他太祖母凭念兄长之物,还想着未来回岐山之时,能够将此物奉还。

    ······

    目光看着眼前的洛书,姬考心中体悟当初娲皇炼制山河社稷图之法,取山川精神为灵,人道精神为引,不用灵才,取九天清气为丝,再以自身神力织成。

    他所与炼者,乃是一幅周天星辰之图,自然不用取山川精神为灵,但是却要有星辰精神为灵。

    这里所说的精神,是指内涵神韵,或是说山川或星辰之道显之于外者。

    姬考没有娲皇神通,但是星辰精神,他却能通过自身气机引出。

    他内外交感之时,有四气共感而成洞真,其中之一,便是先天星辰之气。

    于是,姬考便将先天星辰之气,引入洛书之中,开始洗炼洛书。

    本来他还打算将先天太阳之气与先天太阴之气,也一并引入,但是心念转动之下,又放弃了此想法。

    要知道太阳太阴之气,丝毫不在他那生自定境北辰的星辰之气下,要是喧宾夺主,就不太好了。

    真要将太阳太阴也演入周天星辰之中,也不急于一时。

    取人道精神为引,这人道精神,孕育在一切人族之中,推动者人族的所作所为。

    周人矢志收回祖地,是人道精神;商帝辱神射天,是人道精神;蜀民刀耕火种,亦是人道精神。

    然而姬考所引,却是他自己的人道精神。

    是他来到此世之时,所见种种不满之处,想要鼎故革新的意志。

    这种意志,与当初先民走出蒙昧的期盼相应;这种意志,与上古圣贤帝王创制的大愿相合;这种意志,与那些射日、逐日、反天、造水之人的精神相承。

    想起这些,姬考心热如火,一种沛然勃发的意志,顿时涌入洛书之中,与先天星辰之气合在一起,开始推动洛书上面斑点图纹的演变。

    洛书上面,最先是伏羲所制九宫斑点立在其中,后来又逢禹王治水所用,洛水地形也描绘其上。

    如今姬考所要的,就是将这些斑点地形,全部都抹去,然后在其中演化星辰。

    以他初入洞真的实力,连元神都未成就,自然力有未逮。

    但是洛神在散去那一丝神魂之前,曾经留有部分神力在此,便是为了帮助姬考炼制洛书,化为凭依之器的。

    一道纯粹的神力,不含任何属性,随着姬考意志与气机的推动,对洛书之中的斑点图纹,按着姬考的想法缓缓而变。

    姬考定坐神庙之中,花费近一月时日,终于将洛书曾经有的种种外相都化去了,成为一件原始的神器之胚。

    当然,其中遗留的神韵,便是以洛神的神力,都无法将之化去。

    两道神韵,一道是青帝伏羲推演天地,逆运变化而出,一道是禹王开山治水,文明抵定而起。

    这两道神韵,别说姬考无法将其抹去,其实可以,他也不可能抹去。

    要是其他修行者知道他有这两道神韵,不知道会有多羡慕,通过这两道神韵,可以一窥青帝伏羲易数推演的大智慧,也可领略禹王改天换地的大气魄,都是求之不得之物。

    将斑点图纹抹去之后,姬考便开始进行下一步了,接应星力,演化星辰。

    连续半月的时间,他夜间接引周天星力于洛书之中,白天则借星力而成星辰之像。

    每到夜间的时候,所有人都能见到他所在的星主神庙之中,星光璀璨,亮如白昼。

    但是因为这是神庙所在,加上杜宇又派人守在周围,没有百姓敢过来。

    至于修行者所见,则是星力汇聚,日夜不绝。

    然而在这周天星力之外,还有一道水灵之力,隐隐在虚空之中常驻,让所有修行者都不敢窥伺。

    这道水灵之力的存在,让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洛神宓妃正在鱼凫氏之中炼法,却没人明了是姬考的所作所为。

    至于能够洞悉一切的那几位存在,却又不会在意这等事情。便是居于蜀地之北的勾陈君,也不过是一笑置之。

    在星主神庙附近的鱼凫氏宗庙之中,刚刚陪同杜宇,将各部族口粮之外的谷物收拢的麻鱼真人,忽然朝着旁边的顺风耳高觉真人疑惑道:“真人你能听千里之地,我辈少有人及,可曾听说过,这星主到底是哪位神灵?”

    高觉两只大耳抖动,微微摇头:“觉从未听说过此神,甚至北辰之星,倒是听说有龙神所居,有勾陈君所居,也有玄女所居,似乎都没自称为星主。”

    “原本我还怀疑此神的存在,但是看着星力汇集,其中犹有神威,确实是神灵之辈啊,就是不知道实力如何?”

    麻鱼真人轻声一叹,心中甚至还有可惜,一位天赋卓绝的炼气后辈,竟然笃信神灵。

    倒不是说炼气士不能崇神,只是成就最高的那些炼气士,可都是只尊自己之道的。对炼气士来说,崇神路,更大的可能,就是断己之路啊。

    “能够以星主自称,想来应该是最顶尖的那些神灵吧。”

    ······

    周天星辰,姬考正在洛书,或者不能说是洛书,只能说是一副空白图卷上面慢慢运行显现而出。

    首先出现的,自然是他自身正位星主,所定的北辰了。

    北辰一定,则是南辰,接着便是北斗南斗众星。

    南北定极,星空就此而有尊,在他演化之中,众星拱卫北辰,北辰之外,再以南辰为尊。

    后面则又有辰星、荧惑、岁星、太白、镇星五行星辰正位,东南西北四灵二十八星宿成型。

    再往后又有天罡地煞等北斗属星一个个生出,其他星辰的属星,以及星空杂星,也渐渐涌现。

    虽然上应星空,但是毕竟是姬考所演,图卷之中的星辰,演化之时,所用星力大小,并不完全按照夜空亮暗程度。

    若说相似,倒是更像姬考入得炼气修行之境中,那绕北辰而旋转的周天星辰,不过就是少了日月双辰,需要等到未来之时。

    对于这一点,姬考心中自有谋划,则是周天星力,到时候凭他增减削赠,何必一定照着自然星空而为。

    再者说来,星图初演,未来之时,还可时常祭炼改动,没必要急于一时,此刻还是先化作神灵分身再说。


………………………………

第二十六章 元日大祭,杜宇言改制

    神者,从示从申,示乃智慧传授,申乃道德指引,是以聪明正直,方可称神。

    娲皇神道凭依之法,成器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一步,传智慧与立道德。

    当然,传智慧与立道德,看似两事,其实也可以是一事。

    很多时候,大智慧与大道德,本就是一举而为,娲皇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百草、轩辕定制、仓颉造字、禹王治水,都不外如是。

    以姬考此时的实力,自然做不了这般大事,不过北辰居于星空之中,如今乃是指路之用。如今他引导鱼凫氏耕种改制,迈出文明之路,功绩归于北辰,亦可以说北辰引导蜀地之中文明演进了。

    姬考心有此念,顿时周天星光顿敛,星力散去,而中天北极之中,一道紫色星光垂下,落在他所在神庙之中。

    他手中的洛书,一下子被这紫色星光映成一道紫色图卷。

    姬考目光微动,仰头朝天,见到他北辰之紫,轻声说道:“不急,不急,急不来的。”

    随即,他又俯首对手中的图卷说道:“自今以后,你便名周天星辰图了,便居此神位之后,受鱼凫氏之祭。”

    他挥手一摆,周天星辰之图,便贴在了神位后面的的墙壁之上,与墙壁原有的星斗图案相合,浑然一体,竟难以看出来。

    神器初成,还需要有民众认可,才能定下名分,一位凭依之神,定神之器,作为化身之用。

    而后,他又看着空荡荡的神庙,觉得应该与其他神庙一样,有个神像,想到这里,他便飞身而出,取了一块大石来到神庙之中。

    取出自己储物器物之中,那截商帝断剑,姬考便开始自己雕刻石像了。

    他没有学过雕刻,种种法门一概不知,但是却也不用知道雕刻法门。

    姬考随意几剑,将这石像大致斩出一个人形坐像,双手放在膝上,便连面目都没有,然后便被他摆在了神座之上。

    事实上,若不是为了与世俗同,他觉得并无所谓什么雕像。

    百姓心中若是奉神,便无雕像,照样万民景仰;心中若是不奉,便是贴满金箔,表象庄严,眉目俱清,也不过是自欺欺人。

    未来之时,佛像遍地,金玉满堂,但是真正信者,又有几人呢?

    ······

    正月一日,乃是夏历十二月一日,不过成汤代夏后,改正朔,易服色,尚玄且以此日为一岁之始。

    在鱼凫氏刚刚建好的城廓之中,各部族的首领、战士以及长者等稍有身份之人,都在前几日便来了。

    按照鱼凫君传令,在这一日,要进行鱼凫氏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祭。

    既祭先祖,又祭神灵。

    大日东出,光芒浩大,朝气蓬勃,照彻鱼凫氏城廓之中。

    所有人按照巫祭刘全早就安排好的地方站定,然后静等着鱼凫君杜宇与君相姬考的到来。

    没过多久,他们两个,便在甲士的簇拥之下来临了。

    嘶!

    见到姬考与杜宇两人,从人群之中穿过,走向宗庙的高台之上,所有人都惊讶了,惊讶于他们的穿着打扮。

    鱼凫氏之民,因为时常需要渔猎,而首领更是渔猎之时的先锋,他们的衣服,都是以方便耐磨为主。

    所以,兽皮与麻衣为首选,不管男女,多是这样。

    正因为如此,虽有青衣神蚕丛氏传下了蚕桑之道,但是鱼凫氏之中,却少有人养殖蚕桑,无他,丝绸用处不大罢了。

    不像柏灌氏,因为部族壮大,各种阶层定型,又隐隐有一种汇合各方的文明生出,他们那里,蚕桑、制铜、金玉等种种技术,都有专人负责,技艺精湛,几乎不下于中原。

    部分来自域外的技术,甚至中原之地,还比不上柏灌氏。

    是以柏灌氏想要另立文明,与诸夏比肩,也是有他自身的底气所在。

    而此时的姬考与杜宇,身上穿着打扮,都是殷商衣制,束发戴冠而右衽,乃是丝麻制成,精巧复杂,以应规、矩、绳、权、衡五者。

    这种衣制,上衣下裳,短不可露出皮肤,长不可拖于地上。

    上衣用布六幅,下裳用布六幅,共十二幅,以象征一年有十二个月。

    圆形袖口,用以象征圆规;方形的交领如矩,用以象征品行方正;背缝像墨线似的从后背直到脚后跟,用以象征品行正直;裳的下缉如秤杆秤锤,用以象征公平。

    姬考与杜宇都身穿这种衣裳,脚踏尖头之靴,不过姬考衣裳乃是蓝紫之色,头戴通天观;杜宇却是玄黑之色,仍旧带着鱼头冠。

    加上各种图纹配饰,显得更为华丽庄重。

    两人的打扮,乃是姬考、刘全和杜宇准备了好几天的东西,便是为了这一日穿出来,给鱼凫氏之民都看看。

    登上高台,杜宇先是看了一眼姬考,见他点了点头,才走到正中心,对着下首说道:“诸位部民族老,你们觉得,相父与我,这一身装束如何啊?”

    “好看。”

    “挺别致的。”

    “庄重。”

    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服饰确实看起来很舒服,但是仍杂夹有少数的其他言论。

    “穿得这么麻烦,还怎么打猎?”

    “这万一要是有敌人过来,跑都跑不了吧。”

    杜宇听到下方的言论,面色不变,高声说道:“诸位,此乃是殷商等诸夏方国礼服,他们祭祀先祖神灵的时候,都是着这种衣服而行的。至于捕猎交战,则又是另说了。”

    “我听相父言,先贤披荆斩棘,祖辈们从蒙昧之中走出来,所期盼者,无非就是愿我后世子孙,能够生活得更好,傲视万灵之中。是以后辈祭祀,应该将自己最为美好的一面,示在祖宗之前,让他们知道,他们当初的心血苦累,并没有白费。”

    “相父之言,我觉得甚为有理。早先我鱼凫氏先民,乃是蜀山氏、蚕丛氏,那个时候,我们的先祖,与诸夏先祖,都是黄帝轩辕所统率,大家相差不大。甚至黄帝陛下命青衣神与麻衣神入蜀,而且黑帝颛顼又生于蜀地,我鱼凫氏与列位人道帝君的亲近,丝毫不在诸夏之下。”

    “然而,千载过去了,诸夏方国,祭祀先祖的时候,有盛装礼服,有珍奇贡品,让先祖前贤安息于天地间。而我鱼凫氏,却一直在为生存奔波,连常奉宗庙都没立起,便是祭祀,也拿不出好东西给先祖看。”

    “原因何在?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制度之别。诸夏之地,早便开始农耕,仓廪实,衣食足,是以兴礼节荣辱之制,以献于先祖之前。我等却千年以来,还在与猛兽相斗,受衣食困窘。”

    是啊,听到杜宇之言,下面的部族之人,一个个点头。要是让他们早点懂得耕种之道,也就不用每日想着渔猎了,甚至时不时换地方居住,寻找鱼兽更多的地方。

    他们也就有时间,研究各种物件,服饰青铜也好,漆器玉石也罢,只要有时间,总会弄出一些好东西给先祖看的。

    “如今幸得相父,不以蜀地远离诸夏,不弃我鱼凫氏兵败迁居,在我鱼凫氏之中,传农耕之法,让我民得以存活于新起之地,更可逐渐充实仓廪,富足衣食。”

    “照如今看来,不出数年,我鱼凫氏便可安心耕种,求得更好的生活。甚至出兵柏灌氏,以雪昔日之辱,为先君复仇,也指日可待。”

    “是以,我决定,从今日开始,便请相父,在我鱼凫氏之中,推行诸夏之制,鱼凫氏入诸夏方国之中。”

    “这一年以来,相父与我走访各位部族,传授农耕之时,各位也都同意了此事。现在温饱已足,便可开始逐步改制了。”

    “等下祭祀先祖,便向先祖言明我等心思,推行诸夏新制。诸位都是各部族之中的首领、战士或者长者,若是还有疑问,当可提前说来,祭祀先祖之后,此事便不容更改了。”

    杜宇说完之后,看向下方诸部族,他虽然年岁不大,不过十岁出头,但是目光凛凛,颇有威仪,让姬考在旁边暗自点头。

    下面的诸部族,相互看着对方,却没有任何人说话。

    一来,这些东西确实已经通过气了,耕种之道带来的好处,他们也已经看到了;另外,如今的各部族之中,所有的余粮,都被收入鱼凫氏城廓之中。

    虽然收拢余粮,乃是整个鱼凫氏的好事,需要育种,需要帮助储存,以备不测。可是这同样是鱼凫君与这位君相,拿捏他们命脉的东西。

    除非是所有部族都反对,否则的话,站出来的一两个部族,绝对会得罪杜宇这位鱼凫君,以及姬考这位传授农耕的君相。

    要是有个意外,明年的耕种之事,不知道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已经尝到了耕种的好处,他们可不愿意再回到渔猎的生活之中了。而且,这沫水下游之地,有鱼而无兽,耕种未必能够存活。

    见到所有部族都没发对,杜宇点头道:“好,那就请诸位与我,一起祭祀先祖神灵,然后请相父给各位讲讲如何改制,又要改哪些旧制,立哪些新制。”


………………………………

第二十七章 文明兴,自有文明灭

    鱼凫氏宗庙,正中供奉的,乃是黄帝轩辕、黑帝颛顼以及鱼凫氏成立之后的诸位先祖,左边是蜀山氏先祖,右边则是蚕丛氏先祖,这两族乃是鱼凫氏的前身部族。

    虽说都是五帝,但是受祭也各自不同。

    在周原之时,姬姓宗庙所供奉祭祀的,是黄帝轩辕、黑帝颛顼与帝喾,黑帝颛顼,并不是姬氏血脉之源,反而是白帝少昊,这位帝喾之祖父,正宗的血脉之祖没有单独列出受祭。

    殷商宗庙之中,正中供奉了黄帝轩辕、白帝少昊与帝喾,这算是一脉相承而来的。

    姜姓宗庙,五帝只供奉了炎帝神农,不过也有几氏将兵主蚩尤也供奉于上的。

    风姓宗庙,却只供奉了青帝,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娲皇就连风姓也没有供奉。

    至于姒姓、姚姓、任姓等,则又各有不同了。

    关于祭祀之间的疑问,姬考早就存在心中,却没人能够给他答案,诸夏祭祀,都是从夏后氏之时便开始的,都有近千年时间,也没谁知道原因了。

    其中或许涉及到神灵之事,也不敢随意猜测。

    在巫祝刘全的引导之下,杜宇按照诸夏宗庙祭祀仪式,对先祖进行祭祀。

    而后,则又到旁边的巫庙之中,祭祀上帝与一些鱼凫氏选择奉祀的神灵。

    不过,姬考没有跟进去,至于里面奉祀了哪些神灵,杜宇和刘全跟他说过,他也没有在意。

    巫庙祭祀之后,则是祭祀青衣神与麻衣神了。

    这两位神灵,对于蜀地来说地位特殊,青衣神之祭极为浓重,但是麻衣神的祭祀,却显得简单了一些。

    这是麻鱼这位麻衣神的弟子,亲自要求的,也是麻衣神麻姑给他的交代。

    麻姑所走,乃是炼气登天之路,神道已经被她舍弃。后人愿意凭念于她,自随后人之意,但是大张旗鼓,则就不是她的本意了。

    最后,杜宇则带着鱼凫氏之民,将神庙设在青衣神与麻衣神之间的星主也祭祀了一番,而且颇为浓重,不在青衣神之下。

    姬考虽然没有提过这个要求,而且准备将祭祀之日定在他自家生辰四月十八,但是既然杜宇在元日大祭,他便不再提星主祭日之事了。

    如今鱼凫氏之中,各种仪制都不具备,准备这两套礼服,都花费了姬考与杜宇不少心思,至于其他礼制乐器,自然是没有的。

    因此,这几道祭祀完成,时间不过刚刚正午。

    杜宇重新上台,对着众部族之人说道:“祭祀已毕,现在请相父,为我等讲讲,如何改制易俗。”

    随后,他朝着姬考躬身深拜,请姬考上台。

    姬考见此,大步走上台上,看向下方诸多部族来人,也不客套啰嗦,直奔主题:“我得星主北辰之神指引,为鱼凫氏开启文明之路,将鱼凫氏导入夏制之中。所言更改夏制,将分三步而行。”

    对于星主北辰之时,众人才刚刚祭祀,自然不太陌生,而且早便听说,姬考似乎是祀奉北辰之巫者。

    对于这个,倒是没谁有异议,对于蜀地来说,巫祝反而比炼气士更容易接受。

    这么多年来,很多祭祀、占卜、除妖甚至治病之事,都是部族为数不多的巫祝所为。

    姬考为巫这种设定,更让他们感觉符合君相的身份,无所不会,引导耕种,除下神灵眷顾的巫者,还会是谁?

    姬考并没有向鱼凫氏解释这些,只要他们容易接受夏制,自己什么身份并不重要。

    事实上,就连诸夏之地,文明演进至此,还没有解决巫的问题,大部分方国之中,巫仍然有着无上权威,想要蜀地先没有巫祝,几乎是不可能的。

    “请问相父,改制第一步为何?”

    杜宇在姬考侧后方,向着姬考问道。

    姬考道:“昔者仓颉造字,道破天机,天雨粟,鬼夜哭,龙乃潜藏。我诸夏能有今日,史皇功不可没。是以,这第一步,便是授夏字,传雅言,便于传承沟通。”

    如今的鱼凫氏之中,自然有人懂诸夏之字与诸夏之言,而且还不少,否则的话,姬考也难以和他们沟通了。

    但是在夏字雅言之外,蜀地之中,柏灌氏、鱼凫氏还有南方的青衣氏以及其他更原始的部族,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文字语言沟通。

    这种文字语言不过雏形,勉强以蜀文蜀言称之,观其形,听其声,也别有韵味,独树一帜。

    姬考入蜀之后,甚至还在柏灌氏之中,研究过这些文字语言,便如柏灌氏文明一般,兼容诸夏与西域,自成一派了。

    柏灌王前些年,一直在做之事,便是学雅言,而用蜀字,想要用蜀地文字,与诸夏雅言一一对应起来。

    如今其实也有些成果了,并有专门之人,开始定制,准备传向蜀地。

    姬考既然要让蜀地脱羌入夏,自然要与柏灌王所为之事相异了,不通文字,何以言为诸夏?

    “那么,我们本来的文字和语言,该怎么处置呢?”

    下方有一位白发苍苍的巫祝老者,向着姬考问道。

    他活了上百岁,很是明白,这些文字语言的诞生,其实很不容易了,蚕丛氏部族定基在前,柏灌氏与鱼凫氏创出在后,不知道包含了多少先人的心血。

    听了他的话,其他人也开始议论纷纷了,是啊,鱼凫氏本来的文字语言,该怎么处置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