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夏纪-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后,只留下这一鳖两人,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暗自出神。

    “你们好好修行吧,你们师尊像你们这般修为的时候,已然孤身在蜀地,受尽种种磨难。”

    “如今天下将变,以他的性子,早晚会卷入变局之中,希望你们未来能够帮上他。”

    芈蓬与风玄闻言,都默默点头,眼神坚毅,望着远方。

    ······

    姬考从楚地出来之后,并未着急去往灵山,毕竟还有三个月时间,足够让他慢慢赶路了。

    他又不像鬻熊,需要早点去灵山之上,与各方巫祝交好,以便未来有机会相互帮助。

    他一介炼气士,去的越早,被人发现可能性越大,还是等到论神之会来临前,众人无暇他顾,他才好浑水摸鱼,一试剑锋。

    来到大江之边,忽然想起自己当初从骊山沿着大河顺流而至殷商的往事,不禁脸上微微一笑。

    然后他很快造出一叶扁舟,脚踏扁舟,来到大江上面。

    心中想着,一叶扁舟逆流而上,也挺有意思的。

    然而,他才刚刚来到江面,顿时就发现了一件令他略微尴尬的事情。

    江面之上,已经有人在做和他一样的事情了。

    一张小小竹排,正乘风破浪,逆流而上。


………………………………

第十六章

    姬考听到楚君鬻熊问自己所信奉的神灵,他轻笑一声,指着高空:“我不信奉神灵,真要祭祀的话,那便是一位星神吧。”

    “星神?”鬻熊脸上颇有奇怪,在诸天神灵之中,确实有几位不凡。

    长庚、勾陈、荧惑、天狼等等,都是极为强大的神灵。

    但是瑶台一脉,似乎没有听说有祀奉星神的。

    他见到姬考似乎不愿意多说此事,便也没有继续再问。

    毕竟他不是瑶台一脉传人,不可能尽知其中隐秘。

    “过几日我便要出发去灵山了,考君是和我一起过去,还是自己一人动身。”

    姬考想了一想:“考还是一人前去吧。”

    如今他还要抽时间研究一门隐匿气机之法,一面被人窥破炼气士身份。

    另外,芈蓬与风玄两人,对于种种引气之法,已经算是熟练了。

    自己完全可以将由武道而出的导引炼气法,传给他们两人。

    鬻熊闻言,点了点头,便离去了。

    他这番过来,也即是为了告知这一消息,并没有其他要事。

    鬻熊走后,姬考看着自己两位徒弟,也没有说话。

    蓦然一动,朝着他们两人眉心,各自一点。

    种种关于武道站桩导引的法门,甚至是后续如何引气,内外交感以洞真的方法,全部都蕴含其中。

    这种传法,其实是极为耗费心力的,但是却又一桩好处。

    很多言语难以形容的东西,都可以直接展示在传人的心间。

    姬考点了这两指之后,便对他们说道:“你们两个,好好参悟这武道法门,以及桩功养神,导引炼气之法,要有什么不明白的,趁着我还在楚地,可以给你们答疑解惑。”

    而后,他便留下两个孩子,自己先回到神庙之中,定坐于神秘石像之下,体悟五行气机的变化之妙。

    ······

    这段时间,北至荒原,西到羌戎,南达诸越,东出夷海,各地的巫祝,都已经得到了灵山传出的消息了。

    巫道论神之会,即将再一次开始。

    各道巫祝法脉,都派出了人手,赶赴灵山,准备半年后的盛会。

    对于巫祝们来说,巫道论神,可是远胜于任何事情的大事。

    东夷众巫,甚至将大好局势都暂时放下了,最为强大的一些巫,都在修行炼法。

    这也让刚刚登上帝位没有几年的商帝帝乙,得到了喘息之机。

    先帝文丁,虽然将戎狄的事情,借助姬周与西部炼气士之力,算是解决了。

    但是东夷却在这十年,发展越加壮大了。

    帝乙一即位,东夷的攻势就如同水火一般,片刻不息。

    这种时候,让本来想要找巫祝好好算账,为死因不明的先帝报仇想法都压下了。

    大敌当前,不宜内斗。

    即便这样,还是被东夷步步紧逼,白帝少昊出生的穷桑之地,又重新落到了东夷手中。

    当然,对于东夷来说,这是收复穷桑故地。

    穷桑对于东夷的地位,就像有熊之墟对于中原一样。

    白帝少昊,虽然是黄帝之子,但是他在东夷的地位,却比黄帝还要尊贵。

    不仅东夷与殷商的争斗稍稍平息,其他地方,荆楚与百濮,也进入了休战阶段。

    类似的地方,还有姬周与戎狄,百越与三苗,纷争也趋于平缓。

    可以说一次巫道论神之会,无意中带给了天下短暂的安宁。

    ······

    神庙之中,姬考全身,气血汩汩而流,旺盛之极。

    旁边的芈蓬与风玄,只感觉自己的师尊,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相貌没变,体格没变,但是气质却是大变。

    就像是一个风度翩翩的智者,陡然间成为了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

    这种变化,还真是让芈蓬与风玄两人吃惊。在他们旁边,刚刚从睡眠之中醒过来的老鳖,也是啧啧称奇。

    此时在他眼中,姬考浑身气机收敛,已经看不出半点炼气士的模样,俨然就是一位巫祝了。

    灵魂与天地之间,隐隐有着一种联系,如同本来就该是一体一样。

    这分明就是巫祝之道,已然稍有成就才能做到的。

    而他浑身气血,却又是古怪之极,很像是老鳖曾经见过的炼体之人的手段。

    这种修行之法,在中原之地已经少见,唯有百越三苗,还有这一脉流传。

    相比炼气之术,炼体之术确实更难成就一些。

    反倒是这种法门,传到妖类以后,成就了好几位天妖。

    虽然说此法本来就是参考妖类而来,但是人族推陈出新,种种变化,妖修都没有想到。法门外传,让不少妖族由此受益。

    姬考定视自身,种种气机,完全收敛于气海,而后灵魂之中,巫力流淌全身。

    他心中一动,让巫力引导气血而行,弥漫全身。

    仅仅是行功一周天,有一种自己气力增加不少的感觉,这让他欣喜无比。

    于是,他不断如此运行,一直等到将巫力全部耗尽之后,才不得不停止。

    巫力增长,乃是养神而来,神入魂中,自然而成巫力。那些足以称巫之辈,便是已然神魂合一,巫力生生不息。

    这种境界,便如炼气士通神,气境与灵魂合而为元神。

    是以巫祝有巫之称,炼气士通神之人,都可以长生久视,无寿元之忧。

    姬考睁开双眼,看着旁边的芈蓬与风玄两人,不由露出了微笑。

    仅仅三月时间,他们已经将站桩与导引之法,初步掌握了。

    便是姬考不在,也能以此法修行,让他这个当师父的,满意不已。

    “我修行时日,也并不算长,不过十五年左右,虽然曾经得过一些机缘,也在殷商典藏室之中,看过一些典籍。”

    “但是,我却没有任何炼气士法脉传承,一切修行,可以算是博观而约取,而稍有成就。”

    “感玄之境,我曾见过种种法,都一一传授你们了。桩功与导引,更是我如今修行的根基,你们如今已经掌握。”

    “洞真之道,乃是气机神通演化之道,我如今也才入门没几年,一切神通,都是自悟自修。”

    “平生所学,也就还有剑术与雷法,可堪一用。不过剑术乃是自行练成,养剑之法,是彭祖所传的赤松子祖师的法门,你们能养成何等剑术,便看你们自身;雷法我自己也不知从何而来,暂时无法相传,未来有机会再说。”

    “两年时间,可以说能教给你们的,都已经教了。未来的路,需要你们如我一般,自悟自修,走自己的修行之路。”

    “不过还好,你们各有缘法,龙道之法与玄武之法,都是万千修行之人,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既然已经接了,便好好利用起来。”

    “所修所行虽然应该是自己之道,但是他人之道,若有可取之处,千万不要迟疑。”

    “如今我隐匿气机之术已成,正是你我师徒分别之时。”

    芈蓬与风玄,心中虽早已知道这个结果,仍然是伤感不已。

    “师尊,将来我们要是去找你,该怎么找?”

    芈蓬忽然向姬考问道,按照姬考所说,他应该出灵山之后,不会再回蜀地了。

    “去姬周吧,要是我没有要事,应该就呆在岐山之中。”

    说起姬周,姬考也是思念不已,这两年要不是因为老鳖和这两个孩子,他早便回去了。

    离开十余年,也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说来也是奇怪,楚地之中这两年,几乎没有中原之人路过,连一些消息他都没有机会打探。

    “老鳖,你是和我同去灵山,还是另有打算。”

    两年时间,老鳖虽然没有恢复实力,但是也足以自保了。

    “我不去了,就在楚地之中,顺便照看一下芈蓬与风玄这两个小子吧。”

    老鳖知道自己的情况,跟着去灵山,也帮不了姬考什么,甚至要有战斗,还可能拖后腿,不如就呆在楚地。

    姬考点点头:“这样也好,来日有机会,我们再会。”

    他不是拖泥带水之人,这一句话说完之后,浑身气机荡动,脚下一道金光纵起,便从这神庙之中离开。

    而后,只留下这一鳖两人,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暗自出神。

    “你们好好修行吧,你们师尊像你们这般修为的时候,已然孤身在蜀地,受尽种种磨难。”

    “如今天下将变,以他的性子,早晚会卷入变局之中,希望你们未来能够帮上他。”

    芈蓬与风玄闻言,都默默点头,眼神坚毅,望着远方。

    ······

    姬考从楚地出来之后,并未着急去往灵山,毕竟还有三个月时间,足够让他慢慢赶路了。

    他又不像鬻熊,需要早点去灵山之上,与各方巫祝交好,以便未来有机会相互帮助。

    他一介炼气士,去的越早,被人发现可能性越大,还是等到论神之会来临前,众人无暇他顾,他才好浑水摸鱼。

    来到大江之边,忽然想起自己当初从骊山沿着大河顺流而至殷商的往事,不禁脸上微微一笑。

    然后他很快造出一叶扁舟,脚踏扁舟,来到大江上面。

    心中想着,一叶扁舟逆流而上,也挺有意思的。

    然而,他才刚刚来到江面,顿时就发现了一件令他略微尴尬的事情。

    江面之上,已经有人在做和他一样的事情了。

    一张小小竹排,正乘风破浪,逆流而上。


………………………………

抱歉,传重复了一章

各位不好意思,网络卡了,多传了一章草稿。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明天找编辑删掉。听说删除章节之后会退款的,我也不清楚,明天确认一下。

    带来不便,还请见谅。

    会说忘言,敬上。
………………………………

卡文,晚上别等了

各位好,剧情卡住了,四个小时只写了一千字,大家别等了。我也不确定半夜发出来,还是要等到明天,抱歉。
………………………………

第十七章 谈水道太一何在,争水君前路不通

    江心竹排之上,是一位美艳绝伦、温婉娴雅的宫装女子。

    她站在竹排之上,嘴角笑意盈盈,看着两岸风情。

    然而,当她看到姬考的时候,嘴角也露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姬考那一叶扁舟,同样已经来到了江心,他朝着这位宫装女子微微拱手,以示见礼。

    宫装女子微微一笑,也和他一样,拱手一礼。

    “去灵山?”

    这女子的声音温柔之极,让人听了很是舒服。

    姬考点点头:“你也是吗?”

    “不错,不妨同行?”

    姬考再一点头道:“姬考,见过女君。”

    “我名姜瑶。”

    相互通名之后,便是一阵默然。

    姬考并不是喜欢无谓言辞之人,有这些时间,他还不如多修行一段时间。

    旁边的姜瑶,似乎也话不多。

    两人就这样,一人乘竹排,一人乘扁舟,默默逆着大江而上。

    与人同行,姬考自然不好将同伴置之不理,埋头修行。

    但是,两人初识,他又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曾经种种搭讪之法,此时回想,却又十分遥远。

    “女君以为水之道如何?”

    想了好久,姬考最终还是决定,与这位明显也是修行中人的女子,探讨一下修行之道,以作试探吧。

    姜瑶似笑非笑看了姬考一眼,抿嘴说道:“水为智者所宗,山为仁者所祖,上古神灵帝君,所出皆不离于山水。”

    “愿闻其详。”

    姬考没有想到,自己随便一问,这女子竟然就说出这么大气魄的一句话,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便继续请教。

    “青帝居河洛而演图书,东君居东海而照天下。炎帝生于姜水,黄帝居于姜水,则中原肇始;白帝起于海滨,黑帝生于江源,则四方宾从;禹王治水,则九州攸同。”

    “瑶君所言大善,水是万物之源,文明之始。”

    从人族兴起到现在,都是逐水而居,人族文明,起兴于水,一点都不过分。

    “文明之始好说,不过以你的境界,也能谈万物之源吗?”

    姜瑶目光微动,露出一丝古怪笑意。

    万物之源,往大了说是天地混沌初开,往小了说也是个人修行根本,便是她如今的境界,都不敢妄谈,更何况姬考呢?

    姬考顿时一怔:“为何不能谈?”

    水是万物之源,这是他之前烂熟于心的一句话,难不成竟不能说吗?

    姜瑶眉梢一动,如山之起伏一般:“索性无事,便听君讲讲,万物之源头是如何?”

    说来也是奇怪,包括她的父亲在内,所有的神道帝君,从来没有人谈过天地混沌初开,万物生成源头是何等样子。

    如今碰到姬考这么有意思的人,不妨听听他的说法,缘何水是万物源头。

    姬考此时,也大概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自己说水是万物之源,不过是说万物离不开水,并没有万物的源头之意。

    但是姜瑶问起,他也能找到说法,笑着道:“太一生水,水生万物。”

    这话说出之后,姜瑶便觉得玄奇不已,忙道:“请君细说。”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

    其实按照姬考的想法,是想将单细胞生物从海洋进化成人类那一套说出来的,不过这种东西,只适合让他自娱自乐。

    在这个神灵存世的世界,当真这样说,恐怕要让人笑掉大牙了。

    想到这里,姬考心中也有些悠然神往,天地初开,万物初始,到底是什么模样。

    他本来以为,这该是一个盘古开天辟地而出的世界。

    但是他自从踏上修行之路以后,便从来没有听说过盘古之名。

    不过这也正常,盘古之名,源于百越,中原甚至四方蛮夷都没有这种说法。

    而百越与中原,言语不通,他们所称盘古,到底如何,姬考也不能明了。

    据他所知,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一直到三国之时,才在中原之地逐渐成型。

    至于他所说的太一生水,反而是更早的创世神话。

    而且这种创世神话,不仅九州如此,他所知的许多文明,皆有类似之言。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这是一种创世传说。

    “天之高兮,既未有名。厚地之庳兮,亦未赋之以名。始有潝虚,是其所出。漠母彻墨,皆由孳生。大浸一体,混然和同。无纬萧以结庐,无沼泽之可睹。于时众神,渺焉无形。”

    这又是一种创世神话。

    更不用说,埃及的太阳神由远处之水而出,北欧神灵由寒热交替的海沟孕育。

    姜瑶听了姬考之言,倒是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她忽然问道:“太一生水,太一何来?”

    既然你说是太一生水,然后生出万物的,那太一从何而来?

    姬考顿时一笑,回答这个问题,他可以扯个不停了:“太一者,恒常恒在者,道也······”

    他也不知道,明明是问修行的,怎么说起这种云里雾里,虚无缥缈的东西了。

    ·······

    “好了,你也不必要没事找事,想要修行便好好修行吧。”

    姜瑶忽然摆了摆手,打断姬考的话,不再理会姬考,独自一人观赏江景。

    姬考一愣,一时语塞,竟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没事找事?果然,他就注定了要做一个无聊的人。

    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姬考便心安理得,盘膝坐在扁舟之上,以太阴水力,御使扁舟慢慢向前。

    然后,巫力运转,开始搬运周天气血。

    马上要与众巫争锋,不多的时间,还是多习惯一下,这巫道与武道相合的东西。

    姜瑶看着姬考,面色复杂,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眼前之人。

    他认识姬考,甚至永远难以忘却。

    不管是谁,无论是神灵还是人类,甚至任何生灵,都不可能忘掉一个,将自己劈成两半的人。

    姜瑶虽然明白,姬考那一剑劈出,情有可原,甚至还是在她父亲相助之下劈出的。

    然而在她心中,却还是难以放下。

    她刚刚在云梦泽中,借助自己父亲留下的力量,重新塑造了自身神力,便想着去往灵山主峰,重掌灵山山神之位。

    刚刚出发不久,便无意之中看到,姬考在准备扁舟,似乎也是要去灵山。

    她心神一动,以神力在姬考之前,便做出了一个竹筏,抢在姬考之前,出现在江面上。

    对于此人,她心中既有怨念,但是同样不乏好奇。

    两年多前,劈开灵山,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但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也要有谁来做。

    为什么一定是这位名叫姬考的青年?

    自己父亲是何等身份,离开云梦泽之前,还特意关注了一下他。姜瑶觉得,这个人的来历,或许并不简单。

    因此,她索性跟在姬考旁边,慢慢观察一番。

    ······

    两人一乘竹筏,一乘扁舟,就这样慢慢悠悠,逆着大江往上。

    楚地到灵山,并不算特别远的距离,被他们走了一月有余。

    然而就在快要到灵山众巫所在之时,苍莽大江之上,江水震荡,狂风大浪不断涌起。

    这风浪之大,也就比上次姬考劈开灵山,浩瀚洪流翻滚而下的时候,稍微小一点。

    他们两人,远眺灵山之地的风浪,也觉得心惊不已。

    不过这风浪虽大,却始终在灵山所夹的大将之上翻滚,并没有冲出江道的趋势。

    “这是何故?”

    姬考忍不住惊疑起来。

    要是整个大将浪潮翻滚,特可以理解为洪患将至。但是这只有灵山主峰所在这一段,却出乎他的理解了。

    旁边的姜瑶,则目光渊深,看向风浪之处。

    此刻在她身上,一股浩大的神威显现,双目如有光芒,温婉的容颜,现出凛凛之威,俨然一位久掌权柄的大人物。

    姬考在他旁边,也暗自心惊:“这与自己同行的伙伴,似乎是一位大人物啊。”

    许久之后,姜瑶才恢复了温婉的样子,目中稍微有些疲惫。

    她看着姬考说道:“考君,我们看来要走陆路了,前方之处,有神灵之争,不便同行。”

    姬考点头说道:“考无所谓,水路陆路,都可同行。只是不知,这是何方神灵在争斗,可否告知?”

    “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大江黑水的奇相神女,与中游的敖乾龙君,正在夺大江水力,争水君之位。”

    “你所见的狂风巨浪,都是他们神力相击,而后掀起的。他们两位,都是懂分寸的神灵,不会影响众生的。”

    说话之间,两人便已经上了岸,准备沿着陆路去往灵山主峰。

    “瑶君,你也是神灵吧?”

    忽然,姬考向旁边的姜瑶,问出了这个问题。

    刚刚那种气势,非神灵确实难以展现出来。

    姜瑶微微一笑:“略通一些神灵之法,不过却是一位小小的山神,不足挂齿。”

    姬考听了她的话,点了点头,但是不知何故,心中却总觉得有些怪异。

    “考君,此地乃是武罗钟离山,有一位我的旧友居于此地,可愿意一同去拜访一番?”

    “自然可以。”

    想到距离巫道论神还有一月多时日,姬考本就打算到附近走走,便没有拒绝姜瑶的邀请。


………………………………

第十八章 山水之间,有女如玉射白虎

    大江之南有夷水,夷水近入江之地,有山,为武落钟离山。

    姬考听过武落钟离山,也知道这是巴人的祖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