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谋洪荒-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仿若九天雷声一样将申公豹惊得震耳聩聋,圣师要受自己做徒弟,这怎么可能?要知道自己曾经乃是阐教叛徒,若是被熊猫收了,岂不是再入道门,由一个曾经元始座下的二代弟子成为熊猫座下的三代弟子,这种事情简直是前所未闻,极为滑稽可笑,更重要的是灵教难道不怕跟如今锋芒正甚的阐教起冲突吗?是个人都知道阐教把自己看成仇人?

    申公豹不敢相信,一直吞吞吐吐,甚至是话不成句。看着圣师熊猫那淡定的神色,申公豹知道自己没有听错,于是跪在地上,当场一脸喜色的向熊猫行拜师之礼。

    礼毕,申公豹成为了熊猫门下第一个弟子,也是逍遥门下三代首徒。熊猫微笑着将申公豹带在身边,驾云而去。

    紫霄宫,天道鸿钧已经消逝,转眼间成为了道祖鸿钧。真鸿钧一出现,神色之中透漏出一股前所未见的疲累,其中还包含着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情愫。

    鸿玄一直在下方观看鸿钧的变化,直到真鸿钧出现之后才幽幽说道:“老师,合道真的很好吗?”

    鸿钧不语,紧闭着眼神,脸皮一阵抖动

    “鸿者,广大无边也;均者,宇内无穷也;是以吾为鸿钧。鸿钧者,只为求道。”

    鸿玄一听,有些漠然。这鸿钧的意思很明白,合身天道他没有后悔,受天道摆布他也没有后悔,这是他一厢情愿的,而他所做所为都是为了求道。即使鸿钧能够摆脱天道他也不会这样干的,不然他就不是那个一心向道的鸿钧了。

    “那罗?却能够与天道并齐,老师之路是否有错?”鸿玄反问。

    “阴阳相生,正反互补。天道者,必有天魔相伴,罗?得了天魔之助方能如此,只是他机缘甚佳,不似老师!”

    鸿玄不再多说,站起身来向鸿钧磕首,接着直接出了紫霄宫。

    空中传来一句鸿玄临走之话:“合身天道,即使机缘,亦是限制。我道逍遥,岂能受此束缚?道不同,不相为谋,望老师能够保重!”

    紫霄宫,一片压抑的寂静,最后传出了一道微不可闻的声音:“何为道?吾之道错乎?”

    仙魔交界之处,鸿玄来到这里,履行自己的诺言,修补这里造成的破碎。听到紫霄宫中那最后一声,鸿玄发自内心微微一笑,又重新扑入其中,忙碌起来。

    这一次,他不知道要忙多久了!

    “老师,鸿玄老师走了吗?”蓬莱岛上,众弟子聚集在逍遥身边,有熊猫发话。他的旁边坐着申公豹,其他人不论长幼,随地而坐,其中小辈的还能靠前一些。或许就是这种宽松而又友让的环境让蓬莱岛团结友爱吧,这就是申公豹来这不久所下的一个结论。

    “走了,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相见,呵呵!”逍遥眼色寂寥,既盘天之后鸿玄也去了,这其中那份苦涩谁又能够知晓。再加上鸿玄传来的有关天道的讯息,这让逍遥更加知道,天道依旧是不可抵抗的,他的路还要走很久,很久!

    “老师节哀!”众弟子齐声说道。

    逍遥振作了精神,恢复了平常的心态。亿万年的修炼让他道心十分稳固,虽然心情不好,但还是不会消沉下去,而他想得证大道的希望愈来愈深。

    “老师无事,只是有些疲乏罢了。”逍遥回应,接着说道:“一直以来你们不是对老师的来历不是很清楚吗?你们不是很糊涂老师为什么一直都要隐姓埋名,靠着之前盘天鸿玄两位道友名义行事?”

    逍遥呵呵一笑,他的话引起了所有在场人的好奇之心。不错,一直以来大家对逍遥的来历感到好奇,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好奇心更重。

    “在开天辟地之前,也就是混沌时期老师早己出世,记得那时候拜盘古为兄长,到处寻宝,到处。”

    深埋在记忆深处中的画面一被展开,逍遥的故事也一一的向他的弟子缓缓诉来,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让所有的蓬莱岛弟子深陷其中。
………………………………

第一章 阐教大兴,天下归周

    岁月悠悠无穷,又不知道过了多久,三界一片天翻地覆。

    道祖重定三界,凡是修行到天仙境界的就要被仙光接引,经过三界缝隙到达地仙界,先入天庭,经过玉帝封赏,然后或在天界寻仙山修行,或在地仙界寻道场。

    圣人们把人界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州、曰西牛贺州、曰南瞻部洲、曰北俱芦洲。盖天下四大部洲,人口多不胜数,西方教占西牛贺州,道门占东胜神州,南瞻部洲各方势力交集,北俱芦洲为妖族与巫族残余的生存之地,只因北俱芦洲乃苦寒之地,又无多少人族愿意居住,也没什么利益,圣人们也懒的去管,所以那里就成了巫妖二族的天堂。

    圣人们也遵循鸿钧道人法旨,把道场搬回了三十三天外。

    准提道人回了灵台方寸山,接引改名阿弥陀佛,隐居在西天极乐深处,老子放弃了首阳山太清宫,将它当为人间留脚之地,在大赤天太清境开辟了另一座道场,名曰“八景宫”,而女娲圣母更是在娲皇宫中万世不出。

    元始把昆仑山玉虚宫交给了姜子牙,自己也随着太上老君在清微天玉清境开辟新的道场“弥罗宫”。姜子牙道行低微,阐教金仙自然不服,纷纷自立门户,虽是彼此不合,但也总算将玉虚道统传承下来,发扬光大,而诸派也以姜子牙的“昆仑派”为首,阐教被视为天下正统,终成为了寰宇第一大教。

    通天教主干脆的将自己的金鳌岛搬到禹余天上清境,在人间一点也没有留下什么,整日在碧游宫中闭门不出。他之截教在封神大劫中差点全军覆没,如今门下只余无当圣母,龟灵圣母还有孔宣三人在旁随侍,不比从前万仙来朝,因此通天也对截教传道不报以任何希望。更重要的是他在人间所遗留下的截教一丝血脉自西周建立之后便被污为旁门左道,甚至被那些所谓正义之士视若邪魔歪道,喊打喊杀。如此截教声名狼藉,再加上有阐教虎视眈眈,雄霸天下,通天束手无策,干脆眼不见为净。

    逍遥并没有在三十三天外开辟道场,他还是待在东海蓬莱岛之上。只是蓬莱岛藏得更加隐秘,若无极大机缘任何人都无法发现这闻名天下的海外仙岛。而他门下的弟子也个个待在蓬莱岛内避世不出,曾经赫赫天下的蓬莱岛灵教也随着封神大劫的结束而消声灭迹,它的消失是如此的可怕,甚至一点迹象也没有,让一直想找蓬莱岛晦气的元始天尊气得牙痒痒的。没办法,蓬莱岛就就那么几个人,一下子就可以行动起来。

    圣人们远离俗世,不再插手洪荒诸事,也让三界平静了不少,只是长此以往,数十万年后,地仙界中的修士和人界中的人族几乎都已经忘了圣人的存在了,除了那些上古修士们还知道圣人的恐怖威力之外,其余的后生只知道地仙界中名望最高的就是西牛贺州万寿山五庄观地仙之祖镇元子还有掌管三界的三界之主,天下第一人中央五皇大帝―昊天大帝。

    再说人间,都说时间是最好的金疮药,随着时间的流逝,上一代人的离去,那些曾经的苦痛都一一的被抚平了,不是深埋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就是被一一记录在史书之上流传下来。当然,史书之中也出现了很大的断层,关于封神大劫之中商周之战完全是一片空白,而根据西周留下来的典籍记载则是一边倒的称赞西周。

    其中,根据西周的记载,后世之人如此评述纣王:

    “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沉湎冒色,敢于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眼,以残害于尔万姓;樊炙忠良,刳剔孕妇。……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遗厥先宗庙弗祀,牺牲瓷盛玩于凶盗,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惩治其侮。

    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犁老,昵比罪人,淫酗肆虐;臣下化之,朋家作,胁权下灭;无辜吁天,移德彰闯。

    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若点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朝涉之胫,剖哭人之心;作威杀戮,毒痛四海;崇信奸四,放黩师绿;屏弃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凡此种种,将殷商纣王说得体无完肤,实乃前所未有、历史上最可怕的暴君之一。

    另外,关于蓬莱岛灵教一脉的种种事迹也被周朝史书给忽略过去,甚至武王姬发在位期间还有意识的焚烧关于记载圣父逍遥的书,以此报复逍遥以及蓬莱岛在封神期间相助殷商的大仇,这也造成了后世中人虽然对于蓬莱岛灵教几字耳熟目染,但却从未清楚的了解过。同时除了阐教之外,西周正如圣人们以前所担忧的,大力排斥其他一切教派思想。

    也亏得当初鸿玄釜底抽薪,提出分封诸侯的提议,让那些教派能够苟延残喘,也让蓬莱岛灵教的声名能够在人族继续传播下去。

    周朝建立,因西岐城早先地脉被打散,龙气已泄,乃定都镐京。

    定都之后姬发便大兴改革,首先对周王朝定下了严格的礼制和刑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礼以父系社会体制之下形成的宗法制为基础,用以调解和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关系。刑罚是用来控制、镇压平民和奴隶的,有死刑、墨刑、流刑、鞭刑、赎刑等刑罚和一套诉讼审判制度,极为残忍。

    可惜姬发改革未完之后便驾崩而去,周成(诵)王即位。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与武庚叛周;周公奉成王命东征,平定叛乱。

    周公东征之后,完善了西周的政治制度。通过分封制、宗法制和乐礼制度,加强了王权,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局面。但昭王伐荆楚,使“王道微缺”。

    周公辅政,还秉承阐教的理念,定礼乐立国之道。

    所谓礼,便是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士、贫民,各个等级之间规矩森严,礼制严谨,下对上该如何、上对下该如何,半点不容逾越。所谓乐,便是思想教化之术,因为礼制的严谨导致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地,不免就会有些矛盾,缓解矛盾的手段便是用教化之术来奴化万民,使各安于制度的约束。

    礼乐治国之道也算是阐教教义在人族思想上的传承和体现。通篇充斥着等级概念,在这种制度下,有能力不如出生好,出身不好的要想出人头地那是千难万难,一但有人有任何举动与礼制有违,则立即被打落凡尘。不但如此,还要辅以教化,让所有人都认同人生来就是不平等地,那些诸侯大夫们生来就高人一等,理应享受,剥削平民百姓,而平民百姓就应该心愿诚服地被剥削,还要歌功颂德。

    这当然不是说礼乐治国之道就是万恶的,相反它是有划时代的积极意义的。但这种思想也不能持久,人族一旦摆脱神权的束缚,思想解放出来,又岂能在听你一家之言?况且这种制度将天下人才阻拦于权利之外,既没有参政地权力,也没有政治上地地位。久而久之必然引起天下不服,于是不到百年,礼崩乐坏,各地举起反旗,声称不愿奉行礼乐愚民之道,周王朝派兵征伐,众诸侯各怀私心,俱都不出力,战事绵延不绝,周朝威信大降!

    东都成周建成,周公还政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史称成康之治。

    周康王(钊)死后,子周昭王(瑕)继位。昭王十六年,他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直至江汉地区。南征共经3年,昭王还师渡过汉水时溺死,军队也遭覆灭。继昭王而立的是其子周穆王(满),在位长达44年。他好大喜功,仍想向四方发展。穆王好游行,致使朝政松弛。东方的徐国率九夷侵周。穆王南征,通过联合楚国的力量,才得以平定。

    经过昭穆时代,周朝实力削弱。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周懿王时,出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的局面,周人深为所苦。

    到周厉王时期,连年战乱,给民间带来深重的疾苦。与此同时,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为压制国人的不满,厉王命卫巫监视,有谤王者即加杀戮。结果人人自危,终于酿成国人起义。前841年,国人大规模暴动,厉王被迫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县)。朝中由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两大臣行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

    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厉王死,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在位共46年。周宣王即位,整顿内政,稳定社会秩序,在对周边的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史称“宣王中兴”。宣王后期,对外战争陷于僵局;周王朝重新出现了衰象。宣王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用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睦。三十六年,征伐条戎、奔戎,惨遭败绩。三十九年,与西戎别支姜氏之戎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惨败。

    前781年,宣王死,其子周幽王继位。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奢侈腐朽,内政黑暗,加之严重的天灾人祸,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周王朝的统治已无法继续下去了

    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前771年,西周覆亡。

    幽王死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虢公翰又另立王子余臣于携(今地不详),形成两王并立。宜臼为避犬戎,迁都到洛邑,是为周平王。东周建立。余臣在平王十一年,既晋文侯二十一年(前760年)被晋文侯所杀。

    东周时期,周考王于公元前425年(周考王15年)封其弟于河南地,建立周公国,是为西周桓公。这是周王朝最后一次分封。自从这次分封后,周王的土地全部分封完毕,连自己也是寄居于此周公国,此时的周天子已与乞丐无异。

    周桓公死,其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周赧王时,周惠公封其小儿子於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东西周分立,西周都河南旧于王城,东周都巩。

    西周自立国以来,一直采取讨好各大强国的政策,尤其是秦国。秦国和周围列强经常向西周和东周征收赋税和兵源。周时,西周和东周常相互倾轧攻伐。

    周赧王在位时,周天子地位已经完全徒有虚名,其土地(周天子的王畿)也被韩、赵一分为二,以洛邑之河南王城为西周,仍都洛邑,以巩附成周为东周,分别由东、西周公治理,周天子由成周迁于王城,依附于西周公。

    前256年(赧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赧王听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万户降秦,秦王将周赧王贬爵为君,西周公为家臣,封于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县南)。赧王至梁城一月而死,国除,置九鼎于咸阳(途中一鼎落于泗水)。自次年起(昭襄王52年,前255年)史家以秦王纪年,然东周尚存,周朝尚未彻底灭亡。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东周君欲趁秦连丧昭襄、孝文二王合纵伐秦,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大将,起兵十万,执东周君而归,尽收巩城等七邑。周朝至此彻底灭亡。

    ?

    如今,历史即将跨入东周末年,所谓静极思动,平静了这么久,该是起风了!只是不知道这次又要掀起多大的风浪!

    此章过渡,就权当是了解一下历史!我也要好好对这一卷整理一下!
………………………………

第二章 佛教当立,崆峒印出

    地仙界,此处成为了那些修行有成的仙人福地,凡人只要修行到天仙境界的就能够受到仙光接引,经过玉帝封赏,或是在天界天界寻仙山修行,或在地仙界寻道场。比起灵气渐渐匮乏,而且充满世俗之气的红尘,这里不吝于是修仙者的福地,而许多不愿受到天庭拘束的仙人们也一一在这里寻到了自己的归处。

    就在地仙界上,燃灯也找了一座仙山,将其同样命名为自己在人界的道场―灵鹫山圆觉洞。

    此刻一向清闲幽静的灵鹫宫中来了不少仙人,燃灯也放下身为阐教副教主的架子热情招待,他们到底是谁呢?要知道燃灯是地仙界上除了圣人之外有数的几大高手之一。

    原来他们是夹龙山飞云洞的惧留孙,五龙山云霄洞的文殊广法天尊,九宫山白鹤洞的普贤真人,普陀山落伽洞的慈航道人。这四人在阐教中向来与燃灯关系不错,互有来往,也是燃灯在阐教中唯一交到的朋友。今次他们是受燃灯邀请,来此与燃灯论道叙旧的。

    讲着讲着,这四人也毫无顾忌的就讲到了如今自己的身上。

    “老师,这都多久了,自从当初在九曲黄河阵中被三霄削了修为之后便一直不见恢复,当真是令人心急啊!”慈航道人开口说道。

    “是啊,虽然当初服了大师伯九转金丹之后法力不见下降,但境界退得厉害,要知道修身不修心,到老一场空啊!”文殊广法天尊也是一脸急切。毕竟身为仙人最看重的就是修为,如今他们的修为恢复缓慢,眼看着阐教中其他同门慢慢超过他们,心里也不是滋味啊。

    场中气氛就这样沉默了下来,大家都陷入诡异的平静当中,除燃灯之外其余四人更是内心压抑,陷入了沉思当中。

    随着阐教气运大盛,规模蓬勃发展,元始天尊对他们这几人的重视日趋下降。

    教中二代弟子里面,云中子和南极仙翁这两个曾经被排除在核心之外的弟子如今修为各方面都超过他们,而三代弟子当中杨戬、哪吒两人肉身封神,受到天道赏赐实力平白上了一个阶层,也是凌驾在他们之上。即使是那些上榜了的阐教门人诸如雷震子、黄天化之辈凭借强悍的武力也能够抵得住他们,这叫一直内心骄傲的他们如何能够不灰心丧气呢。

    再说现在元始并没有因为广成子跟他们一样而失去对他的宠爱,元始天尊依然重用广成子整顿阐教,他们跟广成子虽然同属十二金仙,但彼此并不是那么和睦,尤其是自己四人一直跟燃灯有所来往,引起广成子诸多不满。阐教已是大兴,失去了外患,彼此之间的团结也失去了必要,于是广成子或明或暗的排挤他们,令他们人前风光,背后凄冷。

    每每思及此处,四人也不胜唏嘘。不但对自己的修为感到心急,更对阐教受到的排挤感到不满。

    “不知四位道友,我传你们的功法修炼的如何?”燃灯在这个时候打破沉默。

    普贤真人听了,脸上一丝喜色,说道:“老师所传之法果真是高深莫测,我等修炼了一小会便觉受益匪浅,效果比阐教玉虚仙法还好上不少,只是现在没有下文,不知老师还有没有?”普贤一说,其他三人一道应是,急迫的看向燃灯。

    燃灯自他们在九曲黄河阵遭劫之后便传授他们一种别样于阐教玉虚仙法的修行功法,不仅能够更快的恢复他们的修为,而且还能够增强神通,万仙大阵中文殊广法天尊就曾经以此大展神威,收拾了自己如今的坐骑青毛狮虬首仙。

    燃灯说道:“此种修炼方法乃昔日西方准提接引两位教主赐予我的,我非西方教中人,唯有这些了。”

    燃灯说完,四人一阵唉声叹气,眼中流露出失望的神色,但同时也怀有一种想法,西方大法果真非同小可,若是再练下去又该如何呢?

    燃灯见机,深知四仙心中所想,趁机说道:“那西方教亦是不可小觑,准提接引两位圣人各自有传下菩提、寂灭大法,之下有三千妙门,毫不逊色于我玉虚仙法,更对你们如今的伤势具有奇效。若是能够成为西方教的弟子,两位圣人想必会倾囊相授,到时不但修为尽复,而且身俱西方、阐教两门大法,实力恐怕是更上一层楼矣。”

    燃灯说完,慈航等四人都提高了警惕,这厮把西方讲的这么好,隐隐间还有蛊惑他们叛教之意,难道跟那西方圣人勾搭上了?

    普贤小心翼翼的说道:“老师,祸从口出,万不可胡说啊!”

    “怕什么,即使入了那西方又如何,修为恢复缓慢,阐教又不待见我们,难道你们还想过这种日子吗?”一直沉默着的惧留孙突然之间蹦出了这么一句话,把慈航他们给吓得半死。这家伙吃错药了还是发什么神经,怎么竟敢这么大胆,要知道他那话要是说出去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不过燃灯却是心中一喜,没想到惧留孙这厮这么配合,想必心中的怨气鄙视不小,于是也趁势说道:“想我在阐教多年,为了阐教也算尽心劳力,可是虽贵为副教主却一直受不到元始圣人的重视,更被那广成子压在上面,看人脸色。这广成子何德何能,只因受元始宠爱便嚣张跋扈,不可一世。更加上元始一向独断专行,任人唯亲,我再待下去恐怕也没有什么前途。”

    说到这里,燃灯顿了一顿,看着惧留孙四人斩钉截铁的说道:“因此,我决定脱离阐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