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谋洪荒-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蓬莱岛上,逍遥看着云中子化身韩非创立法家,苦笑道:“未曾想到这元始也在谋划与我?儒门难矣!”接着转念一想:“老子坏了儒门,这元始天尊又来上这么一招,看来是欺我蓬莱无人,若不再给他们一个报应,岂不是令吾蓬莱颜面尽失?”

    逍遥冷眼看着底下,细细的谋算了起来,他一定要让这些愚蠢的家伙付出代价!

    稷下学宫,韩非整出了这么大的动静,那些正在舌战的大贤虽然惊奇,却也是不以为然,三教九流中,哪一大学派的问世不是风云变色,惊天动地?

    可韩非那〃法家出、天下平!〃一语却是所有人都不能接受,开什么玩笑,你法家出便天下太平,那岂不是说我等学说不能平天下了?

    狂妄,简直是狂妄之极!这是在场所有大贤的心中想法。

    当然,这其中也有许多人为韩非的叛变感到不齿,顿时大贤们也忘了自己身边那方才还与自己争得个你死我活的对手,立刻就结成了新的同盟阵线,将矛头一致对准那站在前头的韩非。

    一滴口水乃是雨露,一片口水那可就淹得死人了……

    唇枪舌箭,漫天飞舞!

    场上,唯有荀子的儒门一脉不知所措,一声不吭,原本寄希望于韩非,希望他能够代表儒门出战,没想到韩非竟然叛变,自立法家,不但坏了儒门大计,更是分走了儒门气运,这如何能够不让儒门大贤荀子气得踹不过气来呢?

    荀子哆哆嗦嗦,一直讲不出话来,看着台上那个意气风发的得意弟子,觉得心中亏欠儒门,当场晕了过去。

    荀子晕了过去,虽然许多人注意到了此事,暗地里嘲笑这儒门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丢了脸面,而且还丢了气运,不过他们可没功夫理会儒门,径直把焦点转向韩非,一时吐沫齐飞,怕是要将韩非子给说的把头埋进地底里面去了。

    韩非眼看这阵势,自己虽然觉得有些太狂妄,但却怡然不惧,若没有点儿水平怎敢来这儿叫嚣,大喝一声道:〃今日我韩非建立法家,不服我者尽可上前与我一争长短,定论雌雄!如此漫骂凭的辱了大家学说名头!〃

    众位大贤心中暗暗警醒,看韩非此举乃是有备而来,当下大家都收拾好心情,就要看韩非如何舌战百家。

    当先一位白发老者道:〃黄口稚子,也敢谈天下靖平?〃

    韩非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此等问题,韩非不屑回答也!〃

    那位老者闻得韩非此言,只面色通红,手指韩非,道:〃你……你……你……〃气得说不出话来。

    又有一位中年人道:〃你年岁甚小,一介白衣,阅历经验全无,以何平定天下?〃

    韩非道:〃项橐七岁为师,甘罗十二拜相。平定天下但凭胸中才学,何须年高?〃

    中年人接着问:〃法者为家,何指?〃

    韩非回答得飞快:〃法家者,‘法‘、‘术‘、‘势‘结合。‘法‘者,健全的法律与规章制度;‘术‘者,君王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势‘者,君主之权势。三者结合,无往不利也!〃韩非此套法家学说乃是集合阐教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儒门学说所立,比起之前西周的礼乐之道有了很大的进步。

    众大贤露出思索神色,而那正在观看几人辩论的齐襄王却是连连点头。

    如今处于东周战国乱世,各诸侯国无论是攻打他过亦或是被他国攻打,第一要务便是扩军备战。扩军备战讲的是雷厉风行,效率至上,因此,加强中央君主集权,而迅速做出决断,一扫以往政令不通,拖拖拉拉的作风,必然是事半功倍也!

    齐襄王也是当世之雄,一直以来为着此事头疼,此刻听得韩非之语,自然是有茅塞顿开之感!

    而各家学派中的那些有见识有作为的大贤自然也能想到此点,当下便收起对韩非轻视之心,正视起韩非来!

    诸子百家中,名家擅长辩论,有名家弟子黄缭,上前道:“法,法人还是法物?法今亦或法古?”

    黄缭乃是当世大贤,韩非也不敢太过傲慢,一拱手道:〃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天下万物,无不可法者。〃

    韩非道:〃法之作用,一则‘定分止争‘,如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意思为: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韩非接着道:〃法之作用,二则罚,赏罚分明。〃

    韩非又道:〃至于如何立法,乃是‘不法古,不循今‘也!世事向前发展,法也随时而易,‘时移而治不易者乱‘,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韩非此言一出,众人不禁轰然起来,窃窃私语,道个不停,连那台上醒了过来的荀子也是坐不安稳起来。

    荀子听得韩非讲述其法家学说,心惊不已,只因法家学说从根本上来说要推翻儒家观点,比那和儒家针锋相对地墨家还要为甚。

    现在诸国影响较大的三家观念为儒、墨、道三家。三家虽思想主张各有不同,但是具有一种共同点:人类社会的黄金时代在过去,而不在将来。自古代的〃黄金时代〃以来,历史在逐渐退化,因此,人地拯救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回到古代。这就是三家地〃历史退化观〃。

    是以儒家尊〃周公〃,墨家尊〃大禹〃。道家更复古,将那伏羲、神农、轩辕〃三皇〃抬了出来。韩非法家的〃不法古,不循今〃直接动摇众家学说根本立意所在。如何让众人安稳?

    众人直将眼睛向那台上荀子望去!有讥讽者,也有疑惑不解者!大家都知韩非乃是荀子带大,称荀子为老师。当下社会,最重师门派系,荀子为儒家大贤,如今教出过这样地徒弟,且看荀子如何解释!

    儒家两位大贤孟子与荀子乃是继孔子之后的接班人,其中荀子精通百家,把持稷下学宫学正之位长达八十于年。因此,稷下学宫中也以儒家弟子为最多。当下便有儒家弟子站将出来。对韩非骂道:“韩非!尔乃荀学正徒弟。出身于我儒家,怎可如此忘本也?”

    一顶不尊师重道的大帽子就要扣将下来!

    韩非拱手朝着荀子一拜。昂然而道:“今日乃我法家问世,学术之争也,与忘本何关?怎可强加于我?世人皆是“好利恶害”。正所谓“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学术也是如此!世随时变,怎可因循而守旧也!?那与守株待兔何异?”

    韩非此言倒是借用了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地观点,但却是丝毫不给儒家面子,直批儒家因循守旧、守株待兔。

    众人又是一片哗然,要知当时老师的权威尤在父亲之上,韩非毕竟称荀子为老师,而荀子之师,乃是儒家创始人孔子。韩非此言,与叛徒何异?

    荀子长叹一声,对天无语,整个人都陷入一种浓浓的歉疚之中。他不但教出了一个欺师灭祖之徒,而且还败坏了儒门一脉,有何面目再见世人?

    良久,荀子透过起来,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对着众人道:“韩非虽是我儒门子弟,如今却又创下法家一脉,再也不是儒门中人。今日乃学说之争,众位大贤请勿在此事上多过纠缠!至于儒法之间的因果恩怨,他日必有解决的一天。”

    缓了一缓,荀子最后咬牙的从最终一字一词的吐出话来:“我荀子愧对师门,自此隐居造学,以赎其罪!”

    荀子说完,踩着萧索的步伐,带着满身的伤害与悲意踏出了稷下学宫,从此,儒家孔子传下的荀子一脉渐渐退出舞台,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引领天下儒者,而孟子也被称之为“亚圣”。

    荀子的离去,令在场诸人唏嘘不已,大家即为了失去一个大敌感到庆幸,又为了一个可敬敌人的离去感到遗憾,不过不一会儿大家便收拾了满腹心思,将矛头开始转向了韩非。

    于是,众大贤不再与韩非纠缠儒法之间的关系,双方就对着各自学说观点论战不休。

    韩非在稷下学宫与群贤舌战三天三夜!舌风所指,无可抵挡!诸子百家一一败下阵来。

    齐襄王当场宣布,韩非将接替荀子出任稷下学宫新任学正。大齐将以法家学说思想治国。齐襄王也按照韩非法家思想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变法。

    齐国地尚武精神有了法家思想指引,齐国的国力也终于上了一个台阶也!

    韩非一战而名动天下,年少轻狂便创法家一脉,实在是空前绝后;法家一战而扬名诸侯,为世人尽知,隐隐和儒、墨、道三家并列,成为新的“显学”。

    世人称韩非为韩非子也。
………………………………

第十一章 大愿地藏,入主地府(1)

    西方,如来自成为佛门领袖之后,小乘佛教在他的引领之下兴盛之势不可阻挡。不久,佛门便逐步清理了一直跟它不对头的婆罗门教,将婆罗门教中的残存弟子给收纳到八部天龙之中,使得在西方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婆罗门教实力一跌再跌。

    如今,正值东胜神州百家争鸣之际,如来也暗自考虑着佛门是否应该借此良机掺上一脚,好让佛门的光辉能够照射到道门的地盘之上。由于事关重大,如来一人也不敢妄加决断,于是找上了隐居起来的接引准提两位圣人商讨起来。

    “阿弥陀佛!两位老师,我佛门如今独霸西牛贺州,只余婆罗门尚在负隅顽抗,但后患无忧,眼下正是东土百家争鸣之际,弟子考虑我佛门是否该趁此良机传法东土呢?”如来急切的问道。

    准提接引两人对视,从彼此的眼中却看不到一致认同之感。

    准提首先说道:“如今东胜神州道门四分五裂,人阐截灵四教纠缠不清,尤其是那老子元始先后算计蓬莱座下仓颉的儒家学派,想必灵教大怒之下必是誓不罢休,否则他们又如何能够屹立于世?如此,我们佛门也能趁此良机浑水摸鱼,一现我等千万年来传道东土的美梦!”

    准提两颊潮红,看样子是受到此等利好消息的影响,高兴之下失了平常的庄重威严。

    不过,准提虽是如此说法,但接引并不那么认为。

    接引说道:“师弟,你和如来的意思贫僧并不赞同!道门的确是四分五裂,但不管哪一教他们的排他性都是十分强烈的。正如你们所料,眼下虽说百家争鸣,诸子争锋,可一旦我佛门掺进去一脚,我想这些教派都会暂时搁置争议,把矛头指向我们,这种现象千万年来已经有无数次事实证明。想当初,要不是封神大劫事关阐截二教的兴衰存亡,我佛门又如何能够脱颖而出呢?”

    接引看着逐渐陷入沉思的准提、如来两人,又接着说道:“虽然老子元始连番算计灵教,但灵教如今是仅是那么一个鸿玄分身坐镇,想必也只有忍气吞声的份,即使他们再有什么想法,但眼下人阐两教太过强势,他们也必不敢轻抚锋芒。我认为我佛门眼下还是打好基础,蓄势待发,先清理干净婆罗门余孽再说吧!至于何时进军中土其实我们根本不必担忧,天欲兴我佛门,迟早会有机会的!”

    随着接引的话说完,准提、如来两人都陷入了沉默。原本以为接引也应该能够看到机会难得,点头答应才是,没想到接引却是站出来反对,让二人有些错愕。不过回想起来,接引所说的话不无道理,玄门向来排外,若是佛门入侵势必反击,原本两人以为玄门之间彼此互有矛盾,想必反击力度不大,佛门能够顶得住压力传经东土,可是被接引这么仔细一说,这事还真的是有点悬了。

    但即使接引反对,如来还是不甘放弃,这不仅是良机难得,而且随着对佛门了解越深,如来的心中的担忧也是与日俱增,即使现在佛门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也足以打消他的担忧。

    如来讲道:“老师言之有理,可是我佛门却不能坐以待毙,等待上天安排。想我佛门上下虽说气势正旺,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没有至宝或者信仰压身的我们迟早会被碾为碎片。因此我们必须趁早入驻东土,早一天我们便多一分机会,要是等到量劫兴起之时再来安排的话,我等恐怕就真的永远失去了机会,佛门也会步上截教的后尘!”

    如来的话震耳聩聋,直给二圣敲了一下警钟,尤其是那句步上截教后尘,更令两人闻之变色。

    截教跟佛门也是一样缺乏至宝镇压气运,而且万仙来朝也分薄了原本就不强的教派气运。佛门上下有三千揭谛,二十诸天,,四大金刚、八部天龙,再加上那些佛子佛徒,罗汉佛陀,金刚菩萨,比之截教更为繁多,佛门的底子实际上比那截教更输,好在有两圣和几个出世的准圣坐镇才能如此强势。但从根本上来说却改变不了事实,佛门的气运比原来的截教还要差劲。

    良久,准提接引二圣方才从如来的话中回味过来。

    准提脸上也开始浮现忧色,朝着接引说道:“师兄,如来说得有理,我们要迎难而上,即使再艰巨也得先走一步,不然以后的路会更加难走!”

    准提说完,如来也不再说些什么,两人眼巴巴的望着准提,等着他的决定。

    其实,不管这佛门现在是由如来担任佛主还是由准提过去千辛万苦,几番风波拉来的人马建立起来,这最终拍案决定的权利始终都在接引身上,不只是因为接引修为最高,身份最大,更加重要的是他心思细腻,每次都能够做出最好的选择,他才是佛门千万年来一直隐身在后方的真正决策人。

    接引没有回话,只是在默默地谋算着。

    传经中土势必要跟玄门发生冲突,到时候很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但不这样做的话错失良机,也是足以令人遗憾,将来怕更是追悔莫及。这第一步该往何处踏出呢?

    接引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个头绪,终于,在他眼观天地人三界的时候脑中浮现了一个念头。他兴奋的扬起了笑脸,对着有些好奇的准提如来二人说道:“师弟、徒儿,我想我们传经东土的时候未到,但是我佛门入驻地府的时机到了!”

    准提如来二人一听,心中翻起滔天巨浪,入驻地府,这可是比刚才传经东土更加可怕。

    地府掌管着三界所有未能超脱的众生一切生死轮回,论起地位比之天庭丝毫不差,甚至更加重要。这么说吧,三界可以没有天庭维护秩序,但绝对不可以没有地府主持轮回,一旦地府有事,殃及的可是亿亿万万的生灵。

    不过若是佛门能够入驻地府,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不但佛门大涨佛门势力,更能大扬佛门气运。

    地府中的六道轮回程序,三界中只要是稍有神通的都知道,轮回之前,先要喝下一碗孟婆汤,将那身前的记忆尽数忘去。如此一来,前尘往事一干二净。但若是那些凡是修炼未成的佛子佛孙转世的时候能够保留上一世的记忆,不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重回师门,而且累世积存之下即使资质再愚钝的人也终有一日能够突破限制。这其中的好处那简直是不言而喻!

    不仅如此,西方教的修炼方法更注重原神的修炼,对肉身反而要求不高。若是能在地府插上一手,那西方教地弟子就算身受重伤,也能直接在地府修炼。等到原神足够强大之后,再安排个夺舍重生的机会,修为自然飞快,免去了一旦轮回又要从头再来的麻烦。

    若是遇到与佛有缘或者资质绝佳之徒,在他身上留下印记,他下一世很有可能会修佛入释,到时佛门那才真的是人才济济啊。

    还有,入驻地府之后也能够分摊地府的气运,想这天地人三界,唯有地界被这巫族和冥河老祖给独吞进去,其他二界哪一个不是经过一番腥风血雨之后才能享受果实。这地府的巫族和冥河老祖的修罗一族也实在是遭人嫉妒,要不是忌惮着这两组人马实力强横,他人早就举起屠刀,瓜分地府了。

    可是,佛门势力进入地府之后岂不是要跟巫族和修罗族发生冲突,这问题也不见得比传经东土轻啊?

    看着两人不解的目光,接引微笑语道:“地府好处我想我不必多说,你们都很清楚,一旦我们入驻地府,所得好处远远大于你们之前传经中土的想法,而且立竿见影,又不会跟道门起了冲突!”

    “不跟道门起冲突,难道跟冥河的修罗一族还有平心的巫族对抗就好?”准提反问,接着又道:“要知道他们实力不弱,即使我们佛门全力以赴,想要吃进去恐怕也会被噎住,更何况巫族一向与蓬莱岛交好,灵教势必不会坐视不理,以灵教门下弟子的实力来说,除非你我二人能够出手,否则我们佛门根本打不进!”

    准提的话也说出了如来心中的疑问,不过这并没有阻碍接引的想法。

    接引继续道:“若是传经中土,势必要跟中土所有势力对抗,被群起而攻之,但若是对付地府,只是单纯的与修罗、巫族和灵教三者较量一番,想来以那三者在东方的人缘也不会有其他势力插手进来相助地府一方,相对而言这事阻力更小,好处更多。”

    接引一顿,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缓缓的脱口而出:“即使我等佛教力有不逮,但还是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解决的!”

    接引说完,又秘密的跟准提如来二人暗中筹划起来。

    如来至极乐世界归来,十日后,如来召集一众佛陀在婆娑净土宣讲那无上佛法。

    待到宣讲完毕,如来忽然唱道:〃南无本师阿弥陀佛。”

    众人从如来的讲法当中清醒过来,看向如来,看他还要说些什么。

    如来这时才道:“如今合该佛教大兴,天地人三界之中,地府乃是掌管人间三界六道众生的轮回场所所在,事关亿万生灵,我佛慈悲为怀,岂能袖手旁观?更有我佛门普度众生,更应当入主地府,行那功德之举,助世人早日脱离苦海!不知谁愿为我佛门光大,亿万生灵福祉入驻地府?”

    如来说完,场面一片寂静!

    他说的倒是轻巧,可在场的诸位佛陀谁不知晓?轮回地狱说是轮回,却是对那些鬼魂而言,自等若进了轮回地狱,怕是再也别想轮回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再者,那地狱轮回是谁的地盘?那可是蓬莱岛和巫族的地盘,更加上冥河老祖的修罗一族在那虎视眈眈,谁愿意去来着?到时候稍不注意,给人算计了,怕是连轮回都入不了。

    即使没有这些,这地府乃是鬼魂聚集之地,三界污秽之所,环境之差跟佛门佛法格格不入,佛门中人住在那里也不见得能够安生。

    如来眼见众佛陀不说话,眉头微皱,道:“我佛慈悲,那轮回地府乃是天下苍生根本,维系万物生存之地,如今宝珠蒙尘,却还需我佛施法相助才行。”

    下面众佛陀互望一眼,燃灯在一旁闭目养神,似在神游太虚;弥勒佛则似睡着了一般,鼻间还在冒泡;药师佛低头看着地上,嘴里不知道念着什么,手指在地上来回画着圈,似有大道于其中;大日如来则抬头看着天,似乎天空中有无数美女正好没穿衣服,引的大日如来思绪万千一般。

    其它佛陀也在各自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儿,没人开口,如来心中暗骂,“一群滑泥湫。”

    眼见无人开口时,有那地藏菩萨出列道:“回禀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地藏愿意先行!”

    瞬间所有人都看向地藏,连那燃灯等人似乎也醒了过来,纷纷争先恐后的向地藏稽首道:“我佛慈悲。”

    如来面露微笑,对地藏如此识抬举也十分高兴。之前跟两位圣人谈论的时候想来想去也觉得只有地藏能够担此重任,没想到地藏能够主动出来,让如来的工作一下子好做许多。

    说起这地藏,也不得不说他的来历。

    冥河老祖自创立修罗一族以来,便有圣女出世。修罗一族第一任圣女,乃是有大智慧,大毅力,且至孝守道之人。圣女因不堪修罗一族的淫秽,怒出血海,投生六道,转身成为一女子,一日梦游地府,发现母亲在地府受苦,发誓要解脱地狱众生之苦,后又转生成一男子,成为一小国国王,拜在西方极乐世界佛教教主阿弥陀佛门下,在九华山潜修,终得舍利金身而去往西方极乐,成为阿弥陀佛坐下一菩萨,被称为目光地藏菩萨。

    如来高兴说道:“如此便有劳地藏菩萨了,我佛教大军稍后便至,助菩萨一臂之力!”

    地藏菩萨微微点头,唱了一声佛号,只身形一闪,便消失不见。

    阴山,万千鬼魂聚集之地,阴气浑浊,不料突然间一扫而空,只见一个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出现在众人面前,他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幡幢、宝珠等,脚踏金莲,赤脚而来。一切都做足了架势。

    所有的鬼魂都被地藏的打扮和举止给唬了一跳,再感受到那佛光之中那股舒适温暖的感觉,刚才还乱成一团的万千魂魄恍恍惚惚之间一一俯身跪倒在地。

    地藏来到此地,浑身佛光大盛,梵音袅袅,光芒照亮了整个地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