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谋洪荒-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帝脸皮皱了起来,长叹一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要知道大巫威名天地皆知,人间怕是又要生灵涂炭了,哎!”
昊天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接着又问:“谁人能下界擒拿此巫?朕重重有赏!”
场面无言!
“斗姆元君,尔可愿意?”昊天对着原本的截教通天教主座下四大弟子之一的金灵圣母问道。
金灵圣母只是毫无表情的说:“陛下见谅,金灵不过是区区天庭一微不足道、地位卑贱的正神尔,岂能擒拿大巫?还是请教那些高人吧!”
“赵公明可否?”
“公明手无缚鸡之力,不过是一财神职位,岂能上阵杀敌?还是让那些自命清高、不,是高高在上的大神们去吧!”
截教门下两大领头接连反对,他们的意见代表着占据天庭底层绝大多数势力的其他截教门人,也说明了截教根本不愿趟这趟浑水,毕竟一个大巫也许不可怕,但惹出背后的巫族就麻烦了。更重要的是截教根本不愿意为天庭卖命,否则,凭赵公明和金灵圣母在封神大劫的表现,岂会拿不下区区一大巫。
昊天见截教不答应,心中早已料到。不过这截教在天庭的地位当初被阐教元始天尊刻意打压,无法在大权上牵制自己,所以昊天也就趁此放过。他的这次目标可是阐教,准确的说是削减阐教在天庭中的实力,当然,最好让他们跟巫族纠缠不清,自己也乐得稳坐钓鱼台。
“太乙天尊既然能够猜出此人身份,而且出身阐教高人,当初与大巫蚩尤对战过,那就请天尊出手相助如何?”昊天一下子就将矛头转向阐教。
“陛下赎罪,太乙如今事务繁忙,地府又需有人坐镇,实在是抽不出身来!”太乙天尊一听昊天的提议就马上开口反对。开什么笑话,大巫的战力举世皆知,当初阐教十二金仙齐上也扛不住一个蚩尤,太乙虽然已经晋升为准圣,但还不想沾上这等麻烦。
“紫薇大帝门下高手颇多,不如由您出手如何?”
“禀玉帝,紫薇掌管周天星辰,然自封神大劫后三界破碎,星辰受损,屡有险情,不敢耽误,还请陛下另请高明。”紫薇大帝也不由思索的反对了。开什么玩笑,他既没有实力,又无法指挥手下,若是去找麻烦,恐怕是一只脚要踏进黄泉地府了。
“南极仙翁终日服侍元始天尊,无暇理会天庭诸事,如今天庭正需要您出来支持大事,还请不要推辞,朕想圣人也是会体谅的!”昊天直接转向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并暗中挤兑了他一下,欲要激怒他出头。
“南极不过是一老朽,为民谋福尚可,上阵杀敌心力不足!”南极仙翁不咸不淡,丝毫不为玉帝暗中指责他不管天庭而愤怒,或许他是老谋深算,将愤怒深深的隐藏了起来。
“岂有此理!”昊天心中为阐教诸人明哲保身,犹如缩头乌龟而感到无奈,只得大怒而起,直接叫骂道:“诸位占据天庭高位,受天下敬仰供奉。如今遇事退缩,竟无一人敢出手对付,岂不有辱师门,遭人耻笑?”
“臣等有罪!”所有人,包括四御也是第一次向玉帝跪下请罪。
“禀玉帝,有人辜负君恩,不思进取,平白占据高位却不尽心尽力,实在是枉为人子!圣人门徒,不过如此!”金灵圣母趁此机会站出来公开的指桑骂槐,打击阐教一门。
金灵出口,其他人也纷纷叫骂,一时间群情汹涌,个个朝着阐教开炮。
不堪一击,浪得虚名,有辱师门等等词语一一从他们口中而出,将阐教一干门徒给说的无地自容,纷纷看向上座四御。
哎!这要怪,就怪阐教实在是太惹人厌、遭人妒了!
阐教倍遭指责,却见四御默不吭声,只能忍气吞声。
终于,勾陈大帝雷震子终于站出来,弱弱的讲:“玉帝,雷震子愿意率领大军下界捉拿此巫!”
“哦!”玉帝昊天一下子便恢复神采,接下来立即平息底下的浪潮,直接走下阶梯来到雷震子面前,以一种不可置疑,无法抗拒的语气说道:“爱卿战功显赫,正要显我天庭威风。区区一小巫岂能挡得住爱卿一人?何必兴师动众,劳累众神呢?”
接着昊天大声说道:“朕要在此率众神备薄酒等候爱卿凯旋归来,看爱卿如何单枪匹马,扬我天庭神威,昭显阐教门风!爱卿去吧!”
昊天还没说完,南极仙翁和太乙天尊心中大惊,单枪匹马?开玩笑,这不是去找死吗?
而雷震子也感到不对劲了,他原本是想要找些人壮胆下界虚张声势的走上一回,以此交差,也免得阐教的尴尬,不聊昊天竟然拿要他单枪匹马。
正要反对的时候,众神却在昊天的示意下立马上前一一祝愿,为雷震子提前庆贺,还不时的将阐教给牵扯进去,仿佛是他本人已经大胜而归,为天庭和阐教争光似的。
被众人如此一闹,雷震子也无法下台了,这不仅事关自已的颜面,更牵扯到阐教面皮,即使是他本人不愿意也不行了。
于是乎,雷震子胆气一壮,朝着众人拜别,接着直冲下方而去。
或许雷震子初生牛犊不怕虎,或许是久经战阵,心中对于巫族没有一丝惧怕,甚至连大巫的概念是什么也不知道,但阐教诸如南极和太乙等人,以及截教赵公明他们都仿佛看见雷震子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地府的大门正向他招手呢~!
………………………………
第二十七章 勾陈下界,西秦崛起
话说勾陈大帝雷震子在凌霄宝殿之上,被天庭的玉皇大帝昊天一番明枪暗箭的捧杀之下,竟豪气顿生,胆气一壮,孤身一人直下凡界,誓要擒拿那危害人间平衡的大巫白起。
时玉帝和众神闻之,一起将雷震子迎出南天门之外,大家亲眼目睹雷震子下界拿巫,而后玉帝更是兴起,竟要宫娥们先行准备盛宴,等待勾陈大帝马到成功,胜利归来。不过在场许多心思细腻,精明无比的正神们都很清楚,这盛宴恐怕是白忙活了,因为雷震子怕是回不来了!
想当初巫妖纵横洪荒,圣人也要退避三舍,忍让几分。巫族区区数千万人口,面对铺天盖地的妖族数十亿兵将竟能力扛而不败,可见其战力之恐怖!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即使这巫妖退出天地的舞台之后依然能够兴风作浪。三皇五帝期间区区一大巫蚩尤便令阐教十二金仙大丢颜面,到了最后竟然要请出妖族,借兵龙族,仗着人多势众才能彻底的瓦解这股势力,可谓是令人印象深刻。
如今,雷震子被玉帝这么一唆使,不带一兵一将就要下界杀巫,尤其是白起这种能够杀气穿透三界,直冲斗牛的杀神人物,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雷震子本人虽说身为天庭六御之一,但也不过是被阐教圣人给硬顶上去的,修为只能说隐隐有突破准圣的迹象,也许对付一般妖魔鬼怪还有些本事,但对于视战如狂的巫族来说还是不够看的。
众神看着雷震子消逝的身影,犹如看见雷震子一只脚踏入了鬼门关,地府的大门正向其招手。尤其是阐教的南极和太乙,他们此时此刻可谓是心忧如焚。
雷震子绝对不能有事!
勾陈一职主万雷万妖、人间兵革,虽然现在无法控制得住这底下势力,但好歹也能够约束他们,将天庭的兵马大权给抓在手里,可以说这是阐教掌控天庭的最大助力。若是失去了勾陈,恐怕昊天在别的势力的相助下,尤其是截教,会变得愈发不受压制,不听号令,而阐教也就再也无法享有天庭气运,借天庭名义达到确立天地正统的目的。
即使不为雷震子这一同门的性命着想,那也要为阐教的利益和大计着想啊!
南极和太乙两人如是想到,接着互对一眼,似乎从彼此眼中看出了点东西,于是在南极仙翁的刻意掩护下,太乙天尊悄悄的向后一招,传音身后一侍从,令侍从迅速按他的命令吩咐下去。
昊天此刻正与众神兴致勃勃的观望着雷震子此行,他眼睛轻咪,似乎有些疲倦,但脸上却略带欢喜,与众神们有一言没一言的交谈着。南极仙翁的太乙天尊的举动岂能逃得出昊天的视线,为了铲除阐教天庭势力他不知为此费了多少心力,如今对手的每一步都在他的预料当中,因此他也没有任何动作,只是脸上看起来更加和蔼可亲,只不过这幅模样在金灵圣母以及二霄和赵公明看来更像是小人得志,阴谋得逞罢了。
这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勾陈大帝下界不过一会,人间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周经过数百年的时代消磨,如今已是“只知大国雄,不知周天子”的年代,百家争鸣,英雄辈出。经过不停的征伐,在那东胜神州之上诞生了七个强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其中,秦国起先不过是西地一蕞尔小邦,蛮荒夷族,却迅速崛起,屡战屡胜,已经隐隐有了称霸天下的野心。
话说秦国为嬴姓,伯翳之后。在夏朝、商朝两代皆为贵胄。商末,周武王伐纣,秦国祖先恶来效忠商纣被杀,嬴姓中衰。
直至西周中期,恶来之弟季胜一系的造父善于御戎(驾驭马车),为周穆王所幸,后为周王室平乱立下大功,封于赵城,是为赵氏,其旁系家族连带受宠。
周孝王时期,造父侄孙非子被安置于?、渭之间管理马匹,马畜蕃息,周孝王封非子于秦,别出大骆之族,作为周朝的附庸,继续嬴姓的祭祀,号曰秦嬴。非子死后,其子秦仲与戎人血战有功,周封秦仲为大夫。周宣王六年,秦仲被西戎攻杀,太子其即位,是为秦庄公。自此秦系各自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嬴姓崛起。
经过长达百年的惨淡经营,秦暴霜露、斩荆棘,逐步适应了西陲恶劣环境,实力与日俱增。
西周末年,犬戎攻镐京,幽王被杀,王子宜臼召集诸侯勤王,秦襄公与卫武公、晋文侯、郑武公共襄义举,驱犬戎,保社稷。后宜臼即位为周平王,慑于犬戎之威,决意东迁洛邑。秦襄公为周王室开路,护卫周王至新都。平王因秦襄公之功,始封秦为诸侯,并许之“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秦襄公得到了周王室的空头支票,仅仅20年,秦襄公以及他的儿子秦文公就让这个支票兑现了。
秦文公之后,又经数代国君的努力,在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讨伐西戎之战中节节胜利,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秦德公元年秦迁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经东周初年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西方新兴强国。
至秦穆公时,穆公结秦晋之好,拥立晋惠公、晋文公来安定晋国的混乱局面,最后晋文公反借秦之力而强大晋国、称霸中原。后来。穆公意欲插手中原,却被晋文公、晋襄公父子所阻,崤之战中秦军主力全军阵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破产,只得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史载“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穆公归天,其子秦康公及其孙秦共公继父祖之余烈,欲要东进中原,挑战晋国霸权,却难得一胜。直到秦桓公继位,楚庄王大败晋师于?,晋国霸业骤衰,桓公阴攻晋之肋,不想却被令狐文子大败于辅氏。哀哉!泱泱大秦,竟不及于晋一魏氏之族。
秦景公即位,晋国复强,复霸中原,诸侯归心,秦景公也着力改善与晋国的外交关系,双方重温秦晋之好。
当双方的外患各自解除后,晋国六卿轮番执政,太史公曰:“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秦以晋为城池,晋六卿内讧,政令不能统一,秦国就这样踉踉跄跄的走完了春秋之路。
晋国赵襄子执政时期,韩、赵、魏三家架空晋侯,号称“三晋”,势力急剧膨胀。
三晋之中魏文侯以李悝为相,变法图强,拜吴起为将,侵吞秦之西河,窥视关中。秦简公、秦惠公屡次攻魏,皆被吴起所败,并乘胜攻入关中,势如破竹。秦不能敌,后破釜沉舟,起兵50万与魏军一战,吴起在阴晋一战中,以五万之卒大败秦军,秦国此战输得倾家荡产,再也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直到秦公子师隰回国即位,是为秦献公,仿魏制而用于秦,秦国局势得以稳定。
秦献公逝,孝公即位,对秦之衰痛心疾首,乃下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魏国人卫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孝公甚喜,力排众议,以卫鞅为大良造,实施变法。
卫鞅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产,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傲视于西方。
孝公既殁,子驷立,诸诬商鞅,驷惧而诛之,收秦之国柄。驷继父之威,积极对外扩张。秦公驷继立,公族、客卿两用之,文武相继,国势日强。而在此刻,苏秦张仪先后下山,在人间继孙膑庞涓之后掀起了滔天巨浪。
苏秦从鬼谷学成之后,出游数载,一无所成,搞得“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感叹说:“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苏秦苦读鬼谷子传下的《阴符》之时,每逢困乏欲睡,便用锥自刺其股。这是成语“悬梁刺股”中之“刺股”的由来。
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苏秦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在有所收获后,重新出游。至秦,不被用。
正好遇见燕昭王广招开下贤士,苏秦入燕,深受燕昭王信任。苏秦认为,燕国欲报强齐之仇,必须先向齐表示屈服顺从,将复仇的愿望掩饰,赢得振兴燕国所需的时间。其次,要鼓动齐国不断进攻其它国家,以防止齐国攻燕,并消耗其国力,为此,他劝说齐王伐宋,合纵攻秦。
公元前285年,苏秦到齐国,挑拨齐赵关系,取得齐愍王的信任,被任为齐相,暗地却仍在为燕国谋划。齐愍王不明真相,依然任命苏秦率兵抗御燕军。齐燕之军交战时,苏秦有意使齐军失败,五万人死亡。他使齐国群臣不和,百姓离心,为乐毅五国联军攻破齐国奠定了基础。
之后,苏秦又说服赵国联合韩、魏、齐、楚、燕攻打秦,赵国国君很高兴,赏给苏秦很多宝物。苏秦得到赵国的帮助,又到韩,游说韩宣王;到魏,游说魏襄王;至齐,游说齐宣王,又往楚,游说楚威王。
诸侯都赞周苏秦之计划,于是六国达成联合的盟约,苏秦为纵约长,并苏秦任六国相。回到赵国后,赵王封他为武安君。秦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此后十五年,秦兵不敢图谋向函谷关内进攻。
纵观苏秦一生,有四大功绩为人所津津乐道,分别是说齐归燕地、劝齐愍王伐宋、合纵攻强秦以及合纵反攻齐。这些全靠其三寸不烂之舌,能言善辩而成,因此天下充分肯定他知权谋之长处,才智过人。可惜后来燕昭王派乐毅突然出兵以攻齐,齐因措手不及而败于燕。苏秦因与燕谋齐的活动至此而败露,齐处以车裂之刑。
苏秦死后,天下纷纷为其著书。《孙子兵法?用间》里面有“燕之兴也,苏秦在齐”的话,又如《吕氏春秋?知度》,说“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
当是时,天下有将齐之苏秦”和“楚之州侯”、“秦之张仪”相提并论。其中,张仪本人事业最为璀璨,与张仪身为同门,同时学习谋略的苏秦也自认为比不上张仪。
张仪下山后,与苏秦一样在诸侯间进行游说。曾经跟随楚国的相国赴宴,后来楚国的相国丢失玉璧,门下的人猜疑是张仪,说:“张仪贫穷没有德行,一定是这人偷盗相公的玉璧。”一起抓住张仪,打了几百下,张仪不承认,放了他。他的妻子说:“唉!你要是不读书游说,怎么受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说:“舌头在。”张仪说:“够了。”
秦惠文君九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凭借出众的才智被秦惠王任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次年,张仪成为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之首,参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生涯。
张仪拜相后,积极为秦国谋划。他采用连横术迫使韩、魏太子来秦朝拜,并与公子华攻取魏国蒲阳。又游说魏惠王,不用一兵一卒,使得魏国把上郡15县,包括少梁一起献给秦国。秦惠文君十三年,张仪又率军攻取魏国的陕县。这样,黄河天险为秦所占有。
随着秦国威势的不断增长,张仪辅佐秦惠文君于同年正式称王,秦国国势日益强盛。
为应对六国的合纵盟约,张仪与秦王约定,由自己先去魏国任相,设法使魏国首先背离合纵之约,与秦国结好。
到魏国之后,张仪向魏王指出,就算是亲兄弟,也尚且会争夺财产,更何况六国各有“计谋”,同盟不可能长久。魏国处于各国包围之中,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只有依靠秦国,才能保证安全。但是魏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于是张仪暗告秦王发兵攻魏。在他软硬兼施、打拉结合的策略下,魏王终于背弃合纵之约,转与秦国结盟,成为了依附秦国的带头羊。
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秦惠王想攻伐齐国,但忧虑齐、楚结成联盟,便派张仪入楚游说楚怀王。张仪利诱楚怀王说,“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听信此言,与齐断绝关系,并派人入秦受地,张仪对楚使说:“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秦兵大败楚军于丹阳,虏楚将屈丐等70多人,攻占了楚的汉中,取地600里,置汉中郡。这样秦国的巴蜀与汉中连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也使秦国的疆土更加扩大,国力更加强盛。
张仪诳楚之后,又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往楚、韩、齐、赵,燕等国进行游说,使得五国连横事秦。
于是,张仪运用雄辩的口才,诡谲的谋略,纵横捭阖,外连衡而斗诸侯,破除了苏秦的合纵之计,奠定了秦国称霸天下的基础。而苏秦和张仪这对仇家又是继孙膑庞涓两人之后的又一天下传奇!
此后,经历了孝公、惠文王、武王三代努力,蚕食三晋,席卷荆楚,已初露一统之端倪。
魏国经魏惠王时代的消耗,国力匮乏,在秦、赵、楚、齐等大国的夹攻下,衰落了,魏惠王晚年,三晋当中赵肃侯已经取代魏国成为了三晋的领军人。赵肃侯、赵武灵王父子一生征战,使赵国雄踞北方有了跟秦国抗衡的资本。
秦昭王在位时,燕赵之相乐毅率三晋、秦、燕五国之兵而攻齐,陷齐70余城,后田单虽复国,然田齐衰败大势已定。秦将白起出武关伐楚,次年攻入楚国腹地,陷郢都,楚卒溃败不能战,楚顷襄王迁都陈丘以避秦军之锋。自此齐、楚俱衰,天下已成秦、赵相争之势。
根据丞相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秦国先后出兵攻占了魏国的怀、邢丘,迫使魏国亲附于己。接着又大举攻韩,先后攻取了陉、高平、少曲等地。并于公元前261年攻克野王,将韩国拦腰截为二段。消息传来,韩国朝廷上下一片惊恐,赶忙遣使入秦,以献上党郡向秦求和。
然而,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却不愿献地入秦,而是做出了献上党之地于赵的选择。他的用意当然清楚:转移秦军锋芒,促成赵、韩携手,联合抵御秦国。
赵王目光短浅,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接受平原君赵胜的建议,贪利受地,将上党郡并入自己的版图。赵国的这一举动,无异于虎口夺食,引起秦国的极大不满,秦、赵之间的矛盾因此而全面激化了。范睢遂建议秦王乘机出兵攻赵。秦王便命令秦军一部进攻韩国缑氏,直趋荥阳,威慑韩国,同时命令左庶长王?率领大军扑向赵国,攻打上党。上党赵军兵力不敌,退守长平。
赵王闻报秦军长驱东进,得地的喜悦早去了一半。只好兴师应战,派遣大将廉颇率赵军主力开往长平,企图重新占据上党。廉颇抵达长平后,即向秦军发起攻击。
遗憾的是,秦强赵弱,赵军数战不利,损失较大。廉颇不愧为一名明智的将帅,他鉴于实际情况,及时改变了战略方针,转取守势,依托有利地形,筑垒固守,以逸待劳,疲惫秦军。廉颇的这一招很是奏效,秦军的速决势头被抑制了,两军在长平一带相持不决,一扛就是数年。
当时,廉颇和白起彼此都奈何不得对方。白起有大巫血脉,可惜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