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谋洪荒-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元子虽然有了圣人的境界,但毕竟不是圣人,即使修为远高于四大佛祖,但面对这等穷凶恶极的攻势也是心弦紧绷。尤其是七宝妙树杖,那可是圣人法宝,非同小可。若是圣人通过它出手,到时候连怎么死都不知道。
不要以为圣人不会做出这种事情,在利益面前什么都是假的。镇元子虽然是老好人,但也深深明白这一点。
于是,镇元子清喝一声:“现!”
十二只地支王旗出现,对应着天干地支的阵位扎根在人界大地之上,源源不断的吸取着人界大地灵气,使得地书大阵跟人界大地紧密相连,互存互赖。
“罢手吧!吾已将人界所有地脉与这地书大阵联系起来,若是地书大阵破了,人界大地不存,到时尔等佛门大难临头,悔之晚矣!”镇元子胸有成竹,立于阵中再也不动手了。你若是要两败俱伤,看谁最后好过。
四大佛祖面面相觑,没想到这镇元子竟然这么扎手,还有这么保命的一招。人界地脉若是被他们毁了,到时不说人界不存,三界也将毁灭,众生的末日就来临了。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也得跟着完蛋。
“这么毒辣的招数怎么就出自这个家伙身上?”四大佛祖齐齐吞气冷嘶,没想到镇元子这么一个三界名副其实的老好人也有这么一招玉石俱焚的绝招,这可是要三界给他陪葬的招数。
不过想想也对,作为一个万年老乌龟,深得“忍”字真意,要是没有点惊天手段傍身那才奇怪,只是这傍身手段太过狠毒,太过吓人罢了。以后就是圣人也不敢说轻易灭了镇元子,更不敢将他视同蝼蚁。
可以说镇元子此招一出,从此任谁遇见了他都要退避三舍,毕竟谁也不敢拿三界的生死存亡来开玩笑。
如来等人无计可施,到了最后只得恨恨拜别,灰溜溜而返。
镇元子赶跑了这帮家伙,解了地书大阵,朝着女儿国下方微笑而道:“红云道友,随我回去吧!”
而后,一道红光逝过,飞入镇元子袖中。
镇元子饱含深意的看了下方手足无措的唐僧以及孙猴子,转身踏破虚空而去!
………………………………
第二十八章 铁扇立威,重走西游
话说镇元子赶走了佛门四大佛祖,成功的夺回了红云之后,唐僧一行又整装待发,重新上路去了。
没了悟法(红云转世)的存在,西游的队伍沉默了不少,唐僧本人更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虽然表面上看来他只是身体虚弱了不少,但实际早已是心悸憔悴,苦楚不已。
骨肉至亲,岂能说断就断,说分就分?
镇元子虽然为了悟法的安全而把他给接回五庄观,但悟法这突如其来的失踪却让唐僧整个人都变了。
没有了,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唐僧的一切在这西行路上全被毁得一干二净!
名声清誉不复存在,他成了世人眼中的佛门败类,人族耻辱。以男子之身生下儿子必将成为千古笑谈,而被牢牢的钉在耻辱柱上。他辛辛苦苦所生下的骨肉至亲也在一夜之间消失不见,到现在你说他还有什么。
年过六十,耄耄老矣!
对于这个垂危的老和尚来说万事万物不过都是过眼云烟罢了,即使在他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佛门也开始成了虚幻。
如今的唐玄奘,也许是心如死灰,也许是心无旁骛,总而言之,这世间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吓倒他了。
“即使败了也不过是付出一副微不足道的老骨头罢了,又何必自寻烦恼呢?”玄奘如此想到,但他的心中还有一个最后的心愿尚未完成,那就是――西天取经。
以前是想西天取经,然后传法东土,功成名就,造福众生。如今是想西天取经,就见识一下传说中的极乐世界,满足毕生所望,虽死无怨,仅此而已。
心境的改变,也让唐僧浑身上下产生了莫可名状的变化。
虽然唐玄奘还是依旧如以前那般迂腐,但终于是多了那么一份坦然,一份淡定,对许多事情也不是看得特别重要。于是,就连跟在他身边的悟空几人也觉得少了这老和尚整日的唠唠叨叨,日子清净了许多,也微微的有些不舒服。
然而,苦难并未远离他们,更大的苦难又将来临。
唐僧师徒四人众离开女儿国后,不知不觉进入了火焰山的范围,只觉越向前行,渐觉得热气蒸人。
唐三藏凡人一个,终是受不了如此炙热火烧的天气,于是勒马说道:“如今正是秋天,怎么会有如此热的天气?”
猪八戒却说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称‘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此地热气蒸人,想必就是火焰山了!”
沙僧却反驳道:“日落之处,天尽之头,我们西天还没到又怎么可能到这火焰山呢?想是天时不正,秋行夏令之故。”
西行队伍出现了争讲,恰巧路旁有座庄院,三藏在里面求见得一老者。
老者说道:“此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八百里火焰,寸草不生,人迹湮灭,凡人绝难度过。”
唐僧听到此言,顿时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那孙悟空却问道:“老人家,此地四季皆如此炎热,那你们依靠什么作为生计呀?”
老者道:“西南方有一山,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洞,名唤芭蕉洞,正是铁扇仙的住所。铁扇仙有柄芭蕉扇,此扇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我们就趁机布种,及时收割,故得五谷养生,不然,寸草不能生也。”
孙悟空闻言,不由大惊失色,心中暗道:“真是冤家路窄,当年为了红孩儿之事把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给得罪死了,前段时间又在女儿国跟红孩儿他叔叔如意仙闹翻,如今再遇铁扇公主,关系闹得这么僵,如何能够借的扇子度过火焰山?”
猪八戒这时说道:“猴哥,说起这火焰山我倒想起来了。当初你大闹天宫,踢翻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八卦炉掉落凡间之后这才形成火焰山的。这祸是你惹的,红孩儿也是你开罪的,借扇一事非你莫属。”
沙僧也点头说道:“大师兄,二师兄所言句句是真!这事只能麻烦你去了!”
孙悟空十分不愿意面对铁扇公主,然而念及前因后果,最终还是长叹一声道:“也罢!既然此事是老孙惹出的祸,那么老孙这便去借那芭蕉扇。”
猴子驾云而去,不知道是否应该是先去找找铁扇公主谈谈还是先准备一下,毕竟那铁扇公主手中的芭蕉扇可不是好惹的,一扇晕头转向,天昏地暗,绝不是他所能够抵抗的。
悟空寻思间,却不料灵吉菩萨亲自从小须弥山赶来。
自从这唐僧西行路上种种事故频发,佛门便遭受到巨大无比的损失。眼看着唐僧离佛门还不知有多少路要走,眼看着唐僧他们被道门一帮混蛋给消磨得快没脾气了,佛门自己也坐不住了。
以前是为了避嫌而袖手旁观,这次干脆就明目张胆的相助唐僧,早早结束西游,免得这麻烦不断,风波不绝。
至于孙悟空,就让他闲着吧。还是由佛门这些个佛陀菩萨亲自操刀上阵,保险一点。
灵吉一到,直截了当的说:“悟空,这火焰山都是你当年大闹天宫惹的祸,火焰山一日不灭,你的业力每日就会增加。能灭火焰山的两种办法一是芭蕉扇,二是三光神水。芭蕉扇乃是混沌开辟以来天地所产灵宝,为太阳之精叶,故能灭火气。三光神水观音菩萨那玉净瓶中有数滴,但却为玉净瓶的本源,菩萨是不会为你而舍得此宝的。你要想过火焰山便需借的那芭蕉扇不可。”
孙悟空叹道:“菩萨,那铁扇公主手中的芭蕉扇老孙却是不敌,可如何是好?”
灵吉菩萨听到此言不由笑道:“此事无妨,我这有一颗定风丹,你持此丹在手,管教那铁扇公主无法扇动于你。”灵吉菩萨从衣袖中取出一锦袋,将一粒定风丹递于孙悟空。
孙悟空取得定风丹,高兴的拜别了灵吉菩萨,信心满满的赶向翠云山。而灵吉也暗暗跟在悟空后面,后方另有几道佛光若隐若现,若是那悟空还是收拾不了铁扇公主,若是那铁扇公主再不不识趣,那就让他们一众佛门大德亲自出手好了。
悟空来到芭蕉洞,正好遇见了铁扇公主。
铁扇公主就像是知道孙悟空要来干什么,只是淡淡的说道:“孙悟空,你还来这里干嘛,我们上次不是都与你说了吗?”
孙悟空暗暗吧定风丹放于手中,示弱地说道:“嫂嫂,当初之事小弟虽然有所不对,但主要还是侄儿先做错了事,小弟也是无可奈何。所幸侄儿还未受到何等大害,还请嫂嫂看在牛大哥的面上借那芭蕉扇一用。”
铁扇公主冷笑道:“通天河时蛟魔王蛟二叔已经与你说过,你孙悟空与我等再也无任何关系,嫂嫂之名吾可当不起啊。”
孙悟空闻言脸色不由为之一变,此事也怨不得别人,既然自己选择了保护唐三藏西行取经那么他就应该会想到有这样的后果。
悟空默默不语,但那铁扇公主却是回心转意,长叹一声道:“孙悟空,吾如今便借此机会了结当年之因果,我助你师徒过得火焰山,自此你与我等再无关系。”
铁扇公主说着也不理会一旁呆立的猴子,直飞火焰山而去。此时的孙悟空虽然解决了西行一难,却毫无半点欣喜之意。
来到火焰山上,猪八戒与沙僧见到孙悟空之后上前问道:“师兄,你可借得那芭蕉扇?”
孙悟空摇摇头说道:“我虽然没有借到宝扇,但却请得铁扇公主亲自前来,有她出手我等过那火焰山却是无碍。”
唐三藏在一旁听闻此言顿时大喜,说道:“菩萨保佑,吾等终于可以过得这火焰山了。”
唐三藏不说还好,一说悟空听了却不由怒道:“不是菩萨保佑,而是那铁扇公主欲与老孙了结当年吾与牛魔王等人结拜的因果,这才前来相助,与他人无关!本来那观音菩萨可以以用三光神水助我等过这火焰山,可是她却心疼自己的宝贝,不肯前来,逼得老孙前去求借芭蕉扇,让老孙绝了当年的结拜之情。”
灵吉菩萨当初告诉孙悟空观音菩萨手中的三光神水能够助他过那火焰山本来就没安好心,佛门派系斗争明显,灵吉详想借空之手逼那观音菩萨,却不料事情如今有了变化,那铁扇公主愿意相助孙悟空过得火焰山,却是让他算计落空,郁闷不已。这也使得孙悟空对佛门的裂痕是越来越大。
猪八戒和沙僧心中大惊,唐三藏见孙悟空的样子也不敢再说什么,生怕孙悟空一时性起拒绝了那铁扇公主。
铁扇公主倒也没有在意唐三藏师徒间的矛盾,站在云中手持芭蕉扇,用力一扇,顿时火焰山火光平息。铁扇公主收起芭蕉扇说道:“孙悟空,火已熄灭,尔等还是赶快过山去吧,你我之间的因果就此了结。”
那唐三藏见火已熄灭,却是想到了此地的百姓,便对悟空说道:“悟空,你看能不能让铁扇仙多扇两下,让此地百姓有个好收成?”
悟空怒道:“铁扇公主肯帮我们过山已经好不容易了,师傅若是还有他想请自己前去与她说吧,老孙可没脸再去见她了!”
猪八戒也是赞同说道:“师傅,那铁扇公主为了与师兄了结因果方才肯前来相助。如果你再提别的要求定会惹恼人家,我等还是前去西天取经为上,千万不可惹恼铁扇公主,否则她给我们一扇,那我们就得从头来过了。”
猪八戒的大嘴巴不停的说道,却不知道自己劝解会一语成真。
“铁扇施主,不知可否再多扇几下,彻底解决此地百姓炙热之苦?”三藏虽然被徒弟劝说,但依旧挽不回他的决心。
铁扇公主冷笑,没想到还真有不知死活的家伙来惹他。旁边,暗中观望着的灵吉菩萨等人也在准备出手,免得到时落了下风。
铁扇公主见是唐僧出面,倒是有了主意。
“哼!我凭什么要救这些百姓,若是没了好处,休想我再出手。”
“出家之人,慈悲为怀,若是公主能够解决一方百姓,三藏愿代他们受过!只是西游取经大业不可耽搁,只要不韪本心,不犯杀孽,贫僧愿答应施主一个条件,万死不悔!”唐僧这个时候竟然发傻,说了么么一番傻话。
旁边的人也都傻了,没想到唐僧真的还有舍身为人的精神。尤其是孙悟空他们,竟发现这个师傅变得他们开始有些陌生了。
“哈哈哈!唐僧,这可是你说的,可别后悔了!”铁扇公主脱口而出,满以为唐僧只是说说而已,最后一定会知难而退。不料三藏竟然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点头答应。
把柄在手,作为阿修罗族新一代圣女的铁扇公主于是乎也就计上心头,心中暗恼道:“当初你佛门欺我冥河血族,赶尽杀绝,如今我就给你个报应。”
铁扇公主又拿出了芭蕉扇,在火焰山山顶上连连扇动七七四十九下,直将这火焰山之火完全熄灭,让其永不复发为止。
做完这些,众人没想到铁扇公主竟然真的主动开口向唐僧这一介凡人提出要求。
“唐三藏,佛门圣僧,自然要言而有信。我的条件就是…………”
唐三藏闻言,也没想到铁扇公主这么快就开口为难自己。不过他一介凡人,铁扇公主又能求他什么?他倒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旁边,隐藏在暗的灵吉菩萨心知要糟,就寄希望于这铁扇公主真别狮子大开口。
这等誓言,双方亲自开口承认,又牵扯着一方百姓之因果,有着众生见证,他们实在不方便插手,出尔反尔,更何况他们也怕一旦入局,会使局势跟以前一样更加混乱,无法收拾!
“我的条件就是……就是让你重走西游之路!”
铁山公主顿了一下,而后迅速说道,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再次朝着唐三藏师徒四人挥动芭蕉扇。
三藏等人措不及防,顿时被扇得不知有多远去了,他们离西天的距离是一下子又拉的好长好长。
“可恶!”躲在暗中的灵吉怒吼出声,没想到千防万防还是出了问题,尤其是唐三藏被铁扇公主这么一扇,难道还非得真要应了猪八戒那句重走西游路不可?
灵吉带着一干菩萨速速现身,毫不掩饰自己等人的愤怒。只是那铁扇公主滑溜的很,似乎早就知道灵吉等人在暗中窥测,所以将唐僧给扇走之后马不停蹄,连自己的芭蕉洞也不要了,不知道跑到了哪里隐藏去了。
一干佛门中人面面相觑,默默无语。此情此景,倒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处理。
很明显的,他们此行又搞砸了差事。
唐僧被扇走了,难道真的要如铁扇公主所说的重走西行路,那可是很要人命的事啊!
尤其唐僧这么老了,身体绝难撑住。
到时出师未捷身先死,唐僧可就真的成了佛门千古以来的悲剧性人物,而佛门连个人都度不来西天拜佛取经,那岂不是更令人失望?
可是如果反悔,岂不是自食其言,更何况天定八十一劫难,别人只能从旁辅助唐僧,决不能主动干涉,若是又将唐僧给救回火焰山,违背了天数,这又会如何?
灵吉菩萨知道自家人小言轻,决定不得这等大事,于是也没了追杀铁扇公主的兴致,领着一干佛陀回了灵山交差报道去了。
至于唐僧,还是让他先好好受点苦罢了。
不知死活的东西,也不清楚自身有几斤几两重,竟然敢犯上,硬扛妖怪铁扇。
真不知道脑袋是怎么长的,难怪西行一路麻烦多多,风波不绝,难怪到了这种最后阶段还要被铁扇公主一扇回去老家?
自作孽,不可活!
唐僧的一片苦心,换来的却是佛门上下的不解以及不屑。
可怜的他,又不知道要再受多少苦难了!
重走西游路,他还行吗?
………………………………
第二十九章 东西相对,道佛过招
话说唐僧一时逞强,恶了铁扇公主,最后遭致报复,竟然被铁扇仙几扇子给轻轻的送回东方。
如此,师徒四人一马花费了数十年的光阴又重新回到了……&网……。
所谓西游有劫,共八十一难,取九九归一之真意,若铁扇仙这里当真要算上一劫,唐僧这垂垂老朽恐怕即使是身化白骨,重走西游也靠不到天竺。
这种情况下,这场闹剧又该怎么算呢?
东方大神们虽然不敢参与圣人间的斗争,但心里还是为佛门而幸灾乐祸着。想当年西方二圣到处打秋风,一个螳螂捕蝉,一个黄雀在后,搅得一干大神们个个狼狈鼠窜,吃了不小的苦头。如今,这佛门大兴的时机到了,可这大兴的契机西游至始至终却不见圆满,岂不叫人痛快?
三清也没想到事情竟来的这么顺利,辛辛苦苦的谋划佛门,阻挡西游,没想到最后竟然是铁扇仙一时之怒让唐僧彻底的没了希望。一时间,他们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而作为旁观者的女娲更是感叹不已,天心难测,要不是当初佛门和血海修罗族结下深仇大恨,冥河圣女怎么会如此出手呢?这么一下进去,西游怕是彻底的完了。
仅凭唐僧一凡夫俗子,饱经灾难苦痛,让他重走西游不吝于登天!
刹那间,佛门受到万众瞩目。大家纷纷想要知道他们在这等危险至极的情况下又会如何力挽狂澜?
也许,就此颓了下去!也许,还要继续付出,继续谈判!
~~~~~~~~~~~~~~~~~~~~~~~~~~~~
大雷音寺
自打唐僧一出事,这佛门各大佛祖菩萨金刚护法纷纷被召集而来,聚成一堆。但凡在人间薄有声名,又或者是有头有脸的佛门僧人,此时此刻都能够在这宽敞的大雄宝殿里面寻觅得着,可谓是万年难得一见的盛会。
不过如今这场面虽然宏大,却又异常冷清。难得的聚会,碰上西游这档子伤心事,谁都没心情?身为佛门弟子,若是佛门有损,直接受到伤害的可是他们这帮子局中人,尤其是本来报以热切希望的大兴之旅竟然成了闹剧,任谁都会倒了胃口。
佛门本是准提接引两位圣人历经千万载不辞奔波,东拼西凑而成,个中错综复杂,派系林立,平时还能够维持着一个团结和睦的样子,但到了这等危难关头,不仅人心惶惶,更担忧的是还会面临着四分五裂的局面。
这帮子佛门子弟,原本都是叛教之徒,若是佛门不好待了,恐怕不少人会另寻去处、弃暗投明吧!
“反正又不是第一次!”某些个人或明或暗的想着,心里一下子便有些活络起来。
大雷音寺内,依旧是如来为尊,燃灯为辅,又有大日、弥勒、观音等众星拱月,组成了佛门的绝对核心力量。
不同于圈外的纷纷扰扰,各大佛祖个个面带肃容,淡淡凝视四方,就如此安然而坐,祥和的氛围,平静的气息缓缓地向四周宣泄,感染了原本心绪不安的佛门子弟。
如来立于正上方,口中微颂佛经。由他带头,群起响应,一句句佛门梵唱,禅经偈语脱口而出。
渐渐地,声音传遍了大雷音寺,犹如魔咒般的将寺中所有僧人给团结在一起。而后,声音又传出了灵山,濒临西天四方,六合,万众归心,所有人界凡人都受到触动,心中不由自主的升起了一股虔诚的敬仰忠诚之情。
局势陡的一变,顿时吸引了好多神仙的关注,尤其是佛门在这种微妙关头闹出动静,非同小可。
瞬间,局势再变!
一道漩涡在灵山上空出现,缓缓的旋转着将佛门上下,三界众生愿力给吸收进去。只见光芒一闪,西方两大圣人并肩而立,罕见的出现在灵山上空,当着众生的面幕天席地,梵音佛唱,引领这股狂潮。
虽然圣人的传说一直不绝如缕,但如今的世人岂能轻易见得真面目?仙凡就已经是天涯海角的距离,更何况圣人与百姓之间?
顿时,三界众生心生激荡,不由自主的附和着耳中不断传来的佛门经文,更加虔诚,更加信仰。
圣人显圣,大家比以往都更加卖力,更加疯狂,直将三界给搅得一塌糊涂。原本泾渭分明的道佛之线,东西之争在这一刻竟然缓缓的松动,不少东土百姓放弃了原先的信仰,心甘情愿的投入释门。
道门的实力,一下子损失了好多!
同时,天下众生海量无垠的信念又齐聚灵山之上,似乎在酝酿着一轮新的风暴!
“哼!”“哼!”“哼!”
三十三天外不约而同传来声响,而后,东土开始抵抗来自西天的反击。
一向不和的三清圣人难得一见的联手抗衡这个佛门势力,太清、玉清、上清三道仙光出乎一致的从盛世大唐的京都长安升起,结成一条条犹如蜘蛛网的细密连线,将所有的动静都给包裹、安抚下去。
蜘蛛网连线越绕越大,眨眼间便将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