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谋洪荒-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最重要的是如今朝廷上下如今都是贵族势力当道,就连站在自己身边的大臣都是隶属贵族一脉,纣王想要王权巩固,彻底废除贵族公议制就必须引入新的血液,打破旧有的格局。
“好了,都给寡人闭嘴!”纣王面带厌恶地看了看那些义愤填膺的大臣,举出了一个例子:“昔年武丁圣君即位之时,未得良佐,三年不言!后得贤相傅说,才得大治,复兴盛世。寡人问你们,这贤相傅说,是何出身?”
大臣们纷纷低头不语,赵启胆大,上前奏道:“傅说贤相乃上苍托与圣君梦中贤才,自是非比寻常。”
商王武丁是一位胸怀远大,有志励精图治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在贵族中找不到理想的得力助手,三年没有发表政见,大政交由内大臣处理。直至发现良材傅说,但这傅说却是奴隶出身,武丁知道贵贱等级分明,是商代难以超越的“雷池”。要不拘一格选拨人才,必然会遭到王公权贵们的坚决反对。因此利用臣民信奉鬼神编个故事:上苍托梦引见,一个可以辅政的圣人,就在王国之境中。为此才顺利将做苦役的傅说提拔为官员,最后官居丞相,正是有了傅说的辅佐,才有了那著名的“武丁盛世”。
“大胆!你非寡人,又怎知上苍没有降兆于寡人?”赵启闻言赶紧谢罪,纣王灵机一动,趁机假托昨夜梦见仙人启示,才有这广纳贤才的决策,群臣中有些人虽然怀疑,却迫于威严不敢多问,只得通过了这项朝议。
然而,贵族们十分排斥纣王的这项决策,他们表面上赞同,但暗地里阻挠,致使新政不通,纣王知此却是束手无策。无奈之下,纣王竟想出一刑法“炮烙”之法:在铜柱上涂抹膏油,下面燃烧炭火,教犯人赤足在铜柱上走过,那是一定要滑下去的,滑下去便恰恰跌到火炭上烧死。
纣王用此重刑当着众大臣的面处罚了一些贪赃枉法之徒,借此狠狠的威慑住了众大臣,大臣们心怀恐惧,再也不敢对纣王的政令有所阻挠。但朝廷内部那些怀有异心,蠢蠢欲动的家伙却更加活跃了起来。纣王此项改革虽说受到底层百姓的强力支持,但却严重的破坏了贵族体系,可以说是不得统治阶级的欢心。
帝辛十年,四大诸侯率八百藩镇连襟进京朝拜。然纣王兄长微子启秘密前往渑池与四大诸侯密会。
诸人一落座后,微子启开口道:“四位贤伯,请恕孤王不请自来之罪,孤王方才路过池,听闻四位贤伯在此,特来一会。”
在座的都是心机之辈,知他此言不过是借口而已,必有下文。果然就听微子启说道:“此处没有外人,孤王也不妨直言了。”
崇侯虎露出戒备的目光:“殿下,有话请直说。”
微子启答道:“四位贤伯中,姜贤伯乃皇后之父,姬贤伯有宗室之亲,崇贤伯深得天子重用;有些话孤王本不便言明;但如今情势紧迫,不仅危及我大商六百年基业,而且还牵涉到四位的性命攸关,所以孤王特地冒死前来,与四位贤伯共商大计。”
微子启话锋一转:“当今天子胸怀抱负,未登基时曾言大商最大地忧患在内不在外,而最大地内忧正是分据各地的八百诸侯,尤以四位贤伯为甚!如若听之任之,放其坐大,等若将江山都送入旁人之手!此乃孤王昔日亲耳所闻,若有虚妄,管教孤王生生世世,不得善终!”
四大诸侯齐齐大震;反应不过来,微子启十分满意四人的反应,又继续爆出猛料:“天子亦曾言,先发展国力,再以武力开展变革,逐步削弱诸侯的力量,最终消灭地方各诸侯之制,变成以天子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之治!”
四大诸侯闻言面色骤变,微子启这番话应该不是凭空捏造,天子自登基以来,可谓雄才大略,推行改革,大商的国力突飞猛进,一时四方皆服。而今天子突然打破界限,广招人才,弄得人心惶惶,只怕正如微子启所说的那样,发展国力后,以改革削弱诸侯的力量,最终消灭诸侯的制度,让大商来个彻底改变。
那么新政下一步,岂非是“消灭”诸侯?这正是四大诸侯最担忧地事情,一旦天子真下此决心,那么绝对会率先拿四人开刀,以大商现在的军事力量。若要单独征伐某一路诸侯。只怕是无人能敌。四人越想越怕,对视良久,都阴沉着脸没有说话。
良久,姜桓楚开口打破沉默:“殿下,你对我等说这番话究竟是何用意?”
微子启露出感慨之色:“天子虽然雄才伟略。但此次改革却是极为不妥,尤其动摇卿士根本,罔顾祖宗之法,若将来四方征伏诸侯,必定天下大乱,百姓涂炭,我大商六百年基业岌岌可危。孤王与天子一母同胞,本不应对诸位贤伯吐露此秘,但孤王身为宗亲,怎可坐视我大商根基崩溃?孤王斗胆前来。正是为了和四位贤伯共商大计。”
这一句,明显地表露出微子启的狼子野心。如果没有他前面说的那番话,四侯就算有有这个野心,也不敢表露。如今话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四侯都明白形势地紧迫,所以并没有显示出特别惊讶地表情。
一直沉默不语地姬昌忽然开口了:“承蒙殿下信任。告之此事,今日所闻,姬昌自当立誓守秘。但姬昌世代受大商隆恩,不敢有半分对天子不臣之心,所以就此告辞。”
姬昌一开口,姜桓楚、鄂崇禹和崇侯虎也表示感谢微子启的提醒,但并不想卷入某场斗争之中――就算天子有那样地打算,各人也有自己的计划和应对方法,微子启此时来驿馆的用意无非是想借此机会把四大诸侯一齐拖下水,行那大逆不道之事,四人都是老谋深算之人,又怎会轻易答应。
微子启似乎早料到四侯会如此,当下冷笑道:“四位贤伯休要以为这样就能独善其身,孤王素为天子所忌,而你们的一举一动全在天子的严密监视之下,若是天子知晓我们今日之会,必会更加猜疑,届时只怕诸位还有大难。”
鄂崇禹霍然回头,冷冷地看着微子启,说道:“殿下是否在威胁我们?”
微子启趁势说道:“诸位贤伯眼见为实,孤王并非虚言,天子忌惮四位,已非朝夕,四位……”
崇侯虎插口道:“越王殿下,休要强人所难,我们受天子之命远道而来,并未携带兵马,纵使有心相助,也无能为力。”
微子启笑道:“其实孤王并非要求诸位贤伯冒什么险,只是希望得到四位的一个承诺。若是孤王侥幸得手,冒天下不韪将大商危机扭转,还请四位支持孤王之举,若孤王失败,四位贤伯可袖手旁观,事不关己,如何?”
“将大商危机扭转”虽然说得隐晦,但四侯都明白那其中的含义。说白了,微子启就就是想篡位,如果成功,想让四侯拥立他为帝,如果天子当真驾崩,又有四路诸侯拥立的话,就算是领兵在外的闻仲这样的老臣反对,也是无能为力;万一他失败了,也与四侯无关。
这个条件表面听来十分诱人,但诸如姬昌这样的老狐狸却深知一旦答应,就等于上了微子启的贼船,届时万一事情败露,天知道微子启会不会拖他们一起赔死?
微子启又道:“若是孤王果真成事,必复祖宗之制,倚四位为臂膀,世代永镇四方,共享太平。若违此言,当身作齑粉!”
古人对誓言一向看重,微子启今日连发二誓,一来可见其诚,二来可见其急。事实上,微子启这些年一直低调行事,也忍得甚为辛苦,但纣王自身为天子以来,威德天下,四方慑服,远胜先帝帝乙,无奈之下,微子启的野心也一天天减弱,但并未彻底死心,如今好不容易等到了这个机会,自然是心火复燃,按捺不住。
四大诸侯中崇侯虎自上次冀州之乱之后便遭受朝廷的屡次打压,领地已经有一半被朝廷暗中控制。于是崇侯虎率先行礼道:“承蒙越王殿下信任,北伯候崇侯虎愿听殿下差遣。”
鄂崇禹见崇侯虎抢先表了忠心,将心一横,也上前行了一礼:“既是如此,我鄂崇禹也不能拒绝殿下好意,不知殿下有何良策?”
微子启露出神秘之色,说道:“多谢两位贤伯高义!此事孤王自有定计,不可言明。”
说着,他将目光投向,还没有表明态度地两大诸侯身上,姜桓楚皱眉道:“我姜氏世居东鲁,忠于大商,从不曾有违逆之举。若殿下成事,我东路诸侯自当拥立,若不成事,殿下也休怪我袖手旁观。”
微子启知道这也算一种表态,当下诚声道:“姜贤伯放心,若孤王成事,必善待东鲁,姜氏一族世袭爵位。更何况,孤王亦是大商宗室正统,纵然成事,姜贤伯也非不忠于大商。”
姜桓楚一听这个承诺,当下点了点头,默默不语。西伯侯姬昌见三人都表了态,不好独善其身,也露出微笑,对微子启颔首表示赞同。
微子启见四大诸侯都表示了支持之意,心中大喜,又许下无数承诺,方才欣喜离开。
明天尽力写两章,中午一章,晚上一章,还请大家多支持!
………………………………
第十五章 计中计!姬昌被囚
母辛忌辰终于来了,此乃大商最重要的祭典,纣王早早的率领宗室成员、朝中主要的大臣以及各地诸侯纷纷前去祭坛,举行祭祀大典。
天子携着皇后娘娘及三位皇妃,缓步走上祭坛,皇后在天子右首,三妃并列身后,纣王按照礼节,带领妃子、群臣及诸侯对天叩拜后,开始念诵祭文,随后持香祷告。
祷告结束后,依照惯例,由专任的女祭司带领一群女祭奴在祭坛上跳祈祝之舞。
女祭司脸带面具,穿着长长的白袍,左手皮盾,右手长剑,后面的祭奴皆是身穿甲?,手持长戈,效仿当日妇好征战操演之状。
正舞到兴处时,奇变迭生。
天空中,忽然无端下起雨来,这雨似乎带着很浓的血腥味,奇怪的是,除皇宫祭坛一带,其余的皆是滴水不落,祭坛下方顿时一阵低声的喧哗。
纣王端坐台上,静静地看着这场血雨,脸上露出冷笑――终于要开始了。
血雨中,台上女祭司忽露异状,双手捂住了头颅,虽然表情被面具所遮掩,但看样子似乎十分痛苦,随后女祭司长嘶一声,天空的血雨随着这嘶声戛然而止。
女祭司嘶声停止后,居然双脚离地,缓缓升空,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皇后姜文蔷和诸位妃子看得目瞪口呆,连祭坛下的臣子和军士也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此时女祭司地表演已经到了高潮。她空中的身体忽然泛出阵阵薄雾,整个人显得飘渺若仙,口中梦呓般地吐出一串语句来。
“纣者,残益损善也!受辛蜴之心,豺狼之性。近狎邪僻。今倒行逆施,君毁臣纲,罔废祖法,残害忠良……”
这可是明目张胆的声讨天子地大逆之言,祭坛上下顿时一片混乱。有人趁势大叫道:“母辛显灵了!”
此言一出,大多数人都信以为真,纷纷跪伏在地。纣王站起身来,脸上却是不动声色。还拦住了想要下拜的姜文蔷诸女。
那显灵的“母辛”在数落出纣王的一系列罪状后,又高声叫道:“帝纣无道,强施暴政。致使天下动乱。贤臣背叛。为神人之所共嫉,为天地之所不容。为免我大商江山动荡。再现武乙之乱,今受成汤圣祖之令降下毒厄,取受辛性命,以示惩戒!”
说着,那“母辛”伸手朝纣王的方向一指,纣王身体顿时一顿,慢慢软倒在,无力地靠坐在椅子上,面色顿时萎靡不振,姜后等女大惊,正要上前扶持,不觉身体昏沉,闷哼一声,接连翻身栽倒,倒地不醒。
下方的臣子们远远地看见台上皇后、贵妃以及宫女们陆续倒下,当即大乱。
纣王露出勉强支撑的模样,嘶声叫道:“你是何方妖孽,竟敢冒充母辛,施妖术要坏我成汤一脉!左右快于我拿下!”
天子毕竟素有威信,他这一说,军士们擎出弩箭,瞄准了空中地女祭司。这时,祭坛下一人站出来,大声叱喝道:“母辛显灵,谁敢妄动!”
此人正是纣王兄长微子启,只见微子启朝空中祭司拜了三拜:“多蒙君上显圣,我大商江山今日有救矣!”
微子启这一拜,更确定了那“母辛”的身份,军士们一时不敢动手,纣王当即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费力地指着微子启,怒道:“微子启,原来是你……”
微子启不等他开口,抢先说道“昏君!成汤一脉,非你独专!我商汤自建国以来,已有六百年,焉能一朝毁于你手!你罔顾天下苍生,强行改制,惹得天怒人怨,如今母辛奉成汤圣君之命,对你降下毒厄,实是罪有应得,孤王虽是你地亲兄长,却不能包庇于你!”
说着,微子启呼喝一声,四周涌入数千持戟甲士,在廷与的带领下,将祭坛一带围个水泄不通。许多大臣开始意识到这似乎是一场有预谋地行动,却慑于武力,不敢多说。
亚相比干起身叱道:“启!天子乃至尊,纵有过错,也不容你如此放肆!”
微子启答道:“王叔明鉴!并非孤王有心谋逆,而是天子逆行,已遭天怒,王叔难道不见母辛显圣吗?”
上大夫杨任按捺不住,越众而出,大喝道:“天子自即位以来,仁政施于人,天下景从,万民乐业,八方仰德,乃当今圣主。越王启!你这逆贼!竟敢施诡计,以妖人假冒母辛君上,颠倒黑白,迷惑众听,对天子施毒,简直大逆不道,该当何罪!”
杨任这一带头,商荣、比干和一些有胆色的忠臣纷纷站了出来,排成一排,冒死护在祭坛之前,一时僵持不下。这些大臣中,有些是宗室中人,有的还是平时反对新政地死硬派,一直在旁的纣王心神激荡,只觉眼中有热泪即将溢出。
患难见真情!刀斧加身亦不改其志,这才是真正地忠臣!
杨任劈手夺过一名军士的弩箭,口称“妖孽”,朝空中连射而去,那空中的面具女祭司也不避让,身体忽然变得虚无起来,那弩箭如同穿越空气,无法对她造成伤害。
微子启见此情景,趁机大肆宣扬空中“母辛”身份的真实性,有不少人也信以为真,微子启看着“快要支持不下去”的纣王,面露得色。他忍隐多年,为的就是这一刻。如今天子身中剧毒,太师闻仲又在外未归,简直是天赐良机,如果错过,只怕毕生再无此机会了。
天子终于支持不住,闭目瘫倒在龙椅上。南伯侯鄂崇禹一见微子启得手,心下大动,率先站出大喊道:“昏君帝纣已经遭天罚,如今大商无主,我南地愿奉越王启为帝!”
鄂崇禹这一喊,又涌入一批全副武装的甲士,群臣皆知大势已去,不由各怀心思。东伯侯姜桓楚想到微子启当日的承诺,也慢慢地走了出来,姬昌本欲跟上,忽然瞥见崇侯虎缩在角落中不敢出声,心中一动,将脚步停了下来。
“逆贼!”杨任只当天子被害死,只恨得怒发冲冠,凭着一股热血,朝微子启冲去。
微子启冷笑一声,正要动手斩杀杨任,忽然空中再生异变。
只见半空中忽然风雷声大作,空中那假母辛惨叫一声,坠下地来。一旁有人抢出,接住了那女祭司。
地面上,微子启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心中简直无法相信这是真的,紧接着,一个让他心颤的声音响了起来:“越王,你的诡计技穷于此了?”
见纣王精神抖擞地站了起来,哪里有半分中毒的模样,群臣齐呼万岁。
“你借术士假扮母辛想谋朝篡位,然纵你有千般诡计,亦无法逃出寡人之手。”纣王冷冷地看着面若死灰的微子启,目光落在了南伯侯鄂崇禹身上:“鄂崇禹,你勾结越王,意图谋反,如今还有何话说?”
鄂崇禹没想到天子竟然“死而复生”,心中惊惧简直非语言所能形容,咬牙叫道:“昏君,你横施暴政,意欲坏我,我被逼无奈,方才反抗。我等四侯此番入都,正是为了保全天下诸侯根基,若你还不知反悔,四路军马齐进,管教玉石俱焚!”
“逆臣!休要妄言!我崇侯虎对天子忠贞不二,岂会与你合污!”没等纣王开口,崇侯虎跳了出来,指着鄂崇禹破口大骂:“今日你意图谋逆,正是自寻死路!”
鄂崇禹没想到崇侯虎会这么快倒打一耙,又惊又怒间,只听姬昌淡淡地加了一句:“叛逆之臣,罪不可恕。”
你娘的!一个比一个狡猾!鄂崇禹愤概无比,又见姜桓楚默不作声,当下将心一横,下令军士朝祭坛进攻,这些军士都是他的亲卫部队,只听从他的号令,当下朝天子及群臣围攻而来。
“逆贼!受死!”一个声音远远地传来,原来是埋藏已久的武成王黄飞虎以及纣王宠臣飞廉、恶来率领军队疾驰而来。
鄂崇禹一见自己等人遭到包围,面色顿时大变,颤声道:“你们,你们是早有预谋?”转眼看着天子镇定自若的面容。不由打了个寒战。
“臣等救驾来迟,往陛下恕罪。”
祭坛上,天子怒喝说道:“来人,将这些乱臣贼子该我拿下,寡人要明天召集文武百官、诸侯王公于大殿之上亲审此案,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喳!”说完,所有的士兵在黄飞虎等人的带领下如猛虎扑羊之势擒住所有叛党,关押收监。
?
次日早朝,群臣诸侯来齐,个个皆屏气凝神,默不作声,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
此刻,大家伙心中尤其是其他的三个诸侯王十分恐慌,此次谋逆之事不想早在天子的掌握之中,他们虽然没有参与但却知情不报,一旦有人掀开,他们可就大为不妙了。
“大王驾到。”随着内侍的喊话,纣王在众臣的山呼万岁之中走向大殿,待其坐下之后,纣王大喝一声:“来啊,将那群乱臣贼子给我带来,孤及今天要与大臣们同审此案!”
纣王的一声暴喝,震得场上所有人胆战心惊,一些心怀不轨之徒也被吓得手脚发软。
“报!叛贼微子启昨晚于狱中被人刺杀,当场身亡!”
“报!叛贼鄂崇禹昨晚于狱中被人刺杀,身受重伤!”
随着两声奏报的呼出,大殿上所有的人都炸开了锅。没想到一夜之间竟然就发生如此大事,这天牢守卫何时能够被人轻而易举的攻破?
纣王听闻此事,当即大怒,随后又在大殿之中发飙,当场便要下令处死看守狱卒,
这时,费仲出列,他大声说道:“大王,天牢守卫严谨,寻常人岂可随意攻入,恐怕昨日之叛乱尚有漏网之鱼,且这些宵小之辈实力强横,请大王宽恕那些狱卒。”
尤浑也站出来说道:“大王,费仲此言有理,定是那漏网之鱼想要毁尸灭迹,狱卒们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
随着费仲、尤浑的一番话出口,朝中顿时更加热闹了起来,还有漏网之鱼,那岂不是又要有一场腥风血雨?纣王听到这两人的话,也就同意他们的意见,将所有的狱卒重打三十大板,又唤人将那尚未死去的南伯候鄂崇禹给带了上来。
旁边的三大诸侯心中顿感不妙,但他们是城府极深之辈,都不漏声色,好像此事与他们毫无关系。
鄂崇禹被带了上来,此时的他已经是半死不死的。昨晚的那场刺杀他并没有怀疑,直接联想到其余的三大诸侯身上。只有他,才知道此次叛乱的所有秘密。若是说出来,让在场众大臣知道那三大诸侯在这场叛乱中知情不报,那么他们的灭顶之灾就来了。
鄂崇禹一上台,也不理会群臣的质问以及辱骂,直接指着东西北三位诸侯,开口喊道:“想不到你们竟如此心狠手辣,谋害于我。“话锋一转,对着纣王以及在场的大臣们说道:“大王,这三大诸侯与我乃是同党,只不过我站了出来,他们一直藏在身后罢了。哈哈哈,枉我平日自负心计,如今看来却是愚昧至极!”
鄂崇禹如今地心理很简单,如果能将东南西北四侯全部拖下水,天子就算想杀,也要好好掂量掂量。就算不能赦免,反正如今大势已去,能多拉一个赔死的算一个。
鄂崇禹此言一出,群臣大哗,没想到商朝的四大诸侯全数参与叛乱,这岂不是让人瞠目结舌?
鄂崇禹此番火上浇油,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心中恨得要死,顾不得许多,赶紧向天子表示忠心和清白,阐明鄂崇禹是胡说八道来着。
此刻,箕子、比干站了出来,也为他们求情,认为此时疑点诸多,请天子重新调查。
纣王见箕子、比干站了出来,脸色不觉得阴沉了下来,朝上,至少也有三分之二的臣子同时跪下求情,令纣王进退不得。
纣王只得顺势而下说道:“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向来忠贞爱国,其祖辈历代为我商朝镇守四方,岂会与那叛臣贼子同流合污,想必是这鄂崇禹诬告罢了。”接着,纣王又向首相商荣问道:“昨日令你前去微子启家中搜查,可有收获?”
商荣面现异色,站出来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