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踏入仙途-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策说到这,突然觉得刚才自己的手也没那么欠。

    赵芷摇了摇头,说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方呈这些年每日都有九鸾凤和柜温养经脉心路,突破仙师应该会很快,你平日得空儿,就带着方呈去山上历练体魄,稳固好基础。”

    孙策自顾摇着躺椅,漫不经心道:“就他那小子……”

    “听见没!”赵芷脸色一沉。

    “好好好好……”孙策吓得跳起躺椅,站直了身子。

    赵芷也站了身,“方呈送的鱼炖的差不多了,开饭了。”

    “得令!”孙策嘿嘿一笑,去了厨房。

    ——

    夜深。

    方呈躺在床上,看着手中的清风决,心中一番天人交战后,下定决心,掀开了书册。

    书册顿时化成一团金光冲进方呈脑子里,方呈双手捂住额头,脑袋现在胀痛的厉害,比戴婶敲筷子还要痛。

    许久,痛感消除,方呈脑海里出现了清风决的修炼方法。

    方呈迫不及待坐起身,双手平放于膝前,按照清风诀上所说,方呈闭上眼,在身体里感应一个名叫气府的地方。

    约莫半柱香后,少年胸口之中有一股浊气聚集已久,随着吞吸吐纳,浊气被摒出体外,少年闭着的双眼如开白昼,转瞬,少年感应到体内有一片心湖,心湖里,有几滴晶莹剔透的露水。

    少年激动的睁开双眼,按照清风诀上所说,那心湖,就是气府了!

    又闭着眼多尝试了几次,确保无误后,方呈一个大字躺在了床上。

    “清风诀上说要清晨吸纳日月精华来补充气府,等我我明早去收鱼的时候,一定试试!”

    心中笃定想法,少年眼中满是雀跃。

    他竟然真的有机会去修炼,成为传说中的仙师!

    看着屋梁上正在蚕食飞虫的八角螅,送鱼少年方呈觉得,明天的日子肯定会大不一样,而且,后天以及将来,都会因为今天的际遇,变得与众不同!
………………………………

第三章 修炼

    翌日,天色还未泛白,方呈就背着竹筐出了门。

    方呈昨晚一夜都没有睡好觉,眼睛刚闭上就迫不及待的去探索身体里那座新出现的气府,就像地主在家发现金银财宝,爱不释手,动不动就瞅两眼。

    少年来到河边,卸下竹筐,按照往日一样,拿出蜡烛放在青石上点燃烛芯,退后两步开始跪拜起来。

    自从昨日邻居孙策在此大显神通以后,少年更加相信这世上有河仙水神一说。

    事毕,少年抬头看向蜡烛,没有熄灭,起身来到昨日下渔网的地方拔起竹竿准备收网。

    刚把手伸进水里,方呈趁力就要拉拽渔网上岸,突然,方呈觉得左手手背一凉,好像有什么东西漂附在了手背上,猛然收回手一看,手背上趴着一条黑色长条形状,巴掌大小的长虫。

    “怎么河里还有壁虎?”方呈有些惊讶,也没多想,手腕用力一甩,壁虎顺力被甩进河里。

    少年蓄力,准备一次性把水里的渔网拉上岸,可没想到,少年刚卯足劲儿,另一只在水里的手又被壁虎贴上了。

    方呈收回手,一脸无奈看着手背上的壁虎,以前听戴婶说,河里会水蛭吸附在人身上,可没听说过壁虎也爱干这种事情。

    方呈又甩了甩手,这次壁虎好像贴的很紧,纹丝未动。

    “算了算了,壁虎也是益虫,带回家吃吃蚊子也好”少年妥协,说罢,把手背上的壁虎抓起,放在了自己肩头。

    被抓起挪窝的壁虎丝毫没有乱动反抗,老老实实趴在少年肩上,微闭双眼,好似在小憩。

    “还真当家了…”方呈撇了撇嘴,不再理会肩头的壁虎,双手拉住渔网,一把将其拽了上来。

    少年把渔网中的鱼儿装进筐里,盖上筐盖,四顾河边找到一片空的草地,盘腿坐下。

    按照脑海中清风诀的修炼方法,方呈双手分放,手背抵着膝盖,开始了吞吸吐纳。

    渐渐的,少年发现眼前出现了斑点星光,随着吐纳时间越久,斑点星光慢慢积攒在一起,变成了一团发着微光的亮点,随后飞向自己,待到所有星光进入体内,少年整个人为之颤动,仿若醍醐灌顶一般。

    方呈赶紧闭眼去感受气府变化,本是空空无几的气府四壁上,出现几条水帘,水流应壁而下,流向气府中间的洼池。

    第一次见到气府变化的方呈脸上露出笑意。

    按照脑海中清风诀所述,只要能吸入天地灵气进体内,就说明自己是修仙的料!更何况,气府中出现的潺潺水帘,不正是应了跻身仙师前的征兆吗!

    压下心中的喜悦,少年开始吞吸日月精华,相比刚才的谨慎吐纳,这次明显肆无忌惮起来。

    少年肩头上,长虫壁虎睁开眼珠,瞥了眼浮在少年身旁的微弱光点,微张嘴巴好像打了个哈欠,惺惺作态闭上了眼珠。

    良久,旭日东升,天亮了。

    方呈收起功法,沉浸在探查气府的喜悦当中,气府内,四壁上的水帘已经随着功法停止不再流淌,今早修炼到此,洼池中已经存了小半池积水,按照这样的进度,再吸收天地灵气三次,水帘把洼池填满,自己就可以冲击任督二脉,跻身仙师!

    站起身,少年走到竹筐旁背起鱼儿,眼角余光扫了一眼肩头,壁虎不知道跑到哪去了。

    少年不以为意,心满意足的提了提竹筐背条,往村里走去。

    ——

    踏入东巷口,方呈照旧踢了踢鞋上淤泥,自今日穿了邻居送的布鞋后,血液加速流通他倒没有感受到,不过,以往自己背着装满鱼的竹筐走到村口就要停下歇歇气力,今日却是一点都没有感到乏力。

    方呈垂下头盯着布鞋左看右看,稚童心性的他想从中找出孙嫂所说的阵法。

    可是看来看去,还是一双布鞋,少年有些不解地弹了弹腿。

    “方呈,你怎么了?”曼妙的声音传来。

    方呈抬起头,眼前是一位与自己同龄的少女。

    侯老爷家的小女儿,侯宝君。

    侯老爷家中有一儿两女,大儿子侯平,早些年在青云县学习商贾之道,自从侯老爷告老还乡以后,就在青云县接管了侯家在那里的生意。

    二女儿侯敏,是方呈一直羡慕的人,不是说少年贪图她的美色,真让少年羡慕的,是侯敏的际遇,听村里人说,前几年外出踏春的侯敏被山上的修仙宗门看中,收为宗门弟子。

    直到现在,已经摸到仙师门槛的方呈还是会去想,自己每天清早出门捕鱼送鱼,有没有可能像侯敏那般,巧合撞见一位得道仙师。

    至于自己邻居是仙师这件事,少年倒不认为是机缘巧合撞见。

    更像是惊吓…

    最后一位小女儿,也就是眼前人,侯宝君。

    侯老爷老来得女,最为心疼的就是侯宝君,简直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以前侯宝君冒失着了风寒,可把侯老爷急坏了,请来青云县最贵的郎中医治,其次,特地花了大价钱钱托人寻得可以稳固心神的香囊系在侯宝君身上,以求平安。

    侯宝君看向一脸错愕的方呈,又说道:“方呈,和你说话呢!”

    方呈站定脚,连忙摆摆手,说道:“没,没事,我就是感觉像是踩到啥东西了,伸腿看看……”

    “踩啥!踩狗屎了嘛!”侯宝君像是发现了什么乐子,啼笑不已。

    少年挠了挠头,陪着侯宝君傻笑。

    村镇里因为没有学塾的缘故,侯宝君六岁起就被侯老爷送到了青云县里的学塾去读学。

    多年未见,侯宝君粉面上一点朱唇,修长眉目间下,一双眸子灿若繁星。以前的羊角辫子也换成了一瀑长发垂在腰后,虽说现在侯宝君才十岁刚出头,却已有亭亭玉立之姿。

    “你怎么回来了?”方呈有些疑惑。

    侯宝君单手叉腰,另一只手掀起额头前的髦发,神气道:“我呢,今天回来就是看看爹娘,悄悄告诉你,我准备去我姐所在的青云宗,学习仙师法术了!”

    方呈点了点头,不知道说什么。

    学习仙师法术这事确实挺让人震惊的,但相比前者,却是黯淡许多。

    等了半天没有等到夸赞的侯宝君,佯怒道:“小老弟,你怎么回事?!”

    方呈回过神,伸出大拇指,“厉害的!”

    侯宝君白了一眼宛若傻子的少年,笑道:“你来东巷做什么呀?”

    方呈朝身后背着的竹筐努努嘴,说道:“我来送鱼,刚巧遇见你。”

    “诶?以往不都是方叔叔过来送鱼嘛。”侯宝君有些疑惑。

    方呈低下头,沉默片刻,小声道:“我爹和我娘前年就已经不在了。”

    侯宝君像是受惊的小鹿,失措道:“方呈你别难过,我不是有意问这些的,我不知道你爹娘他们…”

    “没事,你常年不在村里,不知道这些事情也合理,不能怪你”少年抬起头,打断了侯宝君的言语。

    方呈调整了一下情绪,对侯宝君打趣道:“按照我爹以前教我的,叫啥不知道不怪来着,就是这个意思。”

    天真未退的少女见方呈没有沮丧生气,端起大小姐架子说道:“以后多读点书,那叫不知者不怪。”

    方呈笑了笑,说道:“对对对,就是这个。”

    “哎呀!”少年一拍脑袋。

    提了提身上的竹筐背条,少年急忙说道:“光顾着和你说话了,我还要去送鱼呢!”

    说罢,少年侧身就要走。

    少女拦住方呈,“咱们一起,我也要回去。”

    送鱼少年挠挠头,说道:“刚好,第一家就是你家。”

    侯宝君笑着点了点头,先步走在少年前面,“你快点,记得看路,别又踩到不该踩的东西了。”

    背着竹筐的方呈只是眨眨眼,没有说话,跟着少女身后。

    来到侯家门口,侯宝君走上台阶,方呈站在石板路上。

    侯宝君敲响铺首,里面传来门房的喊声。

    “谁啊!”

    “我!!”

    大门应声敞开,门房踏出门槛。

    见着是侯宝君,门房立即奉承道:“原来是三小姐您回来啦!小的这就去禀报侯老爷!”

    说罢,门房连看都不看台阶下送鱼少年一眼,踏进门槛,跑向内院。

    没过多久,一位膀大腰圆的中年男子和一位妇人出现在内院,向大门快步走去,男子看向门外,边走边笑道:“哎呀,我的乖女儿可算是回来了!真是想死我和你娘亲了!”

    站在门外的侯宝君双手背后,笑容可掬。

    侯夫妇两人走到门外,多年未见自己女儿的侯夫人柔情似水,蹲下身,急忙将侯宝君揽在自己身旁,仔细打量着女儿全身上下,生怕错过了一丝不适。

    “你一个人跑回来的?你大哥就没找人护你周全?诶,方呈也在啊…”侯老爷向台阶下望去,只有方呈一人。

    方呈向侯老爷做了个揖礼,后者点了点头。

    侯宝君在自己母亲身旁,乖巧道:“找啦,到了村口我就让他们自己回青云县了。”

    侯老爷满意的理了理宽松的袖口,“那就好,你是不知道最近闹山匪闹得凶,凡事还是要小心一些。”

    侯宝君撇了撇嘴,权当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侯夫人看见正在放下竹筐的方呈,转头向门房说道:“还不快去帮忙!”

    一直等候命令的门房赶紧跑出门外,走下台阶接过送鱼少年从筐里取出的鱼儿,转身递给了少年八枚铜钱。

    方呈收好这次分文不少的铜钱,背起竹筐,就要去往下一家。

    台阶上,侯宝君看着要走的方呈,急切道:“不上来坐坐吗?”

    台阶下,送鱼少年一脸傻笑,摇了摇头。

    ——

    戴婶今日难得找上孙策家门,按照戴婶自己对孙策的厌弃,如若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去找孙策,她就当西巷子里只有方呈这一家。

    戴婶站在孙策家门口,犹豫半天,终于敲响了门。

    门开了,是一位女子。

    戴婶见是赵芷,脸上有了些悦色。

    戴婶对于孙策这个媳妇的印象很是满意,温柔贤惠,长得也不差。有时候街里街坊需要帮忙做工什么的,赵芷都会过去协助一二,事后忙完也不要别人的酬钱,村里的人都说就孙策这德行能娶到赵芷这样的人做媳妇,那是上辈子烧了高香了,说来也奇怪,孙策说起其他事情,都是张口一个东,闭口一个西,但是只要提到关于他媳妇赵芷的事情,立马像变了个人,一点都不含糊。

    赵芷站在门内,率先开口道:“戴婶,您今天怎么有空来啦?”

    戴婶隔着门槛拉起赵芷纤细的手,放在手心上拍了拍,说道:“我这不是想你了,想到你在家,我就过来了。”

    赵芷乐笑,扶着戴婶跨过门槛,两人一起走到院子内。

    农家小院不比府邸门庭,相对于方呈院子里的空荡荡,一桌一椅已经很能彰显出家主的底力。

    戴婶坐在躺椅旁的板凳上,赵芷找来一个茶杯,倒满水递了上去。

    戴婶乐呵地接过茶杯放在了面前的木桌上,看着面前频笑少言的赵芷,暗自称赞。

    如此贤惠达理的媳妇,孙策当年是怎么拐回来的,也不知道说这媒的媒人,私底下收了多少好处。

    等到赵芷落座在板凳上,一直未曾说话的戴婶,终于开了腔。

    “今天来,主要是为了方呈死去的爹娘。”
………………………………

第四章 决心

    赵芷没有言语,静静地坐在那里。

    戴婶想了想,语重心长道:“你也知道,方呈再过两天就是十岁整了。咱们村里面有个习俗,幼年敬双亲以孝。我这老腿老脚的也不利索,村里面我想来想去,上过山的人里面也就孙策和方呈走的近点,刚好你们和方呈爹娘又是旧识,我想着让孙策后天带着方呈去山上祭奠下爹娘。”

    赵芷点头了点头,应声道:“戴婶你放心,我替孙策答应下来了,等傍晚孙策回来,我就和他讲。”

    戴婶欣慰一笑,起身道:“那就好,其他没啥事,我就先回去了。”

    一口茶水未喝,戴婶起身离开庭院。

    赵芷也没客气,一同起身送其离开。

    送走戴婶,赵芷返回院中,自己坐到板凳上。

    “你也听到了吧”赵芷说了一句。

    “那可不,听得真真切切!”孙策一脸痞笑从屋里走出,挪挪捏捏的坐到躺椅上。

    赵芷没有在意男子的古怪动作,自顾说道:“戴婶交代的事情你落实办好,可别出了什么岔子。”

    孙策笑道:“媳妇,你就瞧好吧!”

    说罢,男子拿起木桌上的茶杯一口饮尽,撇了撇嘴。

    食之无味,但又不敢说。

    赵芷转头看了眼隔墙的方呈家,话锋一转,“我这几日要闭关一趟。”

    孙策面容瞬间变凝重,隔绝了天地,正色道:“旧伤复发了?”

    “嗯。”赵芷应了一声。

    彻底没了平常嬉笑面容的男子,怒意昂然,“这金印山里的蓬莱玉枝真锤子的难找!老子找了五年了,连个枝芽芽都没瞅见!”

    说罢,男子起身,直接一脚撼地。

    只见孙策落脚处向下崩塌三尺,地面被撕裂开来,裂纹向四周迅速蔓延,一直到爬上墙壁才有停下迹象。

    赵芷摇了摇头,说道:“天命所归,不强求。”

    女子纤手一挥,已经裂损不堪的院内如同时光倒溯一般,渐渐恢复成往常模样。

    赵芷起身,看向面色深沉的孙策,安慰道:“老毛病了,压一压,没什么大碍的。”

    孙策抬起头看向天上,一言不发。

    ————

    名叫方呈的送鱼少年,得空之余,就会去想,如果自己爹娘还在,自己会是什么光景。

    娘亲肯定会多攒些钱财,把自己送到青云县的学塾里求学。爹爹的话,保不准会买来一头小毛驴,每天牵着小毛驴,送自己去青云县。

    准备回家的方呈一想到这些,走起路来都变得欢快了许多。

    “哟,那不是方灾星嘛!”方呈面前传来一句讥讽。

    方呈望去,远处几个男孩子三五成群,向方呈走来。

    领头的方呈认识,是东巷子里苏家的小少爷,苏睿。

    苏睿比方呈大两岁,父亲是村镇上的里吏,管理着整个金印村。一开始,村里的孩子不愿意这个家里有着大官的苏睿一起玩,都有些怕他。苏睿耍了个小聪明,说是谁要当了他的小弟,就每天给谁两文钱。一听说有这好处,孩子们都相继陆陆续续地跟在苏睿屁股后面。一看有人加入自己的队伍,苏睿胆子也大了起来,今日去撵狗,明天去揍鸡。久而久之,苏睿就成为村上的孩子王。

    苏睿领着自己的小弟,走到方呈面前,双手叉腰,老气横秋道:“谁让你这灾星进东巷子里的?!不知道会坏了风水吗!”

    风水这两个字,还是苏睿听自己父亲念叨出的,其寓意作用于催旺,化煞,运程三学之内,但具体定义为哪般,苏睿没有去细听自己的讲解,对他而言,主要这两字足够猎奇,让人看不见摸不着,那就是一个谈资。

    这不,拿来吓唬吓唬别人不是正好?

    方呈一看苏睿的架势,有些气软,“我来送鱼的…”

    不等苏睿开口,身后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小女孩捏着鼻子,嫌弃道:“噫,难闻死了,腥死了。”

    “死灾星,把自己爹娘克死了,天天就会送鱼,一辈子都是送鱼的!”另一个孩子满脸厌弃的看着方呈。

    方呈反驳道:“我不是灾星!我才不会送一辈子的鱼!我会…”

    送鱼少年被说的有些激动,差点忘记答应孙策的事情。

    临崖勒马的少年闭上嘴巴,不再说话。

    苏睿伸出手,狠狠地弹了弹方呈的脑袋,轻蔑道:“呵,你说你还会些什么?人要认命,知道吗?我以后可以借着我父亲,做大官发大财,你呢,抓大鱼?”

    “就是,迟早和他爹娘一样,死在河里。”苏睿身边传来附和声。

    苏睿讥笑不已。果然,人的快乐感,就是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少年双手握拳,微微发红的双眼死死地盯着苏睿。

    苏睿讥讽瞪了方呈一眼,怒喝道:“看什么看!还不快滚!破坏本少爷出门的心情!”

    方呈默默无言,转身就向巷口走去。

    “哈哈让他滚还真滚,窝囊废!”

    “还不如村里的狗,狗还会反抗叫两下。啧啧啧,难怪没爹没娘。”

    “一辈子就是个臭送鱼的!”

    ……

    提着竹筐背条的双手指节微微发白,少年脸上流下泪水,背对着声音走出巷子。

    回到家中,少年神色落寞,放下竹筐,看着脚下黄土,少年又一次蹲在了地上。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眼前出现一双穿着布鞋的脚,怔怔出神的方呈抬起头。

    是孙策。

    方呈抹了一把脸,垂下头,喃喃道:“孙大哥,你怎么来了。”

    “啊?你说啥,我没听到。”孙策掏了掏耳朵。

    方呈缓了缓情绪,站起身,看向孙策道:“孙大哥你怎么进来的,我这门还插着呢。”

    孙策撇了撇嘴,笑道:“哦,我翻墙头过来的。你以前不是经常爱翻嘛,挺简单的。”

    男子走进屋内,一屁股坐到椅子上。

    方呈挠了挠头,有些羞愧。

    孙策瞥了少年一眼,“臭小子可以啊,我看你这修炼挺快的啊!难道是传说中修仙的极品苗子?”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方呈显然有些高兴。

    这句话对沉闷落魄的少年来说,宛若破天惊雷,震碎了少年心里所有的阴霾。

    孙策学着苏睿的眼神,瞪了方呈一眼,“你觉得你个锤锤你觉得!说你是猪你信不?”

    如浇冷水的方呈瞬间蔫了下来,又开始默不作声。

    孙策看着方呈,啰嗦道:“你说你也算是半只脚踏进仙师了吧,你跟苏睿他们打一架又咋了,你还怕打不过他们?打不过你也至少回他们两句啊,卧槽你这真是把仙师的脸丢完了,还好你没拜我为师,不然我都替你丢不起这人。”

    少年挠了挠头,说道:“孙大哥,我和他们不一样,我觉得那样不好…”

    孙策气得牙痒,当即说道:“不一样你个头,别人欺负你你就受着?都是初次做人咋你就非要自贬一等于他人!”

    站起身,男子走到方呈面前,单手放在方呈肩膀上,语重心长道:“方呈啊,人活着,本身就是一个规矩。”

    少年没有作答,也不知道要怎么去回答。

    孙策叹了口气,说道:“以后你踏入修仙途,会遭遇比这些更加过分难堪的事情,仙师的世界里本身就是一人功成万骨枯,我不是什么读书先生,不会那些啰里吧嗦的君子道道,但方呈你记住,做人做仙,就是要给自己争口气!”

    方呈嗯了一声,小手微微攥拳。

    孙策笑了笑,悠悠道:“大丈夫,天地鉴。”

    ————

    侯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