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洪荒第一人-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现在那里存在的几个太乙、几十个金仙,高歌完全没有考虑,大榕他们自会处理。

    人族那里的数百个门派,必须一分为二,也要往那边搬迁一部分。

    甚至,高歌都准备要求所有门派,必须先人族部落,向未知的地方探索,掌控远处的高山、山谷、平原。

    对于这样的门派,高歌准备奖励他们丰厚的奖品,功法、灵宝、灵药、灵果应有尽有。

    高歌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为人族有付出、有贡献,就必定会有回报。

    现在才八百多个门派,对千亿里方圆的地界,还是少了一些,看来,要降低一些门派开设的门槛,有炼虚合道的境界,就可以放出去开设门派了,反正后续高深的功法,可以用门派的贡献,在祖庭换取,并不会影响门派的发展后劲。


………………………………

第215章 永垂不朽

    高歌把事情全部交代下去,大榕以下,所有首阳山修士都欣然答应,离开各自的门派万年,大家都很想念自己的那些弟子,只是碍于高歌的要求,不得随意帮助这些弟子,也就少见面。

    现在好了,要再建一个门派,当然是要回去和弟子们商量了,一接到任务,轰的一声,八百多人就消失得干干净净。

    高歌见若水和明月都往人族跑了,也不呆在首阳山,再次来到崆峒山。

    首阳山那边,人族祖庭的底蕴不足,连个名字都没有,只是作为一族的最高管理机构而存在。

    崆峒山这边,高歌却有另外的打算,要把崆峒建设成真正的人族领地,让洪荒生灵一说起人族,第一个反应就是,哦,崆峒人族,而不是首阳山人族。

    在崆峒山百万里方圆的南部边缘,高歌找了个千里方圆的山谷,信手一挥,无数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新的人族祖庭就出现了,祖庭大殿高悬‘崆峒’二字,这祖庭就有名称了。

    一条小路,从崆峒祖庭后山连接到北边的崆峒山。

    高歌把崆峒山从内到外,设置了五个区域,最中心是大罗域,包含了崆峒山的十万里地界,往外一圈,是太乙域,然后是金仙域、真仙域、天仙域,各占据一圈十万里的环形地界。

    高歌开始构思,这五个区域,应该如何设置。

    在高歌沉思中,一年很快就到了,高把回到首阳山,把一千万人族收入青灵珠,一步跨到崆峒,按照火姑他们的标识,把这一千万人,分作了一万份,分别转移到一万个部落据点。

    一千万迁移的人族,早已得到交代,老祖将施展大神通,把他们转移到新的地界去生活,还在兴致勃勃谈论,是不是可以见到传说中的老祖了。

    哪里知道,眼前光线一转,来到一个陌生的平原,大家按着交代,依旧在原地等待,才过了一炷香功夫,眼前又是光亮转换,就到了新的部落驻地。

    新任的部落首领如梦初醒,吆喝着让大家开始收拾东西,派出探子去查看四周,寻找已经挖掘好的山洞,开始了新的生活。

    高歌帮忙人族迁移完毕,交代神情震撼不已的火姑等人,自己将在崆峒山里面修炼,近期不要打扰,转身从崆峒祖庭后山小道,慢慢走了进去。

    高歌要把自己的道,全部铭刻在崆峒山。

    这最外围,是天仙级,这个阶段,高歌对道的领悟最少,对术的研究却多。

    高歌在天仙这段时期,自己琢磨了无数的术法,后来学习太清仙法,这样的术法更是数不胜数。

    在这片最大的环形区域,高歌慢慢行走着。

    在石头上,铭刻一套剑法……

    山崖中,劈出一道蕴含刀意的巨大刀痕……

    山谷风口中,或许就嵌入了一个音律道意……

    参天大树的形体,或许就包含了神奇的炼体玄功……

    高歌慢慢行走,慢慢整理,慢慢施为。

    数千万年的记忆一幕幕掠过,趁着这个机会,高歌来了一次全面的温习,系统地梳理了自己全部所学。

    崆峒山的地形地貌在不断细微地调整,百亿里方圆汇聚而来的灵气,给高歌设置的无数阵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无数的道韵围着崆峒山逆时针闪现,一圈圈向着中心而去。

    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年后,高歌站在崆峒山顶上,缓慢吸了一口气,一指点出,山顶立着的一块九十九丈高的石碑,散发出道道流光。

    高歌对世界架构的全部认知,在这一指之下,点入了石碑之中,在石碑中开辟了一个微型的世界。

    石碑为极品灵玉所制,有大阵维持,上书道文二十字:“无数年来为人族生存发展献身的英雄永垂不朽”!

    无数的灵气从崆峒山各处汇聚而来,涌入了石碑,又进入了石碑里面的微型世界。

    这世界如同一个奇点,远没有针尖大,但内部广阔无比,装下整个百亿里崆峒也不再话下,但里面空无一物。

    世界像个无底洞般,不断吸收灵气,毫无停歇的模样。

    一指点出,高歌就露出了微笑,元神传来的信息,大罗中期的瓶颈已经松动,一次闭关,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进入中期了。

    高歌施展出大法,把千亿里方圆的某项规则,与崆峒山勾连,一番施展,费时百日,刚一停手,将将一年过去,高歌为崆峒山已经耗费了十万年心血。

    高歌吐出一口气,一个不可见的光点,突然出现在石碑之上,略一停顿,没入进去,到了高歌开辟的微型世界里面。

    那世界内部的灵气已经极其充裕,光点停留在世界的虚空之中,安安静静,载浮载沉,随着灵气四处飘荡。

    高歌从世界内收回目光,神识发现,在远处,无数的光点出现,向着崆峒山蜂拥而来,围聚在石碑上,石碑成了一条直立的光柱。

    石碑自身发出荧光,裹住碑面的光点,光点不断减少,都进了微型世界,如此异象连续三日,三日后,出现在石碑之上的光点,才开始稀少,最后变成了一个一个过来,毫不起眼。

    高歌想了想,有调整了一下规则,光点飞来,就没入了崆峒山庞大的山体,然后直接进入碑内世界,石碑外面就毫无异象了。

    石碑显得愈加神圣,隐隐露出一丝金光,高歌微微摇摇头,伸手一点,把金光隐去。

    微型空间内,已经有数百亿的光点,他们无形无质,依附在越来越浓郁的灵气潮中,四处飘荡流转。

    这是崆峒地界这十万年来,死去的人族的真灵。

    现在还没有六道轮回,所有生物死去,这一点真灵要不被亲友收起,要不就飘荡在洪荒大地,最后在大日光辉中消散,或沉入血海,被冥河作为材料所用。

    高歌一直在思考如何避免人类的真灵逸散。

    现在的人类,应该是身体最强悍的时期,所产生的真灵,也是质量最好的一批。

    到了洪荒破碎,分成四大部洲之时,人类的身体素质肯定会下降一大截,至于封神之后,王朝更迭时候的人类,会不会和自己前世一样羸弱,高歌实在不敢保证。

    但如果把现在人类的真灵保留下来,以后慢慢释放,转世而出,这么多高质量的真灵,必定会反过来提高人类的潜力,或许以后会有无数的天才出现呢!

    高歌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创意好。

    崆峒这边整一个,首阳山那边,也要整一个,这就好比是人类的基因库,有了这些强悍基因,人类整体羸弱的速度,必将远远低于原来的程度。

    何况,现在洪荒的人类,本就被高歌加过料,强悍程度远高于原来,人类的实力,在高歌精心调教下,已经远远超过了本应有的水平。

    当然,高歌还是很有觉悟,知道再怎么发展,几百万年的时间,人类也远远比不过妖族和巫族,对于妖族和巫族的气焰,弱小无比的人族,还是乖乖夹起尾巴,埋头种田造人吧!

    至于传说中,与巫族联合,借助巫族的力量在洪荒立足的想法,从一开始就被高歌给碾灭了。

    独立自强的思想,将贯彻到人类的骨子里、灵魂中去!


………………………………

第216章 人族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天仙诞生了

    十万年过去,人族在崆峒的人口数量,早已经超过了首阳山附近。

    在崆峒地界,修仙门派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千个。

    高歌没有出声,绝大部分首阳山的从属,就都呆在自己的门派新驻地,美名其曰,新派建立,诸事繁多,走不开。

    高歌有事正忙,也没空去理他们。

    崆峒山最外围天仙域,早在九万年前,就已经向人族开放,七万年前,有开放了真仙域。

    修为到了,对人族又有贡献的天才们,才会被祖庭的长老允许进入里面参悟各种道法、规则。

    而这样的天才,十万年来,涌现出很多很多,徜徉在崆峒山外围天仙域的人族天才数量,每时每刻都保持在万人以上,全部都是炼虚合道巅峰修为。

    大林盘腿坐在一块小小的顽石旁边,这是一块普普通通的顽石,丈许高下,材质普通,和洪荒大地随处可见的顽石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嗯,唯一区别的就是,这石头上,有一个薄薄的窟窿,就是被飞剑一剑刺穿了的窟窿。

    大林已经在炼虚合道巅峰阶呆了五万多年了,境界始终无法突破,对一个人族来说,这是无比漫长的时间,但掌门玉秦对大林赞不绝口,吩咐大林不必焦急,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

    大林就拼命去为人族开辟新的部落用地,绞杀猛兽,驱赶闲散灵兽,多次受伤,立下了不少功勋,得到了三次进入崆峒山悟道的机会。

    这次是他第三次使用悟道的机会,徘徊在崆峒山外围,发现了这个飞剑豁口,里面蕴藏着无上的剑意,就此停留了下来,用百年的时光慢慢参悟这一道极其霸道、锋利的剑意。

    大林的神识,并不敢始终笼罩在豁口显露飞剑意之中,那剑意太霸道,太锋利,多接触片刻,就像是要把神识切割、剁碎、开片一般。

    大林的法宝就是飞剑,极其喜欢剑术,即使神识隐隐作痛,也没能让他离开。

    崆峒山外围规则无数、道法无数,但专门的剑术,却也不容易找到。

    洪荒中武器无数,大部分都能在此找到相应的术法,老祖学究天人,委实不可思议。

    人们都知道,这里是老祖留给人族最宝贵的东西,老祖一身所学,全部都在这里面。

    传说,嗯,仅仅是传说,如能行走到最中心的位置,参悟里面的大道规则,大罗境界可期。

    从九万年前,进入崆峒山悟道,就成了人族修士最强大的做事动力,无数人族修士,舍生忘死,击杀猛兽,与外族厮杀争夺猎场,都是为了立下功勋,进入人族祖庭后面这一条小路。

    这条被人族修士称之为悟道路的小小道路。

    也有些心怀叵测的人,妄图从祖庭偷偷进去,或从其他方向翻山越岭进去,但下场都一样,被轻易地揪了出来,听说结果都不太妙。

    人族祖庭早以颁发了最严厉的法旨,不得偷偷进入,不得损坏崆峒山悟道路上任何事物等等,一有违反者,会受到极为严厉的处罚,而且,终生不可能再次进入这里面了。

    大林从来没关注这些乱七八糟的时期,出任务就勤勤恳恳,舍生忘死,到了修炼是,就心无旁骛,虔诚至极。

    大林在可以忍受的疼痛边缘,始终保持着与那道剑意的接触,默默体悟那剑意的一切,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凝聚,如何击发,如何控制,无数的演算在神魂中运转,身上慢慢就升腾起了一样的剑意。

    不知道过了多久,神识突然反应过来,好像一点疼痛感都没有了,一股莫名的气息,在大林身上慢慢闪现而起。

    大林缓缓睁开双眼,心中出现无限的欢喜,天地间的规则若隐若现,拦截在修为前面的瓶颈,不知道何时已经消失了,大林瞬间就了解了这剑意的一切,如同天生一般,可信手拈来。

    很多修为上的问题、疑惑,突然就全部明白了,好像有谁把答案塞道了他的脑子里一样,自然就明白了。

    这是天仙境吗?

    浑身法力潮涌,形成了一个黑洞,无穷无尽的灵气汹涌而来,投入到大林的身体内,被大林的身体吞噬了进去。

    大林张开双手,身体慢慢升起,被崆峒山大阵转移到了百万里外一座大山的平坦山顶上。

    大林似毫无所觉,心神不断拔高,深入天际,高空之中,出现了万里左右的乌云,黑压压停在了大林的头顶。

    渡劫!

    一道明悟出现在大林的神识中,大林祭起盾牌、飞剑,一边继续吸收灵力,一边依照刚刚领悟的规则,祭炼飞剑。

    万里的乌云,惊动了人族祖庭的所有修士。

    “渡劫峰!渡劫峰上有人渡劫!”

    有人在大声叫喊,声音透露出无穷的欢喜,似看到了天地间最美丽、最壮观的事物。

    “是大林!”

    “天哪!大林,我人族终于培养出第一个天仙了!”

    崆峒祖庭,千里方圆有数万的修士在此做事,所有的人都停了下来,飞上了高空,远远看着渡劫峰方向,等候这大林渡劫的结果。

    数百亿里方圆,所有的人族修士、首阳山从属,都飞上了高空,神色激动地注视着这个人族第一个自己培养的天仙渡劫。

    人族现有三十九位天仙,但无一是自己修炼而成了,都是因缘际会,得到了功德,被灌注成就天仙,他们的成就,对人族来说,没有实际意义。

    但大林不同,大林是在人族眼皮子底线,从一个懵懂的小伙子,一步一个脚印修炼起来的,和大林一样修为的修士,人族还有十数万。

    大林如能渡劫成功,说明人族这十数万修士,也是有机会成就天仙。

    渡劫峰升起一层淡淡的光晕,这是老祖设置的,专门为帮助修士渡劫,减轻天劫威力的阵法。

    “咔嚓”

    一道雷声响起,一个恐怖的神雷,瞬间击毁了薄薄的阵法禁制,向大林击去。

    大林大喝一声,盾牌高高飞起,迎向神雷。

    不过是中品法宝的盾牌,被神雷一炸,只支持了片刻,浑身漆黑掉了下来,大林早有准备,又是一声大喝,一拳击出,把刚被盾牌抵挡了三分之一的威能的神雷击散,渡过了第一道劫。

    火姑皱着眉头,轻声道:“这是九重天劫!我们大意了,给大林的法宝不够。”

    大河也有些焦急,道:“谁知道会直接在悟道路上突破,也不能给每个进入悟道路的人都备好法宝!哎,悟道路上的小子们要停一停了,得想个法子,先学会遮掩突破的气息,回来准备好了,再进行突破。”

    大家都点点头,这样的法门是有的,只是,谁也没发在心里,这么多年,一直都没人有突破的痕迹,都巴不得立刻就突破,谁还会去学遮掩的法门,没得惹人发笑。

    又是三道神雷,把大林的三件法宝尽皆击碎,大林只剩下一柄飞剑了,后面还有五重天劫。

    凝重的气氛,瞬间在观看的人群中弥散开,大家都修炼来了几万年到十数万年不等,虽没有见过谁都渡劫,但一个个都已经在文献记录中,与首阳山从属的交谈中,深深了解了渡劫的情况。

    大林危险了!

    渡劫峰的阵法又第五次运转,一道略为光亮点的护罩,继续护住了大林的头顶,一如前面四次一样。

    神雷降下,又势如破竹击碎了护罩,大林神色坚毅,一声清喝,飞剑瞬间刺去,只与神雷相持了一个呼吸时间,‘刺啦’一声,刺破了神雷,消弭了这重天劫。

    大林微微一愣,却也来不及多想,深深吸了一口气,吸收着从飞剑传导而来的雷电之力,不断洗炼这具身体,积蓄更多的法力,迎接下一道神雷。

    大林刚刚领悟的飞剑剑意异常强悍,连续劈杀了三道天雷,才因为飞剑材质的原因,与第八道天雷同归于尽。

    所有的人都把心提到嗓子眼了,只剩下一道天雷,渡过了,人类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天仙就诞生了。

    “轰”

    紫色的神雷再次击穿了更加光亮的阵法护罩,向大林落去,这是无法躲避的,大林暴喝一声,猛地冲天而起,凝聚着全身法力的一拳击出,轰在了神雷之上。

    光亮耀眼的电光大作,整个渡劫峰顶部一片光白,所有人都被这白光耀花了眼,微微眯了眯,努力看向渡劫峰。

    大林重重摔着山顶,无尽的电光灼烧着他的全身,把他身体大部分都烧毁。

    大林凝聚着全身法力,死死护住自己的神魂空间,无思无欲,静静等待着。

    突然,仙音大作,天花乱坠,一道道霞光降落,笼罩在大林的身上,大林残缺不全的身体发生激烈变化,一个更加完美,更加强悍的先天道体迅速形成,出现在渡劫峰顶。

    大林身上气息不断攀升,很快突破到了天仙境界。

    人族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天仙诞生了!

    高歌在崆峒山静静看着,嘴角露出微笑,十数万年的辛劳,这一刻结出了美妙的果实。

    仙道长生的大门,被人族缓缓推开了。


………………………………

第217章 为人族开疆辟土

    心头一阵轻松,高歌在石碑下缓缓坐下,双目微微闭上,开始闭关修炼。

    无数年的期待终于有了结果,人类终于能够称自己是洪荒种族了,虽然还只是最弱小的,但有了天仙以上的修士,这些拥有悠久寿命的族人,就能保证传承不断,源源不断的培养后辈出来,这才是拥有天仙修为修士存在的最大意义。

    人族这样的,其实已经开挂,有一个大罗金仙老祖,传承就不用担心,剩下的,其实就是时间的积累了。

    可高歌作为当局者,虽还没迷茫,但没看到人族自己修炼出天仙,心里就不踏实,总担心因为自己的干扰,人族的发展会出现偏差,引发不好的后果。

    所以此刻,高歌提着千百万年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去了,无比的惬意袭上心头,让高歌的元神长长伸了个懒腰,嘴角翘起,两只小手不断结着法印,又开始演算各种规则道法。

    任凭时间慢慢流淌……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崆峒山上的枫叶红了绿,绿了又红,百万里外的渡劫峰,不时有轰隆隆的声音传来,甚至一月之内,传来好几次。

    万年来,渡劫峰山顶上的乌云,只作了大小不一的调整,光顾了十多万次。

    幸好这里是人族领地的中央之处,也不虞有其他生灵看见,否则,整个洪荒亿万种族,都要重新刷新对人类的认知。

    大林渡劫成功,晋升天仙,不但让高歌放下了心头大石,也为十数万的炼虚合道境修士,打开了一道枷锁,获得了心灵的释放。

    大林能行,我也能行!

    所有同境界的人族修士,都这样想,也这样做。

    这道口子一开,突破当前瓶颈的修士就层出不穷,幸好人族祖庭给力,及时传授了遮掩境界的法门,让大家遮掩自己的境界,不要让气息外泄。

    虽然看到渡劫峰上的护罩一次次被神雷击碎,好像没什么作用,但人族都相信,老祖不会做无用功,在那里渡劫,肯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因此,一个个都忍着,排队上山。

    同时,又准备了大量的临时性渡劫灵宝,这些灵宝功能单一,都是防御性质的,只要简单祭炼,就能使用。

    用完了,神识一撤,自有百炼门等炼器门派出身的炼器大师进行修补,供给下一个渡劫修士使用。

    随着大量的修士渡劫成功,人族祖庭已经天仙遍地走,火姑等想起老祖的交代,又把这些天仙都赶回各自的门派,或者回到自己的部落,继续传道授业。

    然后,意料之中的事情就发生了,数万修士开始询问建派的可能性。

    掌门令牌的事,早已为修士们所知,毕竟大家都是出身在各大门派,每次参加祖庭的比赛,都要验证掌门令牌的真伪,忘记携带掌门令牌的队伍,连报名的资格都不给。

    人族祖庭早有预案,公布了一系列获得掌门令牌的方法,中心就一个,谁能给人族打下更多的土地,供人族祖庭安排部落,谁就能获得掌门令牌。

    ……

    “小凡,我跟你说的事考虑的怎么样?”已是天仙修为的黎小立,找到他的好兄弟黎小凡。

    “小立,我们好好修炼多好,重明派什么也不缺,为何还要再去建一个新的门派。”黎小凡苦恼道。

    他们都是做过门派大弟子,帮助过掌门管理重明派,现在更是重明派的护法,知道一个门派有多少烦心事。

    依着黎小凡的性子,巴不得什么都不做,一心参悟大道,修炼道法,逍遥自在最好,怎么肯跟着黎小立往火坑里跳。

    黎小立没有说话,摆出茶具,慢慢泡好茶,给黎小凡斟了一杯茶,伸手示意喝茶。

    黎小立喝了一口,抬头看向远方,缓缓道:“小凡,你一心清修,没有仔细研究这万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