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巫中仙-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种命世者是真正的气运所钟,是气运跌落到谷底时候的反弹。
是中土气运汇聚于一身,就是为了挽回时局的!
想到这里,陶小吴忽然越发清楚在上次那个副本之中,他陶小吴截取了几个命运之子的气运,突破散仙之后,为什么刚刚回到中土,就被雷劈了!
“麻蛋,我这次在这个副本之中麻烦这么多,一步步走到非要和景人朝廷作对,一定要推翻景人朝廷的地步。
怕不是就是因为上次结下了什么因果?”
陶小吴心中吐槽自己道。
大方和尚微微而笑,他刚才问话当然不是为自己问的。
这一段时间跟随陶小吴的种种行动,自然早就明白陶小吴想要做什么。
之所以开口问,不过捧哏而已。
让不明白的人清楚的知道陶小吴到底想要在这里做什么!
此刻见着陶小吴的话语鼓舞所有人,顿时这大方和尚就微笑不语,退到一边,绝不出来抢陶小吴的风头。
不一刻,就见着向导从那山谷间的村子里带出来了一大批人来,应该就是安定教的人了!
那些人跟着向导来到陶小吴面前,远远地就已经拜伏在地:“我等拜见慈航真人!”
陶小吴微微一笑:“各位不需多礼,起来吧!”
强大的元神力量散发出去,直接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所有人都给扶了起来。
那安定教的人上下对视一眼,心中都为之惊骇。
慈航真人的大名轰传天下,此刻见到,方才知道名不虚传。
虽然再拜不下去,然而动作越发的拘谨敬畏起来。
“不知道慈航真人来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有何要事?
若是能够办到的,我安定教上下,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安定教的教首说道。
陶小吴轻轻一笑,道:“也没什么,我见这一代土客矛盾重重,各种械斗纠纷不断。百姓生活更是困苦无依!所以来此想要为百姓们做点事情,调解一下各地纷争。”
那安定教上下听了面面相觑,陶小吴这位慈航真人刚刚做下弑杀皇帝的大事。
现在却跑到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来,调解什么土客纷争,这就不免太过奇怪了!
不过却不敢多想……
想到陶小吴只是带领一百多号人,就能够杀入皇宫,杀掉皇帝这般的武力。
不管陶小吴做什么,也都没有人敢阻拦,更不要说反对了!
“真人说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安定教上下就做什么,绝不敢有违!”安定教首领大声说道。
陶小吴笑笑,道:“这种事情总是要两厢情愿才能长久,哪里能够我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知道这所谓的安定教,其实不过就是当地的汉民为了对抗土著山民,借助神道所建立的一种组织。
和其他那些地下教派,或者为了反景,或者为了骗钱等等不同。
更多的借助教派形势组织汉民和土著山民对抗而已。
………………………………
第四十章 土客
还是那句话,如此时代人口日兹,繁衍太多。
整个中土都是早已经人多地少,失地者众。
乃至于只能不断向着原本不适合生存的大山深处开拓迁徙。
如此就积压了深山之中生活的原本那些土著山民们的生存空间。
这般一来,双方矛盾突出,互相冲突越演越烈。
官府势力不及,就只好依靠民间力量自己组织起来互相抗衡了。
汉民和山民之间,汉民和汉民之间各种矛盾层出不穷。
所以,在这样的地方,械斗之事根本就是家常便饭。
数千上万人,简直就像是一场战争的械斗也都不在少数。
这也是陶小吴盯上了这一代的原因之一。
虽然当初陶小吴和那韩家提起过要在海外组建军队。
但是后来和韩家的那些人商议过之后,察觉根本就不需要如此。
在中土就有着大量官府势力薄弱,统治力量不及之处?哪里需要跑到海外去?
海外虽然不错,但是想要大规模的兵员,却是不容易。
而这梧岙一代的地方,不仅民风彪悍,上好的兵员地。
更重要的是,此地距离海边也不算太远。
韩家购买的各种物资,也能够很快运来。
再加上此山之中各种矿藏资源丰富,不论是铁矿煤矿都有,而冶铁业也是兴盛,更是能够就地取材,解决大批的武器问题。
所以综合选择之后,就选取了此地作为目标。
现在陶小吴要做的,就是收服这些本地的势力!
以陶小吴如今如日中天的声望,以及强大的武力来说,这些都是不难的事情。
在找上安定教之前,陶小吴已经收服了周围好几处强大的地方势力了!
那安定教首领面露难色,道:“慈航真人居然如此交待,我等自然没有问题。
怕就是怕的那些山民土著们不肯讲道理,老实说若是能够不打,我等也都愿意安稳过日子的,哪里想要打来打去?”
陶小吴就等着这句话,微微一笑道:“那还巧了,我也正好先拜访过白蛮人的头领。
他们已经答应和山下人讲和,不再妄动刀兵了!”
这话一出,顿时就让安定教上下诸人不敢相信,那些蛮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的了?
事实上,双方之间矛盾重重,可绝不是言语就能够解决的。
那是利益之争,是生存空间的争夺。
根本就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他们畏惧陶小吴,所以对陶小吴的要求答应不跌,然而却从来没有想过陶小吴能够说服那些蛮人的事情。
只要陶小吴在那些山民蛮人头上碰几次钉子之后,自然会打消调解的念头。
然而这些人却根本就没有想到,陶小吴居然能够说服蛮人的问题!
陶小吴见此,再次一笑,道:“其实说来说去,那些山民蛮人和你们打来打去也是迫不得已。
那些山民打猎种地为生,你们一来就在山中大肆拓荒,开垦耕地,导致水土流失,兽群减少。
那些山民蛮人活不下去,自然只有和你们拼命了。
不过山中其实也不只是种地这么一条生路。
山中药材众多,再加上还有野兽皮毛,乃至于矿藏之类,都是财源。
以前之所以守着这些而犯穷,不过只是没有路子卖不出去而已。
我已经答应了白离蛮人,会给他们的山货寻找销路。
他们能够弄来多少东西,我都承诺帮他们卖出去。
便是你们也一样!你们的出产山货,我也能够联络人帮忙卖出去!”
事实证明,人道之中的一切都矛盾都是经济矛盾。
而经济利益能够解决一切矛盾!
此刻,听了陶小吴的承诺,安定教上下都为之哗然,惊愕之余却就变得惊喜无比。
没有人怀疑陶小吴的承诺到底做得到做不到。
因为这是慈航真人的承诺!
事实上,他们能够卖出去的各种山货远比陶小吴所说的要多得多。
各种竹器,干货,乃至于山中蛮民们织染的布料。
这些东西,若是能够卖出去,都是很值钱的东西。
主要是山高路远,道路难行,以前虽然很少有着商队前来。
这般出产虽然有,然而就卖不出去。
尽管他们其实也知道,就算是那些东西被买走,其实利润也都被那些上门收购的商队给赚走了。
但是却也足够让他们的日子好过的多!
若是山中耕地足够多,能够养活足够人口,又哪里来的那么多和山民和汉民的争斗?
那安定教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道:“真人若是能够帮我们将山货卖出去,就是我们的恩人,不论真人让我等做什么,我等绝不推辞!”
这次再说这句话,就真诚许多了!
开始只是摄于陶小吴的威名,畏惧害怕之下的承诺。
而现在,却就是货真价实的感激了!
大方和尚等人在陶小吴背后对视一眼,相顾而笑。
原本以为这次陶小吴入山,会以武力手段收服这些山中势力。
却根本就没有想到,陶小吴丝毫没有动武的打算,而是以各种利益收服这些人。
当然了,也就只有陶小吴这种背后有着韩家等各路势力全力辅助,才能够做到这一切。
如今陶小吴的威望可谓是如日中天,尤其是在江湖上,一个命令下去,就能够号令群雄。
各路绿林人马,江湖好汉,民间教派,无不凛然听令。
就比如从这山中运货出去,本就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条,早已经被人垄断瓜分。
所以这些山中货物才卖不出去!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山货运出要走水道。
而这些水道交通都被永教所垄断。
没有永教的许可,任何商船都不敢胡乱运走货物。
普通人可能搞定不了势力庞大,教中奇人异士层出不穷的永教。
而陶小吴呢?
如今的永教教主张五,可就在陶小吴背后站着呢!
再有那青红帮,虽然早就被官府收服,成为官府漕运上的助手。
然而,他们敢得罪陶小吴么?
陶小吴只要不让他们造反,一封命令过去,照样也会让他们乖乖听令。
因为没有人惹得起陶小吴的怒火!
更是因为不论是绿林道,还是江湖帮派,乃至于地下教派,反景的思潮才占据主流。
………………………………
第四十一章 铁桶
兴源县的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繁华热闹时分。
这处县城处于重要的商业交通要道上,是周围数百里的山货聚集地,各种山珍,野货,草药等等,都在此处聚集。
这些东西以极廉价的价格从山民们手中收购,然后运到整个景人朝廷之下的十八省。
距离越远,价格越高!
若是能够运到像是京师那样的地方,价格翻上二十倍也都丝毫不奇怪。
景人朝廷治下,商业再不发达,也只是相对而言。
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庞大国度,因为内需而产生的庞大市场依旧是无比惊人的。
就在新源县临街最好的善祥号的后院之中,一个男子默然无声的在静室之中,向着一座神像虔诚叩拜。
那神像身披道袍,手中拿着一盏灯,不是别人,正是所谓的慈航真人!
此刻香烟袅袅之间,这个男子虔诚的跪拜,口中喃喃自语。
在他的眉心之间,就有着淡淡的光芒仿佛要透出。
他内视之间,仿佛就从那泥丸之中闪烁的红光之中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热流,流淌全身,让他有着一种说不出的舒服。
甚至这种舒服的感觉远超阿片!
当年陈合德染上阿片瘾,吸食太多,不过四十多岁,身体就已经垮掉。
几乎病入膏肓,眼看就要死掉,却幸好遇上慈航真人,不仅拯救了他,让他恢复了全部健康。
而且赐予了他一丝神火!
在这丝神火的滋润之下,陈合德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仅彻底恢复了健康。
更重要的是,他甚至能够感觉到自己越来越耳清目明,心思通透,整个身体仿佛都回到了十几二十岁的时候。
这让陈合德对于陶小吴的信仰从此坚定不移,甚至整个家族上下都皈依在了慈航真人座下。
这般时候,他喃喃祈祷过后,然而闭目倾听。
似乎从那眉心之间跳动的一丝神火之中仿佛听到了呢喃的低语。
那似乎是慈航真人再和他说些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但是陈合德却自觉自己已经聆听到了慈航真人的法旨。
他心满意足的站了起来,大步走出门去。
偌大的善祥号是新源县最大的商号,一旦出了那内院,到处都是乱哄哄的。
伙计们来回行走奔忙,进进出出的,将各种货物或者入库,或者运出。
一行人正在这里等着,是商号最老练的商队掌队和伙计。
此刻见到东家终于出来,纷纷行礼:“东家,商队已经准备好了,可以随时出发!”
“那就立刻走,我跟着同去!”
陈合德斩钉截铁的道。
诸人为之惊诧。
谁也想不到一直养尊处优的陈合德为什么会要跑这么一趟。
这条商路以前可从来没有跑过,利润到底有多大,谁也不知道。
而且,陈家家大业大,善祥号也不过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作为大东家的陈合德居然纡尊降贵的要亲自跑一趟。
那商队的掌队也算是商号的中层了,隐约知道此事应该和东家的秘密信仰有关,却就不敢深究。
其他的那些下层的伙计,护卫们那就更是不敢多问了。
很快,整个商队浩浩荡荡的出发,数百匹驮马的数量着实让人路人都为之惊诧。
“善祥号这次居然这么大的动静,也不知道要做多大的生意?”
“哼,多大的生意?这次善祥号要开辟新的商路,跑到梧岙去收购山货!”
“什么开辟新的商路?那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梧岙那边可是徐家,吴家的地盘,布政使家的小舅子王家的佳隆号也在那边做生意。
他们善祥号凭什么挤过去?不怕这些人死的不明不白么?”
“人家搭上了永教的线,有什么好怕的?
在咱们西南地界上讨生活,谁敢不给永教的面子?”
说话的人羡慕妒忌恨。
闻听的人也都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永教啊!
那可是西南地界黑白通吃的强大势力,垄断了数省水路运输交通。
很多时候,许多事情,就连官府都要求到他们头上办。
善祥号能够搭上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怕是要发了!
毕竟,善祥号虽然是新源这里最大商号,但是和那庞然大物永教比起来可就什么也都不算了。
搭上了永教,莫要说跑到梧岙去做生意,开辟一条新商路了。
便是整个西南诸省,可谓都是畅通无阻的很!
这些人一时间羡慕的肠子都快青了,恨自己怎么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搭上永教的路子。
却不知道,这个时候,不只是新源县这边,整个西南各地,诸多商业网络尽数都高速运行了起来,向着梧岙附近汇聚过去。
在庞大,在这个世界又足够畅通高效的商业网络运行之下,梧岙那边不论是安定教汉民,还是山民蛮人堆积如山的各种山货都迅速的被卖了出去。
然后换成了诸多生活用品,比如盐巴,铁器,布料等等东西。
不论是安定教汉民还是山民蛮人的生活水平都有着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一时间,不论是安定教还是那些白离人纷纷归心,心甘情愿的听从陶小吴的号令而行。
在有了这些土著力量的归附之下,陶小吴很快继续收服了几个大型矿藏的矿工。
然后以那些死亡率最高,最为悍不畏死,也是最为善于分工合作的矿工们以基本盘,组建军队。
短短的时间之内,在景人朝廷和官府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一支上万人的军队就已经组建了起来,并且开始进行各种训练。
并且韩家从海外洋人手中购买的大批量火器等等,都正在加紧时间,运向那梧岙附近的山中。
陶小吴这里起兵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在起兵之前,已经得到庞大的力量的支持效忠,不管是人力财力都是不缺。
甚至提早一步已经收服了附近各方的势力。
如此一来,联起手来,铁桶一般的将消息给牢牢封锁住。
地方官府上下居然连一点消息都收不到……
………………………………
第四十二章 落魄
甚至可以说,梧岙乃至于西南数省的黑白道都已经被陶小吴收服之下,官府就彻底变成了聋子和哑巴。
虽然景人朝廷继承了大齐的流官制度,然而不论是大齐也好,景人也罢,除了那些流官之外,其他吏员都是本地出身,为当地的大族所世代垄断。
那些当地大族若非直接投靠了陶小吴,便是识相的闭嘴,不敢吭声。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那些官员可谓是瞒的死死的。
莫要说此时,陶小吴的大军还窝在深山之中训练。
便是真的造反起来,闹出偌大的动静来,恐怕官府依旧还是一点消息都听闻不到。
不像是天国起兵的时候,被敌对势力直接给告发,以至于仓促起兵。
当然了,最初官府收到告发也没有太当一回事儿,只是当成普通的土客矛盾了。
陶小吴这里收服了各路势力,已经经营的铁桶一块,当然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此时,陶小吴本来应该很容易聚集起十万大军的。
但是因为运输困难,各种物资补给,以及人才等等其他种种限制,因此陶小吴暂时只是组织了这万余大军。
陶小吴有着足够的财力支持,根本就用不着仓促起兵。
他计划是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如同雷霆惊人。
在极短时间之内,就迅速的席卷占据西南诸省,然后迅速的进兵东南,占据整个南方财赋之地。
到时候或者依托南方强大的财力,和景人进行对峙,拖垮景人财政。
或者直接在占领东南之后挥师北上……
那时候都看形势的发展,和景人朝廷的应对了。
然而不管怎么说,只要在最快的速度占据南方,那么到时候胜利就是一定的了。
只是看立刻胜利,还是多拖几年了。
另外一个世界虽然号称是自古席卷天下,都是以北统南,然而其实南北实力早已经逆转。
在明太祖朱元璋时代,就已经以南扫北。
甚至那炮党也是凭借江浙财力统治天下的。
这是因为唐宋之后,天下财力早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而战争其实打的本来就是后勤,是财力!
便是南宋都能够凭那一隅之地和蒙古人打了数十年。
而清初那般以北方席卷而南,实在是南明内讧太过离谱了……
正常情况下,到了这般时代,南方力量集中,战胜北方已经不成问题。
若说南方富庶,兵员不行,缺少骑兵之类的不理条件……
东南那边兵源素质也许差点,但是这西南恶劣之地,可就强悍的狠了。
整个天国也就是数万当初起兵的西南老底子,那些山民矿工最为强悍。
至于骑兵……
时移世易。
此时火器盛行,世界各地早已经不是骑兵纵横天下的时代了!
唯一可虑的就是得天下太过迅速,容易。
战争没有能够让天下势力彻底洗牌,让死亡大量人口,让财富重新分配。
这般就算是建立新王朝,也带着重重的先天拖累,很难长治久安。
纵观历史,这样的朝代都不长久,不论是晋,还是隋。
不过还是那句话,时代已经改变了,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
农业时代解决不了的问题,商业,工业可以想办法解决……
当然,那就和他陶小吴没有多少关系了!
只要推翻景人朝廷,拿回玉玦,陶小吴的目的就已经达到。
这方世界到底发展如何,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
“看到那个人么?那就是那位胡德千总……”
几个人的目光从酒楼上望了过去,正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穿着带点寒酸的中年军官带着两个亲兵缓缓的从楼下走过。
“此人说起来也算是有些能力,当年朝廷的兵马征东甘的时候,此人也是一员悍将。
不过结局你们也都知道了,东甘之战虽然名义上说是朝廷胜了。
但是其实不过打了个一塌糊涂罢了,自然下面的人也没有得到什么封赏。
再加上这个胡德当初持功自傲,得罪了上司,反而遭到贬斥。
这么多年下来,也就不过一个区区千总罢了。”
章浠水淡淡的分析着,眼中闪过智慧的光芒。
此人年纪不过三十出头,穿着不过只是秀才的衫子,然而此时分析起来,头头是道。
让人实在想不明白,此人明明只是一个秀才,不去关注举业,反而对于绿营军官如此熟悉。
莫非这就是书上记载的心怀大志?
围在他身边的几个都忍不住想着。
这位章浠水在科举文章上,倒也寻常,然而此时一旦准备做大事起来,却是立刻锋芒毕露了起来。
“章兄以为此人可以为我等所用?”
身边就有人问道。
章浠水自信的道:“那是自然。你看此人……
面容身形之间,带着一股落魄之气。
显然这么多年过的不如意,被打压的厉害。
此人心气已失,若是继续在军中厮混,怕是永远混不出头来。
然而你再看他腰板笔直,步伐沉稳,显然这么多年,即使如此,也没有放下练武,打熬筋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