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巫中仙-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小吴急忙道:“我迷路了,还请道长帮忙指点一下道路?”
那道人面色古怪,神游出窍,还能迷路不成?
不过看起来陶小吴的功行似乎并不怎么高深!
然而却拿着这块玉玦……
微微犹豫了一番,道:“相见即是有缘,天色快要黑了,不如就到我的道观盘桓一二可好?”
陶小吴大喜:“那就多谢道长了!”
他感觉着,自己的机遇是不是来了?
在上次的神游大厦之中,自己得到了半本道书。
这次神游,说不定有机会将道书补全。
说不定,机遇就是在这个道人身上。
……
这是深山之中的一座道观,很有些年头了,就连三清神像都已经剥落失色。
整座道观,看起来常年和苍松为伍,和白云相伴。
只是让陶小吴脸色有些古怪的是,这座道观看起来十分眼熟啊!
甚至,现在仔细看来,就连这位道人看起来都是如此的眼熟……
只是上次看到这道观的时候,似乎已经陷入熊熊大火之中。
而这道人看起来也就比现在的样子苍老的多!
这道人现在看起来顶多四十多岁,方当壮年。
而上次见到这道人的时候,虽然,强留躯体驻世,然而那时候怎么看也都是垂垂老矣。
想到这里,陶小吴的脸色越发古怪!
“天意如此,天意如此!想不到劫运之末,居然还能够看到这玉玦……”
就在道观之中,这位自称为李延真缓缓说道。
“呃……”陶小吴想要开口,他现在一点情况也弄不清楚。
只是在开口之前,忽然注意到地上居然有着血迹。
那血迹似乎清扫过的!
只是在这道观的方砖地上,很难清扫干净而已。
陶小吴忽然心中打个突,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是陶小吴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人血!
似乎随着陶小吴的目光一起看到那血迹,这道人淡淡的解释了一句:“这是那些土匪的血,也不知道那些土匪从哪里听说,我这里有着许多金银财宝!”
呃,那些家伙们找死么?
这道观里有没有金银财宝陶小吴并不知道,但是很显然,这道观的后面的镇魔洞可是镇压着一个厉害的魔头的。
想到这里,陶小吴差点脱口问出,那魔头到底是什么东西?
不过,想想自己还想很难解释自己怎么知道那魔头的事情的,陶小吴也就只好将此事隐藏在心中。
当下改了口,道:“前辈,晚辈在修行之中,遇到一些难题,不知道能否请道长指点一二?”
那道人露出一丝笑容,道:“值此乱世,山河凋零,道法衰微。道友既然有意修行大道,贫道愿意与道友共勉切磋!”
这话说的很是谦和,把指点陶小吴说成了是互相切磋。
实际上,却是对于陶小吴的各种问题都是一一解答。
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夜深,差不多快要到了子时。
陶小吴虽然自觉有些意犹未尽,许多修炼之中遇到的疑难错误,被人一一讲解,纠正,很有着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他很想有着一种拉着这位道人,聊上一夜。
不过却也不好意思,就道:“打扰前辈清修了,不如我下一次再来向前辈请教。”
………………………………
第八十七章 博采众家之长
那道人淡然一笑,说道:“既然道友有事,那么下次再来便是。”
说着长长一叹,道:“可惜如今世道,道法凋零,修行者日少。能够有着道友这般后起之秀,传承道法,也是我道幸事!”
陶小吴正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忽然就听见道观外面传来一声虎啸,接着就是砰砰的枪声。
不论是陶小吴,还是那道人都是脸色大变。
还没有等到陶小吴看清楚,那道人已经飞身而起,向着道观外面扑去。
陶小吴也想跟着跑出去看看,然而却被那李延真一张符箓挡住,道:“道友魂体未定,恐有受惊危险,就在这里稍稍等候一下便是!”
说着,整个人已经飞身出了道观。
外面枪声大作,越发激烈。
接着就是一声声惨叫,夹杂着其他各种声音。
好在不一会儿,外面的声音就消失了。
那道人缓缓走回,身上全身鲜血!
陶小吴惊叫道:“前辈?”
“不用怕,不是我身上的血。是进宝的……”
一个老虎被取名进宝,总是会给人一种滑稽好笑的感觉。
然而,陶小吴却一点也都笑不出。
他已经注意到,这李延真道人身上的血,果然不是他自己的,都是沾染上的。
只是那只叫做进宝的老虎,流这么多血,怕是活不成了吧?
虽然刚才,那老虎进宝还偷偷摸摸的恐吓他。
然而想到这头老虎,就已经丧命枪下,就连陶小吴也都不由自主的心情变得黯然起来。
似乎看出了陶小吴的想法,那李延真淡淡一笑,说道:“道友不必记挂进宝,生死大化而已……
贫道已经收走了进宝的魂魄,至于区区形体,四大假合,本不足道!”
陶小吴听了,顿时放下心来,忍不住吐槽道:“前辈,你可是道士!”
那李延真听了莞尔一笑,道:“修行之道,博采众家之长,又何必故步自封?
孔氏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执迷名相何为?”
陶小吴不说话了,心累,自己只是随口吐槽一句,却被人教训这么一大通。
不过他却是问道:“那道长可是要超渡进宝?”
超渡啊!
李延真露出一个怔忪的神色来,发呆良久,道:“怕是不成,如今这地府……”
说着微微摇头。
岔开话题,道:“今日时辰不早,就不留道友了。欢迎道友下次再来!”
陶小吴尽管知道,这道人有惊无险,绝不会被这些土匪所杀。
这李延真甚至能够活到四五十年后,然而却忍不住,道:“道长知道此地危险,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离开?”
这道人摇摇头,道:“我观弟子世代守护此处,镇压山后的魔头。
我死没有关系,就怕那山后魔头出世,为祸天下苍生!”
“魔头?”
陶小吴愕然问道,脸色很是古怪。
那道人微微点头,似乎正要说些什么。
然而,陶小吴的梦境陡然破碎,一下子被拉了回去。
……
“奇怪,天色还没有亮,也没有什么惊动。我为何就回来了?”
愕然不解的陶小吴疑惑的道。
依旧是深夜时分,夜空晴朗,呈现出一种神秘深邃的暗蓝色。
淡淡的,如同浩瀚玉带江河一般的银河清晰可见。
陶小吴怔怔出神,这般的夜空和原本世界何等相像,却就不知道,两个世界到底又有什么联系呢?
任凭思绪漫无边际的发散了一会儿,陶小吴才收回思绪,思忖为何突然之间梦境破碎,结束神游。
“莫非是流光珠的力量消耗完了?”
似乎还真有这种可能啊!
第一次神游,似乎没有用那流光珠,然而却能够穿越数次,连续到那大厦之中。
第二次神游,却是到那深山道观之中,经历了一夜的种种,直到天亮时分才完结。
而这次,却是连半夜都没有坚持到!
这其中又有什么不同呢?
“算了,想不明白,就不要去想,还是该想想,到哪里去弄下一刻流光珠吧!”
如果推测的不错的话,那流光珠却是并不容易到手。
在陶小吴查的一些古文献资料之中,上古巫师祭祀,偶尔会提到神灵赐予宝珠的事情。
虽然语焉不详,但是陶小吴估计所谓的流光珠,就是那些上古神灵赐予巫师的宝物!
在上古时代,这种珠子的数量似乎并不太少。
然而,随着巫师时代的结束,儒家重建天人体系之后,上古神灵几乎都不剩下多少,巫师更是失去力量。
到了现在,想要得到这种流光珠,可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算了,也不急。
反正,陶小吴已经从那位壮年版的李延真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甚至学到了水火内炼之法,倒是不急于下次神游的事情。
至于流光珠,可以想办法,日后慢慢的到手!
……
水火内炼的法门果然和自己猜想的差不多,然而却也要比自己料想的完备的多。
毕竟,陶小吴一个人的猜测推衍,如何和历代高真道人不断推衍完善的功法相媲美?
说起来,陶小吴也是运气好。
那水火炼度的法门,在原本世界,明清之后早就已经式微。
在幽醮法事中,施食则变成了重点强调的一点,又引进外教焰口的概念,还要给亡魂开咽喉。
至于炼度则附带而过,甚至根本不提!
这其中并非是故意抛弃,或者隐秘此法。
实在是越到后世,修行艰难,道法衰微,就算是高功真人,也很难施展这等水火炼度之法。
更不要说以水火内炼己身这种秘法了!
也就是李延真这等隐秘道脉,还传承有着这等秘法。
否则,陶小吴还真没有地方学去。
当然了,陶小吴对于炼度鬼物已经有着心得,此时再内炼己身,也就容易掌握了。
其实,前面说过,炼度之法和内炼之法相差不大,不过一个是炼度他人,一个是炼度自己而已。
其实都无非是以日精月华,化为真水真火。以此濯阴荡秽,留真纳清!
甚至据说前辈真人,甚至能够以此法渡人,渡己成仙。
………………………………
第八十八章 内丹术
当然了,这个仙,在陶小吴理解来看,应该是鬼仙!
以陶小吴的本事,当然做不到这一点。
然而,陶小吴估计配合着法术仪轨,却是能够将自己神魂变得坚凝强大,就算是不能够一步踏入鬼仙境界,然而却也有着可能让自己的力量增强数倍。
“这么看来,我还是得需要花钱去买几颗鲛珠了。是了,其他所有材料都是要最好的!”
陶小吴心中想道。
炼度那些护法阴兵能够将就一点,但是对于自己么,那肯定不能吝惜,自然有什么好东西就要用到什么好东西了!
只是鲛珠这些带着太阴之气的宝物,还算是好买。起码花钱还是有办法买到的,但是那蕴含着太阳之气的东西,却就不好说了……
不过这些东西其实并不太急,因为在水火炼度之前,其实陶小吴还有着一关要过。
所以,可以放出风声,慢慢收集所需要的材料。
现在他需要的是,闭关。
真正的闭关!
……
“师兄!”
鱼和恭恭敬敬地对着一个青衣人施礼。
“坐!”
青衣人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话,就不再多言。
“是!”
在这位青衣人面前,这鱼和就变得恭敬之极,也不敢多说话,就是老老实实地坐了下来。
这是在一座无名小山上,山势并不算太高,杂树丛生,也无甚风景可观。
然而就在这座小山上,这青衣人却就是建了一座草屋,居住于内。
此刻,这位青衣人虽然只是静静端坐,然而身边似乎就有着一股清风绕身,让其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出尘之感。
那鱼和心中羡慕,却也不敢耽搁,顿了一顿,道:“师兄上次让我注意的那位祭酒巫陶,最近似乎正在派人收购鲛珠,还有其他一些材料。”
“哦?”
原本低垂双目,仿佛静坐一般的青衣人抬起眼睛,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来:“他还买其他什么材料?”
自从上次鱼和向他禀报过,那位阳富侯府上的祭酒陶小吴,似乎有着修炼过一些方仙之术的痕迹之后,他就对于那位巫陶祭酒十分感兴趣了!
“顶上珠,赤灵玉,鹤衔花,苏留石……”鱼和报了一大堆草药和石头的名字来。
“哦?全部都是包含水火二气的药石啊!再加上鲛珠……”青衣人露出玩味的神色来。
若说方仙道最为出名的是什么?
那当然是炼丹之法!
若非方仙之士们精通炼丹法,经常为天子或者各路权贵们进献各种灵丹,上层路线走的不错的话,恐怕早就像那些巫师一般,被儒生们给打压下去了。
这青衣人同样是炼丹大家,只是听着这些材料,隐约就已经猜到了什么。
此时,闭目不语。
忽然之间,再次张开眼睛,已经笑道:“是了,我让你和那位祭酒搞好关系,你搞的怎么样?”
那鱼和略微尴尬的一笑,他和陶小吴关系不怎么好。
尤其是陶小吴又是经常闭门不出的人,所以就算是想和陶小吴亲近一些也都做不到。
那青衣人却是没有责怪鱼和的意思,笑笑说道:“这样吧,你将这块蒙山之玉给那位巫陶送去!”
“什么?蒙山之玉!”
那鱼和吃了一惊,望向青衣人。
那青衣人神色从容,淡然:“蒙山之玉中蕴含太阳之气,想来那位巫陶肯定是需要的。
正好借此,我等也好和其结个善缘。
嗯,随便让我也能看看他的真正底细……到底是不是我道中人!”
“可是……那也太贵重了……”鱼和当真有些不舍。
“区区蒙山之玉而已,在凡俗之间,自然算是宝贵。然而在蒙丈山上,却也算不得什么!
若是你事情办的好,下次我也给你一块好了!”青衣人从容的道。
鱼和听了,急忙道:“多谢师兄,多谢师兄!”
对于自己这位已经成就人仙的师兄,他的心中敬畏自然不提。
何况,还有蒙山之玉的这赏赐。
鱼和顿时从不愿,变得积极起来。
那青衣人一笑,道:“你这就去吧!”
“是!”
……
静室之中,陶小吴默然打坐。
体内日精之气和月华之气混炼为一的法力,在气海之中旋转,接着运转全身。
从体内气海逆冲而上,河车运转,冲入泥丸宫中。
这是颇为危险的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当然了,其实对于陶小吴来说,这一步走不走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然而,上次神游的时候,李延真指点陶小吴的时候,还是让陶小吴最后尝试一下这一步!
毕竟,陶小吴所修炼的并非是后世丹道炼精化气,练气还神这一套。
尽管他已经出神数次,然而对于神魂的理解却并不深刻。
陶小吴走的路子,其实更是类似于早期的符箓派的修行道路,借助外力修行。
而内丹之术,虽然托名复古,然而其实却是在唐宋之后发展起来的。
然而,那内丹术毕竟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在日后几乎不敢说一统修炼一道的江山,然而却也深刻影响到了符箓派的修行。
在日后,几乎所有的符箓派都被内丹术所影响,加入了内丹术的内容。
如此,可见,这内丹术自然有着神妙之处,能够完善符箓派的修行。
就如同陶小吴现在所做的一般,借助内丹术的修持办法,加强神魂,并且进一步的了解神魂。
符箓派毕竟是依靠外来修炼,对于自己身体的种种,不说是不重视,但是绝对达不到内丹术的程度!
当然了,内丹术和符箓派之间的区别,陶小吴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说的再多,也不如亲自去做一下!
就比如这个时候,陶小吴将自身法力运转,灌入泥丸宫中。
这一步说起来困难,做起来其实也颇为困难。
当然了,再怎么困难,也要比直接修炼日月合和之术容易许多。
在这个时候,陶小吴体内阴阳二气攒动之间,蠢蠢欲动,运转金轮之间,已经在意识的引领之下,顺着背后督脉,一冲而起。
………………………………
第八十九章 冲开泥丸路
顷刻之间,就只听得轰隆隆的声音响个不绝,就连陶小吴的身体也都忍不住不断的震颤。
这是,气冲督脉诸多关卡,所产生的动静。
虽然说,痛则不通,痛则不通。
人身经脉,本就是贯通一气的!
但是,人体之中,诸多关卡却也是存在的。
而所谓的关卡并非是此地堵塞,而是此地险要狭窄,贯通不易,容易堵塞而已。
此时,陶小吴服食日月精华,已经一年有余,所积攒的内气可以说是十分雄厚,一路逆冲而上,所过之处的督脉尽被冲开。
便是羊肠小道,也变成了通天坦途!
一直到这些内气冲到那脑中泥丸之处,才仿佛撞上了铜墙铁壁一般。
一瞬间,陶小吴只觉着头晕眼花耳鸣,仿佛有人在自己脑袋之中丢了一颗炸弹似的!
所谓百二雄关,临风一剑寒。老当益壮,只手塞泥丸。
泥丸宫虽然是灵台的别名,然而却又是人身关窍之一。
古语有谓泥丸可塞,形容关卡道路之险,好像丢下一颗泥丸就能够把道路给堵住。
这泥丸之窍,也是如此。
唯有冲开泥丸路,方才能够到达泥丸宫!
而这一关窍,却也是最为困难的!
一个搞不好,就会出偏,走火入魔,不是当场挂掉,就是变成植物人之类。
至于变成白痴,疯子等等,这些都还算幸运了。
而冲破此关,本就有着诀窍。
只是这等诀窍,向来不会记载在任何丹经道书之中,只能口传心授。
所谓圣人传火不传药是也!
当然,这也不全部都是敝帚自珍的缘故。
而是这种东西,很多根本没有用语言来说明。
再加上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那就更是复杂了。
如此,往往修炼这一步的时候,都需要师父在旁边指点。
这种事情,只要练过武,甚至健身过的人都会理解。
就比如健身之中的许多复合型动作,比如深蹲硬拉卧推之类,看起来十分简单。
但是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人教导,或者自己查看许多资料视频之类,根本就练不好。
甚至练习多年,都还有着不断改进。
一个深蹲过膝不过膝的问题,都能惹起两帮人马大战,非要过多年之后,才有着一个公认结论。
更不要说,那人体内部经脉,远远要比外部精微精密太多了。
没有人教导,这一步自己乱来,大概率是要出问题的!
然而,幸好,陶小吴有着李延真教导。
上次,李延真指点陶小吴的时候,详细讲述过这么一个问题,并且还为其做过示范。
而陶小吴现在,对于休息一道,也非是小白。
对于内气经脉等等,都有着很深入的了解了。
以他这种水平,有高人指点一番,这就很容易掌握。
这就好像一个经过多年健身,有着一定的经验技术的人,在高手随口点拨一两下的情况,就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让水平大幅度上升。
或者掌握更加高明的技术一样!
此时,陶小吴的状态就是如此!
随着一阵头晕目眩,脑袋仿佛炸开,变成了一片空白。
然而就在这下一刻,泥丸路开,不适的感觉顿时不翼而飞!
相反,却是有着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只是觉着整个人的意识变得无比清晰。
甚至是感觉到了自己的意识仿佛变成了有形之物,好像水波一样的蔓延开来。
周围数丈之内,一切的东西,都尽数反应在自己的意识之中。
此时,陶小吴甚至有着一种感觉,就算是有着蚊虫在自己身边飞过,自己就能够“看”清楚,蚊子翅膀上的花纹。
甚或者的空气之中的气流,都能够被他感应的一清二楚。
这就好像他的周围变成了一面镜子,所有的一切都反应在这个镜子之中。这是一种颇为神奇的体验,不过陶小吴这个时候还没有来得及体验,意识已经自动向内塌陷,或者是向内收回!
这也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关窍,若是没有师父指点,修炼到此一步,意识不知道往内收回,而是任凭其不断的扩散的话,将会十分危险。
甚至意识扩散导致再收不回,变成白痴植物人……
所以,此时,陶小吴意念微微一动,就已经收了回来。
仿佛铺开的水银,最后收回于一点,变成了一颗珠子一般。
此时,陶小吴的意识收回,顿时化为了一个朦胧的光团。
这是一个微微发着白光,雾气蒙蒙的光影,隐约能够勉强看出是个人形。
而这个人形光团,而这个光团居然站在了一个熟悉的空间。
到处都是流动的,虚无一物的雾气之中,日月两轮光芒照耀在其间。
气运光轮更是大盛,如同大日一般霸道。
此时,这里的这个空间,原本应该是灵台,也就是所谓的泥丸宫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