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巫中仙-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居然就受到了如此追捧,还是让陶小吴觉着奇怪。

    虽然古老传说之中,就有着杜康造酒,仙神失位之类的传说。

    而自从上古以来,祭祀之中,酒水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否则,也不会有所谓的祭酒出现!

    然而,他自己所酿造的白酒,到底为何会有如此功效,还是让陶小吴感觉疑惑!

    也就是陶小吴疑惑的这么一会儿的功夫,火焰之中渐渐浮现出人影来。

    “欢迎你,巫神的使者!”

    仿佛是巫火做组成的人形,缓缓走了出来,谦卑的向着陶小吴行礼。

    陶小吴被吓了一跳,这么强大的巫灵居然一见面就向自己行礼?

    要知道,这位黑蛮巫灵可是丝毫不会比前任衡庭鬼伯弱。

    而那前任衡庭鬼伯虽然是红敕,相当于鬼仙,然而因为是鬼神,是衡庭山神,蘅下之城的鬼伯。

    拥有如此强大的神职,其力量也是十分恐怖的。

    最起码要比蛇壁真人那位大成鬼仙要强大数十百倍!

    而陶小吴不过只是刚刚种下鬼仙根基,只能够算是鬼仙小成。

    和蛇壁真人也都要相差数十百倍。

    如此就已经可以比较形象的看出,陶小吴和这位黑蛮巫灵的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了!

    而就是这么一位强大的巫灵,居然一见面,就直接向着陶小吴行礼!

    陶小吴原本想要还礼来着,但是不知道为何,忽然想到了当初那种叫什么来着的中官,也就是太监的做派。

    其人不过只是宫中一个小太监而已,然而来到蘅郡,却是作威作福。

    当初,陶小吴跟在他身边,却也见了不少。

    此时,却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只是点头,道:“黑蛮巫灵太客气了!”

    陶小吴如此不客气,这黑蛮巫灵果然也不在意,直截了当的道:“使者,洛蛮靠不住。

    他们和山外人学坏了,就连他们的巫灵也都不再纯粹,甚至得了山下人官府的敕封。

    使者你要小心他们!他们已经不再是蛮巫人了……”

    陶小吴听了,心中一动,问道:“这是真的?”

    仿佛是被陶小吴的质疑给激怒了,这位黑蛮巫灵身上的火焰暴涨,道:“当然是真的……洛蛮人是我们蛮巫的叛徒!”

    其实如果落峒蛮巫若是真要收了大虞朝廷的册封,这件事情很容易调查出来。

    甚至鬼伯那里都不会不知道,不过上次巫成过来,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情。

    这就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这黑蛮撒谎。

    不过黑蛮撒这种一戳就破的谎言又有什么用处?

    所以更大的可能也就是,直到最近这些日子,落峒蛮巫才收到官府的拉拢,册封的!

    落峒人从首领到那位巫灵都十分奸猾,甚至还出卖过自己。

    陶小吴早就有着对付他们的念头……有仇不报非君子!

    因此,此时陶小吴倾向于那落峒人已经被官府招安。

    “落峒人刚刚出卖过我,我从落峒前去鬼莽山鬼市查看,立刻就被鬼末王认出了……”陶小吴道。

    话都没有说完,也根本不去分辨陶小吴所说的真假,那黑蛮已经愤怒咆哮起来:“我早就说过,落峒人是叛徒。洛蛮也都已经不是巫灵了……”

    随着黑蛮巫灵的咆哮,火焰大盛,仿佛洪流一般,喷涌而出,黑暗之中传来许多尖锐的惨叫。

    无数的石像惨遭波及,在火焰之中烧成飞灰。

    ……

    “拜见使者大人!”

    棘山县城内衙之中,县长毫不犹豫的向着上首一位身穿锦衣的,腰中却不是印绶,而是一个令牌的男人拜道。

    大虞制度,万人以上为大县,置令。

    而万人以下,为小县,置长。

    大县县令为千石,小县县长从四百石到六百石都有。

    棘城县虽然是小县,然而地处偏僻,山高皇帝远。

    一地县令几乎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这位土皇帝,如今却是向着这个锦衣人俯首行礼。

    整个人更是微微发抖,仿佛恐惧到了极点!

    如果陶小吴在的话,怕是就能够认出这个锦衣人,绝不简单,是朝廷派出的锦衣使者。

    这些锦衣使者都是天子特使,虽然没有官职,然而都是属于天子私人,是天子特使。

    顶点


………………………………

第七十九章 锦衣使者

    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之下才会派出……

    比如赈灾,比如平叛!

    这些锦衣使者,能够不通过地方两千石,直接调动军队,仓库物资。

    甚至直接就地处置两千石大员!

    权威极重!

    只是后来就是因为权威太重,再加上后来儒门势力越来越强,限制皇权,因此再后来就很少再有锦衣使者出现了。

    而此时,一位锦衣使者被派到了这小小的棘城县,足以将当地县长吓疯!

    “起来吧,事情办的如何了?”

    这锦衣使者看起来并不凶残,反倒是显得书卷气十足,看来温文尔雅。仿佛循循然一位儒生!

    不过越是如此,这位棘城县县长越发不敢大意。

    谁不知道当今儒门得势,控制朝政。

    天子如今垂拱而治,朝廷大权尽数落雨儒门之手。

    此时,能够派出锦衣使者来此的,是谁根本就不问可知了!

    “下吏已经亲自去了一趟落峒蛮巫的巫峒,册封了那落峒人的巫灵为落山神。”

    这县长小心翼翼的说道:“幸得使者赐下天子节杖保护,一路没有遇到危险。如今将此节杖送回!”

    说着小心翼翼的将一个数层麻布包裹的节杖送了过去。

    这锦衣使者接过节杖,打开看了一眼,以竹为主,柄长八尺,以牦牛尾其眊三重。并无半点残缺损坏……

    这才满意,小心收回,笑道:“县长做的不错,一路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唯……”

    那县令应诺一声,却又迟疑开口:“天使在上,下吏有着一事疑惑,不知道该问不该问?

    那些蛮巫不沐王化,啸聚山中,原本和等也是无干,为什么好端端的要册封那落峒人的巫灵?”

    锦衣使者微微沉吟,他的行动许多事情都还需要这位县长的配合。

    虽然他有着权力,能够强逼这县长行事。

    甚至如果这县长不听话,当场杀了,换一位县长也不是难事。

    不过却又何必那么麻烦呢?

    反正这些事情,也不是什么机密,日后总是会让人知道的。

    因此,这锦衣使者淡淡的道:“这些蛮巫人在山中如何,朝廷自然管不了,也不愿意去管。

    但是许多朝廷通缉要犯,都躲入了那山中……

    就比如那位丧心病狂,杀光阳富侯府上下数百人的巫陶,都已经躲入山中。”

    棘城县县长恍然大悟,道:“原来使者是要抓捕那巫陶!”

    “不,不只是如此。听闻还有诸多野鬼逃入那十万横断大山之中,占据鬼莽山,自称鬼王……此事,绝非是朝廷所能容忍!”

    那县长听到此处,整个人已经心惊肉跳!

    十万横断大山之中,有着三大鬼王,占据鬼莽山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

    只是,棘城县虽然在这十万横断大山之下,但是却也管辖不到山中去。

    更是不敢上报朝廷……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本就是为官的明哲保身之道。

    十万横断大山周围,郡县不少。那么多官吏难道不知道此事?

    然而又有几个上报的?

    这种事情上报上去吃力不讨好,还容易得罪同僚。

    大家都不报,你去报?你想立功想疯了吧?自己要死也别连累别人。

    而朝廷的意思也是难测,你报上去了,朝廷也许正忙着政斗,忙着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对你的上报根本不重视。

    而朝廷重视却就更加糟糕,肯定是要调动周围郡县的力量,入山清缴……

    十万横断大山有多大,有多么危险谁不知道?

    进去是要死人的。

    最大可能是全军覆没!

    而大虞制度最是严厉,一旦兵败,各级官吏没有一个跑得了,都要治罪下狱。

    种种顾忌之下,官吏们最好的选择当然就是选择性无视了。

    其实不只是衡庭山这里,历来许多大事最开始的时候,朝廷为何反应那么迟钝?

    难道地方官员一点迹象都看不到么?

    只是因为地方官员通常都会选择当鸵鸟……只要不在我任上出事就好。等我离任之后管他谁倒霉!

    一个成熟的官僚系统之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官僚最大的本事,通常都是推诿和扯皮。

    而当整个官僚体系彻底充斥这些的时候,差不多就已经开始瘫痪了。

    这县长见锦衣使者连这鬼莽山的事情都知道了,越发吓的浑身发抖。生怕这锦衣使者治罪……

    若是不知道鬼莽山的事情,就是昏聩无能,做县长的连身边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知道,如此蠢材,留之何用?

    然而知道就更糟,那就是知情不报,隐瞒朝廷。追究起来,更是下狱的下场……

    总之,这县长浑身发抖,已经可以想到自己在狱中要不要自杀的时候,却见那锦衣使者淡然说道:“县长不要怕,只要你配合本使行事,本使无意追究其他。

    但是你若是阳奉阴违,那么你也不用想着下狱了。

    本使腰间三尺之剑正为而设!”

    这县长几乎瘫倒在地,跟着又连忙爬起,连连叩首:“多谢天使,多谢天使。下吏一定听从天使之令行事,决不敢有违!”

    “下去吧!”

    “唯!”

    这县令不敢起身,也不敢转身,膝行后退。

    直到了出了大堂,这才敢转身站起,被风一吹,才发现大冬天的,整个人已经汗湿重衣,微微发抖。

    不知道什么时候外面彤云密布,似乎想要下雪一般!

    “风雪欲来啊……”

    ……

    山中群山阻挡,天亮的晚一点。

    最重要的是,山中天亮格外凶猛!

    一团红色火球猛然一跳,已经从群山之中跳出,已经在半空之上,放出刺目的光芒。仿佛利箭一般射遍大地!

    甚至这一刻,射穿了大地的阻隔,直接射入到了九幽黄泉之下。

    原本黑暗虚无的冥土,透出薄光。

    轰轰轰!

    一团团火焰从天而降,宛如天火降临一样的烧遍一切。

    火焰滚滚,仿佛烧融的岩浆一般,滚过了天幕和大地。

    也就是一转眼之间,所有的火焰尽数消失。

    然后,就好像是黑夜被驱散,白日开始降临天下。


………………………………

第八十章 当真可怜!

    被黑暗遮盖的一切,不论是大地,山峰,荒草,野坟,宽阔流动的冥河,还有开遍河岸如同火焰燃烧的红花,都显现了出来。

    虚无的冥土在这一刻,向着黄泉转变。

    陶小吴化身的琼树,连同整个福地灵山都已经出现在了这黄泉之中。

    只是,却已经不再是那巨大的树山了。

    这琼树重新恢复成树苗模样,只是看起来有半米高。

    唯有地脉灵气所化的光雨,纷纷撒撒的落下,照亮,滋润了十丈左右的地方。

    显出了草地来,绿草如茵,夹杂着几朵毫不起眼的野花。

    每时每刻,都不断有着如同毛毛细雨一般的白光落下,仿佛雨水一般,然后转化为光明,照亮,滋养着这个小小的空间。

    陶小吴能够感觉到,仿佛自己那深入深入大地的根茎,正在不断地吸收这些力量,缓缓运送到全身,每一片树叶上,和吸收的冥土雾气,都在不断滋养琼树的生长。

    以至于肉眼可见的,整棵树木都在以极慢的速度生长。

    便是周围被光芒照耀的空间,也都在不断的扩大!

    此时,陶小吴就坐在这颗琼树旁边,看着这些罡风,似乎陷入到了深思之中。

    “原来冥土和黄泉并无明显的分界线,便是所谓的冥土,只要不是那些阴司镇守的城池,也都要经历这黄泉罡风的……”

    便如冥土罡风,原本只以为在黄泉之地才有,冥土深处却无。

    而如今陶小吴观察久了,却是发现,又哪里有什么冥土黄泉的分界了。

    这冥土到了时间,也要化为黄泉,经历罡风……

    唯有蘅下鬼城之类的鬼神驻跸之地,才是永恒不动,永远不受冥土罡风的威胁。

    其他就算是陶小吴所在福地,一到人间白日,也要从昏暗窅冥的冥土转化为黄泉,经受罡风。

    这应该就是靠近冥土一侧的黄泉,和靠近阳间一侧的黄泉的不同区别。

    说到底,冥土幽冥之地,本就非是人间那种三维空间概念。

    这般想法颇为复杂,不过对于陶小吴来说,也不过只是在脑海之中稍稍一转,已经抛弃在脑海之后。

    因为此时,陶小吴可以看到原本空荡荡的冥土之中,如今成群结队的出现了无数的无数野鬼。

    仿佛忽然之间,全部都从大地之下钻出来一般!

    却是随着冥土转化为黄泉,无数野鬼都从藏身之处走出,开始寻觅食物,也开始互相吞噬。

    准备趁这难得的时机,吃饱喝足,储备够足够的力量,渡过下一次的冥土转化!

    冥土虚无,一切补给,都是来自人间,或者说是物质世界。

    为香火,气运,地气,阴德等等力量具现所化。

    而野鬼不能入那鬼城,更是没有自己家族的灵宅。

    就只能漫无目的的游荡冥土,一无所有,不是被其他野鬼吞噬,就是游荡之间,没有补充,彻底消散。

    这也是黄泉之地那么危险,为何还有那么多的鬼物游荡黄泉。

    最大原因就是,黄泉是冥土人间的夹缝,有着一些补充。

    再加上鬼物众多,便是吞噬其他野鬼,也都容易。

    所以明知道黄泉有着罡风烈火,还有那么多野鬼前仆后继!

    直到这个时候,陶小吴才意识到自己对于黄泉冥土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

    陶小吴这里是福地,虽然不大,然而却是地气汇聚,无数野鬼被灵光吸引,就要靠近过来。

    哪怕有着陶小吴化身琼树坐镇在福地之中,依旧如此。

    哪怕每一个野鬼,都对这棵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小树充满畏惧。

    作为灵体,本能的感觉到,这棵琼树能够威胁到它们。

    却也是要抢着冲入福地之中,吞吸一两口灵光。

    这就是宁死也要做饱死鬼的意思。

    或者说是宁可魂飞魄散,也要贪婪的吞食灵光。

    盖因鬼物无食,只能以地气,福德,香火,甚或者气运,神力等等在冥土显化为食。

    这些野鬼见到此等灵光,虽然畏惧琼树,却也还是要前仆后继的向着这福地上扑来。

    “当真是可怜……可叹……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这些野鬼一无所有,哪里会怕魂飞魄散?

    怕是什么时候,逼急了汇聚在一起,就要改天换地了吧!”

    一时间,陶小吴都被这些野鬼们的那种不要命,如同飞蛾扑火一般的贪婪给震撼了!

    以至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出手,阻挡这些鬼物。

    那些野鬼纷纷就一点点的挪入到了福地之中,被那光芒一照,吞食几口,一个个就露出满足之色。

    原本的衣衫褴褛,就在这灵光之中迅速变得崭新。

    便是那瘦骨嶙峋,或者肿胀腐烂,或者断胳膊缺腿的身体,在吞吸到灵光之后,都迅速的恢复,变得丰满起来。

    陶小吴丝毫没有理会这些鬼物的意思。

    此刻,其他那些野鬼见到这种情形,越发疯狂起来。

    尤其是见到陶小吴没有出手,原本就算是有些犹豫害怕的野鬼,此刻也都什么放下了所有顾忌,疯狂的想要冲入这座福地中。

    然而,却就在这一刻,福地的灵光变成了铜墙铁壁。

    所有冲过来的野鬼撞上这些灵光,就仿佛撞上了无形屏障,跌飞出去。

    然而就算是如此,剩下的依旧前仆后继,猛扑过来。

    野鬼太多,以至于成堆的拥挤在灵光壁障之上。

    “当真可怜!”

    陶小吴轻叹一声,这天下间野鬼无数,他也拯救不过来。

    当下只是身上火焰一动,和灵光混合,化为各种酒肉吃食,抛洒出去。

    那些野鬼不管不顾的抢食起来,甚至是互相残杀,也为了抢到一口灵食。

    而这激起了更多的野鬼的贪婪,或者说是希望。

    转眼间,数百,数千,乃至于数万的野鬼,人头汹涌的汇聚过来,转眼间形成庞大的鬼群,阴气汇聚,形成了鬼域。

    黑暗鬼域迅速的吞没了周围的一切,似乎将这一片黄泉之地就要重新转化为黑暗冥土。

    唯有福地依旧放出淡淡的光芒,即使是在这黑暗围城一般的包围之中,光芒丝毫不变!

    顶点


………………………………

第八十一章 秩序

    “可惜,我能做的有限。这么多野鬼,就算是将我的灵脉尽数耗干,也满足不了……”

    自从中古结束,前朝祖龙一扫六合,到后来大虞建立,数百年来,形成的冥土阴司秩序如此。

    早已经不知道累积了数千万,数亿还是多少的野鬼。

    到此地步,可谓是积重难返。

    不论是天上诸神,还是人间天子,阴司鬼神,谁也都没有了办法!

    下一刻,光芒熄灭,仿佛一道光柱直冲上天。

    福地消失,无数野鬼形成的黑暗鬼域吞噬了一切,然而却再也寻找不到福地的半点踪迹,更不要说灵光了!

    无数野鬼都不肯散去,互相之间残杀,吞噬,抢夺剩余灵食。

    最终大部分的野鬼散去,依旧有着小部分的野鬼不甘心,周围游荡,期待着福地的再次出现。

    只是,这福地又哪里再会出现?

    便是这福地灵山再现,又哪里还会投影在此处?

    说到底,鬼仙的灵池法器,虽然能够投影在冥土化为福地灵山,但是却也可以随时收起。

    毕竟,灵池一成,法器种下。整个灵脉都在鬼仙真人的控制之下。这就和神道鬼道不同!

    当然了,如果鬼仙真人抛弃肉身,元神和灵池法器彻底融合,在冥土形成永久的福地,却也能够在冥土之中成为一地之主,逍遥自在。

    不遇到劫数,不遇到危险的话,甚至就可以在冥土逍遥数千年……

    只是人世间也都是三百年一个兴衰轮回,一场大劫。

    更不要说区区冥土了!

    选择这条路的鬼仙,几乎尽数都在这么一场场劫数之中,化为飞灰。

    而陶小吴刚才亲眼所见,越发的有着一种危机感。

    越发的感觉到了危机的临近!

    “若是儒门这次的变革不能成功,估计很快就要爆发大劫。

    问题在于儒门就算是变法成功,能不能够改变冥土的现状呢?”

    在陶小吴看来,改变冥土局势,就要废除那告地书和买地券。

    告地书也就罢了,买地券是一定要废除的!

    只有有钱人在阴司买得起地的,方才有着资格进入阴司鬼城,享受庇护。

    而没有钱之人,买不起买地券,就只能化为野鬼,游荡冥土……

    这太危险了!

    数百年下来,不知道积聚了多少野鬼。一旦爆发起来,谁又会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

    紧迫感油然而生,陶小吴想到,看来我应该加紧修炼,壮大自己的力量了。

    嗯,首先就应该驱山赶龙,将那蛮峒地脉,还有那五百古淅鬼兵给转移到灵谷来!

    陶小吴这么想着!

    ……

    灵谷之中下了一场小雪,几乎还没有把地面染白,就已经停了。

    十万横断大山气候温湿,便是冬天,也很少下雪。

    而且这还是十万横断大山的外围,据说那大山深处,更是南方,却是气候炎热,四季如春。

    陶小吴这个时候已经从黑峒回来,回到了灵谷之中。

    至于所说的法酒,陶小吴已经让黑峒人送到了鬼莽山……

    他自然不可能自己再跑一遍!

    而自从回到灵谷之后,陶小吴就开始专心闭关修炼,再不为俗事打扰。

    四灵护身符上的四方灵气已经采空,如今彻底失去了灵气。

    陶小吴也就只能自己采聚五方之气,来修行这太清五灵雷法。

    不过今夜,陶小吴布置法坛,为的并非是修行这太清五灵雷法。

    而是要施展驱山赶龙之法,将陶小吴占据的那处蛮巫人巫峒的地脉灵境引导而来。

    此时,两地虽然相距不远,直线距离顶多就在三十里之内。

    然而要知道这种大山深处,到处都是崇山峻岭,若是绕路怕是都在几百里外了。

    不过就算是两地只有三十里,想要将地脉转移过来,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搞不好,会生出巨大的动静!

    然而,不将那处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