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啓录-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云:“烟花三月下扬州。”那时扬州烟雨蒙蒙,琼花盛开,踏青而去,正当得:“淮左名都,竹西佳处'3'。”而秋日的扬州,一样是别开生面,称得上是:“浅深红树'4'。”

    就在这江月无声之际,扬州又平静了几个日夜。

    这日清早,扬州城内一家大院忽的鸣起轰响,一轮鞭炮沿路而放,随街的百姓簇拥着,密密麻麻堆积成人海人山。即便节日里赶集,也未尝见得这等热闹。

    扬州第一富豪郑天南五十大寿,果然非比寻常。

    路近郑家,众人相互道贺,心下也难免嘀咕:“这郑家排场可豪奢得紧,大富大贵之人确非我等凡俗能及。”又听一声锣响,好似专为这繁富巷弄带来更多的惊喜,又似为敲响沉醉荣华而不尚自醒的人群而来。

    街头转角处一匹高头大马缓缓驰出,马上那名男子一身锦袍,头冠长缨,气韵非凡,竟是衡山派掌门弟子狄肃英亲来为“泰山”贺寿。

    众人均知,扬州郑家与南岳衡山联姻,不禁预示着金刀门与南岳衡山派将同气连枝,也表示郑家的生意从维扬做到了湖南。

    两街纷纷赞道:“好个俊俏郎君啊!”又想不日后又将见他迎娶郑家小姐,羡慕者有,嫉妒者更是数不胜数。

    狄肃英左右拱手,微笑示意。他前头一人持锣,当先引路,后面八名男子扛着大批彩礼。看来衡山派此来郑家,也是煞费苦心。

    走马过街约摸过了一个多时辰,衡山众人方才到了郑家。只见郑家门外红妆璀璨,大门敞开,显是早有好事者报与郑天南。得闻佳婿远来,郑天南亦是喜不自胜,赤袍高冠,手抚长须,早率着一众宾客在府外迎接了。

    狄肃英急忙下马,跪倒在地:“郑老英雄今日大寿,如何亲自出府?小侄万万当不起这般大礼。”郑天南哈哈一笑,扶起狄肃英,身旁一名年长宾客笑说道:“狄少侠,这可是你的不对了,怎生还叫郑兄老英雄呢?”

    狄肃英急忙拱手陪笑道:“是极是极,小婿一时失言,还望岳父大人多多见谅。”说罢又要拜倒,郑天南连忙扶住,说道:“何必行此大礼?你我早晚是一家人,不必拘束,快快进来吧。”原来郑天南有意乘着大寿之喜,将女儿婚事也一并办了,众宾客除却五大三粗者,皆是心知肚明,贺礼亦备了两份。

    此刻郑家院里已挤满了宾客,绕是这般大院,仍觉拥挤。

    郑天南又问道:“贤婿,令师近来可好?郑某昔日曾与他有几面之缘,别后时时牵念,多欲往衡山拜会,只是扬州事宜颇多,均未成行,可惜可惜。”

    狄肃英忙答:“有劳岳父挂怀,家师身子健朗,近日里又在闭关研究一套新武学。家师对岳父也是极为敬重,待得他老人家得空,必当来扬州一趟。”

    众人人各自闲话不提。郑天南邀来的多是些武林朋友,以及本地一些商贾乡绅,当然也有一些慕名而来的江湖豪客,亦不能拒之门外。

    于是大家也不客套,纷纷杳杳入席,所到之处,皆是喜庆装潢。郑家内厅本是极大,然而来宾甚多,郑天南又设三房偏厅,这才将众人安顿毕。

    郑天南自坐一席,席上有江南武林老一辈名宿,诸如湖南神拳门孙百盛、广陵剑楚岱、**拳掌门马兴德等作陪。狄肃英则与未婚妻郑菁以及郑门师兄弟等另坐一席。

    酒过三巡,郑家家丁在屋外又鸣响了爆竹。待鞭炮完,宾客欢呼雀跃,掌声雷鸣,紧接着菜肴频上,郑府下人四处接待,忙碌异常。

    席间,郑门弟子纷纷把酒敬向狄肃英,却是存心刁难。这帮人既在郑家,自知郑菁美貌,个个垂涎已久。岂料这狄肃英竟后来居上,捷足先登,都是三分气恼,七分眼红。

    只听他们其中一人说道:“狄兄啊,今天是师父大寿,承蒙你不远千里前来祝寿,小弟先敬你一碗!”说罢他一饮而尽,狄肃英内功虽然不错,但他身为掌门弟子,打理诸事,平时极少饮酒。如今也喝了许多杯,如何敢像他这般,急忙推迟。众人如何肯依,连连催促:“狄兄不喝完,难道瞧不起我金刀郑家么?”狄肃英无奈,只得把酒喝了。如此三五杯下肚,腹内已如一团烈火。

    又一名郑家武师也起身笑道:“听说狄兄是衡山掌门弟子,这内功势必高强,酒量想也不弱。咱们都在江湖上打滚,用这么个小杯,忒没豪气了。来,狄兄,用大碗!”说着劈手夺过狄肃英酒杯,换上了大碗。

    先前那个汉子也道:“照啊,贺师兄说得对,狄兄,莫非你衡山派浪得虚名,这小小的一碗酒也喝不了?”另一个道:“就是,倘若你不是衡山派高弟,我也不来敬你,想不到衡山掌门威名赫赫,他的弟子却如此不济。”

    郑菁看不下去,她知这几个师兄弟们的心思,忙说道:“你们别再劝酒了,他真快不行了。”旁桌几个江湖豪客听了登时纷笑道:“洞房还未过,郑姑娘就开始这般体贴狄兄了,哈哈!”他们说得颇为不堪,郑菁听得面红过耳。

    狄肃英又喝了一碗,情知不能再喝。可偏生邻桌又来了个敬酒的,叫嚷道:“狄兄喝不了,郑姑娘可以替啊!哈哈!”连说带叫,郑菁无奈,只得也喝了几杯,微感头晕。

    她眼见众人敬酒不断,丝毫没个停歇,心下着恼。偏巧郑天南又去了别厅回敬,此间情形全然不知,只她弟郑顺在侧。那郑顺还只是个十一岁的孩子,哪里懂得其中事故,他见姊姊神色气苦,不禁骂道:“你们这些人有完没完啊?”

    众人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起来,其中一个道:“哎哟,小舅子发火了,哈哈,你姐不能喝了还有你呢!哈哈。”那人叫做董勇,却是个慕名而来的豪客,外号‘铁臂董三’,一身横练功夫极为了得。

    郑顺见他把碗欺身上来,神色轻蔑,不禁怒气上翻,出手要夺过酒碗,董勇若是要躲,便是十个郑顺也抢不到碗。但他有心戏耍这孩童,于是便让予他。郑顺夺下碗,咕咚咚的仰面就喝。

    董勇一奇,只见郑顺放下酒碗,竟是将一碗的烈酒尽数下肚,紧接着连连咳嗽。郑菁大惊道:“顺弟,你?”郑顺面色酡红,那些个江湖人也没甚分寸,何况此刻喝得尽兴,笑道:“好小子,好酒量,再喝!”董勇也道:“哈哈,你再喝我就不敬你姐,老子敬你!”说着又将酒倒满。

    郑菁连忙来抢,其中一人抢过身来,左手轻轻一拨,郑菁虽是女流,但武功也亦得乃父青年时五六分火候。眼见对方手来也不惧,右手一缠,别过对方,左掌朝他胸口拍去。

    那人一愣,但他武功甚高,左手虽然被制,凭借内功比郑菁高强,硬是挣开,双拳朝郑菁肩头打去。郑菁眼看遮拦不住,身子一斜,便往狄肃英身上靠去。

    狄肃英见状,左手轻轻一揽,右手化解对方掌力,顺势下拉,变掌为指点中对方“关元穴”。那人顿时瘫倒在地。董勇冷笑一声:“好俊的功夫,也来接我一掌吧!”

    此时狄肃英酒意上涌,全凭内力支撑,一身武功去了九成,适才一招勉力取胜,更是仗了巧劲。董勇这一掌虽然未尽力,但来势太快,且离狄肃英不过两个身位。狄肃英无奈只得右手一格,立时便觉半身酸软,抱着郑菁一块摔倒。

    众人哄笑起来,郑菁满脸通红。郑顺大怒,一拳打向董勇,董勇右手一把握住他拳,说道:“来来来,我敬小舅子一碗!”说着左手拿起酒碗就要往郑顺口里灌去。郑顺大叫,却挣脱不开。

    眼见一碗酒喝了大半,众人嬉闹得更疯狂起来。

    突然一声冷笑:“一群练家子尽都没种,居然欺负起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那堆人一听,脸儿红到了耳根子,急往后看。

    不知窗沿上何时坐了一人,头上戴着斗笠,遮住了面容,背上背着一把长刀,手里正拿着酒葫芦,往这边轻蔑地一瞥。

    “要你多管闲事!”董勇还欲再骂,那人却呼的不见,顿觉手上一空,酒碗竟也不见了影踪!众人大惊,原来那人一瞬之间竟然跃上酒桌,把酒碗夺下,一口气将那半碗酒喝干。

    背刀客把酒碗一放,说道:“谁还要来,我陪他喝!”他也不待别人说话,斜脚一挑,一坛女儿红飞至他胸前。他揭开封口,立时就往口中倒去,只听得“咕咚咕咚”声不断,未到片刻功夫,一坛告罄。

    众人看得呆了,一时间哑口无言。

    背刀客又挑起两小坛女儿红,扔给董勇,说道:“你我一人一坛,我陪你喝!”说罢又仰起脖子,顷刻间,宛如饮水一般又将那一坛烈酒喝干。

    董勇情知遇到高手,此人内功实在深不可测,如何敢同他这般拼酒,只待要走。谁知那背刀客右脚一勾,已将董勇喉颈锁住,董勇身不由己,斜倒在背刀客跨下,他口一张,正欲骂人,一道**泉水突然灌进了喉道,那背刀客已将另一坛女儿红开封,依样画葫芦地把酒灌进他嘴里。

    董勇惊怒之下,双掌急往上拍。背刀客冷笑一声,右脚放脱董勇,却又勾住了他右手。他将左手酒坛抛给右手,左手与左脚并用,又将董勇左手锁住。董勇双脚乱蹬,可却丝毫够不着对方。背刀客左手捏开他嘴,又将酒灌入他喉。那董勇心胸狭隘,旁人多与他不善,此刻也无一人相帮。一坛灌完,背刀客长刀带鞘一挑,又挑起一坛。他用嘴咬开封口,也不管董勇连咳带喷,又往他嘴里灌去。

    众人看得呆了。这时郑天南也从偏厅敬酒回来,他满面红光,脸上犹带笑容,但一见这幅情形,那笑登时僵在脸盘。背刀客也见到了郑天南,一句话也没说,依旧灌酒。郑天南凝视着背刀客一言不发,郑菁顺着郑天南的眼神望去,她只能看见那斗笠下的时隐时现的面容,但一眼便能牢牢记住的,就是那人右边脸颊上那道深可见骨的疤!

    只听人群中有人惊叫道:“他是……‘千刃破浪’方旭!”

    方旭将第二坛酒灌完,右脚一踢,只见董勇斜走了一步,身子倒地,肚子胀大。那两坛女儿红足有十余斤,即便不醉死,也能撑个半死了。然而方旭也连喝两坛,除了小腹微微隆起,丝毫无恙,这份功力相距,实在不可以道里计。

    郑天南见方旭立起身子,急忙拱手道:“呵呵,不知‘千刃破浪’驾临,有失远迎,郑某之罪也。”方旭摘下斗笠,只见他面容冷峻,国字脸,约四十岁年纪,那道刀疤从眼下直至颊底,实在骇人。

    方旭冷冷地道:“郑兄不必客气。”郑天南又道:“金刀门得方兄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快请入座吧!”狄肃英与郑菁早被扶起,酒也醒了大半。

    “哼。”方旭冷笑一声:“不必了!”

    郑天南老脸一红,颇为尴尬。他还待想如何措辞,却听方旭说道:“方某明人不说暗话,只问郑兄一句。”

    “什么?”郑天南疑道。

    “龙远江……”方旭那双冷若鹰隼的眸子里迸出了两个字:“在哪!?”

    '1'出自唐代杜荀鹤《小松》,全诗如下: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2'出自北宋秦观《次韵子由题平山堂》,全诗如下: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小,风卮清酒涨微澜。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3'出自南宋姜夔《扬州慢》词。全词有“黍离”之悲。

    '4'出自唐李绅《宿扬州》句“浅深红树见扬州”,全诗如下: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此句描摹金秋时节的扬州风貌,凸显其辉煌,而时代变迁,风气亦变,繁华旧日,即如迷楼,现今也已平凡无奇了。;
………………………………

第二回 时人不识凌云木 节二:惊变

    节二:惊变

    扬州西桥。青衫磊落。

    维扬古今闻名,杨凌并非第一次来,但这一带地域广阔,他只知金刀门城双桥路中,具体什么位置,也不清楚。

    踏上石桥,那桥一排栏柱,栏板皆雕月镂云,极为精美。

    杨凌边走边在桥中远眺,只见远山青翠袅袅,长云叆叇,遮天闭日;近看烟水船舸,柳梢枝头,浓染如画。不禁叹道:“‘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1'。’”

    他下了石桥,正欲寻人相问,恰巧来到一家扇摊上,不觉动了心思,也就拿起一把折扇,看了起来。

    只见扇面上层岩邃壑,飞瀑流泉,山腰苍松葱郁,虬枝老干;山下平湖一湾,清澈见底。杨凌翻过一面,见上题诗,不觉吟道:“女儿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他喃喃道:“画是好画,诗也甚好!”

    “这位相公真是识货!这诗画均乃江南才子唐寅所作《山路松声图》,笔法较南宋更为洒脱灵活。此画浓淡枯湿,恰到好处,笔挫转折,遒劲飞舞,巧妙的点出了松声之意境……”

    杨凌听那贩子边指边点,絮絮叨叨,问道:“你这扇子怎么卖?”那贩子殷勤答道:“这唐寅真迹可不比旁的,相公是个识货人,我便蚀了本也卖与你,就一两银子,您瞧怎么?”杨凌手一滞,但立时又爽快答道:“好吧,一两便一两,一两的真迹,却到哪里去寻。”

    贩子尴尬一笑,接过钱,连称多谢。杨凌问道:“请问这里往金刀门郑家该怎么走?”那人愣了一下:“相公要去金刀门?”杨凌见他神色有异,不觉怪道:“正是,不知有何不妥?还望见教。”

    那贩子正要回答,不料旁边突然冒出个声音抢道:“金刀郑家?我知道在哪,我带你去!!”

    扬州街市素来喧闹,杨凌刚才也未留意自己身旁究竟是什么人。他转头觑见是个十五六岁、衣裳褴褛的小乞丐,眼珠儿鼓溜溜直转哒,异常灵动,不觉微微一笑,复又转视摊主。

    “那郑家就在……”

    “喂!你不理我,是瞧我不起么!?”那乞儿又是一顿抢白:“你们这些公子哥,一见人家穿得破了些就不搭理,要是我也穿着华缎锦绣,看你还不巴结我?”搞得杨凌哭笑不得,可真有“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2'”的意趣了。

    他只好抱拳说:“不敢,不敢,那,相烦这位小兄弟带路了!”那乞丐这才心满意足:“这还差不多!走!”

    摊主还待要说什么,那叫花催道:“快啊!别磨蹭了!”拉着杨凌的衣袖就跑,杨凌心疑:“此人硬要带路,究竟是何目的?我得好好留意,别着了他的道。”忽想:“莫非是丐帮弟子?”他仔细留意那小叫花步履,虽然轻捷迅速,但脚下劲道不足,不过是这般年纪的寻常小伙子,又不像会什么武功。

    “喂,我说,都大秋天了你还买什么扇子啊?”小叫花边跑边问:“再下去就冷了,你这扇子拿来干嘛?”杨凌微微一笑,并不接话。“还有啊……”他跑了会,不免有些上气不接下气:“这哪里是什么真迹啊,分明赝品,一两银子能买它好几把呢!”

    杨凌奇道:“哦?想不到小兄弟你竟能辨出此扇真伪?真是……”他本想说“人不可貌相”,但看那小叫花自尊心极强,这般说似乎过于无礼,便住了口。

    “那有什么不知道的?扬州这一带我可熟了!东坊那个专卖赝品,西街这个专售仿货,还头一次见你这种出手阔绰的傻子!”

    杨凌恍悟:“原来这乞儿是见我出手阔绰……郑天南五十大寿,莫不就是今日?”他折扇一拍:“原来如此,这小家伙必是借带路之义,要我带他吃红。待会儿到了郑家,我给他些银两便是。”郑家巨富,郑天南大寿,必会专设食堂接待这些个吃白食的。

    杨凌想定,疑虑稍减,那小叫花又道:“你们这些个花花公子,尽要摇着扇子附庸风雅。”杨凌一听愣住了,旋即笑道:“小兄弟教训得是!”

    杨凌买扇固然在于掩饰身份,但内里多多少少也有以风雅自居的心思。这心思本没什么,但被一个小叫花如此别扭地道出,难免让他尴尬。

    过不多时,两人已见前方一所阔大庄园。庄外悬着白底灯笼,上面大书一个郑字,大门上钉了麻布,四个门丁也均身穿白衣,腰中缠着白带,如临丧事。

    杨凌诧异非常:“郑天南不是大寿么?怎么……”杨凌本想问是谁死了,可看郑家如此排场,只怕……“大寿?郑天南早死了,还搞什么大寿啊。冥寿成不成?哈哈,我们今儿来打秋风吃白的!”那小叫花笑道。

    “郑天南死了?”杨凌诧然道:“什么时候死的?”那小叫花道:“什么时候?不知道啊,可能前些天吧?你管这么多干嘛?走啦,快进去!”杨凌摇头暗道:“郑天南竟然死了……真是……始料未及,难道……”

    小叫花把杨凌往前一推,自己则躲在他身侧。门丁见一个丰神俊秀的公子领着一个肮脏的小叫花,不伦不类,一时间都不好说话。

    领头的上前问道:“不知这位公子可是来为我家老爷祭奠?”杨凌拱手道:“正是。闻金刀郑老前辈仙逝,晚辈深感痛心,今日前来吊唁。”领头门丁点了点头:“里面请!”他见那小叫花紧随杨凌身后,杨凌亦无表态,一时也不便阻拦。

    杨凌入内,鼓手便吹起迎宾曲,低哀沉痛。只见他们正对着一座灵堂,灵柩安厝俨然,两厢挂满素布挽联,联道:“驾鹤西去丹心接地北;衔悲东来金刀镇天南”。

    杨凌略略一看,笔势虽然不凡,但终究不是名家手笔,料来不是本地乡绅所题,就是一些略知文墨的江湖人士。

    杨凌走到灵前,叩了三个头,那小叫花也学他上前叩头。灵左那青年二十余岁,容貌颇为不凡,神色虽然悲苦,但远远不如他身旁的女子来得悲戚。灵右是个武师,身材高大,年约三十余。三人都披麻穿白头悬白布,装束微有不同,各自朝来宾作揖致谢。杨凌也是一揖回礼,到此他才知今日乃郑天南发丧之日。

    待家丁引他俩到大厅时,大厅上早挤满了吊客,一小半约是当地乡绅,大半是武林人士,当然其中也免不了一些趁机打秋风的。

    杨凌逐一看去,并未见着那青龙帮帮主龙远江。龙远江外号“角金龙”,全因额上长有一大瘤,故而杨凌虽未见过,但也极易辨认。杨凌留神细听宾客交谈,厅上江南名士确也不少,杨凌见识广博,对他们多是闻名而未曾见面。

    正瞧间,偶然回头一看,身边的小叫花竟不知何时不见了踪影。杨凌正怪异,就这时,又见那几个戴孝的子弟相请了五名年老武师在上首坐下,自己几个在下首作陪。待众客坐定,那三人便一齐起身举杯向诸人谢吊,众人还礼。

    杨凌不觉问同桌一名老武师:“这三位是郑老师的……”老武师搓须奇道:“啊,小哥不知道吗?”杨凌笑道:“小可是慕名而来,并非郑家熟客。”

    那人点头:“哦,原来如此。说给你听不妨事,免得别人问起,你答不上来,金刀门的面上需不好挂。右手边这个,是衡山派掌门弟子狄肃英,郑老师的未婚女婿,左手这个高大身量、红鼻头的乃是郑老师亲传大弟子贺连。那个女的,自然就是郑老师的嫡亲长女了。”

    杨凌拱手称谢,暗想:“既然龙远江不在此处,我莫如先行离开。”他起身,突又想到:“但郑天南突然暴死,只怕和苍南派有关。如此说来,莫非龙远江已落在严松手中了?匹夫无罪,怀壁其罪。郑天南知悉了严松的图谋,因而被杀灭口!?”

    那老武师说的兴起,又拉着杨凌絮絮叨叨说了许多郑家的事。杨凌坐了下来,自想:“不对啊,照说龙远江数日前离开太湖,苍南派袭击青龙帮总舵,严松又亲自阻击周长风,就算他立时赶去,也不可能在龙远江之前到达扬州。即便他派人中途拦截,依龙远江的武功,泛泛之辈又岂是他的对手?龙远江既然告知郑天南苍南派的秘密,那么他二人又岂能不做任何防备?”

    “然则,龙远江与郑天南并无太深交情,是以郑天南并未听信龙远江所言,因而给了严松可乘之机?龙远江不是无谋之辈,莫非他知悉严松赶来,不敢停留,立时逃遁而去,反坐使郑天南成了替罪羔羊?抑或是其间另有别情?”

    杨凌思绪不断,但都只是猜测,毫无凭据,只得叹道:“还是坐一会儿,看看再说吧。”

    这时红鼻头的大师兄贺连起身说道:“先师数日前不幸逝世,夫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不想恩师举办五十寿宴,却成丧席,实在令人痛心疾首……”他说罢,不觉泣下襟来,众人也是一片唏嘘。

    狄肃英也道:“不错,想郑老英雄为人慷慨豪迈,乃是江南一位响当当的豪杰,却如此不幸。”郑菁听罢,不觉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